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学制〕
清末分高、初两等。高小4年毕业,初小5年毕业。有些小学合高、初两等于一校,称为两等小学堂。所授课程为:修身、讲读经书、国文、历史、地理、算术、格致、图画、体操。民国元年(1912),按照教育部“壬子学制”(又称“旧制”)规定,分小学为初等和高等;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3年。初小毕业进高小,必须考试。民国11年,按照“壬戌学制”(又称“新制”)规定,改为初小4年、高小二年的四、二分段,部分小学将初、高小合设一校,成为完全小学。民国17年后,教育部公布修改后的“戊辰学制”(又称“现行学制”),仍为四、二分段。完全小学中初小升高小,无入学考试。民国30年,分国民学校和中心国民学校。四、二分段和完全小学初小直升高小,延至解放初期未变。
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实行“五年一贯制”,本县于次年秋季始业的一年级开始推行。新生都是秋季入学。1968年将秋季始业改为春季始业。1978年恢复秋季始业,原春季始业的班级,延迟半年毕业。1985年秋,城关镇4所小学自一年级起,改为6年制教学。
〔学校〕
民国初年,将原有学堂改为小学,民国7年,县城增办桑园女子小学(徐皋甫等创办,后改为县立女子高等小学。抗日战争胜利后,与利成门小学合并,定名为集成镇小学)和曹氏族学等,是时有县立小学5所。私立国民小学数十所。乡镇在书院和私塾的基础上改建了几所小学。民国20年,全县有县立高等小学10所,县立初等小学15所,区立初等小学24所,私立小学5所。民国27年,日军入侵盛桥镇,全县学校停办。次年,除沦陷区外,大部分学校恢复上课。民国29年,日机多次轰炸县城,城内小学常在城郊树林中坚持上课。民国30年,实施“国民教育”,规定乡(镇)设立中心国民学校,保设国民小学,由乡(镇)长、保长兼任校长,共有中心国民学校36所,国民小学129所。民国32年,县集成镇中心国民学校改为示范中心学校,有专任校长。在此期间,县城又增办培成小学和宛氏私立成义高等小学等学校。
建国初,全县除私立小学外,有公立小学8所,教职员工79名。1951年,县人民政府提倡群众办学,民办和私立小学发展到184所,506班,有学生19063名。1952年,贯彻“依靠群众办学”的方针,形成办学热潮,民办和私立小学由1951年的184所增加到240所,并全部转为公办。1954年,本县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灾区学校采取设立教学点、巡回送教和半日制等形式,坚持教学。1957年,整风反右斗争中,不少教师被错划为右派,教学受到影响。1958年“大跃进”,学校和学生数猛增,入学儿童占适龄儿童的77%。公社化后,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两条腿走路”(全日制和半耕半读)的方针,小学下放给公社管理。1960年,因严重灾害,经济困难,学生数陡降,民办小学下降幅度更大。1964年又有发展,全县共有全日制和半耕半读学校1081所,学生54279名。“文化大革命”中,搞“层层戴帽”(小学办初中班,初中办高中班),“小学不出村”,1968年后,全县有39所小学附设初中班。由于无正常教学秩序,教学质量下降。1977年后,逐渐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学生人数增多。1981年,全县小学生162434名,占适龄儿童89.8%;并整顿民办教师队伍,落实民师报酬。1983年后,按干部“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的要求,不断改善学校领导班子结构,严格学生学籍管理,进一步加强了教育工作。
庐江县小学几个年份的基本情况表


附:城关小学简介
民国7年,县内教育界著名人士徐方汉(字皋甫)与热心教育人士孙哲夫发出倡议,向绅商各界筹集资金,在恺悌街口(今城关小学)兴建校舍,盖瓦房3进18间,草房9间。校名为“庐江县第一女子完全小学”,招生授课。校长孙哲夫,教师多为女性。
民国20年设6个年级,有学生185人。民国24年秋改名为“庐江县桑园街女子小学”。民国26年下半年,日军入侵盛桥镇,学校停办。次年复课后,与利成门小学合并,校名为“利成门小学”(校址在今城关小学),女小即不存在。民国27年秋,搞“政教卫合一”,校长由集成镇镇长兼任,全校20个班,学生1000余人。民国32年秋,改为“庐江县集成镇示范小学”,校长改为专任。民国35年秋改为“庐江县简易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计12个班,学生700余人。民国37年秋改为“庐江县城关小学”。
1949年春,开8个班,学生400余人。1950年有12个班,学生600余人。1954年水灾时,校舍淹没,在北门岗、塔山、西门岗上和东门外开设教学点,坚持灾区教育。1955年秋,在岗湾、西街和城南成立3个分部,全校本部12个班,分部10个班,学生1200人。1956年秋撤销分部。1959年春,改为“庐江师范附属小学”,1959年秋改称“庐江中学小学部”。1963年春恢复为“庐江县城关小学”。同年,被六安行署确定为重点小学。招收两个班,试行五年一贯制。此后几年中,毕业生升学考试成绩连年名列全县第一。1965年,全校16个班,学生800余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课,学生成立名目繁多的造反组织,教师分成两大派,校长靠边站,校具和教具损失严重。以后虽“复课闹革命”,但仍无正常教学秩序。1968年下半年,很多教师被审查、批斗。
1979年上半年“工人宣传队”撤离学校,下半年,被县确定为重点小学,从此校风日趋良好,教学秩序井然,教学质量逐年提高。1982年后,连续4年被县评为“先进文明集体”,毕业生升学考试成绩在城关镇几所小学中名列前茅,毕业生一半以上录取重点中学,县教育局举办语文、数学竞赛,共有31名学生获得奖励。
1979年后,国家拨款135000元,城关镇拨群众集资办学款18000元,新建970平方米的教学楼1幢,260平方米的平房教室8间,改建和维修教室46间,铺水泥路1060平方米,植女贞灌木丛392米,植雪松、塔松、水杉等多种树木,绿化校园,校貌焕然一新。1985年共有23个班,学生1300人,教职工62人(民师2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