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和县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北岸,隔江面对南京、马鞍山、芜湖三大城市。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17.5~36.4公里,总面积1412平方公里。和县古名历阳,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据《和州志》等史料记载,历阳周朝属扬州之邑,春秋属楚地。秦嬴政元年(公元前221年)置历阳县,属九江郡。王莽时期一度改为明义县。北齐天保六年(555),北齐与南梁在历阳协和,改历阳为和州。1911年11月12日,改和州为和县。1988年,全县辖7个区、39个乡(镇),13个居民委员会,373个村民委员会,564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43851户,总人口579972人,其中农业人口531246人。全县有汉、回、蒙古、壮、满、苗、彝、布依、侗、土家、畲、哈尼1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0.84%,其中回族占总人口0.83%,是安徽省回族较多的县份之一。
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多山地,丘陵,东南部多平原、圩区。山地、丘陵面积557.3平方公里,平原、圩区面积854.7平方公里。以如方山峰海拔315米为最高,山地、丘陵为大别山余脉,海拔200米左右的山丘连绵约30余公里,主要有鸡笼山、娘娘山、孤山、拦龙山、戴虎山、掉尖山、赭乐山、汪家山、谭山、鲁家大山、独山、吃儿山等,形成“三山七圩”的地理环境。境内有牛屯河、姥下河、太阳河、得胜河、双桥河、石跋河、驷马新河7条河流;另有裕溪河、滁河两条界河,均自西向东注入长江,境内河流总长196公里,塘坝2万多处,水利工程蓄水总容量1.36亿立方米。
和县境处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全年无霜期23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5.7℃。丰富的光、热、水资源,为和县78.5万亩可耕地、21万亩宜林面积和15.3万亩水面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1988年末,和县耕地面积784865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48亩。土壤共有水稻土、潮土、黄棕壤、石灰岩土4个土类、9个亚类、19个土属。土壤特性:山地、丘陵质地偏重,通透性差,多含石砾、养分贫乏。圩区、平原质地较重,保水肥力强,肥效持久,养分分解缓慢。
和县素有“东柴、西米、南豆、北棉花”之称。粮食作物以稻、麦、豆、薯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籽、花生、芝麻、麻类、西瓜、蔬菜等。县境乌江“卫花”(棉花),闻名长江中下游,被誉为“湖州丝棉被天下,温暖不如乌江花。”油菜籽年产量为安徽八强县之一,全国百强县之一。和县大棚蔬菜,已形成制种、生产加工到储运、销售一条龙的“菜篮子”工程体系,已成为和县经济的特色。家畜家禽以猪、牛、羊、鸡、鸭、鹅饲养较为普遍;水产有鱼、虾、鳅、鳝、鳖、蟹、蛤蜊等。沿江有美称“长江三鲜”的鲥鱼、鲚鱼(俗名刀鱼)、河豚;还有金河口的针鱼和西梁山矶口的螃蟹,皆为名特产。此外,还有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全县有130多个树种,森林覆盖面积达8.7%。其中可供药用的木本植物30多种,可入药的花草30多种,尤以“姥半夏”驰誉国内外,鸡笼山林场,被国家命名为森林公园。
初步探明和发现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矿石、白云石、磷、型砂、黄砂、泥煤、粘土、建筑石料等十几个品种。煤保有储量400万吨,白云石3057万吨,磷矿约50万吨,石灰石约100亿吨,为发展建材工业提供丰富原料。
和县山水秀丽,人文荟萃,历史悠久名胜古迹较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县北20公里处,有纪念项羽自刎乌江的霸王祠,城内有唐代诗人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所建陋室,并有镇淮楼和喜雨亭。经修葺后,展现新容。县城东南的文昌塔,高擎入云,气势磅礴。县城西北25公里处,有南梁昭明太子萧统来香泉沐浴的“太子汤”。县东南36公里处,有诗人李白称为“一扇天门”的西梁山,山之临江岩上有晋代书圣王羲之手迹摩岩“振衣濯足”四字。丰山有杜默手植“宋时梅”。还有龙潭洞“和县猿人”遗址、乔家山遗址、黄墩遗址、栗家山遗址、狼窝山古墓群等,均为县、省级及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历史的长河里,和县曾涌现一代又一代名人学士,有东汉农民起义首领华孟,南梁著名将领昌义之,唐代诗人张籍,宋代歌豪杜默,水利专家沈立,中朝友好使者徐兢,南宋状元、爱国词人张孝祥,明末抗清义士戴重,清代传胪陈廷桂,探花鲍源深。现代更为人才辈出,有古文字学、古史学家丁山,森林学博士齐坚如,地质学博士俞建章,著名的生态学家侯学煜,“草圣”林散之,诗人刘岚山。还有奥运会冠军许海峰。
建国前,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的压迫与剥削,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和县虽是“鱼米之乡”,而境内资源均得不到开发和利用。民国以来,军阀混战,日寇入侵,旧有建设破坏殆尽,加上政治腐败、捐税盘剥,水旱迭起,农业歉收,工业基础薄弱,城乡市场凋敞,民不聊生。当时,全县少数地主豪绅及富农,占有大量土地,而人数最多的贫雇农,仅有少量土地。因此,广大农民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故背井离乡出外逃荒者甚多。直至解放前夕,和县只是一个满目疮痍的贫穷落后农业县。
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和县建立较早,1927年4月,中共和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同年5月,由于反革命逆流波及至县,境内一些共产党员仍然以各种形式,坚持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和县党组织逐步恢复建立起来。自1938年9月开始,先后建立和含临时前委、和含全县委、和江中心县委、和含工委、江和全工委、和含中心县委。1942年在和含境内,建立拥有1000人枪的含和独立团,1943年扩建成为3000人武装的含和支队,七师参谋长孙仲德兼任支队长和政委,马长炎任副支队长。同时,在和含中心县委的基础上,相继建立了和含地委、和含专员公署。从而使这块根据地逐渐巩固、发展。成为集聚革命力量的一块基地;又是沟通新四军第二师与第七师的重要通道。在这块根据地驻守的含和支队,经常派兵奇袭南京外围的日伪据点。敌人为此坐卧不安,多次派遣大批兵力,进行突袭和“扫荡”,有时还动用飞机,对这块抗日根据地进行侦察和扫射。
1945年9月,和含根据地党政干部遵照中共中央的决定,在含和支队的掩护下,安全撤离和县抵达苏北。1946年7月,在芜湖成立中共和含工委,由王训友任书记,联系和含地区没有北撤的党员和干部,恢复革命力量。1947年10月,彭醒梦任中共和含工委书记,并组建和含支队,积极配合华东野战军南下先遣支队,进入和含地区。1948年6月,南下先遣支队在和县南乡司常庄附近,全歼国民党安徽省保安第六团,打开了和含地区的斗争局面。
1949年2月,人民解放军抵达长江北岸,进入县境的三野九兵团第七十四师、八十九师、九十师及军部的炮团、特纵队,约计35000人,分驻在乌江至裕溪口长达60公里的沿江地区。和县地区的广大人民,在县委的领导下,以全力投入支援解放军的渡江战役。同年,4月上旬,为扫清渡江战役的障碍,上级决定三野三十军九十师二七O团,参加进攻西梁山敌军阵地。在担任主攻战斗中,朱慕萍团长亲自指挥主攻营战斗,光荣牺牲。
和县人民在西梁山战役及渡江支前方面,都作了重大贡献。江和全地区,共征集公粮1800余万斤,除供给本地驻军,还向驻扎在舒城的西集团军以及肥东二线转运站运送部分军粮。大军渡江后,和县人民还将征集的军粮,随军向江南运送,支援解放军追歼溃敌以及解放上海的战斗。
1949年4月23日,和县全境解放。中共和县县委下辖7个区委、42个支部,420名党员。7月,属江全县、临江县管辖的原和县地域全部划归和县。全县共建7个区,1个直属镇,75个乡(镇)。
建国40年来,和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受了艰难曲折的考验,战胜了各种困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建国后,人民政府用以工代赈方式,动员大批农村劳力,抢修江堤和主要圩堤,为本县农田基本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对境内553公里的江河圩堤进行加高培厚,建起中小型水库67处,总蓄水容量可达8296万立方米。先后参加跨地、县水利工程,有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滁河、裕溪河疏浚退建工程,金河口排灌工程和牛屯河分洪道整治工程,初步形成防洪、防涝、灌溉的工程体系。全县圩区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的有42.1万亩,占圩区总耕地面积的84.6%;防涝标准达到五年一遇的有42.3万亩,占全县易涝面积的84.5%。
1988年底,架设农村输电线路702公里,排灌机械保有量为1282台,47281千瓦,其中固定站259处,装机容量580台,36458千瓦。1988年,农村用电量达4680万千瓦时,比1978年增加61.5%。有效灌溉面积达71.2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61.89万亩,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90.7%和78.8%。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为确保农业生产水平逐步提高提供了保证。1988年,粮食总产量达311794吨,为建国以来仅次于1986年的第二个高产年,分别比1978、1952和1949年增长20.98%、80.5%和211%。1952年至1988年,累计农民向国家提供商品粮248.79万吨。1988年棉花总产量2906吨,比1949年增长2.2倍。1981至1988年的8年间,累计油菜籽总产量250894吨,为前32年的2.12倍。1988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4.78万亩,其中塑料大棚蔬菜1.03万亩,为安徽沿江最大的“菜篮子”。
畜牧业发展较快,1988年,生猪饲养量13.78万头,家禽饲养量652.6万只,户均52只。放养水面10.09万亩,占可养水面96.6%,水产总产量3694吨。从1985—1988年共产河蟹177.3吨。
全县有林面积14.71万亩,木材积蓄量28.5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7%。
1988年,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达24042万元,分别比1978、1952和1949年增长74.7%、194%和316%。
工业到1988年底,全县有煤炭、机械、化工、建材、食品、造纸印刷、纺织、服装等工业门类,共有大小企业269家,工业产品产量:原煤15466吨、农业泵1803台、砖39394万块、瓦1316万片、棉布29600百米、白酒3107吨、合成氨6429吨、农用化肥6078吨、氮肥5237吨、磷肥598吨、低压阀门1014吨、工业泵6610台、脱粒机135台、水泥25416吨、民房构件2488立方米、机制纸2373吨、塑料制品198吨、皮鞋49000双、布鞋179000双。
全县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1988年达20221万元,分别是1978、1965、1952和1949年的3倍、7.43倍、13.94倍和27.18倍。阀门厂年创汇160万美元,评为全省先进企业。外贸加工厂年创汇66.5万美元,占全省冷冻副产品出口总量的25%,位居全省冷冻企业之首。
1988年,和县工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达44263万元,比1978年增长116.02%,比1957和1952年,分别增长3.5倍和3.6倍。
1988年全县商业网点:有商业零售机构9375个,饮食业机构5610个,服务机构2825个。全年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为12783万元,比1980年增长1.08倍,比1952年增长23.44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29911万元,比1978、1965、1952年和1949年,分别增长2.82倍、9.39倍、19.31倍和28.18倍。其中消费品零售额为24578万元,比1978和1952年,分别增长2.9倍和15.92倍。全年对外贸易出口商品总值1257万元。
建国后,全县大力开展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文艺活动,创立文化团体,增添文化设施,发展民间文化;对文物古迹名胜,进行三次普查,并建立管理和保护制度,为开发和县旅游资源,打下坚实基础。到1988年全县电影放映单位55个,每个乡镇都有固定的室内放映场;有专业及民间剧团11个。全县有综合性图书馆1所,文化馆站分布各乡镇,有线广播、电视差转台覆盖全县。
教育事业逐年有所发展,1988年已有各类中等学校44所,在校学生24613人,分别为新中国成立前的15倍和50倍;小学362所,教学点171处,入学儿童62993人,与1948年相比,学校增加3倍,学生增加8倍。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949年的14.2%,升为1988年96%。在全县人口中,12周岁以上文盲、半文盲由1947年79%下降到1988年31%。幼儿教育亦有较大发展。全县有科技协会、学会、研究会61个,成员3148人,有各类职称的人员5973人。
经过40年的努力,全县现有卫生机构65个,病床711张,病床数为1957和1952年的2.33倍和23.7倍。全县有卫生医务人员1072人,其中医生374人。全县近千万人次接受了各种口服预防药和接种疫苗,遏制了流行病的流行。在血防战线上坚持不懈的灭螺与查病治病,基本上消灭血吸虫病,被评为全省血防先进县。
大力宣传贯彻计划生育,全县二胎率、多胎率逐年下降。1985年出生率为7.6‰,自然增长率为3.04‰,是建国后最低的年份。曾出席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建国以来,全县主要城镇,都突破旧有范围,拓建了街道、市场及自来水厂。全县新建住宅面积达175526平方米。其中近十年来新建住宅面积154085平方米。改革的十年农村居住条件也发生了空前的变化,80%的农户新建了砖瓦房,一部分农民还盖起了楼房。
和县交通、邮电、金融、体育、新闻等事业均取得明显成就,建起了面对芜湖、马鞍山、南京三大城市的交通网络。在水路上有长江航运上下沟通;在陆路上县南有淮南铁路横贯,与芜湖、合肥相通。东有“和马”汽车轮渡与马鞍山紧紧衔接;北有柘乌公路直通南京。境内有公路305公里,1988年,全县39个乡镇全部通车。内河航道120多公里,均有农运航班。
1988年全县市内和农村邮电业务总量比1978、1965和1957年分别增长93%、182.7%和410.4%。现代通讯手段不断加强,电报和长话业务发展迅速,市内和农村拥有电话机1022部,比1952年增长23倍。
和县业余体育活动开展较早,1958、1960年,濮集乡在全国基层田径、举重通讯比赛中,男女双获农村组团体总分第一名。1984年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23届奥运会上夺得第一块金牌,残疾人孙家炎在全国第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铅球、标枪两项冠军和铁饼亚军,少年儿童乒乓球队,在全国第一、二、三届少年儿童“连环杯”比赛中,获得金牌2块、银牌2块、铜牌3块。1959年至1988年共输送优秀运动员63名。1979年被评为全省业余训练先进单位。陈昌铭、张虎根先后被评为全国业余体校优秀教练员。
和县旅游事业随着经济改革大潮的兴起,逐步受到重视,龙潭洞“和县猿人”遗址、陋室、霸王祠、梅豪亭、西梁山、鸡笼山、香泉等名胜古迹,对外开放,接待游客,1989年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县。
随着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城乡人民收入大幅度上升。职工年平均工资:1988年全民所有制为1372元,比1978年提高1.6倍;集体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018元,比1978年提高1.16倍。农民人均收入1988年达515元,比1978年提高4.23倍,城乡人民储蓄1988年末达到6229万元,比1978年增长18.9倍。
到本世纪末,为实现富民、富县,奔小康的目标,其有利条件是:面对三大城市,位于皖江经济开发区前沿,丰富的自然资源,比较完整的贸工农体系,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在工业上,继续引进竞争机制和转换经营机制,以发展乡镇企业为突破口,积极联系和吸引县外资金,开创工业新局面。在农业上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投入,推广科技发展开发型高效农业,开发荒山荒水,发展“两水一牧”,逐步建立商品蔬菜、西瓜、水果、渔业、水禽、畜牧、蚕桑七大生产基地。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发展交通运输,搞好基础建设,建立和开拓市场,充分开发和利用和县旅游资源及其服务业。
全县57万多勤劳、俭朴而勇敢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充分利用和发挥地方的优势,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想大事、办实事,就一定能绘出最新最美的蓝图。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