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基督教又名福音教,以《旧约全书》、《新约全书》为圣经。光绪十三年(1887),由美国传教士刘盛明,在和城小西门租赁民房,设立福音总堂开始传教。后来分为两派,光绪二十二年(1896),基督教卫理公会成立。民国7年(1918),基督教来复会成立,传教士先由金陵总堂慕向荣兼理,牧师孙席儒、余永江。随后扩展到乌江、西埠、濮集、香泉等集镇。光绪三十年(1904),由牧师曾秀文、黄光皇二人开办皖北中学,黄光皇兼校长。乌江基督教也办了萃华小学,凡是教徒子弟,入学不要钱,书籍学费全免。成绩优秀者还保送到芜湖教会办的大专院校读书。民国14年(1925)7月,旅芜进步教师禹子鬯、齐坚如等发动和城各小学校长并动员福音堂牧师兼皖北中学校长等20多人,约聚福音堂开会,并成立“五卅”惨案和县后援会,会址设在福音堂,带领师生游行示威。民国27年(1938)初,和县设有基督教徒联合会,在和城、西埠、香泉设福音堂,并设立民众保健所皖北拒毒会,抵制吸鸦片。提倡成立乡农会合作社、抗敌分会等,号召教徒募救国捐,为社会公益事业出力。1949年建国后,和县基督教卫理公会隶属南京皖北教区,下设和城、濮家集两个教区,有牧师孙席儒、余永江、传经科3人。根据自治、自养、自传的中国基督教宗旨,成立了和县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任李惠龙,下设城内、五显、绰庙、濮集等几个聚会点,有教徒数百人。1958年反右斗争中,有两个教区教牧人员受到冲击而停止活动。只有乌江、张集、绰庙、香泉等地有教徒暗地活动。“文革”期间,全县宗教活动基本停止。粉碎“四人帮”后,和县基督教徒大量增加,他们利用宗族关系亲传亲、邻传邻发展教徒,几年内新教徒已是“文化大革命”前的6倍,一些“家庭聚会点”急剧增多,并涉及到5个区25个乡镇。一些自称“教区”、“总会”、“分会”的名目和自封的“牧师”、“长老”、“执事”到处游说并发展教徒。
为了扭转这一混乱局面,中共和县县委、县人民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对全县存在的问题坚持正面教育和引导,用6天时间,集中对44个“家庭聚会点”的召集人进行以会代训,对他们进行党的宗教政策教育,法纪教育,教义教规教育。同时从组织上加强对宗教活动的领导和管理,使全县基督教活动走向正轨。在这次以会代训期间,帮助基督教建立和县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任李积儒,副主任姜家志、任德生、委员李庭和、翁和祥。据查,和县有信教群众5000余人,有99个聚会点,其中18个聚会点已自筹捐款盖了教堂。
上一篇:第四节 天主教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