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图书馆〕
建国初期,县文化馆内设图书室,仅有2人负责图书管理工作。1965年,将图书从文化馆分出,建立图书馆,但因“文化大革命”开始,未开展工作。1969年,洪水漫城,浸毁图书1万余册,其余图书仍交文化馆图书室保存。1979年,撤销文化馆图书室,建立庐江县图书馆,接收图书20000册、平房5间、旧书架10余个。1984年与县文化馆合建楼房1幢,增添书刊、设备等。有工作人员12名,分成人阅览、儿童阅览、图书借阅、采编、宣传、文物6组,下设成人阅览室(设座位110个)、儿童阅览室(有儿童读物150种、1300册)、城市借书处、农村借书处、综合资料室、书刊年画服务部。现有藏书41300余册,分别注录为22大类,并藏有一定数量的善本线装书,订购报刊200余种。现有持证读者1470余人。1985年,接待读者16000余人次,图书流通22000余册次,信息咨询54条次,充分发挥各类书刊的作用。同时,举办基层图书资料管理培训班,为农村和集镇图书室培训一批管理人员。
〔图书发行〕
民国14年,县城有私营华英书局。民国26年,增开良友书店。民国2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推销员来庐城开办潜川书店。这几家书店除经营图书、中小学课本外,还兼营报纸、刊物、文具用品等。
1949年5月,县人民政府文教科于四牌楼租门面两间,开办新华书店,仅有1个综合性的柜台。1955年,兴建1幢两层楼房,面积558平方米,添置新式书架、新式玻璃柜20余张。1958年,成立公社书店20处,因不能自负盈亏,次年都停办。1973年前后,建立全县各供销社图书发行网点76处。1974年,于城北鲍家井兴建办公室、书库楼和宿舍楼,计1595平方米。书店现有职工50余名,县城有1个综合门市部,下设白湖、矾山、金牛3个点和1个大集体单位(分白山、泥河、汤池3个点),均有门面、店堂、库房和宿舍,面积计850平方米。
县新华书店现与全国178家出版社有业务往来,有图书、杂志、画册等12400余种。1979年至1985年,共销售各类图书2917万册,金额805万余元。
〔档案〕
建国初,档案由民政科管理,后由中共庐江县委秘书室管理。1951年至1957年,中共庐江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先后建立机关档案室;县直各单位档案由秘书或指定人员保管。1958年,县人民政府成立档案馆。1959年,成立庐江县档案馆。随后,县直各单位和区、公社相继建立档案室。1963年,建立县档案科。“文化大革命”期间,县档案机构瘫痪。1976年恢复工作。1977年,县委、县革命委员会办公室档案组建立,与县档案馆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82年底,全县建立档案室82个,75个单位建立档案专柜。一般都配有专职或兼职干部。全县现有13个单位建立科技档案室。
1951年至1958年,区级以上的国家机关共整理档案12092卷、684200件。1965年,县档案馆原藏档案12400余卷,1982年至1985年,共组织发动文档人员741人次,清理各类积存档案142万余份,其中建立文书档案9500卷;整理人事档案20176袋(册),科技档案852卷,先后接收区、镇、社和县直单位档案7723卷,编写《案卷目录索引》、《中央和省重要文件目录》、《土地征收文件索引》、《历届党代会、人民代表大会简介》、《历年自然灾害汇编》、《庐江县档案工作纪实》和《庐江县档案志》等资料。
1962年至1985年,县档案馆共接待8894人次,调阅档案1.2万余卷。1985年,县档案馆有各类档案全宗39个,馆藏档案15839卷,其中文书档案11360卷、专业档案2024卷、各种资料2455册。
下一篇:第六节 新闻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