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民抗敌协会
民国28年(1939年),新四军第四支队先后派出民运组在滁县常山岭、章广集、曲亭、大柳、花山等乡建立农民抗敌协会。民国29年3月,滁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同时成立了滁县农民抗敌协会,邓树棠任理事长。此后,天长、来安、嘉山、全椒、定远、凤阳等县以及半塔直属区和藕塘中心区的农民抗敌协会也先后建立起来。农抗会的主要活动是发动群众减租减息、斗争不法地主、开展生产互助合作、给烈军属和劳动力不足的困难户组织代耕,动员群众参军支前,站岗放哨做向导,有时也直接参加战斗。
民国30年4月,皖东地区农民抗敌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李世农为总农抗理事长,大会号召各地农抗会做好“三七分祖、二五减租”、“分半计息”、“老债还本”优抚抗属、生产开荒等工作。民国31年4月,路东总农抗还创办了通俗刊物《路东农民》。同年秋,皖东津浦路西地区总农抗成立,选举涂中庸为总农抗理事长。
民国34年8月,取消“农民抗敌协会”名称,改为农民联合会。
二、农民协会
建国初期,专区一级没有成立农民组织。在此期间,滁县、全椒、定远、嘉山等县于1950年前后分别成立了农民协会,炳辉县(今天长县)和凤阳县的农民组织分别称农民联合会和农会。1950年始,从县到乡、村各级都有农会组织。尤其是在土地改革、反匪反霸和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农会作为农民自治性组织发挥着主导作用,他们提出的口号是:“一切权力归农会”。1954年以后,农民协会职能主要是组织农业生产互助合作。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深入开展,农民协会组织逐步消失。
三、贫下中农协会
1964年在全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开始在生产大队建立贫下中农协会(简称贫协),配主席1人,生产队建立贫协小组,配小组长1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贫协活动暂时停止。1968年下半年,滁县、天长等县先后召开第一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选出县贫协主任和副主任、委员等。1969年4月,滁县专区贫下中农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出委员69人,常委委员19人。1973年3至11月,全区各县先后召开贫下中农代表大会,成立了县贫下中农协会,公社和生产大队也恢复建立了相应的组织。1973年3月召开滁县地区贫下中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滁县地区贫下中农协会主任、副主任和常委委员。
1973~1982年,全区各级贫下中农协会组织组成贫下中农管理小组,进行“四管一教”(管学校、管商店、管医疗卫生、管财务帐目、给下乡知青再教育)。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贫协组织协助党组织宣传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动贫下中农搞好农业生产,改进经营管理,壮大集体经济。
1982年,全区各级贫协机构撤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