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粮仓
解放后至1992年,滁县地区的国家粮油储存经历了一个由简易到正规,由传统管理到科学管理的发展过程。
1950年5月,中国粮油公司滁县粮食支公司成立后,临淮关粮食办事处首先接管了上海银行的一座永久性仓库,容粮150万公斤。是年6月,滁城、乌衣、明光三地以竹席搭盖草仓6座,容量约450万公斤。1951年1月,滁县于北门外火车站附近新建2座永久性木柱砖墙、瓦顶仓库,可容粮300万公斤。是年底,专区国家粮仓可储粮4000余万公斤。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家粮食库存量迅速增加。滁县专署粮食局贯彻“以保养原有仓库为主,新建民俗仓为辅”的方针扩修仓库。1953年1至10月,嘉山、滁县、炳辉(今天长县)、定远等县修缮各种仓房增容4166.5万公斤,并先后在定远县永康乡,滁县直属库和乌衣乡,炳辉县城关、铜城,凤阳县刘府、门台子等处共建造收纳仓容2200万公斤。全区建草仓容2600万公斤。
1954—1958年间,在全区99个点建仓容18663.5万公斤,年均建仓容2733万公斤。60年代初,粮食收购量锐减,建仓甚微。70年代,粮仓建设趋增。1970—1976年的7年中,全区共建造仓库容量为9900万公斤,年均建仓容1415万公斤,建仓点达到130个,年均建仓点18.5个。
1977—1979年,年均收购粮食2.5亿公斤。三年中全区又增建粮仓84幢,容量6982万公斤,年均建仓容量2327万公斤。1979年2月,中央直接投资在本区滁州市境内山区,建造安徽省第一座地下粮库、俗称“石洞库”。主库容量500万公斤,1979年9月破土动工,1985年4月投入使用后定为粮食中转储备库。80年代,滁县地区成为全国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入库量持续大幅度增长,年均入库5亿公斤。为进一步解决仓储,国家商业部、省粮食局共投资3413.5万元,在本区兴建“一洞三库九厂”及基层粮仓,可容量为8000万公斤、油罐2000吨。“三库”分别是:凤阳县临淮关粮食中转储备库,容量5000万公斤;定远县炉桥镇粮食中转储备库,容量5000万公斤;天长县粮食大库,容量4000万公斤。
1985年秋,国家又在来安县水口粮站建设一座1500万公斤容量的粮食中转储备库。是年末,全区仓库总容量已达9.5亿公斤,是1950年的3.5倍。1980—1985年6年间,国家在滁县地区264个点建设粮仓容量5.1亿公斤,相当于新中国建立后至1979年30年本区建仓点的总和,年均建仓容量0.85亿公斤。
1986年,全区又建简易仓容量1750万公斤,总投资101.5万元;报废老仓改建容量1000万公斤。总投资50万元。
1987—1989年,全区未再投资粮仓建设。
1990年国家继续投资建正式仓容量1.8亿公斤,分布全区104个建仓点,总投资2094万元;由各县自筹资金列入成本的老仓改建容量2500万公斤,分布于全区19个站点。
1991年全区共兴建仓库容量1.2亿公斤,修建简易仓棚容量1.3亿公斤,分布全区125个站点,总投资296.18万元。当年本区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灾害,一部份仓库遭水毁。水灾后改建水毁仓库容量5000万公斤(其中:水毁容量3500万公斤,改建容量1500万公斤),分布于全区28个站点建设,总投资700万元。
二、粮食中转储备库
1982—1992年,国家商业部先后在滁县地区投资兴建白云庵、滁县、临淮关、炉桥、天长、水口、城东、明光八座粮食中转储备库(简称粮食大库),共建仓容2.81亿公斤,投资5297.97万元,地方自筹808.51万元,总计投资6106.48万元,其中白云庵、滁县、临淮关、炉桥、天长5座粮库于1992年9月18日被国家粮食储备局命名为国家粮食储备库。明光、城东两库分别于1992年11月以后被国家粮食储备局命名为国家粮食储备库,各库分述如下:
滁州国家粮食储备库即白云庵洞库。位于滁州市珠龙乡白云山内,因打通山石成库,故俗名石洞库。是由商业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1978年联合下文批准兴建的。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在南洞口又建库容为500万公斤的中转仓,以及其它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总投资269.6万元(其中地方自筹26.6万元)。库区占地25亩,约1.67万平方米。洞内长年温度在16—18℃之间,达到准低温仓的标准,储粮效果好。
滁县国家粮食中转储备库原名滁县地区粮食中转储备库。位于滁州市城南近郊。1982年6月开工,1985年12月完工,1986年5月验收使用。建仓库容4200万公斤,油罐2000万公斤。有铁路专用线1.7公里,铁路罩棚2237平方米,以及其它配套设施,总投资720万元(地方自筹40万元)。库区占地188.34亩(约12.56万平方米)。1990年又在库内扩建仓库容量2000万公斤,铁路罩棚5148平方米,以及其它配套设施。总投资450万元(地方自筹70万元)。1991年10月完工,1992年3月27日验收交付使用。
凤阳国家粮食储备库原名临淮关粮食中转储备库,位于凤阳县临淮关镇。1984年6月开工,1989年8月完工,1990年11月14日验收使用。建仓库容4300万公斤,(其中:为面粉厂配套生产的立筒库容300万公斤,日产15万公斤面粉厂一座)有铁路专用线1.735公里,铁路罩棚4583平方米,以及其它配套设施。总投资916.82万元(其中县局自筹48.82万元)。库区占地152.5亩,约10.17万平方米。
定远国家粮食中转储备库原名炉桥粮食中转储备库,位于定远县炉桥镇。1984年6月开工,1988年6月12日完工,1989年11月24日验收使用。建仓库容4700万公斤,有铁路专用线1.66公里,铁路罩棚5168平方米,以及其它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总投资938.53万元(县自筹85.53万元)。库区占地167.8亩,约11.19万平方米。1991年冬,又在库内扩建库容1100万公斤,铁路罩棚2614平方米,以及其它配套设施,又在库区南侧征地5.46亩,约3640平方米,正在建设中。
天长国家粮食储备库原名天长粮食中转储备库,位于天长县城东侧,距白塔河南岸800米。规划建库规模为6000万公斤,分期实施。第一期工程1985年6月开工,1988年4月完工,1988年6月25日验收,建仓库容4300万公斤。有年吞吐量15万吨码头一座,以及其它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总投资718.15万元(其中县局自筹153.15万元)。库区及码头占地191亩,约12.73万平方米。1990年扩建第二期工程,建仓库容1000万公斤,以及其它配套设施,1991年6月完工,1992年3月25日验收,总投资243.95万元。
水口粮食中转储备库位于来安县水口镇西北1公里处。1985年10月开工,1988年9月完工,1989年1月20日验收。建仓库容1500万公斤,以及其它配套设施,总投资269万元(其中:县局自筹53万元)。库区占地66.1亩,约4.41万平方米。
全椒国家粮食储备库原名城东粮食周转库,位于全椒县城东郊。在原城东粮站的基础上扩建(原粮站有仓库库容600万公斤,占地23.3亩,约1.55万平方米),建库库容5000万公斤,分期实施。第一期工程1991年11月开工,计划建仓库容1900万公斤,以及一些生产、生活配套设施,计划投资483.8万元(其中:县局自筹143.8万元)包括原城东粮站占地,整个库区占地113.3亩,约7.55万平方米。目前第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
明光国家粮食储备库位于嘉山县城南侧,规划建库库容规模5000万公斤,分期实施。第一期工程计划建库容2000万公斤,加之生活、生产等其它设施,计划投资754.625万元(其中:县局自筹征地费144.625万元)。现已征地98.2亩,约6.55万平方米,尚未动工。
三、粮油保管
(一)贮油
50年代初,油脂经营业务属中国油脂公司滁县专署办事处。当时油脂收购量不大,贮油设备极为简陋,多为木柜、砂缸之类。油脂管理机构并入粮食局以后,除沿用旧器贮油外,开始有计划地建筑油池。1956年秋,安徽省粮食厅投资11.25万元,在定远、凤阳、滁县、全椒四县建筑水泥抽池,可容106.5万公斤;凤阳县用白铁皮自做9只油箱,可储油40吨。以后又陆续兴建一批此类油池。但在长年使用过程中,因质量低劣或人为损坏,到60年代,水泥油池绝大多数因质量问题停止使用,改用国家标准铁桶随装随运。70年代中期,各地普遍兴建新的贮油设备——油罐。1975年,国家在滁县地区兴建新油罐112个,容量为2105万公斤。大者可容7.5万公斤,小者也可装1万公斤。
1980年以后,油脂生产迅速发展。当年国家投资141.5万元,在本区新建钢板油罐容量253万公斤。其分布点是:天长县7.99万公斤,来安县13.7万公斤,滁县8.4万公斤,全椒县15.3万公斤,定远县34.7万公斤,凤阳县75.1万公斤,嘉山县25.9万公斤。全区油罐达到170个,容量528.5万公斤。以后年均建罐容量500余万公斤。到1985年底,全区已有可供使用的油罐161个,容量3529.4万公斤,多数分布在各县油厂及粮食中转库。1984年,国家商业部投资102万元在滁县地区粮油储运库兴建10个总容量为2004.5万公斤的油罐竣工,1986年正式投入使用。1986—1987年,由于不少油罐锈损及滁县油厂迁址,罐容减少303.4万公斤。不少县局自筹资金建设油罐。到1991年底,属国家投资建设的油罐仅剩92个,罐容3351.5万公斤。
自滁县地区粮油储运库油罐建成使用后,全区油脂储存多以委托储运库集中保管为主。1986年全区储油总量1788.5万公斤,其中储运库储存1260万公斤。1990年,国家在滁县地区粮油储运库增储甲字油300万公斤。为了加强对国家储备油、甲字油的保管,地区每年对储备油、甲字油进行两次品质检验,对检测不合格的油脂及时进行推陈储新。
1991年,国家又设立专项储备油储存750万公斤。其中天长县250万公斤,来安县25万公斤,全椒县75万公斤,定远县125万公斤,凤阳县200万公斤,嘉山县50万公斤、储运库25万公斤。
(二)保管
建国之初,国有收购粮食主要存放古祠堂旧庙及临时抢建的草仓;此外,或租借民房,或露天堆存,这些仓房多是危房,上漏下湿,易滋仓虫。为此,滁县粮食支公司大力开展爱国保粮运动,开展防霉、防虫、防鼠雀、防热、防水、防火、防盗、防特活动;仓库职工做到嘴勤、眼勤、腿勤、手勤、脑勤,俗称“九防五勤”。当时查粮仪器少而简陋,全区仅有长炳检筒333根,平均一个存粮点不到一根。粮站工人用“六六六”药粉消毒仓容,用水缸、油桶、夹子捕捉老鼠,用扫帚扫虫。1954年春,全区不安全储粮3505万公斤,占当时总库存的20%。炳辉(今天长县)县有160万公斤小麦,因汛期久雨,粮潮少晒致霉变,只好作饲料出售。虫粮遍及定、嘉、盱、滁、炳五县。为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专区重点推广浙江省余杭县“无虫粮仓”经验,建主粮库卫生大扫除制度和查粮、报告制度,使当年全区有1665万公斤的仓容基本无虫害。
1955年,全区粮食丰收,库存量达31750万公斤,超过1954年的57%。是年冬,大雪连续数昼夜,滁县、定远等县不少草仓被雪压塌,露天堆存粮食受到严重威胁。为此,全区开展“无虫、无霉、无事故、无鼠雀的“四无”粮仓运动,促进各地采取措施保证粮食安全。经过努力,全区有“四无”仓容718万公斤,占总仓容的2.3%;“三无”仓容1867.5万公斤,占总仓容的6%。之后,专区成立防治队,县局成立防治组,区站成立突击小组,层层开展保粮工作。
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受“五风”影响,大量高水份、高杂质的粮食拥入国库,1960年,全区不安全储粮近3500万公斤,占秋粮入库量的35%。“文化大革命”期间,粮食保管松懈,霉变、失火、盗窃事故不断发生。
70年代中期及后期,全区广泛采用科学保粮,有160个粮站使用电阻仪器测量粮食温度和水份,一部分粮站试行缺氧、低温保管。1979年,全区90%的仓容达到“四无”要求。
进入80年代,进一步推广保粮新技术。1980年,建立了4个县级中心化验室,购置7台高频热合机;滁县北关粮库还配置了光电自动控制输送机。一半以上储粮采用缺氧、低浓度药剂控制,仓内黄砂垫和密封压盖更为普遍。1981年,全区推广江苏省太仓县采用硬化高低座露天储粮法,一改本区传统的无底座露天囤粮。1983年,全区240个粮站拥有清理除杂机械360台,输送机械100余台,为收购低杂质的粮食提供了去杂保质保证。是年,低氧低药剂保管小麦2亿多公斤;薄膜密封方法逐步完善,粮虫密度和虫耗损失从往年的30%以上下降到20%以下。1984年,全区粮食库存急剧增加,一半的仓库靠霉天堆放(据统计,露天堆存6.08亿公斤,占全区总存量的51.4%)。为此,滁县地区粮油食品局开始在各县建设地下槽通风粮仓。地槽贯穿仓内地下,用机械鼓风,风从外面经地槽透过地面气孔进入仓内,使仓内发热粮食迅速散热降温。1985年,省、地粮食局投资40万元,建设机械通风储粮和仓库纤维板吊顶隔热。是年底,全部实现机械通风储粮。
1986—1987年,全区粮食库存基本稳定在10亿公斤左右。为保证仓储安全,全区从建立制度和管理入手,自下而上地进行目标管理和签订安全防火承包合同;冬春两季开展粮油安全普查,做到有点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及时消除隐患。并于1987年1月在全区首次开展“四无粮仓”免鉴活动;在大中型粮站进行“仓库消防安全十项标准”试点工作。
1990年,国家先后建立粮食专项储备制度和市场调节储备粮办法,粮食收购量大幅度增加。是年底,全区库存总量已达18亿公斤,占同期全省粮油库存的1/4。是年夏,定远、天长、全椒、滁州、嘉山5县、市的45个粮站遭受风暴袭击,405个露天堆顶部及挂席被掀,76.23万公斤粮食受潮。滁县地区行署通知各县人民政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国库存粮安全。地区粮食局在这一年中,先后组织四次粮油安全普查。并选择容易发生虫、霉、鼠、雀为害的季节,相继地开展“安全保粮月”、“虫粮防治突击月”、“安全防火、安全保粮百日竞赛”活动。当年7~9月,全区采取通风、摊晾、翻晒等方法,处理发热和有发热趋向的稻谷7500万公斤。
1990年9月11日国务院通过了“建立国家专项储备粮制度的决定”,当年本区完成国家专项储备粮收购任务6亿公斤,分别在全区200多个粮站储存。至1991年1月,全区专项储备规模已达9.64亿公斤。各地按照“三专”(专人保管、专垛储存,专帐记载)、“四落实”(品种、数量、质量、地点)的要求进行保管。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专项储备粮制度,1992年国家决定选择部分大中型粮库作为国家粮食储备库,本区有6个大库入选,实行“明确产权,命名挂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专储粮以县为单位,相对集中。管理手段、检测仪器达到科学化、现代化。
1991年,全区机械通风储备粮近15亿公斤,防虫护粮近10亿公斤,三低(低温、低氧、低药量)或“双低”(低氧、低药量)密封储粮6亿公斤。增建仓容9250万公斤的仓库吊顶,1.85亿公斤的纤维板贴墙;仓库外墙刷白库容2.8亿公斤,门垛、闸板配套改造(容量)3.75亿公斤,电阻测温全区普及。是年,本区先后有4项储粮新技术试验通过地区行署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这四项新技术经过不断推广应用,形成比较完整的《粮食安全储藏综合技术》,被省科委列入安徽省1991年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省粮食局在滁县地区召开全省安全保粮现场会予以推广。《农民日报》、《人民日报》先后报道了滁县地区“露天存放20亿斤粮食全部处于安全状态,达到了无霉变、无虫蚀、无鼠害、无火灾标准”的新闻。本地区则于当年5月公开表彰93个安全保粮先进集体、130名先进个人,向他们颁发了奖状和荣誉证书。同年10月,地区粮食局被评为全省粮食系统抗洪抢险先进集体,全国粮食系统抗洪抢险先进单位,全国安全保粮先进集体。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调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