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函件
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开办邮政箱局起,就办理出售邮票、明信片、邮政章程,收寄平常信函和挂号信函。民国元年(1912年),成立邮务局后,增办印刷品、新闻纸、贸易契等项业务,并接受平信或挂号寄递,11月,增办商量传单,12月,又增办保险信函。民国10年11月,开始收寄航空寄递。民国23年10月,收寄平快函件。民国27年5月24日起增办国内保价信函。民国36年2月,开始试办国内报值挂号函件。
1949年8月30日开办国内保价信函和国内报值挂号。
1950年6月,开始收寄装现钞保价信函。1953年后停办函件快递。1960年10月1日,开始收寄特种挂号信函,1961年8月,停办装现钞挂号信函。11月6日对特种挂号信函装寄内容规定只限寄粮、油、布票和团员组织关系及粮油供应,户口转移介绍信等。
1966年9月1日起,对毛泽东著作一律作挂号印刷品免费寄递,1969年5月1日取消此项规定。1969年4月1日,取消原实行的军事邮件免费寄递的规定,军事邮件一律按章纳费。1984年10月1日起又实行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义务兵可免费交寄平信。
1987年11月20日,开办快件业务,滁州市局为全国首批196个快件业务开办试点局之一。
函件资费:解放前不断调整,特别是民国29年后,随着通货恶性膨胀,函件资费成倍增加。建国初期,按实物(小米)价核定,初为人民币300元,(旧币,折合现人民币3分)后改为500元。1950年2月1日起执行全国统一资费标准,平信每重20克,收费800元。1953年3月,按人民币新币折合为8分,40年未变,直至1990年7月31日改为0.20元。计费函件出口业务量,解放前数量很少。建国后,函件出口业务量激增,1950年已近30万件,以后逐年上升,至1990年已达230万件、函件收入22万元,40年增长7.6倍。1992年滁县地区共出口函件912.6万件。
二、包件
滁县从民国3年(1914年)成立邮政局后开办包件业务。解放前,本区包裹出口量少。根据安徽邮政管理局从《民国28年5月份邮件统计总表》记载,全月收寄包裹14件,重11公斤,资费97元;民国37年5月份收寄包裹443件,重7922公斤,资费17434.58万元(法币);国民党安徽省邮管局第44号《局务通讯》上曾提出表扬。民国37年11月25日,因本区战乱交通梗阻,省局下令停止收寄保价包裹(实际普通包裹也随之停收)。
解放后,于1949年6月20日恢复办理普通包裹,随后又恢复保价包裹。每件最高保价限额为人民币250万元(旧币),后改新人民币5000元,同时开办代收货价包裹。1950年8月1日省局核定滁县承运15公斤以上包裹局。
1953年,邮电部门开展“纠偏”运动,纠正发展业务中强拉硬派和揽收包件中过份迁就商户的不良倾向,并取消了代收货价,代购货物等项规定。当年7月,邮(政)铁(路)分工,邮局限收15公斤以下的包裹,超重者由铁路运输部门办理。
1959年取消在包单上贴邮票的办法,改为开收据直接收取现金(支局、所级贴邮票)。包件资费随货运价格的调整,亦曾多次调整。1979年保价包裹分为甲、乙两类,已类保价包裹价值在30元以上者,处理手续与普通包裹同,损失赔偿按保价处理。
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后,商品经济逐渐活跃。1987年因商品包裹日渐增多,商品包裹列为专项按普通包裹资费标准加价50%计收。1986年邮政试行快件业务,包裹亦可办理快件,以提高运递速度。1991年和1992年,地区邮电局出口包件量,分别为1.61万件和1.65万件,包件业务收入,分别为5.67万元和5.91万元。1992年滁县地区出口包件11.3万件。
三、汇兑
本区办理汇兑业务起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当时列为旱江局(即不通轮轨局)。民国15年(1926年)前汇兑功能为乙(二)类局,即汇款限额1000元。民国24年10月17日,安徽邮政管理局第105号通令,改滁县邮局汇兑功能为汇(一),即办理国内汇兑,电报汇兑及代收货价(开发兑付及代收货价之数以800元为限),以明光为电报汇票转汇局。民国34年8月21日,全国邮政储金汇业局渝汇字第143号通令,改订汇款办法:汇款5万元以上,使用高额汇票,5万以下使用普通汇票,并将滁县、明光等局列为高额汇票局。
民国35年4月,由明光转汇的电报汇款在滁县邮局成立营业处后,成为全椒、来安、乌衣邮局的电报汇款转汇局,汇款限额为20万元(法币)。
1949年7月1日恢复办理普通汇票、定额汇票和电报汇款等。普通汇票开始沿用汇票印纸,按汇款金额贴足有面额的印纸;后改用汇票与核对据骑缝处有金额数,开发汇票汇款金额从骑缝处相应邮剪格,手续比较繁琐。电报汇款采用“电汇押密”,“收汇局”根据经常有或预计有电汇的地点,预先向对方邮局寄送电汇密码。每个局有一个专号。
1953年邮政与银行分工,邮局承办个人与个人之间及机关、单位汇寄个人工资等款,每张汇票限额为300元。同时实行新制汇票,普通汇票取消核对兑据和汇兑印纸,采用剪角汇票。1955年3月1日起停止使用剪格的普通汇票,同时取消定额汇票。邮政代办所不再办理汇兑业务。
1959年4月1日起,实行新汇票制度,简化汇票人寄发汇票手续。使用专用汇套,汇票和核对据均由邮局内部传递,手续简便。局内配备汇兑检票员,对进出口汇票负责质量检查、登记、处理等工作。每张汇票的数限额放宽至1000元,1962年又改为300元。1964年开放个人向西藏自治区各地间的汇款。至此,邮政汇兑可遍通全国(台湾除外)。
建国初期,邮政汇款100元以下每张汇票收汇费5分,1953年改为不管金额多少,每张汇票一律收取汇费0.20元。1958年1月1日起改按汇款金额的1%计收汇费,每张汇票最低收汇费0.10元。1982年,每张汇票限额改为5000元。
1950年全年开发汇票仅有6435张,以后逐年上升,至1955年已达40414张,增长5倍。以后几年有所下降,直至1962年开始回升,1965年达到84500张,为近40年最高记录。以后十余年,出现大幅度下降,在4.5万张左右徘徊。1981年起市场经济活跃,汇款逐年稳步增长。1991年和1992年,地区邮电局出口汇票量,分别为7.36万张和7.86万张,出口汇票业务收入,分别为7.91万元和11.53万元。1992年,全区出口汇票28.9万张。
四、报刊发行
解放前邮局不办理报刊发行业务,报纸发行由各报社直接联系代销人代销。经销上海《申报》、《新闻报》,《大公报》、《文汇报》等,南京《导报》、《中央日报》、《救国日报》、《扫荡报》等;每种报纸期发份数约有二、三百份左右,发行费率在20%—30%之间。私人经销采取预订、预约零售方式,可先收款后送报或先送报后收款机动灵活。代销人以本人或家属投送,直投到户,也有雇用工人协助代送的。
建国初期,邮局沿用解放区交通站发行与投送党报的经验,经办党内发行的一些党报,如《皖北日报》(后改为《安徽日报》)、《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展望》等19种报刊的代订代销和投送。1950年4月1日邮发合一,邮局接办全国各种报纸的发行工作。1953年1月1日各种杂志由新华书店统交邮局发行,原代销人继续由邮局批销。当时发行量很少,报纸、杂志期发行不过2000份,至1953年末,报纸期发数仅有2780份,杂志1668份。1956年,在合作化高潮中,取消私人批销,报刊发行预订和零售由邮局专营。
1964年7月1日,《滁州报》创刊,交邮局发行,1977年12月停刊,至1980年复刊,仍由邮局发行。复刊时每期发行仅有四、五千份,至1986年已突破4万份大关。
报刊零售从1951年开始,一度向职工分配推销任务,并向单位摊派。1953年业务纠偏后,报刊零售逐渐减少,至1980午后又逐渐增加。1990年,报纸订销期发数6.7万份,杂志订销期发数达6.1万份,全年报刊累计份数共12.80万份。
1991年和1992年,地区邮电局报纸期发数分别为11.31万份和12.20万份;杂志期发数,分别为6.79万份和9.04万份;报刊流转额,分别为249.09万元和2750.5万元,报刊发行业务收入,分别为57.95万元和66.98万元,全区报刊订销期发数55.4万份。
为发展报刊零售业务,1992年7月1日,地区邮电局成立了报刊零售公司(局内为班组建制)。报刊订销累计数4210.1万份。
五、邮政营业
邮政营业是收寄邮件的窗口,是邮政工作的“前哨”。邮政营业室(厅)、城乡各邮电局、邮电所都配备营业人员办理出售邮票、明信片、收寄函件、包件、开发与兑付汇票,收订报刊等工作。邮政代办所、邮票代售处也办理一般信函的收寄。为方便群众,除邮电局、所备有信筒、信箱外,还在一些较大的机关、学校、公共场所设置信箱,以便用户随时投寄信件。
营业时间执行邮电部关于营业日和营业时间的规定,邮政营业室(厅)常年营业,节假日照常。每日对外营业12.5小时即07∶30—20∶00,邮电支局、所以往春节停业1—2天,其余节假日照常营业,近年来也常年营业,每日营业时间8—10小时,城市支局、所为7小时。邮政代办所较为灵活,不分上下班时间,用户随到随办。
邮政营业历来都是手工操作,1959年广大职工在“解放思想、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号召下,邮局机线人员自己动手配制自动售邮票机、自动售信封机、自动售报刊机等。1981年省邮电管理局配发一套自动包裹收寄机,具有自动称重、自动计费等功能;由于缺少维修,配件购买也难,因此,使用不久即报废。
1980年前,邮电营业编为一个组(营业组),地区邮电综合大楼建成后,邮电营业分设两组。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分工也越来越细,逐步设立集邮台(1986年改为邮票公司,1990年9月改为邮票科)、报刊收订台、报刊零售门市部、包裹台、汇兑台、售票收寄函件台等。
1991年和1992年间,地区邮电局邮政营业台的设置,除包裹台、汇兑台,售票收寄函件台、报刊收订台、集邮门市部和报刊零售门市部外,于1992年底增设了速递台。
六、分拣封发
解放前,滁县邮政局虽是二等甲级局,却只有两架破烂的木橱改制成的分信柜,大件印刷品和包裹分拣就在室内地上进行。直封格眼甚少,主要分南、北两路,南至南京、上海,北至蚌埠、徐州,出口邮件大部分封往这几处经转。过去强调每日营业终了才可分拣封发,分拣员晚间在煤油灯下操作,劳动条件极差,解放后,逐步改善,增配了人员,分设平信、挂号、包件三个分拣台。
1957年,邮电部颁发《邮件处理、运输、投递频次时限的规定》,要求按“平十挂三”(即经常寄达的地点平信满10件,挂号信满三件的)建立直分格眼。时限要求为“出四进三”(即车船到达前四小时收寄的信函,必须赶班封发,投递出班前三小时进口的信函当班必须投递,15点以前进口的《人民日报》、《安徽日报》等党报当日必须投递等)。因此,逐年增置分拣橱架,增加直分格眼。
1959年推广“双手分拣操作法”,改变函件分拣人员操作时站立,一手持信,一手分拣的传统操作方法,实行坐着操作,双手同时分拣,不仅减轻劳动强度,分拣效率亦提高二、三倍。这是分拣操作的一大革新。1983年省局制发统一的标准分信橱,旧橱架全部淘汰。
1985年统计,邮局建立的平常函件直分格眼市内有36;省内28;省市74;挂号函件直分格眼共90;印刷品直分格眼25(包括挂号);包裹除经常性的直分格眼外,实行临时寄达局满三件以上的超重15公斤以上的使用“非专号”。因此,传递速度较快。
1987年9月,实行邮电部新制订的分拣封发制度,按指定各省转口局进行分拣封发,撤消了省内外非转口局格眼28个。同时,为开办快件业务,增设快件专台,新增快件直分格眼237个。
为改变手工操作,邮电部于1980年7月1日起曾以上海、江苏、辽宁三省市为重点推行邮政编码,以期为邮件分拣自动化作准备,因条件不成熟未实行。1990年7月,再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邮政编码。1992年7月,地区邮电局投资10万元,将分拣封发班组的木质格眼全部更换为玻璃格眼。此时,平常函件直分格眼,市内为26个,省内为30个,省(市)为66个,挂号函件直分格眼共82个;印刷品(包括挂号)直分格眼为9个。
根据邮电部分拣封发新规定,滁州至1992年末,已撤销省内外非转口局格眼255个。
七、城乡投递
(一)城市投递
滁州城解放前人口少,投递量不大。1954午后划为四投,投递频次为一日两班。1958年后强调“以报为纲,随到随投”,一度实行夜晚投送当日的《安徽日报》等报刊。投递员带着电筒,上门投送,一日达到三班。1962年后,随着城市的扩建,人口增多,投递段也逐步增加,并配备自行车。1982年划为11段,日投两班,并推广高层楼房设置信报箱(滁城设置信报箱较少)。1985年1月起,改为13个投递段。1986午后增加2个投递段。1992年11月,地区邮电局在滁城的凤凰,紫薇、西苑、北门等4个居民住宅小区,开办“代订报刊,代投报刊邮件和代零售报刊”的三合一服务点,以解决居民小区和高层楼房的投递问题。
(二)农村投递
解放前一般只投送到农村集镇的邮政代办所,三日以上一班。农民要寄信首先要在城镇找一熟悉的商铺作为通信地址,十分不便。1949年10月,邮电部门精简后,农村投递至邮政代办所和各乡政府。1954年起,随着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农村邮路逐年调整和增加,投递深度要求也不断提高,除邮局自编投递力量外,又采用社会力量,从高级农业合作社内组织起“农业合作社邮递员”,协助邮局投送信件和报纸。1958年后,提出了“社社设局所,队队通邮路”,“投递车子化”等口号,邮递员配备自行车,广泛延伸邮路。省局规定乡邮员每日行程步班25—30公里,负重25公斤,自行车班每日行程45—60公里,负重30公斤。1985年1月起,随着乡办邮电所的设立,邮电局自编力量,将邮件运至邮电支局、所,农村投递大部分改由乡办邮电所的邮递员办理,规定投递至村民组,至1992年底,全区投递路线长度(单程)13363公里,其中滁州市农村投递邮路为65条,通邮面达到100%。乡邮员将信报送至所有行政村及村民组,有的甚至投递到户。
八、邮政储蓄
邮政储蓄,解放前名为邮政储金,是邮政兼营的一项业务。民国9年(1920年)4月1日,滁县、乌衣两局同时开办。滁县局为二等B级,乌衣局为三等A级,均开办存薄储金和定额储金。民国25年12月1日,国民党安徽邮政管理局通令,按业务需要,滁县等局加入储(一)功能,办理定期储金,每张定期储金额最高为500元。民国30年7月17日增办小额储金,每户限国币2000元,利率为6厘,其余一切手续与存薄储金同。民国36年后,又办理支票储金,甲种节约建国储金券,乙种节约储金券等项,并曾办理简易人寿保险。
解放后,银行与邮局虽订有委托代理储蓄公约,因未正式开办,1953年9月1日解除。1986年7月25日,恢复办理储蓄业务,设立邮政储蓄所(内部为组),办理定期,活期及多种有奖储蓄,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推动储蓄的发展,为国家建设积累闲散资金。至1992年末,滁州市城乡已开办邮政储蓄网点4个。
开办储种均为;双定密押、整存整取、活期、大额可转让、大额有奖有息等。1991年收储余额2050.25万元,储蓄收入45.18万元。1992年全区邮政储蓄收储余额8956万元。其中滁州市4161.4万元,天长县547.7万元,来安县452.1万元,全椒县490.6万元,定远县494.2万元,凤阳县466.7万元,嘉山县508.9万元。
九、集邮
集邮从邮政发行邮票始,即有一些邮票爱好者进行收藏。1969年3月3日,邮电部通知规定停止集邮业务。1979年以后,集邮活动恢复,很多干部、工人、教师和青少年等纷纷参加集邮行列,群众性集邮活动广泛地开展起来。1985年5月,滁县地区邮票公司成立,并设集邮门市部,集邮业务有了较大的发展。集邮业务收入:1985年36058.08元、1986年72671.00元、1987年102284.00元、1988年220033.73元、1989年251689.89元、1990年199817.54元、1991年480000.75元、1992年660000.64元,至1992年末,集邮协会已发展基层(企事业单位)集邮协会组织9个,共有会员356人,集邮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十、机要通信
机要通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重要通信组织,在革命战争时期称“党内交通”或“政治交通”,主要任务是传递党政、军机关的机密文件,党内报刊和重要信件等。
解放前夕,解放区机要通信工作由交通站和江淮一分区邮电管理分局及其下属组织担负。1949年10月,分局撤销后,中共滁县地委设立机要股。机要股下设交通班,传送各县机要文件,有时也直送皖北地区,对各县委每日固定一次,遇有紧急的重要文件,随到随送,并派双人押送。
1950年,机要通信工作又划归滁县军分区军邮局,军邮局有局长、干事、交通员共三、四人,负责传递军队中的普通信件、报刊及党政、军机关的机密文件。
1953年,军邮局撤销,中共滁县地委成立机要局,继续承办机要通信工作。1956年2月,滁县专区与宿县专区合并为蚌埠专区后,滁县设立机要交通站,属中共蚌埠地委机要交通局领导。机要交通站有站长兼收发一人,其余为机要交通员,任务是收投滁县党、政、军机关、机密文件及转送来安、天长、全椒、嘉山等县的机要文件。
1957年4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通知,机要通信统一交给邮电局管理和经营,滁县机要交通站移交给滁县邮电局。从此,机要通信工作成为邮电部门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邮电局设专人办理收寄、封发、接送和投递县、团级以上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厂矿、学校和群众团体等机密信件,党内不公开发行的报刊等。机要交通人员配备有手枪(1972年上缴),对机密信件实行双人验同封发和验同开拆袋套,严把质量关,重要机密信件亦实行双人押送,以确保机密信件的安全。
1961年3月滁县地区邮电局接办机要通信工作后,继续押送天长、来安、全椒、嘉山、凤阳(在临淮关交换)和蚌埠机要邮件,每日接发火车北上、南下各一次,与车上押运机要文件人员交换。
1963年滁县地区邮电局设立机要科,专管机要通信工作。1966年撤科改设组,1985年恢复机要科。机要通信业务量少,年年亏损,近年来,业务量逐年下降,亏损更为严重。1989年7月,根据省局通知,撤销机要科,机要通信工作划归邮政科管理。
至1992年末,滁县地区机要邮件的押送仍为天长、来安、全椒、嘉山、凤阳和蚌埠等地。此外,每日还从火车站接发机要邮件两次。
1991年出口机要为7715件,收入3.67万元。1992年出口机要为6372件,收入3.27万元。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