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机械工业
本县机械工业创办于1958年。当时县内较大的机械工业企业有县农机修造厂、轴承厂、农具厂等。多数人民公社也办有小型农机修造厂。1961年前后,绝大部分厂家停办,至1966年开始逐步恢复和发展。1985年,本县机械工业企业主要有油箱厂、农机车辆修造厂、轴承厂、阀门厂、前进机械厂、农具厂等。各厂基本情况如下:
油箱厂
前身为来安县农机修造厂(1971年后称农机一厂),1958年创建,1962年停办。1966年重办时,仅有厂房180平方米,机器设备24台。当时以维修农机为主,曾试产6时水泵、铸铁管、五加仑提桶、碾米机和油箱等产品。1980年,该厂因主产油箱,改名油箱厂。1981年,该厂生产油箱54451只,比上年增长101%;实现产值和利润235万元和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4.8%和25%。
1982年,该厂在经济调整改革中,实行企业、车间、班组三级核算,定时定额定员生产。当年,油箱产量增至114089只,比1981年增长109%;产值和利润分别为405万元和18.8万元,比上年增长72.56%和168%;上交税金7.47万元。1983年和1984年,该厂被省经委授予“企业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该厂生产的S195系列油箱有S、X、L三种型号18个品种。1982年至1985年,醉草牌S195型系列油箱连续被评为省优质标准产品,获省机械工业厅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产品行销国内20多个省市,并随主机远销国外,销售量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第二。
1985年,全厂占地面积32929平方米,建筑面积12208平方米;其中厂房面积4501平方米。拥有各种机器设备55台(套),固定资产为67.1万元,职工314名。这一年,该厂生产油箱181996只,产值689.94万元,利润54.4万元,上交税金37.33万元。
农机车辆修造厂
原为来安县第二农机修造厂,建于1971年。1984年10月,县交通局所属汽车修配厂并入该厂。1985年3月改为今厂名。
该厂以修理农机和车辆为主,曾试制过农排泵、揉茶机、青饲料打浆机等产品,但均因质量不高而难以打开市场销路。加之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职工人心涣散,企业连年亏损。1971年至1982年,累计亏损27.88万元,累计上交税金5.3万元。1983年,该厂经过整顿,开始实行分级核算的经济责任制,当年实现产值15.4万元,利润0.23万元,上交税金0.76万元。1985年,产值增至39.77万元,获利润1.31万元,上交税金1.34万元。
1985年,该厂有职工71名,全厂占地面积10055平方米,建筑面积2372平方米;其中厂房1513平方米,职工宿舍859平方米。并拥有车钳铣刨、锻焊铸铆、喷漆充电、冲压磨拉、试验等修造设备和生产技术,固定资产38.43万元。
轴承厂
1958年8月创办,1962年停办,1970年4月复办。
该厂复办后,主要生产308型、201型轴承。原材料和产品由省统一调拨。由于经营管理不善,1978年以后产品质量下降,积压难销。1980年,被迫转产,转产后仍然亏损。1970年至1982年,国家累计投资96.5万元,该厂累计产值仅240万元,累计亏损达34.2万元。
1983年,该厂被列为县工业系统企业整顿试点单位;整顿后建立了经济责任制,调整了产品结构。当年实现产值27.4万元,比上年增长93%;产品销售收入40.39万元,比上年增长141.4%;获利润3.16万元。1985年,产值增至91.61万元,产品销售收入增至83.1万元,获利润15.1万元,上交税金8.1万元。
1985年,该厂占地面积15991平方米,建筑面积3356平方米,拥有主要机器设备62台(套)、职工296人。
前进机械厂
原为来安县电子元件厂,建于1970年。当时主要生产舌簧喇叭、线圈,试产过三极管。1973年,改产门窗插销、交链和元钉等日用小五金,更为今厂名。1980年以前,由于技术不过关,造成80多万付插销质次积压。1980年,该厂组织技术攻关小组,开展技术革新。此后,产品质量逐步提高,从而打开了市场销路,降低了成本。1982年创产值56万元,比上年增加16万元,获利润5.35万元。1982年以后,经过整顿,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生产逐年上升。1985年,实现产值114.48万元,比上年增长53.8%;获利润42.2万元,比上年增长65.5%;上交税金16.9万元,比上年增长127%。1980年至1985年,全厂进行30多项技术革新,其中有5项获安徽省“五小智慧杯”奖。
1985年,全厂占地面积1834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440平方米。拥有机器设备20余台(套),固定资产38.1万元;职工109名。
阀门厂
1969年在县农具厂阀门车间基础上建成。该厂主要生产安全阀、截止阀、节流阀。建厂初,由于设备简陋,缺少技术,产品质量低下,销售困难。投产当年产值14.67万元,利润1.65万元,上交税金1.3万元。1971年,由于增添新设备,改进生产技术,产值增至50.2万元,获利润25.03万元,上交税金1.93万元。之后至1982年,生产发展缓慢。1982年,产值64.25万元,利润4.1万元,上交税金2.9万元。1983年,经过整顿,开始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与此同时,一面培训技术骨干,一面增置新设备,使生产水平迅速提高。当年实现产值90.22万元,获利润6.14万元,上交税金4.05万元。1984年产值增至120.8万元,实现利润8.02万元,上交税金6.92万元。
1984年,该厂生产的A42Y-16C、A48Y-16C安全阀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5年,CA42Y-16c、DG50弹簧封闭全启式安全阀,被评为国家部优产品,获国家机械工业部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并随芜湖锅炉厂生产的锅炉配套出口日本;另有截止阀销往巴基斯坦。
1985年,该厂有职工220名;全厂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拥有各种机器设备57台(套);并有计量、化验、物理试验等检验设备和技术。
农机具厂
1958年,由县城铁、木社合并建成;1959年转并为地方国营来安县轻工机械厂。时有铁、木、竹、车、钳、铸等工种,主要生产铁、木农具。1961年,恢复原铁、木、竹3个生产合作社。1965年,来安县农具厂重建。该厂主要产品有木工带锯机、钢丝床、铁皮床等。1984年,产值60.60万元,利润0.7万元,上交税金2.2万元。
建材工业
民国时期,本县建材工业主要为砖瓦生产。其时由于手工制坯(工具为木制砖、瓦模),土窑焖烧,生产能力有限。
建国后,本县建材工业不断发展。1985年,全县共有企业114个,其中县属企业3个(砖瓦厂、水泥厂、大理石厂),乡镇砖瓦厂111个。3个县属企业基本情况如下:
砖瓦厂
1953年,县建筑工会(今建筑公司)在县城北门外租用张姓天地台窑3座生产砖瓦。1954年春,县供销社与建筑工会合资,在县城南门外(今砖瓦厂厂址)建成马蹄窑2座。同年冬,砖瓦厂归口县手联社;手联社投资2万元,建砖窑2座、小瓦窑4座,设制砖、制瓦车间各1个,拥有工人100余名。1958年,来安县砖瓦厂转为地方国营来安县砖瓦厂,增建土窑2座,工人增至250余人,年产值7.1万元。1960年,县内大部分企业下马,砖瓦厂仅剩30余人。1964年,县砖瓦厂恢复为集体所有制企业,属县手管局领导。1970年,该厂添置柴油机2台、发电机1组、搅泥缸1台、制砖机和摩擦轮瓦机各1台,工人增至200余人。1971年,建造20门轮窑1座。当年实现产值14.5万元、利润1.2万元,上交税金1.28万元。之后,又添置400制砖流水线生产设备1套,320制瓦工艺设备1套,化验设备1套,车床、刨床各1台,推土机、挖掘机、翻斗车等8辆。随着生产设备的改善,产品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1978年,实现产值52.16万元、利润4.7万元,上交税金7.9万元。1984年,产值增至121.1万元,实现利润22.58万元、税金23.62万元。
水泥厂
1958年创办,1961年停办。1971年,县水利局投资20万元在县城西南的八石山麓重建水泥厂,1972年3月建成投产。当时主要生产设备有直径0.95米×3米磨球机2台,直径1.2米×6.5米普通立窑1座,主要产品为3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当年产水泥266吨,亏损1.84万元。1975年,该厂耗资40万元,添置1.2米×4.5米球磨机2台,扩建厂房336平方米。当年产水泥3402吨,亏损4.44万元。1981年,该厂扭亏为盈,盈利0.25万元。1983年,该厂耗资101万元,进行第二次扩建。1984年,产水泥11118吨,产值57.78万元,实现利润10.2万元,上交税金4.89万元。1985年,该厂由项力生等3人承包经营后,建立车间、班组定员生产和独立核算制度,生产迅速发展。当年生产水泥26151吨,创产值135.41万元,实现利润41.59万元,上交税金13.77万元。1986年,产水泥38018吨,实现产值208.39万元,利润81.03万元,上交税金22.4万元。该厂为滁县地区第一个实行承包经营的国营企业。
水泥预制件厂
1976年,在县建筑公司水泥预制车间基础上扩建而成。主要生产设备有:搅拌机、振动机,卷扬机等机器9台,生产场地1500平方米,厂房28间。该厂主要生产建房用水泥桁条,水泥楼板等。1984年,产值11.6万元,利润0.14万元,上交税金0.28万元。
大理石总厂
1985年5月,本县与淮南三联经济开发公司合资兴办。该厂以本县舜山乡大庵山的大理石为原料,矿山设计能力为年产荒料3000立方米,板材加工设计能力为6万平方米。总投资336万元;其中以22.6万元引进意大利GREGORJ公司的小板材生产线1条。该年12月,第一台砂锯试车成功。
化学工业
本县化学工业于1958年创办,1961年前后停办;1970年起,开始恢复和发展。1985年,县内主要化工企业有化肥厂、电池厂、玻璃厂、橡胶厂、塑料厂、电镀厂,各厂基本情况如下:
化肥厂
1958年创办,时称来安县化工厂。厂址设于县城东门外(今县委党校所在地),主要生产二氧化硅,一年后停办。
1973年5月,安徽省计划工作会议将来安县化肥厂列入全省第四批建设的小化肥厂计划;6月,开始筹建。设计工作在省燃化局设计院指导下进行,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合成氨3000吨(可扩建为年产万吨),折合碳酸氢氨12000吨,年产值200万元。为使该厂早日投产,中共来安县委在地方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并卖掉县委的1辆小汽车支援化肥厂建设。同年11月,该厂土建工程开工;1975年1月全部工程竣工。同年2月10日,一次试车成功;3月2日,正式生产合成氨。该厂为本县最大的工业企业,共投资390万元(省投资225万元,地区投资60万元,其余县自筹)。
该厂投产后,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经营管理无经验,加之洪水灾害,1975年只生产合成氨692吨;除国家按每吨补贴70元外,尚亏损82万元。1976年,生产合成氨1998吨;除国家按每吨补贴20元外,尚亏损73万元。1977年生产合成氨2804吨;除国家按每吨补贴20元外,尚亏损38万元。1975年至1977年,共亏损193万元。
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化肥厂先后派出30多名管理干部和200多名工人到省内外化肥工业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和接受培训,同时更新设备,改进生产技术,建立各种经济责任制。1978年,该厂生产合成氨4150吨,产值271.84万元,盈利3.2万元,上交税金7.97万元。1979年以后,该厂耗资100余万元扩建厂房,更新设备和进行技术改造,使生产能力提高为年产合成氨7000吨。1981年,该厂生产合成氨7000余吨,产值359.78万元,获利润22.1万元,上交税金10.6万元。1985年,生产合成氨7292吨,产值增至485.8万元,上交税金12.6万元。
1985年,该厂占地面积36685平方米,建筑面积20455平方米;其中厂房9016平方米,职工宿舍9839平方米,其它用房1610平方米。拥有主要机器设备66台(套);其中动力设备52台(套)(机械动力为5704瓩,工艺指标合格率为82%)。固定资产611.3万元,流动资金87万元。
电池厂
1958年创办,1959年投产,1963年停办。此期生产“半塔牌”电池86.54万只。1970年8月,该厂重办。当时借用百货公司库房数间,收回原电池厂部分技术工人,并招收17名新工人。由于技术和设备落后,当年只生产“胜利牌”半封闭电池414只,产值780元,亏损548元。1971年,在县城东南角(今厂址)建厂房494平方米,从合肥电池厂购置半自动打电机1台,同时派工人到南京电池厂学习操作技术。当年生产电池40.44万只,实现产值8.08万元,上交税金0.56万元。1972年,添置了铜帽机和封口机;同时开始生产2号电池,当年生产电池114.14万只,产值增至21.36万元,获利润3.12万元,上交税金2.76万元。该厂由于不断更新设备和加强技术改造,1975年,生产电池180万只,产值增至51.52万元,上交利税4.7万元。
该厂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同时,进行内部挖潜和技术改造。技术人员研制有滚蜡机、冷却机、抛光机、洗刷碳棒机、压粉机。1985年,该厂和上海国际微电子公司实行技术联营,电池商标改为上海牌,共有R20、R14、R6三个品种。这一年,该厂各种电池的年产量为1085.23万只,实现产值200.21万元,利润9.6万元,上交税金27.32万元。经省有关部门抽查评比,该厂产品合格率为99.7%,为全省同行业产品质量第一名,达到了国家部颁标准。1985年,全厂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52平方米。拥有主要设备46台(套),职工213人。
玻璃厂
1972年,来安县玻璃仪表厂在玻璃社的基础上建立,厂址设于县城南门外二里桥;时有职工近200人,增建两座小型炉;主要产品有玻璃试管、试剂瓶、玻璃器皿等。年产值41.04万元,利润1.97万元,上交税金4.17万元。
1981年,玻璃仪表厂更名为来安县玻璃厂,为安徽省药物瓶、日用瓶、玻璃仪器生产的定点厂。同年底,工厂进行扩建;至1982年底新建项目工程全部竣工,次年初投产。该厂由于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经营管理缺乏经验,在新增项目生产中能源消耗过大,产品成本高,正品率低,当年仅新产品试制一项,即亏损84万元,成为滁县地区有名的亏损大户。1984年,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后,生产迅速发展。当年实现产值231万元,获利润10.5万元,上交税金27万元;分别为1983年的2倍、9.9倍和4.9倍。经年终检查验收,成为企业整顿合格企业。
该厂生产的玻璃试剂瓶、西宁瓶、抗菌素瓶、汽水瓶、汽酒瓶、蘑菇菌瓶等20多个品种,适用于医药、卫生、科研单位;其中5毫升、7毫升抗菌素瓶质量达到国家标准。1984年,滁县地区将上述抗菌素瓶标准作为地区标准。
橡胶厂
1970年兴建,厂址设于县城北门外霄官桥南侧,占地近4000平方米,建厂房20间,耗资4万元。其时厂内有手扳硫化机5台,及其它一些简陋设备,主要生产油桶圈、道轨垫等橡胶杂件。当年产值23.4万元,获利润0.24万元,上交税金0.39万元。1984年,该厂占地面积17860平方米,其中厂房8040平方米;拥有45吨三自控油压机20台、12~16时炼胶机6台、冲床3台、车床2台、刨床1台、式映装锅炉1台、汽车1辆;资金(包括固定资产)近百万元,职工168人。该年生产医药用橡胶瓶塞600万只,橡胶杂件100吨;年产值180万元,获利润8.71万元,上交税金29.3万元。
塑料厂
1973年,县竹制、塑料制品社在来安县竹制品加工厂的基础上建立。1978年,该社停止竹制品生产,专门生产塑料制品,更名为来安县塑料厂,其时主要产品有吹塑薄膜、涂料桶、油桶、乳胶瓶、化肥包装袋、洗衣板等。1979年,该厂产值55.35万元,利润0.16万元,上交税金1.66万元。1984年,产值增至120.43万元,获利润0.5万元,上交税金3.6万元。
电镀厂
1980年,在来安县农机车辆修造厂电镀车间基础上建立,该厂占地面积24401平方米,建筑面积3394平方米。拥有1吨锅炉1个、抛光机12台、电镀槽13个。具有镀铜、镀镍、冰花等生产能力。由于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等原因,1980年至1983年,共亏损10万余元。1984年,经过企业整顿,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年产值由1983年的65万元增至105万元,利润由1983年的2.5万元增至2.9万元。
1985年,该厂选送8名技术人员分别到南京化工学院、福建华侨大学、上海轻工研究所学习微机控制电镀自动生产技术,耗资7000余元。技术人员学成回厂后,开始筹建自动控制生产线。在此期间,该厂除购置1台微机和两台行车外,自行设计组装1台镀液自动添加剂控制台、4台可控硅整流器和30个钢板材塑镀槽,节约费用12万元左右。微机控制电镀自动生产线建成后,采用双层镍铁合金套铬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产品合格率为80%以上,工作效率比手工操作提高5倍。1985年,该厂创产值140.98万元,比1984年增长34.3%,实现利润7.2万元,上交税金3.7万元。
纺织工业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来安县府开办“劝织所”,招聘南京技师张远之来县传授织布技艺,自此,本县织布业兴起。民国25年(1936年),本县私营织染业有6家,其中资本千元以上的织布业1家。民国30年,抗日根据地的半塔民众合作社开办的纺织厂,有木制纺织机90多台,工人100多人;产品有家织布、24支纱白布、花格布等。
建国后,县内纺织工业不断得到发展,先后兴办3家县属纺织企业。各企业基本情况如下:
棉织厂
1958年创办,厂址设于县城北大街。当时设有针织,棉织两个车间,主要产品有袜子、毛巾、蚊帐等。1962年,该厂停办。1970年4月,重办来安县棉织厂,厂址设于县城东门。当时从外地购置12台旧织布机,并自制部分简易设备。该厂年底生产蚊帐20万米,并试制男女线呢等6种产品;创产值5.82万元,获利润0.2万元。从1971年起,该厂逐年增加投资,更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和生产项目,改进生产技术,至1985年,该厂已建成漂染——辅助——织造——整理——成品一条龙生产线。主要产品有纺毛西服呢、仿毛呢、中长华达呢,被单布等。产品远销荷兰、苏联、美国,日本等16个国家和地区。1985年,该厂创产值225.1万元,获利润15万元,上交税金16.1万元。该厂占地面积22080平方米,建筑面积8832平方米,其中厂房面积4454平方米,职工宿舍3057平方米。主要生产机器158台(套),固定资产净值87.56万元,职工327名。
棉纺织厂
1952年,县城12户个体手工业者组成纺织洗染小组,租用4间民房作厂房,使用手摇织布机生产粗白平布,年产值0.4万元左右。1955年,纺织小组改为纺织社,职工40人。1958年,纺织社转为地方国营来安县丝绸厂,有机械设备70余台,职工数百人。主要产品有丝绸被面、丝绒等。1962年,丝绸厂停办后,部分工人组织起洗染修补合线社;不久,转产棉麻纺织品,更名棉麻纺织厂。1962年,产值7.86万元,利润0.93万元。1976年.在其基础上组建成来安县棉纺织厂。1984年,该厂主要产品有涤纶布、维棉白平布、涤纶纱等。1984年产值为101万元,利润4.7万元,上交税金10.9万元。
针织厂
1980年9月,县二轻局将棉纺织厂的并线车间划出,另设针织厂。当时仅有10名工人,设备为两台并线机和4台手套机。1981年,添置手套机、针织横机、罗纹口机等共11台,并引进针织技术。其时,主要产品有针织衫裤、晴纶围巾、手套等,年产值4.6万元,利润0.2万元。1984年,产值增至5.26万元,利润增至0.22万元,上交税金0.3万元。
印刷工业
民国28年(1939),县人后志清于县城寺巷口开办一所小印刷厂(又名又新书店),时有两台8开圆盘机,两名学徒工。1954年4月,来安县供销合作社投资3000元,与其合营,成立公私合营来安印刷厂,厂址迁至青龙街(今厂址),时有工人17名,年产值3万余元。1956年8月,该厂转为地方国营企业,更名为来安县印刷厂。1958年,《来安报》社成立后,改称来安报社印刷厂。1962年,《来安报》停办后遂恢复原名。1965年,县人民政府拨款3万元,将其扩建。其时,工人增至31人,可承接簿本、教材等印刷业务;年产值7.04万元,利润0.7万元,上交税金0.84万元。1972年以后,该厂由于更新了设备,改进了生产技术,生产水平逐步提高。1979年,实现产值49万元,获利润3.6万元,上交税金3.24万元。1981年,由于县内几家小型印刷厂相继投产,加之该厂经营不善,年产值降至27.75万元,利润降至0.1万元。1982年,该厂在改变独家经营思想,采取“多品种、小批量,以新取胜,服务上门”的经营方式的同时,增置了四色凹印机和四色座式转轮机,增设了塑料印刷车间,使生产出现转机。当年实现产值36.56万元,利润1.2万元。1983年,该厂与上海市川沙县印刷厂实行联营,开办川来彩印厂,扩大了业务量。1984年,在全地区同行业质量抽样检查评比中,该厂有3个产品被评为优秀产品,总分为全地区第一名。彩印的环球墨水盒和小商标,随生产单位的墨水被评为全省第一名和全国一级品,远销东南亚地区。1985年,该厂拥有自动印刷机、烫金机、打蜡机、穿孔机、装订机、拷贝机、铸字机等印刷机器35台,可承接簿本、教材、商标、塑料包装等印刷业务;并可铸字、烫金。该年创产值81.24万元,实现利润4.1万元。
食品工业
粮油加工
民国年间,本县较大的粮行(店)大都兼营粮油加工,其加工工具为土砻、石碾、石磨等;动力或为人力或为畜力。县城的冯泰兴号粮行每年可加工大米1.3万石;施官集的孙锦记粮行每年可加工大米8000石;汊河集的周文藻粮行每年可加工大米6000石;县城的章乐生油坊每年可加工食油14万多斤;施官集的叶义和、半塔集的杨玉芝每年均可加工食油5000至8000斤。民国20年,县内7个主要集镇的粮行、油坊,加工大米总计116970石,食油713740担,这些大米和食油大部分运销上海和江苏镇江、无锡等地。民国37年(1948年)前后,雷官、汊河的粮商加工大米开始以小型柴油机为动力。民国38年初,县内有私营粮食加工作坊29户、油坊36户。
1951年,县粮食局在县城南大街创办粮食加工厂,时有4盘木砻、4个石臼,以人力为动力。1951年,改以汽车引擎为动力,用机器加工;日产大米7.5吨。1953年,开始以30匹马力柴油机作动力进行加工,日产大米10吨。1957年以后,来安米厂和水口、施官、半塔、大英米厂先后建成。1975年,来安、水口油厂建成。1978年,各米厂先后改用30-5A米机和游动筛加工大米,日产大米20吨;油厂将木榨改为榨油机,年产食油6500吨。1985年,国营米厂、油厂所加工的大米、食油分别为45901吨和2243吨总产值1884.02万元,获利润74.64万元。本县加工的大米曾出口苏联、朝鲜、坦桑尼亚等国。
糕点糖果
建国前,本县城乡均有糕点作坊,自产自销。1953年,县供销社将县城几家私营糕点作坊组建成来安县食品厂,时有职工30余人,以手工生产各式传统糕点。之后,随着机器设备的添置,产品的花色品种不断增加。1985年,食品厂拥有副食、糖果、冰棒、饴糖、机修等5个车间,各种机器数十台(套)。这一时期,该厂生产的各式食品共有50余种,其中哈蟆酥、芝麻牛轧、花生牛轧和蛋卷4种产品分别于1982年和1983年被评为滁县地区优质产品;胶切糖、花生糖、芝麻牛轧、花生牛轧等产品打入了上海市场。1984年,食品厂产值为135.43万元,利润5.4万元。
酿酒
建国前,本县城乡均有酿酒糟坊。建国初期,私人酿酒糟坊逐步被取缔,群众所需的饮料酒均由专卖公司从外地调入。
1958年,来安县酒厂建成,年产饮料酒55吨。之后,该厂逐年添置设备,改进生产技术,产量渐增。1979年,年产饮料酒1006吨,实现产值204.92万元,利润16.3万元,上交税金57.06万元。国家对酒厂的原料、产品由包供包销改为市场调节后,酒厂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改造,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减少烈性酒生产,增加低度酒的生产。1985年,该厂试制成功的碧绿春、永阳特曲、小香槟、强身露等优质产品,年产量1983吨。该年,实现产值251.2万元,获利润7万元,上交税金57.3万元。1985年,该厂占地面积23440平方米,建筑面积9116平方米,其中厂房15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52.6万元,职工224名。
脱水蔬菜
1974年6月,来安县外贸局创建出口蔬菜脱水厂,年产脱水蒜片8吨。1977年,该厂除生产出口脱水蒜片外,还生产生姜片、元葱片、蘑菇片和柠檬酸钙等产品。1974年至1983年,该厂共生产出口脱水蔬菜952.7吨,产值为485.9万元,为国家创外汇242.9万美元。1985年,生产脱水蔬菜280吨,产值142.8万元,为国家创外汇71.4万元。
县出口蔬菜脱水厂生产的出口脱水蒜片,人食不仅可调味,还可解毒、治虫,健脾胃。该产品经上海市土产进出口公司检验,合格率为百分之百。产品质量在安徽省同类产品中名列第一,在全国同类产品中亦名列前茅,有些外商指名要本县生产的脱水蔬菜。1983年12月,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向本县出口蔬菜脱水广颁发了荣誉证书,并授奖旗一面。
制茶
1970年3月,本县第一个制茶厂——半塔茶叶初制厂建立。该厂配置双锅杀青机、揉茶机、烘茶机、烘干机等设备5台。当年生产干茶2500公斤,产值7500元。1975年以后,复兴制茶场、舜山林桥制茶厂、施官桥西制茶厂等11个制茶厂先后建成。1983年,全县共产干茶叶2.6万余公斤。1985年,全县有半塔、复兴、林桥、桥西4个茶叶初制厂,总计产干茶2.3万公斤。
附1
建国后若干年份来安县工业总产值及其比重表

附2:
建国后若干年份来安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统计表

附3:
1977年~1985年来安县国营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统计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