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食品工业
滁州市食品工业有粮油、糕点糖果、乳品、罐头制品、调味品、肉蛋加工等。1987年,全市有食品制造企业67家,年产值5440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6.07%。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9家,产值3707万元,独立核算企业7家,职工850人,固定资产原值416万元,年产值3492万元,利润208万元,上交利税103万元;集体所有制独立核算企业49家,职工959人,固定资产原值257.4万元,年产值1554万元,利润54万元,上交所得税23.5万元。
粮油加工民国时期,滁县城乡集镇粮油加工以砻坊、面坊、碾坊、油坊为主。主要使用木砻、石臼、石碓、碾糟、碾磙、石磨等传统工具,以人力、畜力加工。以粮食加工成的生食品,主要有“银丝挂面”为当地传统名产。
大米民国初年,一些粮油作坊加工大米,利用津浦铁路之便,运往外地销售。民国22年,滁城经营粮食业44家,其中名声较大的有滁城泰丰号(贺镜宇)、春盛(贾汉如)、春和(贾钜川)、生(刘月湖)、裕昌(范子平)、森源茂(王焕文)、道记(姜佑卿)增记(姚继善)、大成(姜竖白)、乌衣镇刘汉记、张顺记、恒泰(王增美),沙河集裕隆记,珠龙桥泰和,张八岭聚兴、裕茂、源丰、裕泰祥、裕隆兴等20余家,多为前店后坊的砻坊。至民国34年(1945年),滁城有小型机米坊11家,米机14部,砻谷机13部,从业人员146人,年产大米3805吨。民国37年,滁城机米坊11家,停产4家,乌衣镇机米坊3家,倒闭2家,半停产1家。 解放后于1949年,地方政府迅速组织恢复生产。商会于乌衣联合私商合股创办“大众米厂”。1950年,县粮食局加工股组织公、私营机米坊15家,米机15部,委托加工大米,从业人员48人,年产大米789.8万公斤,食油38.3万公斤。1954年秋,因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粮食加工业统由粮食部门接收管理。原属县供销社的新华米(窑)厂将米业并入地方国营滁县第一米厂(亦称新滁米厂,厂址北关)。
1957年,县粮食局所属粮油加工企业6家,年产大米3340万公斤,食油182.3万公斤,年产值587万元。
60年代初,部分乡村开始创办小型机械机米厂(坊)。60年代后期,县粮食部门在主要集镇兴建米厂。1967年,将珠龙米厂(设备一砻一机)撤并入章广米厂(一砻二机)。翌年,新建施集米厂(一砻二机),1970年投产。1971年全县大米产量1.68万吨,食油14吨,年产值480.6万元。80年代起,各粮食加工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促进了生产。1982年全县粮油工业企业8家,总产值2219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的4家,产值2150万元。年产大米3427.7万公斤,食用油脂311.4万公斤。
1987年,全市粮油加工企业34家,总产值3315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4家,产值2570.6万元,职工543人,固定资产原值276万元;集体所有制独立核算企业27家,职工221人,固定资产原值5.5万元,年产值821.3万元。
面粉民国7年4月,滁城南街保设制粉厂,厂号“元鑫”,经营者金寿平,有石磨、箩筛等具4件,以畜为动力,人工兼营。有男工6人,日产面粉260公斤。主销城乡集镇。
民国15年,粮商王德才于滁城东关设小型机制石粉坊。翌年,改建面粉厂,从业人员14人,日产面粉1000公斤。民国20年,建造三层楼制粉车间,总面积1100平方米。机械动力有40匹马力和20匹马力老式柴油机各1台,24国产钢磨2台,旺季,原料充裕,两班制日产面粉500袋(每袋合18.375公斤)。产品分:一等绿耕牛、二等红耕牛、三等蓝耕牛牌,在青岛全国面粉评比会上,获得第二名。一般销于滁、来、全及江苏省浦镇、南京等地。同年,定名为“大成面粉厂”。
抗日战争期间,大成面粉厂先被伪滁县县长黄新农霸占,后被滁城粮商姜佑卿、张立之、贾汉如、李寿之、罗惠成等筹资购买,改名“滁县大成股份有限公司”。后由日商福昌洋行经理涩本宽三控制。抗日战争胜利后,列为敌资,被国民党接管,后又两经转让、改名,至滁城解放后,为人民政权接管。
1949年5月,地方政府修复大成面粉厂,8月,皖北行署拨给小麦50万公斤,恢复生产。是年,全县面粉产量126.13万公斤。1951年,凤阳淮上烟厂迁滁与大成面粉厂合并,组成“大成企业公司”。1954年7月,大成企业公司改组,成立地方国营大成面粉厂。1955年,全厂职工565人,新增200匹马力电动机4台,电炉1个,120磅蒸汽锅炉1台。除大成面粉厂1家,另有小磨坊21家。全年面粉工业产量1560.27万公斤。
1961年全县面粉加工业动力增至806匹马力(实用动力400匹马力),可日产面粉7万公斤,全县农村共有大磨1172盘,小磨1513盘,日产面粉可达3.35万公斤。60年代后期,在农村安排固定机械加工点4个,可日产面粉6000公斤。
80年代,城乡民用面粉加工多以电力为动力,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1987年粮食加工业(不含食油)企业23家,产值3315万元,可年产机制面条280.4万公斤。
油脂境内榨油业历史悠久。张浦营乡曾为“小磨麻油”盛产地。市域内以“油坊”为地名的15处。历史上油坊多以木榨操作,产品有芝麻油、花生油、菜籽油等,农民可以原料到油坊兑换成品。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滁城北门内设制油厂,有木榨5具,工人6名,年产豆油4.12万公斤,豆饼16.17万公斤,行销本地。至1949年,以木榨操作为主的小型油坊及手工小磨麻油作坊,全县有30余家。是年,全县产食油3.28万公斤。1955年,县粮食局开始接管油脂收购和加工业务,决定恢复原有停产的木榨,并委托农业生产合作社油坊加工。全县社队共有油榨43盘,其中:撞榨33盘,地崩木榨9盘,机器油榨1台,平均出油率37%。是年,全县油料总产量311.36万公斤,产食油49.2万公斤。
1954年,专区公安处在滁城建立油厂。70年代改建为国营滁县油厂。主要设备有:“200”型榨油机、老式滤油机、立式锅炉各1台;四层蒸炒锅1个,炼油锅2个,对辊1副;风运设备1套。以加工菜籽、花生、芝麻等油料为主。 1977年,综合利用米糠制油,先后在乌衣、沙河、滁城等地的米厂试产成功,是年,全县生产糠油5.65万公斤。1978年全县年产食油6.27万公斤。
1980年,县油厂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增加2吨卧式快装锅炉1台;1982年又增置五层蒸炒锅1个,更新“200”型榨油机4台,1983年产油脂381.9万公斤,产值753.32万元,实现利润65.47万元,居滁县地区同行业之首位。同期,安徽省粮食厅拨款,兴建大油罐1个,容积100万公斤。1984年开展出口菜籽油业务,年出口菜籽油50多万公斤。同年9月攻克油皂脚多的难关,3个月,从“油脚”中提出精油1800公斤。由于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油厂生产的二级菜籽油在1981、1985年中,分别获得滁县地区、安徽省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市人民政府决定扩建新厂,1987年竣工投产,成为具有现代化规模的新型油脂加工企业,年生产能力达1万吨。1987年,全市植物油加工企业11家,其中全民1家;年产食油340万公斤,其中油厂(全民)产食油281万公斤;总产值687万元,其中油厂552.3万元。
糕点糖果新中国建立前,滁县城乡集镇多分布前店后坊的“茶食店”。民国初年,滁城“章三益”、“卞源昌”、“曹恒兴”等店号制作的酥糖(亦名董糖),远近闻名。民国4年(1915年),滁城糕点副食从业人员24人,年产量15万公斤,产品主要有酥糖、方糕、月饼、花生糖、寸金、交切片、芝麻糖等品种。
新中国建立后,糕点副食品手工作坊逐步向国营和公私合营过渡。1955年11月商业系统创建地方国营滁县食品厂。1957年职工发展到85人,年产各类食品40.8万公斤,产值50.4万元。60年代中期,基层供销社也先后附设糕点加工厂,自产自销各色糕点。70年代,县食品厂开始生产糖果。1978年,全县食品行业生产糖果60.7万公斤,产值2110万元。
1981年,县粮食局建立粮油食品厂。1983年2月和9月,先后建立糕点、饴糖车间,主要产品有月饼、酥糖等24个品种。1985年该厂4种月饼获得安徽省优质产品称号。同期,市食品厂也发展成综合食品加工的重点企业,其主要产品琅琊酥糖,获1984年安徽省优质产品称号,并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定点销售产品。糕点副食、饼干、糖果、罐头、饮料,畅销全国14个省、市。
1987年,全市糕点、糖果制造企业15家,产值518万元,其中:全民工业1家,职工227人,产值311万元;集体企业8家:乌衣食品厂、沙河食品厂、琅琊糕点加工厂、施集供销食品厂、黄泥供销社食品厂、市粮油食品厂(饴糖车间)、饴糖厂、六中食品厂。产值227万元。
酿酒饮料酿酒清光绪《滁州志》记载,“酒有以黍酿者,有以米酿者。欧阳文忠以州酿为甲淮南,盖水味较厚也”。欧阳修在著名散文《醉翁亭记》中也写道:“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境内村庄以“糟坊”冠名者有马、王、刘、江、孙、李、张、陈、吴、金、周、前、姜、赵、贲、郭、殷、曹、黄、善、董、雷等22家。滁州自唐宋以来,酿酒作坊,久已成业。
民国22年(1933年)统计,滁城制酒糟坊有:宝善坊的“公和秉记”(訾秉臣)、“泰和”(訾颂臣);南大街的“生”(刘月湖);鼓楼街的“元生”(陈松斋)、“乾泰”(潘伯斋)5家。酒行有“公和桂记”(訾问政)等22家。从业人员各家3至10人不等。
新中国建立后,滁县专酿专卖办事处租赁訾耀东、訾问仁、訾问智等5家私营糟坊,从业人员14人,酒锅甑3副,以传统的小酒酿制工艺生产白酒。1949年生产46°小酒11吨,产值1.3万元。1950年9月,建立公营滁县酒厂,仍租赁旧糟坊2个,自营糟坊1个,分别于滁城南门下水巷4号和北门胜利街开设南、北两厂,有干部职工33人,日产46°小酒480.5公斤,年产小酒17吨,产值2.1万元。1952年改建南厂竣工,撤销北厂。同年4月改为地方国营滁县酒厂。1957年扩建厂房108间,改建新式大蒸锅7口,增置酒池42处,年产饮料酒569吨,产值45.5万元。同年滁县白酒被评为安徽省甲级白酒。1958年,县酒厂成功的推广“高温撒曲、低温打堆”的酿造新工艺,创造了“三凉”操作方法,碎米出酒率达68.75%,居全省首位。是年,试制成圆筒填充式酒精蒸馏塔1个,年产92°酒精6吨,65°饮料酒1065吨,年产值58.5万元。1959年10月,全部改为大酒生产,以麸皮糖化曲为发酵剂,酿酒原料以芋干、红高梁为主,出酒率创全省最高纪录。
1961年因白酒原料紧缺,试产玫瑰色酒、枣汁酒、色露酒3个品种,但未形成批量生产。1965年,酒厂以大麦、小麦、豌豆制曲为酿酒的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老五甑酿造工艺,试产大曲酒获得成功。年产65°饮料酒427吨,产值30.4万元,1966年产量达600吨,产值48万元。1969年9月,酒厂新建年产1000吨生产能力的96°酒精车间。同期,改白酒生产蒸馏工艺为串香新工艺,提高了白酒产量和质量。至1970年,65°白酒出酒率50.2%,96°酒精出酒率31.5%。1975年正式扩大大曲酒生产。当年春,建成22个大曲酒发酵池。1977年65°大曲酒出酒率36.46%。1978年全县饮料酒产量2131吨,总产值318万元。
1986年5月,在安徽省第三届白酒评比中,“醉翁特曲”、“醉翁特液”荣获安徽省优质产品称号,“醉翁大曲”、“一级白酒”列入安徽省优秀产品。1986年9月酒厂改为市酿酒总厂,附设5个分厂,6个车间。1987年,全市饮料酒制造工业企业1家(全民),职工813人,年产饮料酒9334吨,其中啤酒1682吨,白酒7591吨(含大曲酒1012吨),96°酒精43吨。年产值1458万元。
饮料1982年滁县棉麻公司开始兴办汽水饮料。1983年县酒厂在创业路筹建年产400吨汽酒、汽水车间,建筑面积1872平方米,翌年4月投产。1985年8月,酒厂在新建路南端筹建年生产能力万吨的啤酒车间,占地面积5.73平方米,主厂房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投资总额1192.78万元。1986年市酿酒总厂研制出鲜桔汽酒,草莓汽水饮料等新产品投放市场。同年12月5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滁州市啤酒厂”,隶属于市酿酒总厂。
1986年3月,二轻系统的市草制品工艺一厂与青岛饮料汽水二厂横向联营,投资4万元,建成汽水厂,5月1日投产,年产青岛可乐饮料、巧克力香槟酒78.7万瓶,产值50.37万元。此间,相继创办的饮料厂家还有供销社系统的珠龙汽水厂、东门办事处的饮料厂等。至1987年,全市饮料制造工业企业4家,总产值1518万元,其中:无酒精饮料制造业3个,产值60万元,年产无酒精饮料1646吨。
肉蛋加工滁境久有腌制咸肉、鹅、鸭的传统。民国时期,乌衣镇周围盛产鹅、鸭,乌衣老街“马顺兴”号腌制的板鸭畅销于沪、宁等地。民国22年(1933年)统计,滁城屠业有程兆恒、张培文、司树荣、章有成等28户,从业人员34人。
新中国建立后,1953年成立县食品公司,至80年代初,县内生猪、菜牛、家禽、蛋类收购及加工业务统属食品公司经营。1958年建立县肉类加工厂。1959年,全县产鲜冻猪肉230.6吨。60年代初,肉厂改为滁县地区肉类加工厂,境内大部分肉类食品加工业务均由其经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贸市场逐步开放,滁城新建丰乐菜场、文德桥菜场等5个农贸市场,肉类食品大多为个体户自宰自销。宰牛业大多仍由当地回民或民族饭店经营。1982年,县食品公司办起副食品加工厂,职工14人。1983年全市屠业及肉类加工企业2家,总产值26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1家,产值19万元。1987年,食品公司有职工286人,全市年产鲜冻猪肉442吨,再制蛋9.3万个,年产值119.3万元;乡镇企业中,蛋品加工企业2家,产值65万元。
乳品罐头乳制品民国35年(1946年),南京国民政府农林部于今铜矿、园艺场旧址建国立牛种改良繁殖场,有乳牛400余头。解放前夕,该场将乳牛迁移南京、上海等地。仅余空房及少量器材。解放后的民国38年5月,滁县专区农场与南京军管会联系要回乳牛14头,公牛3头。1955年建立滁县乳牛场,厂址迁至茅草洼,有乳牛30头,公牛3头。1962年,开始牛奶生产,每头乳牛可年产鲜奶2000公斤。以后经过改进加工饲料和喂养方法,至1982年底每头乳牛年产鲜奶5000公斤左右。当年受到国家农业部畜牧局表彰。1977年,牛奶产量大于销售,同年5月建成奶粉加工车间,1982年产鲜奶54.5万公斤,奶粉2.5万公斤,麦乳精5万公斤,总产值65.8万元,利润11.5万元。1987年乳品厂有职工136人,乳制品产量132吨,总产值96万元。该厂“琅琊”牌全脂乳粉1985年获安徽省优质产品奖。此后,曾获得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铜牌奖和国家农业部优质产品奖。
罐头制品1983年,乌衣镇利用本地的荸荠、果品、家禽等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新办了食品罐头厂。1987年产罐头1702吨,产值389万元。之后,该厂的苹果罐头、清水鹌鹑蛋均获得省优质产品称号,糖水苹果获全国食品博览会银质奖章。
二、纺织工业
滁州市纺织工业有棉纺织、色织、针织复制、麻毛纺织、羽绒制品、服装制作等。1987年全市纺织行业25家,服装缝纫业18家,总产值9942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9.37%。全部职工7975人,固定资产原值2375.5万元,利润总额518.5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企业1家,职工2380人,固定资产原值1074万元,产值3832万元,利润总额340万元,其余均为集体所有制企业。
棉纺织清末,乡民已熟悉间植棉花,但不谙纺织。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战乱偃息,境内土著十不存三四,光州、安庆等地移民挈室而来,尤光州人女纺男织,所织之布,人称“侉布。”机户日产数疋至10余疋,行销乡镇。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洋纱”输入,有官办滁州织布局,掌管织造,滁城木机增多。1949年,全县手工纺织棉布18万米,土布0.2万米,产值30.8万元。
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皖北行署筹建地方国营协成布厂,有木织机8台,职工10人,年产值2.3万元。1950年全县产棉布19.3万米,产值31.8万元。1956年协成布厂添置铁木机23台,厂房18间,厂址东关外,主要生产粉袋布。同年6月,该厂交属滁县,改名地方国营滁县协成布厂,有职工56人,年产值34.6万元。同期,个体手工机坊,仍以简陋设备接受国营花纱布公司或供销社代纺代织业务。1956年全县产棉布23万米,产值60.3万元。此后,经过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滁城棉纺织手工业户相继进入生产合作社、三八布厂和福利综合厂。1959年,全县产棉布79.3万米,产值165.4万元。
60年代初,原协成布厂、三八布厂、福利综合厂合并成的县布厂,职工精减,后改为县三八布厂(集体所有制)。1963年,县三八布厂用2台格子布机,试产女线呢,经省百货公司鉴定,产品合格。1965年,县三八布厂布机发展至63台,其中:铁机44台,年产棉布54.6万米,总产值67.4万元。职工增至135人,并扩建了色织布车间。1966年,县三八布厂已拥有电动铁机44台,手工木机24台,职工252人,年产棉布突破100万米大关。
70年代,棉织业继续发展。县三八布厂1976年有布机120台,1977年投资6万元,又扩建涤棉车间500平方米,职工增至560人,年产棉布231万米,涤棉布30万米,总产值338.6万元。
80年代初,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原硫酸厂(创业路78号)筹建县棉纺厂(后改为市第二纺织厂),1981年建成投产。1982年,省纺织厅核准建设滁州纺织厂。规模为:纺锭3.24万枚,44织机576台,建筑面积7.95万平方米,总指标2649.50万元。同期,地县两级分别成立筹建纺织厂指挥部。土建资金由滁县工商银行代发行招工股票1422股。每股甲类4000元,由机关团体认购;乙类3000元,由个人认购,共筹集资金528.8万元。1982年4月1日破土动工,1983年10月1日试机生产一次成功,至1984年底,1.5万枚纱锭全部投产。1985年增扩纱锭5000枚,布机56132台;1986年新增纱锭5000枚,布机7580台,线锭4000枚。1986年全年生产棉纱3511吨,纯棉布224.8万米,产值3203.92万元,利税724.18万元(利税还银行设备贷款共还本付息505万元),归还私人股金120万元。
1987年全市共有棉纺织工业企业10家,总产值6319万元。其中全民工业企业2家,产值4053万元。全市共有纱锭3.56万枚,捻线锭6000枚,织布机434台,年产棉纱(含中长化纤纱)5244吨,布656.69万米(含乡镇工业136.44万米)。棉纺织业职工5167人,固定资产原值1762.5万元,利润总额431.2万元。
针织复制民国初年,滁城已有手工机坊购置木机织毛巾,行销于市。
新中国建立后,针织复制逐渐发展。1958年,先由轻工系统办起针织厂,后因原材料紧缺停办。1969年,撤县福利黄砂厂改建县毛巾厂,厂址滁城铁路东村83号,职工132人,有44吋日产丰田式织机40台,1970年7月试制生产出“7071”号全白面巾,经省级鉴定后正式投产,当年产毛巾12万条。1971年产毛巾89万条,产值46.2万元。1979年7月,于车站路北侧建县针织厂;1979年9月,于水库路80号建县被单厂(后改名滁州被单厂)。至1980年,全县有针织复制工业企业3家,年产床单1.62万条、毛巾200.78万条、棉毛衫裤7.73万条,总产值194万元。1982年成立滁县毛巾二厂。1985年4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将市毛巾一厂、二厂合并为市毛巾厂,迁址滁城北关外(原农机站),职工由初建时132人增至805人,初步形成织造、染色、印花、制绒、平洗等自动生产流水线。主要产品有面巾、餐巾、枕巾、毛巾被等,花色品种近1000种,产品销售至国内14个省、市(自治区),及日本、波兰、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同年,针织厂已形成织造、漂染、印花、成衣一整套生产流水线,主要产品有睛纶衫裤、棉毛衫裤、汗衫、背心、毛巾衫、棉毛布、宝塔线等。
1987年,全市城乡共有针织品工业企业8家,职工724人,固定资产原值104.5万元,年产床单57.9万条,毛巾483.35万条,针织内衣115.16万条,年产值616万元,利润总额19.2万元。
麻、毛纺织麻纺清光绪《滁州志》记载,“麻以苎麻为上,古所谓麻缕也”。《滁县乡土志》也记载,“种桑植麻,从事农业者近多注意及此。春夏之交,西南山麓,郁郁浓荫话桑麻者,比村皆是,饲蚕者因以多,绩麻者因以众,故丝麻产额年益较多。”新中国建立后,境内施集、花山等乡历年仍有种植苎麻的传统习惯。1982年全县苎麻面积396亩,1985年发展到2556亩,总产达1081担。1986年4月,市人民政府为了解决麻农“卖麻难”,批准成立市炼麻厂。投资68万元,建筑厂房面积1195平方米,设计能力年产精干麻500吨,职工79人。1987年4月15日建成投产,当年生产精干麻10吨。后因资金不足,管理不善,产品滞销等因素,生产时断时续,至11月并入市纺织二厂(后改为市麻毛纺织厂)。同年,军分区办起滁州麻纺织厂。是年产麻袋42万条,麻纱150吨,产值123.1万元。
毛纺1980年,曲亭乡兴办毛纺厂,安装200锭毛线英纺设备1套。1985年,市人民政府决定筹建市毛纺织厂,1986年将曲亭乡毛纺织厂闲置设备迁至滁城水库路85号,有职工106人,200锭细纱机1台、织机21台,年生产能力粗纱毛线72吨;当年产毛线3吨、呢绒布5.67万米,产值130.9万元。1986年,从无锡购进毛纺机1台,并与南京市第二毛纺织厂联营,接受对方委托加工织布及修布。1987年产毛线58吨,呢绒布6.74万米。
服装羽绒制品服装1949年,滁城共有缝纫业19家。1950年8月,滁城缝纫业建立成衣联营社,社址在中心街盐局巷,从业人员24人,实行入股分红。1952年成衣联营社分立为新兴、复兴、遵阳3个缝纫合作小组。1954年底,新兴缝纫组发展为缝纫生产合作社,从业人员60人。1955年,复兴、遵阳缝纫组改为缝纫社。1956年中心街缝纫组与“三社”合并成立县缝纫社,社员204人,社址在中心街108号。1958年8月,改为地方国营滁县被服厂,职工184人,年产值62.2万元。1961年11月,恢复县缝纫生产合作社(集体),1967年改名滁县工农兵被服社。1973年被服社东大街第一门市部首次安装24台中速电动缝纫机,改变了长期使用脚踏缝纫机生产的历史。1975年,被服社改为县被服厂。1978年,该厂生产的中山装在全省服装行业评比中被评为第二名。同年,通过上海纺织品进出口分公司首批两次生产出口新加坡工作裤1200打。年产值142万元,实现利润近万元。60年代中期,乌衣、沙河缝纫社相继恢复,黄泥、珠龙、施集等街道也相继建立缝纫社。1979年全县服装缝纫业年产服装16.55万件,产值185万元。
1980年4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县被服厂分为县服装一厂(厂址东大街114号)、县服装二厂(中心街108号)。1981年全县年生产服装34万件,产值444万元。同年,县服装一厂购进日产中高速平缝机和五线包缝机、套结机共19台,服装面料供应、销售出口业务改属安徽省纺织品进出口分公司,成为省出口服装定点生产厂家之一。1982年县服装二厂迁至三八巷19号新址,占地面积2719平方米,建筑面积2192平方米。1984年,县服装二厂与上海蓓蕾服装厂联营成立“沪皖服装联营总厂”,1985年3月,又与上海枫林服装厂实行技术联营;同年,市人民政府决定于琅琊西路北侧征地8亩,筹建服装生产大楼1幢,楼四层,总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1987年,市服装一厂获安徽省出口商品检验局颁发的出口服装生产质量许可证书。
1987年全市服装缝纫工业企业18家,职工1532人,总产值1902万元,年产服装103.88万件,其中:服装制造企业15家,产值1802万元,制鞋企业1家(乌衣远征鞋厂),产值92万元;其它缝纫企业2家,产值8万元。在服装行业中:乡镇办服装厂10家,年产服装42.9万件,产值735.5万元。全市服装缝纫业固定资产原值270.2万元,利润总额54.2万元。
羽绒制品1985年1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由汪郢羽绒厂与滁州纺织二厂联营成立市羽绒总厂。借用纺织二厂厂房,汪郢乡投资一套自制分洗毛加工设备。职工共147人。羽绒总厂贷款购置华南牌中速缝纫机64台,于1985年3月正式投产,当年产羽绒服13万件,羽绒裤2.4万条,羽绒被3860床,羽绒背心4484件,产值达202.79万元。同年,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创业路征地19.19亩,建立新厂。1987年1月17日竣工迁入新厂,有职工259人,固定资产原值116.75万元。同期,新装微电脑控制分洗毛设备一套,共有中速缝纫机124台。1986年11月,男式羽绒服获安徽省羽绒服装评比二等奖,1987年产羽绒服装5.03万件,羽绒被5242床,童装1.86万件。
1986年7月,商业局系统创办滁州雪鸿羽绒总厂。为一外向型商业工业企业,其“雪鸿”牌系列羽绒制品,90%产品外销日本、美国、法国、比利时、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7年产值98.3万元。
三、造纸印刷文化用品工业
1987年全市造纸印刷、文化用品工业企业21家,总产值1172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46%。其中造纸及纸制品企业10家,产值1007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1家。产值554万元);印刷企业7家,产值127万元;文化用品制造企业4家,产值38万元。
造纸新中国建立前,境内仅有少数民间作坊制造土纸。据1952年统计,全县有造纸工业工人4人,年产土纸3.44吨,产值0.2万元。1957年县供销合作社创办滁县造纸厂,职工19人,年产文化用纸44吨,产值1.9万元。1959年,全县造纸工业职工52人,年产文化用纸63.2吨,工业产值2.20万元。此后,因精简、整顿,造纸厂停办。
1968年,利用原合成氨厂旧址,创办县造纸厂。1970年7月建成投产,有职工168人,产品为60克的单胶纸和有光纸。1972年,因烧碱等原料供应紧张,采用石灰蒸煮稻草,生产瓦楞纸,年产单胶、有光、瓦楞等机制纸998吨。1975年,扩建一条日产两吨787双缸双网卫生纸机系统生产线。1976年投产,年产卫生纸21.7吨,饼肥纸8.22吨。1984年6月,省轻工业厅投资10万元,市造纸厂自筹6万元,扩建日产3吨“1092”单缸单网造纸机系统1台。1985年10月,扩建三号机投产。1986年,“液氯制漂”工程投产。
1987年全市造纸及纸制品工业企业10家,总产值1007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1家,产值554万元)。其中,造纸企业5家,产值685万元;纸制品企业5家,产值322万元。全市机制纸及纸板产量0.35万吨,其中乡镇办工业企业产量0.21万吨。全部职工846人,固定资产原值504.9万元,利润总额22.1万元(亏损企业亏损总额2.2万元)。
印刷民国10年(1921年),县内印刷业木印改为石印。滁城东大街有私营新武印刷店,从业人员6人。民国13年,印刷业改用铝板,实行半机械生产。民国26年,滁城东大街有孟荣记印刷店,置圆盘机3台,四开机、切纸刀各1台,从业人员10余人。民国33年,滁城有刘恒记印刷店,置圆盘机2台,从业人员3人。翌年,滁城中心街有民主书店,置圆盘机1台,从业人员2人。民国35年,滁城东大街有林国胜印刷店,置圆盘机1台,从业人员2人。
新中国建立后,县人民政府于中心街民主书店旧址创办滁县印刷厂。1953年,孟荣记、刘恒记、林国胜等成立联营印刷店,1956年迁并入定远印刷厂。1954年7月,大成企业公司将印刷车间改为印刷厂,1956年划属滁县(后改为地区报社印刷厂),1958年印刷产量达1190万印。
1964年,县工艺社成立印刷车间。1976年7月,印刷车间划出成立县人民印刷厂,厂址在中心街9号。职工43人,固定资产2.96万元,年产值9.5万元。1978年全县印刷业产值38万元,其中:县人民印刷厂产值16万元。
1983年,县人民印刷厂试产彩印商标成功,1986年购进海得堡彩印机、烫金机各1台,对外开展批量彩印商标业务。是年3月,新建三层420平方米营业楼,实现产值40.97万元。
1987年,全市印刷企业7家,总产值127万元,职工168人,固定资产原值52.8万元,利润总额7.8万元(均为集体所有制企业)。其中乡镇办印刷企业5家,产值50.9万元。
文化用品1987年,全市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企业4家,总产值38万元。其中文化用品制造企业2家,产值34万元;乐器、文娱用品制造企业1家,产值4万元;玩具制造企业1家(产值未计算在内)。3个独立核算企业共有职工27人,固定资产原值0.8万元,利润1.1万元。
四、家具金属制品工业
1987年全市家具制造企业5家,总产值520万元;金属制品企业19家,总产值784万元;分别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53%、2.31%。全部职工880人,固定资产原值计有260.8万元,利润总额62万元。
家具制造民国22年(1933年)滁城经营木业有王吉泰、晋丰恒、刘宏发、胡泰森等13家商号,从业人员46人。至1949年,滁城木业有26家。1963年有41家,49人。农村个体工匠散布各乡镇。
1952年春,17名木工组成滁城木器生产合作社,厂房6间,主产木制小农具(社址原总工会,1953年迁西方寺小街,1956年迁胜利路107号)。1957年改为县木器厂;1958年8月建成县农具厂。同年,与轴承厂合并改为国营综合农业机械厂。1962年复改为集体所有制企业,仍为县第一木器社。1965年10月,铁、木器社合并为县农具厂。1969年,红旗机具厂及铁木社并入,职工增至450人,1969年产值92.6万元。
70年代,县农具厂重点为农业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服务,仅生产少量的家具。80年代起随着市场开放,产品从农业机具转向为民用生活家具。1983年改名为市家具厂。1984年板式家具投产,沙发由单一品种扩大到3个品种,7个花色。1985年10月,与金陵家具厂协作,设立钢木家具分厂,沙发分厂。1986年7月,与辽宁省鞍山钢木家具厂联营,改厂名为“鞍滁钢木家具分厂”。1987年实行经济责任制,年产钢木家具10万件,年产值462.8万元,利润17.42万元。
1987年,全市家具制造企业5家,产值520万元;年产家具11.59万件。其中集体独立核算企业4家,职工310人,固定资产原值73.6万元,利润总额18.5万元。
金属制品新中国建立之初,滁城白铁业工匠9家。1952年7月,沙河集杨继赞等4名铁业工匠带资入股,组建沙河铁器供销生产小组,主产沙河明口镰刀,沙河供销社包购包销。1954年4月,俞德林组织14人,成立沙河铁器生产合作社,厂房6间,主产明口镰刀及铁器小农具,年产明口镰刀1.5万把。1958年并入沙河人民公社机械厂。1955年乌衣镇由4个竹器小组合并成立乌衣竹器社,1958年并入地方国营乌衣机械厂。
1961年,安徽省手工业局召开全省镰刀、铁器生产比武会,沙河公社机械厂2名工人现场生产明口镰刀,选料精良,夹钢均匀,刀刃锋利,荣获省级嘉奖。1962年恢复沙河镰刀生产合作社,沙河镰刀被省正式定为地方传统名牌产品。1963年产镰刀4.6万把,畅销省内及河南、江苏、山东、江西等省。
70年代初,经县生资站批准,筹建县拉丝厂,厂址在遵阳街127号。1975年8月,改名为县制钉厂,主产各种规格元钉和木镙丝。1978年全县金属制品业产值331万元。
1982年,市制钉厂增设钢窗厂。1984年产钢门钢窗163吨,产元钉591吨,产值136.56万元。1987年市制钉厂新建1300平方米综合楼。
1987年全市金属制品企业19家(其中集体独立核算企业18家),总产值784万元。职工570人,固定资产原值197.2万元,利润总额43.5万元。
五、工艺美术制品工业
1987年全市工艺美术品制造企业10家(均属集体工业),总产值454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4%,其中9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职工610人,固定资产原值124.4万元,利润总额16.3万元。
花爆民国初年,滁城有杨顺兴、缪同兴、靳鸿盛、张泰兴等8家经营花爆业,从业人员15人。生产制造的花爆、焰火,五颜六色,燃放时可展现“凤凰展翅”、“金龙腾飞”等形象。邻近县城慕名来滁大宗批购,在淮南城乡享有盛誉。民国22年(1933年),滁城花爆业作坊12家,从业人员31人。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对私营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花爆业统归入工艺美术社。1959年产值3.2万元。此后渐趋辍业。
竹编工艺制品滁县因西部山区盛产青竹,历史上滁城“篾工较善,劈竹为丝,编成网篮、提篮、箩筐、米筛等品,细密而坚,最称适用。乘津浦车过滁者,於站停购买,多争先恐后”。其中以“舟篮”(亦称州篮)名声最著。
1952年,滁城竹器手工业者组成竹器生产合作社(简称滁县竹器社),有职工110余人,草、瓦房28间。1954年发展到160余人,迁址南台子,房屋32间。产品仍以“舟篮”为主,兼作园丝竹篮、稻箩、筛、篓、簸箕等。1956年,曙光竹器社200余人,城关第二竹器社100余人,并入县竹器社。1957年,城关第二竹器社复划出。1958年,滁县竹器社改为地方国营县竹器厂,职工200余人。1959年产值52.5万元。
60年代初,县竹器社恢复为集体所有制企业,迁址南大街11号,以生产竹制小农具为主。1964年,再次将城关第二竹器社并入县竹器社。是年,在专区竹器行业编稻箩比赛中,竹器社的工人获全区第一名。“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竹器社几乎停业。1968年后改产机织麻袋和银光镀镜,竹编产量趋少。1969年全县产竹器制品3万件。
1973年,县竹器社成立竹编工艺品外贸车间,选配竹编技艺精湛的工人40人,编制面包篮、“猫叹气”、“四层屉篮”等工艺制品,向国外出口。1974年,竹编工艺品出口创汇2.37万元。后不久,因出口困难,撤销外贸车间,改产钢门拉手和其它产品,竹编生产再度衰落。
雕琢工艺制品1979年,县手工业管理局将电镀车间并入县低压电器厂,将工艺社的刻字、裱画、锦旗、牛角有机、镀银制镜等5个车间与竹器社合并,成立县工艺美术厂。同年12月,成立县工艺品加工厂(后改为县工艺美术三厂)。主要产品为有机章坯、牛角章坯、冲牙章坯,牛角号等。1973年3月,原工艺社派6名青年到蚌埠玉器厂学习玉雕琢技术,在西方寺建立工艺社玉雕车间,1979年5月,改建为县玉雕厂,厂址迁至二轻局大楼。职工45人,固定资产原值8000元。主要生产炉瓶、人件、鸟兽、杂件等中低档产品,产品由上海外贸公司经销。是年,县玉雕厂青年工人夏云、夏震根据历史传说和资料,大胆设想,精心构思,经过1000多个工作日,精巧雕琢出6条彩龙、麒麟、凤凰、仿古战车、宫灯、宝石、玉链、仕女等件,组成洛神组雕,整体长80公分,高50公分,1980年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玉雕优秀产品质量鉴定会,荣获国家轻工部一级产品称号;在河南省焦作市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品评比会上,被评为一等品,被编入《全国玉器图像》一书。1981年4月购进10台高速玉琢机。5月迁厂址金刚巷24号,占地面积865平方米。当年增加翡翠玛瑙高中档玉品的生产。1984年安徽省设立外贸口岸,市玉雕厂产品改由省工艺品进出口分公司定点计划收购。主要产品以岫玉、翡翠、玛瑙等为原料雕琢成花薰、仕女、鸟兽、神佛、首饰等工艺品。1985年,市玉雕厂王英俊、陈兆武设计雕琢的一只塔薰,由省工艺品进出口分公司以6500元收购。1987年投资8万元,在中心街建三层综合大楼1座。1987年玉雕产品487件,产值46.2万元。其主要产品“五环龙顶炉”,每只可创汇50美元。玉雕工艺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各国,获得好评。
席(蔺)草工艺制品1978年,县外贸局从日本引进蔺草种苗,在境内试栽成功。1979年10月兴建市草制品工艺厂(创业路70号)。是年,日商赠送大提花织席机、小提花织席机、榻榻米织席机、选草机、染草锅各1台。1980年12月,首批榻榻米白席、提花席销往日本。至1982年两次购进日产提花织席机77台。所产提花草席获国家轻工部旅游产品奖。1984年5月,市人民政府批准分别成立市草制品工艺一厂和市草制品工艺二厂。二厂主要生产蔺草工艺品席,其品种有榻榻米白席、双苜席、提花地席等20余种,主要出口日本。注册商标“卧龙”牌。1985年获安徽省优质产品证书,日本客商免检包销。1985年产蔺草工艺品席23.15万条,其中出口16.42万条,产值100万元,创外汇51.2万元。1984、1985年连续获得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奖励。1987年6月,引进日产自动织席机10台。1987年草制品工艺二厂生产蔺草席42.59万条,出口蔺草席23.01万条,年产值174.72万元;职工193人,固定资产原值77.9万元,利润7.1万元。
1987年全市工艺美术品制造业中还有金属工艺制造企业2家,产值18.4万元,职工37人,固定资产原值5万元;漆器工艺品制造企业1家,产值8.4万元,职工20人,固定资产原值0.2万元;花画工艺品制造企业4家,产值206.4万元,职工292人,固定资产原值17.5万元。
在乡镇工业中,有大王画席厂等2家,年产草席115.42万条,工业产值253万元,1984年被列为安徽省外贸出口草席生产厂家之一;珠龙漆器工艺厂,年产值8.4万元,其漆器工艺制品远销京、津等地。
六、化学医药工业
市属化学工业有化工制造(含化学原料、肥料、化学产品)、医药(化学药品制剂)、塑料制品等行业。1987年,全市化学工业企业22家,年产值1972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82%。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3家,产值1270万元,独立核算企业2家,产值955万元,职工611人,固定资产原值1051万元,实现利润110万元(企业留利62万元);集体所有制独立核算企业15家,职工716人,固定资产原值333万元,年产值923.6万元,实现利润67.3万元,上交所得税13.6万元。
化工制造民国23年(1934年),滁城有染坊7户,其商号为:同鑫、同记、大纶、明记、裕盛、天昌祥、萃华,分布于石狮子、东大街、十字街、菜市街、南桥街等处,从业人员18人。
新中国建立前,滁城油漆工仅有2户。化学工业等于空白。新中国建立后,至1954年,全县化学工业历年产值仅有0.2万元,至60年代末,仍发展缓慢。
1970年,国家化工部决定由上海市支援安徽省7个小化肥厂建设,分配滁县专区1个厂建于滁县。是年11月成立县化肥厂会战指挥部,王业美任指挥,成员17人。经过一年筹建,完成建筑面积4860平方米,安装设备250余台套,铺焊管道270余吨,建成年产3000吨合成氨的化肥厂,于1972年1月正式生产出合格的碳酸氢铵。是年产氮肥(21%)3367吨,产值67.11万元。
1971年县竹器社于水库路新建厂房10间,投资10万元,购置生产设备,建立化工车间,生产漂白粉和烧碱。1975年该车间迁址创业路68号,成立县化工厂。是年产值16.2万元,1978年产值45万元。1975年工业局系统筹建市磷肥厂,翌年竣工投产,当年产磷肥1355吨。后因效益不好,1978年经县人民政府决定与硫酸厂合并,并改用施集磷矿石为购用湖北宜城磷矿石,提高磷肥质量。同年县化肥厂更新改造Φ1350、Φ1600造气炉5台,形成合成氨年产4000吨生产能力。1978年全县农用化肥产量14731吨,其中氮肥(21%)14187吨,磷肥544吨,年产电石561吨,烧碱541吨,全县化工总产值达到1002万元。
80年代,滁县化肥厂重点进行技术更新改造。至1984年,形成年产万吨合成氨的生产能力。
1987年全市化工制造企业12家,总产值1270万元。其中: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企业1家,产值108万元,化学肥料制造企业6家,产值1070万元;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企业3家,产值50万元;林产化学产品制造企业1家,产值19万元;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企业1家,产值23万元。全市化学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3家,产值974万元,其中:化肥制造企业职工611人,固定资产原值1051万元,利润总额110万元;集体独立核算企业8个,产值270.4万元,职工237人,固定资产原值90.3万元,利润总额18.4万元,上缴所得税4.2万元。在乡镇企业中,1987年有复合肥厂3家,年产值38.5万元。北门福利涂料厂、曲亭皮革化工厂、李集化工原料厂主要生产建筑涂料和日用化工品,都已成为乡办化学工业中的骨干企业。
塑料制品1970年2月,二轻系统从县橡胶厂划出塑料车间,于滁城三八巷19号建立县塑料厂,开始塑料制品生产。初有职工16人,年末增至91人。主要产品有胶木瓶盖、胶木钮扣。以后迅速发展产品品种。1971年从上海购进丰田织机16台,小纬机1台,自制整经机3台,生产塑料窗纱;1972年购进内袋吹塑机,生产PVC旧塑化肥袋;1974年自制电线机1台,轮管机1台,生产铝芯、铜芯塑料电线;1976年自制宽幅1米吹塑机1台,生产农用塑料薄膜。同年将胶木电器车间划出建立市胶木电器厂。1978年全县塑料制品产量由1970年70.6吨上升到190吨,胶木电器产量达到107.9吨。全县塑料制品业产值120万元。
80年代,全市塑料制品业有较大发展。1982年县塑料厂于创业路68号扩建新厂,占地面积2.23万平方米,厂房4412平方米,购进宽幅1.2米农膜机组和吹塑机组建成滁州塑料一厂。1987年,采取设立“编织、拉丝、塑料”分厂制的分级承包管理体系,并将20台自动编织机支持施集乡实行“结亲家”式联营,成立塑料编织袋分厂。同年8月,塑料一厂购进南朝鲜产金渔网织机4台,购进国产拉丝机、捻线机、热定形机,形成丝线网一条龙生产线,当年实现产值332.63万元,利润22.78万元。在安徽省创最佳经济效益竞赛中被评为省二轻系统先进企业,被国家轻工部定为农地膜生产定点厂,跻身全省塑料行业十强之列。
1982年县胶木电器厂更名为县塑料二厂。1985年该厂的胶木电器产品在华东区域同行业评比中名列第九,安徽省内名列第三。1987年市塑料二厂扩建为市工程塑料厂,总投资230万元,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立体及附跨车间各1幢;购进4000克注塑机16台(1988年11月3日注塑项目全面竣工投产),和滁州电视机厂、扬子公司横向联营,生产电视机外壳、冰箱装饰柜、制冷台等产品。1987年产值182.6万元。
1987年全市塑料制品企业9家(均属集体),总产值684万元,其中独立核算企业6家,产值635万元,职工459人,固定资产原值240.1万元,利润总额46.4万元,上交所得税8.7万元。塑料制品业中:塑料薄膜制造企业1家,产值333万元;塑料丝绳及编织品制造企业1家,产值8万元;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企业1家,产值31万元;日用塑料杂品制造企业4家,产值83万元;其它塑料制品业2家,产值229万元。
制药滁州药材以“党参、桔梗、柴胡为大宗,春夏之间,贫民携铲提筐上山下谷,掘而来之售诸行,转运上海分售于沿江各省及香港等处。”“大柳镇产白菊花,和茶饮之,可以清热,名曰:滁菊,颇为药商所重。”民国23年和34年统计,滁城加工药材业主要药号有陆寿记、黄鼎康、马庆丰、云生祥、郭致和、协和、合成、炎记、庚记、金记等10家,从业人员合计39人;以陆寿记最多,使用8人。郭致和药号精工配制的药品有抱龙丸、牛黄丸、正气丸、七珍散、鲫鱼膏、四镱膏、疥疮膏、局方圣宝丹等60余种,治疗成人退高热和儿童筋风疾病,疗效显著,销淮南、嘉山、六合、南京等地。年产值约1000元。
新中国建立后,一度对中药材加工有所忽视,60年代起,在发展西药的同时,逐步加强中药材加工。60年代初,县药材学校附设培植加工场地;1970年创建县制药厂,当年有职工10余人。1971年产值0.10万元。1972年职工增至29人,产值4.6万元。1977年制药厂改属滁县地区,定名为滁州制药厂,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成为以生产中、西药和保健药品为主的国营企业。现有固定资产163.4万元。职工133人,主要产品有滁州菊花晶、百蕊草冲剂、锡类散等。
1987年市属化学药品制剂工业企业(集体)1家,固定资产原值2.6万元,职工20人,年产值18.2万元,利润2.5万元。
七、橡胶皮革工业
市属橡胶、皮革制品业有工业企业10家,1987年总产值2073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0%。9家集体独立核算企业中,职工1363人,固定资产原值583.5万元,产值2045.6万元,利润总额47.2万元,上交所得税4.4万元。
橡胶橡胶业最早从补鞋开始。1957年从事个体经营的补胶、制革业仅有11户。1967年,县内从橡胶塑料综合生产社划出橡胶车间,建立县橡胶厂,厂址在胜利路329号。新建厂房280平方米,职工60人,有平板压力机5台,主产橡胶杂件。1969年产量41.19万件/139吨,产值73.5万元。
70年代,县属橡胶制品业主要有县橡胶厂、县胶鞋厂和民政局系统的轮胎翻新厂(1971年创办)。1971年县橡胶厂购进标壳硫化机3台,仿制力车外胎成型机1台,并派员10名赴上海力车胎厂学习生产工艺,当年产力车外胎0.44万条,纯胶管479.4吨,橡胶杂件38.2吨,年产值240.1万元。1972年生产600—12型拖拉机轮胎。1976年增加力车内胎生产,年产量0.54万条。1979年派员赴上海橡胶六厂学习,回厂后制成胶辊成型机,钢丝卷轧机、打毛机等,生产出第一批橡胶辊筒。同年经省计委批准,县橡胶厂为安徽省工业胶辊定点生产厂家。1979年产橡胶平板231吨,总产值228.99万元。
70年代初,县胶鞋厂建立全套布胶鞋生产线。1971年5月19日投产,产品检验符合国家标准。之后,产品由单一的解放鞋,发展为劳保鞋、青年鞋、松紧鞋等10多个品种,各类布胶鞋年产20万双。1972年10月,改为县胶鞋厂。1975年,县二轻局统筹资金10万元,迁新厂于滁河路48号。1976年1月,添置设备,自制胶鞋成型出型生产线各一条,年产胶鞋24.88万双,产值499万元。
1983年后,因市场开放,商业部门对胶鞋产品不再实行包购包销,县胶鞋厂出现产品积压。1984年与上海胶鞋三厂横向联营,改名为上海胶鞋三厂滁州分厂。1985年1月正式投产。是年生产“双钱”牌防滑靴106.87万双,产值555.72万元,实现利税20.20万元。产品合格率达99.63%,一级品率达93.08%。1987年,生产胶鞋2101.36万双,总产值1163.9万元,被安徽省石化厅评为全省同行业“创佳”竞赛先进企业银杯奖。
80年代初,县橡胶厂试制人造革成功,并生产出雷司橡胶平板和彩色橡胶平板新品种。“永固”牌矿山胶辊、“长龙”牌纯胶管,分别于1982、1984年获安徽省优质产品称号。1983年,该厂因各项经济指标完成得好,被评为安徽省多种经营先进单位。1985年试产夹布胶管成功。1986年12月,市橡胶厂与上海世界橡胶厂签订技术协作协议,开发了橡胶护舷新产品。1987年3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同年12月,获地区科委颁发的“科技进步奖”。之后在上海厂方的帮助下又开发了“回力”牌自行车内胎新产品。1987年,市橡胶厂产纯胶管86吨,橡胶平板306吨,产值430.1万元。
1987年全市橡胶制品企业4家,总产值1830万元,职工1075人,固定资产原值544.5万元,利润43.5万元,上交所得税3.7万元。其中橡胶板、管、带制品企业1家,产值430.1万元,职工286人,橡胶零件制造企业1家,产值105.9万元,职工65人;橡胶靴鞋制造企业1家,产值1163.9万元,职工612人;其它橡胶制品企业1家,产值130.4万元,职工112人。
皮革1954年创办地方国营滁县皮革厂,职工62人,年产重革7.8吨,轻革1.66万米,年产值15.9万元。1957年产值17.9万元,1959年将县制鞋厂并入,年产值达67.2万元。1961年后停办。1978年二轻系统办起皮革厂,年产值7万元。
1987年全市有皮革制品业6家,产值243万元;(5家集体独立核算企业)职工288人,固定资产原值39万元,产值215.3万元,利润总额3.7万元,上交所得税0.7万元。其中市二轻系统皮鞋厂,固定资产原值36.1万元,年产皮鞋11.11万双,产值170.3万元,利润总额2.2万元,职工189人。在城镇工业中,利达皮革制品厂,年产皮鞋0.38万双,产值4.4万元;琅琊皮鞋厂年产皮鞋0.21万双,产值12.5万元;北门人造革厂和南门曙光人造革制品厂,年产皮革制品6.12万件,产值28.1万元。
八、机电工业市属机电工业有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和修理、电子、电器制造等。1987年,全市机电工业企业44家,年产值2653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83%。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4家,产值777万元,独立核算企业3家,职工620人,固定资产原值308万元,年产值760万元,利润48万元,上交利税11万元;集体所有制独立核算企业36家,职工1470人,固定资产原值472.5万元,年产值1715.7万元,实现利润48.2万元,上交所得税10.8万元(其中2家企业亏损总数1.4万元)。
机械新中国建立前,滁县城乡只有零星分布的铁木匠铺,制作小型农具、炊具。1949年,全县有铁木匠铺172户,从业人员422人,年产铁、木器4.06万件。滁城有铁匠铺23户,以北门戴铁匠技艺精湛,最受称著。沙河集铁匠杨继赞,祖传绝技,以制作沙河明口镰刀专擅,锻功精细,淬火适宜,镰刀硬中带韧,光洁清彻寒逼,广受用户欢迎。
民国29年(1940年),抗日军兴,滁县地方抗日武装于曲亭前张村建立枪械修配厂,有工人10余名,多系民间铁匠,设备简陋。民国33年8月,皖东津浦路西各县人民抗敌联防办事处于滁、定交界地老虎塘开设兵工厂1处,厂房80余间,军工1000余名。设备有500匹马力柴油机1台,其余为小型锅炉、熔化炉和修理器具,设置铸、铆、修配车间,产品以枪弹,炸药类为主,兼修配改造枪械。民国35年3月新四军北撤,枪械修配厂随军迁走。
新中国建立后,滁城铁业手工业者,于1951年自发组织铁器生产合作社1个,社员65人,年产值6850元。之后,逐步对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全县组织起铁业39户59人,木业45户69人,竹器业109户160人,白铁业7户9人,银炉4户4人,修配8户8人,分别成立铁业生产合作社3个,铁木联合社2个。至1958年,滁城仅有3户铁匠铺个体经营,其余均为生产合作社。1949年全县机械工业总产值7.9万元,1956年为31.8万元。
1958年,县手工业管理局将县铁器社迁址东门口设立中心机械修配站,职工172人,设备有车床6台,氧、电焊、电钻机械20余台。同年,该站迁址南门,成立地方国营通用机械厂,之后改为县农机厂。1958年8月,以县木器厂为基础建立县农具厂;9月,县铁器社改为县地方国营轴承厂。翌年11月,县轴承厂并入地方国营滁县综合农业机械厂。1959年全县生产农排泵51台,机械工业总产值125.8万元。1961年,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恢复建立集体经济,同时恢复传统的农具、生活用具生产。1963年全县机械工业产值28.6万元,1967年全县机械工业总产值50.1万元。
70年代,机械工业有较大的发展,高压电的输入,使车、刨、铣等机械化、半机械化金属切削机械大量应用于生产。1970年,全县有切削机床115台,锻压设备37台。1973年,金属切削机床发展到187台,锻压设备41台。1978年,全县有机械工业企业40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主要有县农机一厂、二厂、县变压器厂、县汽车修配厂、县商业机械厂等;集体工业企业主要有县电机厂、县农具厂、县五金厂、沙河镰刀厂、乌衣五金厂、机修厂等。共有金属切削机床395台,锻压设备109台。当年产值858万元;全县生产交流电动机9864千瓦,变压器1135千伏安,农业泵87台,高低压油管32.01万只,球磨机8台,手扶拖拉机289台,钢管步犁1100部,铁木竹农具43万件。
80年代,机械行业调整服务方向,从重点为农业服务转向为工业、农业、民用等多部门服务。1982年,县人民政府决定筹建滁州纺织厂,原县农机一厂全部流动资金,部分设备及职工随之并入滁州纺织厂。同年3月,将县农机二厂改为县农机厂。
1987年全市机械工业企业26家,总产值1220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2家,产值457万元,职工353人,固定资产原值207万元,实现利润20万元,上交利税5万元;集体所有制独立核算企业24家(含交通设备修理企业1家),产值782.9万元,职工670人,固定资产原值2443万元,实现利润30.8万元(其中1家企业亏损总额0.1万元),上交所得税3.8万元。
电子电器80年代初,地区机床厂转产家用电扇,改名为滁州电扇总厂(现属滁县地区)。1982年,地区商业局在琅琊山麓建成全国商业系统唯一生产电视机的专业化工厂。1984年地区行署决定,利用地区钢铁厂旧址,建立全民所有制大型企业——中国扬子电气公司电冰箱总厂。至此,新兴的电子、电器工业在滁城蓬勃发展。1980年,滁县电机厂加入扬子电气公司,为滁州电扇总厂生产16“电风扇定子”。县无线电元件厂也同时加入扬子集团,改名家用电器厂,当年生产电熨斗7.76万只。1982年,该厂试制成工业用TW—100W型自动喷气调温电熨斗,系国内首创,被国家轻工部首次批准为电熨斗生产定点企业。1982、1985年300W、500W型普通电熨斗分别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1985年全市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896万元。
1987年全市电子、电器企业15家,总产值1371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1家,职工267人,固定资产原值101万元,实现利润28万元,上交利税6万元;集体所有制独立核算企业12家,职工800人,固定资产原值228.2万元。实现利润17.4万元(亏损总额1.7万元),上交所得税7万元。
九、建材工业
滁州市建材工业有砖瓦、石灰、水泥、水泥制品和砂、石等。1987年全市建材工业总产值4893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4.45%。其中: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物制品企业85家,产值3890万元(全民所有制工业2家,产值131万元),土砂开采企业23家,产值1003万元(全民所有制工业1家,产值92万元)。全民所有制职工526人,集体所有制职工6640人。固定资产原值2870.7万元,利润总额267.5万元。
砖瓦石灰民国期间,境内仅有少数土窑生产青砖小瓦。1949年全县产砖23万片,瓦18万块。产值3.3万元。
新中国建立后,因驻军建营房之需,1951年3月,私人窑主冯世奎承包砖瓦生产,选址北关城河沿,建土窑2座,置旧瓦机1台,瓦架3000只。此后,建立“滁县新华米窑厂”,隶属于滁县军分区生产股。1951年产砖20万块,瓦61万块,产值38万元。1952年,该厂征用河沿土地30亩,新建砖瓦窑各1座。8月,该厂移交专区供销社,10月,划属县供销社。1953年冬,县建筑工会将小东门的砖、石灰窑各2座移交给新华米窑厂。1956年窑厂划属县手工业合作社,同年,将私营砖瓦窑2座并入窑厂,并将米窑厂中的米厂经营设备、业务移交给县粮食局系统,更名为滁县新华窑厂。是年产值15.5万元。1958年,新华窑厂在西门外征地100余亩作为坯场。1959年2月,窑厂北关场地因修筑津浦路复线被征用,西门场地因修城西水库转让,窑厂迁至滁东菱溪重建。1960年,新华窑厂划属专区建筑公司,1961年划属县建筑公司。至1962年窑厂恢复生产,全县年产砖76万块,瓦165万块。1964年产砖891万块,瓦37万块;1969年全县建材工业产值58.8万元,其中新华窑厂产值29.7万元。
70年代初,土制砖瓦窑已不适应城乡建设的需要,县投资13万元,于琅琊公社水银庄山头生产队征地90余亩,新建28门轮窑1座。1971年投产,名为滁县轮窑厂,隶属于县基本建设局。1976年乌衣镇自筹资金30万元,兴建砖瓦轮窑厂,建成32门轮窑一座,为乡镇企业中创办较早的砖瓦轮窑厂。
80年代,县人民政府于1982年决定将轮窑厂南迁至琅琊乡花园村山后生产队和担子乡顾爱凡生产队。计征地265亩,建成30门轮窑一座。1984年又新增6门轮窑。此期间,乡镇先后新建起滁东、三官、沙河、腰铺、黄圩、琅琊、章广、担子、汪郢、大王、珠龙、黄泥、乌衣袁庄和黄圩二窑、琅琊二窑等窑厂。
1987年,全市砖瓦、石灰和轻质建筑材料制造企业47家,总产值1699万元,年产砖24797万块,瓦1315万片,石灰6.22万吨;其中乡镇轮窑厂15家,总产值1126.7万元,砖瓦厂14家,总产值143.1万元,石灰厂5家,总产值76.8万元,石灰轮窑厂8家,产值130.5万元。砖瓦、石灰制造(集体独立核算)企业职工3627人,固定资产原值1208.7万元,利润137.5万元。全市现有粘土矿53处(大型),已采矿点52处,年产量150万吨;石灰石矿点21处(储量70.5亿吨),已开矿点20处,年产量100万吨。
水泥1958年春,滁城西南1.5公里处,土法上马建成县水泥厂,年产水泥154吨。1962年,仅产水泥46吨,在整顿企业时下马,工人靠开山采石生产自救。1964年恢复水泥生产。1970年先后增添球磨机3台,钢板窑1座,年产水泥1.51万吨,产值92万元。1970年水泥厂划属专区基建局,改为专区水泥厂。
1983年7月,琅琊乡自筹资金170万元,创办第一水泥厂,年生产能力2万吨水泥。1985年1月建成投产,年产水泥1.48万吨。1986年3月,又自筹资金120万元,扩建二期配套工程,年产水泥1.55万吨,产值202万元,利润31.2万元。同年12月,该厂生产的325#矿碴硅酸盐水泥荣获安徽省乡镇企业优质产品证书和安徽省优质产品证书。至1987年,该厂已形成年产4.4万吨的生产能力。同年产水泥2.3万吨。
1985年,市肥厂产品滞销,增建水泥生产线,利用部分磷肥设备从事水泥生产,建成市第二水泥厂,1987年7月14日投产,年产水泥2500吨。1986年5月,常山乡建成市第三水泥厂,年生产能力2.5万吨水泥。同期,乡镇水泥业逐步发展,先后兴办的水泥制造业还有市第四(沙河)水泥厂、第五(腰铺)水泥厂。1987年全市水泥制造企业5家,年产水泥5.84万吨,其中,乡镇水泥企业4家,年产水泥5.70万吨。全市水泥业总产值741万元。水泥产业职工800人,固定资产原值710万元,利润总额36.6万元。
水泥制品70年代,境内始兴水泥制品工业。1971年县基建局系统办起构件厂,主要生产水泥杆和电线杆。1972年产值10.7万元。1978年产值为36万元。之后,城乡水泥制品工业企业发展较快,至1987年,全市兴办有:一建构件厂、二建构件厂、市政预制厂、交通预制厂、二轻沙河预制厂、黄砂厂构件厂等。1987年全市水泥制品和石棉水泥制品企业25家,年产水泥预制品5.42万立方米,年产值939万元。在21家水泥制品独立核算企业中,职工421人,固定资产原值145.7万元,利润总额25.3万元。在乡镇工业中,水泥预制厂19家,年产水泥制品36504立方米(含村办工业1521立方米),产值453.3万元。
砂石民国初年《滁县乡土志》载,境内“西南山石甚多,津浦铁路数百里内所需石子,咸取材於是。乌衣镇之焰红土,多而色红,陶人取之烧以为砖,工厂技师取以制各种机器之模型,经商业者且运销於巨埠云。”沿清流河黄砂资源亦颇丰富。境内出产的黄砂品种有大、中、小鱼子砂和细面砂4种。
新中国建立后,除少数个体户开采黄砂外,1955年建立地方国营滁县沙河集砂石厂,职工450人,年产黄砂24万吨,1956年建立地方国营滁县砂石厂,职工390人,年产黄砂14.9万吨,产值46.5万元。1957年民政部门成立县福利黄砂厂,1958年产值15.8万元,1960年后停办。
60年代初,因水泥滞销,成立县采石厂,1960年产值51.1万元,1961年产值31.3万元。1962年后水泥生产逐渐恢复,水泥厂与采石厂合并。其他采石行业多为集体和社队经营。在此期间黄砂业渐趋衰落。1963年,福利黄砂厂转产毛巾。
1971年,由县工业局系统重建县黄砂厂(全民所有制)。次年,将县水泥厂采石车间22名工人调至黄砂厂,设立采石车间,更名为县砂石厂,同时增设县砂石管理站,统一管理社(镇)、队砂石行业。1975年,县砂石管理站更名为县砂石管理处。1977年7月,划分为县黄砂厂,县采石厂、县砂石公司3个独立核算单位,隶属于县基本建设局。此后,黄砂生产有较大发展,先后建立了陈营、李郢、沙河分厂,并逐步实现机械生产为主。旺期,有工人1200余人。有机动捞砂船15艘,挖砂机30台,载重汽车4辆,大小三轮车20辆;机械设备30余台/件。总功率3500千瓦。沿清流河设立赵油坊、董园子、陈营、李郢4个采集点。1972年县黄砂厂产值16.6万元,1978年产值达到63万元。
县采石厂亦有较大发展。80年代初,有职工178人,人工和机械开采石料塘口18处,机械设备15套,厂房建筑面积600平方米,运输工具100多辆。1984年冬,厂自筹资金,新建大理石车间,1985年5月正式投产。1986年增置6立方压风机1台,实现“开采风钻化、破碎机械化、运输车辆化”。
1987年全市土砂石开采企业23家,年产片石3.42万立方米,大理石板材0.28万立方米,普通建筑石料年开采量约140万吨;黄砂年开采量约24.3万吨(其中市黄砂厂2.61万吨)。乌衣铸型红砂矿点4处,年产量约1.5万吨。23家土砂石开采业中,职工总数1386人(其中全民所有制181人),固定资产原值187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49万元),总产值数1002.5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产值92万元),利润总额43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8万元)。
历年滁州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


下一篇:第四节 企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