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安徽建省迄今330年,经历了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3个历史时期,但随着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各级行政区划及管理体制变化很大。尤其是现代经济孕育下的城市级区划的创立,更是中国疆域史上的里程碑。
一、清朝时期
清朝中后期实行道、府(直隶州、厅)、县(散州、厅)三级管理体制。安徽共设54个州县(4个散州,50个县),除砀山、萧县原属江苏省直隶徐州(后升为府)外,其余分属凤颍六泗道的有凤阳、颍州两府及六安、泗州两直隶州;属安庐滁和道的有安庆、庐州2个府及滁州、和州2个直隶州;属徽宁池太广道的有徽州、宁国、池州、太平4个府及广德直隶州,计涉及2个省9个府5个直隶州。
二、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肇起,废府、州、道,民国北京政府初期实行省、县二级管理,今安徽境内砀山、萧县属江苏省,其余60个县还含民国南京政府期间分别划入江西、湖北省的婺源、英山县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划入江苏省的盱眙县及由泗县分设的泗洪县。民国3年(1914年)6月2日,全国实行省、道、县三级管理体制,今安徽所辖的砀山、萧县当时属江苏省徐海道;今安徽淮北地区及部分淮南地区属淮泗道;江淮地区属安庆道;江南地区设芜湖道。
民国南京政府初期实行省、县二级管理体制。民国21年4月2日,实行首县制,全省分10个行政区。10月10日,实行行政专员督察区(专区)作为省级派出机构,全省先后设10个、9个、8个、10个专区,分管有关县。究其实质,仍为省、县两级管理体制。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因日军占领长江流域重要城镇,南北受阻,权置皖北、皖南行署区,行使省的权力,但规格比省小,后期又复置皖南行署,均为临时省级设置,省仍领导行署区,下领专区管县。今安徽境内在中华民国后期共设62个县1个市,计63个二级区划。
民国南京政府前期,安徽境内有由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鄂豫皖苏区,相当于省级建制。其下有特区、道、专区之设,再下才为县级基层政权,主要涉及今皖西地区。抗日战争时期,除国统区外,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省境内建政完善的根据地计有皖中(江)、淮北、淮南3块,其边区政府(又称行政公署)相当于省级,其下为专区,再下为市、县。
除国统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以外,日伪、汪伪政权在沦陷区建立了伪政权,也设置了所谓的行政区。伪安徽省政府驻蚌埠,沦陷区为津浦、淮南铁路沿线及长江流域沿江城镇,分属日伪、汪伪淮海(前身为特区)、安徽2个省,下设专区,再下为市、县。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解放战争后期,安徽境内的淮河南北、江淮地区先后解放,初建皖西、江淮、豫皖苏边区3个行政公署,下设专区,再下为县、市。民国38年4月15日,撤销上述3个行政公署,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5月8日,随着江南地区全部解放并普遍建政,成立皖南人民行政公署。两个行署行使省的权力,但比省的规格要小。行署下辖直辖市、专区,再下为县及专辖市。
1952年4月12日,撤销皖南、皖北2个人民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省。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省会驻合肥。仍实行省、省辖市(行署)、县(专辖市或叫县级市)三级管理体制。经过近50年的调整完善,1997年安徽共设5个地区,11个地级市,11个县级市、56个县。
四、现行政区设置
截止1997年5月1日,安徽省境内各级区划及隶属关系如下:
〔省辖市〕
合肥市:辖长丰、肥西、肥东3个县及4个县级市区,分设28个街道,68个乡,40个镇,计136个基层区划。
芜湖市:辖芜湖、繁昌、南陵3个县及4个县级市辖区,分设17个街道,47个乡,23个镇,计87个基层区划。
蚌埠市:辖怀远、五河、固镇3个县及4个县级市辖区,分设19个街道,48个乡,27个镇,计94个基层区划。
淮南市:辖凤台县及5个县级市辖区,分设18个街道,18个乡,21个镇,计57个基层区划。
淮北市:辖濉溪县及3个县级市辖区,分设10个街道,10个乡,23个镇,计43个基层区划。
马鞍山市:辖当涂县及4个县级市辖区,分设14个街道,18个乡,13个镇,计45个基层区划。
铜陵市:辖铜陵县及3个县级市辖区,分设10个街道,11个乡,8个镇,计29个基层区划。
安庆市:辖怀宁、枞阳、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岳西7个县,代管桐城市及3个县级市辖区,分设14个街道,118个乡,94个镇,计226个基层区划。
黄山市:辖歙县、休宁、黟县、祁门4个县及3个县级市辖区,分设3个街道,100个乡,42个镇,计145个基层区划。
滁州市:辖来安、全椒、定远、凤阳4个县,代管明光、天长2个市及2个县级市辖区,分设16个街道,89个乡,75个镇,计180个基层区划。
阜阳市:辖临泉、太和、涡阳、蒙城、阜南、颍上、利辛7个县,代管亳州、界首2个市及3个县级市辖区,分设9个街道,92个乡,176个镇,计277个基层区划。
以上11个省辖地级市分辖78个县级区划,下设1319个基层区划。其中,县级独立区划有35个县,5个县级市计40个;县级市辖区38个。
〔行署〕
宿县地区:辖宿州市及砀山、萧县、灵璧、泗县4个县,下设8个街道,39个乡,71个镇,计118个基层区划。
六安地区:辖六安市及寿县、霍邱、舒城、金寨、霍山5个县,下设7个街道,106乡,82个镇,计195个基层区划。
巢湖地区:辖巢湖市及庐江、无为、含山、和县4个县,下设4个街道,65个乡,61个镇,计130个基层区划。
宣城地区:辖宣州、宁国2个市及郎溪、广德、泾县、旌德、绩溪5个县,下设5个街道,111个乡,59个镇,计175个基层区划。
池州地区:辖贵池市及东至、石台、青阳3个县,下设2个街道,60个乡,34个镇,计96个基层区划。
以上5个地区:辖21个县,6个县级市计27个地方三级区划,下设714个基层区划。
综上所述,全省设独立的二级区划11个(省辖市),独立的三级区划67个,其中县为56个,县级市11个。下设基层区划2033个。其中,独立的基层区划计有1000个乡,849个镇(基层设置统计截止日期为1995年12月31日)。
安徽省11个省辖市行政区域总面积为71965.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1.6%。其中,38个市辖区总面积为915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6%。尤其是市区,大部为建成区,既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是国民经济的龙头,是科技、文化发达地区。余为郊区,是国民经济、文化事业较发达的工农业区,城乡经济结合部,是城市发展的规划区、浸润区,也是高层次农业发达地区。市辖40个市、县总面积62810.5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5%。它们既是省辖市经济的辐射区,又能与省辖市区的经济起互补作用,从而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本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安徽11个省辖市区除了作为本行政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外,还有其本身特点和经济发展轨迹。在这些城市群体中,有6个是以现代经济发展直接兴起的。如蚌埠市的形成始于津浦铁路的修建,然后在现代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兴起的;淮南、淮北、铜陵、马鞍山4个市是以工矿立市的;黄山则是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勃兴的。其余基本上是在老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贸城市。
此外,安徽还有11个县级城市。它们都是由工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的旧县改设的,是安徽县级经济中的佼佼者。这11座城市行政区域总面积为24651.7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7.8%。其中,亳州、界首、天长、明光、桐城5个市为省辖市代管市;宿州、六安、巢湖、宣州、宁国、贵池6个市为地辖市。除宁国市外,均是行署驻地。
五、省会
〔安庆〕
安徽省会最早在安庆城。从康熙六年(1667年)作为临时省会算起,至咸丰三年一月十七日(1853年2月24日)太平军攻克安庆,安庆作为清廷的安徽省会,时间长达186年。太平天国建政后,仍以安庆为安徽省会,直至咸丰十一年八月一日(1861年9月5日)“安庆保卫战”失败,作为太平天国时期的安徽省会也有8年历史。同治元年(1862年),因庐州府治合肥城无重关险阻可恃,清廷复将省会迁回安庆。民国前期,军阀政府省级长官衙门及几届走马灯式的民国政府虽驻临时省会蚌埠,但法定省会仍为安庆,直至民国27年(1938年)1月13日因避日军兵燹而迁出安庆,这第二次为省会的历史也有77年。安庆作为安徽最早的省会,包括太平天国的省会,连同初期的临时省会共有270年历史。
〔合肥〕
清政府自咸丰三年三月十七日(1853年4月24日)起将安徽省会迁往庐州府治(今合肥市区),至同治元年(1862年)回迁安庆,合肥为清代省会长达9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34年9月,国民党当局决定将省会迁驻合肥,直至民国37年8月,合肥为安徽省省会有3年历史。1952年4月12日,撤销皖北、皖南行政区,成立安徽省(中央人民政府于8月7日正式批准),合肥市作为安徽省会至今不变。如加上解放初(1949年4月15日~1952年4月12日)作为皖北人民行政公署(省级)驻地,合肥市作为省会前后有60多年历史。
合肥是座古城。古城内外有大批三国时期曹魏与孙吴逐鹿江淮地区的文物古迹及宋重臣清官包拯的遗迹,故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闻名中外。自南北朝及隋朝唐初为一级区划州(豫、合、庐州及庐江郡)及南宋淮西路治的首府,前后也有近200年的历史。尤其是北宋亡后,宋金以长淮为限,南北战火集中于江淮地区,合肥成为淮西路治(省级区划首府)及抗金的前哨阵地,大批抗金辎重和南北商业物资在此集散,在金斗河北岸迅速形成比合肥金斗城大得多的商业运输大镇。淮西帅郭振屯守庐州,主持修城工程时,“截金斗城之半”,“跨金斗河,拓其北”,建成比原城大得多的斗梁城,城坚池深,号称“铁打庐州”。
追溯合肥历史,旧城建设主要有5次:一是汉初的合肥县治遗址位于今水西门外1公里的南淝河北岸,四里河东岸。二是魏青龙元年(233年)由扬州都督满宠在今市北15公里的古城村兴建的周长1.5公里许的夯土城——合肥新城。三是唐初的金斗城,其范围大致以今合肥市邮电局大楼为中心,东至三牌楼,西至三孝口,南至庐江路,北至市政府广场。四是郭振所建的斗梁城,把金斗城分成南、北两半,并舍弃南半,向北发展,将东北郊的逍遥津,西北部的金斗圩包括进斗梁城内,初步奠定了今合肥市老城的基础,相当于今环城马路内的老城区。五是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征用皖属34个州县人力、物力,耗银十一万四千两所建的砖砌坚城,但没有突破宋城的藩篱。这座具有2000年历史的古城虽经历代修葺,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一直保持江淮地区经济中心,皖属四大商埠之一的地位,在近现代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官僚买办的双重压迫下,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惨遭日军摧残,城垣残破,经济崩溃。虽在清末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作为安徽临时省会,抗战胜利后复为安徽省会,至解放前夕,只是一座电灯不明,土路不平,破烂不堪,人口不足5万,建成区面积仅5平方公里的消费性小城市。
建国48年来,作为安徽省会合肥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现在合肥市建成区已发展到60多平方公里,并形成马路宽广、高层建筑林立的长江路、芜湖路、寿春路、内环、三、四环路等主要街道,各项服务设施齐全,目标是将合肥建成现代化大城市。建国以来,合肥的工业从无到有,要发展迅速。现已拥有机械、电子、化工、食品、纺织、轻工、建材、钢铁等13个门类,20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的新兴工业城市。
合肥市的科教文卫事业十分发达,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密集。著名的高等学府有直属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隶属于机械工业部的合肥工业大学以及安徽省争创“211工程”的安徽大学等全国重点院校以及省、市属高校30余所。科研单位则有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以及部、省、市属科研机构数十所。有合肥市区每万人拥有的在校大学生,每千人拥有大学毕业生人数均列全国同类城市前茅,这是合肥市乃至安徽地区经济进一步腾飞的重要条件。
合肥对外交通发达,淮南铁路复线贯穿南北,京九铁路已开通,合肥新站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铁路运输交通枢纽。合肥对外公路密如蛛网,四通八达,幅射全省。新建的高速公路连接省内外主要城市,合肥汽车站成为安徽省公路客运中心和全国四大现代化汽车站之一。合肥为江淮地区水运中心,现有巢湖路、铜陵路、大兴集3个港区,水上交通较为便利。合肥骆岗机场是国内较大的航空港和重要的国际备用机场。合肥的电信事业十分发达,采用世界先进的通讯设备,加速了信息快车道的建设。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