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8年以前,本县已开展勤工俭学活动。1958年教育革命,全县中、小学创立劳动基地,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校办工厂、农场劳动,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生产技能;同时,增加经济收入,改善师生学习和工作条件。中学办起23种、59个厂(场);小学办起16种、324个厂(场),仅城南小学就办起10多个小工厂。12所中学生产劳动总产值达118000余元,解决了部分经济困难的工农子女的学费和生活费。1959年,民办中学和民办农业中学办起木工、篾工、破碎矿石、滚珠轴承等9个工厂和林场,总产值达14300余元。1963年,县、区、公社发动群众献工献料,修缮校舍,师生参加劳动,全县仅用去70000余元修缮费,计建新瓦房59间,稻草房改拍草房463间,草房改瓦房51间,盖草房1893间。
1970年至1976年,校办工厂、农场等停停办办,经历了曲折过程,以后走向稳步发展。
1981年,校办工厂12个,校办农、林场及茶、果园等180处。农场有田地1060亩,果园地350亩,茶园地257亩,用材林(含学校四旁植树)434000余棵,果树10000余棵,还有大片毛竹、桂竹。这一年,农、林、竹、茶、果等纯收入43400余元,多种经营收入11000元。不少学校新建了校舍,添置了校具、教具,改善了教学和师生生活条件。1982年,校办工厂年总产值216500余元,纯收入43000余元。1984年,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的中、小学390所,占全县中、小学总数的59.3%。1985年,有校办工厂17个,农、林场185处,农、林、果、茶、桐、竹等占地面积2694亩。同时,兴起校办第三产业,有商店16家、修理部两家、饭店两家、招待所两家,年总产值(含商店营业额)810000余元,纯利润120000余元。以勤工俭学收入新建校舍和厂(场)房近百间,购买机器4台,添置课桌3000余张,板凳1000余条。有些学校用勤工俭学收入支付民办教师补助工资、办公费、维修费、添置教具和图书等。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