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公路
滁州古时只有几条高低不平的土大道,即滁城至定远、藕塘、全椒、浦口、六合、来安、盱眙,以及泗洲至合肥、合肥至浦口的经过线等线路。其中,由浦口过滁至定远,亦即由南京过清流关至北京的“京道”,明、清时曾有“毂击肩摩,文报络绎”之称,今滁定路沿线尚有9个烟墩遗址可辨。昔日土路亦甚简陋,不仅清流关山高难攀,而且滁城至江浦段全是泥途,若“霪雨弥日则马腹沾泥,山泉迸流则行人漂没”,行旅苦不堪言。
津浦铁路通车后,吸引四方客商来滁经营运输业,滁水(口)大车道,最初即是由来安县客商集资修建的。民国18年(1929年)滁县、全椒两县政府商定始修滁全路,次年路基完工。民国20年滁来路(滁县~来安)起修。同年,皖省在制定四年实施计划时,又增加了定浦路(定远~滁县~西葛~浦口)。次年省公路局成立,即派人至滁督修滁定(滁县~定远)路段。当时,仅在原有土大道的基础上略加拓宽整平,一律土质路面,临时桥涵。因滁定路线原系过清流关的古驿道,而清流关山高陡峭,不能通行汽车,即改经十二里头、龙亭口去珠龙桥,次年完工,勉强通车。清流关古道在新路通车后,逐渐被废,古道遗迹尚存,现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抗日战争前,滁境已通车的公路有滁全、滁定、滁来、滁六(合)、滁浦(口)、以及经蒋夏至浦口的合浦路。后因日军侵华,公路被破坏殆尽,伪政府曾强迫民工修复滁全、滁来、滁水、滁珠(龙)以及去琅琊山的公路,交华中铁道公司营运。由于新四军游击队多次在滁来、滁水、滁珠路途中袭击日军,日军因惧于新四军游击队袭击,不敢从滁来路通过,又另辟皇道山、八石山等山岗路线去来安(即今滁来路线)。日本投降后,皖东公路一度抢修,合浦路滁境段改经界首、乌衣、西葛去浦口,滁全、滁来、滁六公路亦修复通车。但因国内战争再起,道路屡遭破坏,国民党政府军溃退前又炸毁滁定、滁乌(衣)、滁水路上所有桥梁,交通中断。
滁县解放后,县政府为了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于民国38年3月成立支前指挥部,县长方浩任指挥,下设交通科,并在滁城、乌衣、沙河集等地设立民运站,动员民工抢修滁沙、滁定、滁乌公路,临时维持通车。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成立县筑路指挥部,动员数千民工上道,重点修复滁定、滁全、滁来路。次年,省公路局调集31人的筑路队至滁,组织民工对上述3条路加固整修。1955年,省人民委员会组织人力修筑合浦路,滁县也相应地成立了修路大队,将滁全、滁来及合浦路滁境段全改建成砂石路面,晴雨通车。1958年9月,为适应“大跃进”的需要,中共滁县县委召开筑路广播大会,动员4万多民工上路,由副县长张茂春负责指挥,连续奋战三昼夜,维修了滁皇(甫)、滁乌(衣)、滁沙(河集)等公路,并将滁定路改造为砂石路面,晴雨通车。是年,又新辟了花山至杨饭店、施集至孙岗、常山至冯马头、沙河集至黄泥、乌衣至黄圩、庙张至汪郢土公路。1963年4月,省林业厅因所属林场对外交通不便,拨款17万元,修筑皇甫山林场至大柳公路,路线及桥梁由县交通科测设,施工由县房屋修建合作社陈德富领工承包,当年12月开工,次年8月竣工通车。1964年炸开煤炭山山口,辟滁县至花山公路。
1971年7月起陆续将境内公路铺设成渣油路面。先由县公路站派员至南京市南郊公路站学习铺设油路技术,回滁后在省公路局总工程师戴凯的指导下,于合浦路32~33K间50米渣油路试铺成功,当年即建成合浦路全椒界首至江浦西葛段15公里渣油路面。接着于1973、1975、1976、1978年中,先后将滁全、滁来、滁定路滁境段,铺成渣油表皮路面。1979年改建滁三(官)路为砂石路。至此22个乡镇全部达到晴雨通车。同年始修104国道,滁境段为泗浦路1037~1065K,全长28公里,由北而南途经沙河集、三官、滁东、大王等乡镇,1981年11月竣工。次年4月24至27日,由国家建设委员会、交通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南京军区等单位联合组织验收,经考查合格,即行通车。
1987年全市已建成公路21条(段),通车里程总长345.56公里,其中国道2条(段),共长43公里;省道2条(段),共长84.56公里;县道8条(段),共长168.4公里;乡道9条(段),共长49.6公里。建成乡村支线148条,共长781公里;专用公路2条,共长4公里。建立19个道班,分别负责养护县道以上公路;乡村公路由所在乡镇负责养护。
滁州市主要公路概况表

二、桥涵
滁州丘溪众多,筑路中的桥涵亦多,城区、山区、圩区的各种古桥、石板桥、独木桥、大小涵洞星罗棋布。早期的公路桥,多为石台木质面,自1964年9月至1971年10月,先后将境内干支线桥涵全部改为砖石或水泥结构。1987年统计,市内主要公路桥梁有68座(其中大桥3座,中桥10座,小桥55座),涵洞1105处(其中水泥涵665,石箱涵408,石拱涵32)。
五孔桥位于滁城东门外的清流河上,古名五川、五拱、清流、滁和。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重修时又名永乐,俗称五孔。原为5孔条拱桥,日军侵滁前炸毁中间3孔,两头尚存的孔径各5米。解放后改成4孔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平板桥,全长118米,宽6米,两旁钢管及水泥栏杆高1米。此桥古为清流河上东西往来的唯一通道,滁来公路初经桥上。桥下为古滁州港码头,桥西百米即老滁县火车站和汽车站,因此桥上十分繁忙。下游的新五孔桥和清流桥相继建成后,滁来路改道,此桥通行才得以缓解。
新五孔桥位于五孔桥下游500米处,由交通及水利部门投资兴建,省公路局设计院蔡义忠设计,专区水利支队施工,1967年10月开工,1968年9月竣工。后因桥两头填土塌陷,省公路局又于1982年拨款2万元,由地区公路总站进行一次抗震维修。现桥长112米,行车道宽8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荷载等级汽—15(即汽车载重在15吨以内,以下桥梁类同)。桥建成后,滁来公路改经此桥通行。
清流河桥位于新五孔桥下游800米处,是401线省道(全椒至扬州)上的大型桥,也是滁州境内目前最大的一座公路桥,桥型在省内亦属首例。此桥由省公路局拨款120万元兴建,地区公路总站王林设计,总站工程队施工,1984年5月开工,至次年底竣工。为3孔40米桁架式双曲拱桥,钢筋混凝土结构板桥面,全长150米,行车道宽9米,两边人行道各宽1.5米,水泥栏杆高1.2米,荷载等级汽—20。桥面标高18.3米,为6级航道通航标准,桥南拟建新滁州港,桥西200米接清流路立交桥。此桥建成后,滁来公路又改经此桥通行。
清流路立交桥位于滁县火车站南950米处,因与清流路交口而得名。原滁来路改经新五孔桥时,在桥西与津浦铁路平交,汽车常被阻塞,行人多有不便,滁州市人民政府因此与铁路部门议定兴建此桥,上通火车,下行汽车和行人。桥样由蚌埠铁路分局勘测设计室高级工程师张秉臣设计,上海铁路局第一工程公司施工,1985年12月开工,至次年10月竣工。其公路断面为5—9—5米,中间为机动车道,桥洞高5.5米,长33.2米,两边为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彼此隔墙高1.2米,桥洞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均由自动抽水泵排除。桥洞两头各有引道接坡,东接清流河桥,西联滁州市区,是401线省道上唯一的公铁立交桥。
陈湾桥位于滁城北门外的清流河上,是滁东、三官等乡群众进城的必经之道,因桥东头即陈湾村而名。原为木质人行桥,常被水毁,多出事故,1969年改建为80米长的钢筋砼板桥。1977年又增加1孔石拱,全长94米,桥面放宽至5.5米。1982年又加固桥墩,现为滁三(官)路上的重要桥梁,荷载等级汽—10。
二道河桥位于清流河支流二道河上,系104国道上的一座中型桥。原省定方案是3孔16米组合架微弯板桥,后经地区07403工程指挥部陈思奇、余耀宗等人勘察设计为双孔24.5米石拱桥,较原方案节约了钢材和资金;由县交通局承建,1979年5月动工,年底竣工,全长63米,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0.9米,石砌重力式墩台。拱上设拱形复孔,荷载等级汽—15。
大治桥位于沙河集东南的清流河上,是应境东北张浦营、黄泥、沙河3乡镇的要求而建的,因当时中共中央提出“抓纲治国”的口号而命名。桥样由县公路站余耀宗设计,并负责工程技术指导,1977年5月开工,至年底竣工。为3孔20米空腹式石拱桥,块石浆砌桥墩,碎石桥面,全长81.2米,行车道宽6.2米,两边人行道各宽0.65米,荷载等级汽—15。
农学院桥位于沙河集北清流河支流盈福河上,因桥东曾为安徽农学院驻地而名。原为木桥,不通汽车。省农学院迁驻后,由农学院投资2万元,县交通局拨款4万元,合资兴建。桥样由县公路站余耀宗设计,县交通局组织施工,1976年5月动工,当年底竣工。为上部空腹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双曲拱桥,双跨2×15米,碎石桥面,全长42米,宽6米,桥面标高13.5米,荷载等级汽—15。
珠龙大桥位于珠龙桥下游300米处的清流河上,由专区公路总站拨款兴建。桥样由李钰设计,总站工程队施工,1967年4月开工,至1969年冬竣工。桥体为双曲及石拱混合结构,计6孔72米(2×20米、2×10米、2×6米),钢筋砼板桥面,全长113.6米,宽8米,两侧人行道各宽0.8米,水泥栏杆高1.2米,荷载等级汽—15。此桥建成后,滁定路由老珠龙桥改道经此,是目前滁定路滁境段最大的一座公路桥。
大柳桥滁定路上伸向西北山区的一座中型桥,因居大柳街而得名。原桥系古“京道”上一座石台砖砌3孔拱桥。日军侵滁时炸毁1孔,民国37年(1948年)填平炸毁之孔通车。1975年山洪冲毁全桥,当年由地区公路总站拨款重建。新桥由县公路站余耀宗设计,并得到当地驻军的大力支援,1978年7月5日动工,仅用48天时间,即完成拆旧桥、建新桥的任务。新桥为单孔跨径25米的空腹式石拱桥,全长28米,行车道宽7.5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米,桥高8米,载荷等级汽—15。
溢洪桥位于滁城北门外的滁定路上,因城西水库在此开挖溢洪渠道,由地区水利局投资兴建。桥样由王丽章(女)设计,地区水利支队施工,1977年10月开工,1978年5月竣工。为上部空腹式钢筋砼结构双曲拱桥,单孔跨径60米,全长102米,高16米,宽13.6米,行车道宽8米,两边人行道各宽1米,水泥栏杆高1.2米,荷载等级汽—15。桥面标高23米,桥下设计泄洪量为800立方米/秒,校核量可达2000立方米/秒以上,是全区单孔跨径最大的一座双曲拱桥,其东为1128号铁路桥,其西为水库闸北桥,桥下泄洪可直接向东流入清流河。
水库闸桥位于城西水库大坝之东,是建城西水库闸而形成的一座钢筋砼结构板桥。桥样由专区水利局张衍恭设计,专区水利队施工,自1964年9月动工,至次年12月竣工。桥长31.4米,宽7.5米,荷载等级汽—15,是目前滁定路上的首桥,亦是503线省道上的关键桥梁,过往车辆日夜川流不息。桥下有露天游泳池。
薛老桥位于醉翁亭东南,是琅琊山中著名的古桥,滁城至醉翁亭旅游专用线上的唯一公路桥。山中让泉、六一泉诸泉之水,汇集成溪流过此桥下。明洪武八年(1375年)宋濂在《琅琊游记》中,已有“沿溪而上,过薛老桥,入醉翁亭”的记述,可见此桥由来已久。为一跨3.5米的石拱桥,全长5米,宽2米,两边墙式栏杆,今人用水泥粉饰。
1987年滁州市主要公路桥涵统计表

三、车辆
滁州于津浦铁路通车后始有黄包车和脚踏三轮车为旅行者送客运货。民国20年(1931年)起,陆续有外地客货汽车来滁营运,均属外国产的旧车,主要有美国产的福特、万国、道奇、GMC、雪佛兰,以及日本产的丰田、尼三、依四字等。此时,历史上用的轿子和独轮车仍较盛行,有轿行3家,计有轿子20多顶,轿夫80余人;独轮车百余部,分布滁城四门,各成一帮。后来轿子逐步为黄包车、三轮车取代,独轮车为平板车取代,机动车也开始发展。
新中国建立初期,机动车仍较少,1953年12月调查统计,滁城计拥有汽车的15辆、独轮车12辆、平板车456辆、马车63辆、自行车(又名脚踏车)121辆。至1956年合作化时,全县个体运输车辆发展到1444辆,其中独轮车224辆、平板车1174辆、马车46辆,而汽车仍只有98辆。合作化后,汽车逐步并入专区汽车运输公司,转为国营性质,非机动运输车也分批纳入县搬运站,转为集体所有制性质,并用行政手段限制私营汽车和板车的发展。汽车均为美、日、苏等国进口的万国、尼三、嘎斯等牌号车。1957年,驻滁的省汽车运输公司淮北分局第三车队,首次接收5辆国产解放牌汽车,以后陆续入滁的国产汽车,主要有江淮、跃进、北京、东风、黄河牌等,以及各种型号的国产拖拉机、特种车、专用车等。
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汽车工业销售服务公司滁州销售服务站设立,8月11日举行开业典礼。它是全国汽车工业销售行业改革中的首创,首批销售的83辆“解放”、“东风”、“跃进”、“江淮”牌汽车,全部开往滁县地区农村。从此,滁州购车热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不断高涨,国营、集体、个体同步增加,国产、进口车竞相入滁。1987年入滁籍的进口汽车,主要是日、美、俄、法、德、波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的产品,国产汽车车牌多达百余种,其它机动车,载货挂车,各式摩托车(轻骑)、拖拉机、农用汽车等,除电车外,凡国内民用车辆种类一般都有。
1973~1987年滁州市拖拉机统计表

1978~1987年市属交通系统实有车辆统计表

四、站场
滁州汽车站原名滁县汽车站。1953年4月创办,站址设在东关遵阳街1号。开始租用公房45平方米为站房,门口街道即停车场,与老滁县火车站隔铁路相望。1956年4月,将紧邻的原滁县运输公司的仓库改为票房及候车室。候车室仅可容纳旅客百余人,1959年随火车站南迁,建站房250平方米,至1968年才启用。1979年,经省交通厅批准并投资90万元,在其西征地2.31万平方米,兴建客运大楼1幢,主楼4层坐南朝北,建筑面积2972平方米。楼下分售票和候车室两部分,售票厅462平方米,有6个售票口;候车室1236.75平方米,可容1500人,有380个座位和8个检票口。另有公共厕所160平方米及停车场1.22万平方米。1979年10月开工,1983年4月竣工,同年10月正式启用,改名为滁州汽车站。1985年客、货运输分家,新站房专办客运,原站房改为零担货运站专用。滁州汽车站还直管市内各乡镇汽车站,并在珠龙、大柳、施集、章广、乌衣等地建房设立分站,其余乡镇设代办站或招呼站。
个体汽车站1984年后,滁州市的个体户客车以及来、全、定等邻县个体户客车,纷纷来滁经营客运,车场随俗而定,主要集中在火车站广场、邮电大楼周围的街道上,以及滁县汽车站的门前,俗称个体户汽车站。如此车站不固定,有的个体客车甚至开车在街道上邀喊旅客,影响交通和市容,有关单位正在筹划增建固定的新站场。
停车场80年代以后,过滁车辆增多,靠近公路的旅馆、饭店、招待所、修理厂等单位,纷纷利用自家的场院办起了停车场。1987年单滁城挂起“停车场”招牌的就有40多家,其中以停车服务为主的均有专人看管,按车按时收费,较大的有胜利路停车场(位于二车队门前空场)、宝塔松停车场(位于南谯路24号,停车场面积3330平方米,为全市最大的专为过往车辆服务的停车场,可同时停车60辆,住客150余人)、滁南停车场(位于纺织厂对门,停车场面积1200平方米,可同时停车20余辆)等。
五、机修
滁州汽车维修业起自70年代。1970年8月,专区交通支队在滁城原钢厂旧址,率先建成一座汽车修理厂,县汽车队亦于1979年4月成立了汽车修理厂,公开挂牌对外修理。以后,随着入滁的机动车迅猛增加,有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一部分个体户,相继办起了汽车或摩托车修理,至1987年,汽车和摩托车修理单位已发展到百余家,乡镇的拖拉机修理点亦达五六十家。比较正规的汽车修理厂,均集中在滁城。
滁城汽车修理厂概况表

六、司机
新中国建立初期,滁地之汽车司机主要来源于复员退伍军人或以师带徒。1958年9月省公路运输管理局淮北分局驻滁第三汽车队在滁筹办驾驶员培训班,首批招收40名在部队开过汽车或坦克的退伍军人。集中在东营房进行培训,理论教员刘宜才,实践教学刘秉臣、王继友等,年底结业。1959年又招收百余人办第二期,学员由滁县、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嘉山、天长等县推荐,于1960年结业。1979年7月,县农机训练班正式成立,首次举办拖拉机修理训练班,同年对小型拖拉机驾驶员进行办证考核;地区公路总站抽出1名教员1台车,为系统内12名男女待业青年开办机械化运输培训。1984年地区交通局组建了地区交通学校,专司汽车驾驶员培训,7月开学,每届半年。学员考核合格方准发给驾驶证。虽然学校不包工作分配,但全区各县尤其是个体户仍纷纷来滁学习。东营房、南营房以及南京、蚌埠等地部队也来滁协助培训。至1987年,仅交通学校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三四五一部队汽车驾驶员培训中心,即培训驾驶员3097人,其中滁籍人占1/3以上。
至1987年,获得省(军)级以上嘉奖的驾驶员有7人。
七、营运
滁州公路运输源于搬运,津浦铁路通车后,才逐步兴起汽车、拖拉机或其它机动车辆的运输。1950年3月成立的滁县搬运站、仍以马车、板车为主要运输工具。为了增加运力,60年代兴起用毛驴牵带板车,群众有顺口溜道:“小板车毛驴带,毛驴屁股带口袋,滁县交通有一怪,汽车没有板车快。”汽车运输市场,主要由专区汽车运输公司专营。70年代以后,汽车运输逐渐增多。1973年10月,正式成立县汽车队。1984年以后,个体户汽车或拖拉机纷纷投入市场运输,独家垄断汽车运输的局面被打破。县搬运站于1970年11月改为搬运公司,也开始把重点转向机械运输。1981年更名为县运输公司后,又达到以机械化运输为主,仅留271部板车作为机动车运输的补充。
1950~1987年滁州市运输公司运输实绩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