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滁州人民淳厚朴实,尚勤俭。新中国建立后,家庭和睦、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舍己救人等优良传统进一步得到弘扬。
一、家庭和睦
南门街道家庭妇女陈桂香,自1962年嫁给继配的黄兆祥以来,无微不至地关怀,爱护5个继子女,全家和睦,受到孩子们的尊敬。
皇甫乡高桥村女村民黄月英,25年如一日,精心照顾先天性瘫痪的婆母,给老人喂饭,倒洗便盆,梳头洗澡,按摩擦粉,殷勤护理。
大王乡袁郢村村民姚文琴,上有公婆、下有小叔子、弟媳及2个孩子,全家11口人四代同堂,6个姓。1984年丈夫的继祖父病重,卧床不起,她请医送药、端屎倒尿、喂水喂饭、擦身背,侍奉老人临终。继父(公公)患肾炎病倒在床,脊椎骨化脓,婆婆身体不好,全由她精心照顾。又帮小叔子安家。大叔子因公伤失去右手,干农活较为困难,她又不时地前去帮助。
二、助人为乐
城郊乡胡桥村女村民陈友华,十几年来照顾孤寡老人(94岁的五保户),为老人挑水、洗衣洗被,为便于照顾老人,又将老人搬到离她家很近的一间屋子里住。1983年正值午收时节,老人忽然病倒,她不顾自家的抢收抢种,为老人请医生、拿药、端茶倒水,服侍一个多月,直至老人病愈。她常将老人接到家里看电视,每逢节日将老人接到自家来吃饭。有好菜,总要先送给老人品尝。
滁城北门街道张家巷家庭妇女杨万云,侍奉隔壁孤寡老人王蒋氏28年,待如亲娘。平日自家省吃俭用,精打细算,却经常给老人购买水果糕点,给老人做可口饭菜调剂口味。为老人请医买药,拆洗缝补,更是勤快。老人眼花耳背,嘴又唠叨,孩子们不耐烦时常出言冲撞,她耐心教育子女尊重老人。后来子女成家了,逢年过节也买点心回家看望老太太。1987年,杨万云被评为省“尊老敬老”先进个人。
市二轻局团委自1983年以来,在每年的“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中组织全体团员,开展代客裁剪、理发、整修男女各式皮鞋、修理各种眼镜、配备和修理电熨斗等10多个服务项目,义务为群众服务。
三、济困抚危
1987年7月间,担子乡柯湖村花村队农民杨世才家3间瓦房被龙卷风刮倒,正当一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全乡党员、团员和群众3天捐款1083元,帮助杨世才一家人渡过暂时的困难。
四、拾金不昧
1984年1月某日,乌衣镇五金厂待业青年蔡国祥在公路上捡到一只提包,内有现金1000多元和价值1万多元的各种发票,因一时找不到失主,只好上交到派出所。当他赶到派出所时,来自陕西省山阳县的失主正十分焦急地在派出所报案。失主领回提包,连声道谢。
五、舍己救人
城郊乡青年王体喜冒着早春严寒,3次潜入城西水库的深水中,抢救落水群众。1983年3月,县人武部给他记三等功。
1986年7月8日,市司法局职工陈学年和市第二中学高(二)班学生马劲,在文德桥边听到落水人的惨叫,衣服没顾得上脱,就纵身跳进水中,救起在深水中挣扎的一妇女。后来该妇女叫女儿带着礼物登门道谢,陈、马二人执意不收。
上一篇:第五节 其它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