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曲艺
境内曲艺曲种主要有安徽大鼓、评书和坠子等。民国时期,滁城、乌衣、沙河集、珠龙桥、施集等地,常有流动艺人说唱大鼓和坠子等,听者每场数十人至百人,艺人仅靠收取微薄的“关子钱”维持生计。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曲艺的发展。1951年11月,县召开民间艺人代表大会,民间艺人28人参加。县人民政府确定由文化部门统一管理民间曲艺艺人。50年代,境内著名的大鼓艺人邵知有、赵育华和评书职业艺人齐礼歉、范际尧、张恩奎等演唱的曲目颇受听众喜爱。城郊乡山林村农民邹贵友,擅长坠琴、民歌,能自编自演。1951年组织山林乡业余剧团,1954年,参加省工农兵文艺观摩演出大会,荣获集体演出奖。邹贵友演唱坠琴获演出一等奖。《安徽青年报》报道了“邹贵友和他的业余剧团”。50至60年代,邹贵友创作的民歌、坠子等作品分别发表于《工农兵演唱》、《皖东报》等报刊。1965年,邹贵友出席了全国青年文艺创作积极分子代表会议。他的作品坠子《贫农的儿子上北京》发表于当时的国家级《曲艺》刊物。
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境内的曲艺曲种增添了相声、数来宝、天津快板等文艺形式,多由业余文艺团体演出。当时较著名的年轻曲艺演员曹业海,坚持业余创作,自编自演,自1965年迄今,已在国家级、省、地级报刊发表曲艺作品55篇,约60万字。其中数来宝《劝妈妈》多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数来宝《花鼓声声》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二等奖。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间艺人演唱的传统曲目被视为“封、资、修”毒草,遭到批判和禁演。民间曲艺艺人大都改行。1979年后,农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部分曲艺艺人利用农村集镇集日恢复演唱。80年代以后因电视机普及,曲艺演唱进一步落入低潮。
安徽大鼓流行于皖东及市境城乡,亦称皖东大鼓。约于清代中期由山东省传至安徽省泗州,后逐步传入皖东。一人演唱,说唱并重,表演者自击鼓、板。板有大板、铜板之分,有“南口”、“北口”、“花口”三个流派和“立嗓”、“卧嗓”两种唱法。各派均吸收当地民歌及戏曲音乐。音乐为上下句反复结构,包括上板、慢板、摇板、闪板、紧板、落板等板式。曲目有“段子活”(书帽)和“蔓子活”(长篇)两种,传统曲目多唱历史故事和侠义、公案故事,如《杨家将》、《水浒》、《包公案》等;现代题材曲目有《敌后武工队》、《林海雪原》、《烈火金刚》等。 评书亦称评话。渊源于唐宋以来的“说话”、“讲史”等。清乾隆间以后,渐渐因流行地区及方言而异,形成地域性特色的评书、评话。流行本地的“滁州评话”,说者一人,只说不唱,表演时以醒木作道具,渲染气氛。书目大致分为神魔、袍带、武侠、言情四类。本地传统节目有:神魔书《西游记》、《聊斋》;袍带书《三国》、《西汉》;言情书《西厢》等。现代题材节目有:《林海雪原》、《烈火金刚》等。曹业海创作的《C—3梦》(长篇评书),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
坠子流行于滁州城乡。因主要伴奏乐器“坠子”而得名。一说系由“莺歌柳书”和“道情书”的结合而形成,产生于清光绪年间;一说脱胎于“三弦书”,后与道情结合,道光年间已经出现;也有人认为:“莺歌柳书”即是“三弦书”的一支。因流行地区和艺术形式,又有东、西、北路坠子之分。早期全为男演员,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始有女演员,并创造许多新腔。演唱形式有自拉自唱,一拉一唱和对口唱三种。演员手打檀木或枣木简板,边打边唱。对唱时,另一人还打单钹或书鼓,伴奏者拉坠琴,或踩打脚梆,以作击节。音乐为文曲体,唱腔有引子、平腔、大小寒韵、牌子、五字嵌、十字韵、快札板等。唱词基本为七字句,曲目分大、中、小三种。中、长篇曲目有说有唱,以说为主,短篇曲目只唱不说,稍有夹白。传统书目,中、长篇有《金钱记》、《雷公子投亲》、《杨家将》、《大红袍》等。短篇小段有《偷石榴》、《小黑驴》、《双锁山》、《玉堂春》等。
唱麒麟民国时期传入境内,流行市境南部乌衣等地。最早由一人身背纸扎麒麟,手撑黄伞,多人锣鼓伴奏到各家门户祝贺喜庆,即兴编词,边说边唱。麒麟,是古代吉祥之物,寓意“麒麟送子”、“招财进宝”,群众喜闻乐见。后来发展在灯会或集市、广场演唱。曲调分为北区和南区两种。北区以四句为一段,南区以上下句为一段。传统曲目有《古人名》等。新中国建立后,“唱麒麟”逐渐失传。
二、灯彩
境内春节期间历来有玩灯迎春的习俗。每逢农历正月初九琅琊山庙会和元霄节都有外地灯队来滁“会灯”。自“亮灯”至正月十五日后“落灯”。主要灯彩形式有龙灯、狮子灯、船灯、河蚌灯、兰花灯、车子灯、驴灯、踩高跷、花担子等。本地有特色的灯彩有:五马盘槽、锣鼓亭子、九狮一犭孔等。
新中国建立前,玩花灯均由地方富户和保甲长出面,向各家商号、店家或农户筹钱,雇艺人表演。唱词大多是恭贺新春的吉利话,皆即兴演唱,信口填词。新中国建立后,表演龙灯、船灯、狮子灯等大型灯彩大都由文化部门组织和辅导。唱词由文化馆事前编定。1959年国庆节滁城曾组织“三千文艺大军游行”共有龙灯4班,狮灯4对,花船16班,花担子24对,花鼓灯12班,伴之“百人民乐大合奏”、“百人绣花舞”、“千人合唱团”,盛况空前。60年代中期,各人民公社、大队都建立业余文艺宣传队,在春节期间,利用船灯,花担子等进行“政治宣传”,使群众受教于乐。70年代,全县灯彩活动大多由农村文化站组织。80年代,皖东农村连年丰收,节日灯彩活动更加活跃。1982年春节期间,省电视台在滁拍摄《滁州人民闹花灯》、《琅琊山庙会》两部专题新闻片,先后在省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放。1984年,沿滁城街道由企事业单位装置电动机械彩灯,有“欧阳修醉酒”、“麻姑献寿”、“仙女采药”、“荷花灯”等。滁城彻夜灯光闪烁。解放后传入秧歌灯和打腰鼓,多由学校学生和企业职工表演。
龙灯本地流行的龙灯有两种形式。一是用布扎制成长龙,10余节不等,连接一起,染黄、青、白、花各色鳞,舞龙人各执一节,在锣鼓伴奏下上下左右摇动,使长龙如活龙翻舞。舞时前有一人执珍珠灯引龙首,其姿式多有仰、俯、跪、坐、卧和龙戏水、龙盘柱、龙吐雾、龙吐火等。二是用竹片编扎成若干节,不连在一起,称断龙,每节系绸布5米左右,多为红色。玩龙人各执一节,左右摇摆,时仰时俯,时蜷时伸。前亦有珍珠灯引龙,锣鼓伴奏。
狮子灯境内城乡普遍流行。一狮皆由两人操作,一执狮头,一掌狮身。舞时锣鼓伴奏,另一人手执彩色绣球,引逗“狮子”。“狮头”以踩脚为暗号,“狮子”即摇头摆尾活蹦欢跳,或窜高登桌,或滚衔绣球,或攀高取物。新年佳节舞狮时,乡民常将糕点、烟糖等物放置屋檐等高处,引“狮子”登高显功以取乐。
船灯境内城乡普遍流行。灯呈船形。船仓似花轿,仓内有一宫妆女郎(亦称船娘),船仓左右各有2至3个伴唱姑娘(亦称船帮),1至2个划船的男水手,船头一男(船老板),船尾男、女丑角(骚鞑子)各一。表演时,船老板面对花船进退引导,两丑掌舵,水手撑篙,说唱道白,语言风趣,锣鼓乐器伴奏,船娘,船帮翩翩起舞,边舞边唱,气氛热烈欢快。
河蚌灯俗称“歪歪灯”,流行于境内城乡。用竹片和绸布扎成河蚌,立起一人多高,蚌内演员女妆(亦称珍珠)。表演时,或数蚌起舞,或蚌、鹤相争(以一男丑扮鹤)。表演蚌鹤相争时,另有一男扮渔翁执网,伴之鼓乐,鹤翩翩起舞,蚌时张时合,气氛欢快,群众喜闻乐见。
花担子亦称花挑,流行于境内城乡。男女集体表演,每人肩挑2只花篮灯彩,走“8”字穿梭步,演化队形,载歌载舞。演唱多为时新小调。
兰花灯亦称花伞舞。流行于境内城乡。1男打叉伞,4至6女(亦称兰花)和1男丑(称骚鞑子)相互表演,伴之锣鼓乐器。旧时多用于新春拜门楼表演,撑伞者多唱“门歌”,唱为四句单曲体,歌词“见风采柳”,多吉利喜庆之言。新中国建立后,歌词改为时新词曲,也有将兰花舞搬上舞台演出的。兰花与男丑穿梭变换队形,热烈欢快。
车灯流行于境内城乡。车上由姑娘妆扮新娘,车前扎两只脚用罗裙遮盖,形似坐车回娘家。车后男丑推车。女角以唱为主,男角道白调侃。多为广场表演,近年,亦有在舞台演出。
驴灯境内城乡普遍流行。以竹、纸扎驴头、腚,系结于女角前后,裙裾遮脚。表演时或赶路、或渡水、或过桥,男角时赶时牵,女角时喜时忧,嬉笑风趣。
五马盘槽亦称五马跑槽。流行于境内西部山区。一般是五男角,身系竹、纸扎马头、马腚。马脖系有铜铃,表演者头缀红绒球,手执马鞭,载歌载舞。“马”时卧时起,时奔时聚,活泼多姿。
踩高跷流行于城内。两根木棍安上脚踏,表演者将木棍绑于脚上,站立行走,并扮演成《西游记》、《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戏曲中人物,风趣引人。
莲湘亦称莲枪。民国期间从北方传入本地。原仅一人表演,手执四尺竹竿一根,竹竿挖出数节长洞,穿串若干铜钱,一经碰撞,铿锵有声,边唱边舞。新中国建立后,曾用多人表演,变换各种队形,活泼热烈。演唱曲调多为“莲花落”(亦称莲花乐)及民间曲调。
腰鼓新中国建立后,地委文工团派员赴上海新安旅行团学习后,传入境内,50至60年代风靡城乡各小学。一般由儿童组织队列,身背腰鼓,双手执鼓槌击鼓,并随音节变换队形和姿势。表演者男童头扎白毛巾,女孩梳独辫,围红花肚兜;指挥执钗,滁城街头常见的腰鼓表演形式共18套,如前进鼓舞、前进弯腰、拜四门、跳方城等。表演时步调一致,鼓声咚咚,气势壮观。
锣鼓亭子流行于滁城和西北部山区。用竹、篾扎制彩饰凉亭,亭上立坐“八仙”、“白娘子与小青”、“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戏剧人物,亭柱、顶装饰“金龙蟠”或“凤凰展翅”等造型。亭内可容数人,演奏锣鼓(以十番为常见)、民乐(笙、箫、管、笛、琵琶、琴弦等)。前后四人抬亭行走,亭内细吹细打,鼓乐齐鸣,欢乐异常。今表演者渐少,濒临失传。
九狮一犭孔流行境内西北珠龙乡的民间灯舞。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由江西赣州寓居滁州的民间艺人传授。之后,民间老艺人刘顶君、何道忠、张二麻子等曾领演。新中国建立后,县文化部门于1956年在珠龙乡挖掘整理,但表演者一直甚少,濒临失传。
据民间传说:狮子是百兽之王,也是降妖伏魔,吉祥如意的吉兽。“九狮”,体现众多;犭孔是能避邪除妖的“灵兽”。平时,犭孔与狮子可共嬉戏玩耍,一旦狮子作威,犭孔却能制服。《述异记》云:犭孔,“长一、二丈,形类马,有鳞鬣,”“鸷猛异常,每与龙斗,口中喷火数丈”。《偃曝余谈》(明陈继儒著)亦云:“狮,作威也,则牵犭孔视之,狮畏服不敢动”。
“九狮一犭孔”,属民间文狮舞手摇狮类舞蹈。由10个身着深色服装,脚踏云靴,头扎方巾,腰系腰带短打武生装束的青年表演,9人举狮,一人举犭孔,锣鼓乐器伴奏,用肩扛,手提,抽动提线等技巧,表演狮与犭孔戏球、骚痒、舐毛、转身、摇尾等一系列动作,或上或下,或进或退,或蹲或立,或登高卧地。队列造型有“十字穿花”、“金鸡独立”、“争戏绣球”等。犭孔穿越其间,起调度场面指挥全场作用,狮发怒时,犭孔予制服,火轮翻飞,首尾摇动,群狮驯服。狮犭孔用竹木扎成骨架,纱绢蒙糊,每个重约12.52公斤。犭孔,绿色,头尖尾大,扁嘴尖耳,头扎起“九瘤十八包”,爪执火轮,体型略小于狮。九狮毛色各异,爪执绣球。表演时,犭孔抓火轮滚动翻飞,狮衔绣球吞进吐出。夜晚表演时,狮、犭孔体内点燃蜡烛,通体透明,两眼放光。犭孔的口中可喷出火焰。
伴奏乐器以二胡、笛子、唢呐为主。穿插“十番锣鼓”,乐曲用民间曲调。
三、民间音乐
滁境民间乐器主要有唢呐、管、笛、笙、洞箫、二胡、四胡、板胡、坠胡、琵琶、三弦、月琴、柳叶琴、陀鼓(大堂鼓和小堂鼓)、腰鼓、板鼓、锣(含大筛锣、高音锣、中间锣、小锣、小狗锣、手锣)、钹(含大、中、小钹)、镲(大、中、小镲)、大铙、简板、板子、木鱼、竹板、碰铃等。
乐曲有民间、宗教两类。民间器乐曲有:皖东吹鼓乐、丝竹乐、锣鼓亭吹打乐等。1986年市文化局组织文化人员搜集、整理了较有价值的民间器乐曲30首,编印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安徽卷·滁州民间器乐曲资料本》。
民间器乐曲演奏风格,皖东有南北之分,境内大多属南片,演奏柔和、婉转、流畅;而境西北的曲亭、珠龙乡,西部皇甫乡和北部张浦营乡等地,因邻近定远、嘉山县,属北片,演奏刚劲、奔放,技巧多变。
民间唢呐演奏者俗称响手、吹鼓手。有家庭班,师徒班或僧道班。乐器有笙、管、笛、唢呐、小鼓、小锣、小钹等(僧道有大、中、小钹、铙)。曲牌有《大开门》、《小开门》、《百鸟朝凤》等数十种。演奏时,根据对象选用曲调,有细吹细打、欢快热闹;或俏情逗乐,喜气洋洋;或悲伤抑郁,如诉如泣。
新中国建立前,“响手”班子系穷苦人谋生的技艺。有民谣:“身背唢呐串四方,人家喜事我悲伤,如遇伤情我更苦,曲曲音调都凄凉。”新中国建立后,民间器乐艺人受到尊重和爱护,逐步成为群众文艺活动形式。“响手”大都成为群众文化活动骨干,近年来有的成为文化专业户。农民每逢婚娶吉庆、祝寿、乔迁等喜事和高龄人丧事,常邀请“响手班”献技献艺。
民间锣鼓属民间自愿组合的娱乐形式。每逢节日、庙会、灯会,锣鼓班子相凑一起,少则5至6人,多则数十人,各持锣鼓打奏,其声宏大,响震数里。新中国建立后,锣鼓乐较有发展,至1987年,全市各乡镇都有业余锣鼓班子。每逢节日、喜庆日聚集表演。鼓谱有:《小五番》、《小十番》、《开船锣》、《车水锣》等10余种。其中《凉亭锣鼓班》,采用双套乐器(锣、鼓)等和30面手锣,演奏时,其势雄壮,风格独特。
民歌境内民歌分为苦难歌、讽刺歌、劳动歌、情歌、儿歌、革命歌谣、新歌谣等。其风格特点:东南片圩区缠绵细腻,娓婉抒情;西、西北部山区粗犷高吭,热情奔放。新中国建立前,农民田间劳作时,常唱山歌,一人唱,众人和。曲调一是以民歌的旋律模拟农家小动物声调,如《小猫调》、《绵羊调》、《蛙调》等;其次是短小精悍、一唱一和的对唱,如《夯就夯调》、《胡子调》、《杨二姐》等;三是优美的抒情情歌,如《杂不咙咚耍》、《邀郎调》等。
新中国建立后,民歌演唱一度空前活跃,50年代曾有“十里秧田百里歌,唱起山歌做生活”的盛况。1956年,县文化科(馆)组织专业人员挖掘民歌。1957年1月5至14日,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大王乡农民歌手胡文亮、李传江等演唱的《小猫调》、《杂不咙咚耍》、《胡子调》三首民歌获优秀节目奖。1957年3月,滁县民歌手胡文亮、李传江参加了全国民歌调演,民歌唱到北京怀仁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8年胡文亮出席全国文化工作会议。1965年胡文亮出席第三届“上海之春音乐会”。
1979年后,县文化部门两次组织文化专业人员进行民歌普查,收集整理民歌170余首,并编印成册。1982年,省群众艺术馆编辑出版《安徽民间音乐》,收入滁州民歌《山头调》、《过山鸟》、《上茶山》、《田鸡调》和新词民歌《罗师长来到红山洼》、《丰收谣》等22首。1983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民歌集《带露的花朵》收入滁县民歌《绣不尽情丝万里长》、《唱起民歌心舒坦》2首。1985年《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滁县分卷》收入滁州市各类民歌178首。《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收入滁州市民歌42首。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