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县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丘陵,主要有长山、龙王山、马头山、练子山。南部为岗坳相间的波状平原,缓丘零星分布,滁河、沛河、新来河两侧为较广阔的河谷平原。全县海拔高度小于220米,相对高程大于100米。境内地貌类型分为丘陵、阶地和河漫滩三种。
丘陵
本县丘陵分布在低山外围或居于低山两侧,呈带状,和低山组成梯状地形,约占全县面积30%。
侵蚀丘陵
分布在复兴集以西和龙王山南侧,主要由中元古界张八岭组变质火山岩组成。标高160~210米,山顶浑圆,坡度稍缓,山头被纵横交织的沟谷网分割得比较破碎。
玄武岩丘陵
分布在长山至高塘之间,受北西向施官断裂带控制,为晚新世以来喷发的玄武岩和所夹的泥岩、砂砾岩组成。标高130~210米。由于后期流水的侵蚀切割,造成顶平坡陡的台地与平缓宽阔谷地相互交织的地貌景观。
山丘
县境最高山为龙王山,位于来安西北16公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2°35′,东经118°24′,海拔219米。
距县城东北9公里处的长山,地理坐标为北纬32°33′,东经118°31′,南北长20华里。其主峰海拔184米,山势平缓,呈东南——西北走向。从芝麻岭至长山一线为江淮分水岭,以北属淮河流域,以南属长江流域。
此外,全县海拔在百米以上的小山丘还有57个,列表如下:

阶地
县内分布高低两级阶地,约占全县面积的40%。
二级阶地
为侵蚀阶地,分布在丘陵区河流上源两侧,标高40~60米,主要由白垩系、第三系砂砾岩组成。在滁河流域已构成河间分水岭地带,具有新夷平特征。一级阶地
为滁河流域分布面积较大的一种地貌类型,标高20~40米,为晚更新世黄土覆盖在白垩系、第三系红色砂岩和砂砾岩之上的基座阶地。阶面微向滁河倾斜,后缘为支流水系切割,多呈垅岗状,与河漫滩常为陡坎接触,高差5~10米。
河漫滩
发育在滁河及其支流两侧,地势开阔平坦,微向河面倾斜,标高10~20米,各支流河谷漫滩发育较窄,上游标高可达50米,组成物为全新统亚粘土,约占全县面积30%,滁河北侧支流中上游段,河谷漫滩发育高低两级,高漫滩相对高出河床5~8米,为全新世后期地面略有抬升的表征。
上一篇:第一节 地质
下一篇:第三节 气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