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类型与面积
1985年6月全区土壤普查结果将全区土壤分为淋溶、初育、半水成、人为等4个土纲和黄棕壤、紫色土、黑色石灰土、灰质土、粗骨土、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等8个土类,计有20个亚种、65个土属、118个土种。
二、质地
(一)土壤性质
1、水稻土主要分布在圩区、岗地以下的冲田、旁田。多数由河流、湖泊沉积物和黄棕壤经人为长期水耕熟化而成。全区共有525万多亩。根据土壤生产性能和土壤本身构造类型的差异,分为6个亚类、26个土属、46个土种。水稻土与其它类型土壤的区别是淋溶、淀积层明显。全区以潴育型水稻土面积最大,土质最好。具有生产性能好,结构好,耕作层松软,有机质含量较丰富等优点。地下水位稳定在1米左右。各县潴育水稻土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为:天长县31.97%、滁州市22.33%、嘉山县8.35%、全椒县32%、来安县17.89%、定远县10.69%、凤阳县6.89%。
2、黄棕壤主要分布在波状起伏地、台地以及短丘下部,上接残积、坡积物形成的土壤,下部与河、湖沉积母质相接,全区共有357.5万亩,有3个亚类、17个土属、36个土种。这类土壤所处的地势越高,土层越薄,甚至成为多石质粗骨性土壤;地势越低处土层越厚,质地粘重,心土层呈棱块状和块状结构,经人为耕种可演变成各种类型的土壤,在水耕熟化下可演变成水稻土。当耕作粗放时,土体粘粒随水下移,在中下部形成粘盘层,使土质下降,土壤的生产性能也随之下降,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障碍因子。
3、潮土由河流积成物发育而成,分布在嘉山、凤阳、定远、滁州、全椒等县(市)的沿河防地上,总面积约54.7万亩,有3个亚类、6个土属、8个土种。这类土壤受地下水影响大,遇旱机会少,质地砂粘适中,保水保肥性能好,适耕期长,适种性广,肥力较高,是群众较为喜爱的高产土壤。但在接近河流低洼地段,因地下水位过高,土体粘湿,降低了生产性能。
4、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嘉山县桥头、古沛等地,多由紫色砂岩、页岩风化的残积、坡积物发育而成,总面积40.9万亩,有3个亚类、5个土属、13个土种。紫色土土壤薄,粘粒少,不保水保肥,特别是盛夏时节,作物易受旱。处于坡下部位的,地形低缓,土层较厚,质地砂粘适中,水、热、气协调较好,受旱轻,适宜种植小麦、花生等作物。
5、石灰(岩)土主要分布在滁州、全椒、定远、凤阳、嘉山等县(市)的石灰岩丘陵地,总面积82.9万亩,有1个亚类、2个土属、6个土种。该类型土壤发育在碳酸盐基岩上,土体石灰反应强,以未耕垦的土壤为主,生长着青檀、马尾松等树种。经人为开垦后的土壤表现出土质粘重、难耕难种,适耕期仅3—5天,抗旱能力差,供肥能力弱,保肥能力强,作物产量低等特点。
6、粗骨土多分布在易受侵蚀的丘岗上中部,细土被水冲蚀,表层留下粗砾、细砾和粗砂,砾石含量达一半以上。这种土壤基本不能生长作物。宜退耕还林,保蓄水土,防止侵蚀,逐步变荒岗为林木基地。
7、石质土全区约有8万亩,土层石砾含量达65%以上,不能农用,只有封山育林,选种耐瘠喜酸树种,培植牧草固土。
8、砂姜黑土主要分布在定远县炉桥、靠山、青洛及凤阳县武店等地,总面积22.6万亩,有1个亚型、3个土属、5个土种。这类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一般30—50厘米处有腐泥状黑土层,在70—90厘米以下有砂姜层,适耕期较长,土壤受耕作影响深,变化大,不同土种间肥力高低、保蓄水分能力和理化特征有明显差异。防止渍害很重要。以旱作物为主,多种植小麦、烟草、山芋、大豆等作物,产量居中等,若改旱作为水旱轮作,可提高作物产量。
(二)分布规律
全区土壤分布规律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可归纳为五个区域:
1、丘陵区丘陵区土壤的上、中部多为石质土、粗骨土、紫色土和黑碎石土,下部有棕色石灰土、鸡肝土和黄棕壤。丘间谷地多为粘盘黄棕壤、马肝土、黄白土等。
2、岗地区岗上为白土和澄板土,中部为黄白土和渗马肝土。冲田多为瘦马肝土。塘、库附近为青马肝土。
3、沿淮平原区土壤类型主要有黄潮土、潮马肝土及小面积的水稻土。
4、南部圩区圩心为高位青泥骨田,稍高部位为中位青泥骨田,地势最高处为泥骨田、泥骨土。
5、西部浅洼平原区包括凤阳县欢山、煤山、天河和窑河以东地区及定远县炉桥、吴圩至永康一带,是砂姜黑土集中区。
(三)土壤养分
经普查,全区土壤有机质为3级,全氮、速效磷为5级,速效钾为2级。总体肥力状况是:滁州、来安、全椒、天长四县(市)高于定远、凤阳、嘉山三县。具体情况是:有机质加权平均值水田为1.77%、旱地为1.47%、未开垦的自然土壤为2.4%;全氮加权平均值水田为0.108%、旱地为0.092%、未开垦的土壤为0.126%;全磷加权平均值水田为0.039%、旱地为0.0046%、未开垦的土壤为0.048%;速效磷含量大部分土壤在2—6PPm之间,平均值在5PPm左右;全钾加权平均值水田在1.65%、旱地为1.59%、未开垦的土壤为1.85%;速效钾含量加权平均值在110—145PPm之间。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植被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