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安徽大地,一如前述,由于正处于数个板块的交互之处,各板块的特征及发育历史互异,因此,地质构造也较复杂。
一、构造旋回
任何一地,其现代地壳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地质上,从沉积——成岩——地层发生强烈构造变动——剥蚀夷平——覆盖新的地层,包括其间发生的岩浆活动、变质、成矿等各种地质作用的全过程,称为一个构造旋回。安徽大地的形成,在地质上可划分为8个构造旋回:
〔蚌埠旋回〕
发生于晚太古代末至早元古代初。这一旋回使安徽北部陆壳迅速增长,形成了淮阳隆起的雏形。
〔凤阳旋回〕
发生于早、中元古代之间,它使安徽的陆壳不断增长。
〔皖南旋回〕
发生于中、晚元古代间和晚元古代,它使安徽东南部的陆壳——扬子准地台基底最终固结。
〔霍邱旋回〕
发生于晚元古代,它使安徽淮北的地壳相对下降后相对上升,淮南地壳相对上升后相对下降,并伴随有岩浆的活动。
〔加里东旋回〕
发生在早寒武纪到志留纪末,它使安徽地壳先是发生短暂升降,后则发生大面积隆起。
〔华力西——印支旋回〕
发生在泥盆纪末到三叠纪末。其前期以振荡运动为主,从而形成了石炭、二叠纪的成煤期。后期以褶皱为主,从而导致安徽整体大陆的形成。
〔燕山旋回〕
发生于早侏罗世至晚白垩世早期,其时断裂、断块活动、褶皱、岩浆活动强烈,使地壳产生大面积的断陷和隆起、褶皱和岩浆的侵入、喷发。
〔喜马拉雅旋回〕
产生于晚白垩世和第三纪,其早期使东南部隆起,西北部沉降,中介线上则产生强烈的深断裂,玄武岩喷溢。晚期使皖北和长江谷地相对下降,皖西、皖南强烈上升,从而形成了安徽的现代地貌。
二、构造体系
构造体系,在安徽相当复杂,计其主要的,可分下列多种:
〔纬向构造体系〕
即东西向构造体系,是一种由地球自转引起的地块运动的产物。在安徽,以郯庐断裂以西最为发育,由一系列规模巨大的隆起、坳陷、褶皱和断裂组成,并明显地控制着安徽西北半壁矿产的赋存,如淮北、淮南两大煤田即存在于其东西向的徐淮坳陷和淮南坳陷中,定远岩盐和石膏矿即存在于其东西向的合肥坳陷中。
〔华夏向和新华夏向构造体系〕
即北东向和北北东向构造体系,为由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撞扭而形成。在撞扭初期,形成了北东向的华夏向构造体系。以后,随着欧亚板块的不断向东向南运动,太平洋板块的不断向西向北运动,遂形成了北北东向的新华夏向构造体系。这两种构造体系,在安徽,以郯庐断裂以东地区最为发育,多条北东向和北北东向的巨大隆起与坳陷,褶皱与断裂,无疑成为这一地区构造体系的主体。安徽东南部矿产的赋存与分布,如沿江地区和皖南地区的铁、铜、铅、锌、钼、锑、金、银和硫铁矿的赋存与分布,也是相当严格地受着这两种构造体系的控制。
〔山字型构造体系〕
是一种由前弧和脊柱所组成的构造,形如“山”字。为地壳由高纬度向低纬度不均匀滑动的产物。在安徽,此种构造有淮阳山字型构造、休宁山字型构造、岳西仰天凸山字型构造等数个,其中以前者的规模最大,在安徽仅见其大半。安徽省一些地区的矿产,如沿江地区的铁、铜、明矾石等矿,霍邱的铁矿,休宁的铜矿的分布,也受此种构造的控制。
〔经向构造体系〕
即是一种南北向的构造,它也是一种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构造,但规模多较小。
〔旋扭和弧形构造体系〕
两者均为一种扭动构造。如宿县北部即有宿北弧形构造,岳西有岳西弧形构造的存在,岳西、怀宁、宿松则还分别各有一个属于旋扭性的帚状构造存在,分别称为团岭帚状构造、洪镇帚状构造和宿松帚状构造。在皖南清凉峰地区,由于旋扭,形成了一种环状构造。这些由于扭动而形成的构造,也很明显地控制着矿床的分布,如宿北煤田的分布、宿松磷矿的分布,即严格地受着弧形构造和帚状构造的控制。
三、构造单元
安徽的地壳,据其各处发展历史的不同,构造互异,从而可分为3个构造单元:
〔中朝准地台〕
位于嘉山——合肥南——六安——金寨一线西北,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地台——中朝准地台的一部分。基底由古老的上太古界和下元古界的变质岩构成,上有偶有缺失的上元古代以来的准地台盖层多层,历次构造运动,尤其是中生代以来的印支、燕山、喜马拉雅运动,使它发生强烈褶皱、断裂,但岩浆活动相对较弱,为全国的2个主要煤田淮南、淮北煤田赋存之地,此外,尚有铁矿、金矿、铝土矿及磷的存在。
〔秦岭地槽褶皱系〕
位于金寨——六安——合肥南——桐城——潜山——太湖一线以西,是一典型的多旋回发展的地槽褶皱带,由各时代的变质岩系构成。褶皱、断裂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因此,金属矿产颇为发育,是安徽多金属矿产的远景区之一。
〔扬子准地台〕
位于嘉山——合肥南——太湖一线以南的省境东南部。其基底复杂,南北有别,盖层发育厚达13693~14081米;陆相沉积甚厚,累计厚度可达20000米左右。历次构造运动,尤其是中生代以来的印支、燕山、喜马拉雅运动,使它发生强烈褶皱、断裂、差异性升降和岩浆活动。由于强烈的多期岩浆活动和广泛发育的断裂构造,为多种金属矿的形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而使长江沿岸成为省内,乃至华东地区的以铁、铜为主的重要多金属矿带。
四、地震分析
安徽省虽非多地震区,但由于既位于中国南北两大板块的拼接处,又有纬向、华夏向和新华夏向、山字型等诸多重要构造体系的交汇、复合,尤其是有郯庐深大断裂的穿过。因此,地震也有一定的发生机率。如在晋元康四年(294年)至1979年(即在寿春地震到固镇地震)的1685年间,出现具有破坏性的五级以上地震15次,在明洪熙元年(1425年)至1979年的554年间,出现具有破坏性的五级以上地震14次,平均每30~40年即达一次。
〔地震的时空分布〕
安徽境内的地震,其纵向时间上的分布,若以五级以上地震计,两次间的间隔,短者月余到年余,长者112年,颇少规律。但有相对活跃期和相对宁静期之分。如在明嘉靖十六年至清康熙十二年(1537~1673年)的136年间和清道光九年(1829年)至1979年的150年间,竟分别出现6次,平均每22年到25年即出现1次,可认为是两个相对活跃期。而明洪熙元年至嘉靖十五年(1425~1536年)的111年间和清康熙十三年至道光八年(1674~1828年)的154年间,各只分别出现1次,可认为是两个相对宁静期。
其横向地区上的分布,以五级以上地震计,主要发生在省境的中偏北地区。在灵璧——五河——定远——合肥——霍山——寿县——灵璧这一东北——西南向圈内,集中了从西晋元康四年(294年)至1979年的15次五级以上地震中的13次,尤其是两次最大的6.25级地震,全部在这一圈内。
〔地震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安徽的地震,从地震图上分析,可以很明显地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即它和纬向、华夏及新华夏、山字型构造线、带的分布密切有关。如五级以上地震,大多分布于郯庐断裂西侧的纬向构造与华夏、新华夏向构造线的交错、交汇点上。尤其是省内两次最大地震发生中心怀远明龙山和霍山落儿岭,与地质构造的关系更为明显。明龙山位于纬向构造体系淮南复向斜北翼,东西两侧为新华夏向构造体系断层所切,组成山体的震旦系、寒武系地层,高出深埋于四周平原下的石炭系、二叠系地层300~400米,并有正长斑岩侵入。是一个直矗于平原上的小地垒,构造上的一个活动点,故多地震,而且震级较大。落儿岭、黑石渡、诸佛庵一带,位于金寨——西汤池破碎带和桐柏——郎溪断裂带间的诸佛庵——佛子岭向斜中,凤凰台——燕子河断裂斜切,晚侏罗纪曾有火山活动,构造上十分复杂,也是省内构造上的另一个活动点,故多地震。
郯庐断裂为一深大断裂,是中国的主要地震活动带之一,其穿越沿线多处,如在山东境内和渤海湾中,已有数次强震发生,唯在安徽境内未有强震纪录。但从近十余年来在嘉山、定远一带的测量中,发现地面有一定的变形和断层的移位。从全新世以来,即近万余年以来,江淮分水岭有显著的上升,巢湖湖盆有明显的下降。从沿淮、淮北一带的第四纪沉积层中,曾发现有小断层的出现。从近数十年来地裂也曾多次发生等情况分析,省境郯庐断裂以西的地区,不但历史上的地震活动频率较大,今后出现地震的频率也将较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