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在地球上,一般陆地是逐渐生成和发展起来的,安徽大地也不例外。在晚太古代以前,境内只有在今砀山和隐贤集境内有两古陆核存在。到了晚太古代(26亿年前)时,先是围绕这两个古陆核的大片地区形成沉积,以后随古地壳运动,有褶皱隆起,陆壳便迅速增长,向东南,直至大别山、肥东一带,也出现了孤岛状陆核链。早、中元古代及晚元古代前期(26~10亿年前),陆壳继续扩大,在皖北地区,陆核与中国北方的陆壳正式联接,成为中国北方重要地台——中朝准地台的一部分;在中南部,大别山、肥东一带的陆核链也迅速向东南方发展,中国东南部的重要地台——扬子准地台的基底便在其中晚期正式形成。震旦纪至三叠纪(10~1.95亿年前),准地台继续发展扩大,全境逐渐完成了由洋壳向陆壳的转变。所谓陆壳是相对于洋壳的一个概念,是指地壳的性质而言,并不能说陆壳就是陆地。因为,从晚太古代到三叠纪的漫长地质年代中,安徽大地,就各地发育有巨厚的海相沉积而言,实际上海洋虽时有进退,时大时小,但始终断续存在。尤其是在早期,即在震旦纪到奥陶纪中期的漫长年代中,北部便有“黄淮海”、南部便有“下扬子海”的存在。只有到了侏罗纪(1.95亿年前起),海水才从安徽大地退出。
侏罗纪的开始,既是安徽大地准地台发展的告终,也是大陆边缘活动带型构造活动阶段的开始。构造活动主要以褶皱、断裂和岩浆活动为主,地面产生强弱不等的隆起与坳陷以及岩浆的侵入和火山活动。到中生代末(6700万年前),对现代地貌发育有巨大控制作用的各类构造体系与构造线已基本形成,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已基本结束。安徽境内的现代地貌轮廓已基本形成。
新生代中(6700万年前到现代),安徽地面虽又有数次升降和平夷,但始终是保持了中生代末的地貌格局:大别山、黄山、天目山等地,以抬升为主,淮北地区以下降为主,从而最终形成了安徽今日的南高北低、西高东缓的地势。
上一篇:导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