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49年,皖北行署颁发《冬学运动计划要点》,全区城乡规模较大的小学均举办夜校,组织成年人识字扫盲和学习时事政策。1950年11月前后,各县先后建立了冬学委员会,区、乡相应成立文教委员会,村设校委会,统筹开展冬学运动。当年全区培训冬学教师447人,办冬学637所,参加学习学员为15039人。学文化与学政治并重,政治主要是结合当时的土改、抗美援朝等中心工作进行学习。
1951年,本区各地土改工作基本完成,分得土地的农民迫切要求文化翻身。这一年,全区共办冬学1674所,39800人参加学习,其中有346所冬学具备校舍、经费、学员、师资等条件,当年转为常年民校,学员11000人。
1952年9月,省人民政府发出扫盲运动的指示,专区和县、区、乡都成立了扫除文盲运动委员会,招收一批扫盲教师组成扫盲工作队,运用“速成识字法”下乡扫盲。至1953年,全区办常年民校1048所,其中速成实验班90多个,外有各种识字班455个,全区共组织83000人入学。
1954年,全区普遍遭受水灾,围绕生产自救,向农民进行互助合作和发展生产、战胜灾荒的教育。组织农民学习领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年,由于灾情很重,影响了冬学的发展,据天长、滁县、嘉山三县统计,入学人数只有1442人。
1955年,随着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农业合作社社员普遍要求学会记工分账。各地根据“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原则,学习当地主要姓氏、人名、地名、合作社名、农活、农具名以及庄稼、牲畜名,度量衡数字和其他一些记工算账所必需的文字。这一年冬,入学人数创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最高记录,到1956年3月统计,全区共入学13.15万人。
1958年受“大跃进”的影响,扫盲工作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形成浮夸风,入学和脱盲人数越报越大。当时要求在高炉旁、水利工地学文化,但收效甚微。
1962至1965年,改变了大轰大嗡的做法,采取小型分散、送字上门,结合生产、互教互学等形式,扫盲工作又逐步走向正轨。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民教育以学习政治为主,主要学毛主席语录、“老三篇”。
1978年11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本区各地因地制宜地普及初等教育,堵住新文盲的产生。天长县利用农闲组织文盲短期脱产学习,来安县创办农闲小学,定远县常年办民校扫盲,嘉山县利用中小学办夜校,并在全区得以推广。1980年冬和1981年春,全区共办扫盲班2175所,入学人数41846人,业余小学7所,入学157人。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民教育由扫盲学习发展到学科学、学技术。1981年,天长县新华公社在农民速成班基础上创办一所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学员主要是回乡知识青年、基础干部、脱盲社员。1984年春,全区举办乡、村农民文化业余技术学校(班)100多所,共培训回乡知识青年8万多人次。
1986年5月,经行署检查验收,滁州市为基本扫除文盲县,全椒、天长为基本扫除青少年文盲县。至1990年,全椒、天长、来安、嘉山、定远相继成为基本扫除文盲县。
天长县于1988年7月被评为全国扫盲先进县。天长界牌乡农技校、嘉山明东乡农技校、全椒复兴乡农技校于1989年11月被评为农民技术教育先进单位。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