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监测网点
(一)地震台
本区境内有嘉山涧溪地震台(省地震局专业地震台)、滁县地区地震台(地方地震台)、来安地震台(地方地震台)。嘉山涧溪地震台1973年10月建在嘉山县涧溪镇清明山,占地4000平方米。滁县地区地震台1977年建在滁县龙亭口,1980年迁至琅琊山,占地780平方米。来安县地震台1976年建在来安县城西3公里处山坡上。由于该台布点不合理等情况,1990年轻省局决定后,已停止观测。
(二)中心测报站
为了直接掌握第一手观测资料,作为分析预报的基础,地、县地震办公室于1978年前后都建立了中心测报站。全区有8个中心测报站,分别设在各自的地震办公室内。实行“办站台一”。即地震办公室既是一级地震管理机构,又是地震测报的观测基地。观测手段以四土(土地电、土地磁、土地应力、土地倾斜)为主。
地区中心测报站1976年建成,1980年搬迁到地区地震台所在地——琅琊山上办公后停止观测。各县中心测报站1983年清理“四土”仪器后也停止观测。地、县地震局(办公室)的中心测报站随之撤销。地震局(办公室)的地震监测放在抓好三水一宏观(水位、水温、水化、动物宏观)等方面。
(三)群众测报站、点
1975年5月到1976年8月,由于震情的发展,全区观测站、点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有270处,另有观测动物、井水的宏观哨1400多处。观测人员共有6千多人,分布在全区各乡镇、大型厂矿、驻地部队、学校、水库等。观测手段多是“四土”仪器,在当时震情紧张情况下,对安定社会秩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到1983年,群众测报站经历了4次较大的整顿,精简了一批不符合规范的测报站、点,各县保留3—5个观测站。这时,全区共有20多个站点,观测手段仍以“四土”为主,由于自动记录的研制和应用,在观测质量方面有所提高。
1984年对“四土”手段开展攻关清理,并提出测报手段由“四土”向“三水一宏观”转化的工作部署,这是地方地震工作一个大的转折。经过几年边观测、边调整,逐步达到观测规范要求,形成了布局合理、观测质量较高的以“三水一宏观”为主的观测网点。
到1992年底,全区有地震台2个(其中1个属省地震局管理),深井水位观测点3口,浅井5口,泉水3眼,地倾斜仪1个,动物宏观点9个,共计23个专群结合的观测网点。这些前兆观测手段,对捕捉地震前兆信息和预报地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监测手段
(一)测震
通过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振动特征,来测定地震的基本参数(发震时刻、震级、震中位置)及震源力学参数,从而为地震预报提供基本资料,是本区重要的观测手段。嘉山涧溪地震台、地区地震台有此测震监测手段。
省局嘉山涧溪地震台从1973年投入观测后,在测震手段评比中,年年名列前茅,多次受到有关部门的表扬。
地区地震台自1980年投入测震观测以来,观测质量良好,1982年被列为省重点辅助台,承担向省局上报各项数据和地震速报等任务.在全省地方办台的质量评比中,多次获优良奖,1990年又被评为全国地方地震监测系统先进集体。
(二)地下水观测
通过地下水位的相对变化来提取地震孕育过程的信息,为分析地震预报提供依据,是本区又一重要观测手段。全区现有定远程桥、天长铜城、全椒马厂深井观测井三口。定远程桥深井和天长铜城深井均于1980年投入观测,经国家局组织验收合格,列入国家地震局苏、鲁、皖、豫地下水动态观测网。全椒马厂深井1987年投入观测,经省局验收,列入省地下水水井网。
除探井外,全区还确定有民用井泉8眼,开展水位、水温的观测工作。经过数年的观测,他们的数据连续、可靠,分布又广,可作为深井观测的补充部分。
水化学观测,也是地下水观测内容之一。本区使用最多的方法是测水电导率和含氡量。来安复兴泉开展水电导率的观测。地区地震台1980—1992年使用SD—1型水电导仪测量让泉的电导值,稳定在400Ω左右;使用FD—105K型水氡仪测让泉的氡值,氡值在5个格值左右。由于取水经常受山洪和游人等的干扰,现已停测。
(三)地电观测
通过地电仪测量岩石的电阻率及地电场变化,为地震预报提供可靠资料。省局嘉山涧溪地震台1973年10月建成后即开始地电观测,测试方向为EW、NS,测量极/供电极距为200米/600米。1990年前用DDC—2B型地电仪观测,1991年起改为PZ40型地电仪。1981年6月经国家地震局批准,嘉山涧溪地震台的地电是全国地电基本台之一。
土地电,是群测群防工作中的一个创举。1975至1977年,全区使用土地电预报地震的测报站、点多达300多个,即全区每个公社基本上都有一组用来观测地震前兆的土地电仪。测报员在自动记录方面进行研究。1979年,来安一中测报站研制成全区第一台落弓打点地电自记装置,使用效果很好。1982年,天长中心测报站研制成双笔平衡记录仪来自动记录地电的装置,受到了国家地震局仪器厂的赞扬。因很多干扰因素无法排除,1984年通过清理后,全区已先后停止使用土地电观测。
(四)地倾斜
通过多种仪器观测地壳形变的相对变化,为分析地震预报提供依据。全区曾采用过多种不同的地倾斜仪,如简易的倒立瓶报警器、水平摆仪、长水管地倾斜仪、钢架地倾仪、三角钢架机光放大地倾斜仪等,在当时开展群测群防工作中曾发挥一定作用。由于干扰因素很多,1984年通过“四土”仪器攻关清理,除来安一中“钢加机光放大”地倾斜仪保留外,其余型号全部停止观测。来安一中的地倾斜仪自1976年试制安装后,读数方便、清晰、准确,放大倍数达200倍左右,经多次改造、革新,效果更佳,成为本区唯一保留的地倾斜仪。
(五)地磁、地应力等观测
利用仪器观测地磁异常变化,也可作为地震预报依据。在开展群测群防工作中,本区研制了一些简易磁偏仪,并由人工读数,改为自动记录。但由于这种土仪器对干扰因素很难排除,于1984年“四土”仪器清理后,各测报站先后停止使用。
利用仪器观测地下应力变化,这也可作地震预报重要的前兆依据。在开展地震群测群防中,许多干扰因素也难排除,于1984年“四土”仪器清理后也先后停止使用。
(六)动物宏观观察
观察动物的异常反应来预报地震。在群测群防开始阶段,尤其是唐山地震后,几乎每个生产队都有专人观察动物。经过几年调整,全区现有动物宏观点9个,分别对羊、牛、鸡、鸽、鱼等多种动物进行动物习性异常观察,也是本区监测地震的一种手段。
三、地震宣传
本区地震机构成立后即开始了地震宣传,以提高干群防震减灾知识。1976年唐山地震后,针对本区较为紧张的震情,开展广泛的地震知识教育。据不完全统计,1975—1977年上半年,共分发地震宣传挂图5千多张,各种地震知识文字材料3万多册,编印宣传材料2.6万多份,举办讲座130多次,放映电影幻灯1千多场次,有线广播170多次,请专家讲课和作报告30多场次,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
1977年下半年,本区震情趋向缓和,此后转入经常性宣传,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对象,采取不同宣传形式,以提高宣传效果。对各级领导以文字材料、口头汇报等形式进行宣传。编印《地震工作情况》、《情况通报》、《震情简报》、《地震工作》等,供领导及有关单位阅读,宣传地震知识,汇报地震趋势、地震工作动态等,使领导和有关单位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认识,推动丁防震工作的开展。对社会公众则采用开放的宣传方式,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以及咨询服务活动、电影、文艺演出、宣传栏、黑板报、墙报、图片、文字材料、布告、通告等,宣传地震科普知识。对机关、厂矿职工,以及广大师生采用报告会、讲座等形式,其宣传效果更佳。
从1985年起,地、县(市)地震机构每年订阅多种地震科普报纸,有《地震报》、《中国地震报》(1992年改名为《中国减灾报》)、《中原地震科普报》、《地震知识报》等共二百多份。除按时张贴宣传外,还向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有关领导赠阅。地区地震局在滁城闹市区、车站、地委大门口、西门文化馆院内布设宣传栏、黑板报、墙报,定期张贴和更换宣传资料,向广大干群宣传地震知识。科技人员撰写地震科普文章,向《滁州报》、《中国地震报》、《中原地震科普报》、《地震报》、《地震知识报》以及电台、电视台投稿,据不完全统计,约有80多篇稿件被采用。
1991年以来,每逢“唐山大地震发震纪念日”、“国际减灾日”等,均开展街头咨询活动,宣传地震知识,解答群众关心的一些防震减灾问题。在城乡各中学举办地震知识讲座,向中学生宣传地震科普知识,增强青少年防震减灾意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