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滁州,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淮河之间。东连来安,西衔定远、肥东,南邻全椒,北倚嘉山,东南与江苏省江浦县隔滁河相望。市境最远点南北宽约56公里,东西长约60.8公里,总面积1398.7平方公里,呈三级阶梯形镶嵌在长江的北岸。
滁州地处江淮要冲,为长江之屏蔽。京沪(津浦)铁路贯穿其间,泗(县)浦(口)、合(肥)宁(南京)国道穿境而过。处于沪宁杭工业区边缘,属南京经济协作区。
滁州属江淮丘陵,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丘陵、残丘岗地、沿河平畈和圩区4种地貌。丘陵占总面积的53.68%,残丘岗地占总面积的34.27%,沿河平畈占总面积的7.55%,圩区占总面积的4.5%,有“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市境西南部层峦叠嶂,绵亘百里,秀色宜人的琅琊山居于其中,计有大小山峦约175座。以西部的皇甫山、磨盘山构成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东北部清流河、沙河流贯于中,两岸丘陵起伏。东南部有滁河环绕,稻香鱼肥,素称“鱼米之地”。
滁州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区,阳光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4.4~16.6℃,年平均无霜期220天,年日照时数2217.6小时,年均降水量1031.2毫米。
滁州的许多土特产品驰名一方。西南山区一带盛产的“滁菊”,为全国四大名菊(滁菊、杭菊、徽菊、亳菊)之一;南谯茶,在明代被列为贡品;滁州淡竹,编成“猫叹气”(州篮),远近闻名;80年代起,滁东、大王两乡种植的席蔺草,编织成垫席(榻榻米),每年约出口10万多条到日本和东南亚各国。近年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粮食产量高,质量好,被国家定为商品粮基地县(市)。矿产资源主要有铜、磷、锰、白云石、石英石、石灰石等。沿清流河一带盛产黄砂、红土,销往省内外。
滁州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繁衍生息。西汉为全椒建阳县地,东汉并建阳入全椒县,属九江郡。东晋侨置顿邱县,属顿邱郡。隋开皇初始置滁州,立新昌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新昌县为清流县。唐、宋、元时隶属关系屡有变化。至明洪武初,省清流县入滁州,属凤阳府,后直隶南京。清置直隶滁州。民国元年(1912年)撤滁州设滁县。198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滁县设立滁州市。
市府所在地,坐落在市境中部偏东的滁城,原为古城,城廓宏丽,历代为州、军、县(市)治所。城廓几毁几复,现有遗迹数处。民国38年1月24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江淮一分区部队,解放滁城。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人民群众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城镇建设,昔日陈旧蜗窄的小城如今已是一座道路纵横交错,楼房鳞次栉比,厂房拔地而起,市面整洁繁荣新型城市。1984年,滁州被定为乙类对外开放地区,成为皖东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1987年,滁州市辖3镇、19乡、5个街道办事处,有174个村民委员会,1785个村民小组,33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76961人,其中农业人口264849人,非农业人口112112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70人。境内汉族人口占99.18%,其余为回、彝、壮、满、畲、水、京、蒙古、朝鲜9个少数民族。

滁州是淮南军事重地,故有“江淮保障”之号。《方舆纪要》评述滁州战略地位:“北出钟离,则可以震徐、泗;西走合肥,则可以图汝、颍;而南下历阳,东收六合,则建康之肩背举矣。”历史上后周得滁州,遂兼有淮南;朱元璋占滁州,即进图江南;太平天国军事将领李开芳、林凤祥、吉文元率军由金陵北渡占领滁州,开始北伐。在这块历代兵家必争的土地上,“龙争虎斗几千秋”。后周将领赵匡胤破南唐李王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关,生擒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外。明末崇祯九年(1636年)农民起义军高迎祥、李自成部与明将卢象升部交战于清流关、珠龙桥一带;清咸丰年间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部合力于乌衣大战钦差大臣德兴阿、都统胜保……
滁州又是历史名人荟萃之地。李幼卿、李德裕、韦应物、李绅、王禹偁、欧阳修、辛弃疾、王守仁等文擘哲睿,都曾居官于滁州;李崇、范常、何文辉、胡松等一代名臣,以及不畏强暴的书法家侯度等,均诞生于滁州。
滁州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民国8年(1919年),“五四”运动的声浪波及滁州,暑假期间,一批在外读书的滁州籍进步青年学生在家乡积极宣传“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举起反帝反封建的大旗。民国15年5月,中共滁县独立支部成立,在境内开始播下革命的种子。抗日战争爆发后,滁城沦陷,滁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民国28年在西乡组建抗日游击队,奋起抗日。民国29年2月,中共滁县委员会成立,3月建立抗日民主政府,使滁县成为淮南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区域之一。刘少奇、徐海东、张云逸、罗炳辉等领导人,曾在这片土地上活动过。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集结重兵,进攻淮南津浦路西地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滁县的党员干部和地方武装力量虽然遭受严重损失,但始终没有停止战斗,于民国37年年初又在西乡恢复敌后斗争,并建立民主政府。为了配合解放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渡江作战,先后出动民工5万余人次,组成担架队、运输队,支援前线。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全市有372名英雄儿女血洒疆场,为国捐躯。
新中国建立后,全市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大力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事业。涌现出大批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和“青年突击手”。

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共滁县县委、滁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滁州的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在1953至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4675.8万元,其中1956年达5409万元,比1949年的2179万元增长148.23%。1958至1962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加上自然灾害,年平均递减8.08%,人民生活遇到严重困难。经过1963至1965年的“三年调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农村率先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各项生产空前活跃,全市国民经济大幅度增长。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55346万元,比1978年的13281万元增长316.73%。从1949至1978年的30年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6268.3万元,而1979至1987年的9年间,年平均则为29645.9万元,9年的年平均总产值与30年的年平均总产值对比增长4.7倍。
滁州农业生产,历以种植业为主。新中国建立前,农业生产极端落后。194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仅有1830万元,粮食总产3986万公斤(亩产62.5公斤),油料总产71.8万公斤(亩产35公斤),棉花总产8.85万公斤(亩产10.5公斤)。新中国建立后,通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生产力得到解放;又经过兴修水利和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农业经济稳定发展。1957年农业总产值达到3829万元。此后,由于违背客观规律,盲目跃进,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生产发展出现波折。1968年,全县开展“治山、治水、改造低产田”和科学种田运动,生产逐步出现快速增长的局面。1970年粮食产量超过历史最高年份的1957年的生产水平。1978至1987年,连续10年获得粮食大丰收。同时多种经营也有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出现历史性的变化。198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为1.57亿元,比1949年增长8.58倍。种植业中的几项主要农作物产量是:粮食平均亩产423公斤,总产28774.1万公斤;油料平均亩产104公斤,总产1617.9万公斤;棉花平均亩产37公斤,总产69.4万公斤。粮食、油料、棉花的总产量分别比1949年增长7.22倍、22.53倍和7.84倍。种植业尚有大豆、花生、麻类、大蒜、茶叶、西瓜、蔬菜、水果等大宗经济作物。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从无到有,逐渐普及。1987年全市农村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22台,小型及手扶拖拉机3125台,机动脱粒机205台,碾米机645台,磨面机383台,饲料粉碎机65台,机(手)动喷雾器2171台,农用载重汽车161辆。农业机械总动力9.88万千瓦。
新中国建立前,林业基础十分薄弱。新中国建立后,场地、山林一大部分划归国有和集体所有,少数零星山林划归农民自有。50年代,人民政府号召大力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相继建立沙河集、花山(琅琊山)、常山、长冲等国营林场。50年代末,津浦铁路沿线大规模造林。60年代以“消灭荒山”为目标,大搞山地造林。70年代重点开展“四旁”植树。在此期间,社队集体小林场纷纷兴起;1976年又在红琊山联合营造“万亩杉木林”基地。80年代造林以民营为主,涌现出一批造林专业户、重点户。自1949至1987年,全市累计造林89.14万亩,四旁植树2889.2万株。1987年,全市林业面积(含省地林场、大柳打靶场)54.31万亩,森林覆盖率23.8%。林木种类繁多。计有乔、灌木树种83科413种。其中醉翁榆、琅琊榆为国家三级保护树种,安徽省特有珍稀树种;珠龙油桐属耐寒长寿品种,曾被英国皇家植物研究所记载,1978年安徽省林业厅确定滁县为油桐生产基地。
境内渔业资源丰富。据1981年普查,鱼类品种有13类50余种。地方品种主要有青、草、鲢、鳙、鲤、鲫、鳊鱼等。新中国建立前,渔业生产主要是野生繁殖,天然捕捞,产量不高。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建立北关、乌衣、沙河、独山4个国营渔场,由天然转为人工养殖,产量不断上升。60年代利用塘坝、水库养鱼,70年代开始网箱养鱼,80年代发展稻田养鱼,池塘养蟹、鳖、鳝、泥鳅等。1981年后,农村水面承包给个人,养鱼面积迅速扩大,产量进一步提高。1987年,全市养鱼面积10.55万亩,年产成鱼2987.3吨、虾类174.4吨、蟹类70.3吨。鱼苗鱼种不仅满足本地需要,还销往外地。
畜牧业主要饲养家畜、家禽。家畜有牛、驴、骡、马、猪、羊等;家禽以鸡、鹅、鸭为主。1987年,全市生猪存栏9.6万头,出栏8.85万头;大牲畜3.17万头,羊7574头,养兔1787只;养蜂4333箱;家禽存栏127.95万只,出栏171.71万只。畜牧业产值237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5.25%。
农村经济逐渐趋向合理,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的比重,分别占1987年农业总产值的78.27%、2.43%、15.12%和2.73%。
滁州历史上水利条件很差,易旱易涝。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领导全市人民先后大规模进行水利建设,至1987年,累计投资4462万元,完成土石方1039亿立方米,建成大、中、小型水库141座,当家塘坝1万多口;平整土地和旱改水田10万余亩。1987年,全市有固定电力排灌站153处,排灌机械拥有量2471台套,蓄水容量4.27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40.9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2%,旱涝保收面积30.81万亩,占全市农田面积的62%。全市50万亩农田普遍开挖了排水沟、出水渠,基本形成了沟渠配套,田块方整化的农耕新体制,改变了完全靠天吃饭的历史。 工业生产,解放前仅有一家大成面粉厂勉强称为机器工业,其余为竹编、食品、土纺织、花爆、铁器等手工作坊。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349万元,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6%。新中国建立后,工业迅速发展,逐渐有纺织、印刷、皮革、造纸、文化用品等大小工厂,到1957年,工业产值上升到1547万元,比1952年增长202%。70年代后期,机电、化学、纺织、羽绒、草席等工业行业发展较快。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逐步把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982年,建成全国第一家集资兴办企业——滁州纺织厂。198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16057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3.83%,超过了农业产值。至1987年,总产值3.97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1.65%,是1949年的113.66倍。1987年,全市工业企业385家,产品近150多种,有20多种产品被评为省优、部优。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初步形成以建材、服装、机械、五金电器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要行业的格局。1987年,全市有乡镇企业7074家,产值22845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7.58%。草席、槐树叶颗粒、布鞋、猪鬃制品先后打入国际市场。
在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同时,商业、交通、邮电等也都日渐繁荣,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好势头。至1987年,全市已有商业网点2541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1949年增长4.04倍。1949年,全县公路干线总长100.98公里。至1987年,除国道、省道外,有县道8条,乡道8条,总计全长343公里。1987年客运量15.0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965.62人/公里,货运量53.27万吨,货运周转量1631.46万吨/公里。内河航道有滁河航道、清流河航道,可通航44公里,均通机、帆带拖船。1987年水上货运量5.96万吨;货运周转量2588.92万吨/公里,港口吞吐量7.49万吨。1949年,县城设有邮电机构,仅有市内邮政步班,市外汽车邮路。1987年设邮电局、所29处,邮电服务人口1.30万人/处;全市邮路总长度353公里,农村投递邮路总长2566公里;电话机数量达1929部,其中市内电话1531部,农村398部。乌衣镇在全省乡镇中最先开通自动拨号电话。
新中国建立以来,全市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各项事业也有较大发展。至1987年底,市境已拥有地、市级以上的科研单位15个,有各级各类科技协(学)会11个,科技人员4331人。1978至1987年,全市有36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省、地的奖励,其中市水产研究所研究的“人工半咸水及其工业化育苗工艺”,1984年获国家一等发明奖,1986年参加日内瓦世界新发明新技术博览会获金牌奖,同年11月又参加布鲁塞尔国际展览会获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至1987年,已初步形成从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包括普及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完整的教育体系。1984年为全省第一批普及初等教育的单位,1986年又授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1987年,市境有高等专业学校2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8所,普通中学32所,小学249所,幼儿园32所。在校中学生25692名,小学生47732名,学龄前儿童入学率98.8%。1956年开始建立有线广播站,到1987年,市区已有电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机构,并设有文化馆、图书馆、黄梅戏剧团及影剧院等。各乡镇普遍建立文化站、图书室和放映队,群众性文化团体遍及城乡。在卫生事业方面,相继建立了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院、卫生室(所)等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了防疫、保健、除害灭病和爱国卫生运动,人民健康不断提高。天花、霍乱、头癣、鼠疫已经绝迹,脊髓灰白质炎、白喉等病得到控制。

滁州古文化遗址和名胜古迹众多。据文物部门普查,已发现约90多处。其中,古文化遗址23处,较大的有濮家墩遗址;古建筑尚存近30处,较著名的有无梁殿、上水关、下水关、闻闻戒师塔等。尤以古桥为多,有珠龙桥、薛老桥、广惠桥、五川桥、乌衣浮桥等。有古墓葬12处,以常山、花山乡一带汉墓为多;古城址9处,有建于晋代的滁州古城址,建于南北朝的薄阳、赤湖、荻港三县城遣址,建于南唐时期位于市东南的塘堆城、龚家城、蒋家城遗址和花山古城、闪州古城址等。古碑刻、古摩崖石刻,以琅琊山为中心,已发现300多方。其中有唐吴道子的观音像碑,唐李幼卿、皇甫曾、柳遂的摩崖石刻,北宋欧文苏书的《醉翁亭记》碑。这些历史文物,是滁州悠久文明历史的实证。
滁州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市区西郊的滁州西涧,已开拓为烟波浩渺的城西湖(城西水库),泛舟湖面,可以欣赏自然风光,领略渔舟唱晚的意境。市区西北12.5公里处的关山有“古清流关”,双峰插天,夹口险峻,自古为南北两京(南京、东京)的重要通道,号称“金陵锁钥”。今为全国少见的“三古遗址”(古关隘、古驿道、古战场)。欧阳修曾有“清流关前一尺雪,鸟飞不渡人行绝”的妙句赞其胜。市区西南部的琅琊山,“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有“蓬莱之后无别山”之美誉,1985年被列为全国10个重点森林公园之一,1987年被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88年又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山上有唐建的开化律寺,为佛教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山腰间有宋建的醉翁亭,为全国四大名亭之一;丰山北麓有丰乐亭,与醉翁亭同为游览胜境,除欧阳修为两亭作记,苏轼书文外,宋代曾巩、王安石、辛弃疾,明代宋濂、王守仁、文徵明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及诗文。
近年来,滁州的城区建设注重环境美化,把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与现代建筑融为一体。1978年后,着手于旅游事业的配套开发利用,名胜古迹整修一新,并新建和扩建了南谯宾馆、滁州宾馆、琅琊书斋等,接待中外游人,为滁州再添风采。现在,勤劳、奋发的近38万滁州人民,为建设文明富足的新滁州,正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昂首阔步奋勇前进!
附:若干年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统计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