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琅琊山是全国10个重点森林公园之一,它以秀丽的自然景观和荟萃的人文景观为特色,为旅游观赏和开展科学文化活动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琅琊山位于市境西南郊,属淮阳山脉向东延伸最远的低山部分,距古滁城约5公里。琅琊山系诸山总称,包括大丰山、小丰山、凤凰山、鸡爪山、赵家山、尖山、龙头山、龙尾山、花山等共有大小山峦72座。最高山峰为小丰山,海拔321米。总面积115平方公里。目前,能供旅游开放的主景区约8平方公里。
琅琊山在东晋以前不知何名,岭巅俗称摩陀岭。唐大历六年(771年),滁州刺史李幼卿在此兴建寺院、开凿山泉时,以东晋元帝司马睿封琅邪王时曾驻跸此山,称其山为“琅琊山”,山中的溪水称“琅琊溪”。后因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作醉翁、丰乐二亭记而闻名天下。
“六朝以来淮东胜境于此称最”(民国《琅琊山志·序》)。“一崖风景一跻攀,贪看风景不肯还。开辟以来原有此,蓬莱之后无别山”(明庄昶《琅琊山纪胜》)。琅琊山风景秀丽,其形成有它的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据考证,距今4亿年前,随着地壳不断运动,琅琊山上升为陆地,此后经过几次造山运动,琅琊山山体基岩从地壳之中,隆起于地表。由于沟谷发育,加上长期的雨水冲刷、风化剥蚀和长短不同水平节理的切割等外力作用,以致形成不同程度、不同裸露形态的岩溶沟槽、石芽、小型岩溶洼地和隐蔽的岩溶洞、岩溶漏斗、深隙溶孔等20余处。境内遍布茂林、幽洞、碧湖、流泉,绘成了一幅幅清丽多姿的山水画卷。
唐大历中,滁州刺史李幼卿博寻胜迹,凿石引泉以为溪,溪左右建上下坊,作禅室琴台,赋诗刻于石,建寺其间。据寺内碑石记载,李幼卿与僧法琛在造寺之前,曾先绘图呈送唐代宗。恰巧代宗头天夜里梦见在一片山林深处有一座寺院,其形状、规模与所献的图样相吻合,特赐名“宝应寺”。宋代易名“开化禅寺”,清代又改名“开化律寺”。因其坐落在琅琊山中,后人便逐渐通称为琅琊寺。鼎盛时期,僧人多达800余名,为佛教胜地,享名于大江南北。历代几经兴废,清嘉庆年间和清末,僧浩清、达修先后募资重建和扩建。
距琅琊山脚约1公里,北宋庆历年间先后兴建醉翁亭、丰乐亭。此后,围绕二亭不断扩建,形成新的建筑群,相互通连,又各呈风韵。元、明时期,二亭建筑亦历尽沧桑,多有毁坏。清光绪年间全椒人薛时雨再次重修。
“千古吟赏地,琅琊亦称奇。”琅琊山以诱人的幽林秀水,醉人的佳木野芳,迷人的古迹名胜,向为历代名人学士所青睐。唐代诗人顾况、韦应物,北宋诗人王禹偁,均有诗描绘琅琊山之胜境。欧阳修在出任滁州知州期间,又撰写了散文名篇《醉翁亭记》、《丰乐亭记》,并由宋代著名书法家苏轼专为书碑。自此以后,“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许多文人墨客、达官显贵、香客僧尼,纷纷前来观山赏景,访古探幽,刻碑建亭,朝山拜佛。宋代的曾巩、王安石、辛弃疾,明代的宋濂、文徵明、王守仁等著名文士都曾宦游或旅居于此,并作诗文以记其胜。
现代文人赞美琅琊山的诗文亦屡见不鲜。民国25年(1936年)4月,著名女作家方令孺,约同女作家丁玲、画家徐悲鸿等游览琅琊山后,写了散文新篇《琅琊山游记》。1985年10月下旬,中国散文学会和中国作家协会安徽分会在琅琊山联合举办“醉翁亭散文节”,王西彦、何为、柯蓝、艾煊、江流等著名散文作家、诗人、评论家和编辑、新闻记者共40多人,聚会琅琊山,集中创作了一批描绘琅琊胜景的散文佳作,后编辑成册,传播全国。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对文物保护十分重视。1956年和1962年,安徽省人民委员会两次发文,决定将琅琊寺、醉翁亭、丰乐亭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9年安徽省文化局批准在醉翁亭建立“欧阳修纪念馆”。1974年夏,滁县地区革委会成立“琅琊山文物管理处”;1980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滁县地区琅琊山管理处”,加强了对琅琊山风景区的管理和修建。至1987年,除丰乐亭风景区因境内建造了石油库,尚未修复开放外,琅琊寺、醉翁亭风景区的殿宇、亭台全部进行了修缮,并增加了一部分新建筑,新辟了野芳园、深秀湖两个新景点,为发展琅琊山的旅游事业拓宽了观瞻规模。
随着琅琊山的不断开发、建设,上山游览的人越来越多。1985至1987年,国内外游客达99万多人,其中每年农历正月初九庙会,日上山游人达10万之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万里、田纪云、方毅、张劲夫等先后来琅琊山游览。1986年成立“安徽省琅琊山森林公园管理处”后,制定了琅琊山风景区建设的全面规划,目前,正在按照总体规划精神,突出琅琊山“秀、奇、幽、旷”的特色,继续开发建筑新的旅游景点。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小气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