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古代时期兵事
(一)吴楚长岸之战
春秋时期,周景王二十年(公元前525)冬,“楚人及吴,战于长岸”(西梁山),先是吴师打败,吴王乘舟“余皇”亦为楚王俘获,后吴公子光于夜施用骄兵之计,打败楚师,夺回“余皇”。史称“吴楚长岸之战”。
(二)项羽自刎乌江
秦汉时期,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冬,西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率八百壮士突围渡淮至阴陵(今绰庙乡裕民圩),迷失道,问路于田夫,田夫指向左,陷大泽中,不得出,又被汉兵追及,项羽乃引兵而东,经四溃山(今驷马山),至东城(乌江),乃剩二十八骑,乌江亭长舣船待,劝项王东渡,项王说:“籍与江东弟子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无愧于心乎”!乃令骑皆下马步战,自亦持短刀接战,杀汉兵近百人,最后拔剑自刎。
(三)范容、周生、徐凤、马勉起义
东汉建康元年(144)八月,九江人范容、周生等相继起义,屯兵历阳,和州刺史尹耀、九江太守邓显率兵镇压,均为起义军所杀。
(四)华孟起义
东汉永嘉元年(145)十一月,历阳人华孟聚众数千人起义,攻九江,杀郡守,号称黑帝,后与范容、徐凤等,均遭汉军数万人合击而败。
(五)魏军九攻濡须坞
东汉建安十七年(212)秋,东吴孙权闻曹来侵,命吕蒙在濡须(今裕溪河)筑坞,置强弩万张于上,以拒魏军。直至蜀汉刘备昭烈帝章武三年(223)止,十多年间,魏军先后攻濡须坞达九次,互有胜负。双方动用兵力,由数千人至40余万人。史称“魏军九攻濡须坞”。
(六)孙谦被劫自杀
两晋时期,西晋泰始二年(266),永安山民施但等聚众数千人,劫持吴主孙浩庶弟永安侯孙谦,出乌程(今浙江吴兴南)至建业(今南京市)已拥众达万余人,经牛屯河,遭遇吴将丁固、诸葛靓堵击,双方激战,施但等持谦败走,孙谦于途中自杀。
(七)晋军败吴破横江
西晋太康元年(280)冬,晋安东将军、扬州刺史周浚,大举伐吴,部署出横江,进占采石。吴派丞相军师张悌、护军孙震、丹阳太守沈莹,率兵三万过江迎战,包围历阳,后被晋军打败,张悌战死,兵士死伤数千,被俘以万计,晋军遂破横江。
(八)苏峻反晋被杀
东晋咸和二年(327)十一月,历阳太守苏峻与祖约以历阳反晋,过江与晋左将军司马流,在江南慈湖一带作战,流败战死,峻军自横江登牛渚(采石矶),陷建康,苏峻后为晋军陶侃所杀。
(九)齐梁会盟于历阳
南北朝时期,北齐天保六年(555),齐、梁会战于东关,互有伤亡。后齐、梁协和历阳,故改历阳为和州。
(十)陈、齐、梁混战于西梁山
陈朝天嘉元年(560),南梁丞相王琳,为依北齐复梁,投齐求援。齐予王琳率领合肥巢湖军队,与陈战于梁山。齐又派刘伯球率兵万余,援助王琳水战,行台慕容子会铁骑在长江东岸博望山(今东梁山)助其声势。但西魏已派兵阻止王琳上流,同时陈军晨炊坐食,分头击水,摇浆荡于芜湖,以待齐军。即将战时,忽遇微风来自东南,陈军施放狼牙棒,棒头带火,齐射王琳军队,王琳步兵在西岸者见水师失败,自行践踏,骑兵奔陷于芦荻中,弃马逃路者十分之三,其余都被打死。陈军尽收王琳舟舰器械,并且生擒齐将刘伯球、慕容子会,俘获以万计。
(十一)隋文帝灭陈之战
隋唐时期,陈朝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隋杨坚派韩擒虎为和州刺史。江南陈将甄庆、任蛮奴、萧摩诃等互为声援,入侵江北隋界,擒虎屡挫其锋,陈朝夺气。当时隋将贺若弼施用良策,每次江防交接,必集历阳,大列旗帜,营幕被野。陈将以为隋大军至,尽发国中人马,得知隋军江防换人,其众复散,后习以为常。趁着正月初一,刚巧大雾四塞,韩擒虎率庐州将士500人,夜晚从和州横江偷渡采石,陈朝守兵皆醉,所至披靡,势如破竹,接着贺若弼等大军过江灭陈,直取南京。
(十二)杜伏威攻夺历阳
隋大业十三年(617),山东农民起义首领杜伏威,率起义军破隋地高邮,渡淮河攻占历阳,自称总管。隋朝曾以历阳太守职位招降,杜伏威拒不接受。武德二年(619),杜投唐封吴王。
(十三)徐敬猷进攻和州
唐武后光宅元年(684),徐敬业反对武则天临朝,在扬州起兵,命其弟徐敬猷率众五千,进攻和州,当地高子贡率数百乡兵抵抗,徐未逞退去。
(十四)庞勋攻占乌江
唐咸通九年(868),桂林戍卒起义军首领庞勋率部进驻乌江,年底攻下和州。
(十五)黄巢攻克和州
唐广明元年(880),唐末起义军领袖黄巢率部攻克滁、和二州,顺去广陵(今江苏省江都县东北),江南大半领土均为起义军占领。
(十六)杨行密两夺和州
唐龙纪元年(889),庐州刺史杨行密派田硕、安仁义、李神福等夺取和州。割据者蔡州节度使秦宗权部下孙儒遣将康旺攻取和州,被李神福击败,康旺投降。天复四年(901)五月,孙儒率兵攻占和、滁二州。同年六月,杨行密率部赶走孙儒,夺回和、滁二州。
(十七)南唐“侨置”新和州
五代后周世宗(柴荣)显德五年(958)二月,攻克淮南十四州,至江为界。南唐失和州,乃在江南太平州“侨置”新和州。
(十八)北宋灭南唐
北宋开宝七年(974),池州进士樊若水献计:垂钓采石,密测到对岸当利口(今新河口瓦盆沟)距离长度,记下尺寸。次年,赵匡胤按此尺寸,遣人造黄黑龙舟数千艘,先于鄱阳湖试渡,后从北岸和州当利口到南岸采石,以联船为浮桥,宋兵过江,如履平地。南唐派郑彦华攻浮桥,被北宋大将潘美打败,南唐遂亡。
(十九)王伦战死于和州
北宋庆历三年(1043),山东起义首领王伦,率部南下,渡淮河,先后攻入楚、真、扬、泰四州,直达和州。他穿黄衣,自置官职,起义军都面刺“天降圣捷指挥”字号,以表决心。终以流动作战,战争中消耗的人员未能及时补充,在扬州山光寺南一战失败,最后在和州牺牲。
(二十)金兵17次围攻和州
南宋建炎三年(1129)起,至理宗端平三年(1236),一百多年间,金兵围攻和州,达17次之多,有4次是金兀术亲自率兵进犯,三屠和城。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带兵60万赶造船只,企图过江侵占采石,宋大将刘琦,都统制王权退守江南,南京形势危急,高宗暗地命令建造御船,准备逃命海上。大将虞允文赶到采石,整顿溃军,遣水军都统制盛新以舟师击金兵于杨林河口,金主亮焚舟而走,途中被杀。宁宗开禧二年(1206)冬,金兵十万多人马,围攻和州城,知州周虎以四千兵力固守,苦战34天,金兵调遣全部兵力,围城二百里,周虎主动出击。第一场战斗是在香泉(北)门下,周虎旗开得胜,斩金骁将韩万户,宋军士气大振。接着又杀三个万户和金牌、银牌各一,夺取金军印信,俘虏金兵头目18名,射中当时著名敌将石石乞达眼睛,用囚车送到仙踪而死。历阳久攻不下,金军大怒,以战刀逼迫众人,八面进攻,火箭齐发,城中战火四起,金兵登城,矢石如雨,周虎左右随从劝其稍避其锋,周虎怒目挥剑,大声说:“金兵破城,用此自刎,死于城上”。由于亲临阵地,将士勇猛,一直坚持把金兵击退。
(二十一)朱元璋夺取和城
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春,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和城。朱元璋驻师和阳(今历阳镇)后,筹集粮食,准备渡江攻取集庆(今南京)路,但无水师。这时,廖永安、廖永忠、俞廷玉与其子通海、通源、通渊等率领众兵,停泊巢湖,派人纳款,归顺朱元璋。朱元璋于同年夏,亲临巢湖,廖永安等迎接朱元璋登舟,出湖口,至铜城闸,与黄墩守将蛮子海牙激战,元兵大败。朱元璋率领水师扬帆直达牛渚(今采石矶),大将常遇春先登攻取采石,元兵溃逃,朱元璋乘胜进取太平。
(二十二)刘六、刘七激战金河口
明清时期,明朝正德六年(1511),霸州起义军刘六、刘七兄弟率部乘船数百艘经新河口登岸,与和州吏目李宗善部下,在金河口激战后离去。
(二十三)李自成进军和州
明崇祯八年(1635)正月,李自成、高迎祥率起义军进入和州境内。同年十二月,攻占和州县城,知州黎宏业、学正康正谏、乡官马如蛟、训导赵世选、吏目景一高等,均被战死。
(二十四)太平军与清军激战于和州
清朝咸丰三年(1853)正月,太平军占领西梁山。二月,进占和城,后离去。清大臣琦善等,跟踪至含山、和州。四月,太平军占领西梁山、裕溪、雍家镇。五月,清朝编修李鸿章带兵千人驻防运漕。饬令直隶州李登洲带兵会剿太平军,浙总督慧成派副都统常青、参将苏勒方阿移防和州。八月,太平军攻运漕,未得手。九月,太平军再攻运漕,打败历阳知县黄元甲清兵,并载运漕所存漕米16万担赴江宁。
清咸丰四年(1854)七月,太平军由运漕攻铜城闸。十月,清将按察使恩锡自官渡起兵,张光第自滁州起兵,两地兵马会师乌江石桥,与协领托云等进犯和州。但清军至驻马河遇到阻力,用火炮打沉太平军一只木船,清军刚退,太平军复又占领驻马河。
清咸丰五年(1855)四月,和州太平军进袭香泉清兵营,斩清千总王士美、甘萧,参将李成虎等人。夏,清庐凤道、张光第率练勇攻和城失败后,清总兵吴全美、副将李德麟督水师自三山进取乌江、和州,清候补县邓楚翘攻驻马河,水师总兵吴全美攻西梁山,均被太平军击退。九月,和州太平军袭香泉,营参谋柳鹤翔,协镇刘玉豹被击毙。十二月,清水师副将李德麟攻裕溪,太平军受挫。
咸丰六年(1856)四月,太平军由铜城闸攻破和州清军前营。秋,和州守将音德布,遣军与滁州陈麟昌会剿石弓山。九月,遣扎隆武先后进攻裕溪口、巢县、和州、东关等地,太平军失利退走。
清咸丰八年(1858)三月,清将郑魁士、副将锡昌、参将惠成、副将鲍云翥等进犯和州、乌江。太平军屯兵裕溪、西梁山、姥下河,西袭昭关,清守将聂桂荣退至仙踪。副将鲍云翥守和州,后太平军攻破和州城,杀和州守备张春发、训导沈广策。七月,太平军自和州、乌江进军六合,以打通江路,援应江宁。
清咸丰九年(1859)六月,清将和春在裕溪口、芜湖、东梁山与太平军交战,太平军受挫。
清咸丰十年(1860)三月,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由和含率太平军包围全椒。
清咸丰十一年(1861)九月,太平天国巨王洪某占领运漕,与驻东关太平军互相援应。清将曾国荃命水师泊黄洛河,断太平军援兵,率水陆各军剿运漕,焚烧太平军船只,太平军牺牲千余,退守铜城闸。清军又攻铜城闸,太平军击退。十一月,太平军攻雍家镇未克。十二月,太平军由和州、含山向滁州转移,清将袁甲三命李世忠尾随,太军平小挫。
清同治元年(1862)二月,清朝兵部右侍郎彭玉麟、督饬总兵李成谋、李朝斌、李济清、彭楚汉、副将左光培、罗进贤,分击驻守在东梁山、西梁山、裕溪口及雍家镇太平军。太平军进和州,踞驻马河,也被清总兵王茂元攻占。布政使曾国荃率水陆各军,自巢县先后攻占望城岗、铜城闸、雍家镇、含山、和州等地,击败针鱼嘴、裕溪口、西梁山等地太平军。十一月,太平天国对王经九氵伏洲、江浦,先后收复和州、含山、巢县、西梁山、铜城闸、运漕等地。
清同治二年(1863)春,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部从江南北渡,以巢县为大本营,以东关、铜城闸为锁钥,牵制清军。太平军在和州历经十余年奋战,共击毙清军千总、把总、参将、守备等官员27人,给清军以重创。
二、民国时期兵事
范培栋光复和州清宣统三年(1911)农历九月二十二日(阳历11月12日),范培栋在辛亥革命影响下,率原清兵第九镇炮标一营部分起义士兵,由芜湖渡江开抵和州。知州薛念祖闻讯携眷逃走,随后光复和州。
和全民(商)团击溃土匪民国7年(1918),和县民团会同全椒商、民团,击溃土匪唐巴根。
北伐军击退孙传芳民国16年(1927),唐生智部队由和县侧攻津浦线,军阀孙传芳部队败退蚌埠。同年,“直鲁联军”张宗昌旅南下全椒,北阀军从和县乌江集结滁河南侧,利用夜战,击溃张旅。
三、抗日战争兵事
夜袭夹山关民国26年(1937)11月25日拂晓,日军飞机三架,汽油船十余艘,载步兵200余,从金河口登岸,国民党县政府县长王殿之率自卫队同日军交战于和城东门,相持十多时,王率自卫队,由和城小西门向孙堡方向转移。后县政府改委赵永智为和县县长,赵筹集军饷扩充队伍,组织人民自卫军,自己兼任司令。以柏承君为特务大队长,陈桂清为第一大队长,钱镇东为第二大队长,范培珉为第三大队长,黄千木为第四大队长,人枪万计。12月16日,日军又从乌江驻马河登岸,与自卫军第三大队范培珉部队激战,人民自卫军由于弹尽力竭,被迫向山地撤退。日军经濮集、香泉、进攻夹山关,占领山头制高点,适逢大雪纷飞,日军数十辆坦克陷于深山之中,钱镇东率自卫军乘日军夜间在小张村围火烘衣之机,偷袭日营,击毙日军数十人,缴获大量马匹和枪支弹药。并将战斗胜利品,送往安徽省政府,受到嘉奖。
和城遭遇战民国27年(1938)5月11日,日军由金河口登岸进入和城,适逢五区督察专员兼区保安司令李本一率国民党军队一个营抵达和城,双方距离只有20余公尺,李本一率部退至小西门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国民党军队由小西门向十里埠方向转移,仅留数人和轻机枪一挺作掩护。日军在追击中,遭到轻机枪的扫射,伤亡200余名。担任掩护战士均遭难,有一战士为日军所俘,他趁日军不备,拉响自备的手榴弹当场炸死日军多人,该战士壮烈牺牲。
姥桥镇反击战民国28年(1939)5月26日上午4时,日军由姥下河登陆,进犯姥桥镇,与国民党常备队战斗一小时。因日军炮火猛烈,国民党军队退出姥桥镇,隐蔽在附近村庄。5时半,国民党常备队伺机反攻,日军支持不住,撤离姥桥镇退回姥下河。
石跋河阻击战民国28年(1939)7月15日,日舰3艘停泊于小黄洲附近,当晚自石跋河登陆骚扰,国民党军队一个支队及后备队进行阻击,日军退去。
反击日军扫荡民国29年(1940)8月18日,和城日、伪军出发扫荡,与国民党军队李本一队伍相遇,双方激战,日、伪军被击毙300余名。8月21日,裕溪口、巢县日军出发扫荡,与国民党军队某部相遇,双方交战,击毙日军大尉中岛一名。
黄山寺突击战民国30年(1941)秋夜,和县抗日游击大队长赵鹏程率领一个连的战士,出其不意,突然袭击黄山寺伪军警察所和伪军聚集的谢家酒馆,俘虏伪军30余人,缴获机枪一挺、步枪30余支,游击大队无一伤亡。
螺丝滩伏击战民国31年(1942)5月,新四军第七师和含独立团团长马长炎带领一连、三连向驻守在和县南乡螺丝滩夏复初、罗永安的两个大队伪军发起进攻,击毙敌大队长夏复初,毙、伤、俘敌150余人,缴获长、短枪100多支。
百旺市歼灭战民国31年(1942)6月,和含独立团乘胜前进,攻打紧靠螺丝滩的百旺市伪军据点。此次战斗,全歼伪军一个中队百余人,缴获长、短枪60余支。在战斗中独立团长马长炎腿部负伤。
南义争夺战民国31年(1942)7月,和含独立团副团长顾鸿带领一个连的战士,准备攻打南义,发觉伪军麻痹,碉堡倒塌,改强攻为智取,连长彭思保组织突击排,利用黑夜袭击南义,伪军100余人都在睡觉,全部被俘,缴获长枪60余支,短枪两支。不久,日军10余人、伪军200余人,侵占南义。和含独立团参谋长张钅至秀带领五连,第二次攻打南义,经过激战,伪军投降,日军顽抗,均被击毙。
石灰张战斗民国31年(1942)冬,新四军第七师师部筹集一批军用物资,由无为出发,经和含地区送往新四军军部。途中在铜城闸暴露目标。日军从南京、芜湖调集两个联队兵力,在香泉镇集结,企图在高皇殿、石杨、官渡等地拦劫。和含独立团奉令,由政委马长炎、团长徐绍荣带领三个连增援。运输队到达石灰张村不久,日军已向石灰张合击。和含独立团当即抢占村后的山头制高点,战斗从凌晨4时延续到下午5时,经过13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终将日军击溃,击毙日军30余人。和含独立团三连连长彭思保。五连连长王志树不幸牺牲,战士伤亡10余人,物资安全运抵军部。
雍家镇战斗民国34年(1945)9月,第七师和含独立团配合五十五、五十六团攻打雍家镇,全歼伪军警卫师第四团一个营,县保安团两个营,雍家镇自卫队一个中队,共打死打伤及俘虏900余人,缴获六O炮一门,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两挺,长、短枪百余支,子弹两万多发,电话机一部。
四、解放战争兵事
消灭“保六团”民国37年(1948)6月7日,国民党安徽省保安第六团由巢县倾巢出动,在含山县陶厂小庙岗兵分两路,向驼塘黄包围南义,企图消灭刚刚进入和含地区的华东野战军南下先遣支队。先遣支队在支队长顾鸿指挥下,以两个连和一个排兵力200余人,在南义附近司常庄与敌周旋,并从两侧包围敌人。部队集结后,向敌发起猛烈进攻。战斗历经两个多小时,除击毙敌兵50余人外,俘虏敌团长钟静林及其以下官兵500余人。接着利用保六团“号谱”,诱歼敌四个连。此次战役共击毙敌二、三营营长及士兵200余人,缴获迫击炮一门,重机枪一挺,步枪700支。控制和含地区的国民党军队主力保六团基本被歼。
西梁山战斗民国38年(1949)3月,在解放军渡江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三十军九十师二六八、二六九、二七O三个团奉命攻打西梁山,以牵制敌人的兵力,为渡江战役创造条件。驻守在西梁山的国民党六十六军十三师三十八团,重兵把守江口、江中还有兵舰配合作战,战斗十分激烈。正当完成总攻部署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接到上级“我党与国民党谈判达成临时协议,停战八天,部队立即返回原驻地整顿待命”的命令,西梁山战斗就此结束。这次战斗中,由于国民党军队占领有利地势。中国人民解放军伤亡较重,二七O团团长朱慕萍和战士100余人光荣牺牲。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