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募征兵役〕
嘉庆八年(1803),《庐江县志》载:周有兵役,有徒役,有胥役,有乡役,役繁劳民,“汉以来,名色愈多,其弊滋甚”。“宋之世,雇役与差役并行,而利害常相半”。清沿袭明代募兵制度。光绪年间,淮军的庆字营、鼎字营等新军精锐士兵,皆由淮军将领吴长庆、潘鼎新、刘秉璋等人在庐江县负责招募。
民国初期,军队扩充兵源,均实行募兵办法,军阀段祺瑞、孙传芳、齐燮元及安徽的倪嗣冲、马联甲、柏文蔚、陈调元等均先后于庐城设有募兵处。民国22年(1933),国民政府颁布《兵役法》,实行征兵制,但实际上是抓兵。
民国25年(1936),国民党实行抽签方法,把适龄青年称之谓“壮丁”,排号登记入册,根据分配应征兵役数抽签,也叫抽壮丁。县、区、乡、保在实行时,又允许无人出钱,无钱出人,这样1个壮丁,当时价值可卖8担米、10担米,最高达20担大米。凡中签的壮丁,只要花钱购买,可以得到免征。富户可以拿钱买壮丁,穷人只好被迫充军,有的为逃避抓壮丁,常隐匿于深山、密林、洞穴,甚至仅此也难幸免。所抽壮丁均实行捆绑,由保公所送到乡公所,再由乡公所捆押送县。
民国29年,应抽壮丁195名,实补抽丁320名。民国31年合六师管区兵役会议上,庐江县政府军事科报告称:“本县计辖46乡镇,其中关河、谷胜等乡被敌人(指日军)占据,政治力量颇受影响,月征额276名,去年11月1日,移入合六师管区管辖,奉配应征兵额有七十七军1000名,保九团177名,驿运总队200名,一七六师300名,二十一集团军300名,沈蕴存部200名,五十九军600名,已有如许数目,但同时怀太师管区追征本县过往欠额紧严,计所欠两千有零,现已征去1100余名,尚欠900余名,希望两方上级兵役机关予以权衡轻重缓急,通融配拨最好。至于31年度调查应征甲壮18638名,乙壮14287名,兵源尚不感于竭蹶。”
民国37年(1948),安徽军管区司令李品仙给参议会、兵役协会、县党部代电:“现值军事紧张,中央催兵特急,仍希排除万难,协助政府随时相机抢征。”是年2月配征1166名壮丁,1个月内每个保(当时484保)就配征壮丁2.7名,5月配征723名壮丁,下半年配征数447名,且又加征1949年配征数497名。
配征壮丁由于非出自愿,有的冒名中签,有的中签后潜逃。民国29年2月警卫队长护送的147名壮丁,沿途逃亡37名,又由于冒名不合格淘汰15名,实送95名。民国34年元月,滨湖乡中心学校学生蔚道福,被选征为壮丁后,随队伍开往桐城逃回被扣,后又派警押解至桐城。有的逃跑壮丁被抓获,惨遭毒打,甚至杀害。
〔志愿兵役〕
从民主政权的建立到建国后1954年,均是志愿兵役。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群众为了翻身求解放,主动参加武装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县境兴起抗日救亡运动,有志青年纷纷自动参加革命武装组织,民国27年到民国29年(1938——1940),全县就有3000多名青年志愿参加新四军。
民国34年至民国37年春(1945——1948),主力部队转移,国民党军队不断到桐庐游击根据地扫荡,广大青壮年积极参加地方游击队,进行反扫荡斗争。
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县、区相继成立了由各界联合组成的抗美援朝委员会。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当年全县有1800名青年志愿报名参军,到处出现父母送子、妻送丈夫、兄弟争相报名参军的动人场面。
1953年春,全县仅15天时间,就超额完成了2068名征兵任务。
〔义务兵役〕
1955年,国家实行义务兵役制。全县广泛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宣传活动,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坚持“政治动员,耐心说服,依法选征”原则。采取报名目测,体检政审,县征集办公室批准下发入伍通知书等程序。1956年,就有1662名优秀青年入伍。1958年冬季征兵期间,全县适龄青年向征集办公室投寄决心书、申请书、保证书达6000多份,有的全家联名申请,有的应征青年写血书表明自己参军入伍的迫切愿望。是年,本县征兵工作获六安军分区嘉奖。
全县从1956年至1985年(其中1966、1967、1971、1973、1975、1977年6年未征兵)共进行30次义务兵征集工作。同时还在应届初中、高中毕业生中选招飞行员、滑翔学员和机要学员59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源源不断地输送了新生力量。
〔预备兵役〕
1956年12月10日,始行预备役登记,1957年6月底结束发证工作。是年预备役登记的对象是19至30周岁的男性公民和有专业技术的18至30周岁的女性公民。1957年10月,对复员、退伍的军官、士兵进行预备役登记。1958年4月,对登记的预备役军人与基干民兵合组,于6月底全面结束合组工作,合组后,将第一、二预备役军人编入基干民兵。
其后,每年均对退伍军人进行预备役核对补充登记。1984年,本县对军事专业与地方专业对口的技术人员,进行了服预备役登记工作。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驻军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