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华孟
华孟(?—145),历阳人,东汉时农民起义军首领。江淮之间农民,因不堪忍受封建王朝的压迫与剥削,于永嘉元年(145)十一月,华孟自称黑帝,举义旗,率历阳农民数千人武装起义,攻杀九江太守杨岑,声振江淮,威播京城。汉冲帝急命中郎将滕抚,调集四方大军赴历阳镇压,华孟因寡不敌众而战死,起义军被杀3800多人,被俘700多人。
昌义之
昌义之(?—523)历阳乌江人,南朝梁著名将领。天监元年(502),因平建康有功,封为永丰县侯,骁骑将军,出任盱眙太守。次年调任北徐州刺史,镇守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魏军常来侵犯,昌义之率将士抵御,魏军屡攻不得手。天监五年(506),魏中山王元英、平东将军杨大眼率10万大军攻打钟离。昌义之以三千之众,浴血奋战,固守危城。凡危急之处,昌义之即前往救助,每弯弓所向,敌无不应声而倒。昌义之为人宽厚,以诚待人,深受将士爱戴,将士每战,皆不顾生死,魏军被杀伤万计。次年,得韦叡、曹景宗援军赴钟离,大破魏军。昌义之官至护军将军。普通四年(523逝世)。
张籍
张籍(约768—830),字文昌,祖籍吴郡(今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人。中唐著名诗人,贞元十五年(799)为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国子助教、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博士、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司业、张水部。
张籍幼时家境清寒,贫而好学,熟读经史,爱写诗文。15岁时,开始5年漫游生涯,足迹遍及祖国南北,眼界大开,为他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基础。
张籍同韩愈、白居易、刘禹锡、孟郊、王建交往甚密。在交往酬唱中,还有元稹、裴度、姚合、李翔、韦处厚、施肩吾、令狐绹等多人,从名公巨卿、文坛领袖,以至释道布衣,外国友人等都有诗歌往来。他的诗歌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诗文精警凝炼,简朴清淳,语短情长,通俗自然,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乐府诗与王建的乐府诗,在中唐诗坛上被并称为“张王乐府”。
唐大和二年(828),张籍被授为国子司业。大和四年(830),病逝他乡,终年约62岁。张籍的诗歌,经过唐末五代的战乱已散失很多。现存诗400多首。编为12卷,名为《木铎集》。今中华书局据各种版本辑成《张籍诗集》。
杜默
杜默(1019—约1085)字师雄,南义乡丰山杜村人,北宋著名歌豪。他幼读经史,爱写诗文,20岁游学开封。当时,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爱慕杜默的才华,请其任幕府书记官,杜默推辞未赴。同年六月,自谋任武成军节度判官,后应召进京都任秘阁校勘。与诗人欧阳修、石曼卿相处甚密。其师石介作诗曰:“曼卿豪于诗,永叔豪于词,师雄歌亦豪,三人宜同称。”故有“三豪”之称。杜默为诗多不合律,后人因言事不合格者为杜撰。杜默不愿追逐名利,于北宋康定元年(1040),辞官还乡,特意购六株玉蝶梅植于住宅边旁,平日邀宴宾朋,饮酒赋诗,赏梅遣兴。著有《诗豪集》一卷。后,以特奏名仕,任新淦县尉,终年68岁。
龚楫
龚楫(生卒年月不详)字道济,和州人。原兵部侍郎龚原之孙。宋高宗建炎初(1127)闻金人入侵,陷郡县,常忿不进食。金兀术占据和州后,以偏师万人,在新塘一带构筑堡垒,企图断绝往裕溪方向的通道。龚楫率领家僮百余人袭击金兵,乡里从之者3000余人,俘获金军千户二人,解救为金兵虏去的乡民数百人,缴获为金兵所掠夺的财物无数,皆分散给乡民。在归途中,遭金兵主力包围,楫率众改道圩上,金军骑兵占据前进的道路,乡民企图从水中突围者,多被金兵杀死,楫对大家说:“今天斗死,亦足为义士,自弃沟漠,无益也。”于是率众与金兵苦战,终因寡不敌众,为金人所获,骂不绝口,犹挺剑刺杀其一人,最后为金人碎割而死,年仅22岁。
魏石工
魏石工(生卒年月不详)字邦达,和州人,宋宣和二年(1121),上舍及第;建炎四年(1130),任宣教郎;绍兴元年(1131),任枢密院计议官,迁考功郎;后升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金兵屡犯宋疆,他反对屈膝议和主张抗战。绍兴四年(1134),叛臣刘豫勾结金兵攻宋,魏石工请缨随军北上拒敌,被任命督长江诸军,时南宋大将刘光世、韩世忠、张俊之间互有成见,不能同心协力,他满腔热情,往来奔走,向三人反复慷慨陈词,备述利害:“为国雪耻,释去私隙,不独有利于国家,亦将有利其身”。并劝刘光世主动向韩、张写信通好,促成三将和好,合力抗金,屡战屡捷,军威大振。后迁秘书少监,极力反对秦桧的投降主张。绍兴八年(1138),秦桧利用权势,把魏石工叫到都堂,责问他为什么反对言和,魏石工不畏权贵,义正词严地阐述了自己的立场、观点,惯弄权术的秦桧,无言以对。之后,魏石工又上书赵构,直陈和之弊,战之利,表现了不屈的民族气节。终因与秦桧议不合退寓常山僧舍。未几,因父丧免除集英殿修撰,知宣州不就,改提举太平兴国宫,自是奉祠四任,以卒。
张孝祥
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乌江镇人,南宋著名词人。他幼年读书过目不忘,下笔顷刻数千言,十六岁考取举人,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他二十三岁时廷试第一(状元)。主考官原定秦桧的孙子秦埙为第一,张孝祥第二,曹冠第三。后高宗阅卷,发现张文“议论确正,词翰俱美,宜为第一”。故降秦为第三。秦桧怀恨在心,诬其父张祁有为交结胡寅“谋大逆”而下狱。不久秦桧病死,高宗亲自过问此事,张祁获释。张孝祥不顾个人安危,上疏高宗,为岳飞鸣冤,疏曰:“飞忠勇,天下共闻。一朝被谤,不旬日而亡。敌国庆幸,将士解体,非国家之福……今朝廷冤之,天下冤之,陛下不知也。当亟复其爵,厚恤其家,表其忠义,播告中外,俾忠魂瞑目于九泉,公道昭明于天下。”赵构爱其才,特优容之。
张孝祥初任秘书省正字,后历任校书郎、秘书郎、礼部员外郎、起居舍人、知州、知府、中书舍人、都督府参赞军事等官职。他为政清廉奖励农耕。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时,筑寸金堤,消除水患;置万盈仓,储粮备荒。在政治革新方面,他主张扫除积弊,赏罚分明;广开才路,破格录用;废弃冗官,裁减冗吏。“民怀其德,所至有声。”
张孝祥词、诗、书法俱佳,尤以词名世。他的诗文充满爱国爱乡之情,知州修三河,他曾撰写《三河记》碑文。虞允文于横江打败金主完颜亮,他撰写《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兴隆二年(1164)在建康留守席上,援笔写下他的名作《六州歌头》倾吐出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今存《于湖居士文集》四十卷、《于湖先生长短句》5卷、拾遗1卷。
张孝祥于乾道六年(1170),病逝他乡,终年38岁。
沈立
沈立(生卒年月不详)字立之,历阳人,北宋仁宗天圣八年(1036)举进士,签书益州判官,嘉佑元年(1056)塞商湖水流入六塔河,泛滥成灾,“漂没刍蒿,溺兵夫不可胜计”。命沈立负责塞商湖治理工程,沈立搜集治河资料,分析利弊,著《河防通议》一书,后世治水者,悉依为法典。迁任两浙转运史时,曾著《茶法要览》。后调京西北转运使,参与治理六塔河水利工程,由于采纳他的“止修五股等河及漳河”意见,节省了大量劳役。此后历任沧州知州,进谏议大夫,判都水监,江淮发运使,并知越州,杭州,在任内,曾以公粟购书,积数万卷,神宗问所藏何书,沈立上其书目,并附所著《名山水记》三百卷,神宗深赞其藏书之富。沈立历仕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为官清正,深得民心,多次受诏嘉,晚年徙宣州,提举崇禧观,终年72岁。他著有《蜀江志》、《剑南风物录》、《钱塘图》、《金陵记》、《会稽图》、《都江记》等。
徐兢
徐兢(1091—1153)字明叔,和州人。十八岁入太学,学业成绩名列前茅,会试时考绩不佳。后以父徐宏中任辅将仕郎,步入仕途。初授司刑曹事,秉公执法,继知县事,政绩有声。宣和六年(1124),徐兢以国信使提辖人船礼物官出使高丽,撰《高丽图经》四十卷,详细记载高丽的国体、风俗、事物等,为我国人民了解高丽,增进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宋徽宗阅后,甚为喜悦,特赐他同进士出身,擢知大宗正丞事,兼管书学。徐兢工画精书法,他的山水人物画,被人誉为神品。他的书法,兼备颜(真卿)、柳(公权)诸体之长。一日,徽宗诏他进宫书写“进德修业”四字,徐兢挥笔自如,写至业字,突变行笔之序,最后落笔中划,修劲端直,如高山坠石,旁观者骇异失声,徽宗击节称奇。绍兴二十二年(1153),回历阳省亲,卒于途中。
戴重
戴重(1601—1646)字敬夫,和州人。性至孝,平时谨言慎行,能诗善文。十四岁为诸生,明崇祯十七年(1644),拔贡生廷试第一,授湖州推官。时李自成攻占北京,推翻明王朝,福王迁都南京。马士英把持朝政,向戴重索取家藏“澄泥砚”,戴重未允,马士英以五百金购之,戴重仍不同意,遂改派廉州,未赴任。这时清军入关,南明危在旦夕,戴重与王元震结太湖义旅为一军,并与吴江吴阳、宜兴卢象观互相呼应,攻复湖州,三失三复,转战三月,不幸为流矢洞胸,潜居在马鞍寺庙内,作绝命词十五首,绝食而死,卒年45岁,乡人追谥他为文节先生。
陈廷桂
陈廷桂(1768—1842)别名梦湖,字子犀,历阳镇人。少年时即“慎言敏行,如老成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乡试中举,乾隆六十年(1795)成进士,殿试二甲一名传胪,授翰林院庶吉士。嘉庆元年(1796),撰写《乐府》十章,三月散馆,改补刑部主事。后历任律例馆纂修、员外郎、云南及江西副考官、湖北安襄道按察使、陕西按察使,太仆寺少卿、奉天府丞兼提督学政等职。
陈廷桂博学多才,工诗善书,已刊印的有《尚书质疑》八卷,《尚书古今考记》二卷,《续识小录》六卷,《香草堂集》十四卷,《诗略》十一卷,《试帖词》、《牝金集》各一卷,《蔗廓短书》八卷,《所独集》、《太音集》各二卷,《历阳典录》四十卷,《历阳陈氏家乘》六卷,《香草堂藏书目录》二卷,《神京风土记》十卷,《滇程日记》二卷,《豫章行记》、《沈阳于役记》、《江汉行程录》、《郧献随笔》、《入秦记》、《秦三绝录》各一卷。道光七年(1872),因病告退归里。归里后犹力疾著书,撰《笋根杂录》六卷、《历阳诗囿》十二卷、《年谱稿》一卷。并重修《和州志》稿,未交付刊印。道光二十一年(1842)即病故,终年74岁。
鲍源深
鲍源深(1811—1884)字华谭,号穆堂、澹庵,西梁山镇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道光三十年(1850)以成绩优良,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国史馆协修官、纂修官,顺天乡试官、分教庶吉士、宣宗皇帝实录馆纂修。赴任贵州学正时,苗乱激烈,遵义府团首王安国谋反,他即调兵平乱,以救贵阳。咸丰十年(1860)七月,奉命帮助恭亲王办理洋务。同治元年(1862)四月,任实录馆纂修官,纂集《通鉴列后法戒录》。同年六月,授广西学政,八月升侍讲,十月转侍读,侍读学士,大理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江南监临官,工部、礼部左侍郎,吏部、兵部、户部右侍郎。同治十年(1871)授山西巡抚。在任巡抚期间,除察吏治兵外,还明令禁种罂栗(即鸦片烟),并对州县成绩进行考核“以禁种罂粟多寡为定”。光绪元年(1875),因病奏请辞职,奉准改为署理。翌年山西饥荒,他自捐白银二千两赈济,兼劝绅商捐输。光绪三年(1877)卸任启行时,再捐白银二千两。嗣后,闻山西灾荒严重,再次捐银赈济。事为皇帝知道,诏加三级。
鲍源深归里后,复捐田产数百亩,创立义庄,造福桑梓。光绪十年(1884)六月病故,终年73岁,清廷下诏,按巡抚赐恤。生前著有《补竹轩文集》。
范培开
范培开(1874—1929)字朗轩,号新村,和县乌江人,少时家贫,然资质聪颖,勤奋好学,曾从清末进士张栗庵读书并习书法。他初学唐碑,后学汉魏,功力深厚。1903年中举,出任山东知府,后因政局不宁,辞官归里,深居简出,研究书法,兼行医,开帐设馆。他曾随张栗庵师游历名山大川,先后到达泰山、黄山、九华、琅琊、观赏历代石刻碑碣,投师访友,更是开阔视野。在艺术上主张为足配履,以履适足,兼收并蓄,学为我用。反对泥古不化,敢于创新,对汉魏唐宋历代书法名家,臻取精弘、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形成自己特有的豁达大度,宏远精深,雄浑泼辣的艺术风格。正、草、隶、篆各体俱佳。民国元年(1912)为书法家唐驼发现,深为推崇。民国2年(1913),在上海举办的全国书法大赛中名列第二名,为许多有志书法之士所景仰。当代书画家林散之,曾就学于门下。后他的书体又为海外所瞩目,日本书法杂志《神州吉光》曾专文介绍。他为人正直不阿,与郭沫若、黄宾虹、张大千等皆有交往,其书法深为诸名流推许。他一生身居乡里,清心寡欲,生活贫团,寄居在岳父家,民国8年(1919)秋,病逝于范家祠堂。
张智锦
张智锦(1918—1942)和县香泉乡人,自幼家贫,父亲张礼林,除耕种少量土地外,主要靠帮人放鸭为生。张智锦十一岁时在师塾读书,三年后因病停学。民国26年(1937)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后,他在《述我立场》一篇文章中,倾吐了自己抗日救国的满腔热忱。民国28年(1939)3月由宋超同志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新四军东进部队奉命撤离和县后,他在极其复杂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党的工作,先后发展亻契怀镭、浦玉民、王苏民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立抗日时期江和全地区第一个党小组。民国30年(1941)7月,省三十工作团,组成中共香泉区委会,胡克诚派张智锦担任区委书记。民国31年(1942)5月,成立中共江和全工委,1941年10月,中共江和全工委机关,迁至滁县花山,张智锦参加工委,担任组织部长,他与工委书记胡克诚一起,领导江和全地区的革命群众,争取改造大刀会,发展地下抗日武装,对国民党乡镇政府人员开展统战工作,在开辟建立新四军二师与七师交通线等方面作出了贡献。民国31年(1942)11月,在收编国民党和县特工队周宗汉时,由于内部有人告密,张智锦不幸被日军逮捕,同年11月14日在香泉晓山下惨遭日军杀害,临刑前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殉难时年仅24岁。
孙履平
孙履平(1902—1944)和县人,上海大同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又攻读物理专业,是一位有真才实学的爱国人士。“九·一八”事变时,他在上海市南洋女子中学,江苏省江阴中学任教期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上海“一·二八”事变后,为声援国民党十九路军与日军作战,他参加“上海民众反日救国会”。民国三十一年(1942),他任和县中学校长,在办学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能团结师生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办好教学。次年秋,和县、滁县、来安县、含山县、全椒县联合举办中学生运动会,和县中学获得31项冠军,由于坚持敌后办学,卓有成效,国民党安徽省政府给予该校乙等奖励,奖金4000元。民国三十三年(1944)八月,孙履平因劳累过度病逝。
亻契实斋
亻契实斋(1887—1947)原名长宗,和县历阳镇人。幼年颖悟,19岁为秀才,后考入和县皖北中学,兼学声、光、化、电、英文等,毕业时成绩第一。主考皖省抚台吴登甲,爱其才德,聘为家庭教师,屡欲擢知县事,均以不敏逊谢。辛亥革命后返乡,拟筹资创建自来水厂、电厂、因军阀纷争乃作罢。此后,设帐教书,先后在城北、濮集、张集、历阳等地授业。他国文根基深厚,并擅长数学、英文,是一位著名的塾师,教学上新旧知识并重,四方慕名送子弟入学者甚多,对程度高低不一者,他分科别类,因材施教,不但认真教书,而且重视育人,他所教的学生,大部分参加了革命。在抗日战争时期,他鼓励长子亻契怀銮,奔赴皖东北参加抗日战斗,在天长县遭杀害。后又支持其三子亻契怀镭,投奔革命。民国三十六年(1947),亻契实斋因病逝世。
王大杰
王大杰(?—1949),字卓甫。和县人。清末最后一科秀才。辛亥革命和州光复时,曾任和县军政分府的参谋,和县第一高等小学校长,兼任县立初级中学校长。北伐军驻扎校内,学校停课。王大杰回乡设馆,教授国学,英文,数学等课。民国27年(1938),避难乡间,先后在南乡汤子一、金良新、盛士旺、罗李等村设馆教学。王大杰从事地方教育40年,邑中才俊,多出其门。他在治学方面,笃奉程朱,主寡欲清心和考据,词章并重。著有《强怒斋诗集》。他虽出身科举,但思想开明,适应潮流。“五·四”运动时,率领高等小学师生,举行示威游行,声援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利用假期举办《平民千字课》识字班,帮助平民学习文化。民国16年(1927)9月,第一高等小学教员李筠仙,不慎暴露了中共党员的身份,他不畏风险,掩护李筠仙脱险离城。1949年,王大杰病逝。
禹子鬯
禹子鬯(1889—1949)原名禹诚旺,回族,历阳镇人。毕业于南京两江师范学校,后在芜湖市公立工业职业学校,萃文中学任教。民国8年(1919),北京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他与在萃文中学任教的和县青年教师齐坚如一起返回和县,会同外地返和的爱国青年,组建了“和县五·四运动外交后援会”,禹子鬯被选为主要负责人,他们向社会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宣传,举行集会和游行示威,检查抵制仇货。民国12年(1923),王履祥在芜湖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禹子鬯是该会最早成员之一。稍后,参加了柯庆施、张秋人在芜湖建立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民国13年(1924),国共两党合作期间,根据中共党组织意见,他加入了中国国民党。民国14年(1925),他在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发动“收回教育权,不上圣经课”的学潮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民国15年(1926),国民党(左派)芜湖市党部建立,禹子鬯为市党部委员。“五·卅惨案”发生后,党指派禹子鬯重返和县组建了“五卅惨案和县后援会”,发动教育界广大师生,举行反帝示威,登记英、日货,改造旧商会。同年,经中共芜湖市负责人高语罕批准,禹子鬯转为中共正式党员,民国16年(1927)3月,北伐军到达芜湖市,禹子鬯与李克农、钱杏村等人,发动群众支援北伐军,开展工运、农运扩大党的影响。4月,中共芜湖特支派禹子鬯来和县组建中共和县支部,禹子鬯担任支部书记。同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国民党右派在芜湖发动了“清党”事件。从此,禹子鬯脱了党组织,一直在和县从事教育工作。曾担任和县初级中学教员、教导主任、校长。后调任省立十三临中校长。1949年11月病逝,终年60岁。
张亮
张亮(1899—1942)字叔明,和县白桥乡张家湾村人。江苏一中毕业,先后入山西大学、北京大学就读。民国19年(1930),任和县初级中学校长。任职后,筹划复校,在喜雨亭四周建造房屋7座,后又建造大礼堂。学校由1个班58人,扩增为5个班200余人,日趋正规。民国23年(1934),离校他任。民国28年(1939)春,日军入侵和城,学校迁址戚桥,张亮再度出任校长,增设高中部。次年,和城沦陷,学校迁址香泉,后又迁往高皇殿。民国31年(1942)2月,张亮因公赴善厚集,被日军杀害。张亮两度出任和中校长,建树颇多,最后以身殉职,他在和县教育界颇享声誉。
夏伯周
夏伯周(1887—1954)原名荣桢,改名伯周,号维周。留耕山人,默禅道人。和县戚镇乡夏复兴村人。自幼从家父、叔祖读书学画,后在戚镇中药铺学中医。辛亥革命初期,在和城帮工,受夏默斋指教,拜张栗庵、范培开、李定符等人为师,与林散之交往密切,经常在一起研究书画。由于他刻苦钻研,不耻下问、精益求精,故其书画篆刻俱佳,尤其擅长山水画。民国18年(1929),他与林散之赴上海,展览书画,均被神州国光社收编于《神州吉光集》。民国20年(1931)秋,经张栗庵推荐,与林散之同拜黄宾虹为师,造诣益深。民国23年(1934),移居杭州市西湖白沙泉护国寺内。后返和避居望江集,以教书兼中医为生。他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1949年,和县解放前夕,积极宣传党的方针,动员群众支援解放军渡江战争。建国后,积极投入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1953年,应邀出席县首次宣传,文艺工作代表会议。1954年病逝于复兴大队。生前遗作有蜀山旅行图,仿古册页多幅,立轴屏条及画扇10余件。
张伯禧
张伯禧(?—1954)原籍含山,长期居住和县。一生从事教育,先后在乌江刘山头、大黄洲、和城等地设馆教书,曾任和县文献委员会主任。他自幼颖悟好学、博学广记,对诸子百家,经史子集无所不读,尤其着力研究《庄子》,曾撰写《庄子研究》10余册,其初稿存放于安徽文史馆。他能诗善文,书法亦佳,与林散之、雕慰农等人,时相唱和。
王基富
王基富(1926—1954)和县濮集区大荣乡三里井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任乡团支部书记,乡民政委员。1954年和县遭受特大洪水灾害,他在抢救大荣圩龙沟桥段河埂时,光荣牺牲。后经县委批准,追认为模范共青团员。
钟道铭
钟道铭(1908—1954)字新甫。和县历阳镇人。30年代初期,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地理系。是当时国际著名专家翁文灏、陈寅恪的得意门生。后考取“庚子赔款”公费留学英国伦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抗日战争初期,从欧洲绕道苏联回国。因车祸,身受重伤,在四川省歌乐山疗养三年,历任昆明西南联大(清华、北京、南开大学的联合大学)、中山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西北大学教授。1953年底,由西北大学借调至安徽大学任教授。他的主要著作有《美国建国史》、《不列颠四子国》、《魏晋南北朝史》等。1954年2月,因脑溢血病逝于芜湖。
李郭
李郭(1870—1956)又名修富,字伯让,号同舟,和县戚镇乡人。八岁启蒙入学,十三岁中秀才,十六岁补廪,十九岁为优贡(贡生)后到姑熟(今当涂)从师,专攻举子业,屡试不第,遂回乡设馆,矢志教育。适清廷废科举,设学堂,于是他联合同仁,筹集资金,在戚桥创办私立务实小学堂,由于治学严谨,教导有方,学生日增。学校经费困难,他多方筹集,坚持办学。当时上海有人慕名前来,重金延聘,均被他婉言谢绝。民国13年(1924),县长高寿恒多次来校查访,鉴于他德才兼备,遂委任为县教育局长,任职期间,整顿教育,亦多建树。抗日战争爆发后,卸职归乡,专心办学。1956年病故。李郭办学40余年,主张“德才兼备”,尝曰:“君子持身涉世,不重在才而重在德,德之不修,即使才干绝伦亦无足取”。
夏传懋
夏传懋(1901—1960)号禹功,和县姥桥乡人。幼年勤奋好学,在师塾求学时熟读《四书》,攻经史,练书法。民国11年(1922),毕业于和县高等小学堂,因成绩优异,校长王大杰深为器重,赠号“禹功”。后考入省立贵池乡村师范。毕业后,历任小学教员、教导主任、校长等职,在工作中积累了教学经验,写成《小学辅导之我见》一稿。历任国民党县政府三科科员,兼义务教育视察员,和县初中教员,皖东七联中校务主任,和县中学校长等职。民国34年(1945)秋,被选为县临时参议会议长。不久,辞去议长、校长等职,在和县中学、和县简易师范学校任历史教员,认真备课,自制历史图表、讲授得法,学生反映:“听得快、记得牢、有趣味”。建国后,任绰庙中学教师。1957年1月,被选为和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在中、小学代课。1960年病故。
陈宪章
陈宪章(1893—1960)又名陈秉诚,和县历阳镇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系。历任百福寺小学教员,和县初级中学教员、班主任、校长、和县简易师范学校校长,县教育局长,私立新生中学教员。他是一位热心教育事业的爱国人士,接任和县初级中学校长时,通过各种渠道,聘请一些名流学者任教,一心一意把学校办成一流学校,在社会上有一定名声。为了修建新的校园,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并捐献自家的储蓄。民国26年(1937)后,他发动和县教育界,为前方参加抗日战争的将士,捐献棉衣。该校学生李冰,经检验合格,作为全国12名代表之一,被派往意大利,参加世界童子军爬山运动。民国35年(1946),为筹建和县简易师范学校,他往返于上海、南京等地向同乡劝募,筹得资金340万元,创办了和县第一所师范学校——和县简易师范学校。1957年1月,被选为和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0年3月27日,在和县病逝。
禹广居
禹广居(1902—1960)回族,和县历阳镇人。民国7年(1918)在和城禹恒源烛坊学徒三年。后单独经商,开设广源杂货店,精制各种清真糕点食品和纸张等。长期从事商业,建国后,他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为人正直,守法经商,被选为杂货业经理。1950年1月,当选为和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和生产救灾委员会副主任。1951年11月,在和县第二届各届人民代表会议上,又当选为常务委员会委员。同年,被选为和县工商联合会主任。他积极组织全县工商界人士,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带头参加并推动对私营工商业和社会主义改造。1960年,因病逝世。
王惠如
王惠如(1880—1961)女,和县香泉乡人,毕业于金陵江文女中。北伐时期,担任和县妇女协会委员。历任和县安和宫女子小学、和县爱国女子学校教员;和县崇德女子小学校长;后在和县中心小学任教员,并主持该校附设的幼稚园工作。1949年春,她在物质条件极困难的情况下,在和城东门外,创建一所私立幼稚园,尽管设备差,但幼稚园办得很出色,受到县长李志的赞扬。后该园并入城区小学为附设幼儿园,她继续任教,积极培养年轻教师。她是和县最早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也是建国后和县幼儿园的创建者,从事幼儿教育44年,工作极端负责。1951年,被评为县模范教师,因年事已高,贡献较大,优先享受国家教师退休待遇。1961年病逝。
丁山
丁山(1901—1952)原名丁增熙,和县城南乡人。幼年丧父,自学成材,立志钻研中国古代史。自小学而入经学,由经学而入史学。后靠半工半读旁听北京大学文科课程。民国15年(1926),他25岁时,考取北京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民国16年(1927)年经沈兼士与鲁迅两先生介绍,任厦门大学国学院助教。民国18年(1929)任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民国21年(1932)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任研究员。民国22年(1933)后历任中央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暨南大学等中文系、历史系教授。他尊重传统而又不为传统所局限,对史学有关的学科,如天文历算、沿革地理、民族学、考古学、经济学等进行系统学习,最后以文献结合甲骨金文资料,探索商周时期的历史与文化。丁山在学生时代与任教初期侧重文字、音韵方面的研究,20年代末转向甲骨文的考释,所写《说文阙义笺》、《数名古谊》、《释梦》、《由齐侯因月次敦铭黄帝论五帝》、《刑事与中庸》等专书与论文,对于甲骨文字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30年代后,他重点研究古史,把古文字与铭辞的考释融汇于其中,注意论述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吴雷考》、《论炎帝太岳与昆仑山》、《新殷本记》、《商周史料考证》与《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等重要著述都成于此时。1949年后,他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初读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之后,联系中国历史,写了《姓与氏》、《半亚血族群婚制——媵》等论著,决心有计划地全面整理自己毕生研究的心得,从事《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的撰写,他还计划撰写《商周史》前编稿。该书从1949年9月动笔,到1950年冬,完成52万字的初稿。不幸于1952年1月18日病逝山东,终年51岁,葬于苏州。
胡业桃
胡业桃(1949—1970)和县石杨乡中士李村人。1969年3月应征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生前是海军航空兵38521部队导航连战士。
参军前,他把孤儿王为长接进自家,帮助料理生活,并为本村瘸腿老奶奶长年挑水,做杂事。有一次家乡发生山洪暴发,他不顾个人安危,抢起四捆稻草,跳进激流,顶往已被洪水冲坏的一座小闸口,保住水库的安全。
参军后,1969年夏季,他因公外出时,发现马路上有辆大车突然翻倒,他奋不顾身冲上前去,钻进车底,用肩把车顶起,肩被铁钉扎进皮肉,鲜血直流,仍不顾疼,及时救出赶车老人。战友们关心他的伤口,他却说:“流点血没有关系,衣服破了好补,皮肉破了好长,军民关系不能分离”。
1970年1月25日,在一次战备施工中,为抢救触电战友而英勇牺牲,年仅20岁。7月6日《人民日报》以“一份没有填写的入党志愿书”为题,报道了他的英雄事迹。7月27日中共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共青团员”光荣称号,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员,并向全军通报表扬。同年,和县革命委员会在烈士家乡中士李村前山坡上建立一座烈士墓,并建造展览馆,供人瞻仰。
齐坚如
齐坚如(1900—1973)原名齐敬鑫,和县历阳镇人。民国16年(1927)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森林系,获学士学位。民国19年(1930)赴德国留学,民国22年(1933)9月毕业于德国明星大学,获慕尼黑明星大学林业研究森林学博士学位。同年10月回国,先后任西北农学院教授、教务长、教育部农业教育委员会常委、学术审议委员会专门委员、西北农专校长、安徽大学农学院院长。
建国后,任安徽农学院林学系教授兼森林学教研组主任,并当选为安徽省民盟副主任委员、民盟中央委员,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会常委,1956年定为二级教授。
齐坚如在森林学方面造诣较深,对国防用材核桃木,抗硷树种、抗旱树种、气象学、水土保持学等均有专门研究,其重要著作有《气候种》(德文本)、《国防用材核桃木》、《核桃代替木材之研究纲要》、《治河造林抗硷树种——白榆》等。1973年病逝于合肥,终年73岁。
尹伯西
尹伯西(1904—1969)和县历阳镇人,省立宣城第四师范学校肄业,上海大同大学毕业。民国14年(1925)起,在和城东门外义务小学教书,历任中小学教员,和县教育局督学、和县中学教导主任、私立新生中学校长。建国后,先后在当涂中学、宣城师范学校任教,是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会员。尹伯西聪颖好学,多才多艺,擅长地理、音乐,而国文、英文也好,粗通法语,爱好体育,还能绘画。他教学认真,注意诱导,强调学生要有主动性,自学性,对学生要求严格,又关心爱护,受到学生敬畏。1958年,因历史问题于农场劳改。1969年病逝。1981年,经复查予以平反。
施大菊
施大菊(1965—1978)女,和县沈巷乡沈巷行政村人。沈巷小学初中班一年级学生。在校是一名好学生。她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纪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雷锋小组”,在学好文化课的前提下,经常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走上街头,帮助车站、旅社扫地、抹桌打扫卫生、接送旅客、做小服务员。还帮助本村五保户董奶奶扫地、挑水、做饭、洗衣服。1978年暑假期间,在一次游泳中,为抢救两名落水儿童,英勇献身。1979年5月17日,团县委授予施大菊“优秀少先队员”称号。
唐维善
唐维善(1933—1979)1950年3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历任战士、班长、立三等功一次。1954年,转业到海军505厂,4309厂工作,获五好战士称号和技术能手。1969年10月,调入和县农机厂,任电工班班长。1975年4月,又分配在和县电工器材厂,任电工班长,电工车间副主任等职。他忠于党和人民,认真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对工作认真负责,曾冒险抢修行车而负伤。1979年8月19日,是星期日,因变压器生产急需,他与工人一起加班生产,开动涂漆机给矽钢片涂漆时,涂漆机突然着火,他为避免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主动救火,被大面积烧伤后,仍不忘救火,别人抢救他时,他说:“车间有火,快去救火,不要管我”。由于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1979年8月21日,在南京市工人医院去世。1980年1月2日,中共和县县委决定:追认唐维善为中共正式党员。
江德泉
江德泉(1941—1979)和县历阳镇人。1962年6月,于合肥体育学院,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53013部队。196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学员、修理工、班长、排长,后勤部政治处干事、师医院副政治教导员,政治教导员等职。在部队工作期间,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严格要求自己,对战友极端热忱,对党的事业和党的工作认真负责,曾受到师司令部、政治部和后勤部的多次表彰、奖励。1979年2月18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带领医院干部、战士和医务人员,随大部队进行穿插时,遭到伏击,部队遭受伤亡,他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在抢救伤员战斗中,光荣牺牲。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三等功臣。
俞建章
俞建章(1898—1980)和县历阳镇人,民国13年(1924)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民国17年(1928)由李四光介绍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从事古生物研究工作。民国22年(1933)升为副研究员,赴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留学,获博士学位。民国25年(1936)回国后,仍回原单位从事地质研究工作。民国28年(1939)晋升为专任研究员,兼任重庆中央大学和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1950年随李四光赴北京进行地质矿产调查。1952年任中苏科学考察队中方负责人,并兼大兴安岭和黑龙江流域矿产资源考察工作。次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5年当选为吉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年6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学部委员。1956年被选为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同年随中苏科学考察队到苏联参观,在莫期科参加中苏科学考察学术年会。1964年任长春地质学院副院长。
60年代,他系统研究我国丰宁统地层以及关于珊瑚隔壁生长规律,建立了“中珊瑚目”,为解决皱纹珊瑚与六射珊瑚之间的亲缘关系,找到了生物演化的证据。在异珊瑚类的研究上,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
1969年他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被迫下放到吉林辽源农村落户。1972年因病回到长春,他仍坚持研究新疆东部早石炭纪地层及珊瑚项目。1976年以后,撰成《中国古生代珊瑚分类》专著一部。
1978年5月,他出席吉林省科学大会,并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同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次年,俞建章恢复了长春地质学院副院长职务和教授职称。不久,他被选为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十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同年,国际第九届石炭纪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他与学生林英荡、范影年合写的《中国下石炭中珊瑚新材料》论文在大会上发表,会议随即选俞建章为国际石炭系分会委员。
俞建章教授有传世著述四十多篇,他是中国珊瑚化石研究的奠基者之一,是世界地质界公认的权威学者。1980年10月3日,病逝于长春,终年82岁。
石仁祥
石仁祥(1942—1970)和县濮集乡五塘行政村人。1959年参加革命工作,1965年应征入伍,1968年4月退伍回和县水利局工作。
1968年12月26日,石仁祥写信给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和人民解放军某领导机关,揭露和批判林彪阴谋篡党夺权的罪行。信中指出:“林彪不是马列主义者,而是一个打着红旗反红旗,耍弄反革命两面派的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分子”、“是睡在毛主席身边的赫鲁晓夫式的人物”、“我个人的生死可以不考虑,长远的原则决不放弃,要同林彪反党集团斗争到底”。后被林彪、“四人帮”及其在安徽的代理人定为“现行反革命分子”,于1970年7月12日被判处死刑,惨遭杀害。
1978年11月20日,中共安徽省委作出“关于为反林彪战士石仁祥同志彻底平反昭雪的决定:一、在合肥地区召开万人大会为石仁祥同志彻底平反、昭雪,彻底推倒“四人帮”及其在安徽的代理人强加于石仁祥同志的一切诬陷之词,恢复名誉;二、根据石仁祥同志生前要求入党的愿望和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英勇事迹,决定追认石仁祥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三、凡与石仁祥案件受株连的人员一律平反,恢复名誉”。
罗子为
罗子为(1910—1958)和县张家集人,曾任国民政府甘肃省农村合作委员会设计专员、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视察、社会部全国合作事业管理局专员、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视察等职。民国30年(1941),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49年他以中国民主同盟候补代表资格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后历任国务院参事、合作总社筹备委员会工艺美术局局长、“民盟”中央委员、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58年病逝于北京。
张洪
张洪(1915—1981)和县张家集乡人,父亲早丧,14岁离家,打短工,当旁听生,靠奋发自学当上小学教员和校长。“九·一八”事变后,他阅读革命书籍,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6年(1937)9月,在太原参加一O四师游击干部训练班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文水县三区区长。次年任营教导员时英勇善战,受到一二O师通令嘉奖,在抗大总校任指导员时,两次被评为“模范指导员”,并荣获奖章一枚、二等奖一次。解放战争中立过功。抗美援朝战争中,他担任师政治部主任,领导全师战时政治工作,活跃战地宣传鼓动和组织战场抢救工作,成效显著。1969年12月任湖北省军区政委,兼任湖北省生产建设兵团政治委员,并当选为湖北省第四、第五届人大代表。他对党忠心耿耿,具有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他在主持湖北省军区党委工作期间,废寝忘食,积劳成疾,三次患脑血栓病。1976年10月,病情刚刚好转,就坚决要求出院,动员和组织省军区机关、部队和民兵开展揭批林彪、“四人帮”的斗争。1981年11月7日,因脑溢血抢救无效于武昌逝世。
唐九奎
唐九奎(1904—1973)和县新桥区前唐村人。农民出身,以种田养鸭为主。民国29年(1940)春,王训友住在唐九奎家中,从事抗日活动,培养唐九奎走上革命道路。同年7月,担任陶运区毛巷乡评租委员,组织贫苦农民评租评息,抗拒国民党的苛捐杂税。民国31年(1942)11月,由何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陶运区农抗会副理事长,重点抓妇女和青年工作。不久调任新桥区抗联主任,领导全区减租减息运动。民国33年(1944)春,实行“三·三制”,唐九奎被选为驻会参议员,经常与民主人士过云门、周凯和进步绅士王仁寿、童吉文、田子元等人联系,做好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同时负责全区的改造保甲制,开展民主建政工作。在参军运动中,教育党员带头报名,带动青年自动报名,成立了九奎中队。他在新塘乡老元村组织变工队,开展垦荒、养鱼等农副业生产,帮助烈军属和无劳力的贫苦农民代耕、解决生产中困难,他还组织民兵,站岗放哨,保护地委机关的安全。为部队送弹药、抬担架等,为抗日斗争做了大量工作。新四军北撤后,他转移到芜湖,以放鸭为掩护,联系江北的党员干部,了解敌情,坚持党的地下工作。建国后任新桥区委书记。县民运部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芜湖地委农工部副部长、宣郎广农场场长,省科研所农场场长、党委委员等职。1973年病逝,终年69岁。
唐逸民
唐逸民(1923—1984)又名唐公祥,和县新桥区前唐村人。民国20年(1931)起在本村私塾读书6年,后在香泉中学、古河第五联中读书,在校期间,追求真理,信仰马列主义,经常组织秘密集会,宣传马列主义和抗日救国思想。民国30年(1941)元月,他投笔从戎参加民主改革和减租减息运动,组织当地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动员当地进步青年王训友、何林、卞平、王恒等参加抗日活动。次年四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和县前唐乡乡长。同年八月任和县陶运区青抗主任,发展党员和联络员,壮大革命力量。粉碎日军多次“扫荡”,并发动群众抢收进行生产自救。民国32年(1943),先后任新建乡书记、白渡区副区长,县民政科副科长,坚持同日军开展游击斗争。经常化装成农民、商人,出入敌占区与封锁线,冒着生命危险为新四军秘密运送武器和粮食。民国34年(1945),10月,随军北撤到苏北淮阴,参加建大学习半年,任学习组长。后调任苏皖边区政府行政厅工作队队长、华东第三野战军二纵队任财粮特派员。曾参加鲁南、莱芜、孟良崮、淮海等重大战役。1949年2月任苏北支前司令部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时,组织动员民工7万多人,船舶2万多只支援大军渡江。1954年任华东航空学院党委副书记,西安航空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助理;陕西工业大学、陕西机械学院院务部主任。1978年任陕西省卫生厅党委副书记,副局长。1982年任陕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1984年1月18日,因病逝世,终年61岁。
缪金兰
缪金兰(1934—1985)女,和县郑蒲乡人。1956年,参加农村基层工作。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大队长、大队党支部书记、乡妇联主任,先后当选为县委委员、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常委等职。缪金兰长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三年困难时期,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抵制浮夸风,带领群众,渡过难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组织群众兴修水利,建成小张排灌站和配套的渠道工程。并推行科学种田,改良土壤,改革耕作制度,建设高产稳产田,年年超额完成国家的粮、油、棉征购任务。并组织群众修通贯穿大队南北的土公路,拓宽多条乡村道路。她重视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多方筹款添增该大队民办小学的教学设备,改善民办教师待遇,支持郑蒲乡中心小学陶李村教学点的创建工作。她担任乡妇联主任期间,积极宣传党的人口政策,深入细致的做思想政治工作,经常为一个妇女结扎工作要跑十多次,还不分昼夜亲自做好护理工作。缪金兰作风正派,扎根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深受群众爱戴,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出席县、专署召开的基层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85年10月,因病逝世。
林散之
林散之(1898—1989)号三痴。祖籍和县乌江七棵松村人,出生于江苏江浦县江家坂。他自幼酷爱书画诗文,青年时期,先后向书法家范培开,前清进士张栗庵,国画大师黄宾虹学习。从30年代开始,他不辞千辛万苦,历游太白、终南、峨嵋等名山,跋涉一万八千里,进行实地写生,取得画稿800多篇,诗200多首,游记若干篇。他学习勤奋,写字作画一笔不苟,一直要求自己“为学日求益”,“补读未完书”。他为人正直、坦诚、严于律己,生活简朴,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故对农民生活疾苦有深刻了解和同情,所以能写出许多反映农民生活、抨击黑暗、憧憬光明的诗篇。他热爱祖国,在旧社会甘守淡泊,回避与官府来往。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向他索字要画,他断然拒绝。为此,日军抓走他的妻儿,砍伐他心爱的“江上草堂”书斋周围的大量树木,但他誓死不屈。建国后,历任江浦县副县长、南京市政协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和名誉主席、全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和名誉理事、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江苏省国画院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书画院院长等职。他书法艺术有极高成就,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被誉为“当代草圣”。并对诗画也有精深造诣,被称为“诗书画三绝”。1989年12月6日,因病在南京鼓楼医院逝世,终年91岁。
汪仁明
汪仁明(1947—1989)和县联合乡人。小学文化程度。1969年2月,参军入伍,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排、连干部,立三等功一次,多次受奖,曾出席海军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80年转业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任姥桥区工商所副所长。他带领全所干部学习党的政策和业务知识,经过调查研究,确定了“满负荷、多方位快节奏”的管理方法,扩建农贸市场,增建竹木市场,及时反馈市场信息,调整供求矛盾,与全区2500个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建立联系,为他们排忧解难,并帮助2000多名剩余劳力找到致富之路。他清正廉洁,不计名利,不讲私情,秉公办事。1989年10月,在执行整顿交通秩序任务中以身殉职。1990年6月,中共和县县委、和县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开展向汪仁明同志学习的决定”。
赵鹏程
赵鹏程(1902—1990)原名赵德仪,西梁山镇陈桥洲人。历任新四军东进大队参谋主任兼二营营长、独立营长、和含支队和西大队长、和县总队长、和含县县长、巢湖军分区副司令员、南京市公安局长、上海警备司令部情报处长、安徽省林业厅副厅长、安徽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民国19年(1930),他在芜湖参加青帮组织。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家乡以青帮关系发动群众,收编国民党溃军,建立和县抗日游击大队,自任大队长。民国27年(1938)3月参加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大队,任参谋主任兼二营营长。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积极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利用和改造青帮,开展抗日斗争。此时,他还遵照党的指示,利用青帮师徒关系,吸收地方三番子为学生,建立许多收集情报据点,为新四军七师传送情报。1941年收编的国民党特务及汪伪特务10余人,准备在无为县东乡武装叛乱,由于情报点及时送来情报,将其一网打尽,使部队未受到损失。同时,他每年吸收数百人入伍,为正规部队输送兵员。民国31年(1942),他在七师首长马长炎指挥下,率领战士,身先士卒攻打和县百旺市,歼灭伪军两个中队。
赵鹏程兼任和(县)含(山)无(为)庐(江)桐(城)货检处长期间,在和县、无为设立10余处收税机构,开办盐行,开辟财源。同时还利用师徒、师生关系,在芜湖、南京、上海等地,采购布匹、药品、机床、炸药、钢管、电台收发报机、印刷机等,为部队提供军需物资。
民国30年(1941)皖南事变后,赵鹏程奉命带一个连到无为县东乡坚持敌后斗争,保护和接应突围人员的安全。民国32年(1943),他带领部队在和县娘娘庙、功剩桥一带开荒生产,受到和含支队创办的《山猴子报》表杨。民国34年(1945)10月,他随新四军北上,直至民国37年(1948)6月,又随部队返回和县。7月,成立和含爱国民主县政府,赵鹏程兼任县长。1990年春,他因病逝于合肥,终年88岁。
侯学煜
侯学煜(1912—1991)民国元年(1912)4月2日出生于和县历阳镇东门。少时就读于和县高小、芜湖萃文中学,后转入南京市中央大学附属中学。民国26年(1937)毕业于南京大学农学院农化系。随后,他在国民党中央政府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历任练习员、调查员,研究员等职。
民国34年(1945),他赴美深造,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院,先后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50年,侯学煜怀着对祖国的拳拳之心,耿耿之情,从太平洋彼岸向爱人林厚萱发了一封“我即将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加急电报,不久,回国投身新中国的科学事业。
回国后,他在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植物生态学研究室,任主任、研究员、兼任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教授。曾任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壤学会和中国地理学会理事,植物生态学会和植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林学会森林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学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国家人和生物圈委员会委员,国际土壤学会会员,同时历任《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丛刊》、《土壤学报》、《地理学报》、《自然资源》等刊物的编委、国家科委西北防旱组、草原组、农业生物组成员、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副队长、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会委员。
侯教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富于创见。1950年以后,他相继到祖国南北各地调查,于1954年集自己16年科研成果,写成《中国酸性土、钙质土和盐碱土指示植物》一书,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成为中国科学院的重要成果。1959年他又与林厚萱、章慧麟合著了《中国150种植物化学成份及其分析方法》一书。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学是中国解放后填补起来的一门空白学科。在建国十周年时,侯教授出版了《中国植被》一书。书中附有图三百页,其中有1∶800万中国植被图和中国植被分区图。在1965年出版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图集》一书中,1∶1000万《中国植被图》,是侯教授主编的。1979年,他总结新中国成立30年的全国植被调查资料,写成了《中国植被地理及优势植物化学成分》一书。他主编的1∶400万《中国植被图》先后于1980年、1981年两度出版。他所编的这些《中国植被图》均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好评。其中1∶400万《中国植被图》,受到国外有关学者的高度评价。在植被地理方面,美国的威克特在著文中认为侯学煜的学说,属于土壤顶极学说。侯教授所著《植物生态地理学的内容任务概念和研究方法》,成为日本著名生态学沼田真教授所著《生态学方法论》一书的主要参考之一。他的《中国植被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学术论文,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有关学者经常引用的文献。
数十年来,侯教授笔耕不辍,共撰写专著十多本,论文三百余篇。他的这些学术著作,论文、推翻了“世上无土壤指示植物”的论点,令许多学者叹服不已,争相购索。他晚年还执笔编写《中国植被地理及优势植物化学成分》一书。
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晚年,他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1991年4月16日,侯学煜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时,讣告上这样写道:“他为发展我国科学事业而竭尽了全力。他的一生,是为科学事业奋斗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一生。他一生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事业,乃至世界生态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在悼念文章中说:“侯学煜同志不幸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杰出的爱国者,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一位对中国的科学事业尤其对环境保护事业充满热情的活动家,这是中国科学界的一大损失。”
进入改革开放的80年代,侯学煜教授曾数度回乡探亲,对和县的山山水水、生态环境、经济文化建设,充满一片爱心,寄予了深切的关怀和希望之情。他的这种深情,将永远铭刻在生他、养他的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心中。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英名录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