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农副产品收购
棉烟麻
民国时期,本县棉烟麻没有商家经营,农户种植以自用为主,剩余的在集市上销售。
解放后,供销社开始收购,从1953年起,棉花实行统购。为鼓励棉花生产,从50年代起,长期向农民和社队发放订金。此期,平均年收购棉花7万斤。60年代以后,采用奖售工业品、粮食和化肥的办法进行收购,并以布票换购农民自留棉,此时期和70年代年平均收购棉花分别为83万斤和183万斤。1984年,改统购为合同订购,该年收购棉花263万斤。1981年至1985年,本县年平均收购棉花189万斤。
若干年份棉、烟、麻收购量如下表:

猪禽蛋
建国前,猪禽蛋有私营商贩运销浦口、南京。1953年实行派购,由食品公司独家经营。从1978年开始,逐步转为多家经营。1978年和1979年,由于鲜蛋收购连续两年超过200万斤,本县商业部门两次被国家商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省商业厅、省供销社评为“鲜蛋经营先进单位”。1984年,禽、蛋取消派购,生猪改派购为合同订购。
若干年份猪,禽、蛋收购量如下表:

土产品
主要收购品种有蒜头,生姜、蚕茧、茶叶、蜂蜜、西瓜子、南瓜子、薄荷等,以蒜苗和蒜头为大宗。进入80年代以后,生姜、南瓜种植减少,西瓜多用改良种,子粒小,收购减少。蜂蜜多为外来流动养蜂户出售。
若干年份土产品收购量如下表:

中药材
建国前,本县采集药材10余种,由于县内没有收购网点,须运至滁县出售。建国后,先由各供销网点收购,后为医药公司代购。60年代,为促进采集和交售,采取奖励工业品办法收购,此期收购品种有100多种。80年代以来,每年收购额为20多万元,是50年代平均年收购总额的4倍。
1956年至1985年,本县主要中药材收购总量如下表:

畜产品40年代,羽毛由高箩商流动以碗换购,皮张由流动商贩收购后运销浦口、南京。供销社网点建立后,广泛收购。
本县若干年份畜产品收购量如下表:

废旧物资
民国时期,废钢铁由高箩商以物资换购运销外地。从1949年起,供销社采取定点、流动和预约上门等办法进行收购,政府亦经常发动群众广泛收集,集中交售。1985年,全县有固定收购点43个。据统计,1954年至1985年,本县废旧物资回收总额为318.9万元,年平均为9.96万元。
1954年至1985年,本县主要废旧物质收购量如下表:

商品采购
建国前,本县经营品种多为布匹、食盐、火柴、肥皂、煤油以及其它日用小商品,主要从滁县、六合、浦口、南京等地进货,少数大商的货源来自苏州、镇江、无锡,均为自由采购。建国初期,仍以自由采购为主,国营、供销商业发展后,主要由商业系统上级企业调入,按需购进,亦为自由采购。1958年“大跃进”时期,商业部门贯彻“大购大销”方针,对地方工业产品实行“统购包销”,致使用贷款购进的大批质次价高和不对路商品在仓库里积压,最后许多当废品处理。1959年底,用30万元一次购进县化工厂生产的“二氧化硅”和“三氧化铬”,后经化验无效,全部报废。1961年统计,商业部门由于统购包销,共损失数百万元。60年代,物资供应紧缺,地方进货由上级企业采取按行政区划分配为主,渠道变窄。从70年代起至1980年以后,除少数计划物资仍由上级企业统一分配外,进货完全打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各企业可到各地批发部门进货,也可到工厂直接购进。此外,商业零售单位可以跨县、跨省采购。
1985年本县主要商品主要进货渠道列表如下:

商品批发
抗日战争前,本县有少数大商户经营批发业务。40年代,因县商店规模缩小,批发业务中断。50年代,国营和供销商业各单位相继成立批发机构之后,随着专业公司划细,批发部门逐渐增多(1956年为6家,1975年增至8家)。批发部门始以选购为主。60年代因商品供应不足,实行按行政区划分配。70年代,商品紧缺状况缓和后,批发部门推行联络员制度,带着商品目录和样品上门服务。1978年以后,专业公司进一步划细,各类企业和工厂均开展批发业务,全县商业批发部门增至54家,其中县城22家,县以下32家。县级批发部门供货方式主要为召开供货会,邀请上门,陈列样品,让顾客选购。有的企业还代办提货、代办运输、送货上门,资金不足的零售企业亦可先卖货后付款。
商品零售针纺织品
40年代以经营棉布为主,全县约有50个店、摊。土改后,棉布消费直线上升。1953年全县棉布销售比1950年增长3倍,毛巾、汗衫、床单也成倍增长,出现了生产跟不上消费的现象。1954年9月,棉布开始实行统销,依人定量,按年发票,凭票供应;并由国营和供销零售单位统一经营。开始每人每年发票16市尺,后增至22市尺;至“三年困难”时期,每人只发几尺。这一时期,国家每年免票供应一定数量的棉布和针织品,解决特殊困难户的需要。1961年统计,全县免票供应困难户棉布10万米,卫生衫裤9000件。之后,随供应状况改善,针织品统销范围逐步缩小。1978年以后,涤纶、化纤、呢绒和绸缎等纺织品销售量大幅度上升,棉布销售量下降。1983年5月,针织品退出统销;同年12月,棉布也开始免票供应。至此,棉布零售由集中经营变为多家经营。1985年,全县有棉布门市部59家,比1984年增加21家。
建国后若干年份本县主要纺织品销售量如下表:

副食品
建国初期,猪肉由35家私营屠宰商经营。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屠宰商家收归国营企业,猪肉由食品公司“一把刀销售”。60年代至70年代,由于猪肉供应紧缺,猪肉优先满足外调,猪禽蛋均采取凭票或凭证供应。1979年以后,改独家经营为多家经营。1985年,县城除有国营肉案外,尚有个体肉案20多个,一般集镇都在10个上下。
文化用品
40年代,县城仅有1家文具商店,其他商店兼营文化用品。建国后,文化用品销售量不断上升,除部分商店兼营外,各乡(镇)均有专柜经营。1985年,全县销售机制纸65.3吨、钢笔3.84万支,铅笔40.5万支,与1957年相比,钢笔销售量增长5倍,纸和铅笔均增长10倍。
糖烟酒
60年代凭证销售,1978年以后敞开供应。此期,各种饮料酒销售量大幅度上升。
建国后若干年份本县糖、烟、酒销售量如下表:

百货
建国后,毛线、手表、缝纫机、皮鞋等陆续进入市场,60年代供应紧缺。1979年以后销售量上升,供应改善。
建国后若干年份本县部分百货品种销售量如下表:

五金交电
建国前,本县只经营铅丝、元钉两种。建国初期,品种增加不多。60年代,县百货公司设立五金交电门市部,供销商业网点陆续分设五金交电专柜。品种有交电器材、金属工具、收音机、自行车等。70年代后期,开始经营电扇、收录机、电视机等。1980年以后,县城由独家经营变为多家经营。1985年,全县家用电器门市部共有43个,其中县以下30个,供应品种增添了洗衣机、电冰箱、电饭锅和电热杯等,且销售数量不断上升。该年,电视机销售量为1947台,其中彩电192台。
1979年至1985年,本县自行车及家用电器销售量如下表:

生产资料供应
农业生产资料
建国前,木、竹农具主要由农民自制自用、自产自销。1953年,采取“技术在先,供应在后”的办法,开始推广使用化肥,年销售16吨。1959年,因大批林木受损,小农具依靠调进。从60年代末开始,化肥供应紧缺,于是以水稻、小麦、棉花生产为重点,实行计划分配。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木、竹生产恢复,小农具县内自给不再大量调进。
建国后若干年份本县主要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量如下表:

计划物资
建国前,本县城关有木商1家,钢铁、煤炭、水泥无人经营,石油类产品只有煤油销售。生产铁制农具所需的小量钢铁和煤炭均由各店家用牲口从滁县驮运。建国后,上述物资销售日增。1956年起,各事业公司相继建立,分别进行专营和兼营,因需要量大,一直实行计划销售,分配供应。居民生活用煤,只限于县城。1978年后,除木材、水泥逐步放开多家经营外,其余物资仍实行专营,但增办了议价销售,改善社会供应。
建国后若干年份本县几种计划物资销售量如下表:

附1:
来安县四大零售商店一览表

附2:
建国后若干年份来安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对外贸易
本县对外贸易始于1957年,有人发、羽毛、皮张等品种,当年收购总值18.9万元。1975年,增办粮油物资业务。1979年,又增办工艺品和纺织品业务。在1958年至1979年间,一度出口水产品。这一时期,品种最多时有45种。1983年为本县出口物资收购量最多的一年。全年收购总值665.05万元,比1976年增长4倍,等于1957年的35倍多。出口商品中,脱水蒜片(代号“66”)在国际上最享盛誉,从1974年开始,每年出口200吨左右,分别销往日本、东南亚,港澳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1977年,在全国外贸会议上,本县外贸局受到外贸部表彰。1983年12月,本县蒜片被选送首都“全国出口商品基地专厂建设成果展览会”展出,获部颁“优质产品”荣誉证书。
建国后若干年份本县出口商品收购总额列表如下:

附:来安县主要出口物资收购量统计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