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学校
安徽省立第十一中学,创办于民国12年(1923年),校址在滁城鼓楼街西段北侧。其前身是民国4年设立的安徽省甲种师范传习所,后更名为安徽省立第九师范学校,撤销后在此基础上办普通中学,首任校长汪开松。民国14年因战乱停办。
私立淮南中学,于民国17年在滁城南大街仓巷内开办,校长金言直。同年私立崇文中学在滁城小东门开办,校长李先进。翌年,淮南、崇文两中学合并成立私立淮山中学,校址仓巷内,办学一年后停办。学生经考试转第八中学。在此以前,私立基督中学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滁州基督教会在滁城仓巷(今育新路)开办。民国19年普通中学恢复,省立第十一中学改名为安徽省立第八中学。民国23年改名安徽省立滁州初级中学,设7个班,教员16人,职员11人,学生796名。两年后增设高中班,改为安徽省立滁州中学,学校发展初具规模,辟体育运动场地,竖篮球架,扩建教室、宿舍、厨房,招收住校学生,皖东各县中学生多来此就读。
抗日战争爆发后,滁境沦陷,学校停办。滁州中学师生大都流亡至大后方,有的进入设于湖南的国立八中。滁县流亡政府于民国34年在巢县油坊集开办滁县县立中学,在这以前滁县沦陷区学生在第三临时中学、第七临时中学就读。抗日战争胜利后,滁州中学迁回滁城原址,并接管伪政府办的滁州中学。滁县县立中学迁回滁城,先在关岳庙旧址小学内上课,后移至南门仓巷育德小学旧址建校,并接收伪滁县县立中学。
民国29年在中共领导下,淮南津浦路西抗日民主根据地路西联防办事处创办津浦路西抗日联合中学(简称“路西联中”)。校址在滁西皇甫乡瓦屋薛,校长黄岩。联中是一所既学文化又学政治,培养党政军基层干部的学校,所招收学生主要是根据地青年和随军青年。10月间日伪军进犯,迁校路东。翌年6月重回瓦屋薛复校,9月间又迁路东。3年后迁至定远县沙坝,至民国34年并入华东建设大学。
解放前夕,部分师生受反动宣传影响,随校外流至江南,滁州中学流落在江苏南京,滁县县中流落在皖南宣城。
民国38年1月滁城解放。3月成立复校委员会,由外迁返回滁城的省立滁州中学、县立滁县中学和私立晓明中学,三校合并,在鼓楼街原滁州中学校址成立江淮第一专区滁县中学。1950年改名皖北行署滁州中学,开设初中8个班,高中1个班,学生500多名。1952年恢复原名“安徽省滁州中学”。同年,滁县初级中学在南城河岸南台建校。1955年,乌衣中学在乌衣西街创设,1957年迁址乌衣三里岗上新街;沙河初级中学在沙河集街北东圩村开办,不久迁至集南白米山东麓凤凰墩建新址。同年底,施集初级中学在施集西街马大塘村建校(1959年招收新生)。1958年滁城开办一所民办中学,经费由地方筹措,学费不上缴,翌年更名为滁县工业中学。后因经费无来源,归属第一机械厂和淮上烟厂,毕业生安排在厂当工人,后停办。1962年民办求实中学在滁城西大街开办,1963年下放归属城关镇,改名为滁城民办中学,迁址南门外交通路。同年各公社办起农业中学(初中)。1965年章广初级中学在章广街东筹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生停课在家,有部分师生外出串连。翌年复课闹革命,办学习班,学习毛泽东著作,《老三篇》为必读的课本。1968年清理阶级队伍,部分教师下放农村劳动锻炼,高、初中老三届学生(1966至1968届)响应号召,“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农村学生回乡劳动,名为回乡知青;城市学生除病残、独生子女,大部分到农村落户。同年高中、初中,从一年级始招收新生。章广中学建成,于同年接收初一新生入学。滁城民办中学停办,学生与老三届学生一样下放农村。
1969年,城乡凡条件好的小学开始附设初中班;60年代办起来的农村中学先后改为普通初级中学,全县普通中学学生数,由上年的1836名增至3615名;城市各中学下放给工厂管理,由管理工厂组成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农村中学下放给公社,由贫下中农协会派专人管理。同年夏,滁东公社“五七”中学创办,招收城市下放初中学生入农村高中。翌年改名为滁东中学。1971年中学继续发展。滁县中学改名滁县第一中学,简称“一中”;滁县初级中学改为滁县第二中学(二中);“五一”小学改办滁县第三中学,红卫小学改为滁县第四中学。与此同时,“七一”(部队东营房)、城郊、珠龙、三官、大王、腰铺、担子、琅琊、黄圩、汪郢、花山、李集、曲亭、皇甫、常山、黄泥等中学相继设立;珠龙、三官、章广、大王、腰铺等公社中学增设高中班,乌衣、沙河、施集、担子等初中改为完全中学。年底统计,在校中学生增至9144名。1973年黄泥初中增设高中班,腰铺初中的高中班停办。1974年张浦营初中随县级行政区域规划,由嘉山县划属滁县。1975年第五中学在丰乐路建校,三中、四中撤去小学部,增设高中部;乌衣育红初中开办。
1977年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恢复正常秩序。滁城一至五中,“七一”、乌衣、沙河、施集、章广、珠龙、城郊、黄泥、琅琊、大王、滁东、担子、乌衣育红等19所高中进行补缺补差。翌年中学布局调整,全县分几大片,每片设一所完全中学,每公社设一所初中;改春季始业为秋季;中考由省厅统一命题;高考由国家统一命题;城郊、珠龙、黄泥、乌衣育红、“七一”等校停办高中班。滁县一中确定为省重点中学,复名滁州中学,属地区教育局;滁县第六中学在交通路中段建校。1979年,全县完全中学除一中外,还有二至六中、乌衣、沙河、施集8所。暑期,六中撤销,校址让给滁县师范学校。翌年,六中在交通路南段重建新址;五中、滁东中学停招高中班;全县仍有40所小学附设初中班。
1981年统计,全县有普通中学29所。其中滁城有一至六中和“七一”等7所;大王、滁东、担子、乌衣育红、黄圩、汪郢、腰铺、琅琊、花山、李集、常山、皇甫、曲亭、珠龙、城郊、三官、黄泥、张浦营等初级中学18所。另外乌衣公社的新华、红山、法华,琅琊公社的十三里店、花园、陡岗,曲亭公社的曲亭,珠龙公社的墩王,施集公社的井楠,章广公社的胡集,沙河公社的草王、沙河,滁东公社的夏岗、楼庄、东风,城郊公社的山林,黄圩公社的赵桥,担子公社的柯湖,黄泥公社的黄泥,滁城的工子、琅琊路等21所小学仍附设初中班。翌年,小学附设初中班减至10所。1983年施集乡井楠初中,章广乡胡集初中正式成立。1984年滁州二中确定为地市重点中学,属市管。1985年滁州市第七中学在东门外西方寺筹建,为完全中学,当年招收初中新生。同年,第六中学改为滁州市第一高级职业学校,附设初中班。是年全市进行一次教育普查,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1987年底,全市共有普通中学32所,其中高中62个班,学生3489名;初中374个班,学生22203名。还有7所小学附设初中班。
二、学制课程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滁城私立基督中学实行的是光绪二十九年公布的《癸卯学制》。教育年限中学5年。课程设有修身、读经、讲经、字课、算术、史学、舆地、格致、体操等科目。基督中学按教会惯例设有教义课,星期天学生要做礼拜。
民国元年至2年(1912~1913年)制定公布的《壬子·癸丑学制》规定中学四年,改称学堂为学校。课程开设为修身、国文、算学、历史、地理、理化、博物、美术、音乐、体操、英语等。民国11年公布实行的《壬戌学制》规定中学六年(初高中各三年)。课程开设社会科(公民、历史、地理),语文科(国文、外国语),数学(算术、代数、几何、三角),自然科(动物、植物、物理、化学),艺术科(图画、手工、音乐),体育科(生理卫生、体育),计6科18门。民国23年初中增设童子军课,高中增设军训课。
新中国建立后,中学仍沿用“三·三”制,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秋季始业。废除训育制度,取消国民党党义、公民、童子军、军训等课程。新设《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等课程。1950年中学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等课。1951年改自然为生物课。1952年,初中数学分为算术、代数、几何,生物改为动物、植物,增设生理卫生。高中数学分为代数、立体几何、三角。1954年英语、俄语分班同时开设。1956年,语文课分开为文学、汉语,生理卫生课停授,增设工农业基础知识课。1958年,文学、汉语又合并为语文,工农业基础知识为工农业生产基础知识课。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1968年复课,俄语、历史、地理停授,增设“天天读”课。每天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著作。中学学制改为“二·二”制,高、初中各为二年。初中改物理、化学为工业常识,动物、植物改为农业常识,生理卫生称为卫生课。各科教材分量相应减少。1971年,中学由“二·二”制改为五年制,高中二年,初中三年。为衔接小学招收新生,改为春季始业。外语开设英语课。1978年国家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明确规定中学五年(二·三制)。改春季始业为秋季。
1980年中学试行学制改革,滁县一中试行高中二年改为三年。1982年二中、三中、沙河、乌衣等中学相继试行学制改革。课程开设渐趋正常,设政治、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初中为动物、植物)、历史、地理、体育、生产劳动(劳动技术)等课,初中还设有生理卫生、音乐、美术等课。1985年高中完全实行三年制,中学学制恢复为六年(三·三制)。1987年中学增设法律常识课。
三、教学研究
民国12年(1923年)安徽省立第十一中学创立开班上课,其时课堂教学主要是先生讲,学生听,作业只是写文章,做做问答题。后省教育厅督学来校视导,查看各科作业,进入课堂听课,对备课、教课、作业布置、作业批改、单元测验、月考、期终考试以及记分评定成绩等给以具体指导。省厅督学也到私立淮南中学视导教学工作。民国19年,滁州省立第八中学在数、理、化等科教学中试行自学辅导式教学,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按教者提示进行阅读,做练习题,教者作相应解答,做辅导,进行作业检查。不久停止使用此法。为配合德育,第八中学曾在期中考试中试行无人监考,亦未推广。民国23年高中增设军训课,设军事教官;初中增设童子军课,设童子军教练员(也称辅导员)。民国29年,抗日根据地在滁西山区设立的津浦路西中学,应战时情况,除按上课时进行教学外,采用一条龙教学方法,连续四小时(或半天)听大报告,记笔记,然后在课后按讨论题分组讨论,学生各自做作业,教员作辅导。
民国38年解放后,县里举办首届暑研会,学习总结新民主主义教育教学经验。滁县中学由教导处直接管教研工作。提出废除体罚和变相体罚,反对“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倡导有讲有练,即讲练结合的教学法。1952年暑研会,分科集体备课,学习写教案(课时计划)。1953年中学组织教师学习凯洛夫教育学,推行苏联中等学校的教学经验。1957年在中学各科教学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贯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各中学组织师生走出校门,参加工厂、农村劳动。1961年贯彻《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草案(初稿)》,各中学成立教研组,组织听课,进行专项研究。1965年,各中学对如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开展教学研究,要求作业、练习在课内完成。
“文化大革命”中,教育受冲击,中学教研活动停止。1968年由停课闹革命转为复课闹革命。教学中,考试制度被取消,升学采取推荐办法。各科成绩记分实行开卷考试。
1976年教学、考试、教研等恢复正常。开展校际间听课观摩活动,按年级成立教研组,简称“年级组”。1978年,教研室组织有编写能力的中学教师,分科编印教学参考资料。同年起,各中学建立恢复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在原有幻灯机、电唱机的基础上配备录音机、放映机;订各种报刊杂志扩大阅览室。1982年,城乡中学成立“数理化生”学会,设正副理事长,研讨各种教材、教学、教改业务。1985年,中学各科都配备有录音磁带、录相带供教学使用。1987年,有条件的中学建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阶梯教室。
1949~1987年滁州市中小学简况表

附:中学简介
滁州中学滁州中学(简称一中),其前身为滁州中学堂,始创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地址关岳庙东,筹建好课堂后,因战乱毁坏未能开课。民国4年(1915年)改址于鼓楼街重建,名为安徽省甲种师范传习所,不久改名安徽省第九师范学校。民国12年,师范停办,改办普通中学,校名安徽省立第十一中学。以后先后易名为安徽省立第八中学、安徽省立滁州初级中学、安徽省立滁州中学、滁县中学、滁县第一中学,后又复名滁州中学。
建校几十年来,除抗日时期校舍被日军占据八年停办外,每年都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同时为地方培养一批知识青年。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建设的发展,毕业生数逐渐增多。1978年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后,每年文、理科各4个班的高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等学校约95%。多次受到人民政府表彰。1960年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国务院嘉奖;1984年荣获省中等学校先进集体称号、地直绿化先进单位称号。至1987年,校舍总面积1.44万平方米,有于民国4年建的教学大楼1幢;70、80年代相继建的教学大楼4幢。此外,有图书楼、教学仪器楼、体育室、运动场,以及教师宿舍楼等。设26个教学班,学生1504名,教职员共有148名。
滁州市第二中学滁州市第二中学,初为滁县初级中学,简称滁初中,始创于1952年,校址在南台子,位于胜利路35号,占地110亩。1972年增设高中班,更名为滁县第二中学。1984年改名滁州市第二中学,为滁州市重点中学。
学校建有小动物园、小植物园。1956年生物教研组作为先进集体出席安徽省召开的先进教师代表大会。1958年校长代表学校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会,被评为先进学校。自1978年高考恢复至1987年,每年以文、理各两个班毕业生向高校输送新生。1987年学校开设28个班,学生1500余人,教职工140多人,有校舍5260平方米。
滁州市乌衣中学乌衣中学始创于1956年,是最早的一所乡镇中学。初建时校址在乌衣西大街,校舍20多间,学生100余人,教职工28人。1957年在镇西三里岗辟建新校址,发展成为7个班。课程设置完备,教学仪器齐全。学校附设校属砖瓦窑一座,生产实验农田20余亩。1970年增设高中部,改为完全中学。1987年设15个班,在校学生950人,教职工57人,占地近50亩,校舍面积约4000平方米。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