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区历史上对传染病多无预防措施,仅有种牛痘稍普遍。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预防工作,使一些传染病逐渐得到控制。
1951至1984年,全区上报传染疾病21种,依发病数量多少排列分别为疟疾、流感、痢疾、麻疹、百日咳、病毒性肝炎、流脑、钩端螺旋体、伤寒副伤寒、乙脑、白喉、黑热病、副霍乱、天花、脊灰、猩红热、狂犬病、回归热、斑疹伤寒、出血病、炭疽病。1985年上报尚有16种,白喉、天花、黑热病、回归热、斑疹伤寒5种已基本得到控制。至1992年,全区已经消灭和基本消灭的传染疾病有:鼠疫、古典型霍乱、天花、回归热、黑热病、白喉;疫情下降较大的疾病有:麻疹、钩端螺旋体、EL—TOR型霍乱、猩红热。而有些疾病,如狂犬病、病毒性肝炎、乙脑、出血热等则明显上升。
一、天花
建国前,本区天花流行不绝。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和加强防疫工作,天花患者大为减少。1951年,全区尚有天花病人833例,死亡90例。1952年,全区尚发生3例,均在嘉山县。1953年发生9例,发病率为0.43/10万,主要集中在全椒(6例)、来安(2例)、定远(1例)三县。全椒病例发生在1953年4月,为全区最后报告的病例。
1950年春季,全区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普种牛痘,以后每3—5年进行一次。60年代每年对重点人群接种,每5—10年进行一次普种,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天花的发生和流行。1978年,本区对9个月至55岁人群共272.36万人进行牛痘苗接种,是全区最后一次种牛痘苗。
二、麻疹
建国前,麻疹连年大流行。民国30年(1941年),来安县发病1万余例,死亡2200余人。
建国后,全区发病率超过100/10万以上有三次较大流行。1951年,全区首次报告疫情记载,发病4400例,发病率为74.67/10万,病死303人,病死率为4.00/10万。1952年发病10725例,发病率为518.63/10万,主要集中在定远县,发病6543例,占全区病例总数的60.9%。1959年发病31781例,发病率为1290.80/10万。至60年代,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70年代趋于稳定,80年代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50至60年代,麻疹的预防主要是赴现场调查,分析疫情,指导隔离,对症治疗。1972年起广泛应用麻疹病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全区当年接种麻苗24.2万人份。70年代的预防接种均为每年一次集中进行,但全区发病率无明显下降,仅病死率明显减少。80年代由于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落实,麻疹发病得到有效控制。1986至1992年,全区麻疹发病5178例,死亡7例,1989年以后无麻疹死亡病例。
三、脊髓灰质炎
1955年,全区发生8例脊灰病人,死亡1例。1957年发病10例,发病率为0.42/10万。1964年全区发病90例,发病率为4.09/10万。1982年,全区无脊灰病例报告。以后发病率一直维持在0.1/10万以下,提前8年达到卫生部1985至1990年计划免疫疾病基本控制指标(发病率在0.1—0.10/10万)。
1960年始,本区广泛使用口服脊灰活疫苗(小儿麻痹糖丸)进行免疫预防。1978年,在发病疫点应急扩大接种,控制脊灰流行。1982年起,实施对脊灰监测,适时收集粪便及血清标本送省卫生防疫站,进一步做病原学的分离鉴定工作。
1986至1992年,全区脊灰发病31例。1990年,嘉山县出现脊灰暴发流行,发病21例,主要集中在潘村乡,计发病16例,占76.19%,发病年龄最大的9岁,最小的3个月。据调查,该县脊灰暴发流行,主要原因是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未服脊灰活疫苗或未服全程脊灰疫苗所致。1992年起,全区无脊髓灰质病例发生。
四、白喉
建国前,白喉在本区广泛流行。民国10年(1921年),凤阳县发生白喉流行,仅长淮卫一条街就有10个孩子患白喉,全部死亡。1951年全区报告25例病人,发病率为1.23/10万,死亡7例,死亡率为0.35/10万。以后发病率逐年升高。1955年发病639例,发病率为27.98/10万,病死92例,死亡率为4.03/10万。其中全椒县发病228例,发病率为84.87/10万,占全区发病总数的35.68%,病死40例,死亡率为14.89/10万,占全区白喉死亡总数的43.48%。1958、1959、1960年发病率分别为28.73/10万、26.12/10万、4.96/10万。以后以散在发生的形式连绵不断。1979年,全区发生6例病人。1982至1992年,全区无病例报告。
1951年,全区使用明矾沉淀白喉类毒素(白类)预防注射。1955年,全椒县使用中医单、验方预防和治疗白喉,收到一定效果。1956年以后,全区以区、乡为单位,采取“块块清”的办法,对7岁以下儿童普种白类,1959年扩大到以县为单位,“块块清”普种精制吸咐白喉类毒素(精白类)。1960年起,在发生白喉的疫点施行应急接种,用白喉抗毒素和精白类实施预防注射,有效地控制了白喉的发生和流行。
五、钩端螺旋体病
1962年,嘉山县首次发生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流行,发病74例,发病率为0.2/10万。1963年和1965年分别在全椒县、嘉山县发生钩体病大流行,共发病1400人。从1970年起,发生第二次大流行,持续三年,发病主要集中在定远县。1973年,全区发病4539例,定远县发病3508人,占全区病例的77.29%。1986至1991年,全区发病55例,均为散在发病。1992年无病倒报告。
自1970年开始,首次在嘉山县接种钩端螺旋体菌苗,由于菌苗接种反应重,加之疫情平稳,1979年后未再接种。1971年,全区广泛采用中草药治疗钩体病,嘉山县用土伏苓、甘草、野马追,凤阳用柴胡、竹叶、芦根、车前草等,均有明显效果。
六、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1952年,全椒县报告发病7例,死亡3例,为全区首次疫情记载。总的发病趋势是50年代散发,60年代呈上升趋势,70年代持续不下。1973年,全区发病984例,发病率33.25/10万,病死61例,死亡率为2.06/10万。80年代明显下降。发病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年龄集中在15岁以下,以1—6岁发病最高。传播媒介主要为三带库蚊。1986年至1992年,全区共发病1144例,病死33例,其中1992年发病326例、病死4例。
预防以接种乙脑疫苗为主。1952年,全区开始在重点人群中使用乙脑疫苗。1971年,全区对重点人群广泛接种,收到一定效果。
七、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民国31年(1942年),滁县发生流脑大流行,仅滁城四月一日出棺多达200余次。1951年,全区疫情报告240例,病死52例。以后至1985年间,全区发生过四次流行。第一次在1959年,发病509例,发病率20.67/10万,病死38例,遍及全区七县。1967年出现第二次全区性大流行,发病20016例,发病率达839.03/10万,病死861例。1968年有所下降,以后每年均有病例报告。1977年第三次大流行,全区发病8719例,发病率为273.71/10万,病死239例。1985年第四次流行。1986至1992年,全区发病768例,病死26例,其中1986年发病475例,病死19例。1992年全区仅报告6例,无死亡病例。流行菌株为脑膜炎双球菌A群。发病高峰70年代在3月份,80年代在4月份。基本符合每3~5年一次小流行,8~10年一次大流行的规律。
防治采取综合措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室内通风、勤晒被、减少群众集会,中草药及喷喉点鼻等。1976年以后,主要施行以接种流脑提纯和多糖体菌苗为主。由于菌苗效果好,有效地削平了全区1985年流行高峰,减少发病5514人。
八、病毒性肝炎
建国初期,肝炎在全区散在发生,时有局部流行。1959年,全区报告肝炎病例509例,病死38人。以后至1985年二十六年中出现三次流行高峰。第一次在1962年,全区报病8410例,发病率为417.08/10万,病死952人。第二次在1967年,全区发病1109例,发病率为46.49/10万。第三次在1972年,全区发病9222例,发病率为330.89/10万,病死5例。1979年,全椒县三合乡三合大队肝炎流行,2351人中有129例肝炎病人,发病率高达5487.03/10万。是年,在蚌埠医学院的协助下,全区首次对不同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进行调查,其中三合大队81例甲肝病人有7例HBsAg(被动反向血凝法)阳性,阳性为8.46%,第一次记载了滁县地区病毒性肝炎有甲型和乙型之分。病毒性肝炎从90年代起分三型报告,即甲型、乙型和非甲非乙型。1986至1992年,全区病肝发病55091例,病死12例。1991年因洪涝灾害,当年全区报告病肝13600例,为本区传染病发病之首位。
70年代在疫区采用中草药大锅汤人群普服预防病肝。80年代分别采取以肌注丙球为主的综合性措施预防甲肝,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措施预防乙肝,以隔离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措施控制甲肝流行。加强卫生宣传,开展对饮食服务人员的HBsAg检测等,均获得一定效果。
九、狂犬病
1955年10月,凤阳县发生建国后首例狂犬病人,至1958年,全区累计报告7例病人,全部死亡。1981年7月至1985年12月,全区处理动物致伤人群37531人,平均每平方公里的人患狂犬病密度在9.18以上,发生狂犬病人265例,全部死亡。
1980年10月,全区第一个预防狂犬病专科门诊部在地区卫生防疫站成立,专为动物致伤的人注射原代地鼠肾组织,培养人用狂犬病佐剂疫苗(简称组苗)和适当应用抗狂犬病血清进行免疫。1982年,地区防疫站在全椒县开展免疫犬试点,通过检验证实,注射一支兽用狂犬疫苗可以保持半年的免疫力。至1983年,全区7个县(市)的卫生防疫站均先后开设专科门诊,开展狂犬病免疫治疗。1985年,各县都组织灭犬专业队,在流行区内突击灭犬,从管理犬、免疫犬及灭犬三方面着手,控制狂犬病流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豢养宠物盛行,狂犬病也随之增加。1986至1992年,全区报告狂犬病65例,死亡65例,其中1986年报告22例,死亡22例。1992年全区仅报告1例,死亡1例。
十、伤寒副伤寒
全区1951年疫情报告354例,发病率为17.54/10万,死亡21例,病死率为6.2%。1956年出现第一次流行高峰,发病1321例,发病率为56.40/10万,病死8例,分布全区各县,主要集中在嘉山县。在以后的十多年中一直处于散发状态,发病率维持在20/10万以下。1971至1973年出现第二次流行高峰。1971年为1951例,发病率为70.00/10万,主要集中在定远县。1972年为3991例,发病率达138.64/10万,是建国后流行最多的一年,主要集中在嘉山县。1973年为2701例,发病率为91.27/10万,仍集中在嘉山县。以后发病逐年下降。1978年,凤阳县燃灯乡发生乙型副伤寒暴发流行,在本区属首次。1986至1992年,全区伤寒、副伤寒发病1123例,均为散在发病,未出现较大的流行。
对该病主要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广泛宣传伤寒、副伤寒的防治知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饮用水源进行有效的漂白粉精消毒;定期喷撒DDV消灭蚊蝇;就地隔离治疗现症病人;病家采用1—10PPM漂白粉液消毒餐具及病人用具等。
十二、炭疽病
1955年首次发生炭疽病,发病率为0.13/10万,主要集中在定远和凤阳两县。1965年8月,凤阳县小溪河公社前庙大队虎头生产队流行该病,全队34户157人发病80例,病死2例。症状一般是喘、泻,全身紫斑。以后全区经常有炭疽病例报告。1985年5月,定远县发生4例炭疽病人,病牛8条,流行范围波及四乡七队。1989年,定远县发生1例肺炭疽病人,后死亡。1990年以后全区无病例发生。
加强对疫区牲畜管理,销毁被污染的猪肉、牛肉、羊肉,对疫区大牲畜接种无毒炭疽芽胞菌苗,封闭牲畜交易市场和就地隔离治疗现症病人,广泛开展污染环境的消毒处理工作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