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滁州市为地区行署驻地,各种交通运输机构丛立,来往车辆交叉,交通管理中的条条与块块互相交错,交通管理任务繁重。
一、行政管理
滁州市交通行政管理机构始于民国38年(1949年)3月设立的县支前指挥部交通科,后改为民政建设科,旋分为二,交通管理归建设科。1956年,中共滁县县委设立工业交通工作部,县人民委员会同时设立交通科。其后十余年工业科和交通科时分时合。1969年县革委会生产指挥组设立工交小组,1971年改为县工业交通局,次年4月再分为二,1983年12月更名为市交通局。今局机关迁至南谯路93号,局内设人监、运管、工程(乡镇道路)、财会等股,下设公路管理、交通管理、交通运输检查等站,以及运输、汽运、航运诸公司,具体分理市属交通建设、管理与运输业务。
二、公路管理
新中国建立前,滁县没有专门的公路管理机构。1950年初设滁县行政区公路段滁县管理站,当时只管汽车,征收养路费,不管修路。1956年滁县专区和宿县专区合并为蚌埠专区,滁县管理站更名为蚌埠专区公路第一管理站,首任站长包晓光,开始负责修路。1961年8月改设滁县养路工区,次年复名公路管理站。1968年人事权下放县管,至今未变。今站址设于胜利路188号,大院占地面积1895平方米,站内分设政秘、工养、机务、财务、路政等股,下辖工程队和新庄、豆冲石料厂,以及滁城、城郊、珠龙、大柳、曲亭、皇甫、章广、常山、李集、施集、花山、腰铺、汪郢、黄圩、乌衣、担子、滁东、沙河、黄泥等19个道班,负责养护公路21条(段)343.2公里。1982年起,连续6年被评为省公路系统先进单位,余耀宗、葛德月两人曾于1984年9月到突尼斯支援公路建设。1987年站内有8人专司路政。
三、车辆管理
新中国建立后车辆管理由县搬运站代管。60年代始建滁城交管站,但主要管理板车、马车,汽车证照要去蚌埠办理。1971年,县公路管理站成立路政组代行车管,次年正式办年审,办驾驶员学习班,开始独立办照。1976年10月正式成立县车辆监理站,隶属县交通局,重点管理机动车辆。1984年监理站改为监理所。1987年7月监理所划归公安部门,更名车辆管理所,隶属市公安交警大队。今所址迁至南谯路124号,有管理干部6人,主要负责滁州境内的各种非军用汽车、大中型拖拉机及其它机动车辆的登记入户,办理牌照,年检年审,逐车建档,分类管理。小型拖拉机由农机部门管理,市农机监理站于1978年初成立,位于滁城北门外北庵,比照汽车管理办法,进行年检年审,核发牌照。
四、运政管理
解放初期的滁县运输市场,由滁城搬运工会管理,1950年3月后由县搬运站代管。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自由市场开放,城乡私人运输一跃而起,为加强运输管理,经县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滁城交通管理站,实际行使全县运政管理事务。1973年4月,县交通局专设运管股(初名运管组)。以后,凡在滁营运的各种机动车及营运路线,均需事先报经县交通局运管股审批,发给营运证。
五、航政管理
滁州航政管理机构,一直保持着省、地航管部门直接管理的体制。1953年,皖北行署交通管理处内河航运局即在滁县设立办事处,同时将滁城、乌衣两港合并,始建乌衣航管组。1959年成立县航运管理站,1964年、1973年又先后建立乌衣、吴港2个分站。早期的航管组织,除直接管理滁州境内的港口码头、舶船检验、船员培训、安全监督、事故处理外,还对货源、调度、运价实行三统一。1980年后取消“三统一”管理,扩大了航运企业的自主权,但进港船舶仍要接受管理,由航管站统一开票,征收有关规费。市航运公司是市属航运集体企业,其内部实行按劳计酬的经济承包责任制管理,行政上受市交通局领导,业务上则受市航管站的监督与管理。
六、安全管理
滁州道路安全管理,初由公安机关承担,1953年5月县公安局即发出了加强道路安全管理的“公告”,次年又制定了《滁城交通管理暂行办法》,但具体事务则由县搬运站和滁城交管站协助管理。70年代初改由县公路站路政股兼管,公安机关只派员协助处理交通事故。1976年移交县监理站,始建重大交通事故处理档案。1977年10月建滁城交警队,地址在文德街15号。1983年1月,交警队首先在滁州剧院和邮电大楼路口,设立各种信号标牌、标志,建立交通岗亭,实行人车分道。同年4月,市公安局制定《交通民警管理规则》,使管理逐步走向正规。今交警队已迁至南谯路124号,占地面积980平方米。内设2个执勤中队和1个车管所,主要负责滁城市区的常年交通执勤,和全市的交通安全教育、安全检查、事故处理,以及各种机动车辆的监理、办照和管理;并在乌衣设交通安全检查站。1987年,市交通工业安全仍由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统管,渡运安全由市交通局和有关乡镇共管,道路安全改由市交警队主管。
1976~1987年滁州市重大交通事故统计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