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党组织和党员〕
一、土地革命时期民国16年(1927),庐江在武汉学习和工作的进步青年,陆续回到家乡,利用各种合法身份,从事革命活动,其中有苗树德等数名共产党员积级筹建党的组织,8月有7名共产党员在苗树德的住处(今牌楼路县招待所南侧)秘密集会,宣布成立中国共产党庐江县特别支部,苗树德为特支书记,隶属中共安徽省临委领导(后属怀宁县临委)。特支成立后,于当年冬在庐江中学教职员中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庐江中学党支部,民国17年(1928)夏组建城关党支部、城北党支部,同年下半年特支扩大为中共庐江特区委,辖3个党支部,有党员48名。民国18年11月8日,党支部已发展到7个,96名党员。隶属中共安庆中心县委领导,民国19年(1930)春苗树德早已脱党,后又被捕,特区委停止活动。
民国17年(1928)2、3月间,中共桐城县直属支部书记章逐明受郑曰仁(当时在浮山中学任教)委派来到庐南郑家湾,开展党的地方工作,发展党员。4月,郑家湾党支部成立,书记郑中强,有党员4人。接着组建中共小邹庄、陡岗、王家院、艾庄、枇杷地支部,这6个支部共有党员39名。中共安徽省临委对庐南地区党组织建立极为关怀,民国18年(1929)3月,省临委派皖中特派员王步文秘密来到七架桥视察,直接指导筹建中共七架桥区委工作。5月,在董家祠堂召开党支部联席会议,正式成立中共七架桥区委员会,书记郑中强,区委辖7个党支部,有党员48人。到民国19年(1930)7月,党支部扩大到13个,隶属中共桐城县(临)委领导。七架桥区委建立后,即积极开展农民运动,在罗昌河、沙溪、黄泥河等地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地方组织。民国18年(1929)10月,中共罗昌河区委成立,书记许冀松,下辖罗昌河、朱家湾、中沙溪等7个党支部,有党员43人。民国18年(1929)下半年,中共沙溪区委成立,书记马哲聪,辖中共桠枝岗、马家店、马家井、马家小院、枣树岗等5个支部,有党员20余人。民国19年(1930)3月,中共黄泥河区委成立,书记王家盈,辖中共黄泥河、瓦洋、陈井、八里、沙子岗等5个支部。上述各区委都分别建立了农民协会群众组织,由区委书记兼任农会主任。
民国17年(1928)在中共合肥特区委的指导下,张守仁在庐江北部地区先后发展沈健、夏长庚等十几名党员,同年秋,在汪家圩成立中共白石山特别支部(简称庐北特支),书记张守仁,下辖5个党支部。民国18年(1929)10月,在白石山油坊成立中共白石山区委,书记张守仁,隶属中共合肥特别区委领导。
民国18年(1929)1月,桐城县孔城镇共产党员刘去非、刘子丹来到柯家坦,以教书为掩护,在学生中秘密发展党员。到民国21年(1932)2月,先后发展河场、桃园、田家店、李家老屋、龙池庵、万峰庵、分水岭等支部,有党员89名,属中共桐城县孔城区委领导。民国23年(1934)5月,李家老屋支部书记李福三,在传送党内文件途中遭国民党常备队逮捕后叛变,供出全部党的组织,致使柯家坦地区党的组织受到极大破坏,党的活动停止。
民国20年(1931)春建立中共石嘴头特别支部,书记张尔健,受中共三河特区委领导。民国21年(1932)9月,中共合肥中心县委遭到破坏,同年秋石嘴头特支书记张尔健在庐城被捕后叛变,致使党组织遭严重破坏,党的活动被迫停止。
民国19年(1930)2月,庐江境内有6个区委、45个党支部、180名党员。同年4月29日,中共安庆中心县委在会宫学堂石(今属枞阳县)召开桐城、庐江、潜山、太湖、怀宁、宿松、望江、贵池8县联席会议,会上研究6月武装暴动问题,要求庐江为成立县委作准备。
民国19年(1930)6月14日,党领导和发动的罗家嘴暴动后,于同年7月,中共七架桥区委根据“八县联席会议”精神,联络全县各区委,在黄泥河小学召开庐江县6个区委党代表会议,筹建中共庐江县委。参加会议的各区党代表是:七架桥区委郑曰仁、郑中强,罗昌河区委朱南友、许冀松;黄泥河区委王家盈;沙溪区委王永清;城关区委张且力;白石山区委张守仁。中共桐城县委派张介良参加会议(后在庐江县委工作)。会上正式成立中共庐江县委,选举郑中强为书记,委员有张亮侯、马哲聪、陶肇唐、朱南友、王家盈、张且力、王定邦、张守仁、郑曰仁、陈雪吾,县委机关设在黄泥河小学。先后属安庆中心县委、皖西北中心县委领导。由于蒋介石发动第一次“围剿”,全国形势发生变化,庐南地区形势亦不断恶化,大批共产党员离开庐南,民国20年(1931)初,郑中强离开庐南,县委改推张亮侯为县委书记。同年12月,张亮侯离开庐南,县委在占家店召开紧急会议,选举马哲聪为县委书记。此时县委活动中心转移至沙溪区,坚持武装斗争。
民国21年(1932)4、5月间,县委为战胜白色恐怖,支援红军,救济难友,在庐南董家祠堂召开会议,成立庐江县互济会(属党的外围组织),下辖分会,仅七架桥地区就有35个,会员320余人。7月,上级党委派员在桐城边境大艾庄召开桐城、庐江两县委会议,参加会议人员:桐城方面有陈雪吾、吴福义;庐江方面有张亮侯、郑中一等。会议决定将桐城、庐江两个县委合并成立桐庐县委,设军事委员会,书记陈雪吾兼军委书记,副书记马哲聪,委员有周济和、周邦彦、吴文祥、张亮侯、郑曰仁、吴福义。同时还成立共产主义青年团桐庐县委员会。党的县委机关设在盔头畈小学,隶属中共合肥中心县委领导。县委下辖15个区委,其中庐江境内有七架桥、罗昌河、沙溪、黄泥河、白石山、城关等6个区委,53个支部。各区建立区农民协会。民国21年(1932)9月至次年2月间,由于叛徒出卖,国民党庐江县党部破坏中共地方组织,先后逮捕何泽洲、张开明、胡延沐、陈雪吾等人和革命群众,致使桐庐县委机关被迫迁至浮山(今属枞阳县)彰公岩,桐庐县委及庐南地区党组织均遭到极大破坏,庐南地区革命一度处于低潮。民国23年(1934)5、6月间,庐北地区党组织也因国民党县政府反复“清剿”破坏而停止活动。
民国23年(1934)9月至翌年春,中共合肥中心县委先后派张家声、刘敏、曹云露、张如屏、顾鸿等来庐北地区帮助恢复发展党的组织工作,其中有9个党支部120名党员已恢复活动。民国25年(1936)又先后组建了12个党支部,发展一大批党员。
二、抗日战争时期民国27年(1938)1月,在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的领导下,中共皖中工委派黄育贤(桂蓬)来白石山,与魏兆宇接上关系,负责恢复党组织工作。同年4月,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到舒城、庐江地区,在四支队的支持下,一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入党,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同志,又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组织游击队,并与四支队8团政治处取得联系,开展建党工作。3月,中共安徽省工委组织部长李世农到庐南地区指导工作,10月,经中共安徽省工作委员会批准恢复杨继武、胡昌耕、马本农、胡亚良、吕汉祥等党组织关系。随后成立了中共庐江县工作委员会(简称庐江工委)。民国28年(1939)春,中共舒无地委将庐江工委改为中共庐江县委,同年11月,县委辖4个区委、一个直属支部。
民国28年(1939)下半年,国民党为限制并镇压共产党活动,秘密捕杀共产党地方干部和新四军官兵,9月,中共庐江县委书记王心波在从庐江至汤池途中突然失踪。11月,为适应斗争需要,中共舒无地委决定在庐江县城以北与巢县接壤地区成立中共巢(县)庐(江)县委(亦称庐北工委)。庐江县委工作重心转移到庐南地区(亦称庐南工委)。民国29年(1940)4月,国民党一七六师“围剿”皖中地区,庐江县委基层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为保存力量,县委转移到桐东地区,5月,与桐(城)、潜(山)、怀(宁)中心县委汇合,成立中共桐(城)、庐(江)、潜(山)、怀(宁)、无(为)临时中心县委,10月改组为中共桐庐县委,辖庐南区委。民国32年(1943)6月底,庐南区委辖20个党支部、300余名党员(含桐城、舒城4个支部党员数)。
民国28年(1939)中共巢庐县委成立后,以白石山为中心,在巢湖周围和水上坚持斗争,于民国30年(1941)5月,县委辖2个区委、1个特支、24个支部和1个区政权。民国31年(1942)4月,巢庐县委与巢(县)无(为)县委合并成立中共无巢庐中心县委,中心县委辖庐江境内的2个区委和1个特支。民国31年(1942)春,中共白湖工委成立后,庐北地区的党组织受白湖工委领导,秋,白石山地区的党组织划归巢(县)合(肥)、庐(江)中心县委领导。民国32年(1943)春,中共湖西工委成立后,隶属中共白湖县委领导,庐东的矾山、黄屯、砖桥、杨柳受湖西工委(7月,并入庐桐县委)领导。民国32年(1943)6月,中共鄂豫皖边区党委决定,将巢合庐中心县委领导的白石山和中共白湖县委领导的桥西区合并,成立中共舒(城)庐(江)县委,同时建立舒庐县大队。
民国32年(1943)8月,中共沿江地委决定将中共桐庐县委领导的庐南区和中共白湖县委领导的湖西工委所属区域合并成立中共庐(江)桐(城)县委,9月又一度改称为中共庐桐舒县委。民国33年(1944)6月15日,中共庐桐县委与舒庐县委合并成立中共舒(城)庐(江)桐(城)县委,领辖庐江全境和舒城、桐城部分地区,隶属中共沿江地委领导。民国34年(1945)5月,舒庐桐县委改为中共巢湖工作委员会。
三、解放战争时期民国36年(1947)2月,中共皖西工委在潜山召开扩大会议,决定成立中共庐北、桐庐两个工委,分别领导庐北、庐南地区的武装斗争。同年8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9月,中国人解放军三纵八旅二十四团,解放庐江城,成立庐江民主县政府,庐南建立桐庐办事处。同年12月初,撤销庐北、桐庐工委,成立中共湖西、桐庐2个县委、县政府。桐庐县委辖8个区委,其中庐江境内有大凹口、黄泥河、罗昌河、砖桥4个区委;中共湖西县委辖汤池、柯坦、白山、罗埠、盛桥等5个区分委。中共桐庐、湖西县委均隶属皖西二地委领导。民国37年(1948)8月,根据豫鄂皖边区皖西行政公署命令,将原湖西县划分为庐江、湖西两县。中共湖西县委辖罗埠、盛桥、白山、裴岗、新沟、北闸6个区分委、13个支部、126名党员。中共庐江县委辖金牛、柯坦、城关、汤池等4个区分委。1949年2月,皖西二地委决定将桐庐县原属庐江境内的4个区分委划归庐江县,县委将区划作了调整,增设沙溪、矾山2个区分委,共33个乡(镇)。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县级党组织负责人更迭表


四、解放后党的组织和党员1949年1月22日,庐江全境解放。7月,经皖西二地委决定将中共湖西、庐江两个县委合并成立中共庐江县委,接着建立城关、矾山、金牛、柯坦、盛桥、水上、白山、沙溪8个区委,72个乡(镇),1个党总支,19个党支部,党员387名,隶属中共巢湖地委领导。1950年增设汤池、乐桥、裴岗、罗埠等4个区委。全县有12个区委,1个党总支,68个党支部,922名党员。1952年又增设马厂、南桥、石头、同大、罗河等5个区委,至此全县共设17个区委。从1951年到1953年党的发展工作主要采取“小心谨慎地发展党的组织”的方针,结合整党整风和土地改革,整顿党的组织,审查、教育党员,组织发展工作比较缓慢,三年中全县仅发展党员55名。1953年增设黄屯区委(矾山区委机关迁黄屯后改名的,但矾山区委仍设在矾山镇)。是年底,全县共有18个区委,县直机关始设党总支,176个党支部,其中工业1个,商业金融1个,机关23个,农业142个,其他9个,共有党员1274名。全县农村支部由1950年53个发展到1954年183个,乡建立了党支部。1955年7月,将全县18个区委改建为8个区委和城关、矾山两个镇委,乡乡都有党支部,12月,县委设立常务委员会。1956年,全县有20个乡成立党总支,党员人数达到7979名,其中新接收的党员4539名。1957年,县直机关和9个乡设立了党委,有52个乡建立了党总支。1958年党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发表后,全县迅速掀起并社转公社的热潮。到年底,全县65个乡级党组织撤销,建立23个人民公社党委、2个镇党委(城关、矾山),99个党总支,580个党支部。1959年党总支增加到321个,党支部1267个,此外,县直建立党委会2个(含工业),党总支8个,党支部142个。1960年1月,将全县23个人民公社党委和2个镇党委合并成16个人民公社党委,下设185个党总支,1553个党支部。并在县机关选派一批科局级干部充实人民公社担任领导工作。是年11月,党中央《关于当前农村人民公社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即《十二条》发出后,恢复区委建制,划小人民公社规模,组建城关、汤池、金牛、白山、盛桥、缺口、泥河、乐桥8个区委,将全县16个人民公社党委划为75个人民公社党委,下设196个党总支,989个党支部。1962年人民公社党总支撤销,以生产大队组建党支部510个。1963年根据中央和省委部署,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县委派出干部由点到面进行以清帐目、清仓库、清财物、清工分为内容的整风整社工作,8月,县委撤销书记处,书记处第一书记改为县委书记,书记处书记改为县委副书记。1965年全县有8个区委,76个党委,12个党总支,730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6737名。在“文化大革命”动乱中,全县各级党的组织被迫停止活动,直到1969年9月4日成立中共庐江县临时核心小组,各区亦成立党的核心小组,基层党组织又恢复正常活动。1970年10月,县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恢复中共庐江县委,接着各区和人民公社党委也相继恢复。次年全县共有党员19253名,其中按“九大”党章接收的新党员1323名。
1978年党的建设工作逐步走向正轨。1979年全县有8个区委、86个党委、25个党总支,1019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9854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进一步贯彻“积极慎重”的建党方针,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加强在中年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工作,注意吸收农村专业户中的人员入党。党员中的文化程度不断提高。1984年全县发展党员859名,其中知识分子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2名,占全年发展总数的24.9%。全县32487名党员中具有初中学历的6938名,高中学历的2092名,中专学历的798名,大学学历的434名。是年进行机构改革,机关党组织作了适当调整。县直机关设2个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人民团体等机构中设立党组19个。县直党委辖23个党总支,160个党支部(包括21个直属支部)。县经委党委辖6个厂直属党委,39个党支部(包括6个直属支部)。1985年全县党员总数达到34027名。当年发展的党员1672名中,知识分子和各类专业人员有590名,是当年发展总数的35.3%。全县党员年龄结构:25周岁以下的905名,26至35岁的7947名,36至45岁的8554名,46岁以上的16621名。
中共庐江县基层组织和党员数统计表


〔中国共产党庐江县历次代表大会〕
一、第一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庐江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56年5月21日至24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272名(因病、因事缺席的代表40名),列席代表29名。代表全县2852名党员,中共芜湖地委常委仇开元出席会议。县委书记湛先余作工作报告,这次大会总结了7年来剿匪反霸、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开展“三反”、“五反”,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发展互助合作、做好粮食统购统销、党的建设以及对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检查了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提出今后必须克服右倾保守思想,迅速完成农业、手工业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为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努力奋斗。大会选举县委委员21名,侯补委员3名。湛先余、钱乐仙、金晓川、宛伟、陈志鹏、叶传和等6人为县委常委。湛先余为县委书记、钱乐仙为县委副书记。大会还选出出席省第一次党代会代表8名。
二、第二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庐江县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60年2月5日至8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389名(因病、因事缺席的代表51名),列席代表123人,代表全县11912名党员。省委书记处书记桂林栖出席会议并作报告。湛先余作四年来的工作总结和今后的工作报告。这次大会是在“大跃进”、“反右倾”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通过《实现工具半机械化和沼气化的决议》、《实现粮食亩产超千斤的决议》。会议要求工业总产值增长1.88倍,尽快实现水利化、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等过高要求。大会选举县委委员30名,侯补委员5名。会议选举湛先余、张培修、钱乐仙、叶传和、司绍华、刘如意、陈佐卿、梁景瑞、杨光月、夏长根、沐浴清、张先信、孙文惠、李天保等14人为县委常委。湛先余为县委第一书记,张培修、钱乐仙、叶传和、司绍华、刘如意、陈佐卿、梁景瑞、杨光月等8人为书记处书记。大会选举监委委员9名,钱乐仙为监委书记。大会还选举出席省第二次党代会代表13名(其中侯补1名)。会后各地出现“大办”热潮,致使“一平二调的共产风、生产瞎指挥风”泛滥。
三、第三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庐江县第三次代表大会于1970年11月1日至11月5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989名(其中有一些是刚刚入党的新党员),代表全县17902名党员。巢湖地区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陈爱曦、成员谢权衡出席会议。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阎世兴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大会按照“军、干、群”和“老、中、青”三结合的要求选举县委委员35名,侯补委员4名。11月6日至8日,在马槽公社牛冲大队举行第一次全委会议,选举王志昕、王传华、纪锋、刘荫泉、阎世兴、郑敬道、柏友文、项凤林、张正炳、徐胜富、徐远长等11名为县委常委。项凤林为县委书记,阎世兴、王志昕为县委副书记。会议还就“加强自身革命化”、“认真学习毛主席光辉哲学思想”、“进一步掀起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新高潮”和“进一步加强民兵工作”分别作出决定。
四、第四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庐江县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984年7月24日至27日在县城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454名,列席代表39人,特邀代表6人,代表全县31694名党员。王植才代表上届县委作了题为《勇于改革,全面开创全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报告。大会实事求是地总结了13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纠正左倾错误思想,重新确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思想不够解放、经济发展缓慢、对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抓得不力。大会提出:全县各级党组织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切实抓好改革开放两件大事,搞好整党,使全县人民尽快脱贫致富。胡金仓代表县纪委向大会作了报告。大会选举县委委员33名,侯补委员4名。王植才、郑敬道、李为一、江守堂、李为武、胡金仓、卢广芝、徐业培、姜恒吉为县委常委,王植才为县委书记,李为一、郑敬道、江守堂为县委副书记。大会选举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3名,胡金仓为纪委书记,向鹏、李念武为纪委副书记。大会选举出席省第四次党代表大会代表8名。
五、第五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庐江县第五次代表大会于1987年6月4日至7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395人,列席代表103人,特邀代表18人,代表全县36480名共产党员。刘纯洁代表上届县委作工作报告,胡金仓代表县纪委作纪律检查工作报告。这次大会提出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方针,深入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圆满完成第七个五年计划而努力奋斗。强调要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踏步地发展乡镇企业,推行厂长负责制、经济责任制、浮动工资制,搞活流通。大会选举县委委员32人,侯补委员5人。选举刘纯洁、周光全、刘永火、吴尚群、李为武、卢广芝、胡坤信、朱长丹、刘朝祝为县委常委。刘纯洁为县委书记,周光全、刘永火、吴尚群为县委副书记。大会选举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5人,常委7人。李为武为纪委书记,朱远钧、潘大江为纪委副书记。
六、第六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庐江县第六次代表大会于1990年6月8日至10日在县城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331名,列席代表64名。县委书记周光全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努力实现我县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稳定发展》的报告,报告中回顾和总结了五届县委的工作,提出了六届县委关于经济建设和改革的奋斗目标。张孝睦同志作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大会对以上两个报告,认真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并作出决议。大会选举县委委员31名,县委侯补委员4名。中共六届一次全委会议选举周光全、刘永火、刘朝祝、卢广芝、徐济银、胡坤信、朱长丹、张有富、张孝睦为县委常委,周光全任书记,刘永火、刘朝祝、卢广芝任副书记。大会还选举中共庐江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5人,张孝睦任纪委书记,潘大江、陈昌前任纪委副书记。
中共庐江县委书记、副书记更迭表



〔县委工作纪要〕
民国19年(1930)7月,中共庐江县委成立后,统一领导庐江各地党组织,在国民党统治区内,秘密发展党、团员,建立党团组织;团结广大工农群众,建立农民协会、互济会等群众组织;在艰苦的环境里,组建赤卫队、游击队等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全县的解放积累了革命经验,培养一大批骨干力量。
庐江解放后,县委迅速组建各级人民政权,动员各方面力量,胜利完成支援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领导人民开展大规模的剿匪反霸斗争,先后歼灭境内大小土匪109股,捕获匪首157名,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安定了社会秩序。
1951年开展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运动,分批分期实行土地改革,没收和分配封建地主的土地和财产,摧毁封建势力,确立工农的政治优势,改变了几千年来不合理的土地制度,解放了生产力。接着领导全县人民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开展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大生产运动,狠抓发展农业。
1952年1月至8月,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简称“三反”)运动,分检查揭发、“打虎”、定案处理、建设4个阶段进行,全县参加“三反”人员708人,计打出“大虎”22只,“小虎”110只(均指贪污分子),后经核实定案只有“小虎”2只。
1953年大张旗鼓地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对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把农民、手工业者、私营商贩组织起来,1956年基本实现合作化。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全县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1957年至1961年,县委领导全县党员和群众进行整风、反右和工农业生产的全面跃进。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建立23个公社。但整风反右中出现扩大化,党内外盛行“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和干部瞎指挥风等“五风”,严重挫伤干部群众积极性,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1960年12月,开展整风整社,从县直和各公社抽调605名干部组成工作组,先以城关、沙溪两公社为试点,次年1月,14个公社全面展开,宣传贯彻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彻底纠正“共产风”。同时推行“包产到队、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生产责任制(简称责任田),全县187个大队,1618个生产队,实行责任田有152个大队1284个生产队;田间管理包到户有27个大队,141个生产队,仍沿用高级社办法有8个大队,97个生产队。生产责任制受到农民欢迎,调动了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1962年下半年,开展两条道路(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斗争教育,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次年春改正责任田,恢复大呼隆生产。
1961年后,县委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思想批判从严,组织处理从宽”的方针,对历次运动特别是整风反右斗争处理的案件,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复查和对错案甄别平反,使受错处理的一批党员、干部、教师、工人、农民得到平反昭雪,重振革命精神,使党的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统一战线政策得到落实,增强了党内外的团结,全县的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1963年,根据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的精神,县内重点开展了85个大队的“四清”工作,由县委派出工作组,帮助组织阶级队伍,进行“四清”(即清阶级、清政治、清思想、清经济),开展对敌斗争,整顿组织,建立制度。其余的社队开展面上社会主义教育。在“四清”运动中,县委突出地抓了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并形成制度。据1964年底统计,全县3759名干部中(老弱病残者除外)共劳动306425天,平均每人劳动81.5天。1965年,县委又提出干部要劳动好、工作好、思想好的要求,党政干部为官清廉、勤政为民蔚然成风。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本县学生进行串连,贴大字报,冲击党政机关,几乎所有单位都成立“造反组织”,后在运动中分成相互对立的两大派。在“踢开党委闹革命”的浪潮中,党政机关瘫痪,武斗事件时有发生,各单位领导干部受批挨斗。1968年2月,两派革命群众组织实行大联合。4月14日,经省军管会批准成立“庐江县革命委员会”。次年9月成立“中共庐江县临时核心小组”,以后全县深入开展斗、批、改。
1970年11月,县委先后组织1700多名干部赴大寨大队参观学习,随后提出:“举旗抓纲不转向,学习大寨赶郭庄,拚命苦战一两年,誓把庐江变昔阳”的口号,作出学大寨改造山河的规划;采取“抓庐南促全县”的措施,确定8个农业学大寨典型,狠抓24个后进大队,建设大寨式县。此时党的组织逐步恢复活动。在“文化大革命”动乱情况下,一大批共产党员、革命干部、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仍然坚守岗位,努力工作,县内水利建设、林业生产仍然取得进展。舒庐干渠开挖工程一直没有停工,8万多民工苦战4年,终于在1968年9月胜利建成通水。张院、果园山、金汤、板桥河、七桥、虎洞等水库相继竣工。宜林荒山重点营造了68900多亩杉木林,打破“杉木不过江”的传统说法,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976年10月18日,县委组织8区和县直共9个会场,传达关于粉碎“四人帮”(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的报告,24日在县城召开两万军民参加的庆祝大会,并向党中央发了致敬电,表示拥护。接着在全县深入开展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联系实际,肃清流毒,加强革命化建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抓住端正思想路线这个根本环节,不断清除长期存在的“左”倾思想的严重束缚,领导全县人民,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组织力量、全面复查,平反冤假错案,对绝大多数已经改造成为劳动者的地主、富农分子改订成分,进一步落实党的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后,县委组织区(镇)、公社党委、县直机关党员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联系实际,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统一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农业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初县委由于认识不统一,以包产到组,划小生产队等办法,抵制搞“大包干到户”,1981年春,全县农村出现搞包干到户的高潮,其势锐不可挡,县委及时制订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若干问题试行办法》,加以引导,秋后全部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普遍增产增收。接着抓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扶持发展专业户。与此同时,林业实行“三定”(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由点到面展开,部分山区某些人曲解“三定”政策,发生乱砍滥伐林木,并要求瓜分社队林场。因此县委及时进一步宣传贯彻森林法,落实林业政策,刹住“砍伐风”,使374个社队林场得到巩固发展。
在实行政企分工,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同时,全县企业分批进行全面整顿,整顿劳动组织,加强劳动纪律与财经纪律,有步骤地推行和完善经济责任制,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全县工业总产值1983年比1978年增长48.74%。流通领域改革,减少统购派购产品的品种和数量,扩大自由购销范围。以国营商业为主渠道,供销社改“官办”为“民办”,发展多种经营形式的合作商业和个体商业。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平均每年增长12.23%,促进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1983年下半年,开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依法严厉惩处一批刑事犯罪分子,使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1984年,改革领导机构,分两步走,先县级党政机构改革,第二步改革县直二级机构和公社、大队体制。通过改革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程度,县委常委平均年龄由51.4岁降到46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增加3人,占三分之一。县二级机构领导班子调整后,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9%,其中大专程度的占14.6%,平均年龄由50.3岁降到45.3岁。乡级领导班子成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1%,平均年龄由42.5岁降到39.2岁。
县委还注重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1985年1月开展整党,抓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的整顿,分4批进行,1987年2月结束。通过整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执行党的纪律,揭露和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作风和组织严重不纯的问题,促进党风好转,密切党群关系,提高党的战斗力。
〔宣传教育〕
民主革命时期,庐江党的各级组织均设宣传委员。民国16年(1927)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员张守仁从武汉农民讲习所学习返回庐江,创办农民协会、学生联合会,传播马列主义,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宣传,动员农民联合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使农民群众阶级觉悟迅速提高。民国18年(1929)春,庐南七架桥团总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办《炉火》和《血花》刊物,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民国27年(1938),庐江动委会组织部长何泽洲等人在庐城召开各界群众大会,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动员庐江人民参加八路军、新四军。
1949年1月,庐江解放后,县委设立宣传部,随着区、乡党组织的建立,相继配备了宣传委员,主管思想教育工作。1951年3月,始在农村建立宣传网,7月县委召开首届宣传员代表大会,9月组织近3000名宣传员宣传《婚姻法》。是年底,党的宣传员发展到1264人。1952年9月,结合机关整党建党学习,组织机关389名干部学习党员八项标准,使每个党员明确党的纲领、性质和任务,争做一个好的共产党员。与此同时,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学习《共产主义》。对广大农村群众的宣传教育,主要结合剿匪反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爱国增产竞赛运动,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向群众宣讲。据1952年11月的统计,全县有文教委员会145个、1013人;宣传队413个、3643人;读报组1737个、读报员3151人、听报人员24649人;黑板报507块;广播台537处、广播员1010人;图书室13个,藏书687册;漫画组61个,制作漫画2103幅;业余剧团75个、2060人,演出278场次;秧歌队334个、5370人,表演610场次;歌咏队47个、537人。是年,县委召开5次宣传员代表大会,举办2期宣传员训练班。在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中,县委还举办11期、4425人参加的骨干训练班。为提高工农干部和群众的文化水平,在全县广泛地开展群众性的扫盲运动,推广“速成识字法”,组织机关职工中文盲、半文盲上业余文化学校。农村中举办常年民校和冬学,县成立扫盲办公室,并以南桥区三管乡为扫盲试点。全县农村参加“速成识字法”学习的达14000多人。1953年,国民经济进入新发展时期,为了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组织在职干部学习《1953年的伟大任务》、《反对官僚主义》、《婚姻法》以及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三大文件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县、区级举行报告会857场次,听众达101万人次。是年,在党训班还举办为期3个月的有90名老干部参加的扫盲班。1956年,县委定1月25日至2月25日为“社会主义宣传月”。随着全县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高级社入社农户已经达到全县农户总数的52.5%,县委宣传部聘请县、区级报告员96名,组织382名干部、102个宣传网、98个传授站、5512名宣传员,开展宣讲《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党章。并在209个农村党支部中,配备专职支部教员82人,兼职支部教员105人,坚持正常党课教育。每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设政治副社长1人,每个生产队配备政治副队长1人。到年底统计,全县已配政治副社长174人,政治副队长1405人。他们成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力助手。城乡文娱活动丰富多彩,全县有文娱宣传队136个、职业剧团5个、农村业余剧团126个、电影放映队2个。1958年《庐江报》创刊,发行到生产队。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1年10月到1963年3月,为宣传贯彻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即12条)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农业60条),县委抽调2637名干部分8期轮训。全县广泛开展请老工人、老贫农、老干部、老红军讲家史、村史和革命斗争史活动。1966年,县委宣传部发出《关于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干部认真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的通知》,广大党员、干部通过焦裕禄同志事迹的学习,极大地鼓舞了革命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委宣传部机构瘫痪,全县学习毛泽东著作,《毛主席语录》不离手,背诵不离口,到处设立毛泽东思想宣传站,挂毛主席语录牌,供毛主席塑像。1968年4月,庐江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由政工组管理思想教育工作,主要是学习毛泽东五篇哲学著作。
1973年3月至1975年2月,开展学习《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和《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等马列著作。1976年恢复县委宣传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主要学习《邓小平文选》、《陈云文选》和《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并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促进了干部思想解放,自觉地搞好改革开放。
1980年,开展婚姻家庭的宣传教育,鼓励男女青年和人民群众破旧俗、树新风,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型婚姻家庭。1981年,宣传部和公安局联合发出查禁淫书淫画和其它诲淫性物品的通知,并付诸查禁行动。同年10月,向区、社、队农民宣讲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1981年后,全县开展“五讲四美”和每年3月的“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治理“脏、乱、差”,创建文明村、文明单位。在青年中开展“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教育,同时加强反封建迷信的宣传。
1982年,组织学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在党校举办经济理论学习班。1983年,组织在职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文件,并进行考试,参加考试的1192人,人均得分92.8分。尔后在党校举办2期党员干部培训班。1984年,又开办以宣传、妇联、共青团骨干为主要对象的培训班,学习新党章,县委负责人讲课。全县共培训党课教员1364人,农村每个乡党委均创办1所业余党校,组织党员学习。
1985年,组织县直机关干部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同时进行法制、计划生育、价格改革的宣传教育。县委党校由过去的短期培训为主转向正规化培训干部为主,始办第一期“党政干部管理专业中专班”。注册学员49名,学制2年。
〔纪律检查〕
一、组织1951年10月,经中共皖北区委批准成立中共庐江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56年4月21日更名为中国共产党庐江县监察委员会。1959年7月1日,更名为中国共产党庐江县委员会监察委员会。1959年12月,县委监察委员会与人委监察室合署办公。“文化大革命”中,监察机构被取消。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1979年9月,经中共庐江县委第三届委员会第18次全委会决议恢复中共庐江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84年机构改革中,县纪委机构上升为中国共产党庐江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为适应改革开放工作的需要,全县8个区2个镇和县直党委均配有专职纪检员。县直编制较大的局也相应建立机构或配备专职纪律检查员。
二、党的纪律检查和审理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协助县委维护党章,整党整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经常对党员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作出关于维护党纪的决定;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章党纪和国家法律法令的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决定或取消对这些案件中的党员的处分;受理党员的控告和申诉。
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查处党员违纪行为,保证党的任务顺利完成。1954年全县遭受特大水灾,广大党员干部领导群众抗洪抢险。但有少数干部在防汛工作中方法简单,甚至打骂群众,县纪委及时进行查处。
1961年8月至1963年10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甄别平反工作。对在“拔白旗”、“反右倾”、整风整社、民主革命补课运动中批判和处分错了和基本错了的党员、干部,认真地、迅速地作了平反。经过2年多的大规模地复查工作,对26478人全部复查甄别结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1979年到1984年7月,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政策工作。县纪委对“文化大革命”中的案件进行全面复查,给予恢复党籍的79人,恢复公职的37人,改变处分和重新结论的899人。对“文化大革命”前的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清理和重点复查,恢复党籍的44人,恢复公职的39人,改变处分和重新结论的155人。各区、镇、乡和县直机关党组织对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政策也做了大量工作。与此同时,对1978年至1981年底,违反政策规定的“农转非”户口问题进行全面清理,注销43户131人的户口。对党员干部住房问题进行清理,调查登记了127个单位,在2930名干部职工中有25户住房超标准,退出多占住房面积1148.22平方米,并制订《县直机关干部住房标准处理办法》。1982年1月,中央《关于开展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的紧急通知》发出后,县纪委协助县委发动群众,揭出各种经济大案71件,非法所得金额达35万余元,其中万元以上的5人,5000元以上的5人,2000元以上的18人,追回赃款29万余元。这些案件涉及到204人,其中国家干部22人,党员35人。涉案人员中依法逮捕48人,其中已判刑38人。受党纪政纪处理的57人。
三、党纪党风整顿建国后,根据上级党委的部署,县纪委协助县委分期对全县党的组织和党员的思想、纪律、作风进行整顿。1951年至1954年整党的中心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思想对党的腐蚀和危害,提高党员标准,加强党的战斗力。整党的步骤是:建立整党委员会,组成107人的整党工作队,县直机关和农村分期进行,吸收党外积极分子参加;分为训练党员骨干,实施党员标准教育、登记、鉴定等阶段。全县有1164名党员参加整党。通过整党,将一些犯有严重错误、屡教不改、腐化堕落及混入党内的坏分子和其他不纯分子清除出党,建立健全了基层组织机构。
1957年至1962年,结合整风整社进行整党。这次整党的主要任务是分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是非,转变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
1963年3月至10月,除对党员进行教育训练外,还结合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对基层组织进行整顿,重点是整顿落后支部。全县组织71人的整党小组,对54个支部进行纠正不正之风,健全组织和制度,提高党员觉悟,推动工作和生产。
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1985年1月至1987年2月,全县分4批开展整党。第一批县委和部、委、室、局及其所属共152个单位,3个党委,21个党总支部,108个党支部,1741名党员;第二批县直、厂矿、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和城关镇共131个单位,7个党委,5个党总支部,119个党支部,2065名党员,第三批区、镇、乡机关和党的组织关系在区、镇、乡的基层企事业共580个单位,82个党委,22个党总支部,476个党支部,7004名党员;第四批村级党组织,共576个党支部,23160名党员。每期整党时间4个月左右,主要解决党员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纪律上存在的严重不纯问题。全县3万多名干部(包括村级干部)长期挪用公款,归还了385万多元,占85.7%。党员中乱建房屋乱占耕地和超计划生育等问题均受到严肃处理。为了表彰先进,激励党员斗志,全县评出45个先进党支部、159名优秀党员、各类先进模范人物259名,广泛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加强了党组织建设,充实了31个单位的领导班子。对村级班子采取减少职数、提高质量、增加待遇的方法进行整顿。村级党组织的好、中、差,原来分别为34.2%、60.3%、5.5%,后来变为52.7%、44.6%、2.7%;在32745名党员登记中,予以登记的32228名,缓登的394名,不予登记的81名,因故暂未登记的42名。通过组织处理,对有严重错误的1045名党员分别进行处分:开除党籍57人,留党察看350人,撤销党内职务12人,严重警告443人,警告183人,取消预备期19人。通过整党发展了3318名新党员,其中35岁以下的2377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3052人。
〔统战工作〕
1951年县委设统一战线工作部。“文化大革命”中,统一战线工作部停止活动。1976年6月统战部恢复。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落实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统战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和平统一祖国大业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服务。
建国后,本县始终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历届县人大换届选举均有一定的党外各方面人士担任代表和常务委员,并形成制度。1954年第一届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总数400人,有19名党外人士被选为人大代表,占代表总数的4.7%,有8名当选为人委委员。1957年第二届人大代表405人,其中党外人士60人,占14.8%,有8名代表被选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58年第三届人大代表407人,其中党外人士54人,占13%,有10名代表当选为人民委员会委员。1962年第四届人大代表439人,其中党外人士46人,占10.4%,有12名代表当选为人民委员会委员。1963年第五届人大代表450人,其中党外人士47人,占10%,有12名代表当选为人民委员会委员。1965年第六届人大代表453人,其中党外人士44人,占9.7%,有13名代表当选为人民委员会委员。1980年第八届人大代表692人,其中党外人士43人,占6.2%,有5人当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1984年第九届人大代表442人,其中党外人士38人,占8.6%,有9人当选为人大常委。
在每届政协委员中,党外人士均占半数以上。1980年召开的县政协第一届委员会,98名委员中,党外人士56人,占57.1%,22名常委中,党外8人,占36.4%。1984年召开的县政协第二届委员会,100名委员中,党外62人,占62%。19名常委中,党外11人,占57.9%。
为了团结党外志士仁人,共同克服因“大跃进”和“反右倾”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困难,1960年5月27日,县委召开工商联合会三届二次执委扩大会议(即“神仙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工商联常执委,各集镇工商联办事处主任、工商界上层代表、知识界、医务界及城关镇合营合作企业私方负责人及其家属代表共106人。会上传达了刘少奇主席和中共中央统战部负责同志的重要讲话。会议10天,大家经过认真讨论,敞开思想,畅所欲言,消除隔阂,增进友谊与团结。
1957年4月,党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5月,县委先在县直机关,继在区、乡,后在文教界分批开展整风学习。邀请党外人士参加座谈,征求意见,实行开门整风。在整风过程中,在全国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向党向社会主义猖狂进攻。这股思潮也不同程度影响到基层。县委开展了批判驳斥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号召全县人民拥护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在辨论中,对党内外一些人士发表的不同意见,反映的实际情况,却被视为右派言论,把一批党内干部、知识分子,错划成右派分子。据资料记载:被定为右派分子的515人(其中党政工交系统49人,文教系统388人,财贸系统49人,统战系统29人),被定为中右分子的98人,被定为反社会主义分子的164人(其中工人95人,干部69人),这种反右扩大化的错误使党的民主政治遭到极大的破坏,与党长期合作的朋友受到打击,党的统一战线受到影响。
根据党中央指示,从1959年至1963年对悔改表现好的,共摘去右派分子帽子159人,对原定为反社会主义分子的164人,一律取消帽子,撤销处分。1962年本着“有错必纠”的原则,县召开了甄别平反大会,对在反右斗争中明显搞错的13位同志进行了甄别平反。粉碎“四人帮”后,各条战线拨乱反正,县成立领导组和办公室,从1979年11月至1982年1月先后用了3年多时间,复查平反冤假错案。其中平反改正错赳右派分子515人、中右95人,改正后收回安置工作的316人(包括由外地安置的20人),恢复名誉的214人。对已故的予以抚恤,对受株连家属子女安置工作的18人,收回在错误处理期间被遣送农村的家属子女户口105户315人。
1984年4月,根据“爱国一家,既往不咎,一视同仁,量才录用,妥善安置”的政策,全县对原国民党起义、投诚的213名人员填表发证。对其中的133人具体落实了起义投诚人员政策,对57人受错误处分的予以撤销,恢复公职12人,补发工资3人,收回株连家属户口17户31人。有的予以社会救济和常年定期补助的36人,对已故的7人予以抚恤。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1983年落实台属政策,恢复工作的30人,退休7人,平反改正冤假错案的45人,收回株连家属下放农村户口的98人,退还“文化大革命”中被错误没收、占用的财物和房屋。每年中秋节,有关部门还召开台属、港属和侨胞、台胞座谈会、茶话会。与此同时还调查本县去台湾原国民党高级军政人员和知名人士在县内的亲属情况和1559名去台湾人员的亲属559户3090人在县内分布情况,对他们宣传政策,消除偏见。
1984年至1985年为团结各民主党派爱国人士,奉献爱国之心,发挥报国之力,中共庐江县委又进一步落实政协委员的政策17件,工商界的政策70件,宗教政策5件。本着“来者欢迎,热情接待”的态度,从1979年10月至1985年全县先后接待从美国、日本、巴西、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和地区回乡探亲和科学考察人员共23人。并鼓励境内台属、港属、侨属与海外开展通信、通话联系,沟通海峡两岸各方面的交流。
〔县委工作机构〕
建国后,中共庐江县委工作机构设置,除“文化大革命”期间为县革命委员会取代外,其间时有调整,见表如下:
庐江县委工作机构设置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