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本区没有一处引提水工程,农民田间提水多用水桶戽水,或用龙骨水车车水,十分原始落后。建国后,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能源、机电工业的发展,充分利用长江、淮河、高邮湖、高塘湖的天然水源的引提水工程逐步发展起来。到1992年底,全区已形成了蓄、引、提相结合的灌溉排涝工程体系。
一、引水工程
(一)驷马山引江工程
1969年经国务院同意,水利电力部批准,安徽省委领导的驷马山引江工程开始兴建。工程包括新开引江水道一条,乌江、襄河口、汊河集三座枢纽,滁河中游疏浚和滁河一、二、三、四级站等项。除四级站未建外,其余均先后建成投入使用。本区全椒、滁州、来安三县(市)灌区直接由乌江站供水首先受益,定远县灌区尚未受益。
引江水道全长27.36公里,自长江北岸原驻马河口沿洛河北行,经乌江镇,过江浦县石桥镇,切驷马山分水岭,至滁河南岸的和县金银浆入滁河。其中流经江苏地段10.78公里,其余均在安徽省和县境内。河口至乌江枢纽段河底高程为0米。底宽20米;乌江枢纽至金银浆段底高程3.5米,底宽25米—14米,切岭深度15米以上5公里,最大切岭深度达24米。1969年冬开工,1971年完成。可通过灌溉引水流量210立方米每秒,排洪流量650立方米每秒。全部工程由滁县、巢湖两地区所属全椒、滁州、来安、定远、和县、含山、巢县、肥东八个县的民工参战,最高上工人数达24万人,其中滁县地区上工18万人。共完成土石方1756万立方米。1974年后切岭段发生多次滑坡,河口段淤积渐重。1987年试用放水冲淤,效果较好。已进一步研究高水位,大流量冲淤试验。滑坡问题采用削坡减载,布设排水竖井和水平排水廊道将坡内水引出坡体等办法,滑坡现象已得到有效控制。
驷马山引江工程在本区境内的主要配套工程有:
乌江枢纽位于乌江镇北头。是驷马山引江工程主建筑群,包括抽水站,节制闸和船闸。1969年开工,1971年建成。节制闸位于枢纽中间,共5孔,每孔5米,设钢丝网平面闸门,双向止水。底板高程4.0米,门顶高程10.60米。当长江水位高于滁河水位时,节制闸可开闸自流引水入滁河补充滁河水源,设计自流引江流量不大于96立方米每秒。设计排洪流量为500立方米每秒。船闸在节制闸西侧,中隔导流堤,按六级标准设计,分上下阐,上下游各有110米和120米的引水渠与主河道相连。抽水站位于节制闸东侧,中隔导流墩,厂房总长81.47米,宽11米,水泵叶轮中心高程0.8米,底板最低高程4.1米;设计安装CJ—2.8—70大型轴流泵10台,每台电机容量1600千瓦.已安装6台套,水泵单机流量为22.5立方米每秒。上游设计灌溉水位10.35米,最高灌溉水位10.80米;下游设计灌溉水位6.65米,最低灌溉水位0.8米。
襄河口枢纽位于全椒县襄河出口处下游滁河干流上,包括节制闸和船闸两项工程作用是节制上游水位。1969年开工,1972年建成。节制闸共7孔,每孔宽5米,闸底高程3.3米,门顶高程11.5米。闸两侧设过水堰4孔,每孔宽7.15米,设计安全泄洪流量为700立方米每秒。船闸为简易六缎标准,可通航100吨驳船。
汊河集枢纽位于来安县汊河集镇滁河干流上,包括节制闸和船闸。1970年开工1974年建成。平时节制上游水位,供上游沿岸抽水站提水和航运;汛期洪水来时开闸泄洪,亦可倒向经襄河口枢纽从驷马山引江水道泄洪入长江。
滁河一级枢纽位于全椒县晋集大王村滁河干流上。1977年开工,1979年建成。枢纽由抽水站、节制闸和船闸(暂未建)组成,节制闸设计泄洪流量为780立方米每秒,最大泄洪流量1400立方米每秒;抽水站是乌江抽水站的接力站,提水向上游2、3、4级站供水。
(二)女山湖引淮工程
1978年大旱,定远县水库塘坝干桐,人畜饮水困难。为解决定远县东部42万亩耕地灌溉用水,同时改善女山湖及池河沿岸凤阳、嘉山县68万亩农田的灌溉条件,滁县地区水利局于1978年末编报了《女山湖引淮工程规划》,并经安徽省计委批准,当年全面动工。
女山湖引淮工程规划沿池河干流分三个梯级,逐级设闸拦水,设站抽水,发展灌溉事业。引水口设在嘉山县女山湖出口处,建一级枢纽工程,即女山湖枢纽工程,利用女山湖做湖泊水库,既可拦蓄当地迳流,又可作为引淮水的容蓄场所。二级枢纽设在津浦铁路上游嘉山县马岗乡山许村附近。三级枢纽设在定远县池河镇,节制闸布置在池河镇两头,翻水站设在池柯镇北胡郢村。总灌溉面积110万亩,其中定远县42.1万亩,凤阳、嘉山两县67.9万亩。女山湖引淮工程主要配套工程有:
女山湖枢纽位于嘉山县旧县镇(今女山湖镇)。由节制闸、抽水站、船闸、拦河坝等组成。节制闸控制女山湖水位,抽水站提引淮水入湖,兼排丰收圩内涝。节制闸位于女山湖镇东侧,共18孔,每孔净宽7米,闸底高程11.0米,配设钢筋砼板梁式直升闸门;闸门顶高程14.80米,每孔设柱塞式油压启闭机一套,1978年冬开工,1980年建成。抽水机站设在节制闸左侧,以导流堤相隔,厂房长37.2米.宽7.2米,设计安装36ZLB—70轴流泵12台套配JSL—14—12电动机,单机容量480千瓦,单机流量为2.5立方米每秒,已安装10台套;另2台水泵已安装,缺电动机;船闸位于女山湖镇西侧,上通女山湖,下连七里湖,按六级航道标准设计,可通航100吨驳船;闸室长100米。宽12米,上闸首宽10米,底槛高程10米,下闸首宽10米,底槛高程8,8米;上下闸首均设人字钢闸门,1979年开工,1981年建成。枢纽工程运行以来,发挥了蓄水,排涝、通航、水产养殖等方面的效益。1991年大旱,闸上蓄水位为12.81米,闸下最低水位为10.76米,闸上蓄水9600万立方米。明光以下可常年通航,沟通了通往淮河、长江的航线。
山许枢纽为女山湖引淮二级枢纽。位于嘉山县马岗乡山许村附近,包括节制闸、抽水站和拦河坝。节制闸为活动坝形式,钢筋砼扇形水力自浮闸门,净宽150米,中设5个分隔墩,扇形闸门底槛高程为13.6米;门顶拦水高程为16.5米,河槽库容为630万立方米。抽水站在节制闸北侧,北岸与岗地相连,厂房长35.9米,宽7.3米,设计安装36ZLB—70轴流泵和JSL—14—12电动机12台套,已安装8台套,单机流量255立方米每秒,可翻水至闸上供三级站水源。1978年开工,1952年建成,但未正式投入运行。
池河枢纽是女山湖引淮的三级枢纽,它包括节制闸、抽水站和拦河坝。节制闸和拦河坝位于池河镇西头原池河老桥上游160米处。闸身亦为活动坝形式,钢筋砼扇形水力自浮闸门,总宽116米,分成5孔,左侧3孔。每孔宽29米;右侧2孔,一孔宽17米;另一孔宽12米。扇形闸门底槛高程19.5米,门高4米,正常蓄水时,河槽可容蓄927立方米水量。闸上设公路桥,由交通部门投资,滁(州)定(远)公路自此通过。
二、提水工程
(一)建设概况
本区第一个机械抽水站于1953年建成。是年,天长圩区群众自筹资金购置4台共60马力柴油机,流动抽水排灌。1954年,来安县在县城北十里松修建了全区第一座固定机械抽水站,灌溉4000亩耕地,当年开工当年受益,当时,被评为全省十个示范站之一。1955年天长县兴建了小河口机械抽水站,灌溉7500亩农田。1958年大旱,灌区获得丰收,1959、1960年该站代表先后出席农业部和水利部的先进单位会议并获奖。1958年后,在党中央“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号召下,全区机电抽水站的建设速度加快,滁县、来安、全椒三县在滁河沿岸,嘉山县沿女山湖边修建了一批排灌站。这些排灌站大多使用柴油机作动力,工程规模较小,设备简陋,机械规格杂乱。个别站还使用锅驼机。1959年,沿淮地区靠淮南电源较近的定远县和凤阳县开始兴建规模较大的炉桥电力灌溉站和门台子电力灌溉站。1962年后,江苏省南京市大厂镇电厂的电力输送到来安县的张堡、大英集,滁县的乌衣镇。滁县、来安和全椒县又沿滁河圩区修建一批中、小型电灌站或排灌结合站。嘉山县潘村湖受洪泽湖抬高水位影响,自1961年开始,先后建成了一批机电排灌站。随着水库工程的建成运行,各地根据高水高灌、低水低灌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增建了一批从渠道或水库直接提水的中、小型抽水站。
1966、1967年大旱后,本区于1969年兴建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抽引长江水入滁河,供滁河沿岸抽水站。滁、来、全三县相继新建一些配套站。在此期间,高邮湖沿岸地区上了一批提引高邮湖水的抽水站。1978年全区大旱,女山湖引淮灌溉工程开工兴建,提引淮河水供给池河临近的嘉山、凤阳和定远县东部地区用水(详见引水工程)。各县在陆续兴建抽水站的同时,对已建站的厂房设备进行整修和更新改造。
至1992年底,全区共建成固定机电抽水站981处,装机2575台,装机容量189.23千瓦。其中国营站42处,装机1059台,装机容量113.144千瓦。另有1976年建立的流动撑灌队,有各种柴油机泵1046台,49460马力,分布在各县,以不同形式集中管理,分散使用。全区共建成农村输电线路3166.5公里,其中35千伏线路793.2公里;拥有变压器1329台,容量422050千伏安,其中35千伏变电所70处,变压器123台,容量224355千伏安。由抽水站提水灌溉的面积247.11万亩,除涝面积67.56万亩。各县、市机电排灌站装机情况及效益详见表9—3。
(二)主要电力排灌站
炉桥电力排灌站位于定远县西部,共有6级7个站,扬程从16.5米提到96.0米高程。7站总装机42台,总装机容量13200千瓦,是全区站级最多、扬程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座大型电力捶灌站。灌区范围西临高塘湖东岸,东至陈集河上游,南及定远县九梓集,北抵凤阳县南麓严涧河。灌区内有芝麻、齐顾郑两座中型水库和一些小型蓄水工程。抽水站建成后,站、库、塘、坝联合运行,相互调节补充。设计灌溉57.46万亩,已达27.3万亩;排涝11.6平方公里。受益范围包括:定远县炉桥、吴圩、定城三个区镇十五个乡和长丰县朱巷区沛河乡,以及马场湖、凌家湖、孙集三个国营农场和棉花原种农场,受益近4万户,人口约20万人;并向定远县化肥厂、盐矿、染织厂和永康酒厂供水。1959年开工兴建,1963年停工缓建,1964年重新规划设计,对工程布局不合理部分进行修改并复工续建,1966年基本建成并部分投入运行发挥效益。1985年起对1、2、3圾站进行更新改造,至1989年完成。
一级站位于定远县炉桥镇七里村北侧,北离高塘湖边5公里。开挖引水渠引水,炉桥圩进口建北湖防洪闸,进水池前1.1公里处建内涝防洪闸。1959年开工,1962年停工,1964年复工续建。由于高塘湖水位规划值偏离,续建时将进出水池及厂房降低。1966年部分建成投入运行。1984年因机电设备老化,且原机型陈旧、装置效率不高而进行更新改造,更换了电动闸阀和开关柜。以预应力水泥管替代原钢板进出水管。厂房内设计安装36—24离心泵配525千瓦电动机12台套,已安装8台套。进水位16.5米,出水位30.1米,单机流量2立方米每秒。电源由淮南市田家庵东变电所架设110千伏专用输电线28.3公里至七里村变电所,除向一级站供电外,还以35千伏出线输送给2至5级站专用变电所。一级干渠总长9.97公里,其中利用洛河河槽4.13公里,原洛河坝增建自浮扇形闸门,门顶高程30.8米,藉以拦蓄部分当地迳流。为此,一级站出水池又增建挡洪闸一座。一级站设计直接灌溉6.5万亩。
二级站有新、老二站:老站站址位于定远县青洛集洛河南岸周吴村。1959年兴建,1961年秋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因工程变更而停建。1964年复工续建时,厂房水泵安装高程下降一米。1965年底工程全部结束。进水位28.9米,出水位42.2米,原设计安装16丰产—24混流泵配110千瓦电动机35台套,实际安装26台套。1988年更新改造时换装成16FB—24混汽泵配95千瓦电动机14台套,总装机容量1330千瓦,设计直接灌溉面积2.43万亩。新二站又称二分站,站址在青洛集东南孙岗。1965年兴建,1970年建成。原设计安装36—24离心泵配525千瓦电动机4台套,先安装2台套,1987年更新改造时又安装2台套,总装机容量2100千瓦。进出水位与老二站相同。单机流量1.8立方米每秒。设计直接灌溉面积6.42万亩,不向3级站送水。灌溉范围包括定远县青洛、孙集、七里塘、严涧等乡及长丰县沛河乡。
三级站原站址位于定远县永康镇北油坊庄,1959年开工,1961年土建工程完成后停建。1964年复工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决定废弃原站,重选新址,改在永康镇西南小胡苏重建,1966年建成。共安装36—24离心泵配525千瓦电动机5台套,总装机容量为2625千瓦。进水位41.6米,出水位55.8米,单机流量2立方米每秒。设计直接灌溉面积7.76万亩。灌区包括定远县永康、朱湾,九梓、孙集、青山、靠山、能仁、严涧、霍集等乡及长丰县沛河乡之一部分。
四级站原站址在定远县永康镇东北响水坝附近。1959年开工,1962年停工,1966年复工时废弃原站,另选新址重建,新站设在永康镇东南扫帚王庄。共安装36—24离心泵配525千瓦电动机6台套,先安装4台套,1987年更新改造时调出2台套给新二站。进水位55.7米,出水位68.8米。设计直接灌溉面积1.86万亩,灌溉范围包括朱湾、九梓、耿巷、吴圩、青山等乡。四级主干渠至齐顾郑水库西涵长7.32公里,入库后经库内渠道送水至五级站。芝麻水库亦可放水入齐顾郑水库,丰水年份起反调节作用。
五级站原站址在定远县青山乡柳塘湖北,1959年兴建,1961年停工。1966年复工时废弃原站,新站址设在西三十里店乡洼李庄附近。共安装82sh—19B离心泵配260千瓦电动机8台套,已安装6台套,总装机1560千瓦。进水位68.1米,出水位80.3米,单机流量1.33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12.01万亩,灌溉范围包括西三十里店、东兴、朱湾、青山、程桥等乡。
六级站位于定远县西三十里店南,寓五级站仅0.5公里。1966年兴建,1968年建成。安装16丰产—24混流泵配115千瓦电动机2台套及130千瓦电动机1台套,总装机容量360千瓦。进水位80.2米,出水位96.0米,总抽水流量1.27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1.8万亩,灌区范围包括西三十里店,十八岗、东兴等乡,高程80—96米之间。
以上各站合计提水灌溉面积为38.78万亩,另外,齐顾郑和芝麻水库灌溉18.68万亩。
门台子电力排灌站电力排灌站位于凤阳县门台镇,抽引淮河干流水,灌溉凤阳县北部农田,井结合抽排方邱湖洼地内涝。共分三级,从10.5米提水至55.0米高程。总装机47台,装机容量6110千瓦。设计灌溉16.1万亩,实际灌溉12万亩,排涝3.6万亩。灌溉范围东至濠河,南界唐河,酉与官沟水库西干渠灌区相接,北抵淮河南堤,凤阳县城北、门台子、城西、城南、城东、二十郢、大庙、亮岗、邬岗和蚌埠市李楼等十个乡、镇受益。
一级站原站位于门台子镇北,引水口在临淮镇姚湾,引水渠从姚湾向南穿过方邱湖洼地,经世子坟转向西行,沿岗地北侧到站前。渠长7.3公里。1959年开工兴建,1966年建成运行。由于引水渠易淤积,设计进水位偏高及未结合方邱湖排涝等原因,1970年决定改建,废弃原一级站.迁址至姚湾村西淮河边新建一级站。原引水渠的世子坟至原一级站段,用作新一级站的出水渠和排除方邱湖内涝的排灌两用渠道;湾至世子坟段由于地势较低,作为排涝沟用;在原引水渠东侧另建高渠送水到世子坟,与原一级站出水渠相接。世子坟建节制闸控制排灌。改建工程于1973年建成。1978年,因姚湾至世子坟段渠道横穿行洪区,高渠堤阻水,为清除行洪障碍,铲除渠堤,改成800米长的地下涵洞。新一级站安装28ZLB—70轴流泵配155千瓦电动机12台套,总装机容量1860千瓦,单机灌溉进水位10.5米,出水位20.6米;单机流量1.05立方米每秒,排涝进水位16.5米,出水位20.14米。设计直接灌溉3.6万亩农田,实际已灌3.3万亩。
二、三级站位于门台镇大青郢村蚂蚁山北,两站首尾相连,均于1959年开工兴建,1966年建成运行。均安装16丰产—24混流泵配110千瓦,3千伏高压电动机。二级站为29台套;三级站为19台套。进水位为19.7米,出水位为34.5米;三级站出水位为55.0米。1984年二级站更新改造时,拆除原双曲拱厂房,在原址新建混合结构厂房,设计安装500s—22A离心泵配135千瓦,3千伏高压电动机21台套,已安装16台套;单机流量0.485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4.3万亩,实际已灌3.05万亩。三级站设计灌溉8.2万亩,实际已灌9.75万亩。
二峰电力排灌站位于天长县城南,经白塔河抽引高邮湖水,分四级从4米高程提水至55.5米高程,灌溉天长、关塘、向阳、仁和、谕兴、长兴、官桥、郑集九个乡镇及芦龙乡一小部分耕地:总装机41台,装机容量4840千瓦,设计灌溉14.85万亩。1968年开工兴建,1970年建成运行。
一级站位于天长镇二峰。分东西两个厂房,“八”字形布置,合用一个进水池。东厂房安装20sh—28离心泵配115千瓦电动机3台、100千瓦电动机4台;500s—22A高心泵配130千瓦电动机2台套;合计总装机13台,装机容量1450千瓦。进水位4米,出水位17米,提水能力7.16立方米每秒,直接灌溉农田0.65万亩。
二级站位于关塘乡田庄村。设东、西两个厂房,总装机14台,装机容量1865千瓦。其中东厂房安装14sh—28离心泵配100千瓦电动机7台套,西厂房安装20sh—19A 离心泵配130千瓦电动机4台和24sh—28离心泵配215千瓦电动机3台套。进水位16.76米,出水位30.5米。提水能力6.65立方米每秒,直接灌溉农田4.2万亩。
三级站位于关塘乡郑庄村。共安装20sh—19离心泵配75千瓦电动机1台,130千瓦电动机7台套和14sh—28离心泵配75千瓦电动机1台,总装机8台985千瓦。进水位29米,出水位43.5米。提水能力3.99立方米每秒。直接灌溉6.5万亩。水源除从二级干渠抽供外,还可由高峰水库东站或长兴电灌站喂水。
四级站位于长兴乡江营村项庄。安装20s—28离心泵配125千瓦电动机3台套、500s—22A离心泵配125千瓦电动机1台套,14sh—28离心泵配75千瓦电动机2台套,总装机6台650千瓦。进水位42.67米,出水位55.5米。提水能力2.88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5.5万亩。水源除从三级干渠抽供外,还可从长兴电灌站喂水。
霸王城电力排灌站位于凤阳县东。提引淮河干流水灌溉濠河以东、板桥河以西一片农田,兼排沿淮黄湾附近洼地内涝。分两级提水,从高程10米提到42.5米,总装机26台,装机容量为3910千瓦,设计灌溉10.8万亩,排涝14.4平方公里。受益范围东至板桥河西岸,西至濠河东岸,南至合蚌公路,北至淮河南堤,有李二庄、洪山、京山、二铺、黄湾五个乡受益。1970年开工兴建,1973年全部建成运行。
一级站位于临淮镇东约一公里处霸王城,直接从淮河引水,引水渠长360米。设南北两个厂房,南厂房安装24sh—28离心泵配250千瓦电动机5台套,北厂房安装16丰产—24混流泵配110千瓦电动机9台套。1984年更新改造时,更换北厂房机泵,换装500s—22离心泵配190千瓦电动机6台套,总装机11台,总装机容量2390千瓦。提水能力8.4立方米每秒,灌溉进水位10.0米,出水位26.5米。排涝进水位13.0米,出水位26.5米。主干渠长7公里,用压力涵管穿过津浦铁路。设计直接灌溉3.7万亩,实际已灌2万亩,排涝0.5万亩。1992年引水渠12.5米高程以下用10×5米沉井,砌筑浆砌块石护壁墙,形成底宽5米、高4.5米的矩形过水断面。渠底高8米,墙顶高12.5米,12.5米高程以上仍为梯形断面,以改善淤积阻水问题。
二级站位于临淮镇头铺三里桥东南。原安装16丰产—24混流泵配110千瓦电动机12台套。1984年更新改造时,换装500s—22离心泵配190千瓦电动机8台套。总装机容量为1520千瓦,提水能力5.2立方米每秒。进水位25.5米,出水位42.5米。设计灌溉7.1万亩,实际已灌4万亩。
官塘电力灌溉站位于凤阳县高塘湖东岸,提引高塘湖水分三级站从16.4米提水至60米高程,灌溉官塘、龙坝、马湖、考城、武店、楼店等乡。总装机17台套,装机容量4370千瓦。1969年开工兴建,1972年建成一、二级站井投入运行。设计灌溉13.3万亩,实际已灌8.74万亩。
一级站位于凤阳县官塘乡小新庄附近,紧靠高塘湖东岸。进水位16.5米,出水位33.15米。安装24sh—26离心泵配250千瓦电动机4台套、24sh—19A离心泵配280千瓦电动机6台套,总装机10台2680千瓦,提水能力为8.8立方米每秒。设计直接灌溉5.1万亩,实际已灌4.62万亩。
二级站位于凤阳县官塘安山西坡。进水位31.21米,出水位48.59米。安装24sh—28离心泵配250千瓦电动机7台套,总装机容量1750千瓦。提水能力为5.6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7.4万亩。
三级站位于前郢东。进水位47.08米,出水位60.0米。安装12sh—19泵配55千瓦电动机和10丰产—35泵配13千瓦电动机各一台套,总装机容量68千瓦。提水能力为0.39立方米每秒,灌溉0.80万亩。
花园湖引淮灌溉工程位于凤阳县东部板桥河以东,凤阳山以北丘陵地区,除燃灯寺水库灌溉小溪河沿岸及70米高程以上地区外,其余地区农田规划由花园湖引淮水灌溉。计划分为板桥、小溪河和沿淮三片。1979年先建板桥片电力灌溉工程,其灌溉范围西至板桥河,东与燃灯寺水库北干渠灌区相接;南至津浦铁路以南50米等高线以下:北临花园湖边,包括扛山、梨园、板桥三个乡和大溪河乡一部分。设计灌溉7.97万亩,共分3级5个站,总装机19台2725千瓦。
一级站位于凤阳县江山乡马山北侧,又名马山站。从花园湖引水,进水位11.5米,出水位27.5米,提水能力5.6立方米每秒。原设计安装24sh—28离心泵配电动机6台套,1979年因旱情严重,在设计机泵未到货的情况下,暂先安装80马力内燃机泵10台套临时抽水抗旱。1982年安装24sh—19离心泵配215千瓦电动机6台套,总装机容量1290千瓦.设计灌溉1.8万亩,实际已灌1.8万亩。
二级站有路北、路南两站。路北站又称北门曹站,位于江山乡北门曹以东山坡上。进水位26.5米,出水位39.7米,提水能力3.36立方米每秒。安装24sh—19离心泵配215千瓦电动机4台套、总装机容量860千瓦。设计直灌1.8万亩,实际已灌1.5万亩。路南站又称板桥站,位于津浦铁路板桥车站东南角。进水位25.0米,出水位36.0米,提水0.93立方米每秒。安装14sh—28离心泵配75千瓦电动机4台,总装机容量300千瓦,设计灌溉1.7万亩,实际已灌1.5万亩。
三级站有路北三级和王广郢三级两座。路北站又称七里站,位于梨园乡津浦铁路北侧顾家附近。自北门曹二级站引水,进水位39.5米,出水位46米,提水流量1.6立方米每秒。安装20HBC—40混流泵配55千瓦电动机4台套,总装机容量220千瓦。设计灌溉2.2万亩,实际已灌1.5万亩。王广郢三级站位于板桥乡王广郢附近,由路南二级站供水。进水位为35米,出水位41.5米。安装20HBC—40混流泵配55千瓦电动机,提水流量0.4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0.45万亩,实际已灌0.1万亩。
潘村湖排灌站工程位于嘉山县潘村,湖北、东两面均濒临淮河,西临护岗河,南到苏堤,是淮河右岸的一片,土壤肥沃洼地,又是淮河中游入洪泽湖的行洪区,总面积97.6平方公里,有耕地10万亩,地面高程多在12—15米之间,13.5米高程以下的面积占总面积的60%左右,受淮河及洪泽湖水位影响,排洪不畅,地下水位较高。影响农业生产。1958年江苏省自行决定抬高洪泽湖蓄水位至12.5米,使淮河水位相应提高,加重了沿淮洼地排涝防渍的压力,经省水利厅出面协商,由水利电力部裁定,给安徽省补偿部分排涝设备。1961年起先后建成了李沟、苏拐机械排涝站,1971年,兴建杨洼电力排涝站,70年代后期潘村湖农场建苏拐电力排涝站。1983年,洪泽湖水位再度抬高到13.0米,治淮委员会拨给滁县地区“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地区处理工程”经费1084万元,其中嘉山县934万元,主要用以提高潘村湖排涝能力,改建李沟站、扩建杨洼站、新建太平站。
李沟电力排灌站位于护岗河中段。在1961年所建机械排灌站的北侧重建新站,其排涝区范围北抵淮河,西至护岗河,东以农场界沟与太平排灌区相接,南至潘(村)太(平)公路。面积33.3平方公里,耕地3.4万亩。1983年开工兴建,1985年建成运行。根据地形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排灌区分为高低两区:高排区面积14.2平方公里,低排区19.1平方公里。排灌站分为高、低两个厂房:高排厂房从柳巷至李沟高排干沟进水,安装36ZLB—70轴流泵配155千瓦电动机3台套,排涝进水位14.0米,出水位16.6米,排水流量6.4立方米每秒。低排厂房从太平至李沟低排干沟进水,安装36ZLB—70轴流泵配155千瓦电动机4台套,排涝进水位12.0米,出水位16.6米,排水流量8.6立方米每秒。两厂房总装机7台,容量1085千瓦。
太平电力排灌站位于淮河右堤太平闸内侧,利用该闸自流排涝和灌溉引水。排涝区东达淮河右堤,西至中心大沟,南到潘(村)太(平)公路,北抵泊岗引河南岸,面积21.7平方公里,耕地2.2万亩。排涝区地面高程13—15米,地势北高南低。安装36ZLB—70轴流泵配155千瓦电动机5台套,总装机容量775千瓦。排涝进水位12米,出水位17米;排水流量9.8立方米每秒,利用李沟至太平干沟排水。
杨洼电力排灌站位于潘村湖东南角淮河堤与苏堤交界处。排区范围南至苏堤,东濒淮河,西达中心大沟,北抵潘(村)太(平)公路,面积16.6平方公里。1971年开工兴建,1974年建成。安装28ZLB—70轴流泵5台,配155千瓦电动机4台和80千瓦电动机1台。1984年将80千瓦电动机换装155千瓦电动机,总装机容量为775千瓦。排涝进水位11米,出水位16.6米,排水流量7.2立方米每秒,排涝面积约2万亩。灌溉进水位10.5米,出水位15.2米,灌溉面积1万亩。
苏拐电力排灌站位于苏堤西端,由潘村湖农场建设和管理。排区范围主要是农场,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3.2万亩。安装28ZLB—70轴流泵配155千瓦电动机10台套,抽水流量17立方米每秒。
1992年底滁县地区机电排灌站装机情况及效益统计表

1992年底滁县地区农村排灌输电工程统计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