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文翁
文翁,名党,字仲翁,西汉官吏。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举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
汉初四川成都一带为边陲。文翁治蜀首重教育,选派小吏至长安,受业博士,或学律令,结业回归,择优“为右职,次举官至郡守剌史者”;在成都兴“石室”,办地方“官学”,招下县子弟入学,入学者免除徭役,以成绩优良者补郡县吏,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班固在《汉书》中评论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据《都江堰水利述要》记载:文翁在任职期间,带领人民“穿湔江,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顷”。是第一个扩大都江堰灌区的官员。由于注重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蜀郡出现了“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局面。
后世人缅怀文翁,蜀立专祠岁时祭祀;故里庐江城建乡贤祠(移建易名忠义祠),首立文翁崇祀,以启后贤。
左慈
左慈,字元放,东汉末方士,庐江(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少居天柱山,习炼丹。葛洪《抱朴子·金丹篇》载,是葛玄之师,“葛玄从慈受之”。据传善魔术,尝与曹操宴,操欲得松江鲈鱼,慈以铜盘盛水钓得,操大喜。后在郊宴中他以幻术悉取操从人酒脯以饷客,被操追杀而隐身遁形,复见于羊山头隐入羊群,卒不可得。除《后汉书·左慈传》外,东晋干宝《搜神记》亦有记载。《方舆胜览》、《天下名胜志》、《江南通志》、清《庐江县志》均记载庐江有左慈的钓鱼台、左慈井、掷杯桥、升仙桥、白羊岗、羊山头、玉虚观等遗迹,至今部分尚存。
周瑜
周瑜(175——210),字公瑾,东汉末孙权部将,庐江舒(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出身士族,精音律,少与孙策为友,后归策,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曾率兵破皖(今安徽潜山)克寻阳(今湖北黄梅县北)、豫章(今江西南昌)、庐陵(今江西吉安市),(02_tab_48_33_01_01)镇守巴丘(今江西峡江),助策在江东创立孙吴政权。策死,与张昭同辅孙权,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曾率兵攻荆州的麻、保二屯,镇守宫亭(今江西鄱阳湖南)。建安十三年(208)率吴军大破曹兵于赤壁(今湖北蒲圻县西北),尔后又率兵西上夷陵(今湖北宜昌)解围,回师进逼江陵,督战攻城时被流箭射中右胸。建安十五年(210)率军西征途中,由于长期征战,积劳成疾,箭伤复发,卒于巴丘(即巴陵山、今湖南岳阳),时年36岁。孙权素服举哀,丧当还吴,自迎其丧于芜湖,命厚葬本土,墓在庐江城东侧。

王蕃
王蕃(228——266),字允元,三国时庐江(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他博览多闻,通晓天文、数学。先后任吴国尚书郎、散骑中常侍等职。曾根据浑天说和长期的天象观察,精心制作浑天仪,以三分之长为一度,周长一丈零九寸六分,介于古浑仪和张衡制浑仪之间,在“浑仪”上,周天为三六五又五八九分之一四五度。“浑仪”可以标明天球与日月星辰的运行,从而说明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等节气,以及何时昼长夜短,何时昼短夜长,何时昼夜相当,由此制订历法。他撰有《浑天图记》、《浑天象注》。王蕃认为:日距离其下临之地为八万里,以此为股,以一万五千里为勾,应用已知的勾股求弦法,测出日距阳城(今河南登封)为八万一千三百九十四里三十步五尺三寸五分,再以阳城为中心,以阳城与日距离为半径,算出周天长度。他还进行过数学研究,计算出圆周率为π=3.15,与刘徽的“徽率”(π=3.1416)、南朝祖冲之的“祖率”(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很相近,为我国天文学和数学作出了可贵的贡献。39岁时,因佞臣妄言,被暴君吴主孙皓杀害。
伍乔
伍乔,南唐庐江人,自幼入庐山国学,专诗文,作《庐山书送祝秀才还乡》诗云:“莫使蹉跎恋疏野,男儿酬志在当年”。《江南通志》、光绪《庐江县志》记,乔于国学苦节自励,一夕,见人掌自牖隙入,中有“读《易》”二字,遂取《易》读之,探索精微,迨数年,山下有僧夜梦伍乔星,旦入国学访得乔,勉之进取。后乔于南唐保大元年(943)以《八卦赋》中进士第一,元宗命石勒乔赋于国门。官歙州通判、考工员外郎。年70卒于官。诗多散佚,《全唐诗》仅录一卷。《庐州府志》记伍乔墓在庐江城南马厂岗,居民耕田得碑为验。其母墓在庐江柴埠渡南岗。
宛嘉祥
宛嘉祥(生卒年不详)明正德至万历时人,号白湖,本县东乡人。年少时家贫,在富人家当书童,曾受过侮辱,他气愤地说:“我是个大丈夫,怎么到了这样地步!”于是,回家闭门读书,苦攻七年,中嘉靖举人,在广信、临清任职。不久,提升为户部郎。一年后,任贵州思南府知府,廉洁奉公,政绩卓著。
思南府有个匪首,绰号称“瞒天大王”,聚众万余人,为害州邑十多年,官府未能除患。嘉祥莅任后,设法将匪首招来,说明道理,劝其归顺。接着,“瞒天大王”率领部下头目六人,归顺官府。朝廷嘉奖嘉祥功绩,命其久任思南,继续收编安抚残匪。经过数年努力,嘉祥终于彻底清除匪患,四境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民间感激嘉祥,立碑颂德,绘画肖像纪念。
宛嘉祥年迈后,辞官回家,杜门谢客。县内如有大事,县官即登门请教。嘉靖四十二年(1563),总纂《庐江县志》,著有诗文若干卷。
孙维祺
孙维祺(生卒年不详),字以介,号起山,清康熙庐江城关人。少聪颖,九岁能作文,其学自六经三传、庄子、屈原、司马迁、班固而下,莫不渔猎精华,以发抒其文藻,每落笔洒洒数千言,风驰电掣,不可捉搦而卒,未尝轶于理法。中康熙庚午(1690)举人、辛未(1691)进士,历任直隶河间、涞水二县知县,由涞水解组归,优游山林,惟以著书自娱,选文不拘一体,因材造就,评语皆中肯,一时流播海内,其诗文、传说县内流传更多。著有《五经说文》、《廿一史临》、《三太史》、《四书印证》、《春秋大意》、《春秋櫽》、《飞跃真言》等。
吴赞诚
吴赞诚(1823——1884),字存甫,号春帆,庐江城关镇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拔贡,咸丰元年(1851)以拔贡朝考知县分发广东,始令永安。以后,补德庆州、顺德、虎门同知,因镇压太平军升署惠潮嘉道。同治初(1862)调天津制造局,补天津道,擢顺天府尹。光绪二年(1876)任福建船政大臣,光绪四年(1878)以光禄寺卿署福建巡抚兼理船政和台湾海防。他亲临台湾组织农耕、修路、设防,改善土著人生活;曾取道恒春,过红土嵌山,攀悬崖,越大溪,忍饥渴,径行三百里达卑南,恩泽和感化土著人;带病率部过瘴区越湿地,平定土著人叛乱;深入各地察民情,办防务,密切海岛与大陆的关系。光绪五年因病辞船政事务、巡抚开缺。光绪六年督办天津水师学堂。赞诚精通经史数理,思虑精密,办事坚韧耐劳,常自说:“天赋人以精神,原期有用,吾自分无安闲之福,苟有济于世,虽劳瘁奚辞。”他在赴台期间,积劳成疾,即患中风,回归后卧病三年,于光绪十年(1884)五月廿四日病逝。
潘鼎新
潘鼎新(1828——1888),字琴轩,庐江广寒乡人,后迁居肥西三河。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中举,次年春闱会试至国史馆承修大臣传。后在家乡办团练,参与镇压太平军,受曾国藩赏识,令募勇立“鼎”字营。同治元年(1862)编入淮军,从李鸿章援上海。同治二年(1863)署江苏常镇通海道,后加按察使、布政使衔。同治四年(]865)率部北上,赴山东镇压捻军,后任山东布政使。同治十三年(1874)授云南布政使。光绪二年(1876)升任巡抚,与总督刘长佑不合,次年凋至京城另候任用。
19世纪80年代,法国政府推行殖民主义,派军占领越南,继而准备占领中国的西南腹地。光绪九年(1883)九月,法军向清守军刘永福部进攻。在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形势下,清政府除加强两广防务外,并命潘鼎新为湖南巡抚,在二线布防。光绪十年(1884)调授广西巡抚。潘鼎新驰抵南宁接印后,即奏请调兵遣将,驻守前线。六月二十五日,清军大创法军于观音桥。潘鼎新随即驻军谅山,扎兵于屯梅、谷松、坚牢等处要隘,与法军初战船头、祗社,获胜。但是清政府面对法军武装侵略,不主张抗击到底,而乞求议和,李鸿章密令潘鼎新“战胜不追,战败则退”,使清军坐失战机,处于防守挨打的被动地位。光绪十一年(1885)一月,法军大举来犯,谅山陷,师退,潘自请罪,清廷命其带罪立功。二月,潘令杨玉科援军守镇南关,自驻海村为后援。海村为龙州要隘,背靠大河,命撤舟桥,示死决战。二十三日,法军攻镇南关,杨玉科阵亡,镇南关失守。鼎新率骑夺关,伤肘坠马,经营救,继续指挥战斗,以苏元春为先锋,经苦战复拔镇南关,把法军赶至文渊。随即法军又由艽封绕道攻龙州,潘令淮、鄂两军迎击,法军退,又令冯子材、苏元春二军驻防扣坡。三月,法军从北宁调兵三千至谅山,派越夫万人运子弹粮食,扬言初八攻龙州。潘鼎新即会商诸将,采取先发制人,令冯部初四日出关攻文渊,王孝祺军副之,蒋宗汉、陈嘉二军分起设伏,苏元春军在关外往来援应,并诱敌深入,淮、鄂各军居中截击。冯、王二军进战,自山后攀崖越险,破敌两垒,尽毙守敌。初七日,法军分三路攻镇南关,激战两昼夜,法军大败溃逃,沿阵尸横遍野,清军夺其辎重,奋起追击,初十日克文渊,次日进驻巴平。追蹑至谅山城下,潘鼎新骑马指挥攻城,十三日克谅山,急率淮、鄂二军追击,连克观音桥、屯梅二要隘,十七日克谷松。不料这日夜龙州送到潘鼎新被革职谕旨,十八日他回谅山交卸,曾作悲歌“兄弟一军归故里,河山百战送蛮夷”。鼎新俟和议定后,乃由桂林归无为侨寓。
他还于同治七年(1868)先后捐资重修庐江城内文昌宫、奎星楼,以后又资助建南京庐江试馆。光绪十四年(1888),清廷赏还鼎新原衔,是年5月12日感暑触发旧伤逝世,终年61岁。
吴长庆
吴长庆(1833——1884),字筱轩,庐江南乡沙湖山人。咸丰五年(1855)袭云骑尉世职,率乡团练参与镇压太平军,先后占庐江、舒城,升任守备。咸丰十一年创建淮军,长庆以所部500人组成“庆”字营,次年率部从李鸿章援上海,同治二年(1863)回籍募勇与李秀成部交战,守庐江,后率新募五营赴沪、浙克枫泾、嘉兴等地,以总兵记名。同治七年(1868)随李鸿章镇压豫、鲁、冀一带捻军,后调防江北,驻军徐州。同治九年(1870)天津教案发生后,中外关系紧张,为加强江南防务,移驻扬州、江浦、江阴。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侵入台湾,他至江阴查看炮台旧基,为防务需要,添募四营赶筑鹅鼻嘴、乌龙山、焦山等地炮台。此间,他还率士兵参与兴修水利,在扬州疏盐河,在江浦治理黑水、四泉、玉带河,奋战两年完工。光绪元年(1875)任直隶正定镇总兵,光绪六年(1880)授浙江提督,旋调任广东水师提督,均未到任。十月受命帮办山东海防并节制全省防军,率所部仍驻登州。
光绪八年(1882),朝鲜内乱,禁军犯王宫,杀大臣,王妃失踪,烧日本使馆。日本发兵出动七艘军舰驶至朝鲜,分兵屯汉城南门外,日使要朝鲜政府交出乱兵首领、索赔偿、“势张甚”,使朝鲜受到日本威胁。清政府应邀出兵,命长庆率师东渡,以轮舶济师直抵其都,日兵遁回仁川。吴长庆命所部据险为营,自率大队进入汉城,以计擒乱首送中国,后击散乱党,迎复王妃。未过旬日,祸乱悉平,人心大定。日本起初想借故多所要挟,见事已定,又感自己兵少势孤,深悔出京失计,无可奈何,为之沮丧。长庆平息兵乱后,留镇汉城,帮助朝鲜建立军队,巩固和加强防御,修治道途,救灾恤民,示以恩信,国人感之。当时“朝鲜银贱钱荒,百物昂贵,士卒艰苦万状”。他不私货财,洁己爱兵,故士卒无怨言。光绪十年(1884)六月四日率三营归驻金州。
此外,他很关心故乡,曾慷慨解囊,捐资修庐江城关的捧檄桥、绣溪桥,建万仞宫墙,置义庄济危扶贫,倡捐创建庐江试院、南京庐江试馆。
吴长庆由朝鲜回国后,不久(是年7月13日)即病逝。清廷诏建专祠,谥武壮;朝鲜在平壤、汉城建祠纪念,并派员助资同清政府在沙湖山建造吴公庄园。
丁汝昌
丁汝昌(1836——1895),原名先达,字禹廷、雨亭,号次章。庐江北乡石嘴头村(今石头乡丁家坎)人。祖先明初从凤阳迁居庐江,同治四年(1865)迁居巢县汪郎中村。

丁汝昌出身于世代务农家庭。不满周岁母死,依靠祖母和父亲抚养,家境贫苦,少时便外出帮工,咸丰初,其父因遭旱灾饿死。三年(1853)太平军进攻庐江县城,丁汝昌时年18岁参加了太平军,隶属于程学启部下,驻安庆。十一年(1861),清军围攻安庆,太平军失利,程学启率部三百人逾城投降曾国荃,丁汝昌被编入湘军,先为哨官,后授千总。
同治元年(1862),李鸿章率部到苏南镇压太平军,丁汝昌又随程学启部参战,被编入淮军。不久,调入刘铭传部,领马队营。同治三年(1864)丁汝昌擢副将,统先锋马队三营随刘铭传参加镇压东、西捻军,授总兵,加提督衔。(02_tab_48_33_01_02)
同治十一年(1872),清廷议裁兵节饷,刘想裁减三营马队,将丁汝昌置于闲散,丁致书抗争,刘铭传怒其梗阻,拟“命将召至而戳之”。汝昌闻讯驰归家中,居数年,境况愈益窘困,乃去天津拜见李鸿章,从此帮办海军,督操炮船。
光绪五年(1879),被派往英国督带快船。光绪八年(1882),赏头品顶戴,换西林巴图鲁勇号。次年又授天津镇总兵,赏穿黄马褂。光绪十四年(1888),北洋舰队编成,定海军建制,命为北洋海军提督,后赏加尚书衔。
光绪二十年(1894)六月,日本侵略者挑起了甲午战争。丁汝昌积极主战,九月率北洋舰队护送五轮运兵增援平壤,在回程的鸭绿江口大东沟海面遭日舰截击,他挥舰应战,身受重伤,拒绝进舱养息,裹创后仍坐在甲板上督战,激励将士“誓死抵御,不稍退避”,重创日军旗舰松岛号等数舰,日本联合舰队气衰力竭,仓惶驶逃。但北洋舰队致远、经远、超勇、扬威等四舰被击沉,后奉李鸿章避战保舰之命,退入山东威海(今威海市)。
黄海战役后,丁汝昌布置威海水陆防务,对日本侵略野心始终有所警惕,他认为“铤而走险是其惯习,宜更防此回扑我境”。并提出“及时纾力增备”的积极主张,清理海军文卷送烟台,储粮备战,誓死拼搏,“惟有舰没人尽而已”。十一月,日舰犯旅顺,他赴天津向李鸿章请战未准,旅顺陷落后被革职留任。他不计个人恩怨得失,仍然“表率水军,联络旱营,布置威海水陆一切”。“总期合防同心,一力固守”。因而暂时稳定了威海局势。
日军进攻威海前夕,曾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海军中将的名义致书丁汝昌,劝其率舰投降。伊东书中先是侈谈“友谊”,谓“仆与阁下友谊之温,今犹如昨”,接着对汝昌的处境表示同情,劝他不值得为之死战,而应待诸将来。最后提出投降仅是一种权宜之计,“即以全军船舰权降与敌,敢以阁下暂游日本。切愿阁下蓄余力,以待他日贵国中兴之候,宣劳政绩,以报国恩”。丁汝昌接书后即上交李鸿章,决心誓死报国。
光绪二十一年(1895)一月,日军分海陆进犯威海卫。当日本陆军攻占摩天岭时,丁汝昌令发排炮,击中敌群,日军死伤枕藉,少将大寺安纯当即毙命。由于众寡悬殊,威海南北两岸炮台遂相继失守。此后,他据刘公岛多次组织将士反击,击沉敌舰7艘。派员潜水上岸去烟台向清军求援不应,他乃召各统领计议力战解围,亲登靖远舰与敌拼战,冒死突围,击伤两艘日舰。但外籍军官与牛昶炳等部分官兵以势孤难敌,逼其投降,他严辞拒绝,对营务处牛昶炳说:“吾誓以身殉救此岛民,尔可速将提督印截角作废”。牛诺之。丁汝昌于二月十二日服毒殉国,时年59岁。次日晨,牛昶炳违教不截印角,诈作降书钤印投降日军。民族英雄丁汝昌悲愤捐躯后,清政府下令褫职籍,没收家产,株连子孙。宣统二年(1910),孙家鼐疏奏昭雪,还田产。威海人在刘公岛建“丁公祠”纪念,以昭忠烈。
刘秉璋
刘秉璋(1826——1905),字仲良,庐江人。咸丰十年(1860)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同治元年(1862)入淮军赴上海。次年转战江苏福山、太仓和浙江的嘉善等地,镇压太平军;后又驰聘苏、皖、鲁、豫、鄂五省镇压捻军。授江苏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未到任)、江西布政使。光绪元年(1875)任江西巡抚,光绪四年(1878)以乞终养老母辞职回家农桑。光绪八年(1882)又被起用,任浙江巡抚,当法军侵占越南,继而侵犯我东南沿海时,他于宁波设立海防营务处,加强统一调遣,布置沿海防务,沿岸筑长墙、置地雷、封海口,以所有兵轮据险设防。光绪十一年(1885)三月,法舰突入蛟门,他命守备发巨炮,击伤法船两艘,法舰败逃泊金塘山。几天后,法舰又进犯虎蹲山北,再痛击之,火炮击中要舰,法将迷禄当即毙命,法舰仓惶驰逃,不敢再犯。但法军贼心不死,后以小轮窜犯宝山口,他命守将选勇突起击之,法军伤亡惨重。镇海之役,计击沉法舰一艘,重创三艘,火轮、小船多只,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光绪十二年(1886),刘秉璋任四川总督,查办遗留的“重庆教案”。因美、英教会强行占地建教堂,民众反对,教会组织武装杀伤30余人,激起公愤反教会,焚毁教堂,散发传单,揭露美、英帮助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使美、英教会更为不满,关杀儿童和民众。洋人践踏中国主权,激起川西11县民众起来反教会。刘秉璋在查处中,处死杀人凶手和闹事首领,未镇压群众,美、英教士不满,纷纷致电总署,要求惩办秉璋,腐败无能的清廷迫于英、美、法公使要挟,将刘秉璋罢官归里,光绪三十一年(1905)病逝。逝后,由于两江总督周馥的疏奏,清廷准其“复官,予优恤,建祠”。
郑家骥、郑家驹
郑家骥,号骏卿,兄弟七人,居长。三弟家驹,号昂轩,庐江七桥乡郑家湾人。分居后,家驹迁居盔头乡盔头畈。二人同为清末秀才,家骥又补为廪生。辛亥革命后,家骥在家乡罗河镇创建罗溪小学,任庐江县教育会长、县督学、县立第三高等小学(今泥河小学)校长,一生多年从教,年79岁病逝。家驹曾任罗溪小学、集成镇女子小学校长及县立初级中学学监、县教育局局长,协同创办庐江县立初级中学和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掩护、支持亲友及进步人士从事革命活动。晚年患病离职,66岁病逝于北京。
陈诗
陈诗(1864——1943),字子言,号鹤柴,庐江马厂乡石虎村人。出身于官宦家庭(其祖、父辈在广东做官)。光绪四年(1878)随父归里闭门自学,好诗,“见人佳句,若已有之,勤抄不倦,积久成帙”。得同里士张瑞亭的教诲,使其学业不断进步。光绪二十五年(1899)旅居南京、上海,受文廷式(珍妃之师)、郑孝胥等名家指点,愈益长进,诗句颇得文的青睐,被民国初年的《诗坛点将录》列为108名诗人之一。
陈诗早年学渔洋,中年法郊岛,晚年取众精髓,诗体兼唐宋之长,不断创新,在安徽别树一帜。一生作诗,靠卖文及亲友资助为生计,生平诗作甚丰,出版自撰的《藿隐诗草》、《据梧集》、《鹤柴诗存》、《凤台山馆诗抄》、《尊瓠室诗话》、《静照轩笔记》,选编《庐江诗隽》、《庐州诗苑》、《皖雅初集》,编纂《冶父山志》、《安徽通志艺文稿·集部》、《庐江疆域考》等,重印吴保初的《北山楼集》、史台懋的《桴槎山馆集》、袁履方的《砚亭诗抄》,代刻《金氏二妙集》。陈诗的诗作具有强烈的正义感,“一·二八”上海暴发抗日战争,我国飞行员严海文驾机作战英勇献身,他颇为感动,作诗讴歌其爱国抗日精神。他的诗多收编在《近人诗抄》、《近代诗抄》中,《皖雅初集》不仅收录清代安徽各县名人诗作,且可算是安徽逊清一代简史。先生晚年仍致力于诗文,诗友赞曰:“六十成诗隽,七十成皖雅,独于文献勤,谁似吾子者。”还曾参与编撰奉贤、萧山等四县县志;于在沪的安徽丛书编印处从事安徽经学考据家著作的编辑工作,民国32年在上海病逝。
吴保初

吴保初(1869——1913),字彦复,号君遂,晚号瘿公,庐江沙湖山人。与陈三立、谭嗣同、丁惠康赞同维新,时人称为“清末四公子”。是淮军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之子。光绪十年(1884),吴长庆患重病,保初驰往侍疾,事闻于朝,特旨褒嘉,且授主事。服丧期满入都,分兵部学习。光绪二十一年(1895)补授刑部山东司主事,旋派充贵州司主稿、秋审处帮办,任职期间不畏权势,力平董裕氏冤狱。(02_tab_48_33_01_03)
光绪二十三年(1897)鉴于甲午战败,保初乃上《陈时事疏》,直“以亡国之说,告之于皇上”,冀其“怵危亡”而“谋富强”,被刑部尚书刚毅压下未报,保初乃愤然引疾南归,然而他的奏疏在上海报纸上登了出来,以致出了大名。他未去职以前早有变法维新思想,梁启超初入京时才24岁,保初即视为“奇士”,并向文渊阁大学士孙家鼐力荐,梁因此得入自强书局。戊戌变法前后,他著文痛论阻挠新法之害。变法失败,谭嗣同等就义,他时已南归,又写《哭六君子》诗并“为亡人讼冤”。辛丑以后,他又入京上疏归政权给光绪皇帝,他同时写信给袁世凯劝其“行桓文之事”,主旨在于支持光绪皇帝实行变法。袁曾在长庆幕府,与保初有兄弟之交,袁显贵以后,保初勉以“君王神武丁多故,好建奇功答圣时”,但袁不采纳,赠以重金,保初亦斥而不受。光绪三十一年(1905)东渡日本,舟过玄海滩时,有“舟人那识伤心地,遥指前程是马关”之句,赋诗寄慨,忧伤国事。他又在上海《苏报》案中,保护过入狱的章太炎,于是革命党也认他为朋友,他既维新又革命,还和先维新后保皇的康、梁保持联系。等到党禁和缓,保初始悄然回津,不久即患中风,手足偏废,对于国事就少过问了。宣统三年春南归上海,卧床两载,于民国2年(1913)春病逝,葬沪静安寺侧。
保初年少入京,师事侍郎宝廷,与其子伯福为友,交游海内。善书法,其诗襟怀高旷,沉思渊旨,有王安石之风,熔铸古今,不拘一体,著有《北山楼诗词文集》。
徐方汉
徐方汉(1875——1952),字皋浦,庐江沙溪乡河南村人。光绪壬寅(1902)中江南乡试副榜第二名,继毕业于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后,留学日本东京明治大学、弘文师范学院。归国后任保定军官学校汉文教员、安徽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安徽省参议员、省教育厅视察,兼任省教育会会长。
民国7年,徐方汉与清末秀才孙哲夫募集资金,择定校址,建造校舍,聘请教员,在庐城首创桑园女子小学。后又筹资创建中沙溪小学,修建中沙溪大桥。担任女师校长长达18年之久,曾东渡日本考察女子教育,一生致力于安徽的教育事业。
民国10年,安庆发生军阀倪道烺、马联甲等镇压进步学生的暴行,军警打伤剌伤学生姜高琦、周肇基等50多人,造成“六·二”惨案。安庆各校联合组成教育委员会,徐方汉被公推为会长,他支持学生罢课、发表宣言,声讨军阀的暴行。他还率安徽教育界及中学生代表赴京请愿,要求惩办制造“六·二”惨案的罪魁祸首马联甲等人,获得社会各界同情与支持。建国后,任安庆市政协副主席、皖北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皖北政协委员。遗著有《唐宋八大家集》文稿(失传)。
李十湖
李十湖,原名李正清(1877——1944)号十湖,祖居庐江县城关镇西门岗上。禀赋聪颖,自幼好学深思,曾师事桐城派名家马通伯,致力于古文,为马氏所赞赏,17岁考取秀才。
正清一生坎坷,年少时父母相继去世,中年丧妻殁子,孑然一身,生活困苦。先设私塾于县南乡黄泥河镇程家,民国2年(1913)旅居上海,设塾馆于同乡刘蔚之寓所,不久回家开门授徒,不仅教授四书、五经等旧学,还开设历史、地理等新课程,很多青年学子被培育成才,庐江籍学者不少出其门下。民国8年以荐任职至湖南工作,民国10年应友人邀请,至当涂县署主管文墨事宜,未过几年,至山东客居于邑人吴长植军中。
五十岁以后回归故里,贫病交加,“草屋临街四五间,门无车马日常关”(《病榻怀人》),惟与二、三老友谈诗论文于药炉茶灶间,抒发感时伤乱之情怀。他热爱祖国,仇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十分愤慨地说:“黄金流海外,豺虎满中原。”(《农夫辍耜耒》)“世乱田园废,民穷赋役多,衰年忧国意,欲语泪滂沱!”(《江彤侯议长携同徽、宁两属议员间道渡江赴立煌,道经敝邑,余病未能往访,赋呈一律》)。他忧国忧民,因年老多病,无法实现爱国爱民之志而感到非常难过。民国33年,农历6月13日卒,年67岁。平生著作多散失,惟存自辑诗文《瓦鸣集》和《续集》2卷,桐城光明甫为序,其弟子先后校印刊出。其诗兼长诸体,不专主一派,而抒情言志,各臻其妙。
何笃青
何著青

何笃青、何著青系胞兄弟,笃青居长,庐江裴岗乡毛嘴村人。
何笃青(1878——1950),又名震,字独清,早年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专攻政治法律。回国后任安徽法政专门学校教员、省咨议局议员、省参议会议员、安徽司法筹备处科长、安徽省高等审判厅推事。他在任议员时,和其他公正议员一道,反对军阀强制推行盐斤加价,指出加价是荼毒民生,遭当局忌恨,参议会被解散。民国10年(1921)后回乡闲居。
何著青(1887——1960),又名巽,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4年(1915)就读于江淮大学(后改为安徽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任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事务主任兼教员、安徽省教育经费保管委员会主任、教育厅主任科员、省立第六女子中学校长、省财政厅主任秘书、河南省政府秘书处主任秘书、国民党中央军委重庆第二行营参议(少将)。建国后受聘为安徽省文史馆员,被选为庐江县人民代表。(02_tab_48_33_01_04)
兄弟俩曾在清末组织贫民围筑“因利圩”(又叫保甲圩,在黄陂湖旁),面积约400多亩,交贫苦农民自耕自种。辛亥革命后,笃青捐款在毛嘴创建县立第二高等小学,著青兼任校长。民国23年(1934),家乡遭旱灾,兄弟二人广施粥饭、大米,赈济饥民,并经常借钱粮资助家乡难民,怒斥当局勒索灾民,设法使部分灾区减免田赋、税捐。兄弟二人一生节衣缩食,乐善好施,为人正直,急公好义,家乡人常交口称誉。
汪培实
汪培实(1884——1953),又名植如、传发,怀宁县高河埠人。民国22年至民国25年任庐江县长期间,重视水利兴修,组建“塘坝委员会”,常头戴草帽、腰束布巾在乡村检查塘口,督修塘坝。设立“公园建设委员会”,整修公园。筹资修建庐城大小街道,将主要街道铺上石板。倡建体育场,主持召开第一次体育运动会。规定六月三日为禁烟日,缴烟具,焚烟膏,禁吸鸦片。常明查暗访,禁赌,禁娼;惩办恶棍崔光辉。任期内曾执行国民党的反共政策,配合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派自卫队到白山一带长期驻扎,进行“清剿”,在群众中办“五户联保”,强迫群众承认是“光蛋会”(革命群众组织)、共产党而去自首,制造白色恐怖,使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活动出现困难的局面。建国后因罪被捕,病逝。
江惟仁
.
江惟仁(1885——1938),字泽庵,号宅安,庐江马槽乡百花村人。17岁从军。历任国民革命军哨长、营副、营长、团长、少将副师长、(02_tab_48_33_01_05)师长等职。民国22年(1933)12月,任五十三军一一六师副师长时,率官兵扼守山海关、界巅口、拉马洞等关隘,部署兵力坚守阵地,击退日军数次进攻,身负重伤后仍指挥作战,组织敢死队反击,亲率百余锐士奋力夺回阵亡官兵遗体,以礼葬之,并捐厚资抚恤死难官兵眷属。民国26年6月,由第九军一○八师师长调任江苏绥靖公署少将参议时,以假返原籍。“七·七”事变后,全国燃起抗日烽火,江惟仁义愤填膺,欲赴前线参战。当得悉五十一军电催归队时,振奋地说:“此正吾报国之时也。”遂于民国27年(1938)4月率四名卫士赴苏鲁皖边区参加抗日,13日抵蒙城吕望集子牙庙(距蒙城10公里),夜宿庙中,时至三更,日军骑兵将子牙庙包围,双方激战,江击毙日特务机关长中田二郎和5名日军士兵。后江和卫士弹尽又短刃相接,江身中数弹,倚墙而逝。遗骸葬于东汤池马槽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马哲聪
马哲聪(1886——1934),又名马大,江胡子,庐江桂元乡马家小院人。民国1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支部书记、区委书记、庐江县委书记、桐庐县委副书记、庐南游击队副连长、沙溪区农会负责人等职。民国19年6月,为扩大革命武装,积极参与研究制订武装暴动方案,参加庐南罗家嘴暴动。暴动失利后,招抚、集结失散的农民武装,总结经验、整编队伍,率队于7月参加桐、庐、舒三县交界的欧家岭暴动。民国21年春荒严重,不少饥民四出逃荒要饭。县委书记马哲聪在南乡戴家店召开群众大会,组织农民开展“吃恐”(吃大户)、“扒粮”斗争,从附近地主粮仓里扒出2000多石粮食,分给饥民,迫使当局放粮赈济,部分粮商卖“平粜米”;接着,又带领特务队员除恶霸,惩劣绅,为民除害。民国23年7月,率领特务连袭击黄泥河商团,缴获商团、民团长短枪20多支,充实壮大了革命武装力量。是年底转战在霍山、舒城县山区,因部下一名连长投敌,被国民党部队围击,马哲聪仓促应战,在弹尽援绝中牺牲。
陶瑶坤
陶瑶坤(1889——1952),庐江黄屯镇人,江淮名塑造师。幼年随父学泥塑技艺,青年时独自在乡村庙宇、九华山各寺殿精塑佛像,塑造的慈悲观音、跌坐释迦、凶恶阎罗、残忍小鬼、威武帝王、十八罗汉等无不形象逼真,其技艺名扬长江南北。三十余年的塑造生涯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大九华”度过的。九华山不少佛殿都留下他的精品,安庆的“迎江寺”至今仍供奉他塑造的诸多佛像。同行称赞他“塑神塑鬼,自成一体,堪称师中之师”。
周新民

周新民(1897——1979),原名周骏,别名振飞,庐江大化乡陡岗村人。早年曾在家乡兴办兢存小学(后为县立陡岗小学),后到外地工作,一直关心学校的建设与教学,常寄图书、教具资助该校,暮年常以书信询问办学情况。02_tab_48_33_01_06
在“五·四”运动时期,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学生爱国运动,曾任安徽省学生联合会副会长。民国11年赴日本明治大学研究院攻读法学,回国后在皖省立法政专门学校任教。民国15年(1926)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任国民党(左派)安庆市党部执委、安徽省党务执监委员会候补执委兼书记长,积极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安徽的大革命运动作出贡献。民国16年(1927)3月20日,蒋介石由九江来到安庆,周新民出席欢迎会。蒋介石在即席讲话中,散布同北洋军阀妥协言论,周新民在会上以致答词方式,据理予以痛斥,明确指出:“合作是有限的,我们不能与流氓、政客同流合污,国民革命对外要打倒列强,对内要铲除军阀,我们决不能与军阀妥协。”发言结束,全场鼓掌,一致赞同。蒋介石勃然色变,未终席即拂袖而去。周因此而遭到了蒋介石的通缉。
30年代中期,周新民在上海协助沈钧儒等筹建上海各界救国会,是救国会的发起人之一,以后受中国共产党的委派,长期从事地下工作,在河北训政学院、上海法政学院、复旦大学、云南大学、香港达德学院任教。民国27年(1938)遵照董必武的指示,周回到安徽,在第五战区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工作,并任安徽省总动员委员会组织部副部长兼总干事。民国31年在重庆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民盟前身),民国33年被选为民盟中央委员,民国35年随民盟总部迁往上海、南京,为维护“双十协定”,实施政协决议,发展民盟组织,而奋不顾身地工作。民国37年在香港协助沈钧儒先生恢复民盟总部,公开声明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最高人民检察署秘书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沈阳市副市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组织部长、中国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曾率代表团出席匈牙利国际法学会第五次大会,是第一至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和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为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一生,为中国的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著述有:《民法概论》、《亲属继承》、《物权》、《债权》、《民事诉讼法》、《婚姻法讲话》、《中国民主同盟简史》等。1979年10月在北京逝世。
孙仲德
孙仲德(1901——1961),名家骥,曾用名余凯章,庐江新河乡上东村人(原属合肥县)。出身于贫农家庭,少年入私塾读书,后因家贫辍学到商店当学徒。青年时考入直系军阀保定随营军校,民国16年(1927)参加国民革命军,后任合肥县三河镇商壮队长,通过表弟颜文斗(中共合肥中心县委负责人之一)的关系,与中共合肥中心县委取得联系,利用其公开身份秘密组织“舒(城)、庐(江)、合.(肥)地区赤卫互济会”,任互济会主任,发动贫苦农民抗租、抗税,积极配合中共地方组织开展革命活动。民国23年(1934)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肥南区委书记。民国24年(1935)任中共皖西北特委委员和游击师师长,率师活动在合肥、舒城、庐江、寿县、定远等广大地区,进行数百次战斗。民国25年到长江黑沙洲一带开展芜湖、无为、繁昌三县的中共组织建立工作,发动农民建立和发展革命武装。民国26年被派往延安,向中共中央报告情况和请示工作。同年7月入抗大系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民国27年回皖,先后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司令员、新四军七师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司令员、皖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等职。民国32年在任和(县)含(山)地委书记、和含支队长期间,率队开辟皖江根据地,并为之巩固和发展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民国36年底,根据粟裕和唐亮的指示,他和梁从学率领华东野战军第四纵三十三团及干部大队,深入淮南地区恢复党的组织和武装,开辟和扩大革命根据地。他参加淮海战役以后,立即到沿江一带组织民工、筹措船只和粮草,为人民解放军渡江作了大量的战前准备工作。1949年,他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届一次会议,并参加开国大典。
建国后,历任安徽省民政厅厅长、政协安徽省委员会副主席、上海第二医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安徽省副省长等职。1961年11月4日在合肥病逝。
郑曰仁

郑曰仁(1901——1984),名举之,庐江七桥乡郑湾村人。在青年时代,因受进步思想的影响,于民国12年任浮山中学教师时,会同进步教职员工购买进步书刊,积极筹办浮山图书馆,向师生传播进步思想。民国17年(1928)加入中国共产党,(02_tab_48_33_01_07)是中共庐江特区党组织领导成员之一,民国19年7月当选为中共庐江县委委员兼秘书。民国27年3月在中沙溪主持组建庐江县动委会第二工作团,动员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斗争。次年11月任庐江县委(亦称庐南工委)书记兼宣传部长,在庐南地区组织和发动群众进行武装斗争。此后被派往皖江地区、苏皖边区、鲁中冀南地区,任皖江行署秘书长、苏皖边区参议会主任秘书、鲁中冀南黄河大队党委组织部长,动员群众参加抗日,发展地方抗日武装,巩固和建立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期间,为党的财经和组织工作坚持不懈努力,成绩卓著。
建国后,曾任中共皖北区党委副秘书长、中共安徽省直属机关委员会副书记、安徽省人事厅副厅长、中共安徽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安徽省政协第三届和第四届常委等职。在长期从事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中,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党内外知名人士交知心朋友,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在遭受错误打击的时候,忍辱负重,坚信共产主义的理想;严格要求自己,历来自撰讲稿,自编教材,撰写出版《农民五字经》等社会主义教育材料;悉心关照烈士遗孤和家乡群众;积极提倡和宣传火葬,为推动安徽城乡的殡葬改革,作出了贡献。
夏长根

夏长根(1901——1968),庐江南闸乡人。出生于贫农家庭,8岁丧父,随母乞讨,11岁给人家放牛,16岁外出帮工。民国16年参加农民协会,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进行党的地方活动,积极参加张守仁领导的农民请愿队伍,手举枯禾,(02_tab_48_33_01_08)沿途高呼、张贴“打倒土豪劣绅”、“要求减租减息”等口号,到县城请愿,迫使民国县政府答应“二五减租,年息三分”的要求。民国22年任皖西北游击队中队长,后赴皖南从事中共地方交通站工作。民国27年10月回庐江组织成立白山区动委会,恢复中共基层支部,发展党员。后任中共庐北区委书记、巢湖游击队队长、庐北大队副大队长、中共舒庐桐县委组织部长,民国34年任新四军七师伤兵大队大队长,次年任解放军华东总兵站航管处主任、高邮转运站站长。在涟水战役中,他身先士卒,冒着敌人炮火抢修电话线,不幸多处负伤。建国后历任皖北内河航运局巢湖、芜湖分局局长、芜湖行署交通局局长、安徽省轮船公司副经理兼巢湖航运分局局长、安徽省交通厅航管处副处长。
1953年12月参加白湖围垦建场工作,任白湖农场场长、党委书记,当时白湖一片汪洋,房无半间,田无半亩,国家投资又有限,他率全场干警沿湖搭棚安家,治水,开荒,1956年组织扩挖疏浚兆河,累得吐血。1957年围垦工作全面展开,他集群众智慧,战胜艰难险阻,率队筑10公里的穿湖大堤;翌年6月东大圩堤筑成,撒播水稻,收粮食1500多万斤,做到以场养场,促进西大圩围垦工作。他善于做团结工作,使农场与驻军、农场与沿湖群众及地方的关系都很融洽。1968年9月在巢县病逝。
周肇基
周肇基(1902——1922),又名本岐,庐江常丰乡朱陈村人。民国8年入省立一中读书。“五四”运动影响到安徽时,积极声援并参加学生的爱国行动,协助成立安徽学生联合会。民国10年(1921)6月2日下午,率省立一师、一中学生结队前往省议会,抗议军阀倪道烺削减教育经费,军阀下令军警打伤剌伤50多名学生,肇基等同学赤手空拳、毫无畏惧地与军警搏斗,被议会守门卫兵剌伤倒卧在地,遍身鲜血,造成“六·二”惨案。惨案发生后,芜湖、合肥、宣城、凤阳等地学生罢课声援,京、津、沪学生及安徽旅居外地的学者名流纷纷驰电声援,家乡庐江中学学生上街游行,并成立“六·二”惨案后援会。
肇基受伤后被送至同仁医院抢救治疗,8月1日忽大吐血,生命垂危,不幸于民国11年11月10日卒于省城寓所,年仅21岁。12月10日省城安庆举行万人追悼大会,市民摆香案祭奠,情景悲壮。会后,灵柩葬于菱湖公园,并建“姜周墓祠”,原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王步文为墓祠题写“醒皖第一声”的匾额。
柯育甫
柯育甫(1904——1961),原名德发,庐江裴岗乡毛嘴村人。民国10年入省立第六师范读书,后转入安庆工业专门学校读书。民国17年在国立东南大学外语系毕业后任安徽省立七中校长,为建设省立七中及安徽教育事业作出了一定贡献。民国25年(1936)去欧美考察,研究教育,撰写《中学校长职能研究》论文,获硕士学位。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国,在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任教,在国民政府教育部任职,曾撰写《论教育》、《教育概论》等书和《六十年来中国教育》论文。民国36年回到安徽,先后任民国安徽省政府委员、救济总署安徽分署署长、安徽学院代院长、黄泛区复兴局副局长兼安徽省业务管理处处长、安徽省教育厅厅长。
建国后,在任马鞍山钢铁公司直属中学校长期间,尽职尽责,平易近人,关心学生和教师生活,并积极主动协助中国共产党做统一战线工作。1952年调任芜湖安徽师范学院任教员,后任安徽省民革执委、安徽省政协委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80年甄别平反),1961年在芜湖病逝。
孔维清

孔维清(1904——1985),庐江金沈乡沈仓村人。家境贫寒,幼年要饭,稍长从父捕鱼为生。民国21年9月在无为当船工时,经常(02_tab_48_33_01_09)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帮助中共地方组织进行交通联络工作。民国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中共地方组织活动并担任“五号”船上交通情报员。是年6月15日为新四军游击队顺利完成侦察任务,使游击队攻打无为县姚沟镇取得重大胜利。民国30年(1941)曾两次驾船接运“皖南事变”突围的新四军干部战士到江北。民国32年4月,安全地将新四军七师后勤机关在芜湖筹集的军需物资运送到目的地。民国35年5月被捕,当局胁迫自首,经保释出狱。1949年春为支援大军渡江,将雇主沉坠水底的船打捞出水,积极参加人民解放军组织的渡江训练;4月23日冒枪林弹雨、迎激流巨浪驾驶帆船,领先将32名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安全地渡过长江,在荻港登陆;尔后又往返渡江11趟,出色地完成支援人民解放军渡江任务,荣立特等功,被巢湖四分区授予“渡江特等英雄”光荣称号。中共无为县委根据他个人的要求,接收他重新入党。
张亮侯
张亮侯(1905——1940),又名良培,庐江大化乡双坝村小邹庄人。毕业于安徽省立第一中学后从事革命活动。民国16年2月随周新民在国民党安庆市党部工作。民国1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建中共小邹庄支部,逾年任中共七架桥区委委员。民国19年7月中共庐江县委成立,任县委委员,次年1月任县委书记。年底由于庐南形势不断恶化,大批中共党员离开庐南,他也外出,一度随周新民在皖赣监察使署任助理秘书,在上海浦东小学当教员,以掩护自己身份,继续从事党的地方工作。民国21年7月任中共桐(城)庐(江)县委委员,组建互济会,后在桐城县民众动员委员会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7年10月回到庐江参加动委会并为创建抗日民主政权积极工作,当时翟宗文(进步人士)任县长,他出任国民党南二区(泥河)区长,不久翟被指控为共产党而免职,张即辞去区长职务,并将区内24支长短枪交给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第一大队。此后复往桐城任县政府主任科员,从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活动。民国29年4月18日,他化装成农民,冒生命危险,将国民党特务计划突袭中共地方组织的绝密情报,送到党的地方组织,使之安全转移,让敌人扑了空。不久张被捕,受尽折磨仍坚贞不屈,7月张亮侯被桐城县国民党当局挖心活埋。在狱中有遗诗一首:“自古龙舒著盛名,而今遍地血腥浸;一肩家国双行泪,洒向囚窗诉友人。”
郑昕

郑昕(1905——1974),原名秉璧,字汝珍,庐江七桥乡郑家湾人,后迁居盔头乡盔头畈。少年在家乡读书,民国15年肄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民国16年初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哲学系,民国18年转入耶拿大学哲学系,在布鲁诺·鲍赫教授指导下专攻康德哲学。民国21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建国后,任北大教授兼哲学系主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哲学专业组副组长、中国哲学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02_tab_48_33_01_10
郑昕早年受“五四”运动思潮影响,同情中国革命,关心民族解放斗争,民国15年在广州随同孙炳文从事革命工作,多次参加集会活动,留学德国时与旅德共产党人联系,参加工人运动和集会游行。他从德国报纸得悉孙炳文在上海遇难时,悲愤至极,在《语丝》发表悼念文章。建国后,在研究康德哲学的同时,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致力于思想改造,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各项革命活动,勇于批判自己潜心研究的康德哲学,撰写了有独到见解的《解放唯心主义》论文。郑昕30余年从事康德哲学研究,洞察脉络,掌握精髓,阐发透彻,著有《康德学述》、《康德哲学批判》、《真理与实在》等专著。1974年在北京病逝。
高伯川

高伯川(1905——1948),原名家清,化名周济中,庐江五里乡老院村人。他出身于亦农亦商的小康家庭,青年时在家务农,常常周济家族中的贫病孤弱者,因此在家族中享有美名。民国28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将高氏族小改为板桥小学,自任校长,以学校为据点开展党的地方工作,先后发展140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创建了13个党支部,任庐东特支书记。02_tab_48_33_01_11后因斗争需要,以白湖姥山为中心,组建一个桥西游击队,担任指导员,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民国31年,他联络张应轩等所部游击队,配合新四军七师黄炳光团进行反“扫荡”,经常出没在沦陷区,袭击日本侵略军,使日军惶惶不可终日。同年5月中共庐东特支改为中心支部,他继任书记。民国34年11月转移到杨柳圩以教书为掩护,负责中共地方组织的交通联络工作,12月返回盛桥时因组织身份暴露,被迫办理“自首”手续,接着以开米行为掩护,继续进行中共地方组织活动。后被国民党察觉,安徽省保安处于民国35年(1946)8月将高伯川逮捕审讯,一无所得,关进监狱。经中共党的地方组织营救出狱后,他继续坚持斗争。民国36年9月任庐江民主县政府白山区区长,组建基层民主政权。民国37年3月29日遇敌,在掩护战友突围时被捕,被解送县城,国民党县长亲自出面,先诱降未遂,后施严刑逼降,高伯川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庄严地说:“我是共产党员,为了革命,甘愿一死,要杀就杀,要剐就剐。”4月23日在庐城西门岗上英勇就义。
彭晓林

彭晓林(1906——1975),字谷泉,庐江杨岗乡斗笠(今皂岭)村人。民国27年3月至民国28年(1939)9月在延安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学习,民国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鲁西行政专员公署教育科长,东阿、泰西抗日县政府县长,冀鲁豫第一专员公署秘书主任,潢川专员公署副专员。1950年10月始,任河南省治淮指挥部工程部部长和副指挥、河南省水利厅厅长、水电部治淮委员会主任和党组书记。02_tab_48_33_01_12
1950年从事治理淮河工作后,曾派技术人员组成沙颍河流域查勘队,1965年冬负责淮河流域规划中心组,采取查勘与规划相结合,完成了苏北到山东的沂沭泗流域规划。1966年负责进行安徽淮北的新汴河规划。“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无情打击和批判,仍顾全大局,常支撑弱体病躯深入水利施工工地作调查研究,协调沿淮各省水利部门工作。1974年初会同皖苏两省工作人员到奎濉河上游的两省边界实地踏勘,协商签订边界协议,多次同豫皖两省协商治理小郢沟等三条小河,为根治王引河创造条件。1975年河南发生暴雨洪灾后,癌症已侵入他的脑部,在经常头晕、疼痛的情况下,几次乘飞机到现场察看水情、灾情,忍着病痛到郑州汇报工作。赴河南、安徽参加调查汇报会,组织上决定他到北京住院治疗,这期间,水电部开会研究淮河大水后治理方案,他得悉后要儿子扶着到部里开会,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回医院的第二天,他就不能讲话,在病危昏迷中以微弱的声音说:“加……高……两米……”仍然想着复建板桥水库的设计方案,想着根治淮河大业。他在治淮工作中,大部分时间住基层,生活俭朴,住房简陋,外出常挤公共汽车。他严格要求子女,关心同志,体恤灾民。1975年10月22日在北京病逝。
胡海愚
胡海愚(1907——1952),化名治鲁,湖南省保靖县人。民国36年8月至民国37年5月任国民党庐江县县长兼舒、庐、无三县“剿匪”指挥官。民国36年下半年率自卫大队在黄屯杀害共产党的游击队员张宛著等3人,在黄屯铜盆山麓活埋共产党游击队员和民主政府基层干部34人,杀害新四军侦察员尹同生等2人,枪杀起义投诚的国民党人员何荣等19人。民国37年元月21日,国民党军队五二七团突然包围宿营汪庄的湖西独立团,22日拂晓从四面放火、炮轰、机枪扫射,县委书记侯振东、大队长姚守永和干部战士30余人在战斗中牺牲,除4人突围脱险外,其余20余人被俘解至县城,先后遭胡杀害。后人称这起事件为“汪庄事件”。同年4月,在庐城体育场枪杀投诚的国民党自卫队员王长发等2人,在汤池活埋新四军干部战士20余人。此外,在他兼任庐江“特种刑庭”副审判长时,7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惨遭杀害。解放后,胡潜逃到南京被抓获,1952年11月27日伏法。
张守仁

张守仁(1909——1934),又名国华,庐江南闸乡紫荆村人。在南京金陵小学和中学读书时,受到进步教师和同学的影响,爱读革命书刊,投身于反帝爱国斗争,写过这样一首诗:“天下工农一条心,天下穷人同根生,人帮我来我帮人,出头只有闹革命。”民国1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校方借故开除学籍。民国15年底经组织介绍到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民国16年回乡开展农民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地方工作,8月参加中共庐江特别支部,不久又在庐江中学发展中共党员,创建党支部。民国17年先后发展十几名进步人士加入中国共产党,创建中共白石山特别支部,任特支书记。次年10月,中共白石山区委成立,任区委书记,领导庐江北部地区的农民运动,组织农民进行“减租减息”斗争,拦截富豪的运粮船,迫使富豪将外运粮食按5%——10%抽成分给贫苦农民。民国19年参加组建中共庐江县委,任县委委员。(02_tab_48_33_01_13)民国21年筹备武器组建庐北地方游击队(属红四方面军领导),尔后不断扩充武器,壮大队伍;率游击队保护农民开展“扒粮”(即扒富豪的粮食)斗争,迫使富豪出售“平粜米”。民国22年任中共合肥中心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同时兼任中共白山区委书记,曾率游击队巧攻巢南高林桥商团,缴长枪15支。民国23年3月,在庐北镇压一名罪大恶极的保长,为民除害;6月率领庐北游击队在肥西双枣树宿营时,由于叛徒告密,遭敌重兵包围,突围时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6岁。
顾正钧

顾正钧(1909——1948),庐江沙溪乡泉东村人。民国20年在江西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3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院长、红六军团卫生部长、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卫生部长、冀中军区卫生部长和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桐庐县委副书记等职。02_tab_48_33_01_14
民国27年5月,他在抢救伤员时,带头献血400CC给一名受伤的团参谋长,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使伤员起死回生。民国29年为打破敌人封锁,解决冀中军区防病治病急需,他先后组建两个制药厂,生产部分常用药品和假肢;成立药品器材采购办事处,派遣人员到北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敌占区,千方百计地采购大批药品和器材,保证了伤病员救护、医疗工作顺利进行。
民国31年2月,日本侵略军“扫荡”定县地区,在油味村一带撒下72只带有鼠疫病菌的死老鼠,妄图以细菌战屠杀我冀中军民。他迅速组织力量,并亲自率队到油味村日夜奋战,进行清鼠灭菌工作,愤然撰写《为开展反细菌战而斗争》的文章,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细菌战罪行。同年“五一大扫荡”中,日本侵略军实行“三光”政策,在定县北町村向隐藏在地道里的群众施放毒瓦斯,中毒死亡800多人,造成定县北町村大惨案。他组织医疗队前往抢救,收治大批伤员,使其中70余人脱险。与此同时,他总结战时医疗实践经验和游击战、地道战的特点,撰写《关于分散游击战争中的卫生勤务》一书,指导战地卫生工作。
民国32年,他根据上级指示,积极组织当地医院和职业医生为解放军收治重号伤病员,同时组建交通站,深入各地联络与组织暂时失散的工作人员及伤病员、军区卫生教导队学员、抗日中学学员、地方干部等数千人,安全转移到平汉路西山区,建立了从冀中平原到平汉路西山区的可靠交通组织。他精通医术,识才善用,关心同志进步,发现对党忠诚,好学上进的人,总是着力培养,条件成熟时则介绍入党,或提拔为干部,发挥其所长。而自己则勤奋工作,事事做表率,为红军、八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医务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深受白求恩大夫赞誉,作家周而复也曾撰文记述其救死扶伤的动人事迹。民国37年2月,他率10多名南下干部到家乡开辟新区工作,兼任中共桐庐县委副书记;5月在砖桥杨家山遇敌,因寡不敌众而光荣牺牲。
姚守永
姚守永(1911——1948),庐江县南闸乡姚湾村人。民国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家乡组织农民协会和庐北游击队,任庐北游击队副队长、中共盛桥区委委员、水上护商队队长、舒庐桐大队短枪队队长、皖西支队直属大队大队长、中共庐北工委委员、庐北游击大队大队长、桐庐基干团二营营长、湖西县独立团大队长。民国30年夏,他组成30余人的庐北游击队,积极投入抗日武装斗争。民国32年冬,侦察获悉盛家湾驻扎日伪军一个排,他于一天早晨率10余人主动出击,化装老百姓,乘赶集时机进入敌人碉堡,敌人措手不及,顿时慌乱,一个个举手投降,未响一枪,缴获长短枪20余支和一些军用物品。民国33年春天的一个早晨,他率游击队员10余人,袭击驻舒城南港国民党县常备队一个排,速战速决,缴获长枪20余支,机枪一挺。民国34年随新四军主力北撤至大别山开展武装斗争。民国35年2月随桂林栖赴华中分局汇报情况,请示工作。民国36年5月被派回庐江任庐北游击大队长时,一面开展政治攻势,发动群众,疏通各种关系,采取合法斗争,利用桂系军队与地方武装之间矛盾,分化瓦解对方力量;一方面从军事上不断打击顽固派,使国民党县长胡海愚惊恐万状。当国民党部队孤注一掷,倾巢出动,向我游击地区进犯时,他运用灵活机动战略战术,昼伏夜出,避实就虚,分兵合击,消灭了国民党县中队两个,瓦解清乡队一个。同年8月,他率队攻打罗家埠、铺子岗两个国民党乡公所,缴获长短枪24支。此时,游击大队已发展到140余人,拥有长短枪百余支。9月,配合中原野战军三纵八旅二十四团攻克庐江县城。后又率队追歼逃敌,缴获一部分军用物资,并得到主力援助两门小炮、两挺机枪、30余支长枪、几万发子弹和几百枚手榴弹,大大加强了游击队的装备。同年冬季,密切配合湖西独立团李群珊、邓英保,粉碎国民党保安团对大魏岗据点的进攻,并联合出击国民党谷胜、安凤、金沈、盛桥等乡公所联防队驻地,缴获长短枪40余支,轻机枪一挺。民国37年元月21日夜随团部和七、八两连宿营戴桥附近汪庄(今田埠乡境内),遭国民党清剿部队重兵包围,因兵力不足,战斗失利,姚守永在率领战士们突围时,不幸牺牲,年仅37岁。
胡延沐
胡延沐(19ll——1948),又名昌耕、长庚,庐江泥河镇人。民国16年即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民国21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27年8月恢复组织关系。历任庐江县动委会谍报部长、中共庐江县委书记、安徽省动委会直属第十八工作团团长、中共桐怀县委书记、无为县委副书记、舒庐桐县委书记、湖滨(今枞阳)县委书记、沿江地委组织部长、地委副书记、大连市委书记。
民国20年组建砖桥南官山游击中队任中队长,在黄泥河一带组织农民开展“吃恐”(吃大户)斗争。民国21年被捕,民国26年经组织营救出狱。民国27年秋组织党员和进步青年成立十八工作团、抗日救亡青年会、农民协会,积极开展抗日救国的宣传和组织活动,在砖桥等地发展中共党员和建立中共地方基层组织,团结党内外群众共同抗日。民国28年11月带领安徽学生军团在县境各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吸收不少青年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基层组织培养了大批干部。在中共巢、无、桐、庐、舒等地、县委工作时,为巩固根据地,发展和加强中共地方组织建设、政权建设和后勤保障等都作出了卓越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调往苏、皖边区政府和华东局组织部工作。民国36年任中共大连市委书记,民国37年因公务外出,遇车祸不幸殒身。
孙光目
孙光目(1912——1972),庐江七里乡孙桥村人。民国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3年5月入伍。先后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区委书记、县供销社主任、县委书记处书记、县委副书记、县长等职。
民国30年从事中共地方组织活动,组建中共苍头支部,任支部书记。民国32年春节期间以组织花灯“慰问”日军为名,掩护新四军巢湖独立营行动,一举击毁猴子岗日本侵略军炮楼;后又派伙夫打入下砾山日军炮楼作内线,送情报,获取枪支弹药。民国33年春任新四军新七师五连指导员,先后率队袭击日本侵略军达17次。民国34年北上参加涟水、宿东战役。民国35年参加莱芜、孟良崮、淮海战役,多次立功。民国37年10月任中共关河区委书记,夜入匪穴、清除匪患,筹集100多条船只,为人民解放军渡江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建国后任泾县县委副书记,为发展宣纸生产,广泛动员种植苎麻和蚕桑。1954年任芜湖县委副书记、县长,遇特大水灾,他指挥芜湖人民日夜抗灾,带头捐款救济灾民。他在庐江工作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反映“五风”(共产风、命令风、浮夸风、瞎指挥风、干部特殊化风)盛行的危害,虽因此受到错误打击(1962年7月甄别平反),但仍忍辱负重,关心群众疾苦。1968年任金寨县委副书记,身患食道癌,仍带病坚持工作,三下商城,四上麻城,妥善处理三县交界处一座山林权属问题。1972年因病在金寨逝世。
杨义扬
杨义扬(1912——1940),庐江泥河镇二庙村人。民国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教书为掩护,积极从事党的地方工作,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地方组织,组织农民协会,发动群众,在泥河镇散发革命传单,书写和张贴革命标语,开展抗租抗税斗争。民国27年,地方推荐他参加国民党乡长训练班,他严辞拒绝说:“宁可饿死,也不能鱼肉人民。”民国28年秋任中共泥河区委委员兼泥河支部书记。次年春,国民党特务逮捕了中共泥河区委书记田顺植,他获悉后连夜赶回家,将藏在家里的党组织文件和党员名册销毁,并通知有关人员立即转移。翌日晨杨义扬被捕,在狱中多次遭受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就义前,咬破手指在墙上血书“中国共产党万岁”,表现了革命到底的决心,被国民党特务挖出心脏而壮烈牺牲,年仅29岁。
张家英
张家英(1914——1947),庐江白山镇人。少年读书,16岁当学徒、店员。民国19年受到革命思想熏陶,一心向往革命,靠近中共地方组织,为党送情报、贴标语,宣传群众支持革命。民国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和魏兆宇组建白石山抗日游击大队,任副大队长,民国29年3月改为巢湖游击队,任队长。民国28年任中共庐北区委委员、巢庐县委委员,民国29年任中共庐东特支书记、巢湖独立营第二连连长,民国33年6月任舒、庐、桐大队第一中队队长。民国34年任中共巢湖工委委员,9月新四军主力北撤后,留守坚持武装斗争,曾组织游击队活动在庐江西南、东北开展武装斗争,发展中共党员,建立党的地方支部。民国35年2月随桂林栖到华中分局汇报情况,请示工作。民国36年初任中共庐北工委书记兼庐北游击大队大队长、教导员,率队先后袭击巢县沐集、罗冈乡公所和庐江金牛乡公所,歼灭国民党巢县水上大队,缴获47支长短枪和2只盐船,不断壮大游击队。是年5月初亲率4名战士到夏镜然(国民党白山联防区中队长)处买枪时被捕。国民党白山区当局,先以金钱和地位引诱,继以严刑逼供,张家英保守党的机密,坚贞不屈,把“悔过书”写成“控诉书”,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种种罪行。当局气急败坏,无计可施,乘夜将张家英残酷杀害在白山街头。他就义时大义凛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
刘健民
刘健民(1919——1948),原名开明,庐江泥河镇余桥村人。民国23年在王振都塾馆读书,接受革命教育,逐步提高革命觉悟。民国26年跟随王振都参加革命活动。民国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新四军江北游击总队。民国31年参加组建庐南游击队,任排长,为建立和巩固三公山游击根据地作出贡献。次年任庐桐游击大队中队长,活动在庐江西南地区。民国33年至民国34年,先后任舒庐桐县大队一中队和巢湖游击队指导员。此后,配合杨晓武负责庐南地区党组织恢复工作。民国34年5月,他在桐北、庐西组建一支11人的庐西游击队。9月任新四军皖西大队手枪队政治指导员,随桂林栖、钟大湖北撤至大别山开展游击战争。民国35年曾两次被委派至湖北寻找新四军主力部队,经历艰险,与李先念师长取得联系,顺利地完成任务。民国36年调任中共岳北县委委员、县大队教导员,率队活动于岳西广大地区。民国37年初在岳西头陀的一次战斗中被俘壮烈就义,年仅30岁。
夏传英
夏传英(1921——1944),女,庐江砖桥乡刘墩村人。民国27年参加抗敌动员委员会活动,不顾别人反对和讥笑,在村上带头剪发、放脚,身着男装,以示解放,她工作泼辣,动作敏捷,村上人称她为“夏大脚”、“小飞艇”。民国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县委交通站负责人,侦察敌情,传送秘密文件和情报,与中共地方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她利用亲戚朋友关系,向群众宣传抗日,动员参军,通过砖桥街上一家饭店关系,为游击队购买弹药。长期的革命行动,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为了保护她,民国30年下半年,组织上把她送到新四军第七师被服厂工作。她组织青妇队,举办识字班,发动妇女做军鞋,支援前方。
民国31年3月间,为了革命需要,夏传英又回到桐庐无县委从事地方交通站工作。在砖桥、冯店、海形一带建立了秘密交通联络网。她经常头戴斗笠,身穿灰短袍,冒着生命危险往返于桐庐无之间。有时把密件塞在扁担键眼里,有时用矾水把通知写在大表纸上,有时把密件编入草鞋中、稻箩绳索里和大扫帚柄中,按时完成信件传送任务。有一次,党组织要她按时将一份密件送给庐南游击队负责人,当时庐南斗争形势严峻,国民党五二八团和县“肃奸”大队勾通一气,岗哨林立,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她冒着生命危险,头戴围巾,手提竹篮,闯过敌人一道道封锁线,日夜兼程,终于将信及时送到。
民国32年3月,新四军某部驻在卜家岭,国民党五二八团要到这里“围剿”,她得悉后,立即翻山越岭提前通知我军迅速离开,使国民党部队扑了空。还有一次,在送信途中碰上了国民党岗哨,传英灵机一动,将衣服撕破、拆散头发装疯,将信件安全送到了桐城大狮口。同年11月,国民党部队加紧对砖桥“扫荡”,在这紧急关头,有人劝她离开砖桥躲躲风,她却说:“干革命,不怕断头。”由于叛徒出卖,她于民国33年1月19日被捕。被捕时,她把身边一封没有来得及送走的信吞下肚子,使国民党在她身上没有搜到一个字。国民党县当局对夏传英先用金钱引诱,未果,遂用酷刑,使她多次昏迷过去,但她始终坚贞不屈,保守党的机密。在囚禁期间,她还设法将信息传给海形交通站鲁玉。22日英勇就义,年仅24岁。
黄大荣

黄大荣(1921——1948),字抑强,又名标山,庐江县桂元乡占店村人。幼年时家境贫寒,16岁在杨继武塾馆读书,接受革命教育,(02_tab_48_33_01_15)跟随杨继武从事革命活动。民国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国共两党发生磨擦,国民党大肆逮捕共产党人,他在父亲和叔父支持下,开展统战工作,在庐南坚持地方革命活动。民国30年任中共庐南区委书记。民国31年协助游击队惩劣绅,为民除害,但暴露了自己身份,为便于工作,中共桐庐县委决定黄大荣撤到无为根据地。同年7月,在无为五区开展游击活动,年底任桐东游击队指导员。由于叛徒告密,是年5月,国民党桐城县常备队逮捕他父亲、叔父和哥姐4人入狱,严刑审讯,一无所获,大荣的哥哥黄大福当即被杀害,父亲黄照雄死于狱中,叔父黄照样被保释回家,姐姐黄玉梅保释回家途中遭特务杀害。民国32年,黄大荣任中共桐北工委组织科长、桐北区委书记兼桐北游击队指导员。民国33年3月率桐北游击队在反“围剿”突围时被捕,经登记自首出狱后,随即写信给党组织,信中诗云:“非畏风波亭上苦,只因未雪父兄仇,愧效越王乃勾践,满载荣归自有期。”同年底,杀掉叛徒,除了隐患。民国34年3月,受党组织派遣,经党外知名人士安排,以任国民党大化中心组长为掩护,继续为中共地方组织工作,因叛徒告密再次被捕,经保释出狱后,于年底重新组建一支游击队。民国35年率队在庐南除奸惩恶,缴获武器,不断壮大队伍。民国36年2月经批准恢复为中共党员后,组建桐庐游击大队,任大队长,率队在岱鳌山附近重创国民党桐城县自卫队两个中队和庐江联防大队,歼敌20余人,缴获机枪一挺,受到皖西支队的嘉奖。此后又粉碎国民党庐江联防队反扑;利用桂皖军矛盾,分化瓦解,感召驻庐保安团中广西人携械起义投诚,使游击大队迅速发展到200余人,扩充了武器装备,增强了战斗力。年底任桐庐基干团一营营长。民国37年任皖西一分区太岳县大队大队长,同年秋率队在河图区三河滩的一次战斗中牺牲,年仅28岁。
孔金胜
孔金胜(1924——1948),又名庆胜,庐江县人。民国32年入伍,民国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二排排长,在苏中、宿北、莱芜、兗州等战役中屡建战功。
民国37年12月9日,在淮海战役中,率全排完成大耿庄、刘鲁家作战任务后,又接受守备大王庄和尖谷堆之间突击部的任务。这是围歼国民党兵团所在地双堆集外围的一次重要战斗。当夜11时,国民党军队以一个加强连向二排阵地发起猛攻,他指挥各班勇猛反击,经过激战取胜,俘敌10人,余敌大部分毙伤。10日拂晓,国民党军队以一个营兵力,在坦克掩护下,又向二排猛扑,二排阵地被突破,他在肩部和胸部两处受伤的情况下仍指挥战斗,将敌人赶出阵地;9时许国民党军队发起第三次攻击时,二排已弹尽援绝,他咽喉、腹部受伤,肠子露出,仍忍痛与敌展开白刃格斗,以铁锹砍死5名敌人,此时增援部队赶来参战,终于守住阵地,取得这场战斗胜利,而孔金胜因流血过多,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后追认为“特等功臣”,给二排命名为“孔精神排”。孔金胜的英雄事迹被陈列在“淮海战役纪念馆”。
张安东
张安东(1929——1983),庐江北闸乡南灵村人。民办教师。1955年利用民房和自家木料修门窗,垒课桌,砌座位,在家乡办民校。1965年春,大队准备新盖教室,基地不够,他主动砍伐自家屋后十几棵树,让出场地盖校舍。1969年遭洪灾袭击时,他奋不顾身,抢先搬教具,拆校舍,学校财产全部转移后,才着手转移自家财产。洪水退出后,他腾出自家房屋做教室,及时复课。他从教30年来,一直教小学一、二年级,但仍天天备课,一丝不苟;自制计算器、生字卡、小棍棒、小木块等简易教具;将某些课文自编成儿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他克服家无劳力,身患重病的困难,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夏为学生烧开水,冬为学生生火盆,冷为学生添棉衣,雨背学生过沟坎,常背一名患小儿麻痹症的学生上学、回家,深受学生爱戴,多次被评为县、区、乡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乡村模范教师。1983年5月13日清晨,他起床时,突然一阵晕眩,又躺倒了,当他想起学校要开会研究期终考试,就振作精神,支撑着病体,一步一步地赶到学校,坚持讲完一、二两节课,当上第三节课时,脸变苍白,晕倒在地,一句话未说,离别了同学,为人民教育事业献出了生命。
张遵睦
张遵睦(1942——1980),庐江盔头乡胡岗村人。任过生产队会计。他从小热爱劳动,肯帮助别人,平时在生产队劳动时,脏活重活抢着干,带头执行生产队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在担任会计期间,工作认真负责,帐目清楚,民主理财,做到日清月结季公布。他掌握队里的财权,处处做到合理开支,从不乱花队里的一分钱,被社员誉为“公道会计”。他常把队里的事挂在心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1979年6月下旬发大水,三叉河陡门发哮,河水将要流入圩内,他发现后,一边喊人抢救,一边不顾一切地跳入洪水里抢堵漏洞,从而保住了圩内400亩早稻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第二年8月又遇大水,黄泥河水位持续上涨,达到了警戒水位,胡岗大队共有15个生产队、900多人口、1000多亩庄稼的庆恩圩和马塘圩,紧靠黄泥河及其支流蚂蚁河,汛情紧急,张遵睦和大家一道,日夜在圩埂上值班巡逻,打桩固堤。24日午后,圩南拐险段涵闸开始漏水。转眼间,汹涌的洪水冲走堵在洞口的草包,灌入圩内,在场的社队干部立即组织抢险。张遵睦首先脱去衣服,跳进激流中,潜入水下找洞口;洞口找到后,他浮出水面,接过一个装满土的草包,又潜回水底堵洞口。当张遵睦再次浮到岸边时,已精疲力尽,人们见他脸色苍白,浑身颤抖,劝他休息,他说:“不用管我,救圩要紧。”说着又接过一个装满土的麻袋,潜入水中堵漏时不幸被激流卷进涵洞,以身堵住了洞口,凶猛的洪水被制服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住了,而张遵睦壮烈地牺牲了。
盔头公社党委根据张遵睦生前的愿望,经上级党委批准,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同年10月1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认张遵睦为革命烈士。《人民日报》以《四化建设需要献身精神》为题,介绍其英雄业迹。
黄志江
黄志江(1951——1981),庐江裴岗乡裴建村人。1973年元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班、排、连长。入伍后,在军事训练中严格要求自己,摸、爬、滚、打训练刻苦认真。当班长时善于做后进战士的思想工作;被提为干部后关心战士疾苦,数次捐款捐物解决战士困难。1976年夏潜水钻涵洞救出一名不慎落水的战士。1979年在施工中受伤,仍带伤继续修建靶场。1980年5月在一次意外训练事故中,不顾个人安危,抢救了一名战士;10月,连队驻训点民房失火,他带领连队指战员冲进火海,抢救人命,扑灭火灾。一次连队支援地方“三夏”,他胃病复发,几顿未吃饭,仍坚持奋战三天,圆满地完成任务。入伍八年,一次荣立三等功,两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两次出席军区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一次受军部通报表扬,多次受嘉奖。1981年6月12日下午,全连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时,一名新战士由于心情紧张,将一枚手榴弹投在右后方三米远的陡坡上,手榴弹沿斜坡向人群滚来,即将爆炸。在此危急关头,他奋不顾身冲上去,高喊:“快闪开!”同时推倒附近的战士,用自己身体掩护战士而不幸牺牲。武汉军区党委授予黄志江为“爱兵模范”称号,追记一等功,军队和地方报纸均介绍其英雄事迹。
王严青

王严青(1964——1981),女,庐江庐北乡五岗村人。农村青年。生前常助瘫痪军属料理家务,帮缺劳力户栽秧、送公粮,曾在1975、1977年将落水的汪贤云救上岸。1981年6月20日午后,与汪贤云、赵玉翠、王红梅等小姑娘下河摸蚌,汪、赵、王三人不慎滑入深水,王严青先救赵、王后,又游向深水处救起汪,因体力不支而沉入水底献身。牺牲时,年仅18岁。共青团庐江县委追认为共青团员,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