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滁城钟鸣寺学堂首开体操课。
民国9年(1920年),凤阳举办安徽淮泗道运动会,滁县第一高级小学学生姜宇天(时年14岁)与陈金明同学合为一组,参加“两人三足竞走”比赛,获优胜奖。30年代,省立五中(今凤阳中学)和省立八中(今滁州中学)体育活动开展得十分活跃。民国22年,省立五中派运动队参加在省会安庆举行的省运会,男篮、男排均获第一名,团体总分名列榜首。在田径比赛中,学生杨思久获铁饼和跳高两个第一,铁饼以29米多的成绩破华中地区记录,跳高成绩是1.72米。省立八中的体育教学以新式体操与国术(武术)相结合,武术教师乔灿章是有名的拳师,曾以其精湛的武功打死日本兵多人,探得学生的爱戴。民国23年秋,参加在滁县举办的“滁州专区运动会”的天长县代表队有20多人是学生,天长县初级中学初二学生王宗康,在男子乙组400米、800米比赛中名列第一。40年代末,学校体育实行童子军制度,军服严整,训练严格。女生留短发,着白衬衫、黑鞋黑裤,男生着黄色短袖衫和短裤。男女生均配军棍,棍端带软扣,可连成软梯,可连成旗杆,可抬担架,可搭帐篷。训练内容有队列、野营、爬山、偷营以及旗语。因学校体育经费严重不足,体育器材奇缺,其他体育项目只在局部地区和个别学校开展得较好,许多学校的体育有课无教。
建国后,党和国家对体育,尤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视。1954和1956年,国家颁布了《准备劳动和卫国体育制度》(即“劳卫制”)和《体育教学大纲》,同时推广广播体操,各校体育活动日益活跃。每当黎明,各班体育委员率队在体育场上锻炼,单双扛、跑与跳,龙腾虎跃;课间,师生齐做课间操;下午课外活动,班组之间展开体育竞赛。在1956年举行的省第一届少年运动会上,凤阳中学沈畹兰夺得女子体操全能冠军。1964年,各学校推广眼保健操。1971年至1973年,体育课改为军体课,除行军拉练外,增加了射击、刺杀、投弹和游泳等内容,但篮球等体育活动仍较正常。1972年,全省中学生篮球赛在滁举行,滁县地区代表队获男、女团体冠军。1974年,滁县二中学生张洁参加省三运会,破全国少年铅球记录。1977年,省中学生篮球赛在嘉山县明光镇举行,滁县地区代表队男、女队均获第二名。1979年秋,地区青少年篮球选拔赛、省青少年篮球赛先后在凤阳、天长举行。1980年,滁县一中男、女篮球队代表地区参加省中学生篮球锦标赛,男、女队分获第二、第一名。同年8月,一中女队代表省队参加华东区中学生女子篮球赛,获第二名。1984年8月22日至23日,全区重点中学田径运动会在凤阳举行,凤阳、来安、天长中学分获男子组团体总分第一、二、三名,凤阳、嘉山、定远中学分获女子组第一、二、三名。1986年7月,全区第一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滁州师范举行,滁州市、天长县分获团体总分第一、二名。1988年8月13日至14日,全区第二届重点中学田径运动会在天长中学举行,天长.凤阳、来安中学分获男子组团体总分第一、二、三名,天长、嘉山中学,滁州二中分获女子组团体总分第一、二、三名。1989年10月,滁县地区第二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地区体委新建成的体育场举行,凤阳中学获得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名,并获得18个单项冠军。1990年12月初,全区第三届重点中学田径运动会在嘉山一中举行,凤阳中学、滁州二中、天长中学分获高中部团体总分第一、二、三名,滁州三中、临淮中学、来安大英中学分获初中部团体总分第一、二、三名。1982年,国家体委、教委颁布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小学开展“达标”活动。至1989年,全区已有356358名中、小学生达到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占中、小学生总数(686176人)的56%。此时,全区中、小学共有体育教师389人,其中中学体育教师270人,小学体育教师119人,与学生的比例分别是1:610和1:3963。
自80年代初,国家、省、地、县四级先后命名了一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嘉山二中的排球、滁师一附小的田径、凤阳中学的篮球和田径在全省事有盛誉,先后于1984年、1985年、1986年被评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1985年8月,滁州四中举办全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女篮邀请赛,由扬子电扇厂和琅琊山铜矿等单位赞助,在全地区首开社会办体育之先例。之后,凤阳中学、嘉山二中亦采取组织赞助的办法,举办了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排球邀请赛。1990年2月,安徽省教委、体委指定凤阳县为“省农村学校体育试点县”。1991年,滁州二中代表地区参加在滁州举办的省第十一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运动会,获男子组团体总分第二名。1992年,嘉山中学女子手球队代表地区参加在合肥举办的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手球比赛,获第二名。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