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传统节日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月小二十九日)为除夕。凡旅外的人都纷纷赶在除夕之前回家,与家人团聚。是日午后,家家户户贴春联(或称桃符、门对)和“福”字等。“福”字多倒贴,意为幸福到来。旧时习俗,春联一贴,要债的就不能上门了。同时贴新灶君像,挂堂名灯。堂名灯多根据姓氏而不同,如姓陈的是“颍州郡”,姓王的是“三槐堂”。
天黑时,家家户户点烛、焚香、鸣炮、烧纸(也有“烧包”,包是用黄裱纸做的封套,内装金锭、银锭、纸钱或冥洋、冥票),香案上供三牲(猪头、公鸡、鲤鱼)、酒三杯、茶三盏、饭三碗(也有供馒头),全家人在祖宗牌位前叩头。叩头后,堂屋正中设席,家主招呼已去世的长辈鬼魂入席,让其“领气”,叫祭祖。然后撤席,热菜重新上桌,全家团聚吃“年饭”。每人都要有一个席位,就连吃奶的婴儿也要为他设一副杯筷。拿筷子时要一把多拿,超过吃饭的人数,预兆明年要添丁进口。吃年饭时,家主坐上首,晚辈执酒壶。吃年饭必须有“平安菜”、鱼和肉圆子。平安菜用胡萝卜丝加木耳、金针菜等合为10样,故又叫“十锦菜”或称和菜,寓为平安;鱼是做样子的,当时不能吃,要到正月十五后才能吃,表示年年有余;肉圆子,寓意圆圆满满。吃饭时忌舀汤泡饭,否则明年出门,必逢雨雪。
除夕煮年饭要煮得够“三天年”期吃的。饭锅内放纸钱4张,分东西南北,饭熟时看哪一方纸潮湿,潮湿的那一方明年雨水多。
饭后,孩子们爬门板,在门后连蹦三下,边蹦边喊:“快蹦快长!”晚辈向长辈辞岁,长辈给孩子们压岁钱。也有的人家等小孩睡着以后,将红纸包的压岁钱放在孩子枕底。新结婚的夫妇在家中向长辈辞过年后,路近的即赶往女家辞年,稍坐即回。
子时以前要扫地一次,将一切垃圾和污水倒完,睡觉时将鞋子翻过来,因为除夕诸神下界,不能让污秽的东西冲了神。
要预选粗炭二三根于除夕点燃,一夜不断火,谓之“元宝火”。农家则预先挖一树根晒干,于除夕点燃。
半夜后全家人陆续都睡下,唯家主守岁至天亮,准备接天地。
新中国建立后,贴灶君像、挂堂名灯、祭祖、烧包、烘元宝火、爬门板等习俗,逐步淡化,其它习俗仍有沿袭。同时兴起一些新的有益的活动,如开展拥军优属和敬老爱幼活动等;除夕之夜,合家欢聚一堂,围坐收音机旁,收听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进入80年代,则围坐电视机旁,收看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或玩扑克牌、打麻将等。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称“过年”。旧习惯,天亮时,家家相继点烛烧香,鸣放爆竹,家主开门“接天地”。也有在黎明时赶至庙中烧头香,向鬼神祈福的。接过天地,悬挂喜容(上代亡人的影像),摆供品(猪头、公鸡、鲤鱼)。此时家人都起床,着新衣、新帽、新鞋。媳妇泡欢团茶(用欢团2只,加白糖,开水泡开),送至公婆兄嫂面前,预兆这一年欢欢喜喜团聚在一块。家主率全家男女老幼向祖宗牌位叩头。晚辈则向长辈拜年。早餐吃水饺或面条,水饺叫“元宝”,吃面条意为长吃长有。早餐后,上庙烧香,出门拜年。拜年有一定次序,先到本族的长辈家,次到舅父、表叔、姑父、姨父、岳父家,最后到朋友邻居家。家长交给儿女许多名片(名片是红色的,上面印有“恭贺新喜”等字样,专作拜年用的),对泛泛之交的人家,也有把名片从门缝里投进去的。路上,遇见熟人互相拱手,口称“恭喜”、“发财”。着丧服的人守制在家,三年不出门拜年。
过年至初三为止,俗谓“三天年”。三天内,每日三次向天地、祖宗、灶君或家中供奉的神佛点烛、焚香、献茶、叩头。
“三天年”期间,忌扫地、倒水、谓之聚财;忌打骂、争执、动针剪,以示全家和睦平安。
新中国建立后,敬供习俗逐渐淡化。每至春节,各部门和单位均放假三天。党政机关团体则组织“团拜”,慰问烈军属。农村除按传统习惯向亲友拜年外,有的地方组织剧团表演节目,给群众拜年。春节民间文艺活动丰富多彩:舞狮子、龙灯、旱船,踩高跷、唱戏、放电影,男女老幼竞相娱乐。进入80年代,春节期间时兴录相、跳舞、溜冰、猜灯谜、赛球、赛棋等活动。
正月十二农历正月十二日这天叫“上头灯”,又叫“试灯”。早、中、晚俱上供,点烛、焚香、叩头。早餐吃春卷,俗谚为:“上灯卷子落灯宵”。晚间门前悬各种灯采,有的把谜语写在灯上,猜中了由主人赠送物品。小孩们提灯上街,成年人以各行业为单位上街玩灯。灯节目有锣鼓亭、打十番、抬阁(由4个儿童穿戏装象风一样上下轮转,下面由8人抬着走)、踩高跷、舞龙灯或狮子灯、玩旱船等。
头一年刚结婚的,由岳家送灯,灯有麒麟送子灯、和灯、元宝灯等。灯用红色明角制成,上缀玻璃珠子,中燃腊烛。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灯节”或“上元节”。这天晚上叫“元宵”,也叫“元夜”。在正月十二至十六日5天灯节中,是传统最热闹的一天,素有“灯节大似年”之说。清晨起,家家烧香点烛,鸣放鞭炮,吃元宵。夜间到处张灯结彩,人们扶老携幼上街观灯,观看各种歌舞与游戏,通宵达旦。故又称此日为“闹元宵”。正月十六日为“了灯”。灯节结束。
新中国建立后,每至此节,文化部门都组织灯会,燃放焰火,热闹异常。
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俗称为“龙抬头”日。此日,一切都与龙挂钩。舞龙灯在街上玩耍,所到商号、店铺均燃放鞭炮迎接。儿童的辫子留到十二岁,专等此日理发,称“刮龙蛋”。农民则于此日上庙宇烧香,上街购置农具,开始转入日常生产劳动。
清明节公历4月5日为清明节。家有新丧,便要在第一个清明节办素食,在坟前祭奠,烧纸、叩头。以后则仅烧纸而已。扫墓时,要除草整枝、添土盘坟、戴坟茔帽、压幡(即在坟茔帽下压白纸条)。扫墓归来,折柳插门首。妇女头上插簪柳,俗谚“清明不戴柳,死了变黄狗”。新中国建立后,每逢此日,人们常聚亲约友,扶老携幼,到郊外踏青。机关团体学校等单位,有组织地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或“五月节”。民间在堂屋内挂钟馗捉鬼图(以灵璧县印制图为最好),门墙边贴张天师的“端午符”或“骑虎执剑”像,门首上方插菖蒲和艾,称“蒲剑艾虎”,祈求驱毒避邪。早食吃粽子,午食必有苋菜、黄瓜、大蒜、咸鸭蛋等。大人喝雄黄酒,小孩则以雄黄酒涂抹耳、鼻、手;并在前额写“王”字;用五色丝线拴桃核子刻成的各种小动物,缠于手脚和脖子上,名曰:花花绳,又叫长命缕;胸前和手腕上佩带用丝线绣制成的鸡心、粽子、老虎、小猴等形状的“香荷包”。香荷包里,装有雄黄、苍术、香料,意为驱虫散浊。也有些人家用纸剪成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状,放入鞋窝里,希望以此避免五毒侵害。妇女头上戴艾蒿,借以消毒避灾。午后为“躲端午”,家家关门闭户,无人出门,意为防备病魔恶鬼进家作祟。
清至民国时期,乌衣、珠龙沿河地区端午节有划龙船的习俗。将800只活的鹅、鸭放在水上,让龙舟争夺。也有的将棕子、果饼之类食物,投入江河,以凭吊爱国诗人屈原。后因河道淤塞,划龙船活动渐绝。
端午这天,新嫁之女由娘家送夏,送夏的东西是草帽、扇子、夏季衣服。节后,娘家接女儿回家住一个月,名曰“歇夏”。
60年代后,端午节挂钟馗像、贴端午符、饮雄黄酒等习俗在城里已不复见,在农村也日渐淡化。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为七夕。旧俗,月落枝头,女孩子们将几案置于庭中,点烛焚香,对织女星叩头。用一根线从两根针的针鼻中穿过去,意为向织女乞巧。祝愿自己心灵手巧,做得一手好针线。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又称七月半、鬼节。旧时,滁城商家每年此日集资做“盂兰盆会”。此会,多由和尚或道士主持。白天,沿街遮以白布棚,十字街头设道场,供佛像,焚香、点烛、设供,鸣钟击鼓,拜忏,为居民中去世的七代祖宗“超度”。夜间于河面上放荷花灯,“以照九幽地狱”,又洒米施食,焚烧纸钱,施舍给“孤魂野鬼”。有的居民自在家中焚香点烛,设供烧纸,并办素食,以祭七代祖宗。此外,每隔三、五年还出“阴会”一次,场面亦颇大,时间常连续3至7天。头天为城隍塑像换袍,接着抬城隍游街。前为“顶马”,后为“仪仗”队:开道锣一、红伞一、棍二、肃静牌二、官衔牌二、青旗四、掌扇一(遮阳扇);还有万民伞、香亭、金鼓、灯牌、十景旗伞、茶担、玉器担、锣鼓亭、十番棚等。仪仗队后是烧香的,多为父母或本人有病许愿,后面是杂耍百戏,以及展示各家珍贵物品。再后为各类“神鬼”(由人扮演的“判官”、“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和拿着各种刑具的“鬼怪”)。最后是城隍,坐8人抬的大轿,后有护卫。出巡队伍有几里路长,一路设刀山剑林、油锅、石磨、奈何桥、血污池、锯人等恐怖场面,意在让众人服从神的旨意。阴会最后一天为“收鬼”,也是最热闹的一天。头一天夜间将逮“鬼”人和各种“鬼”集合一起,用鸡血封口,不许说话,然后将“鬼”放出,藏于约定地点。第二天,城隍出巡,至藏“鬼”处,先由“鬼婆婆”持芭蕉扇,到处找“鬼”,找到后,逮“鬼”人上前捉拿,“鬼”抗拒,跳上窜下,一场好打,最后将“鬼”逮住。放出去的“鬼”都逮齐了,才请城隍回驾。至此,阴会结束。新中国建立以后,反对封建迷信,“盂兰盆会”、“阴会”终止。但少数居民仍于此日举行家祭。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又称“八月节”、“团圆节”。是日,旅外亲人纷纷回家团聚,杀鸡宰鹅,欢乐异常。当玉兔东升时,家家在庭院中摆香案,点烛焚香,供月饼、鸡头果(未剥开的)、苹果、石榴、栗等。一家人对月叩头,拜风光菩萨。俗谚:“在家不敬月,出门遭雨雪”。此节注重晚餐,晚餐后煮藕、菱、芋头一锅,拜月后吃月饼、藕、菱、芋头、炒鸡头果。
每至中秋节前一日,媳妇的娘家要送月饼、鲜果,但不送梨,因梨与离同音,也不送柿,因柿与事同音,都是不吉利的。
60年代后,赏月习俗渐淡化,亲友之间互赠礼品之风,则日趋盛行。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又名“重九”。文人雅士常于此日白天相约野外会餐,登高赋诗,晚上把酒对菊持螯。但此俗今已少见。近年,一些机关单位多于此日组织老年人登高或观赏菊展等活动。
十月朝农历十月初十称十月朝。旧为放鬼节,家人要去坟上或路口为祖先焚香烧纸。
冬至民间有“冬至大似年”之说。旧习,民间要在家烧香祭祖、浮厝接骨入甏,移棺入土,做坟祭祀。新中国建立后,此习俗渐淡化,“文化大革命”期间完全停止;80年代以后,又渐恢复。此日早晨,居家多要吃挂面,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之谚,意为冬至后白日天色见长。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有“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之谚。此日,早餐喝腊八粥,以糯米、豇豆、黄豆、绿豆等8种或10种农产品合煮成,有甜、咸两种。俗谓可以延年益寿,此俗至今不衰。
送灶农历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日为送灶日。有“军三民四”(即军籍人家二十三送灶,民家二十四送灶)之说。居家的灶神龛贴有灶君像,两边有“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联语。送灶时,先在灶前点烛、焚香、叩头,将灶君像揭下焚烧。时多在傍晚上灯以后。灶前摆有供品,主要有灶糖(米糖),意在将灶君嘴糊住,防止上天后乱说;稻草一小把、黄豆若干粒,扎成黄豆草包条给灶君的坐骑食用。祭后禁忌妇女吃灶糖,说吃了会长胡须。
新中国建立后,此俗已淡化。但在此日掸尘除垢,讲究卫生的好习惯,仍沿习至今。
二、回族三大节日
开斋节又称大尔代节。伊斯兰教历9月1日进斋月,10月1日斋月结束,为开斋节。是日,众穆斯林聚集清真寺,聆听阿訇朗读《古兰经》,礼拜后,互道“色俩目”(问好),庆祝斋月结束。
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太阳年12月10日,又名小尔代节,亦称宰牲节、忠孝节。节日,穆斯林集中清真寺会礼,并举行纪念活动。
圣纪节伊斯兰教历太阳年3月12日,是穆罕默德的诞生日,又是他的逝世日,故又称圣忌、圣祭或圣会。节日活动有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生平事迹等。
回族亦过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但不烧纸,不上坟,不焚香祭祖,不贴灶神、门神。
三、法定节日
新中国建立后,许多新的重要纪念日被社会普遍重视。滁州市按阳历所过的国家法定的纪念日有:
1月1日元旦(俗称阳历年),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国际劳动节,5月4日青年节,5月12日护士节,6月1日国际儿童节,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届时,各党政机关、团体和学校均按国务院规定放假或举行庆祝活动。民间也渐次在这些节假日中改善伙食,办理婚嫁喜事。
下一篇:第五节 其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