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古道
含(山)庐(州)道
自含城经巢县至庐州(合肥),县境内22.5公里,设有东新铺、西新铺、清溪镇、县前铺,每铺间隔7.5公里。
含(山)全(椒)道
自含城经昭关、二里半墩、再安至全椒。二里半墩原有碑文:“东去再安,西去古河。” 昭(关)和(州)道
自昭关经鸡笼山、西埠抵和州。
昭(关)芜(湖)道
自昭关经带信庙村、大朴村、石门山口、陶家厂、关门镇、铜城闸,至裕溪口过江抵芜湖。除上述古道外,还有16条以县城和主要集镇为中心的乡间大道沟通县内外。
二、古桥
观音桥
位于县城南门得胜河上,三孔拱桥,条石结构,全长24.3米,宽5.2米。元至正二年(1342)始以石垒,明嘉靖十八年(1539)建桥。后桥上建观音阁,桥南建亭舍3间。清康熙(1662——1722)年间,亭阁全毁,仅存桥。经多次重修,今桥基本保存完好。1980年前,含(山)铜(闸)公路经过此桥,今仍通一般机动车。
江淮桥
明嘉靖十九年(1540)重建,原名“仙踪桥”,位于仙踪镇东,跨仙踪河。三孔拱桥,条石结构,长50米,宽4.5米,高8米,桥墩两侧为楔形,能分水。桥上有石制栏杆、护板,桥头原有降福寺,寺内塑有唐张睢阳像,横匾上有“屏蔽江淮”四字,这可能是后取“江淮”桥名的由来。此桥造型美观,设计精巧,虽距今400多年,桥身仍基本完好。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县政府在桥中间建三层土坯炮楼,致桥面向下凹陷20厘米。
万年桥
亦名“清溪桥”、“大石桥”,位于清溪镇西南清溪河上,原为三孔石拱桥,桥中孔上方“万年桥”三字,今仍依稀可辨。桥两边石栏杆上雕有图案,桥北面有分水翼,始建何年不详,明万历(1573——1620)年间,镇民方纪灿等重修。清康熙十六年(1677),纪灿之孙存惠再修。今桥身残破,仅剩两孔,长23.9米,宽3.9米,桥头有一石碑,系宣统二年(1910)郑明德、孙公业等重修时所立。
1962年,县工交科在桥西建一段条石平桥,长12.5米,宽4米,与老桥衔接。1986年,清溪镇人民政府因清溪河拓宽,再接一段。1987年10月,县人民政府将该桥定为县级保护文物。
张公桥
旧系陈均保渡,位于县东7.5公里得胜河上。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州人张大业建桥。1957年11月,县工交科拨款1135元重修。1982年和县水利局拨款4万元,用钢筋混凝土加固桥面,并安装钢质栏杆。今桥为五孔水泥平桥。全长40米,宽2.8米,高6米,对上游阻水严重,不利泄洪。
井口桥
亦名“津口桥”,位于铜城闸镇中,桥下为和、含两县重要水利工程铜城闸,相传建于三国吴赤乌(238——250)年间,后多次修建,此桥原为石桥,单孔,桥面置有石栏,1970年,改为水泥钢筋结构。
夏家桥
位于县城西4公里,得胜河上,古名“进贤桥”,原为木桥。明万历年间,邑人唐维纪捐资改建为石桥,民国年间修柘乌路,改为钢筋混凝土桥面,通汽车。70年代这段公路因去弯改道,废老桥,重建钢筋混凝土新桥,长、宽、高均超越过老桥。
看花桥
位于县南门外1.5公里,始建何时无考。明万历(1573——1620)年间洪良才捐资重建为石拱桥,建国后,60年代在原桥址附近新建公路桥,老桥拆除。
百子桥
旧址在今运漕镇粮站东侧,东西走向。清乾隆十三年(1748)修,长约6米,宽约4米,桥面铺有4块花岗岩,桥左右亦各立一块花岗岩作栏杆。1971年底,裕溪河拓宽时被拆除。
三、关口
昭关
位于县城北7公里,马山(原名小岘山)与城山(亦称大岘山)连接处,为古代著名关隘,楚平王七年(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奔吴即过此关。今含(山)仙(踪)公路穿过其间。1985年,昭关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
东关
古东关是濡须水上的关口要津,历史上多为兵争之地,今成为县内工业重镇,其建材行业闻名全省,淮南铁路穿境而过。
陡阳关
又名“斗阳关”、“陡岭关”,位于巨兴集东北3公里的大茅芦尖山上,当含庐古道要冲,今仍为南来北往行人的要道口。
石门山口
位于县南12.5公里的石门山峡谷,是县城往含南和芜湖的重要通道,地势险要,今含塔公路穿口而过。
方山口
位于县西南25公里。是县城经茅草垄通往林头的要道,依山傍水,地势险峻,今茅林公路由此而过。
石壁口
位于县东8公里,坡陡路窄,民谣;“昭关好过,石壁难挨”。岭下一条羊肠小道,车辙清晰可见,登高步险,仍可发现古道遗迹。
鱼岘口
位于县西北13公里。是清溪、仙踪间通道,今长横公路经此。
花山口
又名木林关,位于县南3公里,是县城通往张公乡与和县南义的要道。今含(山)张(公)公路穿口而过。
海子口
是县境裕溪河上一个重要水口,清光绪《直隶和州志》载:“海子口,县西南70里,上承濡须水,至此分为二(即今裕溪河前河和后河)”。1955年在东关下开挖一段新河,使前河航道顺直,不经海子口,直通黄雒河,从此海子口仅是后河水上要道。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第二节 公路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