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县城建设〕
庐江县城关镇,位于东经117°17′,北纬31°15′,居县境中心。据清《庐江县志》载:县治始于六朝。宋祝况碑记:周世宗以前,已邑于此。后历代相袭为县治所在地。县治原建有土城,为元至正年间(1341—1368)县人许荣率众所筑。城墙周长约500丈,高1丈多,城池深6尺,宽2.5丈,城门5道:镇东门,凤台门,桐城门,大西门,北门。明万历初知县轩尚朱、李旸吉相继将土城墙改用砖砌,墙上阔6尺,下宽9尺,高1.5丈,周长852丈。至清同治十一年(1872)约重修18次。民国28年拆除。城关总面积,民国期间为2.72平方公里;建国后,由于建筑逐年向四周扩展,到1985年,城区总面积为4.5平方公里。
城区地势平坦,傍县河上游,为冲积小平原,西门外岗上、城内高拐、东门外查圩等处,海拔分别为22米、13.7米和9米;其它街道海拔均为12米左右。1954年大水,南门水位高达14.39米,城区大部被淹,长达四个月之久。城区气候温和,年平均雨量1157毫米,平均气温15.5℃,无霜期250天。
城周三五里处皆丘陵,东、北有东顾山、冶父山、塔山;西、南有三里岗、马厂岗。地质构造复杂,北部为深大断裂带,东部为天堑垒区,南部为阶梯断裂区,属郯庐断裂带边缘。
民国32年城区有2239户,14422人。1953年有2966户,13372人。随着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城区扩大,人口亦相应增加,1985年达6489户,34771人。
民国期间,县城有四牌楼十字街向四面延伸的云路、东街、凤台、育英4条主要街道,岗上、西门湾2条次要街道,恺悌、桑园、越城、横街4条小街道,共为10条,总长4.42公里。另有26条居民巷,这些主、次、小街道分别宽为4—3—2米左右,30年代县长汪培实集资为主要街道铺设麻石条路面。越城、横街及巷道仍为老路面(在沙土路面中间直铺一条青石,为手推独轮车车道)。
建国后,陆续对老街道进行拓宽改造。1955年改建四牌楼以北至县政府一段街道,继而对岗上路、城中路进行拓宽,并对上述各街路改高低不平的条石路面为平坦的砂石路面。1958年春,全城机关干部、工人、学生千人上阵,挑土填河,共挑土11500方,将宽4米、深2.5米的文明河填平,建成文明中路南段大街。从1969年冬季始,庐城街道通过铺渣油路面进行第二次拓宽改造。随后,各街道均进行改造,行车道广般宽度为3.7米。1971年改建城东路,1972年改建牌楼路南段,1974年改建文昌路,并沿用老城墙脚新建环城东路,1976年新建文明中路北段大街(文化馆至车站)。80年代又陆续改造西门湾街、越城街、桑园街、恺悌街、横街等街道路面。主要街道行车道宽度,除岗上路6米、城东路和文明中路北段为10米外,余均为8米,由于城区建设沿4门外延,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相继新建沿河东路、风活路、凤台路、环城西路、庐巢路(沿原庐巢公路拓宽建街)、庐枞路(沿路建街)、气象路、交通路等。为合理布局商业区,1984年填平南城河,新建潜川中路东段大街,长220米,宽33米。根据建设规划,城关建设重点向北发展,1985年始,新建军二路大街长1000米(西起自来水厂,东至党校),宽25米,文明北路长300米,宽40米,共完成土方量1.5万方。全城主要街道14条、小街11条、巷道59条。街道路面:渣油路11.8公里,水泥路面300米,砂石路面1.35公里。
随着经济发展,在改造老城的同时,开辟新区。1978年始至1985年,在城西三里岗沿军二路边建立工业小区,由城关镇、县水利局、粮食局、五交化公司和移湖乡等单位先后办起18个企业,建筑面积257.34亩。
庐城街道、巷道明细表



一、房屋民国33年(1944),城关镇共有房屋11751间,其中砖瓦楼房(小瓦)738间,砖瓦平房3851间,砖墙草顶平房495间,土墙瓦顶平房1210间,土墙草顶平房5457间。建筑面积共215160平方米,其中住房5260间,面积124902平方米。另有44姓宗祠、7座名人专祠及10庵、9庙,以及26座牌坊,多毁于兵燹。余在建国后因建设需要相继拆除与改建,今仅存武壮公祠。
建国后,逐步对旧房进行整修、改建,草房已经绝迹,许多私人平房改建为楼房。到1985年新建房屋面积共471963平方米,其中生产厂房为84765平方米,教学用房66917平方米,仓库57969平方米,办公用房25894平方米,服务业用房1061平方米,科研用房1313平方米,文化体育用房1450平方米,住宅158486平方米,其他用房74108平方米。新建筑总面积是建国前的2倍多,住房面积增加了1.26倍。分布亦较合理:城南侧潜川中路、城中中路,城北军二中路多商业建筑;文明路南端建有县医院楼群,军二中路西段有县中医院楼舍;城南河口有水运码头,城北军二中路中段有陆运汽车站;城西文昌路西段多文、教、体设施,城东多工业建筑。
城区主要建筑物有:
庐江中学教学楼(文昌路西端),“工”字形2层,砖木结构,木质楼板,瓦顶,面积1618平方米,1955年建成。
庐江大戏院(城中路南侧),砖木结构,瓦顶,高17.2米,宽22米,面积1526平方米,1955年建成。
庐江饭店楼(城中路),砖木结构,四合院2层,木质楼板,瓦顶,面积2000平方米,1954年建成。
新华书店楼(四牌楼西北角),砖木结构,2层,面积300平方米,1954年建成。
县人民银行楼(四牌楼西南角),砖木结构,2层,面积594平方米,1957年建成。
百货大楼(四牌楼东北角),砖木结构,2层,面积1300平方米,1959年建成。因建时突击施工,质量不高,后经整修,成为闹市商场。
庐江电影院(文明路西侧)砖木结构,高13.7米,长33米,宽21.6米,面积1440平方米,1969年建成。
县委、县政府机关办公楼6幢(文昌路东端北侧),其中3幢建于50年代,1幢建于70年代,人大、政协楼建于80年代初,政府办公大楼6层,框架结构,设计合理,造型美观,1984年动工,1986年交付使用。
县招待所楼群(牌楼路东侧),2号楼3层,砖混结构,面积1650平方米,1970年建成;3部楼(八蜡庙旧址),砖混结构,瓦顶,3层,面积580平方米,1974年建成;4部楼(公园北隅),砖混结构,3层,屋外墙面干粘小砾石与红色瓷砖,别具一格。面积1061平方米,1984年建成。
县邮电大楼(城中路北侧),砖混结构,3层,总面积2953平方米,1977年建成。
庐江二中教学楼2幢(庐戴路西侧),2—3层,砖混结构,总面积3130平方米,1976年建成。
县活塞厂热工车间、金工车间,宽15米,框架结构,总面积3800平方米,1978年建成。
县风机厂联合厂房,宽50米,砖混结构,总面积3079平方米,1985年建成。
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文明路西侧),3层,砖混结构,面积2400平方米,1977年建成。住院部大楼,4层,砖混结构,面积4829平方米,1982年建成。
县防疫站楼(军二中路北侧),4层,砖混结构,面积1464平方米,1983年建成。
县委党校教学楼(军二东路北侧),4层,砖混结构,总面积2400平方米,1982年建成。
县文化馆、图书馆楼(文昌路北侧),4层,砖混结构,面积1080平方米,1984年建成。
农业银行庐江支行楼(牌楼中路东侧),主楼3层,附楼4层,总面积1600平方米,1982年建成。
县供销社大楼(牌楼路西侧),4层,砖混结构,面积3064平方米,1983年建成。
县总工会大楼(桑园街西侧),3层,砖混结构,面积2644平方米,1985年建成。
贸易中心大楼(潜川中路北侧),4层,砖混结构,面积5000平方米,1984年建成。
庐江汽车站(军二路北侧),有候车厅、售票厅、办公楼,砖混结构,总面积2040平方米,1985年建成。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庐巢路南侧),有教学、化验、宿舍楼,砖混结构,配套设施齐全,总面积4230平方米,1985年建成。
环碧新村楼群(军二中路西侧),6幢,均4层,砖混结构,总面积7280平方米,1983年动工,次年全部建成。
文明新村楼群(文明北路东侧),宿舍楼7幢,均4层,面积8600平方米;办公楼4幢,3—4层,面积4000平方米,1985年动工,3年全部建成。
二、交通邮电建国前,庐城交通闭塞,没有公路,只有通向四方的人行邮道、驿道。没有动力运输工具,陆运全靠人力肩挑和手推车;县河水运全靠小吨位木帆船。
建国后,交通逐步改善,现已四通八达。陆运有连接安合路之军(埠)二(坝)路、庐(江)巢(巢湖市)路,贯通东西,有庐(江)枞(阳)、裴(岗)桂(家坝)公路连接南北,有新建东门大桥、南门大桥、岗上大桥和改建的原东门吊桥、西门吊桥、捧檄桥(临仙桥)等6座桥梁通达城内外交通大道。
汽车从1952年始有1辆(3吨位),1955年仅2辆(6.5吨),到1985年有大型客车46辆,载重机动车150辆,挂车31辆。1985年建成新车站,日客运量5000至1万人次。
水运,除木帆船,从1958年有拖轮1艘,逐步发展到60年代7艘,实现水运机械拖带化,并通客轮。县河南北共建码头和踏步16座,总长4005米,货场、仓库面积13839平方米。1980年客运量达39800人次,货运吞吐量85786吨。
清顺治年间设“递铺”,后来有民办“民信局”与官办“邮政代办所”并存;民国4年成立“庐江县中华邮局”。民国21年始用官用电话。
建国后,设有邮电机构,还开办汇兑、发行业务。1970年实行委办汽车邮路以后,结束了传统的步班邮运历史。1983年开办传真电报业务之后,结束了机要件只能靠邮送的历史。
三、供电1942年,用10匹马力柴油机带动3瓩发电机发电,放无声电影,次年停止;1945年,国民党驻庐部队曾用柴油机发电供自己住宅照明,几个月就停止。
建国初期,组建“庐江县人民电米厂”,1955年建电灯厂,1957年改为电厂。1977年11月城东郊磙子岗11万伏变电所建成,有两条(111和112)10千伏线路向城关输电,安装变压器131台,总容量10607KVA,年供电量2500万瓩小时,其中工业用电2100万瓩小时。保障供应城内工业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
四、供排水城区居民历来饮用河水或井水。1973年在城东文昌河口建自来水厂,供水2000吨/日,安装水管长9.01公里,供水站9个,用户1700家。1985年因原水厂水质不合卫生要求而迁水厂于城西军二中路南侧,改用移湖及果园山水库净洁水源。设引水管道3公里,用直径500毫米混凝土管道进水。设计规模为万吨/日,现供水高峰为5000吨/日,正常为4000吨/日。
城区原无下水道,污水漫流。建国后,随同街道改建,全城埋设下水道8条,总长4.9公里,由西北向东南,水污合流,单向排放。管径除文明路下埋设直径80厘米混凝土管道,余为30厘米。主要分布在城中区,宣泄或排泄服务面积率50%。
五、环境卫生城内的环境污染严重。工业污染主要是废水和废气。废水中主要含有多种有机颜料纳夫妥、太古油、还原色料等有害化学物质;废气中含有S02、C02、CO及其他有害气体。80年代环保部门通过监测,收取排污费,促使生产单位采取治理措施。县医院以次氯酸钠法处理废水,色织厂采取沉淀过滤法处理有色废水。
环境卫生管理,实行专业队伍和群众性“门前三包”相结合。城区清洁队42人,垃圾板车19辆,每日两次清扫,节日则发动群众清除垃圾。消防设有专业消防队,主要街道间距200米安一消防栓。
六、绿化民国8年,庐城(今体育场)植有桑树48亩。民国23年县长汪培实废桑园兴体育场。环碧公园植有垂柳,街、巷无树。建国后,从60年代起,中共庐江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数次发动机关、街道植树,机关带头,工厂、学校、街道积极投入绿化活动,主要街道两旁植有悬铃木2300余棵,5年后林荫蔽道。70年代,确定城关镇林业站负责城区绿化,机关、学校、工厂、医院、商店都在院落和宅旁植树。县委机关大门前成片水杉,已大树参天。80年代提倡在机关内栽水杉、樟树,逐步更新悬铃木。
七、工商业清康熙年间从江南徽州和江西南康、丰城等地移民来庐务农经商,庐城经济逐步兴盛。民国初年(1919—1927)庐城工商业344家。其中商业有粮、药、布、百货、钱庄、当铺等158家,手工业有糕、粉、粮、油、酱、水作、文具及铁、木、篾、石、理发等行、坊、场、店186家,共雇工686人。从民国27年5月到31年7月,日军先后16次轰炸庐城,炸毁场、店等房舍600余间,商品无数,死伤50多人。庐城内受轰炸,外被日军封锁,市场急趋萧条,迁徙、闭业甚多。抗战胜利后,城区工商业有所恢复。到民国37年有商业500余家,工业、手工业75家。
建国后,1950年即建立贸易、百货、盐业、食品、烟酒专卖等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及电米厂、酒厂、大众窑厂等国营、合营工商业,作为骨干,同时实行保护私营工商业的政策,使城区工商业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55年商业发展到685户(包括106户摊贩),雇工64人,后来分别加入17个行业的110多个合作商业店组及公私合营企业,走上稳健发展的道路。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庐城商业发展缓慢,1978年以后,日益繁荣。城区国营和供销合作商业更有长足的发展。其商品零售额:1984年5643万元,1985年7358万元,年增加30.4%。其中国营商业零售额1985年为6391.18万元,利润132.36万元。
城区个体商业,1973年以后也逐步发展起来。1980年有306户,1985年增至711户,成为国营和集体商业的“必要补充”。
城区工业从建国初到1985年,逐步建起国营工厂26家,城关区、镇工厂18家,职工总数5895人,总产值4125.2万元。
八、文化教育卫生城区在民国期间设有民众教育馆,私营有华英、良友、潜川3家书店和无声电影社。从1950年起,先后建有文化馆、图书馆、城关文化站、大戏院、电影院、工人俱乐部、新华书店以及京剧团、庐剧团、黄梅剧团等文化机构和文艺演唱团体。大戏院和电影院分别有1200和1020个座位。图书馆不仅有报刊200多种,并藏书41300册,阅览室有座位110个。1954年办起庐城广播站,用150瓦扩音机带动20只高音大喇叭,进行街头广播。1956年建立县广播站,接收省广播电台节目,通过电话线传送到各区,形成农村有线广播网。
明代城区先后设有学宫、学社及书院6所。清代创潜川书院、庐江官学堂(后改为庐江中学堂)、广益学堂。民国期间设集成镇小学、庐江县立初级中学、简易师范、省立第八临时中学、私立四维初级中学等学校。在校学生,庐中有600多人,八临中有20多个班级,四维有200多人,简师有87人。
建国初,恢复集成镇小学和庐江中学。集成镇小学于1951年改为城关小学。1950年建岗湾小学,1952年建城南小学,1964年建城东小学,1974年建第二中学,1983年建第三中学(9月改为职业高中)。还有卫校、电视大学教学班、职工业余学校。1985年在校学生:4所小学有55个班,学生2951人;3所中学有60个班,学生3324人。1956年整修老体育场长400米、宽12米的田径跑道,建面积1120平方米的灯光球场,四周看台可容观众2500人。
庐城从清道光到民国37年的1百多年间,先后共有中医55名;中药店由道光年间的10家,增到民国间的26家。西医由民国18年的1人,后逐渐增到13人。
1950年成立县卫生所,1951年扩建为县卫生院,1958年改为县人民医院;1952年建立县妇幼保健站;1956年建立县卫生防疫站;1983年6月增建县中医院;1956年3月成立县中医药经理部,1969年12月改为县药材公司。1956年成立城关联合诊所,后发展为城关医院。此外二轻系统、水运公司、庐江中学、县政府机关等较大单位都有医务所(室)。
〔集镇建设〕
一、矾山镇位于县城东南27公里,东、南、西3面环山,以山石可煎矾故名。宋《元丰九域志》首列为庐江县六镇之一。建国后,该镇总面积33.5平方公里(含乡村),矿区占地1.2平方公里。1985年共有4845户206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38户9527人。
矾山镇以特产明矾而形成和发展起来。唐中宗时开始采石炼矾,留有深邃惊人的珠宝坑、肥猪洞等采矿古迹;宋有“昆山一矾场”;明洪武年间有矾窑8蓬(棚);清同治年间20蓬;二三十年代产矾窑户增至50多家(蓬)。民国25年(1936)明矾产量8000多吨,其他工商业也因之繁荣。后来由于苛捐杂税,矾价低落和资本主义竞争,小窑户纷纷衰落倒闭,仅存11家大户。到1947年明矾产量降到3500吨,镇区市面也随着萧条。
建国后,1950年人民政府在矾山设立皖北巢湖区矾山矿务局,采取鼓励生产政策,积极扶持明矾生产,窑户增至48家,明矾产量迅速提高到万吨左右。本地原有的和外地迁来的商店、摊贩共120多家,市面又繁荣起来。1956年2月,全行业公私合营及后来成立国营矾矿,明矾生产稳健发展。1985年产矾22200吨,并逐步开展对矾渣的综合利用,使矾山镇成为以明矾生产为主体,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业综合发展的新型集镇。其中镇办工商企业16个,街道办企业18家,联户和个体工商企业391户,从业2134人。镇办企业有明矾公司、耐火材料厂、建材厂、水泥厂、铁矿、建筑安装公司、农副产品加工厂、罐头厂、煤球厂以及劳动服务公司等,年产总值506.35万元。
街道。老街3条。矾山街,主街上起豆腐岭,下至土地庙,长360米;分道三岔拐,长80米。矾山街从唐、宋以来即为商业网点,沿街为古式矮小的2层楼房,街道宽5至6米;街后有小溪,遇淫雨山洪,则泥泞不堪。民国30年(1941),挖深拓宽小溪,引溪水流入涧洼,两边用1米宽的条石铺成路面;1958年用炭渣、黄土修整路面;1984年再次疏通溪流,造多孔闸门两道堵截沙石,定期清理。兴业街,上起马槽,下至小埠,长2公里;上首从窑业区(棚厂),中至朱砂涧西,下至小街;涧西设有铁铺、雕刻社。小街,云集小商贩,1956年厂、矿公私合营后扩建成工业区,是庐江矾矿生产中心。小山街,上起毕家垴,下至大庙,成“丁”字型;上街头延伸全是窑户(棚厂)及各行政、公司单位和居民住宅,街道曲折,路面用石板铺成;1956年设小山明矾分厂,人口稠密,市场繁荣。新市街,南起土地庙,北达小菜园,东到耐火材料厂,西到沙河大桥,南北长1000米,东西长3000米,路宽5米,是矾山镇的经济中心;新街,为镇政府成立后修建,以新市街为基础,延伸至矿、双(凤)公路,形成长485米,宽20米的街道,水泥路面,镇政府及镇属单位,均设在此。
房屋。镇区有平瓦房1941间39682平方米,楼房12幢356间14680平方米,草房300余间6250平方米,企事业用房283间5782平方米;矾矿工人新村约3万平方米,共有房屋近10万平方米。
水、电。镇区矾水含硫、铝等有害物质,历来从瓦洋河汲水饮用。1980年建成自来水厂,埋设直径500毫米长4724米的管道,从瓦洋河用两级站提水入镇,以小径管道供水到户。1969年建35千伏安变电所,容量为1000千伏安,年用电110万度。
交通邮电。该镇过去仅有4条土基古道,矾运多以人力运至矾码头(今属缺口镇),再水运外出。1950年兴建7.5公里矾(山)缺(口)公路,80年代初改铺渣油路面,连接裴(岗)桂(家坝)路;后又兴建大(山)小(山)、矾(山)刘(墩)、矾(山)双(凤)、花(园)钟(山铁矿)4条公路,畅达四方。建国初建有邮政所,后改邮电支局,开展邮电业务,并设有专职邮递员。
文化教育。民国期间,镇区有小学2所。建国后到1986年办有中学2所,在校学生828人;小学7所,57个班,学生2201人;幼儿园5所,5个班,幼儿270名。共有教职员工312人。还建有卫生所、矾矿医院、文化站、广播站、新华书店和两个俱乐部。
矾山镇是全县环境污染最严重的集镇。污染源来自明矾、硫酸生产和采矿过程中的废水、废渣、废气。这些“三废”物中含有害物质不仅危害人身健康,腐蚀房屋、家具、电器、铁器、被帐,而且连禾苗、树木亦受其害而致萎死。故明、清时期,煎矾只准冬季10月份开窑举火,12月停烧。至光绪间,始开禁例,四季煎矾。建国后,自70年代后期,尤其是80年代,矾矿和钟山铁矿,相继采取治理措施,大大减轻污染程度,但尚未达到根治(参见环境保护)。
镇办有林场,造杉木林727亩,松树387亩,油桐39亩,油茶48亩,茶园28亩,毛竹29亩,杂树36亩。街道、庭院、宅旁也普遍植树。
二、汤池镇汤池镇位于县城西23公里。东经117°04′—07′,北纬31°18′—23′,以有温泉如汤而得名,因与舒城县西汤池相对应而称东汤池。地处大别山东延余脉,西南层峦叠嶂,东北岗丘起伏,东沿马槽河。清康熙时首列为全县十二镇之一。1985年,镇区占地0.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共4371户1963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95人。
该镇以当地特产茶叶及其他山货而形成集镇和发展商业,明初从徽州迁来的严、江、吕、王、朱、徐、张等13户人家在此定居,亦农亦商。后来因茶叶生产发展,茶商日多,渐成商业集市。民国27年农历5月15日(6月10日),日军侵入,抢劫商品衣物,残杀男女21人,农民王保才被用刺刀剜心,店员柏大典被用刺刀戳耳朵和剜去双眼,并把店内货物抢去,器具全部打碎。劫难使汤池镇市面趋于萧条。建国前,有茶行、米行、鱼行、手工业作坊和杂货行等工商业50多家,经营土特产品和京广杂货。1956年合作化中,组成5个手工业和商业合作店组,有茶叶、药材、粮油、生资、农机5个站和供销社等18个商业单位的35个门市部。1985年有国营、集体和私人商店82家,镇办工业10多家,还有占地6亩多的农贸市场,茶叶日销量万斤。
街道。建国前有南北向街道1条,长、窄、弯,长820米,宽3至5米,乱石路面。建国后,新建街道2条:半边街,在老街之东,与老街平行,长300米,宽7米,沙石路面;军二路街,东西向,同老街、半边街构成“F”形,长500米,宽12米,渣油路面。1984年将南北向老街道改铺水泥块路面300米。
房屋。6921间,多砖瓦平房,部分土墙草顶平房。1985年房屋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其中影剧院1525平方米,中小学校、幼儿园6520平方米,卫生院、兽医院2314平方米,粮食、生资、茶叶、药材站等占地37,5亩,省地震台、省工商、税务疗养所占地22.5亩。
交通、电力。民国22年至民国23年在原人行古道线上截弯取直,兴建东至庐城的人行大道。建国后,有军(埠)二(坝)公路从镇北端贯通东西;有汤(池)果(树)公路通向西南进入山区;有通向各乡的公路网。新建的汤池汽车站,是本区客、货运输枢纽。建国后,镇上有个别单位自行发电照明。1974年庐(江)万(山)线路架通后,始有高压电源。1984年万(山)汤(池)线的架设,为汤池变电所输送电源,1985年10月正式投入运行,年供电量345.9万度。
文化。民国30年至民国31年。省立第八临时中学迁至严家松园(后迁庐城)。1955年建立庐江县汤池中学,1964年建汤池乡中学,还有小学、幼儿园各1所,在校学生共1108人。有区镇卫生院、兽医院、文化站、广播站各1所,电影院2座。
汤池为大别山东部边缘重镇,素为军事要冲。三国时魏、吴于此对峙。太平军曾在此火烧清军营。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驻于镇南2里之严家松园,张云逸、邓子恢、赖传珠、张劲夫等曾在此指挥抗日战争;中共鄂豫皖边区党委曾在汤池镇召开第二届党代表大会。
汤池温泉历史悠久,传宋王安石留有咏《汤坑泉》诗:“寒泉诗所咏,独此沸如蒸。一气无冬夏,诸阳自废兴。人游不附火,虫出亦疑冰。更忆骊山下,歊然雪满塍。”温泉多处涓涓溢流,含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元素。民国30年,国民党汤池区长占其大者盖5间浴室赚钱,农民不敢问津,只得在街边荒地依泉挖垱,用乱石垒墙,露天沐浴。建国初,改建扩建浴池,后增国营和集体经营的浴池3处。1978年又钻孔引泉,使温泉由细流变为涌流,水温由40℃提高到63℃。并初步发展沐浴、水疗、地震测报、水产养殖和越冬作物保种等综合利用。
三、金牛镇位于县城西北22公里,东经117°11′—14′,北纬31°20′—26′,以镇傍金牛山得名。地处丘陵,南山西岗,中间低洼,有金牛河纵穿南北。宋《元丰九域志》列为庐江六镇之一。1985年镇区建筑占地面积为0.3平方公里,有3644户1583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11人。
镇以粮油集散地而形成。金牛河通白石天河而入巢湖,形成县境西北乡之粮油棉及其他农副产品的集散地。明初有徽州张、孙、王、杨等姓商贾,在此开设竹木炭行、牛行、药号、南北杂货商店,贸易兴隆。建国初,有布、粮、油、糖、酒、豆制品、杂货店铺、作坊、手工业、商业及摊贩199家。经过合作化到1985年,有国营和集体工业16家、商业80多家、个体商店、摊贩108家。特产芝麻大扁糖,以香甜酥脆著称。
街道。原有河西沿岸老街1条,长258米,宽约3米,石条路面。1964年山洪漫淹后,在沿河两岸新建古城和山南街2条,长1500米,宽16米,东西新街由大桥相连成“s”形,成为闹市。老街道变成居民巷。镇中区新建农贸市场,占地1515平方米,还有渔网专业市场、渔需门市部,年销渔网150多万条。
房屋。原为矮小瓦房,部分草房,建国后,多为新式平房或楼房所代替,总建筑面积56648平方米。其中工业占地60亩,建筑面积10468平方米;商业占地45亩,建筑面积11027平方米;文化教育用地近140亩,建筑面积16083平方米;车站交通用地建筑面积3135平方米;农贸市场1528平方米;居民区30亩,居民点占地800平方米。还建有商业大厦、税务大楼、邮电大楼、旅社楼等。
交通、电力。建国后,修公路,疏河道,水陆交通方便,陆运有庐(江)金(牛)、金(牛)汤(池)公路与军二路贯通,有金(牛)石(头)、广(寒)牛(首)公路连接合(肥)铜(陵)干道,形成畅达四方的公路网。水运可通巢湖、长江,新建车站、码头,成为水陆交通枢纽。金牛变电所于1976年8月建成运行,有105平方米的开关室,30平方米的值班室和控制室,主变1台2500千伏安。1985年用电量为1083.1万度。
文化。民国期间,有潜川中学和1所小学。1958年和1980年,先后建有庐江金牛中学和金牛乡中学各1所,在校学生1028人。有幼儿园、敬老院、影剧院、文化站、广播站、新华书店以及区、镇医院、兽医院各1所。
镇东有金牛山,海拔107.8米。传有金牛裂土而出,故名。“金牛晚眺”是“庐江八景”之一。山巅有古塔,建于三国东吴赤乌二年(239),风圮于康熙三十八年(1659)。山西北麓有葵花井,传为三国时挖掘,井水清澈。1958年山植松杉,70年代树木成林。镇西里许有古城遗址,籍载为南北朝北魏于此建置西汝南郡治安城。
四、白山镇位于县城北30公里,东经117°20′—24′,北纬31°24′—28′,依山建镇,山多白石而名。西北河圩,东南丘陵,白石山雄峙于镇东。同治三年(1864)首列为庐江县三十二镇之一。1985年镇区建筑占地为0.335平方公里,3306户,1558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895人。
该镇以粮、鱼集散地而兴。明初为北乡巢湖渡口,常有渔民停宿于此,或晒网于山东南,故又称网城村。清初陆续建圩,白山形成一村,称为北口村(一名石岸村)。咸丰年间,形成几户小镇。光绪元年(1875),江西及江南青阳、旌德等地粮商在此开设粮行、商店,当地也有人相继经营手工业和烟酒、杂货,遂于白山西麓形成约百户街道。民国20年前后,繁荣鼎盛时,有大小商店近200家,人口达千人。抗日战争初期,为大别山至沪、宁、芜通商孔道,客货畅流,其后由于豪绅掠夺和兵匪为患,农业生产日下,市场随之萧条。民国后期许多商号衰败倒闭。建国后,在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组成各种社、组和合作商店。1985年工业有8厂3社,商业有国营、合作、个体300多家,新辟30亩面积的农贸市场,每天入市数千人,交易额数万元。特产菱、藕、鱼、虾、银鱼、面鱼、毛鱼。
街道。原有一条长700米、宽3米的街道,分上、中、下3街。中街为商业区,与上、下街分界处都建有石关口;上街为手工业区;下街为河口码头,茶馆、饭店多设于此。建国后,将原街道拓宽到9至14米,改石条路面为水泥和沙石路面,其中水泥路面600米。又延伸街道,从电影院到张李村长1000米,宽12米;旅社到河码头长280米,宽15米。新建街道2条:农贸市场街长500米,宽15米;环山路长1600米,宽15米。
房屋。原中街全是砖瓦平房,上、下街有瓦房和草房。建国后到1985年房屋建筑面积为82697平方米。其中工业11560平方米,商业21300平方米,旅馆服务业1900平方米,文化教育10227平方米,卫生4600平方米,住宅17110平方米,其他16000平方米。
交通水电。建国前仅有镇东人行古道。1961年建白(山)盛(桥)公路,1978年建庐(江)白(山)公路和白(山)刘(墩)黄(道)公路,1980年又建白山至同春、白山至新渡、南闸、北闸公路。水路有白石天河与巢湖相通。还建有汽车站、河口码头各1座,形成水陆两便的交通网。1978年新建成的双曲联拱白山大桥,成“丫”型横跨白石天河和南河,把同大、石大2圩7乡与山区4乡连为一体,从此结束了白山镇与西北7乡联系靠船渡的历史。1984年1月建成自来水厂,铺设管道1200米,供水1000吨/日,350户用水。1967年建供电所,1974年改2线为3线供电,1985年全年用电726万度。
文化。民国年间仅有小学1所,学生百余人。建国后,先后建小学2所,中学2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1800多人。还建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院和区、镇医院、新华书店等。
景胜。白石山北临巢湖,孤峰凸起,白石嶙峋,海拔134米,面积0.35平方公里。“白石冬雪”是“庐江八景”之一。山上有龙池、仙人洞、钓鱼台、一线天等景观。仙人洞壁四周刻有释迦佛经断句。1971年山上遍植杉竹,变荒山为郁岭,烟雾浮空,蔚成“白山烟树”,景色迷人。
五、盛桥镇位于县城以东偏北26公里,东经117°28′—30′,北纬31°20′—23′。镇周皆高丘,镇居低畈。明成化五年(1469)首列为庐江九镇之一。1985年镇区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其中建筑占地面积为0.3平方公里。有1766户735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99人。
镇以粮、鱼集散地而兴。宋、元有江南沈、丁、朱3姓移居于此。后增孙、查、高、羊、夏等姓,人口逐渐增多。由于沈姓捐助倡修跨河木石板桥,得名沈家桥。清道光年间因河水高,桥被损,商户捐资改建为3档麻石条平面桥,长约13米,宽约4米;并因“沈”似“沉”不吉利,遂谐“沈”为“盛”,以喻旺盛,从此名曰“盛家桥”。明永乐年间,泾县、太平、旌德、青阳等地商贾因此地盛产粮、鱼、花生、渔网,交通便利,遂迁住开店经商,形成街道。道光间从商150多户,形成河南、河北2街。光绪末年,李鸿章在镇建仓房,开设义记当铺,乡人又有来镇开米行、渔网行、杂货行及砻、漕、油、酱、染坊20多家。民国初年,宁、芜等地粮商云集于此。从此成为本县东北乡粮食、土产运销基地,工商户增至300多家。民国23年5月19日,肥西县匪首张咸树(张大鼻子)率匪众百余人,烧毁河北整条街道98户400多间市房,街成废墟。民国30年3月30日,日军侵占盛桥,烧杀淫掳,散布鸦片毒品,大肆砍树拆房,盛桥镇被拆市房346间,在夏砾山成立“总部”,在镇上成立“红部”,至民国32年7月7日(农历六月初六日)才撤走。盛桥镇遭此破坏,再次濒于毁灭。抗日战争胜利后,一境初安,民困未苏,国民党军队驻扎盛桥镇。在四方进出要口建4座3层碉堡,设关卡10处,拒新四军于七里之外兆河以东,盛桥被乡人视为畏途。民国37年工商业不满百户,居民不上千人。建国后,由于政府实行保护私营工商业政策,镇上工商业迅速发展到200余家。1954年大水,全镇被淹,倒房200多间。1956年成立合作社(店)、组,从此稳健发展。1958年遭火灾,从河北到河南烧毁20多家,房屋80多间。后重建家园,逐年整顿、修建街市。1985年有国营、合作、个体工业12家、商业108家。其中供销商场2家,铸管厂年产值70多万元;米油厂年产值200多万元。供销、集体和个体商业户年销售额2100多万元。新辟农贸市场、禽畜市场占地15亩,鲜活农副产品繁多,鱼虾、银鱼、面鱼尤佳。
街道。原有河南、河北2街,青石路面。建国后,改建为渣油或砂石路面,并拓宽到9至12米。两街均有延伸,河北街从农机厂西延至烟囱岗约300米;河南街从大桥东延长500米。新建街道2条:农贸街从医院至黄泥岗约300米;车站街从大桥南沿庐巢路南伸约200米。
房屋。建国后,建筑面积共31759平方米。工业用房11500平方米,商业11000平方米,文化1620平方米,教育5253平方米,医疗2386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区公所办公楼、四合商业楼、供销商场、旅社楼、河上屋等。
交通、电力。建国前交通主要依镇中长河,通联南、北各距镇5公里左右的白、巢2湖以达长江。陆路只有手推车人行道。从1961年起,先后建有盛(桥)白(山)、盛(桥)三(岔)、盛(桥)东(岳)、盛(桥)马(尾河)等4条公路,连接庐巢路,通达各乡。1970年改建镇中原麻石条大桥为钢架混凝土拱桥,长26米,净宽8米,人行道0.75米,载重8吨。1966年建汽车站,日有经站客车58班,通达省内外。1973年疏浚镇中长河7.6公里,砌石护坡300米,以利水运。该镇过去历来无电,1968年东岳电灌站建成通电至镇。1976年建变电所,1985年用电量526.5万度。光绪二十八年(1902)和民国18年(1929)有许柏林和孙福武相继经营邮政代办,有邮无电。1950年建邮政代办所,1958年改为局,有邮、电、汇、兑。80年代有载波机和传真机。
文化。旧有1所小学,师生百余人。建国后有小学1所;1958年建初级中学l所,1970年改为完全中学;1982年建幼儿班。有区、镇广播站各1所,有文化站、影剧院、医院、兽医院各1所。镇东河北下关有三官庙,咸丰间被毁,同治三年(1864)重修。1971年又毁,1984年重建。
六、缺口镇位于县城东南20公里,东经117°24′—29′,北纬31°07′—09′。居黄陂湖出口处,又称“大缺口”,今称缺口。镇区跨丘傍水。清同治三年(1864)为庐江县三十二镇之一。1985年该镇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其中镇区为0.5平方公里,有3460户,1669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866人。
镇以明矾、化肥运销基地而兴。原缺口镇在今缺口大桥东侧横河北端东岸。先住有吕、秦2姓6户人家,以打鱼摆渡得名“缺口渡”。嗣后,来往船只停泊此处,居民逐渐增多,有两家茶馆饭店和1家肉案。矾山几大窑户卢华丰、卢以庄、陈幼岩、秦少南等在此建有屯矾待运库房20余间,素称“矾码头”。1954年大水,原缺口街和矾码头均被水淹。矾码头店户移到南岗建房设店;1958年缺口木架大桥建成,交通便利,于是原缺口街店户也迁至矾码头,形成小镇,原缺口街消失,矾码头改称缺口。1962年在此建缺口区政府和区直机关,同时先后建有县农场、县商业局第二仓库、钾肥厂(后为化肥厂)等单位,集镇渐趋兴盛。1985年有国营、合作、个体工业9家,商业64家,且厂矿较多,农林物产丰富,成为后起新镇。
该镇总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其中工业用地90亩,建筑面积15634平方米;商业10835平方米;文化教育9128平方米。街道沿缺口——矾山、缺口——黄屯公路建成“丫”形,渣油路面,岔街为砂石路面。
交通、电力。连接军二路的裴(岗)桂(家坝)公路贯通镇中,有通向各乡的公路网;1976年又改建缺口木架大桥为钢筋混凝土大桥,畅通南北。黄陂湖、西河、塘串河通向庐城、无为、巢湖、长江。南、北2港口,有码头6座。年货运吞吐量20万吨,客运量2.5万人次。有变电所和邮电支局各1座,1985年用电量6904万度。
文化。有中小学、幼儿园、区镇医院、兽医院、文化站、广播站、新华书店各1所。镇西有失漕河,传为曹操兵败走失的地方;镇东2500米处,是“庐江八景”之一的“青帘渔火”。
七、泥河镇位于县城南部26公里,东经117°16′——20′,北纬31°21′——26′。因镇中有浑浊的黄泥河横穿南北而得名(建国后,简称“泥河”)。镇东西跨岗丘,南北皆平畈,街道呈“S”形。明成化五年(1469)首列为县九镇之一。镇区占地面积为0.3平方公里。建国后为区、乡驻地,范围不断扩大。1985年总面积39.6平方公里,其中镇区建筑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有4840户2079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40人。
镇以粮食和竹木山货集散地而兴。明初有50多户,内有30余家小店。据碑文载:镇在今街西南余家桥边,清康熙十七年(1678),商民程启兴捐助石块修建街道。咸丰三年(1853),清军据街与太平军鏖战,街镇殆毁;同治二年(1863),街民重建家园,逐步形成小镇。同治六年(1867),街民吴麟祥、王师楷首建镇中石拱通济桥,贯通河东、河西为一体。光绪初有南京、芜湖、宁国、旌德、太平等地商贾驻镇收购粮、茶、矾、竹、菸,集市随之兴起。民国22年为县第三区公所驻地。抗日战争时期,食盐市场繁盛,有粮行、杂货、药、酒、烟店铺15家,居民百余户。建国前有工商业50户,300余人。建国后工商业发展较快,先后建起轮窑厂、农具厂、水泵厂等和各类商店。1985年有区、镇办工业8家,年产值2130万元;商业有供销、粮油等11个门市部,年销售额4233万元;合作商店有51个门市部,年营业额325万多元,个体工商摊贩60多户。镇产花雕酒、加饭酒获部优,WHL65—50—500型微型水泵获县科技3等奖。农贸市场延至镇外2公里,农历每月“三、六、九”逢集,粮食、肉食、禽、畜、蔬菜、瓜、果、水产、竹、木及其他制品设摊盈百,每集成交杉杂木上千立方米、毛竹万根。
街道。建国前以通济桥分东西2街,呈“S”形,狭窄脏乱,全长800米,宽3米,块石路面或条石路心。1958年改为砂石路面,拓宽到10米。1986年,街道西延到余桥的山后自然村,东延至大岭医院,总长1062米,主街道改砂石为水泥路面。
房屋。建国前土木结构的草平房3856间,建筑面积89880平方米。1954年水灾后,人民政府扶持修复房屋147间,后又建新瓦房330间、草房281间。1978年增建草房360间、瓦房1250间。1985年有平瓦房8725间、草房260间、楼房1126间,总建筑面积148738平方米。其中商业66865平方米,旅馆服务业460平方米,文教35250平方米,医疗3890平方米,居宅57000平方米,其他用房3273平方米。
交通、邮电。建国前只有人行路和黄泥河水道。从1962年起,先后建公路3条。镇西有庐(江)枞(阳)路,宽9米,砂石路面;镇东有泥(河)砖(桥)路,宽8米,砂石路面;镇东北有泥(河)天(井)路,宽7米,砂石路面。泥河汽车站建于街西,每天有多次班车过境。水运可达庐江、巢湖、长江,港口年货运吞吐量2万余吨,客运量1.5万人次。民国28年有私办邮政信箱,建国后改为代办所,1956年设邮电支局,开办邮、电、汇、兑、发行各项业务。镇上居民过去历来饮用井、河水,1985年后开始建自来水厂。1971年建变电所1座,1985年用电1157.6万度。
文化。建国前有小学1所,300余人。泥河小学建于民国3年,为清秀才丁琢成募捐倡办(1958年改建为泥河中学)。民国19年7月曾在泥河小学召开中共6个区委代表会议,成立“中共庐江县委”。现有中小学、幼儿园各1所,在校学生1518人,教职员工100人。其中泥河中学学生818人,教职员工62人。建国前有9家中药店,中、西医13人,现有药店1家,区、镇医院各1所,医务人员79人,病床68张。有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各1所。
八、唐家老院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东经117°04′15″,北纬31°04′17″。因镇建于唐家老院村而得名,是乐桥区公所和杨岗乡所在地。该镇地处岗塝,占地0.28平方公里,1982年有1927户872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69人。
唐家老院,原名大石村,据《唐氏宗谱》载:村旁有大石园,园中有大石,长方丈余,千夫莫移,故名。元代,有唐贵者由歙县迁此定居,经过历代人口繁衍,至建国前这里有近百户人家,遂称唐家老院。村东唐氏宗祠,民国25年设“庐江县大石村小学”。1952年乐桥区政府由下铺岗迁至唐家老院。1959年拆原村于北面山头重建新农村。在村原址建区政府和区直机关20余个,杨岗公社(乡)亦建于此,东西延伸1000米,其后又逐步增厂设店,形成街镇。1964年定农历每月“一、四、七”为集市日。1985年有国营、合作、集体工业15家,商业90多家,个体户14个行业54家,各类从业人员1310多人。
镇上有东西向街道1条,长1000米,宽10—15米,砂石路面。该镇总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其中工业4768平方米,商业6239平方米,文化教育7575平方米,办公、科研用房4587平方米。庐(江)柯(坦)公路贯穿镇中,有桠(岗)唐(老院)公路和杨(岗)小(墩)公路通达庐城,还有通向各乡的公路网,日过境客车18班次。1974年建供电所,1985年用电量388.4万度。1962年设邮电支局,开办邮、电、汇兑、发行等各项业务。镇上有中小学、幼儿园各1所。乐桥中学创建于1958年,设初、高中12个班,在校学生631人,教师36人。另外,镇上还有文化站、广播站、区乡医院各1所。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