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城市供水
民国年间,滁城居民用水依靠城内井水,井深9至18米。因井水含碱量高,水味苦咸,淡水不及半数,沿河岸居民,自掘土井,靠河水渗透取源。尚有部分居民喜欢饮清流河水,常肩挑手提,以明矾沉淀泥沙然后饮用。茶馆、酒肆、富户人家则雇人肩挑车拉,远汲泉水。
新中国建立后,土井、砖井较前增加,卖水人多用胶轮人力车运水。 1964年底,县人民政府为改善居民用水,决定投资42.70万元,以城西水库蓄水为水源,筹建供水能力2500吨/日自来水厂。厂址在城西水库南侧荒山顶上。1965年7月破土动工,1966年1月正式向老城居民普及供水。年供水量17.3万吨。后经陆续扩建,至1987年底,城市供水发展到3.5万吨/日,高峰供水能力为5万吨/日;城市供水管道现有干管71条(ф100~600毫米),总长度48.24公里。供水普及率95%。年供水量达1162万吨,年供水销售收入139.4万元。
二、城市能源
民国期间,城内居民均以柴草、树枝为主体燃料。《滁县乡土志》记载,“西南山居之人,多种栎树,每二、三年更番,伐其枝干,积於窑,烧以为炭”。“山间原上,丛草蓬蓬,秋冬之际,贫民辄刈之为薪”。
新中国建立后数年内,燃料仍以薪炭柴草为主。1958年燃料公司从外地购进煤炭后,逐步改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燃料结构,基本上以煤为主体燃料。1966年后,“蛋球”和“蜂窝”煤,逐步取代散煤和柴草。煤源主要来自淮南、淮北和山西阳泉煤矿。
城市供煤方式:以户按月定量供应。1984年以前:1人户20公斤,5人户90公斤,6人户100公斤,7人户110公斤,8人户120公斤。1984年后,供应量略有增加。居民每月凭票到供煤点选购。城市各单位冬季烤火用煤,由燃料公司组织货源,批量供应。厂矿企业单位的工业生产用煤,由计划部门统一控制和调拨。
1985年人民政府开始筹建滁州市煤气工程,生产煤气燃料。1987年,滁城煤气一期工程动工。
三、城市照明
照明清末,滁城主街道照明,赖以商家富户的屋檐汽灯和石蜡储水式店面照明灯。
民国30年(1941年)后,靠近大成股份有限公司的少部分街道有电灯照明。
新中国建立后,逐步发展电力生产。1965年实现滁宁联网供电,电力在滁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被普遍利用,郊区农村和靠近滁城的乡也有了电力供应。至1985年,滁州用电户总数达8384户,用电量为12477万千瓦时。1987年,滁城供电网络线路从变电所直接送到用户的35千伏线路有:滁县三叉路变电所~琅琊山铜矿,三叉路变电所~滁州纺织厂,三叉路变电所~滁县地区水泥厂3路。
路灯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心街路灯为25瓦白炽灯,东大街路灯为75瓦白炽灯。1968年南大街道路拓宽后,架设白炽灯路灯。1971年胜利路新架设线路2900米,安装单一悬臂汞灯22组。1973年,滁州路新架线路1460米,安装单一悬臂汞灯21组。1978年市政建设工程队组建后,路灯建设改由电业局管理为市政队管理。1981年工农路新架设线路780米,安装弯脚汞灯10组。1984年南谯路新架设线路1460米,安装长悬半圆型钠灯21组。同年2月,设立市路灯管理站,对全市线路进行定期维修,按区域、道路实行系统控制照明,对老城区旧照明线路更新改造,全市路灯完好率95%。1985年新修琅琊路,埋设电缆线5900米,架设双叉双悬臂路灯钠灯、汞灯各113组。1986年,中心街、东大街因道路拓宽,均更新为汞钠灯混合光源。同年,首次在琅琊路与新建路交叉口中心架设一座28米高飞蝶式高杆灯,顶灯由18组400瓦高压钠灯组成,既照明又美化城市,在省内获得好评。1987年,市区已拥有路灯线路44条,长2.54万米,路灯764盏,白炽灯占路灯总数的8%。
四、排水
路面排水民国期间,城内排水设施简陋,水因势而流,入北城河、东城河、南城河、西城河和内城河,汇入清流河。另有丰山书院片向南,经丰乐桥;同仁堂片向南,经太平桥;菜市街经中心桥向西,经清流街向南;文德街片经万寿桥向南,皆入内城河,均为自然排水明沟。每逢夏日暴雨,城内排水不及,污水四溢。
新中国建立后,对排水设施逐步进行改善。新修中心街(长550米)、清流街(长780米)、鼓楼街(长228米)、遵阳街(长550米)、东大街(长650米)、东后街(长606米)排水沟6条,两侧乱砖砌筑,不规则条石复盖(规格约0.5×0.6米)。1957年文德街北侧又筑(长540米,规格0.4×0.6米)排水阴沟。1972年南大街(长550米)首次使用预制圆形水泥涵管(φ75厘米),并修筑(规格1×1.2米)砖砌阴沟。同年,中心街东侧埋设(φ75厘米)涵管550米。1973、1978、1979年,分别于滁州路两侧(φ75厘米,长2400米)、工农路单侧(规格0.8×1.2米)、体育东路东侧(φ75厘米,长600米)埋设或砌筑下水管道和由西向东排南城河水拱圈80米(规格1.2×1.5米)。1979年龙池街单侧砖砌排水沟60米(规格0.4×0.5米)。80年代后,城市建设速度较快,分别于1980年修筑建设路两侧(φ60厘米,长240米)涵管;1981年砌筑古马路单侧(规格0.6×0.6米)阴沟;1982年埋设四合路单侧(φ60厘米,长400米)涵管、琅琊路两侧(φ75厘米,1×1.2米拱圈)下水管道4825米,砌筑桥东街单侧(规格0.5×0.6米)阴沟140米,胜利街南侧(规格0.3×0.3米)阴沟100米;1983年砌筑站前路(规格1.5×1.8米)城市主下水管道1000米,埋设胜利路两侧(φ75厘米)下水道3000米,南谯路两侧(φ75厘米)涵管800米,交通路两侧(φ60厘米)涵管2038米,四牌楼街单侧(φ75厘米)下水道500米;1985年埋设水库南路单侧(φ75厘米)涵管500米,清流街单侧(φ75厘米)涵管780米,中心街、南大街单侧(φ75厘米)涵管550米,西大街单侧(φ75厘米)涵管520米;1987年埋设丰乐路两侧(φ75厘米)涵管4700米,滁州路两侧(φ75厘米)涵管5000米。1987年市区已有排水管道28条,总长度37.831公里。
1987年滁州市下水道情况一览表

截流排污原滁城内酒厂、洗染商店、医院、三八布厂以及老城区内的居民生活污水,均直接注入内城河,致使内城河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每逢夏秋二季,河面臭味熏人,水色发黑。1978年,在治理内城河的基础上,开始建设截流排污工程。计投资28万元,从通济桥上源200米处,两侧砌筑排污渠道,穿越通济桥、文德桥、下水关桥,至孟公坝,全长2600米,1979年竣工。1986年底,又将截流排污管道向西砌接,新增管道500米。内城河水体在城内地段逐渐恢复清澈。
五、环境卫生
滁城古有官马大道,官宦送往迎来,时尚整洁。城内旷土,东西皆有蔬圃,晨露未曦,民洒扫庭院,清道夫曳铃而至,担水荷粪之人,往来若织,以灌园之利。滁人素以清洁为荣,夏逢“端午”,冬日“送灶”,必里外“掸尘”,除旧布新。
民国时期,城内大街由卫生警察10余人,督促雇用“清道夫”10余名负责清扫。
新中国建立后,1951年有清洁工14人,属派出所管理。1959年春,设立滁县市政卫生管理所,隶属县卫生科,职工增至18人。1963年卫管所改属城关镇。1971年环卫工人增加计划内合同工12人。1984年市人民政府加强环卫工作,环卫职工增加到63人。同年9月,城关镇撤销,卫管所属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87年职工增至97人,清扫面积达39万平方米。
环卫设施民国初期,城内主要街道设置木制垃圾箱。
新中国建立后,1951年滁城购置板车7部运送垃圾。1955至1963年,城内部分厕所设粪槽木制盖板,部分商店门口设卫生痰盂。1981年后,在滁州路、南谯路、中心街、南大街等处设置水泥预制痰盂50个,陶瓷狮头果皮箱50个,垃圾筒120个。1987年卫管所共有吸粪车、洒水车各2部,东风牌垃圾封闭集装车2部,垃圾运输车4部。主要街道建立垃圾池,放置垃圾箱(桶)。部分厕所改造成无臭无害化公厕。
卫生治理新中国建立后,1951年城内分四个区域,清洁工分别到各划分地段负责清扫。每日清扫后用水桶挑水,洒湿路面,减少扬尘。1961年环卫工人挨清扫街道后,再摇铃拉车,挨家挨户,集运垃圾。1971年街道早晚各清扫一次,并自制4部人工洒水车对主要街道进行路面洒水。1979年添置手扶拖拉机2台,在城北征地7.8亩作垃圾堆放场。1980年购回洒水车1部,晴天对城区主要街道洒水除尘,日洒水28吨。1981年,在南大街中段西侧首建垃圾吊机中转站1座,市区垃圾集中后,投入汽车集装外运,年清运量1.5万吨。1983年在西大桥北侧又新建垃圾吊机中转站1座,城内按区域划分垃圾集运点。1984年开展“文明城市”、“文明单位”等建设活动,大街道路由卫管所负责清扫保洁,街巷按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雇员负责清扫保洁,清扫费用年底由政府一次性补贴。同时,对城市沿街道门前实行“三包”(即包卫生、绿化、治安秩序)。1986年,在城北南谯乡石马王村五里庙队征地10亩,作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987年在城南滁全路市制钉厂西北侧又新建垃圾吊机中转站1座;城东四督桥处新建漏斗式垃圾中转站1座,集装外运城东、城南生活垃圾。1987年清运垃圾3.5万吨,人均保洁面积3120平方米。
粪便处理民国时期,城内仅有少数公共厕所,粪便均由近郊农民自由集运作肥料。
新中国建立后,城市公共厕所由卫管所管理。50年代和60年代,近郊农民多用粪车到大街小巷收集粪便运回作肥料,公共厕所均由郊区社队承包清扫。70年代,开始对市区内公共厕所进行治理,改造更新。1978年后,因农业生产使用化肥量激增,农家肥使用量减少,城市粪便由农民自运转向由卫管所统管。同时,加快改造,新建公共厕所。1981年在新汽车站兴建“三合一”公共厕所1座,并在滁州路西段、胜利路中段、南大桥,各新建公共厕所1座。以后,每年进行公共厕所的改造和新建,至1985年,先后改造和新建的有:张家巷口、四牌楼、南桥、文德街、鼓楼、莫家巷、811地质队、大修厂、地区医院门诊部、胜利路东段、城南小学、南小村、唐牌坊巷等处。1987年首次在工人路东端体育场大门南侧新建沼气无害公共厕所1座。市区现有公共厕所315座,其中:卫管所自管公共厕所32座,代管厕所88座。
六、园林绿化
公共绿化民国时期,滁城仅琅琊山有园林,城内无公共绿化地。
新中国建立后,大力开展群众性育林、造林运动。1956年在城西南凤凰山、马鞍山、大丰山和琅琊古道两侧营造松柏林。1962年城内南城墙外成片育林;翌年,南城河北岸成片育林。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内先开辟护城河绿地,种植水杉,法梧等树木,接着,1983年又新辟公共绿地,沿城市干道进行店前绿化。1984年成立城市绿化委员会。至1987年,市区计有各种树木120万株、园林绿化面积162公顷,公共绿地面积31.3公顷,城市苗圃基地面积41亩。市区还开辟了南湖公园、南谯花园各1座,街头、河边小园林10处。城市绿化覆盖率18%。
园林人民公园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于育新路北侧,下水关西侧辟绿地,广植乔、灌木树种,栽培花木,为开敞式公园。全园占地3万平方米。1961年,地区专员公署于此兴建招待所,后逐渐扩大占用,今公园为南谯宾馆庭院绿地。
南湖公园位于环城路南侧。原为护城河,新中国建立后,降低南城墙并在南坡植树,1978年规划为南湖公园。全园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其中水面11.2万平方米。1980年在湖内兴建垂檐湖心亭1座。1984年,沿湖岸砌筑驳岸护坡。种植树种有:法梧、泡桐、松柏、杨柳、黄杨、冬青、女贞、香樟、紫藤、桃树等。
西涧公园位于滁州城西,是古西涧水流经之地,因名。1984年规划设计,全园面积11万平方米。1985年,利用城西水库闸下消力池水辟“西涧游泳场”。园内遍植水杉等树木。
南谯公园位于滁州汽车站对面。1983年前为垃圾堆放地,1984年辟为公园,开始植树种花。全园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1985年,园中兴建喷泉水池,雕塑仙鹤、鲤鱼,建造大象滑梯等。园内种植广玉兰、白玉兰、松、竹、柳,以及迎春、月季、桂花、菊花等花卉。1985年,日本高知县友人访问滁州,赠送樱花树数株植于园内,象征中日友好。因树苗在途中时间较长,栽后未能成活。
苗圃滁城原无苗圃基地。新中国建立后,人民公园开始植树育苗。1956年建花房8间,培育花卉、盆景,品种有仙人掌、月季、菊花和杜鹃、海棠等。1961年苗圃废。1981年琅琊山管理处在盆景园(后改名野芳园)西侧,辟地6000平方米,作苗木基地,育苗品种有松、腊梅、桂花等。1984年市交通局在城南八里村征地15亩,辟为交通局苗圃,育苗有雪松、法梧、桂花等,后移交给市城建局作城市绿化苗圃基地。
1985年,城建局在滁东乡五里墩征地25亩,作城市绿化苗圃基地。此后,城市苗圃培育的苗木基本可以满足滁城绿化的需要。
庭院绿化滁人向以庭院植花种草为雅。1978年以来,开展“两个文明”建设,庭院绿化进一步发展。1981年城市绿化实行系统化,即以“条块”为经纬线,各部门、单位、街道、家庭齐抓净化、绿化、美化庭院和门前。在旧城,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公园、小绿地、小街景。各机关、街道、企事业单位都因地制宜美化环境,形成一批“花园机关”、“园林工厂”。1985年滁县地区行政公署、滁县军分区、滁州中学、市自来水厂等60个单位被市人民政府命名为“花园式”的文明单位。
1978~1987年滁州市城市绿化一览表


下一篇:第四节 镇建设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