当前日期:

目录

气象测报
建国前,本县无气象测报设施。
1958年8月,省气象局投资在县城顿丘山建立来安气象站。建站初期,以地面气象观测、记录、积累资料为主。每日8时、14时、20时三次定时观察,夜间2时记录由自记记录代替。观测项目有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空气湿度和温度、风、降水、雪深、日照、蒸发、地温、冻土等。此外,还开展系统云、指示云、地方性云和特殊天象观测,并按规定的时次、种类和有关电码,观测、编发航空天气报告(时称航危报)和其它种类的气象报告。
从1960年起,气象站在收听气象台天气预报后,结合本地天气要素变化、天气气候一般规律,作单站补充订正预报。此后,开始采用以“三图”(点聚图、气象要素时间演变曲线图、气象要素综合时间剖面图)为基本工具的资料图表测报方法,并逐步完善简易天气图相关预报方法。此期建立了“六五图”和“九五图”,总结整理了群众土法测天经验。
1971年至1979年,气象站除原有业务外,先后在双塘、复兴、杨郢、西武等地进行人工降雨和消雨试验。曾使双塘公社一晒场的百万斤粮食免遭雨淋。1978年,站址迁至县城西郊魏郢村。同年10月恢复各项业务后,被评为全省气象工作先进单位。
1980年以后,县气象站设立农业气象组,对本县主要农作物进行较为系统的观测记录,整理编写了《来安气候资料》一书。并视地形特点在复兴、半塔、十二里半建立了气象点,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性服务。此间,气象站添置了ZSQ—IB气象图传真机、79型短波定频接收机、FJW—2晶体管直流稳压器等现代化气象通讯工具,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天气预报系统。
1985年,气象站有工作人员14名,其中工程师1名,助理工程师3名,技术员4名。
地震、水文观测
地震观测
1975年,本县在滁县地区率先建立地震台。地震台座落于城西南郊的荒石坡上,与西侧八石山相望,滁(县)天(长)公路从其附近通过。近周围是起伏不平的土石丘,台基为风化型火山玄武岩,地震台设置区域在郯庐(山东郯城——安徽庐江)大断裂东侧的次级构造(滁河断裂带)附近。施官至嘉山断裂带与滁河断裂带在此处交叉穿越。该区位于合肥断陷盆地边缘,受西侧郯庐断裂带、东侧扬铜断裂带及隐伏的北西向断裂带控制,是地震重点。
1975年,地震台仅有1台单分向测震仪和1组铅质土地电。1978年,增设1台陶瓷偏角仪、3组地温、2组土地电。1979年,增置邢台应力仪。之后又调整了陶瓷偏角仪,增加了三分向测震仪。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县成立防震抗震指挥部,全县社社设立测报站,队队布置宏观哨,多数中小学设有测报点,专业和业余测报工作者共有百余人。1978年后,地震观测趋于正规化、科学化,各测报点缩减,布局平衡合理。此期,本县地震工作者考证了县城北北裂缝,核实了新来河冒水等异常情况。1981年以来,防震观测机构进一步简化,仅保留来安一中测报点,以协助地震台工作,并使用机关放大地倾仪与地震台先兆性测报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先后积累各类观测数据9万个,绘制各类图件120多张,归档立卷115册,内部试报10余次,对应率60%左右。
1985年,本县有地倾仪2台、地电8组、水电导仪1台、应力仪4台、水井观测站3个。本县试制的“自动照像磁偏角仪”和“地电地温应力综合自记仪”分别获1979年省地震战线科技大会科研成果奖。
水文观测
1951年8月,汊河集水文站建成。该站建立以来,通过观测水位、流量和降雨量,积累了大量水文资料。
沼气利用
本县沼气推广利用工作始于建国后。1958年,群众对天然沼气的制取、贮存、利用始有初步认识,在县人民政府的重视下,至1960年元月,全县建沼气池246处,容积2399立方米:其中拱型死盖1处,容积50立方米;拱型死池活盖6处,容积310立方米;沼气贮气缸3处,容积24立方米;活动盖沼气池5处,容积123立方米;简易沼气池243处,容积1919立方米;沼气发电池1处,发电量10千瓦,照明最长时间为4小时。当年,地区行署在本县召开现场会,对本县沼气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1973年至1979年,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沼气事业又有新发展。此期,全县陆续建沼气池155个,其中混凝土结构的124个,三结合结构的22个,砖池9个。但由于群众缺乏科学管理经验,部分池子一年好、两年差、三年垮。鉴于此,本县于1980年成立了沼气办公室。1984年底统计,全县共有沼气池252个,其中多数为全国统一的水压式沼气池。
科学普及
科普宣传
1973年1月,来安县科技协会创办《科技小报》,每期发到乡村3000余份。从1980年起,县科协在西武乡设科教影片放映点,每年放映约200余场。
1981年,县科协在县城开辟科普画廊,定期张贴各种科普宣传画。至1984年,共出72期。
1981年底,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创办《来安科技》季刊。1981年以来,县科协及下属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经常印发各种科技资料,各乡、镇科协还经常举办科技广播讲座。
科技咨询1984年,本县科协开始办理科技咨询,主要内容有科技信息交流、科技成果转让、技术项目调查及人才流动等。1984年秋,科协组织科技人员到县橡胶厂开展咨询服务。经过咨询,橡胶厂仅发泡生产工艺一项每年增加利润15万元,该项咨询服务获省人民政府二等奖。
从1984年起,县科协及乡镇科协经常开展科技培训活动,帮助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更新。1984年,县科协与县气象学会联合举办了PC—1500电子计算机培训班,38名科技人员掌握了使用该机的简单程序。同年,县科委创设“科技情报所”,整理装订各类资料1000余册,为科技人员提供利用。
科技成果推广
1975年,农学会在全县推广保管麦种、山芋的新方法“露天泥麦堆”、“露天泥山芋堆”。1976年,开展水稻、小麦、油菜品种对比试验。1978年,进行油菜喷硼试验。1979年,农学会在舜山公社举办杂交稻制种大面积示范活动。同年,还在全县推广“棉花早打顶看苗促控栽培技术”。1978年至1984年,林学会共举办林木良种、水杉春播、小品种育苗试验、法梧插条、马尾松间伐等项目技术讲座10余次。先后邀请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来县作林业技术学术报告。
从1981年起,水利学会对全县水利资源进行全面考察,对全县水利灌溉工程进行勘测、设计,推广了水库大坝灌浆新技术,提高了堤坝抗洪能力。
科普竞赛活动
1982年至1984年,县科协为推动农村科普活动的开展,在全县组织了科普红旗竞赛活动。1982年12月,县委、县政府召开首次科普红旗竞赛表彰大会,对全县9个“科普红旗单位”及117名“科普红旗手”进行表彰奖励。会议期间,省科协在本县召开了全省农村科普工作现场会。翌年,省政府推广来安县经验,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此项活动。1984年初,县科协在全省召开的科普红旗竞赛表彰大会上,获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农村科普红旗单位”称号。
生活习俗
服饰
民国时期,县内富者所着服装,夏秋两季男子多为大褂、女子多为旗袍、短衫、罗裙等;冬春两季男子多为长袍(或外套马褂),女子多为旗袍(以棉花、驼绒缝制)。部分政界人士着西装、系领带。服装质料有棉、毛、丝等,穿着者一般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择取。这些男装多为黑、灰、蓝三色(马褂有古铜、暗蓝等色),女装多有印花,色彩鲜艳。此期,一般平民所着服装夏季为粗布褂裤,其它三季着棉、夹裤袄。男子上衣为对襟,女子上衣为大襟,男女棉裤统称“旗裤”,裤腰肥大、拦腰掳系。男装颜色以青、白、赭三色为主,女装多为红绿两色。
建国初期,长袍较为少见,旗袍肥裤人为减少。50年代中后期,干部、学生不分男女普遍着列宁装,此外还有中山装、学生装、解放装、春秋衫、拉链衫等。“文化大革命”初期,青少年以着黄军装加腰带佩红袖章为时髦,穿着款式新颖、色彩绚丽的衣服被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情调”。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着中山装者居多,颜色非蓝即灰,十分单调。70年代以后,质料优良、款式新颖的服装相继问世,如花衬衫、蝙蝠衫、运动衫、滑雪衫、茄克衫、呢大衣、巴拿马裤、喇叭裤、牛仔裤、健美裤等,这些服装均受到本县顾客的欢迎。
民国时期,男子开始注意发型,时有平顶头、站桩头、西装头等,老者多剃光头。女孩子多以三股编独辫垂于脑后,以红头绳编扎,额前有刘海。姑娘出嫁时,绞去脸部汗毛(绞面),挽辫成髻,发髻或为螺蛳式或为馒头式,均用发网、银叉稳住。此期,亦有少数妇女剪短发,富家女子还要描眉涂唇。
建国初,青年男子发型多为“一边倒”。60年代以后,女子发型有青年式、游泳式、学生式、短(长)辫等。进入80年代以后,在“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消失的烫发重新兴起,城乡女子发型多姿,且有许多女子注重化妆。少数男青年此时也开始烫发,并蓄大鬓角、留胡须。
此外,民国时期,县内女子习惯佩戴手镯、耳环等饰物,富家女子之饰物多为金银制成,而穷人多为仿制品。
饮食
本县人民主食大米、小麦,辅以玉米、山芋、豆类及其它杂粮。大米煮饭、熬粥,春节期间,农家常做米糕。麦面多蒸馒头、擀面条、包饺(包)子、打大饼、做糕点。旧时午收,穷人多将小麦兑水磨成糊状,做成稀饭充饥。山芋收获后,人们习惯将其切成薄片晒成“山芋干子”,以便冬闲时与玉米面或大米同煮。也有将芋干磨成细面做成窝窝头、粑粑食用的。玉米一般磨成粉后做成粑粑或玉米糊食用,只有长山、半塔一带山区将玉米面做成窝窝头,或兑入少许麦面,摊成“煎饼”。
城乡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荤菜主要有鸡、鱼、鸭、鹅、猪肉、羊肉、牛肉、兔肉、黄鳝、泥鳅、蛋类。春末夏初,常做黄鳝炒蒜苗;冬季,常做粉丝狗肉汤。经常食用的传统蔬菜有青菜、大白菜、萝卜韭菜、芹菜、茄子、菠菜、藕、地瓜、马铃薯、卷心菜、山药、茭白、蕃茄、冬瓜、南瓜、丝瓜、四季豆、刀豆、豆芽、豆腐、豆饼、豆腐干(卷)。可作蔬菜的还有香椿头、枸杞头、马兰头、野荠菜等。佐料主要是姜、葱、蒜、辣椒、川椒、八角等。此外,人们还喜腌萝卜干、青辣椒、雪里蕻和制作豆腐乳、豆酱、辣椒酱。
在饮食习惯方面,解放前富者与穷者差异甚大。富人三餐不乏鸡鱼肉蛋,且讲究色香味。穷者半年糠菜半年粮,困极之时,—日两餐多喝稀饭。建国后,人们早晨习惯做稀饭、炒饭、摊饼,部分城镇居民早点、宵夜多为包子、油条、烧饼、馄饨等;午餐吃米饭,既炒菜又做汤;晚饭或是稀饭、米饭,或是馒头、面条,以咸菜或炒菜佐食。亲友来访或请客,菜肴极其丰富。根据客人数量,或为8碗、10碗,或为12碗、16碗。进入80年代以后,县城及集镇请客设宴,多有海参、银耳、木耳、西米及各类罐头上桌。
居住
本县民众住房南向最多,东(西)向次之,北向最少。
解放前,凡建新屋者须请“阴阳先生”在宅基周围察看地形、地势,房屋须后高前低,宅基靠山面水者为“风水宝地”。
旧时,县城、半塔、相官等地少数商人、士绅、达官贵人建有两层楼房,均为砖木结构。也有富人建两三进的“天井”带“四合”房屋。屋顶为望砖加盖小瓦,柁樑站柱,一般均砌有较高的“风火墙”,有权势的富家府第,门外建有“隐壁墙”,宅内设有大厅、东西厢房、后厅、客厅、仓屋、厨房等。农村中的大地主也有类似的建筑。
农民居住无砖木房屋,仅以土垒墙,竹子作椽,稻草结顶;殷实富户房屋,多为砖墙草顶(或麦秸顶),冬暖夏凉,居住长久。
建国后,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土墙草房日趋减少,砖(石)墙瓦房逐渐增多,且按规划建筑。房屋式样既有沿袭传统的,也有中西结合的。所建楼房一般带阳台,各具特色。
本县农村,迄今沿袭一条龙建房习俗,即隔屋连山墙住户须同时建房。若一方后建,前墙前沿房顶不得超出另一方,否则对方视为不吉,常因此引起纠纷。
用器
1949年以前,本县农民炊具有锅盆瓢勺、碗盏刀,筷多为自制,做工粗糙。家庭多以铁罐烧水,穷苦人家则用沙罐装水置锅膛嫩水。多数农民以土坯支床,床上垫铺稻草,盛衣具为半截柜。少数富户有板床、太师椅、站橱、穿衣镜、三抽桌等。极少数有财势者,家庭布置富丽堂皇,床、椅、橱、桌精雕细刻,图案有龙凤、花草鸟雀,小件摆设多为瓷器。雨天,富者有胶鞋、黄油布伞;穷者穿木屐、钉鞋,披蓑戴笠。
建国后,城乡居民炊具逐步转向铝制品,部分居民用电饭煲、高压锅煮饭,热水瓶遍及各户,有些还用上气压水瓶。旧日雨具已被各种款式橡胶、塑料雨鞋及各种质料的折叠伞替代。各式家庭用具,如高低床、床头柜、大衣橱、装饰橱、单人(多人)沙发、收录机、电视机、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等也不断涌入本县城乡居民家庭。农村中,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已成为青年人结婚及日常生活必备品。
岁时习俗
来安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中秋,称为“三节”。此外,尚有其它时令小节。
春节
俗称“过年”,是民间最隆重盛大的节日。外出者一般均返回欢度佳节。
旧时,一般家庭都在腊月下旬准备过年。此时杀猪宰鸡、腌肉碾米、磨豆腐、裁新衣,并将室内灰尘、屋外垃圾打扫干净,衣服被褥洗刷清洁,谓之“一年干净到头”。
腊月二十三日为送灶日。这天,家人都说吉利语,忌胡言乱语。在灶王爷的供桌两旁写有“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联句,并供旺盛的香烛。县境半塔地区民众,送灶日蒸五个点心,象征福、禄、寿、喜、财,在点心上用红颜色画龙点凤,也有用红纸写上“寿”字,放置“香几”上。俟点心干裂绽开,谓之“开口笑”,是好兆头。送灶后,各家购回年画,请人写好春联,便蒸包子馏馒头,迎接新春。
腊月最后一天晚上,称为除夕。上午,家家挂年画贴春联。旧时的春联多用吉祥喜庆词句,如大门常写“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堂门或过道门写有“从义路往来,由礼门出入”;后门多写“积德登程远,有仁后地宽”;厨房则写“柴米油盐足,鸡鱼鸭肉香”;年轻夫妻门上常见有“红梅多结子,绿竹早生孙”;老人房门写上“老健精神爽,年高福寿长”等等。富豪之家,大门黑漆漆好,再用红漆写上对联(建国后,春联和年画多为赞颂共产党和祖国锦锈河山的内容)。贴好春联即放鞭炮,置美酒佳肴于一桌。先行祭祖,长辈烧香,晚辈化纸。后举家围坐,共吃“团圆饭”(本县吃团圆饭或中午或晚上),丰盛的菜肴唯鱼动不得,寓意年年有余(鱼)。在年饭前,各家水缸均挑满“元宝水”,垃圾污水不得倒掉,免逐“财气”。除夕晚上,各家灯火通明,香烟缭绕,摆“供点”,接“灶王”,全家“守岁”,围炉烘“元宝火”,长辈赠晚辈“压岁钱”。有的妇女则忙于包饺子。是夜,各家要给牲口(特别是牛)喂饭,俗称“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一顿饭”,以示“犒劳”。
正月初一称春节,家家早起,鸣放鞭炮,人人新装,打扮整齐。早饭吃水饺、元宵。饭后,三五一群,五六一伙,你来我往,互相问好。即使平日有隙,见面也笑脸相迎。客人至,递烟倒茶,捧出花生、瓜籽、糖果,热情招待,长辈还给“压岁钱”,各家均呈现一派欢乐气氛。
正月初二,拜年开始,一般由晚辈携礼品到长辈家。旧时,先拜舅父母,后拜姑父母、姨父母和岳父母。现多先拜岳父母,后拜其他长辈。
初一至十五,民间娱乐活动内容丰富,玩龙灯、踩高跷、唱小戏,妙趣横生,增添了节日喜庆气氛。
建国后,每至春节,各行业均放假3~5天。节日期间,问好、握手取代磕头作揖,城乡开展形式多样的欢庆活动,或组织团拜,或慰问军烈属,或探望五保老人。同时还组织各类球赛、书画展览,举办地方戏曲会演等。
元宵节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称“过小年”,早晨多吃元宵,中晚两餐则备丰盛菜肴,合家欢聚。在此过节的亲友一般起程返回。是日,各种绢绸、彩纸制作的龙灯齐出亮相。至夜,爆竹声惊天动地,各家门前张灯结彩。
解放后,元宵节常燃放焰火,节日夜晚成了火树银花不夜天。
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旧为祭龙之日,人们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日,娘家接女儿,婆家娶媳妇,煞是欢乐。农村中春季大生产开始。
清明节清明这天,各户门楣插柳,各家领儿携女扫墓(也有提前几日扫墓),悼念先人。午餐多食韭菜、螺蛳肉。此俗至今犹存。
建国后,每至此节,青年人或踏青郊游,或有组织地到烈士陵园开展悼念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五月节、端阳节。是日早晨,多数人家吃粽子、鸡蛋,并在门前插艾枝菖蒲。室内烧艾,除蚊灭蝇。姑娘缝制香囊,内装香料,分赠女友。小孩手脚系杂色丝线,并挂“香荷包”,于额头、鼻尖搽擦雄黄酒以避虫害。中午,各家备酒欢聚。
六月六民间有“六月六晒龙袍”之说。该日若为睛天,人们必将所有衣物拿出暴晒,俗称“晒霉”。
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为“乞巧节”,又称“七夕”。传说是牛郎织女于鹊桥相会的日子。晚间,人们爱看牛郎织女两星,饱览纤云弄巧,飞星传银。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旧为“中元节”,又称鬼节,是祭祖上坟之日。是日,县人多焚香烧纸,或以“三牲”(鸡、鱼、肉)礼品祭奠先人。建国后,该俗淡化。
中秋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这天,各家杀鸡宰鹅,购买酒菜、月饼,或自制“糖饼”。中午,合家团聚,共尝美酒佳肴。晚间,庭院置桌,摆放月饼、苹果、梨等果品,敬月赏月,欢度中秋佳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旧称单日为阳,双日为阴,故曰“重阳”。是日,男女老幼喜登山远眺,俗称“重九登高”。建国后,此俗渐衰。
十月朝农历十月初一称“十月朝”。旧为鬼过节,家人要为祖先焚香烧纸。今已废弃。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是日,县人风行吃“腊八粥”。此粥用糯米、花生、枣子、绿豆(黄豆)、红豆、白果、莲籽、糖混合熬制,也可不拘一格,但需八种食品,群众称“吃碗腊八粥心里甜,安安稳稳过个年”。该俗至今不衰。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