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区电力工业始于民国5年(1916年)。是年,凤阳人陈子衡、安少成在凤阳县临淮关兴办淮上火柴公司和自备电厂。之后,相继有新建的凤阳门台子烤烟厂、滁县面粉加工厂,明光胡、李两家店铺均安装发电机发电,供本厂、本店生产和生活照明。
民国19年,临淮镇实验农垦场建小发电厂。民国26年,日军侵占滁县地区,各小电厂先后关闭。民国31年,滁县大成面粉厂内建成1座装机容量为100千瓦的发电车间,对外称“滁县电灯公司”。该电灯公司一直勉强维持到滁城解放。
建国后,电力工业迅速发展。50年代,各县相继建立和恢复小发电厂。至60年代,各县独立小电厂就近与电网联接,形成各县虽使用华东电网电力,但由于管理机关的隶属关系
不同,还出现了由电网直供与趸售的区别,即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并存的局面。到70年代,江苏向皖东变电所供应电力有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工农业用电的需要,电力缺口增大,供需矛盾尖锐。1973年国家投资兴建110千伏变电所,分别在全椒县古河镇和滁县琅琊乡兴建,次年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行。1973年,地区发电厂的1500千瓦发电机组停止生产,电力供应完全由电网统一分配。1980年,滁县220千伏变电所建成,并成为华东电网的枢纽变电所之一。1989年,滁州发电厂建成投产,年发电10985万千瓦时,占当年全地区用电量15.14%。至1992年,全区已拥有220千伏变电所1座,110千伏变电所11座,35千伏变电所70座,投入运行后的主变容量104.91千伏安。1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3000余公里,年供电量由1949年的0.306万千瓦时,增长到11.36亿千瓦时。
1992年,全行业有职工4458人,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1738人,集体所有制职工432人,合同制工人144人,农民电工2099人;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16人,中级技术职称的132人,初级技术职称的286人;大专以上占4.84%,中专以上占5.81%,高中(中技)占15.99%,初中及初中以下占21.28%。全区通电的乡、镇100%,通电村99.6%,通电户95.7%,居安徽省领先水平。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一节 发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