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天门山铭
唐·李白
梁山博望,关户问楚滨。夹据洪流,实为吴津。两山错落,如鲸张鳞。惟海有若,惟川有神,牛渚怪物,目围车轮。光射岛屿,气凌星辰。卷沙扬涛,溺马杀人。国泰呈瑞,时讹返珍,开则九江纳锡,闭则五岳飞尘,天险之地,匪德无亲。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和州刺史厅壁记》
唐·刘禹锡
历阳古扬州之邑,于天文直南斗魁下,在春秋实勾吴之封,后为楚所取。秦并天下,以隶九江,而亦为九江治所。晋平吴,复隶淮南。至永兴初自析为郡,益之以乌江。宋台建目为南豫州,又益之以龙亢。梁之亡,北齐图霸功,拥贞阳侯以归,王僧辨来迎,会于地,二国和协,故更名和州。陈隋间无所革,国朝因隋武德中,更龙亢为含山。初开元诏书以口算,第郡县为三品,是为下州。元和中复命有司参校之,遂进品第一。按见户万八千有奇,输缗钱十六万,岁贡纤纟宁二,吴牛苏二钧,糁鱼覃九瓦雍,茅鬼艹七千两。镇曰梁山,浸曰历湖,田艺四谷,豢全六扰,庐有旨酒,庖有腴鱼。神仙故事,在郊在薮,玄元有台,彭铿有洞,名山曰鸡笼,名坞曰濡须。异有血门困,祥有沸井。城高而坚,亚父所营。州师五百,环峙于东南。濒江划中流为水疆,揭旗树绝艹,十有六戍。自孙权距陈,出入六代,常为宿兵之地,多以材能人处之,本朝混一号为善部。然用人差轻,非复曩时之比也。始余以尚书郎,得谴刺连山。今也,由巴东来收。考前二邦之籍与版图,才什五六,而地征三之。究其所从来,生植有本,女工尚完坚,一经一纬,无文章交错之奇,男夫尚垦辟,功苦恋本,无即山近盐之逸,市无嗤眩,工无雕彤,无游人异物以迁其志。副征令者,率非外求,凡百为一,出于农桑故也。繇是而言,瘠天下者,其在多巧乎。宝历元年(825)六月二十一日,刺史中山刘禹锡记。
项王亭赋并序碑文
唐·李德裕
丙辰岁(836)孟夏,予息驾乌江,晨登荒亭,旷然远览,因观太尉清河公刻石,美项氏之才。叹其屈于天命,且曰困厄之时,生计非萧、张所出,予以为不然矣。自古聪明神武之主,未尝不应天顺人,以成大业,项氏纵火咸阳,失秦中之固,迁主炎裔,伤义士之心,违天违人,霸业堕矣,汉皆反是,故能成功。据秦遗业,东制区夏,数败于外,常有关中,为旧主缟素,以义动天下。虽项氏犹存,而王业基矣,若乃蠖屈鸿门,龙潜天汉,始降志于一人,终伸威于四海,则萧、张之计亦不远乎?予尝论之,汉祖犹龙,项氏如虎,龙虽困而能变不测,虎虽雄而其力易摧。一神一鸷,宜乎炯绝,然舣舟不渡,留骓报德。亦可谓知命矣,自汤武以干戈创业,后之英雄莫高项氏,感其伏剑此地,因作赋以吊之。登彼高原,徘徊始曙,尚识舣舟之岸焉,知系马之树,望牛渚以怅然,叹乌江之不渡。想山川之未改。叹斯人之何遽。思项氏之入关,按秦图而割据,恃八千之忄票疾,弃百二之险固,咸阳不留,王业已去,将衣锦于旧国,遂扬旌于东顾,虽未至于阴陵,谁不知其识路,耻沐猴之丑诋,乃烹韩而泄怒,谓天命之可欺,何伯王之不悟,嗟乎,楚声既合,汉围已布,歌既阙而甚悲,酒盈樽而不御。当其盛也,天下侯伯自我而宰制,及其衰也,帐中美人寄命而无处。季数遁而不亡,羽一败而终仆,岂非独任于威力,不由于智虑?追昔四溃之下,风烟将暮,大叱雷奋,重瞳电注,叱汉千骑,如猎孤兔,谢亭长而怅然,愧父兄兮不渡,既伏剑而已矣,彼群帅之犹惧,虽伯业之无成,亦终古而独步。周祝陈迹,缅然如素,听乔木之悲风,感高秋之寒露,因献吊于斯亭,度神明之可遇。
注:李德裕为唐宰相。
项王亭赋并叙
宋·龚相
余令乌江之明年,职闲讼稀,得以文史自娱,于是,询考境内遗迹,将欲验古事,察风俗,恨其兵火之余,故老灰灭,无复在者,而前人遗迹,往往化为榛莽狐狸之区矣,独“项王亭”去古寝远。于邑为近,余每登眺焉。一日,携客至其上,读唐李德裕所为赋叙,谓楚汉兴亡,基乎应天顺人也。然欤?否欤?余尝谓三代以后,盖有不仁而得天下者,若夫魏晋之兴,皆假唐虞称禅代,大率怀奸饰诈,篡窃取之。其实逼夺,下至刘裕、萧道成之流,如蹈一辙,覆宗灭祀,延及无辜,可为流涕。若杨坚、朱温直盗贼尔,固不足道也,岂非所谓不仁而得天下者哉?夫项王之起,年二十四,不阶尺土,自奋邱垄,二年而平秦,霸天下,废立王侯,政由一己,虽所为有异于高祖,然以曹操、司马懿而视王,真畏人也,余又览观山川,想追骑云集,王以短兵接战,英勇不衰,谢亭长,顾吕马童之时,其视死生为何如,雄烈之气凛凛而在,邑人庙祀至于今不怠者,岂以王之亡秦兴汉之功,大而得失自我,不为奸诈篡窃,真磊落大丈夫也哉。故余作赋以辨之,大抵君子论人,或责以备,或推以恕,非苟然者,余岂敢与卫公异也,其赋曰:括苍龚相,暇日与客登项王之亭,顾览遗迹,喟然叹曰:呜呼盛哉!二世之末天下思叛,胜、广一夫,云起从乱,当是时也,燕、齐、赵、魏,莫不立王,梁起会稽,亦从民望,得孙心于民间,为人牧羊,立而奉之,鼓行咸阳,虽再破秦军,而秦军尚强,梁既死于定陶,王怨秦而必亡章邯、引而渡河、赵且暮以气降,彼陈余之拥兵,迹逡巡而莫敢当,王乃震怒皆裂,力排宋义,晨朝诛之,莫不聋悸。毁金釜以湛船,示三军之死志,果破秦军而杀苏角,绝甬道而虏王离。呼声震天而动地,山陵日月为蔽亏;诸侯人人惴恐,膝行辕门而莫敢仰窥,章邯举军以降焉。诸侯将以兵而从之,入关不留。衣锦东归,裂地主约而王将相,天下利柄惟我所持,何其盛也哉!及齐、赵先畔,汉以兵东转,战荥阳,陷死摧锋,汉虽屡北,谋无不同,迨垓下之围方急,始信楚人之多从,于是慷慨悲歌,溃围南出,临江不渡,留骓报德,又何惫也。客曰:子知楚汉之得失乎?在在于兵,而在于得人;不在于强弱,而在于民心之浅深。当其屠咸阳、杀子婴、火宫室、坑秦兵、弑义帝于郴阳,更主约之不平,汉皆反是,约三章而去苛法,拒牛酒而恐费民;封府库、谕郡邑,而不私其财,期在于变秦,况萧、张佐其谋、韩、彭将其军,无系书之弗用,推赤心而示人,此楚汉之得失也,曾何盛惫之足言哉?龚子曰:子知其一,未知其二,古今成败,得失是非,其间纷纷,盖不容喙,略请较之,其败者,未必皆非;其成者,未必无可议也。
嗟夫,项王卓伟之才,英烈之气,使膺天命而有成,乃蹉跌而至此,若曹操与司马懿,以鬼域之雄资,盗贼之智,尚负且乘,而窃神器,皆数传而后已,或百年而始毙,方戕伏后而尸曹焚,抑可见其无君之意,其为得失又安足计?以石勒之遐雏,犹逐鹿于当世,不忍效夫数子,夺孤寡之非谊,呜呼!噫嘻!得则为王,失则为虏。由魏晋以观之,王虽亡兮何负此,顾吕马童而谢亭长,死生固亦不惧矣,彼分香而饮粥,又何王之可伍也,客遂缄默,相视动魄,一客在旁莞然独笑曰:二子辨归辨矣,然未达夫理也。楚、汉、魏、晋茫茫千载,是非得失,今皆安在哉?徒存史牒,莫考真伪,自古及今,如我与子登斯亭而怅然!吊往昔以流涕,渔夫樵妇之所经行,野老祠宫之所祭酹,亦已多矣!莫得而记也。今夫二子踟蹰睇视,不忍舍此,亦何异临川而叹逝也,子独不见青山白云,长江明月,耿耿长存,滔滔不绝,初无古今之异,治乱之别,是亦理之所在也,于是,饮而酌,酌而醉,醉而能歌。曰:山苍苍兮江汤汤,月盈亏兮云飞扬;是非得失兮两俱亡,颓然而卧兮适乎无何有之乡。
注:龚相乌江县令
游桃花坞记
清·王善木肃
含山东属于和,和之桃花坞为张文昌读书处,去含山不两舍,然未获至,癸丑夏,友人邀往游焉。出城西百步曰米积巷,又百余步,有壑窳然曰莲花池,升壑则含山诸峰森秀在目,近瞩里许,纡余苍翠。友人曰:是桃花坞也,入则冈峦蜿蜒,回互若层障,虽近郭,自为奥区,杂木外环,中有桃数百株,实已垂垂,河流绕坞,有桥亘河上,以近坞曰桃花桥,宋贺铸坞诗自注所云:“麻溪上者是也”、但贺称“茂林修竹之胜”,今无竹耳,因憩桃下,有白头田父杖而至,言文昌与孟东野载酒游坞事,甚津津,又言文昌七世孙安国,亦读书此坞,以杖指道旁卧碑,实之安国状元也,尤艳称焉,其他所说虽无据,然皆曰闻诸前人,亦足见风流云,立而四望,业业北峙者历阳山也,石山冲霄曰鸡笼,亦北峙,牛渚在南,横江在东,帆影渺然,因歌文昌“晓来江气连城白”之句,悠然者久之。
注:王善木肃含山人著《石壁山房稿》
丰山梅豪亭记
清·朱筠
乾隆癸已中春,筠试和士毕,闻州西丰山有宋时梅,乃与知州事同年慈利刘君长城谋往观之,以二十二日为天门之游,明日出山,十五里至栾巴祠,二十五里至丰山之麓,上山三里至杜村,村之左右曰:考子塘皆杜姓,自宋至今,或他徙其处者,尚数百人,杜氏为州学生者五六人来迎,余比至梅下,则树本凡六其四已枯,枯者,如铜、如石、如蟉蛇之死,而骨倔僵不解也,其不枯者二本,本大五六围,径上三丈余,花覆小山,与枯木交错,枯者亦荣,其花之种,曰:玉蝶。又如蚨蝶数万,翔舞山石之左右而不去,久之忘其为梅树也。问之杜氏之祖,杜先生默实居此,先生遗诗,村中颇有存者,其诗曰:手植名花浪得名。又云:不是罗浮是考塘。然则梅,先生所手植也,按石先生介集载《三豪诗》“送杜默归历阳”,乐史《太平寰宇记》:“历阳县属和州”。然则先生实和人,而厉鹗《宋诗纪事》以为濮州人,非也,先生字师雄,宋史无传,今州志亦不为立传,谨以石先生介,欧阳先生修赠先生《归历阳》二诗考之,二诗之作,当在仁宗康定元年庚辰,石先生诗叙本朝八十年,按太祖以建隆元年代周,至康定庚辰八十一年矣,欧阳先生年谱,是时,范文正公起为陕西经略招讨安抚使,辟公掌书记,辞不就,六月自权武成军节度判官,召还复充秘阁校勘,故欧阳先生赠诗云:“杜子来访我。”又云:“河北新点兵也”。按石先生亦以是时服除,召入国子监直讲,《墓志》:先生直讲岁余,荐拜太子中允,是庆历元年辛已也。又荐直集贤院三年,癸未作庆历圣德诗,岁余去。太学通判濮州,五年已酉七月卒矣,然则康定庚辰,正石先生入太学岁也,盖先此一年,则石先生或未直讲太学,而欧阳先生并未入京邑,故不得曰己卯,而断之曰庚辰也。欧阳先生诗云:“来时上师堂,再拜辞先生。”石先生序云:“师雄学于余”辞归历阳,诗云:“师雄二十二。”然则康定庚辰,杜先生二十有二也。是年二十有二,则先生之生,当在真宗天禧三年已未,杜氏家谱:先生生于明道元年,按明道元年壬申至庚辰,仅九岁,谱说非也。谱又云:“年六十三岁卒。”先生当卒于神宗元丰四年辛酉。《宋诗纪事》:先生熙宁末特奏名,仕新淦尉。按熙宁之末改元元丰,先生卒于元丰四年。是先生为尉,越四五年而卒也,按石先生卒于庆历五年乙酉,年四十有一,作叙及诗之年,实三十有六,欧阳先生卒于熙宁五年壬子,年六十有六。是年实三十有四、《宋史》石先生传介卒,夏竦言介诈死,请发棺,诏下,提点刑狱吕居简曰:“介死,必有亲族门生会葬及棺敛之人。苟召间无异。”即令具军令状保之,亦足应诏。于时,众数百保介已死,乃免斫棺。是时,杜先生必具军令状之一人也。没后二十一年,其家将葬石先生,子师讷与门人杜默、姜潜、徐遁等,走告请铭于欧阳先生,其年英宗之治平二年乙已也。欧阳先生五十有九,而杜先生四十有七,其思,所以表章其师愈久而未之敢忘,所谓死生不相背负者可想见已。又按先生以康定庚辰还历阳,越六年,庆历乙酉欧阳先生出知滁州,在滁者二年,滁与历阳密迩,绝不闻先生过从踪迹意。先生方跋涉左右于其师之殡,余谤焰,久留京东氵允岱之间,以是无过滁之隙,然则具军令状保师死者,先生盖身先焉,而名不闻,至今七百年后,又信可考而知也,筠既考先生生卒始末,略可见者如右,于是,从容与刘君议曰:“梅花之间宜有亭”。杜氏之子孙佥进曰:“故有亭,圯已。”刘君毅然请复之,且言曰:“先生诗不云乎?培根急取他山石”,又去:“浅筑墙低防过酒”,长城当于梅下,“列栏支石而筑短垣以缭亭。”具如先生之诗,子其记而名诸,筠曰:“石先生之诗曰:“曼卿豪于诗,永叔豪于词,师雄歌亦豪,三人宜同称所谓三豪者也。”今三豪亡矣,越七百余年,而杜先生手植之梅,岿然独存,梅亦豪矣哉。筠与君两人,廓然于七百年后来相议于空山之中,其以梅豪名斯亭,宜君当速成之,而刻筠之词于石,令考塘杜氏之子孙世世守焉。时同游梅下者,上虞张凤翔、方海及门归安、顺芝庭、胥石重系之铭,曰:州西南丰宋梅所封,蕃杜之宗。考子塘杜浩隐俣俣曰“默厥祖、默手植梅。”康定以来,玉山皑皑,屑葩酷,襞本铜铁色,阅年七百,墙既倾,亭无不成,刘侯载营。稽亭先后,表亭左右,梅汝永寿,春风不惊,香幽景明,客饮斯亭,于后之锼,记余来游,试士和州。
注:朱筠安徽学正
《和含学刊》序
恽代英
和含学会,是和县同含山同志的青年,为乡土运动而团结起来的。凡同乡同学的团体,都是无意的结合,每不能靠他真地为社会怎样效力。所以同乡会、同学会,除了联络感情,营谋私利以外,是没有用处的。但是和含学会,却不当是这样。为什么呢?因为别的同乡会、同学会,虽则嘴里说什么改良地方,然而他所以结合,全是由于私心感情,所以改良地方,只成了他们装门面的口头禅。和含学会却全不是这样。他所以结合,全是由于为讲学做事的一种切实便利的方法。所以和含学会是有希望的;是为社会正当的结合,在结合之后,是可保证他不至流为普通同乡会、同学会的丑态的。
在结合了之后,用什么法子可以对社会多生些功效呢?我可以说,少做场面上的事,少做与人捣蛋的事,多做改进自己、改进团体的事。这样和含学会,可成为中国乡土运动的一个模范团体。
学会的个人修养圆满了,团体实力充实了,三、五年后,自然可以改造乡土。人只怕不好,好人只怕团结不起来,团结起来只怕中途变坏了,不然,我们年纪一天天长大,学问一天天进步,声望地位一天天继长增高,为什么愁不能改造乡土?乃至改造中国呢?
和含同志努力了!
作于1921年初春
注:手稿现存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
和县沦陷记
和邑地当京芜之中,位于大江北岸,形势重要。民国二十六年(1937)冬,首都弃守,敌为巩固京畿外围,于是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拂晓,汽油船十余艘由采石渡江,敌步兵二百余人,于县城东十里金河口登岸。
以飞机三架掩护进攻县城,我东门守城保安队即予以还击。敌乃以初胜之锐气,直迫城下,兼以空军扫射,战事支持至上午十时许,由县长王殿之率全体公教人员及保安队,仓皇由小西门向北乡孙元堡山地转进。
敌占县城,驻兵于大南门外地藏庵,翌晨顺和裕公路扫荡,直犯裕溪,渡江投芜湖。
县城仍在我控制中,本县县长奉命改委赵公永智,赵公本县人,骁勇善战,拜命之初,即积极组织扩充地方武力,组织抗日人民自卫军,赵兼司令。以柏承君为特务大队长,陈桂清为第一大队长,钱镇东为第二大队长,范培珉为第三大队长,黄千木为第四大队长,是时,人枪以万计,声势颇壮。
同年腊月十六日,敌以骑步炮兵,由驻马河登岸,侵犯乌江。我第三大队范培珉部首当其冲,与敌激战,(自清晨至中午)以初训之民兵,挡坚锐之敌寇,犹能自清晨直达中午,乃以弹尽力疲,遂向香泉方向转移。敌遂长驱,经濮集而直扑县《夜度两关记》所,(误书昭关)即此关也,可知其地之险峻。敌乃自香泉突攻夹山关,我军迫向山地疏散、而山岭同时亦为敌之炮队占领,见山腰有我伏兵,遂以平射炮在二面山头不断射击,连发数百响,时进薄暮万山静寂,寒云幕布,大雪纷飞,道路泞滑。敌坦克车数十辆陷此深山中,是时我游击健儿,以抗战保乡之机会至矣,作殊死之夜击。敌在小张村围火炕湿衣之时,我钱镇东大队长复率部偷袭,斩敌数十人,并夺获马匹步枪甚夥,曾将战利品报送六安省政府,荷蒙奖优有案。达十八日敌狼狈向和县城退窜,至腊月二十六日,复退回南京。
二十七年敌因陷县城两次皆未得利,疑我县北乡山地有重兵埋伏。自二十七年正月初二日,即经常派侦察机两架,巡回侦察,自黎明(上午六时)迄薄暮(下午六时),一来一往,北自官渡,南迄裕溪,往来上空,曾无宁时。
至三月间,敌乃派遣轰炸机,掷燃烧弹于县城小市口一带,所有市房悉付一炬,迄今复员三年,尚断壁颓垣,损失之大,不可以数字计。
当时,县府及县级各机关,决不为敌机威胁,仍未离县城一步。敌炸县城后,城北部队正与赵县长为声援范部亲率所部向乌江进发,在二里半墩,展开遭遇战,敌仍以飞机掩护之惯技向我阵地扫射,而我士气旺盛,沉着应战。迨短兵相接,互掷手榴弹,血肉横飞。赵县长仍犹登高一呼,卒以敌之坦克数十辆,已由公路冲入城内。转同城内向我阵地背后射击,赵县长以县城已为敌占,忍痛率部向孙元堡退却矣。
当敌自渡江登驻马河攻乌江,击袭县城之时;全椒之敌同时亦南犯武家岗,企图打通和全公路。敌数百步骑渡官渡河入和县境,我钱镇东、黄千木两大队先期获悉,出兵于杨石巷攻击之,当敌渡滁河之际,我乃奋勇斩杀,攻其无备,卤获敌旗一幅,步枪十余只,并防毒面具及照片、护心佛等战利品多件,死敌数十人,并生俘敌一人,带至高皇殿,以其伤重不治,遂予格杀。
翌晨为农历腊月十七日也,县城之敌为响应全椒之敌,沟通和全路之妄想,乃以坦克车率领步骑兵,出北门经西埠沿公路,由香泉直攻杨石巷。而我钱镇东大队因第一日获胜。为防止敌重来侵犯,遂屯兵于夹山关,向北防范。夹山关者即明儒程敏政夜渡犹未甚。敌乃逐日竟将乌江、濮集、香泉、西埠、高皇殿、善厚集,所有本县各乡镇及稍大之村庄,无一不受其炸弹灾害。
迨二十七年农历四月十二日破晓,敌复以步炮军由金河口登岸窥城,适五区督察专员兼区保安司令李本一将军,率国军王营抵达县城,正于县城中心地点之商会公宴之际,探报敌已登岸,李将军得悉怡然不动,举杯畅饮,犹击案高歌,怡然自得,旋报敌已迫东门城下。守城国军已布防。
李将军乃从容而出,向东门步行,至夫子庙敌已入城,距离仅约二十公尺,李将军转退至小西门指挥所迎击,展开激烈之巷战,演成混战之局面。当时,因敌我悬殊,我军被迫由小西门向西十里埠方向转移。敌追击颇烈,将军仅留轻机一挺掩护一营之众,敌奋死追迫而为其射死者达二百余名,并有掩护兵一人,为敌数人所俘,该兵乃将所佩之手榴弹十数枚,正与敌厮纟厘之际,一时拉弦爆炸,炸死敌兵数名,我忠勇之战士一人,亦同时作壮烈牺牲,呜呼伟哉。
是役,我军抗倭之忠勇,(曾由县前辈禹子鬯先生写《血的五一》一文,如绘如画,登载和县简报及皖东日报)翌晨敌受创过钜,未敢作困城之斗引退,县城亦失而复得。
注:①.摘自省档案局馆藏历史档案21.1.123。
②.时间:1937年12月
③.作者:樊志道、黄千木
《和含党刊》发刊词
孙仲德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一日
“和含党刊”在同志们的努力准备和热烈爱护下,终于与和含全党见面了。
它创刊的日子,适值苏联十月革命二十六周年纪念节。苏联自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列宁、斯大林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经过了无数次的艰苦斗争,终于建成了社会主义国家,正在开始走向共产主义建设(时),即遭受着法西斯希特勒德国疯狂的进攻,但为时不过两年余,这支疯狗已被铁的英勇的红军打败得一败涂地,在不久的将来就会逐渐建设成共产主义社会的。
我们庆祝苏联革命胜利二十六周年,我们更庆祝红军空前而伟大的胜利;同时,我们亦庆祝本刊如苏联红军一样不断的(地)大踏步前进,担负起它应有的历史使命。
我们创办本刊的目的,是在于互相介绍党务工作、政权工作、群众工作、整风学习工作等等实际而有教育意义的经验,是在于帮助同志们收集与总结各种工作的优缺点,把它们提高到原则上来,以此来教育全党,是在于改造我们的思想方法、领导方式与工作方式,使之更适合目前艰巨的、复杂的战斗环境,更能完成党给予我们的任务。
但,要想把本刊办好,就不是一、二个同志所能维持的,必须要全体同志来爱护它、培养它。正如园丁爱护他宝贵的果树一样,天天不断地浇灌、施肥、除(锄)田……然后才能结出很丰满的果子来。
因此,我们的希望很简单,全体同志一定要研究党刊内刊载的一切文章,把党刊传播到一切党员中去,使它能够担负起教育全体同志与推进工作的这一个任务!
末了,敬祝党刊与和含党永远并存!
原载《和含党刊》创刊号
孙仲德:新四军七师参谋长兼和含支队长、政委
检举贪污县长黄今明
想不到抗战胜利的今天,我们的和县人力、物力、财力,出得最多的和县,还沉沦在“阿鼻地狱”。
骂吧,我们的声音早已嘶哑了,哭吧,我们的眼泪流干了。然而我们还有一口气,不愿我和县三十五万民众永远沉沦……。
这是我们的黄县长,带有小商人小流氓,兼有惯会帮架的特工气味的黄今明县长,在和县一年多来,吃民肉,剥民皮,几笔最大的血帐:
1、“不合法,要合理”。在宣桂区强征军粮一万担,在香泉区强征军粮一万一千担。
2、“清理匪粮”。前国民兵团副团长于子正手捧县长大令,俨然皇帝出巡,张三、李四有匪粮,连南乡各油坊的油饼也被清理了,坐飞机、上踹木贡,实行绑票勒赎,并且贪污有据……。
3、“杀人者死,律有明文”。前宣桂区区长郭斌,无故杀人,尸主迭次泣诉……,而黄县长极力庇护,置而不问,亦纵其离去……。
4、前税捐处主任狄岩枫,在任七个月,贪污达一亿数千万元。参议会两次函请县府予以扣押、清算帐目,而黄县长始终庇护,纵其逃逸……黄县长公然宣称:“中国人贪污,有几千年传统的历史,现在生活程度又高,贪污是免不了的……。
5、县城收复了……适值新谷登场,小民欢喜,县长更大欢喜。连称:“有办法、有办法”,于是派曹老先生(湖北人),携黄县长手谕,在各乡短价勒购,行老板忍气吞声,乡镇尿流屁放,小百姓翻白眼擦眼泪,自己出粮,自己送上船,成千成百的远跑数十里外,有时弄花了到河口找不到船,又挑回来,在街前檐下露宿一夜,叹一声“天呀”,请问奸商乎?兼商乎?
6、前菱湖乡乡长夏世模,被保七团第七中队黄干事无故枪杀,该案未了,竟将该首犯释放,反声称逃避,故意回乡寻找了事。请问人权保障何在?
此獠不办,何以言革新;此獠不办,何以正官风!
全县三十五万民众在静等着舆论界的协助,上峰的制裁!
和县参议会、和县总工会、和县县农会、和县新医公会、和县县商会、和县各区教育会同启
——摘自省档案卷号21.1.207《传单宣言》
科学上的“珍贵”
贾兰坡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1980年11月间我曾到日本讲学。一次讲演完毕,作为余兴,我根据报纸公布的消息,把和县的发现作了简单的介绍,虽然只说了短短的几句话,却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怀和注意。
我从日本回来,刚一到研究室,黄万波同志立即给我看了真标本。我把标本拿到手,就看出来是科学上的“珍贵”,一连喊了几声“好”。一边看说标本,我又一边在想:如果把这个头盖骨复原成头像,他又像谁呢?像北京人?不,因为这个头盖骨从长宽的比例来看,比北京人和爪哇人都宽得多,北京人的头盖骨在突出的眉脊与额骨之间有一条粗而凹的沟,在和县的头盖骨上这一性质则不明显,这一点和爪哇人相比又有所类似。那么和蓝田人相比如何呢?的确也有些相似之点,如头盖骨低平等等,但又有若干差异。
有人很关心这个头盖骨死亡时的年龄,我从骨缝闭合的情况估计,大概是个不足20岁的青年。
和这个头盖骨一起发现了成批的骨器和角器。我曾两次观察了这批材料,加工是清楚的,类型也相当稳定,无疑是人工制作的工具。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这个遗址里,未见到加工的石器,尽管找到一些从洞外来的石块,但人工的痕迹不太清楚,是由于当地缺乏石料吗,还是其它什么原因?这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他生存的时代又是怎样?从头盖骨的形态和伴存的哺乳动物群的性质来看,我以为时代都不会比北京人的时代晚,至少说是同时,甚至有可能和六七十万年前的蓝田人相当。
这个发现十分重要,它又给我们提出新的问题:在中国大陆上,早期的原始人到底有几种,彼此的关系和在演化道路上走到了什么位置?解答这些问题是困难的,但又必须作出回答。
(原载《百科知识》1981年第2期)
安徽省和县猿人化石及其动物群的初步观察
黄万波彭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方笃生叶永相范汝强
(安徽省文物队)(安徽省和县文化局文物组)
提要
1980年11月4日下午4时35分,在安徽省和县陶店公社龙潭洞发现一具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在同一水平层的同一层位发现的还有一段左侧下颌骨及几个牙齿,约有三个个体,经初步研究,暂定名为“和县猿人”。除此以外,与猿人材料伴出的有骨、角器、烧骨等文化遗物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和县猿人遗址地居长江中下游,位于北京猿人与爪爪哇猿人之间的中间地带。无疑,为研究南北古人类在演化上的差异、系统位置以及第四动物的迁徒、古地理和古气侯的演变都有着较大的意义。
前言
龙潭洞是1973年冬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时发现的,由于洞内埋藏着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引起了和县文化局的重视,于1974年春将部分化石寄给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由于当时受“四人帮”的干扰,对化石只作了一般鉴定,未能引起重视。
1979年,安徽省水文队要求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该地点的化石和地质时代。随后,该研究所的黄万波、谢树华前往和县调查并注意到龙潭洞堆积有古人类活动的痕迹。
1980年元月,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谢树华、彭春、谢党和安徽省文物队汪景辉、省博物馆王彦祥再次赴龙潭洞发掘,除采集较多的脊椎动物化石外,还采集一些骨器、角器和有加工痕迹的石片,同年9月下旬,发掘组在第三次准备去现场工作前,又获得安徽省和县水利局秦万矩同志在龙潭洞参观时拾到的一个“人牙”化石。
10月上旬,由本文作者组成发掘组,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安徽省文物局及县文化局的领导与协助下,对龙潭洞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图3)。
现将人类化石及其伴生动物化石的初步观察结果作一简报,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承贾兰坡先生的热心指导,陈王言同志清绘插图,笔者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一、人类标本保存情况
1、猿人头盖骨(图一、二)
龙潭洞发现的猿人头盖骨(野外地点编号80001)计有额骨、顶骨、枕骨和颞骨(出土位置编号LeveI—2A)※。
头盖骨已石化,呈土黄色,带有一些深色斑点。出土时,颅外粘附着部分棕红色砂质土,颅内填满了棕红色砂土,因受挤压,颅骨呈现20多条裂纹,从地层取出时,额鳞和部分顶骨破碎,共分成大小8块,修复后,颅骨整体形态基本正常,从前面视,颅顶部分右侧略高于左侧,右侧翼区和左侧翼区上方损坏;另外在右侧相当顶结节附近的五条裂纹交汇处的骨壁有所损伤,左右乳突缺失。
2、下颌骨
一段左侧下颌骨(出土位置编号Lev、1—6),保存有第二前臼齿(P2)齿槽之后与第三臼齿(M3)之前的部分,其上带有M2和M3。
3、牙齿
4个较完整,1个仅保有2/5大小的齿冠残片,连同左侧下颌骨的2个牙齿共6个又2/5。
1个为右上第一前臼齿(P′)(出土位置编号Lev、1—4),齿冠及齿根均保存,齿根颊面带有小块鸽骨碎片,牙齿磨耗较重。
1个为左第一臼齿(M1)或第二臼齿(M2)出土位置编号(Lev、1—7A),齿冠完整、齿根缺失,牙齿有轻微的磨耗。
2个为同一个体的第一臼齿和第二臼齿(M1—M2)(M1出土位置编号Lev、1—1o;M2出土位置为Lev、1—8)、牙齿严重磨耗。
以上材料均分布在80001地点的同一水平层的西段(图三)。(见平面图四)
二、人类化石概述
1、头盖骨的主要形态特征
额骨眶上圆枕特别粗壮,两侧连成一条突出的骨脊,但中间部分向下凹,不像大猿的眶上圆枕那样连成一条直线、龙潭洞标本的眶上圆枕中央较厚,似弧形弯曲。
眶上圆枕与额鳞间不像北京人那样有一宽沟相隔,而是与爪哇猿人以浅凹接续的情形相似,额鳞宽而低平,中央部分有较明显的矢关脊。
龙潭洞标本由于内侧眶上壁的破碎,可见有较大的额窦左侧呈肾形,右侧次方形,据文献记载,爪哇猿人头骨Ⅱ—Ⅳ号和北京猿人头骨3号亦有较大的额窦,蓝田猿人则无。
龙潭洞标本的最小额宽为101毫米;最大额宽为122毫米,这两个数值都比爪哇猿人和北京猿人相应值大。
顶骨顶骨平,顶骨额角成直角,顶骨长度大于额骨长度,顶骨上的颞线形成宽扁的弧。
枕骨枕脊从枕外隆突向两侧延展,像爪哇猿人和北京猿人那样,前面的眶上圆枕和后边的枕圆枕形成头部的前后的突起。
龙潭洞标本没有完整的颅底,只保存的枕大孔后半部分,枕大孔位置在猿人化石范围之内。
龙潭洞标本的枕鳞脑面保存着较完整的大脑窝和小脑窝,中矢沟与左右横沟相交的枕内隆突发育,右横沟比左横沟浅平,其位置比可横靠下,小脑窝略小于大脑窝。
颞骨左右颞鳞保存基本完好,颞鳞的顶缘接近弧形,蝶缘较直,顶缘的最高点位于下鸽窝的前方,左右乳突的基底部分比现代人的小。颞骨锥体轴与中矢面的夹角在北京猿人范围之内。左右侧脑膜中动脉沟分枝简单。
颅骨整体形态龙潭洞标本的眶上圆枕粗壮,颅盖低平,额骨后倾,矢状缝与人字缝都未愈合,前点附近的矢状缝与冠状缝均为深波型。
龙潭洞标本的颅最大宽位于乳突上方,其宽为158毫米,大于北京猿人和相当爪哇猿人的上线,颅最大长190毫米,在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相应值变异范围之内(邱中郎等,1973)。
2、下颌骨的主要形态特征
一段左侧下颌骨,浅棕色,舌面带黑色斑点,下颌体粗状,可见3个颏孔,分散在第二前臼齿(P2)与第一臼齿(M1)间的出齿槽外壁,在P2附近的一个最大,卵圆形,其他两个较小,并向下斜着分布,第一臼齿(M1)齿槽清楚,因而(M1)可能系死后脱落,M2之前的牙齿齿槽部分有所损坏,从第二臼齿(M2)的舌侧观察似有圆枕,下颌支好像从第三臼齿(M3)的颊侧开始出现。
第一臼齿(M1)处颏孔部的下颌体高33.2毫米;下颌体厚22毫米,下颌体的高度和北京猿人GI(男性相近),下颌体的厚度大于已知的北京猿人及蓝田猿人。
3、牙齿
右上第一前臼齿(P1)
齿冠椭圆,颊面与舌面宽度相等,釉质在颊面上略高于舌面,颊面基部有些隆起,齿根在舌面为单枝;在颊面为双枝,牙齿的近中远中径为9毫米;颊舌径为13.4毫米、齿根长为20毫米,齿冠面积为120.6平方毫米,这个数值几乎是现代中国人的二倍。
右上第一或第二血齿(M1或M2)
齿冠近中侧宽略大于远中侧,齿冠颊侧高,舌侧低,近中、远中侧分别有与前后相接触的接触面,只是近中侧接触面小,靠近咬面、区中侧接触面大,在冠的中部,这个特点有可能表明此牙是第一臼齿(M1)而不是第二臼齿(M2)。
牙齿的区中、区中径为12毫米;颊舌径为13.5毫米。
左下第一和第二臼齿(M1—M2)
M1近于圆形,区中区中径为12.7毫米;颊舌径为13.0毫米。颊舌径为13.8毫米,齿冠咬面釉质几乎全部磨耗,表面形态不清,M2长方形,区中区中径为13.0毫米;;这两个牙齿的磨耗程度较深,为一老年个体。
另外,从前述Lev、1—6号标本的两个牙齿来看,第三臼齿小于第二臼齿,这里提到的Lev、1—8号标本(M2)与Lev、1—6号标本(M2)相似,再结合Lev、1—8号(M2)与后牙无接触面等情形,Lev、1—8和Lev、1—10号标本多半是第一臼齿(M1)和第二臼齿(M2),非第二和第三臼齿,这一判断如果无误,那么Lev、1—8和10的第三臼齿为先天性缺失。
左下第二臼齿和第三臼齿(M2—M3)
M近于方形,近中远中径13.0毫米;颊舌径13.0毫米。M3近中远中径11.1毫米;颊舌径10.8毫米。M3小,形态也不规则,两牙齿的咬面纹理比现代中国人复杂得多,接近北京猿人的情形。
三、洞穴堆积和脊椎动物化石
1、洞穴与堆积
龙潭洞位于和县陶店公社汪家山北坡,构成洞穴的地层为寒武系白云岩,洞穴高出海平面23米,接挖掘部分的洞穴范围,东西长约11米;南北宽约5米;深4—7米。
洞内堆积依岩性的差别可以划分为4层(见图五)。
(4)棕红色亚粘土,夹角砾凸镜体………………3.5米
(3)浅棕色,局部呈杂色砂质粘土,系该剖面重要化石及文化层………………0.5—1米
(2)黄色粉砂土,呈条带或凸镜体分布0.1—0.3米
(1)浅棕色砂质粘土及角砾,可见厚度…………2米
(见剖面图五、六)
2、脊椎动物化石
先后三次采自龙潭洞的脊椎动物化石,经初步鉴定,大致情形如下:
爬形类
鳖Amydasp.
短吻鳄亚科AIIigatorinae.
哺乳类
猕猴Macacasp.
蝙蝠RhinoIophussp.
黑鼠Rattussp.
似大河狸Trogontheriumcf.cuvieriFischer.
豺VuIpessp.
猪獾ArctonyxcoIIarisCuvier.
水獭Lutrasp.
中国鬣狗HyaenasinensisOwen.
剑齿虎Homotheriumsp.
豹PantheraPardua(L).
棕熊UrsusarctosL.
小熊UrsusangustidensZdansky.
东方剑齿象stegodonorientaIisowen.
马Equussp.
中国犭莫Tapirussinensisowen.
巨犭莫Megatapirussp.
似梅氏犀Rhinoceroscf.merkiJager.
李氏野猪SusIydekkeriZdansky.
猪Sussp.
葛氏斑鹿PseudaxisgrayiZdansky.
中国大角鹿Sinomegacerospaehyosteus(Young).
麋鹿EIaiphurussp.野牛Bisonsp.
五、小结
1、人类学方面的证据,例如和县猿人化石的眉脊粗壮、颅骨宽而低、顶骨平、枕圆枕发育、脑量小等特点与爪哇猿人相似。然而,龙潭洞的动物群的性质、地理位置以及时代归属等都表明龙潭洞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又密切相联。因此,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北京猿人没有跟着他们猎取的动物,例如中国大角鹿(Sinomegac—erocs)斑鹿(pseudaxis)等的踪迹向南分布,并与和县猿人发生接触,这个问题,是否可以用猿人发展阶段的文化成就的保证与限制作用来理解。
保证和限制论点基于这样的事实:北京猿人及和县猿人居住在山洞中,能用火和制造工具,因而他们的文化成就给他们造成了比较稳定的生活方式。从另一方面来说,猿人阶段的低水平的技术成就限制了他们的活动半径,扩大不了生活领域。正是在保证与限制的控制之下,北京猿人及和县猿人在各自的生活领域发展着。
龙潭洞发现的头盖骨的主要形态特征,说明属于猿人阶段,考虑到和县猿人标本接近爪哇猿人,与北京猿人相差较远,又具有一定的进步性质。因此,和县猿人化石可以作为一个新的亚种,因称之日和县猿人(Homoerectushexianensis)。
2、从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尚未愈合推测,和县猿人头盖骨为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个体;前臼齿(右P′)和左侧下颌骨属于中年个体;第一臼齿和第二臼齿(M1和M2)磨耗严重,已接近老年;秦万矩同志拾到的那颗牙齿可能为青年,总起来看,最少有3个个体。
3、与和县猿人伴出的化石除鳖、鳄等外,最多的成分是哺乳动物,目前能鉴别的材料已超过25种,其中有华北周口店期的典型种类,如大河狸(Trogontherium)扁角鹿(Sinomegaceros),中国狗(Hyaenasinensis)等,在这个动物群里,还出现华南中、晚更新世常见的东方剑齿象(StegodonorientaLis)、中国犭莫(Tapirussinensis)和巨犭莫(Megataoirus)等,该动物群的另一特色是伴有第三纪的残存种类,如剑齿虎和一种小型的猪,以及占有一定比例的现生属种。类似和县猿人的动物群在我国南方还不多见,它代表了第四纪时期的一个新的哺乳动物组合,我们暂时把它命名为和县猿人动物群(HeixanManFauna)。
和县猿人动物群中,值得一提的是大河狸(Trogntherinm),1955年杨钟健先生曾经记述过安徽下草湾(现归江苏)的一件中国河狸化石(TrogontheriumSinensisYoum)最近被周明镇、李传奎订正为中国杨氏河狸〔YoungofiberSinensis(Yonug)〕,地质时代由更新世改为中新世。至此,更新世的河狸化石在我国南方的分布又成了空白。然而,这回在龙潭洞发现的大河狸,门齿釉质层纹线,第三臼齿(M3/3)后端极为伸长等形态特征与中国杨氏河狸显然有别,把它作为第四纪的物种是无疑的。
龙潭洞大河狸的发现,一是填补了第四纪化石河狸在我国南方的空白,二是龙潭洞的河狸在地理分布上是目前已知的最南点,即北纬31°45′;东径118°20′。
此外,由于中国大河狸及其层位被订正为中国杨氏河狸和中新统,因此前人提出的“巨河狸一四不像鹿”动物群与过渡区自然也就不能继续成立。而和县猿人动物群的性质从以上所列化石名单可发现,本地区动物群的成分具显著的南北混合的动物组合,或者说,第四纪时期的华东地区是南北动物来往的交汇区域,之所以存在这样一个“过渡区”,与地质构造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从东北平原经华北平原至苏北、淮北、微山湖、洪泽湖抵长江下游无巨大的高山屏障,使其南北动物随气候的变化而北迁南徙。这种迁徙仅第四纪而言,可以追溯至早更新世,其交汇区的最南界不是淮河,而是长江。
根据以上各点的分析,和县猿人遗址的地质时代不会比北京猿人的时代晚,至少说是同时(中更新世)或相当于北京猿人遗址的中部堆积。
4、和县猿人动物群包括8个目,其中食肉目的种类居第一,次为偶蹄目和其他各目。在数量上,要标斑鹿最多,初步统计,三次采集的斑鹿角300多个,即近200个个体,由此可见,和县猿人的猎物主要是偶蹄目中的斑鹿。鳖和鳄的存在,说明当时在汪家山西北一带有较大而且是比较稳定的水域;食肉目的增多,可以推测在汪家山有着茂密的森林;啮齿目及其大角鹿、狗等多在山前平原的草地活动,昔日的气候是温暖的。
5、笔者对龙潭洞遗址的认识十分肤浅,有许多问题特别是人类学上的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希望同心协力,共同深入地进行下去,把和县龙潭洞的科学研究工作搞好、我们相信,这个由中国人发现,由中国人自己研究的古人类遗址,一定取得丰硕的成果。
我们要求第二次解放
编辑同志:
我们15人都是农村中只养了女孩子的母亲,自从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月活动以来,心情非常羞愧和苦恼。因为我们都是超胎的育龄妇女,少的三胎,多的累达九胎以上。说实话,谁愿意做多胎的母亲呢!常言说:“好男怕三灾(三场病),好女怕三胎”。何况我们胎胎生的都是女孩子,身体衰弱了不说,受到的岐视和虐待就更大了。
可是尽管这样,我们这些姐妹谁也不肯甘休,即使是死,还总想生个男孩以出心头之气。
我们为什么这样冒死去做这种害国害已的痛苦事呢?因为在我们这里,一个没有儿子的母亲所受到的岐视和虐待,更胜过这种冒死的痛苦啊!
让我们略举几事,就知道怎样令人难忍了。
村上谁家办喜事,要请一个有儿子的妇女铺床叠被,送亲迎新,尊她是“全人”。我们这些无儿子的妇女,不仅不能摸摸床上的东西,新娘进门时还要老远的避开,人们喊我们是“嫌人”(讨嫌的人)。
我们这种“嫌人”,在家里受丈夫欺压、公婆辱骂、甚至连自己的亲生父母,也埋怨我们不替父母争光。在外面更低人一等,公平的话不敢说,歪邪的事不能问,尤其是得罪了那些有儿子的“全人”,她们就会指着鼻子骂我们“前生缺德,今生无子”、“绝百代”……。
我们这些“嫌人”不但精神上很痛苦,连在劳动致富中,也被弄得左右为难。会勤俭持家的,被别人讥为“没有儿子还想发财”,生活不景气的,又被骂作是“不养儿子的懒婆娘”。真叫我们这些无儿子的没法处世啊!
最近,村上一位干部的妻子在连生四胎女孩以后,生了一个男孩,大摆宴席,大吃喜蛋,丈夫喜笑颜开,公婆额手称庆,村邻鸣炮恭贺,亲友厚礼赠送。可是一年之前,同是这位妻子,在生第四个女孩的时候,丈夫不进房过问,公婆指鸡骂狗说她是“坑人精”。从孩子落地,到满月回家她泪水未曾干过,叹声没有止过。现在,她身价陡然百倍了。
我们真想不通,解放三十多年了,落后的封建意识仍然这样深重地压迫着我们。毛主席在世说过:“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可是至今还不一样!最近胡耀邦同志也讲:要尊重养女孩子的母亲。可仍然得不到尊重!所以我们想,只有领导人的号召而没有法律规定,想彻底打倒这种顽固努力,是收效很小的。且不说许多不识字,看不到报纸的人,就是连一些号称共产党员的人中,也有不少是重男轻女的啊!
因此,我们要求国家在大力宣传计划生育的同时,要用法律规定:“对宣扬男尊女卑和凌辱生女孩子的母亲的人,要绳之以法”,并把它用大字写在农村的墙上,印在人们的心里,要造成象我们第一次获得解放时那样的声势!
若是真能这样,那将是我们农村妇女和全国广大妇女的第二次解放,我们谁不举双手响应计划上生育的号召啊!
我们盼望着第二次解放!
安徽省和县戚镇公社
陈玲、林永英、张萍、戴玉华、李兰等十五人口述
戚镇公社林业小学教师李滔代笔
——原载于1983年2月23日《人民日报》第三版
1983年2月23日《人民日报》为此发表短评:
同重男轻女的思想作斗争
共产党员们,正直的公民们,听听这15名农村妇女的含泪诉说吧!重男轻女旧思想在某些地方还象山一样压在人们头上,不搬掉这座大山,提高妇女的地位,落实计划生育的国策,就很可能流于空谈!
计划生育,农村是大头,实际生活告诉我们,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决不是上级下达一个指标,硬性规定几样节育措施,便可万事大吉的。象重男轻女这样的落后意识,至今为害甚烈,有其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的原因。清除这种社会的痼疾、也要搞“综合治理”。党、政、军、工、青、妇、宣传、司法以及经济、科技部门要齐动员、造舆论,讲科学、加上切实的政策措施,才能逐步扫除旧的习惯势力。
落后总是与愚昧结伴的。科学早已揭示,生男还是育女的原因不在母亲。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早已解放了那些受旧习惯势力压迫的妇女。然而,许多人缺乏这个知识。现在农村的“科学热”还只是“热”在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学上,我们应该吹吹风,使之“热”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去。
共产党人的职责是谋求人民大众在政治、经济、精神上的解放与幸福,对于农村妇女“要求第二次解放”的呼声决不能漠然置之。当前,每个共产党员都有一个重要任务,带头同重男轻女的思想作斗争。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一、诗选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