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水稻
水稻是本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居五谷之首,历来农民都把发展水稻生产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体。全地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40%左右,稻谷产量约占粮食作物总产量60%以上,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其它粮食作物产量。稻谷居全地区商品粮之首,每年约占全地区商品粮70%左右;水稻产值约占农民年农业收人的50%左右。
建国前,由于受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水利条件差,水稻生产发展缓慢,正常年景稻米仍不能自给,遇到灾荒,水稻种植面积减少,产量更低,民生凋蔽。1949年,全地区水稻种植面积329.93万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0.2%;总产量11246.56万公斤,占粮食作物总产量53.9%;水稻单产68公斤。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组织农民兴修水利,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水稻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51年,全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到409.19万亩,比1949年增长24%;总产量达到34740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50%,单产上升到85公斤,比1949年增长25%;均超过建国前历史最高水平。1953年起,全地区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安徽省委提出的“三改”措施,实行旱地改水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1955年,全地区又开展水稻耕作制度改革,推广优良水稻品种,单季稻改双季稻,粘稻改粳稻,高杆改矮杆,对发展水稻生产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1956年,全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508.67万亩,总产量达到62160.71万公斤,单产为121.5公斤,比1951年分别增长24.3%、77.6%和42.9%;总产量占全地区粮食作物总产量的73.4%。粮食总产量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指标。1957年,由于政治运动和管理体制频繁变动,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挫折,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急剧下降。是年全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下降到457.07万亩,总产量下降到57419万公斤,比1956年分别减少10.1%和7.6%。1958年以后,由于农村管理体制变动过急过快,加之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农村生产力遭到破坏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水稻种植面积又急剧下降。1961年,全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下降到213.21万亩,总产量7460.96万公斤,比1949年分别减少35.4%和33.7%。总产量占全地区粮食作物总产量的36.9%。19662年以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落实“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迅速回升。1964年,全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上升到376.2万亩,总产量上升到42081.16万公斤,总产量占全地区粮食作物总产量的69.2%。“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刚刚复苏的农业生产再次遭受严重挫折。1967年,全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急剧下降到200.51万亩,比1961年水稻种植面积还减少6%,总产量18093.28万公斤,占全地区粮食作物总产量的32.6%。均低于1949年的水平。1969年以后,水稻生产有所回升。1972年,全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上升到331.86万亩,总产量69974.77万公斤,水稻总产量占全地区粮食作物总产量66.6%。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全地区蓬勃兴起,落实了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调整了农作物布局,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推广杂交水稻等优良品种,水稻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1982年,全地区水稻种植面积310.13万亩,水稻总产量为128790.96万公斤,比1976年增长38.2%。1985年,全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为355.17万亩,总产量175033万公斤,比1982年分别增长11.1%和35.9%,总产量占全地区粮食作物总产量的65.1%。1986年以后,随着以杂交水稻和杂交油菜、小麦轮作为主体、水稻和其它经济作物轮作为辅的耕作制度在全地区的普遍实施,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逐年稳步增长。1990年,全地区水稻播种面积达416.75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7.8%,比1986年水稻播种面积367.01万亩增加49.74万亩;总产量232652万公斤,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69.7%,比1986年水稻总产量187943万公斤增加44709万公斤。是年,农民人均占有粮食1037公斤。此后,农民在调整种植业结构时讲究高产高效,注重发展经济价值高的经济作物,水稻播种面积随之减少。1991年,全地区水稻播种面积减少到398.554万亩。1992年水稻播种面积减少到383.83万亩,总产量176186万公斤,分别比1990年减少32.92万亩和56466万公斤。
二、小麦
小麦是本地区第二大宗粮食作物,一般年份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0%。建国前,由于受生产条件限制,境内水田基本不能种植小麦,因此小麦种植少,且产量低。1949年,全地区小麦种植面积为29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2%,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97.68%;总产量为7357.5公万斤,占粮食总产量的17.6%;单产32.5公斤。
建国后,由于生产条件的改变,小麦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产量不断提高。50年代,本地区小麦生产以定远、凤阳、嘉山和天长四县为主,上述四县年小麦种植面积占全地区小麦种植的75%以上,其中定远县小麦种植面积最大,占全地区小麦种植面积的29.24%,1953年,全地区小麦种植面积37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5.9%,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9.70%;总产量13483万公斤,占粮食总产量20.09%。1954年,本地区遭受特大洪水灾害,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特别是水稻损失更为严重,加上实施安徽省提出的水改旱措施,全地区普遍对作物布局进行调整,扩大小麦种植面积,以增加午季收成比重。1955年,全地区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到44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2.93%,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5.16%,比1953年全地区小麦种植面积增加79万亩;总产量20401.28万公斤,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21.02%;单产46公斤,比1949年增加13.5公斤。1955年至1958年,全地区小麦种植面积每年均在400万亩以上,占耕地面积的50%以上,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0%以上。除1956年外,每年小麦总产量均在1.665亿公斤以上,单产40公斤以上。这一时期,是滁县地区历史上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时期。1956年因全地区小麦“三锈”病害暴发,收割时节又遭阴雨,小麦平均亩产仅有19公斤,其中天长县亩产9公斤,定远县亩产9公斤;全年小麦总产量5186.5万公斤,仅占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的6.17%。1959年以后,因“左”的干扰,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挫折,全地区小麦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均比前一时期下降。1961年,全地区小麦种植面积只有224.13万亩,总产量6605.27万公斤,单产99.5公斤,均低于1949年的水平。以后,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更新更换小麦良种,改革栽培技术,小麦生产呈上升趋势。1965年,全地区小麦种植面积上升到312.33万亩,占耕地面积44.13%,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3.59%;总产量16442.69万公斤,占粮食作物总产量93.3%;单产59.5公斤,建国后小麦单产第一次突破“百斤”关。此后,小麦单产逐渐提高,在种植面积略有减少的情况下,总产量仍呈上升趋势。1967年全地区小麦单产63.5公斤,总产量17406.5万公斤。1968年全地区小麦单产上升到75.5公斤,总产量高达22475.98万公斤,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31%。1969年至1978年,全地区小麦种植面积与60年代初期基本持平,比50年代后期有所下降。其中天长县小麦种植面积由50年代年均99.39万亩减少到73.35万亩,减少29.63%。但小麦单产却大幅度增加。1978年全地区小麦单产达到100公斤。1979年全地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农业耕作制度随之发生变化,小麦生产由麦产区向稻作区发展,由旱地向圩区、低洼田发展。各地在抓好水稻生产的同时,狠抓小麦生产,小麦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嘉山、来安两县发展最快,分别比前期扩大19.78%和19.4%;滁州、凤阳分别比前期扩大13.83%和9.46%。小麦栽培技术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小麦生产呈上升趋势,单产提高很快,总产增幅较大。1984年,全地区小麦种植面积为309.49万亩,比1978年的244.82万亩增加64.57万亩;单产257.5公斤,比1978年单产100公斤增加157.5公斤;总产量79712.664万公斤,比1978年的24594.37万公斤增加55123.27万公斤。小麦总产量占当年粮食总产量的31.7%,是新中国建国后小麦生产最好的一年。据统计,1979年至1984年,全地区共增产粮食65亿公斤,其中小麦占44.6%。定远、凤阳、嘉山三县小麦种植面积占全地区小麦种植面积的60%以上,天长、来安、全椒、滁州四县市占近40%。1986年至1990年,全地区小麦播种面积基本上稳定在310万亩左右,总产量为75000万公斤左右。由于全地区出现第二次“卖粮难”,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年减少。1991年,全地区小麦播种面积减少到304.09亩,因当年麦收时节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小麦丰产不丰收,总产量仅23900万公斤。1992年,全地区小麦播种面积减少到279.06万亩,比1987年减少30.89万亩,总产量62144万公斤,比1987年减少15263万公斤。
三、大麦
大麦生育期短,收获早,可以早接口,除供口粮外,一般用作饲料。建国前至60年代初,大麦一直是本地区传统的麦类作物。1949年,全地区大麦种植面积45.23万亩,单产34.5公斤,总产量2562.5万公斤。50年代,本地区大麦种植面积起伏不定。1951年,全地区大麦种植面积48.03万亩,1956年全地区大麦种植面积高达83.95万亩,相差74.79%。60年代初,由于“左”的干扰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生产积极性低落,贻了季节,前茬作物播种迟,收获迟,后茬只适宜播种大麦,翌年又可早接口。因而,全地区各县后茬田普遍播种大麦,大麦播种面积猛增。1961年,全地区大麦播种面积高达122.63万亩,是建国后大麦播种面积最大的一年。其中定远县播种大麦57.25万亩,占全地区大麦播种总面积的46.69%。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大麦种植面积逐渐减少。1966年,全地区大麦种植面积减少到41.24万亩,单产50公斤。1972年,全地区大麦种植面积为25.13万亩,比1966年减少16.11万亩。单产88.55比1966年增加38.5公斤。70年代中后期,农业耕作制度发生很大变化,各地普遍推广双季稻,有的地方利用大麦生育期短,收获早的特点,实行大麦和双季稻轮作,用于调节茬口,但种植面积不大。1978年,全地区大麦种植面积仅有13.9万亩,单产提高到82公斤。其间,全地区大麦种植面积最大的县份仍是定远县。1980年,全地区大麦种植面积为12.75万亩,其中定远县为6.22万亩,占全地区大麦面积的48.78%;滁州、凤阳、天长三县市大麦种植面积在万亩以上,来安、全椒、嘉山三县在万亩以下。由于大麦的经济效益低,80年代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一般年份全地区只有10万亩左右,单产为190公斤左右。
四、玉米
玉米是本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地区各地都有种植。主要产区为沿淮、丘陵、山区。从建国后43年来看,嘉山县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地区三分之一,产量占全地区40%左右;来安和定远两县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地区37%左右,产量占全地区32%左右;天长、凤阳、全椒、滁州四县市玉米种植面积较少,约占全地区30%左右,产量占全地区的29%左右。1949年,全地区玉米种植面积为40.78万亩,单产46公斤,总产量1874.5万公斤,总产量占全地区粮食作物总产量的4.5%。50年代,一般年份全地区玉米种植为50万亩,单产45公斤左右,总产量约2000万公斤左右,约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4%。其间,1959年全地区玉米种植面积最小,仅33.95万亩,比1949年减少16.75%,单产30公斤,比1949年减少33%。60年代,全地区玉米种植面积比50年代稍有下降,一般年份在30余万亩,总产量占全地区粮食总产量3%左右,单产有所提高,1965年至1969年单产均在65公斤以上。70年代,玉米种植面积回升到50年代的水平。由于推广玉米优良品种,单产提高较快,一般年份单产在150公斤以上;1976年玉米单产达到183公斤,是60年代年均单产的3倍以上;总产量高达10703.95万公斤,比60年代增长3倍多。80年代初,玉米杂交品种的繁育、制种和推广均受到影响,单产未能继续提高,种植面积开始下降。1982年至1985年,全地区玉米种植面积每年在15万亩左右,比70年代减少2.5倍左右;单产175公斤左右,总产量1500万公斤左右。玉米总产量在全地区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下降到1%左右。1988年至1991年,全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略有下降,每年播种面积约12万余亩。1992年,全地区玉米播种面积扩大到25.34万亩。
五、高粱
定远、凤阳、嘉山三县的沿淮区、丘陵区,是滁县地区高粱主要产区。建国后,主产区的高粱种植面积一直占全地区高梁种植总面积的90%以上,产量占95%以上。定远县高粱种植面积占全地区39.24%,产量占全地区45.33%,为各县市之首;凤阳、嘉山两县次之。来安、滁州、天长、全椒四县市的高梁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仅占全地区4%左右。
1949年,全地区高粱种植面积为69.34万亩,总产量3275.29万公斤,占全地区粮食总产量7.84%,单产47公斤。50年代中前期,一般年份全地区高粱种植面积在60万亩左右。50年代末高粱种植面积急剧下降到13万余亩,总产量仅占全地区粮食产量的0.9%。60年代初,全地区高粱种植面有所回升。1961年,高梁种植面积为40.61万亩,总产量1845.63万公斤,占全地区粮食总产量4.5%,单产46公斤。60年代中后期,每年高粱种植面积为30至40万亩。70年代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粱种植面积急剧下降。1971年全地区种植高梁面积为22.05万亩。1976年仅有9.05万亩,总产量847.6万公斤,占粮食总产量0.5%,单产94公斤。1985年,全地区高粱种植面积减到2.18万亩,比50年代下降近30倍,比70年代初下降8倍左右;总产量为255.2万公斤,占粮食总产量0.09%,单产117公斤。
六、大豆
滁县地区属黄淮流域最大豆区,是全国大豆主产区之一,境内各地都种植大豆。建国后至1985年,全地区共种植大豆1862.96万亩,年均种植面积约50万亩;共产大豆121084.22万公斤,年均产大豆3272.5万公斤,平均单产65公斤。50年代,一般年份全地区大豆种植面积为40至50余万亩,年均总产量2000万公斤左右,约占全地区粮食总产量3%左右。1956年全地区大豆种植面积29.62万亩,是50年代大豆种植面积最少的一年。60年代,全地区大豆面积起伏不定。1961年全地区大豆种植面积高达78.48万亩,总产量3119.5万公斤,占全地区粮食总产量7.7%,单产40公斤。1963年全地区大豆种植面积仅30.07万亩,总产量867.69万公斤,占全地区粮食总产量1.4%,单产29公斤。1961年大豆种植面积比1963年高出1.6倍。70年代中前期、一般年份全地区大豆种植面积保持在45万亩左右,年均总产量约3500万公斤左右,其中1974年和1977年总产量达5000万公斤以上,占粮食总产量4.5—4.7%,单产50公斤以上。80年代前期,大豆种植面积基本上稳定在60万亩左右,年际间相差20%左右。因生产条件改善,更新更换良种,大豆单产提高较快,年均单产90公斤以上,最高年份单产为118公斤,最低年份为74公斤。总产量在5000万公斤左右,但因稻麦产量上升快,大豆总产量只占粮食总产量2%左右。80年代后期,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92年,全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到38.18万亩。
七、绿豆
本地区种植绿豆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嘉山、凤阳、定远、来安等县的低山丘陵区。本区其它地方遇到干旱或因水灾水稻被淹的年份,作为补救措施,也多有种植。本地区的绿豆以“明绿”最为著名,“明绿”因产于明光周围而改名。“明绿”品质优良,具有粒大、皮薄、包泽鲜绿、烹香易熟、汤清味美等特点,是滁县地区传统和出口产品,自1620年起就出口东南亚各国及香港等地区,深受欢迎。建国前最高年出口量为500万公斤。建国初期,“明绿”年种植面积一般在8至12万亩,总产量在300万至500万公斤。60至70年代,因强调粮食作物以稻麦为主,“明绿”种植面积被缩减。1975年,“明绿”种植面积仅1.2万亩,总产量为45万公斤。而且品种混杂,质量下降,出口被迫中断。1978年后,经多方努力,“明绿”生产略有回升,年种植面积上升到3至5万亩。嘉山县科研单位育成的“明绿1号”品种,该品种比农家品种可增产15.6%,一般亩产70公斤左右,最高可达125公斤左右。1984年“明绿”种植面积达到61万亩,总产量450万公斤。
八、山芋
本地区山芋种植面积较大,一般年份约占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7%左右,产量约占早杂粮总产量25%。定远、凤阳、嘉山三县山芋种植面积约占全地区山芋种植总面积的70%以上;其中定远县历年山芋种植面积最大,约占全地区30%以上;滁州市山芋种植面积最小,约占全地区3.3%,1949年,全地区山芋种植面积26.35万亩,单产75公斤,总产量1958.74万公斤,占粮食作物总产量4.7%,占早粮作物总产量10.17%,1953年至1957年,全地区年均山芋种植面积在50万亩左右,总产量4000万公斤左右,单产85公斤左右。1958年,山芋种植面积发展到90.55万亩,比1949年增加2.43倍;虽然总产量达5000万公斤以上,但由于生产上的瞎指挥,丰产未能丰收,单产只有60公斤。60年代、70年代,全地区山芋生产起伏不定,种植面积少的年份仅有50余万亩,多的年份达90余万亩。1967年,全地区山芋种植面积为94.12万亩,比种植面积最少的1964年的51.28万亩增长83.54%。1977年,全地区山芋种植面积为81.86万亩,总产量高达13786.45万公斤,是全地区历史上山芋产量最高的年份,是1964年总产量3793.26万公斤的4.2倍,总产量占是年粮食作物总产量的10.7%,单产168公斤。80年代,由于山芋经济效益差,所以种植面积有所下降,每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5万亩左右。由于推广山芋优良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单产提高较快。1981年至1985年,年均单产198公斤;1983年单产高达214公斤,是1978年单产97公斤的2.2倍。总产量均在1亿公斤以上,占粮食总产量5%左右。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