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私塾
本区私塾有团馆、东馆、门馆之分。清贫学究请董事为其联络筹措,所设之馆称“团馆”;颇富才识的名师,为富豪家庭所聘设之馆称“东馆”;学识渊溥、声望地位较高,在自家设馆课徒称“门馆”。本区各县以“团馆”为主,“东馆”、“门馆”较少。
私塾以一年为一馆,每年教学十个月左右,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教材及学习年限无定制。塾师的日常教学程序是上午教读基本教材,于放午学前每个学生写大字一篇;下午教基本教材,蒙童温习字方(字块),开讲者读诗文。每月初一、十五以及午收、中秋、馆末等阶段,学生要将该阶段所念之书复读背诵,背错者重背,无大错方可过关。
私塾的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对不同年龄及不同智力的儿童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启蒙的儿童先识字方,再读《百家姓》、《千家文》、《三字经》等,然后读《四书》、《五经》。对年龄大的学生逐步加授一些封建伦理、社会实用及一般文史知识,大多以《女儿经》、《孝经》、《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古文观止》、《通鉴》、《史记》、《左传》等为教材。
私塾的学规极严,动辄以戒尺打学生手心和罚跪,“学以畏而成”是一般塾师的信条。也有少数塾师对学生态度和蔼,重启发而不重注入,重开导而不重体罚。私塾作为旧社会普及初等教育的主体,遍及城乡各地,有的县有百余所,有的县七八十所。民国时期,由于学校开设的少,城乡私塾仍然很多,只滁城就有陈小山、张雨三、宋锡畴、吴铁生等私塾15所。
20世纪30年代,本区各地出现不少改良私塾,其特点是废除体罚。塾师都是些没有人事关系,找不到职业的中学或师范毕业生。课程设置和使用的教材几乎与当时的学校无异。一般学生经过二三年学习,即可插入当时的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继续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弥补小学教育的不足,抗日民主政府鼓励地方发展私塾,使用根据地民主政府发行的课本。据盱凤嘉县(潘村、古沛等区)统计,民国29年(1940年)有私塾60多所,学生700多人。1952年下半年,全区绝大部分私塾转为公办小学,私塾算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二、义学
义学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与私塾无异,也叫义塾。它是旧时由私人集资或地方公益资金兴办的一种免费学校,只是一年三节(端午、中秋、春节),学生要向先生送“节礼”。大部分义学(义塾)都有一定的学田,用田产租金维持办学,部分义学的房产、土地为当时的官员捐赠和购置的。
据《凤阳府志·续志附》卷之八记载:“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凤道孙文光捐治东南基地二亩筑社三层,各三间为义学;又置独山旁教场两处岗地九十八亩有奇,为延师修业之资,选生童诵读其中,立碑记其事。”
据民国9年《全椒县志》载:“清吴宪书,庠贡,居北乡,嘉庆十九年(1814年),大饥,曾慷慨捐粟二百石设粥厂于孝隐祠,远近乡邻,存活甚众。复创义塾,以诱后进。”
清代约在康熙年间,天长县在同人书院西边办有义学,嘉庆元年(1796年)知县王明改建于城隍庙前,以后屡设屡废,直沿至民国以后。
据《嘉山县志》(汪雨相手稿)记载:“清光绪二年(1876年)九月,三界市(今嘉山三界乡)邑绅吴炳庭捐田、房、牛、现金折合纹银六千一百两,创立三界书院、义学。”
据《定远县志》载:定远县仓镇冯正堂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八月捐设义学,职员蒋荣宗呈批准开设义学,并订有义学条规。
三、书院
书院,原为藏书校书的地方,以后逐渐变成了学者讲学、学生读书的场所,是科举时期一种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和学术交流机构。
书院学生无定额。明清两代入院就读者有两大类:一是文课生,大都是已入学的生员,为应乡试而入院补习,按月定期来院听课,送诗文请教师批阅;一是童课生,大多是经童试合格及来院准备应童考或院试的官员子弟。学生住院的(称正课生)可以享用政府提供的膏火,不住院的为走读(称附课生)。
书院的教学内容为儒家经典,以学生自学为主。每月设官课一次,由山长(书院负责人,多由地方士绅担任)聘请学者到书院讲课,解答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成绩考查。
明代后期,本区各地开始兴办书院,到清代前期,先后建书院27所,其中滁县3所,来安5所,全椒6所,天长3所,定远4所,凤阳6所。滁州的平虚书院有厅堂房屋30多间,颇具规模,咸丰初毁于兵火。凤阳淮南书院有藏书楼两层(今县公安局大门内约四十米处,系木质砖砌结构,红松楼板,解放初期曾作过凤中教师宿舍),藏经史子集四千卷,在凤阳境内有学田235亩,在泗县还有10000多亩洼地。
明清时代本区境内书院一览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