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村信用社业务
(一)存款
1952年全区第一个信用社成立之后,即开始办理存款业务。以后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农村信用社普遍建立,农村存储业务统归信用社办理。有银行营业所的集镇,区乡机关、团体、学校、工商业户则由营业所承办。储蓄存款任储户自选,营业所、信用社交叉办理。“一五”期间,信用社存储业务稳步增长,期末的1957年余额达707万元,其中,储蓄为147万元。
1958年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信用社并入公社为“信用部”,归公社管理。在全民经济的“大跃进”中,信用社正常工作受到干扰。同年4月,社员群众以实物作价交给公社(实物包括房屋、树木、生产工具、牲畜、家禽、粮食、衣着,举凡有价值的一切商品),银行、信用社按价作为存款,并以同价作为生产队向行、社的贷款。其后,因自然灾害及“左”的思想的影响,粮食减产,经济萎缩,信用社存款储蓄继续下降,截至1965年,余额下降到431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连年增长,农村信用社存储业务随之有了大幅度上升。1992年存储总额达48906万元,较之1979年跃增13.4倍,而社员个人储蓄增长了90倍。
建国后全区若干年份农村信用社存储余额表

(二)贷款
50年代初,全区刚建立起来的农村信用社股金及存款都很少,贷款资金全部靠银行支持,对社员只能帮助解决生活急需和简易的副业生产。1953年,全区已建成3个信用社及39个信用互助组,当年共放出贷款13万元,收回5.3万元。当时农村高利贷利率高达月息16%~20%,而信用社放款利率仅为7.5%,因而信用社的作用在群众中震动很大,起到引导私人借贷利率下降,打击高利贷活动的积极作用。随后在国家银行的低利贷款支持下,全区信用社贷款日增。总计“一五”期间,累放763万元,收回602万元,收回占放出79%,资金运用周转正常。
1958年信用社改为人民公社领导下的“信用部”,贷款范围、项目扩大,当年放出贷款1613万元,相当于前期5年总和的2.1倍,净增1077万元,为前5年的6.7倍。其资金来源,一是借入银行款较上年增加1.58倍,达136.3万元;二是社员的实物投资存款经信用社转化为社队贷款。此后20多年中,贷款业务一直不能正常开展。截至1978年,累放贷款8010万元,年均308万元。1978年余额652万元,以全区264个信用社计,平均每社为2.46万元。
1979年以后,信用社“三权”恢复。随着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信用社存、贷业务活跃起来。“六五”期末的存款余额猛增到12998万元。由于存款的增加,信用社资金力量增强,同期放款余额亦达7045万元,超过1978年余额11.1倍,存大于贷5700多万元。贷款对象中承包户、乡镇企业陡增,为发展多种生产、搞活商品流通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1992年末,放款余额34267万元,又较“六五”增加4.8倍,1978年则增达51倍。
全区若干年度农村信用社贷款情况表

全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1983年前按国家银行利率标准统一执行。1983年后,放款利率,按国家银行的基准利率,根据不同时期人民银行总行规定浮动利率范围执行。
(三)股金积累与盈亏
信用社是以社为单位独立核算的群众组织,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社员股金、盈余积累和吸收社员存款。50年代初建社时,由于当时农民还很困难,因此吸收股金很少。1958年人民公社化,信用社并入公社后削弱了独立自主的办社功能,更不注意股金的积累和盈亏,长期依赖国家银行支持和援助。1978年以后,恢复了信用社的独立性,贯彻民主办社、自负盈亏的原则,通过整顿、核实以往虚假成份,股金积累连年增长。各社之间虽然盈亏互见,但总体是盈余的社多,亏损的社少。总合金额,盈余大于亏损。
全区若干年度农村信用社股金及盈亏情况表

二、城市信用合作社业务
民国时期的信用合作社,无城市和农村之分,城镇设置的信用社,放款对象只限于社员。解放前夕,凤阳县临淮关尚有一家,社员股金每股10元。
解放后的城市信用合作社始于1984年。全区组建的第一家城市信用社为滁城“振华实业银行”,后改称信用社。以后各县陆续兴办城市信用社。1987年统计全区已达15家,1992年底合并成13家。城市信用社为群众自愿集资,分别挂靠于各家银行。业务对象是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开展存贷业务;发放以城镇个体工商户为主的短期、小额贷款,以及接受银行委托业务。1987年的15个社,资金来源1325万元,其中:自有资金88万元,同业往来89万元,银行借款31万元,各项存款1028万元,其它67万元。纯益22万元。资金运用中各项贷款943万元,转存银行205万元,同业往来91万元,缴存人民银行准备金16万元。截至1992年底,总存款余额达80356万元,贷款余额达69010万元,分别超过1987年的78倍和73倍。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