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60年代,社队企业初步发展,制度不健全,主要采取定额按时记工,同工同酬的办法。1977年3月,县成立社队企业管理局,各区、镇、社相继成立社队企业办公室,开始调整乡(镇)、村集体企业结构,对能耗高、原材料无保证、产品不对路和严重亏损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巩固建筑业、建材业、铸造业,扶持化工业,提高轻纺业,发展支农工业。对职工推行劳动在厂(场),分配在队。工人在厂(场)工资收入除留下少量用于生活补贴外,其余全部交队记工,参加生产队统一分配。1978年,全县社队企业回队参加分配,工人8844人,转队分配款301万元。1979年工人回队分配有5244人,转队分配款142.5万元。80年代初,市场开放,竞争对手增多,县内企业开展“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经营活动。其中农机行业实行不合格的半成品不准流入下一道工序,不经检验的产品不准入库,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建材行业把产品质量列入经营承包,不合格产品不计算产值产量。林头涤盖棉厂、陈墩针织服装厂对职工实行统一篇记工号,产品上印记生产者工号,发现次品不付工资,严重的加罚等措施。一般企业均配备专职质检员,采取专检互检相结合。社(镇)、队集体企业由经委实行统收统支,企业由向经委按月报帐制转为单独建帐,加强经济核算,健全财务制度。1984年,社队企业管理局改为乡镇企业管理局,各区、镇、乡成立经济委员会。1985年,乡镇企业管理局组织对财会人员进行培训。1986年,县政府在乡(镇)、村158个集体企业中推行“一包三改”,即包产值、利润;改干部任命制为选聘制,改固定工为合同工,改固定工资为浮动工资,打破“铁饭碗”。重点推行厂长目标管理责任制,厂长在聘任期间,实现计划产值、利税及技术进步等目标,年终奖金可达到职工年均工资的一倍。是年,县乡镇企业管理局对50多名厂长、经理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一些企业逐步加强职工教育,把职工报酬同企业效益挂钩,实行有奖有罚,把计划落实到车间、班组、个人,实行生产责任制,由一级核算扩大到企业和车间两级核算。
1987年,县委、县政府规定,区、镇、乡经委主任,会计及年产值30万元以上集体企业厂长(经理)、书记的任免,由区、镇、乡提出建议名单,报乡镇企业管理局考核,由区、镇、乡党委或政府聘任。是年,根据财政部、农牧渔业部制定的《乡镇企业财务制度》、《乡镇企业会计制度》、《关于乡镇企业成本开支范围的规定》等三项制度,乡镇企业管理局就乡镇企业财务计划、资金筹集、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工资及成本费用、收入和利润、专用资金、财会人员等十项管理内容,组织财会人员学习,普遍建立财务辅导和财务会审制度。是年,全县还建立乡镇企业系统购销员协会。年底,购销员队伍达到650人。
1988年,全县乡镇企业通过横向联系,共招聘各类人才231人,对乡(镇)、村集体企业进行全面清产核资,整顿财务,推行招标承包。乡、村两级共有135个集体企业参加招标,有587人投标,468人参加答辩,137人中标(其中党员132人,团员5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23人,初中文化101人。经公证,共交纳风险抵押金85.64万元(含财产抵押)。对其中一些规模小、产销不旺、利润不高企业采取自负盈亏。企业职工工资有固定和浮动两种,实行固定工资是企业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生产工人实行浮动工资,分记件工资和定额包干工资。是年全县乡(镇)、村集体企业职工年均工资总额为863.17元,月均工资71.93元,比1978年增长2.3倍。
1986年至1988年,乡镇企业职工参加各类学习629人,其中参加省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函授87人,经考试及格发给结业证书118人;参加会计学习137人,业余234人,双补171人。三年内,全县乡(镇)、村集体企业与国营企业联营有4个,与城镇集体企业联营有3个,乡(镇)、村集体企业之间联营有3个,与其他企业联营有2个,联营产值共达466万元,利润33万元,集体企业亏损面由13.1%降到5.5%。联户企业内部经营一般实行平等互利,按股分红制。个体企业自购自产自销。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