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治保组织
1951年,全区各县,区、乡、村普遍开始组织群众性的治安保卫委员会。到同年底,全区589个乡成立了治保会,共有委员1708人,治保小组2069个。1954年5月,全区有76个区、1057个乡镇建立了基层治保会,共有正、副主任1179人,治保委员7497人。从1961年冬开始对全区城乡治保组织进行整顿、调整和充实,据1962年元月调查,全区17个集镇调整充实了治保会118个,治保小组149个,共有成员2096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治保组织名存实亡。1979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和省委有关指示精神,地区公安处在滁县黄圩、乌衣、汪郢、担子4个公社和乌衣镇进行治保主任训练班试点。同年底至次年春,全区各县普遍开展了治保主任培训工作。全区2300多个大队、街道治保主任和280多个区、社特派员以及县直单位、农林四场、社办企业的治保干部都轮训一遍,使全区治保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大为提高。1984年在机构改革中对基层“治保会”普遍进行了充实。同年底统计,全区共有治保会3101个,成员13270人,其中城镇街道377个,成员2279人,农村2724个,成员10991人,共有治保小组22764个,成员66137人,其中城镇1015个,成员2557人,农村21749个,成员63580人。
二、治保工作
建国初期,全区治保组织主要任务是协助公安机关加强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秩序,对群众进行防奸、防特、防盗、防火和镇压反革命的宣传教育,发动群众检举,揭发土匪恶霸、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和反动道会门头子、潜伏特务,协助民兵及农、青、妇等组织打更放哨等。1952年初,召开全区治安防奸模范代表大会,评出防奸模范394名,其中一等模范77名,二等模范239名,三等模范78名。1954年春,嘉山县治保模范郁学斌发现逃亡匪首李三起的老婆经常买香烟,分析李匪可能隐藏在家中;不久又发现李家屋后有新挖出的泥土,就报告县公安局,将李匪从其家中地洞里搜获。
1957年至1966年,全区各级治保会重点协助公安机关对群众进行治安灾害事故的“四防”教育,维护公共秩序,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各类刑事案件以及继续依法对“四类分子”(地主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刑事犯罪分子)进行监督改造等。这一时期公安机关破获的刑事案件有一半左右是在治保会的协助下破获的,其中较小的刑事案件有90%是由治保会查清的。
“文化大革命”初期,全区治保组织陷于瘫痪,工作停滞。
1970年10月中旬,滁县地区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召开各县人保组长、治保组长会议,传达省革命委员会治保工作会议精神。会后各县对基层治保组织进行整建,全区治保工作逐步得到恢复。
1979年全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和地富子女成份问题的决议》,通过评议和审批给大部分“四类分子”摘掉帽子。1984年遵照中共中央1983年54号文件规定,给所有“四类分子”摘帽。
1979年底至1980年春,全区普遍开展治保主任培训工作,全区治保工作得到了加强。
三、特种行业管理
建国初期,社会治安复杂,特种行业管理范围较大。随着社会秩序的稳定,特种行业管理范围逐渐缩小,管理项目也有所更易。1962年全区17个较大的集镇共有特种行业447个,其中修配业45个,旧货收购20个,旅社88个,浴池21个,寄货店31个,骡马坊6个,洗染店18个,饭店128个,钟表修理11个,照相馆16个,刻字印刷20个,高箩挑33个(挑着箩筐收旧货的)。到1986年,全区共有特种行业1254个,其中旅店业839个,旧货业319个,印铸刻字业87个,信托业9个。
建国以来,全区公安机关还多次协同工商部门对特种行业进行检查整顿,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1962年在商业部门配合下,对全区428个特种行业进行了普遍检查,换发营业执照。1964年5月15日,专署公安处发出《关于加强特种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随即于6、7月份对全区特种行业进行整顿,取缔了一些非法开设、经营的特种行业。“文化大革命”中,特种行业管理受到严重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区公安机关配合工商部门对特种行业重新进行了登记,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
1949~1992年,通过对全区特种行业公开的治安行政管理,发现和查获了一批刑事犯罪分子。如1955年,滁城派出所通过特种行业管理发现伪造印信案3起,逮捕作案分子3人。1961年12月至1962年元月,凤阳县临淮镇的特种行业工作人员向公安机关提供追查犯罪线索21个。1978年凤阳县府城镇南门废品收购门市部职工,先后协助公安机关侦破案件37起,缴获钢铁924.5公斤,有色金属163公斤,塑料薄膜148.5公斤。1984年3月27日下午,全椒襄河镇钟表修理门市部一营业员,发现一男性中年人低价出售新的“金锚”牌手表,随即向派出所汇报。经审查,一举破获了1983年11月15日夜合肥市红旗百货商店盗窃案。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