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古文化遗址
濮家墩遗址位于大王乡林楼村濮家庄。为一台形地。南北长65米,东西55米,高8.3米。文化层厚5.1米,海拔25.4米。墩东有条已成为耕地的大川,长约15公里。墩面向南微倾,与地面约成30°度夹角。墩身西北部有90°断面,可见五至七层不等的文化积压层。
1985年5至10月间,省地市文化部门三次勘查,采获石器5件,其中狩猎工具长方形、梯形的石石奔、不规则圆形、有棱刃较利的砍砸石,通体圆滑,中有圆孔,轮径3.3厘米的陶纺轮,体光滑,一端尖长10.6厘米动物角制成的骨锥,以及鹿角(其中尚有一件轻度角化石)、兽牙、贝壳等。还有陶片70余件,均为残片(其中有鼎足、鬲足、鬲档、罐口等,陶质有红、灰、黑等,有绳纹、弦纹、绳纹加弦纹等纹饰)。根据以上标本,经鉴定确定为新石器时期遗址。同年12月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河遗址在章广镇西南700米处的台形地上。呈甲鱼状,中高4米,边高1.8米,圆形,直径50米。遗址东临西河,余为农田,当地人称为“大墩子”。地面露大量陶器残片和红烧土。1986年6月30日市文化局进行勘查,采集标本中有陶鼎、盂足、鬲足、鹿角、陶器残片等21件。陶片中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黑衣陶,饰纹有绳纹、席纹、附加堆纹、指印纹。经鉴定认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西王遗址俗名“西王古城”,位于担子乡柯湖村西王庄南400米处。高7米,长84米,宽80米。墩南为水库,余为农田,墩地坐落于东西走向平川中。1975年筑水库时挖去墩顶,陶器残片和红烧土块随处裸露。1985年经市文化部门勘查,采获石斧、陶质纺轮、鬲足、陶罐、兽骨、鹿角、犀牛牙、马牙、鹿头骨、兽脚骨、杂骨等标本。实测绘图记录,陶片质地为灰陶、红陶、白陶;纹饰有云雷纹、细绳纹、粗绳纹、绳纹附加堆纹、回纹和叶纹等。经鉴定确认为新石器时期遗址。
高郢墩遗址在大王乡良塘村高郢。西距清流河2公里,两侧近处是已成耕地的两条大川。墩为高台地,东西长32米,南北宽20米,文化层厚度3米,海拔25米。墩,现作打谷场,顶平,可见大量红烧土块和陶器残片。1985年4、5月两次文物普查,前后获陶罐、鬲足、带耳罐残片等。另有陶器片,可辨认为罐口沿、鬲口沿、尊口沿、瓮口沿等。经鉴定认为红、灰、黑、白等色陶质;有篮纹、网结纹、绳纹、指甲纹、方格纹、凸方格纹、弦纹、复线回纹等纹饰。确认为商周时代遗址。
甘山墩遗址位于皇甫乡大郭村大薛庄西南侧。台形地高8米,文化层厚度6米,面积2亩左右。海拔高度40米。环墩皆山,以甘山最近,墩西侧为辉陈河,现淹为得胜水库。甘山墩处于水面上。1985年市文物普查发现陶片、鬲足甚多,采获鬲足、石刀断片、骨锥、兽骨、贝壳等标本,另有陶片多块,分别为粗绳、细线、弦纹、绳纹附加堆纹等饰纹;质地有黑、红、灰等陶质。还有一小墩在北约300米处,面积0.7亩左右,高5米,文化层厚2米,地表多陶器残片。被确定为商周时期遗址。
陈葛遗址位于黄圩乡贯龚村陈葛庄西头。台形高地阜势壮观,南北长105米,东西宽100米,自南向北倾斜,南端高13米,北端高9米。墩面上有农舍、打谷场。墩身南面断面,可见文化积压层,墩周远近皆圩田,南距滁河3公里。1986年1月25日市文化局普查文物发现,采获鬲足、鬲口,系水壶耳、系水壶残嘴、陶片等标本。质地分别有红陶、灰陶;纹饰有云雷纹、绳纹、弦纹虺纹等。据所采标本初步确定为商周时代遗址。
朝阳遗址位于担子乡万桥村朝阳庄北500米处。高9米,长100米,宽60米,农田绕其周。总体地貌为丘陵,中有一条旱川从墩北通过,川中皆农田。1986年3月14日市文物普查发现大量陶片和红烧土块。采获石斧、鬲足、兽骨等标本。另有陶片。其纹饰有绳纹、回纹、叠压纹、席纹、指印纹、云雷纹、弦纹等。鬲足陶片有红陶和灰陶。据所采的标本确定为新石器晚期到商周时代遗址。
王万郢遗址位于担子乡王万郢庄南40米处。高10米,直径45米,地表为麦田。西北断面有文化层显露。全墩坐落在东西走向的宽阔平川中,川两侧为起伏不大的丘陵地貌,俗称“古城基”。1986年3月14日市文物普查采集石斧、鬲足、陶器残片等。鬲足陶片纹饰有弦纹、细绳纹等;其质为红陶、灰陶等。初步确定为商周时代遗址。
前槽坊遗址位于担子乡东陈村前槽坊庄南400米处,台形地东西长60米,南北宽55米,自北向南倾斜,北端高7米,南端高3米。墩东西有水塘,北为农田,南有水沟,墩面为麦田。1986年3月15日市文物普查时,发现,采得鬲足、兽骨、陶片等标本45件。陶片质地有红陶、灰陶、黑陶,纹饰有绳纹、云雷纹、席纹、回纹、弦纹等。初步确认为商周时期遗址。
陈积滩遗址位于花山乡丰山村姚冲庄东三叉河上游小平原上。遗址为台形地,高5米,南北长70米,东西宽35米。西、北、东北临小河,顶面夷平为麦田。1986年4月18日市文物普查时发现,采集鬲足、兽骨、陶片等标本16件。陶片纹饰有绳纹、弦纹、网结纹、指印纹等,质地有红陶、灰陶、黑陶。初步鉴定为商周时期遗址。
何村遗址位于乌衣镇何村庄南300米处。在东西走向的宽阔平川中。南北长60米,东西宽40米,高2米。墩西、北为水塘,东、南为农田。1986年5月10日市文物普查发现,采得鬲足、陶片等标本15件。陶片纹饰有云雷纹、绳纹、席纹、附加堆纹等,质地有红陶、灰陶、黑陶。鉴定为商周时期遗址。
马大塘遗址位于施集乡马大塘庄北500米处。为一圆形高台地,南高2米,北高5米,周长300米。南端断面文化层显露。1986年5月22日市文物普查发现,采得鬲足、兽骨、陶片等标本18件。陶片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等,质地有红陶和灰陶。初步确定为商周时期遗址。
后陈遗址位于担子乡姑塘村后陈庄北40米处。长98米,宽33米,东南高8米,西北高6米,俗称为“后陈古城”。遗址在地貌起伏不大的丘陵中,东西两侧是绵长阔大的平川;西距担子火车站300米。遗址西北面有一处文化层断面。1985年8月20日市文物普查发现,采得鬲足和鬲口瓮、罐口沿等35件。鬲足和陶片的质地有红陶和灰陶,陶片纹饰有细绳纹、粗绳纹、绳纹加弦纹、席纹等。经鉴定为西周时期遗址。
二、古城遗址
滁州古城遗址在今滁州市老城区。东晋为顿邱县城,东魏为南谯州城。
唐以前州城罗城东临广惠桥(亦名泓济桥,今西桥),设临清门;南抵龚家园(今古马路街南),设丰泰门。城周长3里320步。唐武德初年,罗城内设子城(今滁州一中高地处)。城周长1里160步。上有女墙。唐武德三年(620年)筑门:东门名行春;西门名鼓角。唐永徽年间(650~655年)拓建,设4门:东,通淮门;南,济江门;西,朝天门;北,望泗门。城周长7里258步。各门筑月城。西涧水入城,始筑上水关,拱圈3洞,半城墙半桥,上可行人。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欧阳修知滁再拓建罗城。明代南增廊,城周长9里18步。筑下水关,3拱洞。设6门:大东门名化日,小东门名环漪,大西门名永丰,小西门名观德,南门名江淮保障,北门名拱极。四周护城河阔200余步,深两人过顶,各门通河有桥。
元代兵火,月城毁。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重建月城,增建窝铺12,垛3549个,角楼4座,后毁于兵燹、地震。清代几经修葺。清咸丰八年(1858年)子城尽毁。
民国时期仅见南北门砖砌拱形和南门城楼,罗城墙完好,垛、铺、角楼均无存。
1954年开发交通,拆去砖墙。南门至东门全辟为环城马路,其他各段沿护城河残垣尚可寻见。上下水关古貌完好。
赤湖城遗址位于城郊乡官庄村赤湖铺庄,距州城市区7.5公里。清光绪《滁州志》载:“赤湖城在州西20里,今名赤湖铺。后魏时曾别设赤湖、荻港、薄阳三县。”城遗址南北各长300米,呈长方形。城已毁尽,随地可见瓦砾和陶器残片,掘地1米余可见旧城墙基尚存,桥东有汉墓1座。清末时赤湖铺为一集市,新中国建立前尚逢集。
荻港城遗址位于沙河镇白米村郑郢庄南。西接白米山东麓,距州城市区12.5公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称:“荻港县,后魏置,齐周时废。”1986年6月15日文物普查,确切了位置。遗址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500米。掘地1米余可见旧城墙基。
薄阳城遗址位于腰铺乡联郢村,前白洋(南)后白洋(北)处。白洋、古薄阳谐音。距州城市区10公里。薄阳城,后魏置,后废。经市文物普查,遗址南北长2000米,东西宽150米。掘地可见汉砖唐陶以及旧城墙基。
唐堆城遗址位于黄圩乡贯龚村唐桂庄。南唐建城,在州南40里。清光绪《滁州志》载:“南唐筑瓦梁堰以备北师,居民筑此捍水”。遗址东部为村庄,有古井1口尚存。西部有水塘3口,余为农田。城址内西北角有地略高为存粮处,名“官仓院”,今沿用为地名。城址范围掘地1米余,可见旧时墙基。市文物普查时发现官仓院后古墓为唐宋时墓葬。出土文物有唐代瓦当、铜币、汉砖、汉陶豆,以及玉猫、锡壶和铜熨斗等。
龚家城遗址位于黄圩乡贯龚庄南350米处丘地上。东西长76米,南北宽30米,南唐时筑城,已久废。1986年1月25日市文物普查,从遍地残砖碎瓦中可见城址旧貌,掘地1米左右,可见城基。
蒋家城遗址位于汪郢乡大同村蒋夏庄,南临滁河,北傍湖泽,南唐筑瓦梁堰以御北师,居民筑此城捍水。1986年5月10日市文物普查发现圩前舍后遍地瓦砾。
闪州城遗址位于滁东乡东风村五里庵庄南100米处,距州城2.5公里。1986年4月市文物普查发现,遗址长200米,宽150米,掘地1米余可见旧城基。遗址范围遍地瓦砾,采获陶、瓷器残片等标本,初步确定为汉代前后古城。
花山古城遗址在花山乡,中心点在大宋庄(属丰山村)和叶桥庄(属唐郢村)间。今为农田和村落,四周群山环绕,其间呈平原面。1984年市文物普查,发现淤入泥中有石条无数,还有直径25厘米楹柱底座。出土元宝有“清阳元宝”字样;半残玉印上,也有“清阳”字样,相传有“清阳城”之说。1986年4月市文物普查,采获陶罐口沿、瓮口沿、陶罐耳、俎豆等标本。经鉴定确认为春秋时古城。
三、古墓葬
官塘古墓群在滁城西12公里珠龙乡清流村官塘庄。有古墓5冢。1975年建房掘基挖开2墓,出土汉代铜镜3块、西汉两耳陶罐1只、东汉五铢钱数十枚和已断毁的铜剑等。经鉴定确定,为东汉古墓。现存3冢完好。
槽坊古墓群在滁东乡高郢村槽坊庄西北,乌龙山南400米。有汉墓3冢。南一高2米、中一高2.5米、余一高1.5米。1976年挖山芋窖时,掘其中的1座,出土汉墓砖、陶碗、陶豆、银质簪子、古钱等。墓穴南北走向,两室,北室长4米,宽2米;南室长2米,宽1.5米,高2米。四壁皆砖,顶拱形。挖掘时拱顶已有一大洞,明显为盗洞,故其间文物无存。墓砖长32.3厘米,宽为15.7厘米,厚5.8厘米。砖面有绳纹,两端有钱币形、梅花形、圆形和棱形等纹饰。
龙冲汉墓群位于滁城西8公里三叉河两岸,在花山乡丰山村龙山庄和浦塘庄间小山上。墓冢20座,封土高4米,底径7.5米,相互布局匀称。1984年建房挖基掘其中几座,出土汉代文物有铜剑、铜镜、陶器等,已散失,仅陶罐1只存市文化局文物陈列室。
丰山古墓群在丰山村孙冲庄向东大丰山麓的一溜小山脊上,在龙冲汉墓群南500米处,与龙冲汉墓群隔一宽阔平川相望。墓冢8座,封土高3米多,底径6至8米不等,分布与龙冲墓群相似。
常山古墓群在滁城西常山乡,以常山岭小街为中心向东西侧山脊铺排。在集西下马庄有冢7座,封土高3米,底径10至14米不等。1986年修建公路时挖其中的1座,裸露可见顶拱形,半圆横切面弦长1.7米。集西200米处公路两侧有冢12座,封土颓坍,无人工挖掘痕迹。集东100至600米间有冢14座,冢形及分布与其它两处相似,可属同一时期。1986年5月市文物普查发现,未经开掘,其历史时属待考。
皇甫古墓群亦名大冒古墓群,在皇甫乡大冒庄境内。墓冢原有9座,皇甫中学建校时掘6座,出土一批铜剑、青铜镜、陶器和空心花砖,均已散失。现仅有坑,长3米,宽3米,深1.8米。墓坑均系开凿磐石而成,再以砖砌拱形顶,堆土加封。未掘的3座,呈坍塌状,所属年代待考。
三古堆古墓群亦名林场古墓群。在担子乡万桥村林场庄东100米处,俗称“三古堆”。墓冢等边三角形分布,各距20米。封土高度3米,底径各10米,均呈颓塌状。墓冢保存完好,年代所属待考。
蛟龙山古墓在腰铺乡二郎村境内,距滁城西南7.6公里蛟龙山间。墓地北面半环山,似靠背椅,朝南为起伏不大的平川。1979年二郎村民兵野营在此挖出墓门,高1.7米,砖拱,宽1.5米。墓门上封土厚2.5米。1986年市文物普查,见到墓前石墙、墙门仍在。门南向,以石条砌成,石条长250厘米,厚25厘米。乡民中传说为孟良、焦赞墓,又疑为祖(祖逖)将军墓。墓冢保存完好,时属待考。
石马王古墓群在滁城北5里石马王村石马王庄南100米处。毗连5冢于山丘东南半腰间,有石人石马排列成行。1986年2月市文物普查,见5冢封土均平。墓南石人、石马,“文化大革命”时破毁,仍可见分两排而立,相距12米,南北走向;残骸尚可量出石人高1.8米,石马大的长1.7米,相次为1.6、1.4米。石马有立有卧。所属时期待考。
何文辉墓在城东北清流河西岸。因修津浦铁路,仅存留墓冢夹在进站双轨间。封土约高8米。1959年修铁路复线时,墓冢被平,未掘出陪葬物。何文辉字德明,年14时,朱元璋下滁州,抚为己子,赐姓朱。官至大都督府同知,地方人称之何将军。明洪武九年(1376年)6月病卒,时年36岁,葬滁州。其墓冢名为何将军坟。
胡母墓在花山乡荣誉村碑亭庄西侧小山上。自上而下有石阶40米直达墓前。其子胡松,滁州人,明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1967年胡母墓被掘,发现长2.7米,宽1.5米,深1.5米的墓道。在墓室下得一墓碑长125厘米、宽70厘米、厚20厘米。两端残破,字迹斑驳,尚可辨认出“胡母之墓”、“以纲常为本”、“兵部左侍郎胡官之母”、“长子胡松”等字样。另有一碑长1.65米,宽0.74米、3厘米见方楷书,字迹多模糊,细察可见“特封为南京兵部职方清史司员外郎胡松之母以相夫训能成”及“嘉靖十二年初□月六”等字样。碑亭庄,因墓碑曾有亭,被用为庄名。
金拱敬墓在琅琊山鸡爪山下陈桥庄东160米处。金拱敬,号上庵,明末人。世居龙亭口金家村,少时力学经史。明崇祯九年(1636年)举于乡,崇祯十六年进士。清顺治三年(1646年)授兵部武库司主事,提督武学,调吏部,后晋升为中宪大夫,以太仆寺少卿管吏部文选。顺治十八年冬卒,驰驿归葬。墓称金将军墓。原有碑记,废于50年代,墓碑“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现存墓冢高1.8米,底径9.5米。
吴棠墓在州北沙河集北1.5公里东圩村附近山间。吴棠,清朝人,官居四川总督,光绪二年(1876年)病逝,谥“勤惠公”。
四、古石刻
滁州古石刻,有摩崖、刻碑两类,诗词、游记、记游、记事、画像、经文、文告、泉名、亭名、堂名、洞名、景名等内容多样。今存之古石刻初见于唐朝,历宋、元、明、清各代皆有。琅琊石刻群聚集而多,散于它地者少数。
唐右庶子滁州刺史李幼卿“琅琊山寺题诗摩崖”,为已发现摩崖最早的一处,位于玉皇殿东150米处。释文:“题琅琊山寺道扌票、道揖二上人,东峰禅室,时助成,此建筑斯地。佛寺秋山里,僧堂绝顶边。同依妙乐土,别占净居天。转壁下林合,归房一径穿。豁心群壑尽,骇目半空悬。锡仗栖云湿,绳床桂月园。径行蹑霞雨,跬步隔岚烟。地胜情非系,言忘意可传。凭虚堪喻道,对境自安禅。每贮归休颠,多惭爱深御。助君成此地,一到一留连。(唐)刺史李幼卿”。另有唐代柳遂、皇甫曾题诗摩崖两处,后人称此为三唐摩崖,亦名三唐碑。唐代吴道子绘观音像碑,今藏琅琊寺大雄宝殿后壁。宋代欧阳修、苏轼“欧文苏字”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碑,均为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南宋词人辛弃疾游琅琊寺摩崖,今残在。元代“与民同乐”题字摩崖,汉回两种文字同刻,在丰乐亭处。明代《金刚经》塔形碑,今在大雄宝殿后壁。清康熙“酿泉”泉名碑,在醉翁亭门前。
滁州市文化局于80年代初开展文物普查工作,至1987年登记入册的石刻、摩崖81处、碑72面。
五、馆藏文物
马牙化石呈不规则长方形,长13厘米,宽6厘米,貌清晰,经鉴定为距今约10万年左右古化石。1984年冬探测琅琊洞时,发现大量动物化石。1985年1月20日,省考古研究所再次探洞得此化石。
石石奔长方形通体长10.2厘米,宽3.4厘米,厚2.2厘米。质坚硬,三面磨光。斜刃,刃长3厘米。1985年5月出土于大王乡濮家墩。1986年在濮家墩发现第二件石石奔,呈梯形,通体长6.2厘米。光滑坚硬,刃宽3厘米。陶纺轮、古鹿角、石刀等。
青铜直内戈通长19.3厘米,直内,直援,直胡,圆柄孔。刃长13厘米。重为0.25公斤。1985年鼓楼街居民拆迁房屋时发现。经南京博物馆鉴定,为商代青铜戈。
兽足鼎高8厘米,腹径18厘米,口径15厘米。为泥质灰陶。原有盖,盖已轶。有一足断去,双耳损坏。1986年5月在花山乡石山庄征得。经省博物馆鉴定为西周早期文物。
绳纹红陶罐高22厘米,鼓腹,腹径22厘米,平底,红陶质。肩部以上饰有绳纹。口沿有损,表面剥蚀,双耳残缺。1985年滁州师专工地出土。经省博物馆鉴定为西周时期文物。
铜鼎(煮食器)重6公斤。通高22厘米,耳高4厘米,足高6厘米,沿口有云雷纹饰。1975年在乌衣收购站收购,交县文化局。
兽足铜鼎高6厘米,口径12厘米,重1.3公斤。形似兽足,有弦纹。1986年2月,沙河文化站收得上献。经鉴定为西周末期文物。
牛鼻耳陶罐高26厘米,鼓腹,腹径24厘米。牛鼻双耳,平底。底径10厘米,口径10厘米。罐面为粗绳纹和梭纹,发现时有破裂痕。1985年于滁州师专建筑工地出土。经省博物馆专家鉴定为战国时期文物。
青铜剑通长43厘米,径长8厘米,宽3.5厘米,重0.48公斤。1986年1月市文化局征集。经省文物专家鉴定,为战国时期文物。
青铜双耳提梁壶通高28厘米,圆腹。腹径20.7厘米,饰以弦纹。肩部两侧各有环形耳1只,并铸有兽面纹饰。两耳有链形提梁连接,出土时链已断开。壶口径12厘米,圈足。足高5厘米,足径13厘米。1985年在珠龙乡北关村村民献交。经省博物馆鉴定为战国后期青铜器。
秦半两古钱币圆形方孔,上有篆书“半两”二字,铜质精纯。1986年市文化局收集。经鉴定为秦代半两钱币。
馆内另藏有65件其它文物。
六、革命活动胜迹
中共苏皖省委旧址在滁西皇甫乡大郭村瓦屋薛庄。民国28年(1939年)4月24日中共皖东工委驻此。同年7月中共苏皖省委从全椒县马厂乡二胡冲杨村移驻至此,宣传抗日,发展革命武装。11月至次年2月间,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化名胡服)曾住此,在此召开过第一次中原局会议和江北指挥部会议。张云逸、徐海东、郭述申、邓子恢、罗炳辉曾在此参加会议。原址四合院正房和东厢已拆,刘少奇住所仍在,砖墙、草顶、木窗。
滁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在滁西施集乡龚吴庄。民国29年(1940年)3月新四军第五支队一部配合当地游击队,推翻盘踞在施家集的国民党县政府,建立抗日民主政府,选举蔡家璋任县长,政府即设此庄。原址为6间砖瓦房,1982年建新房拆去3间,现存3间由村民龚文居住。当时办公用的1张大方桌和1张长条桌今由屋主龚文家保存。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