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汉〕
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废江南庐江郡。分衡山郡东部、九江郡南部置新庐江郡,舒县属庐江郡。
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更定州界,改置郡国,改庐江郡之舒县为昆乡。
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周瑜卒于巴丘(今湖南岳阳),时年三十六岁。
〔晋〕
北魏天赐三年(406),善询和尚创建金城寺。明宣德元年(1426)重修。
〔南北朝〕
梁天监初(天监元年为502),置湘州,改舒县名潜,为庐江郡治。湘州治亦在此。
〔隋〕
开皇初(开皇元年为581),罢庐江郡置庐州,迁庐州治于合肥,改庐江郡治舒为庐江县。
〔唐〕
开元二十三年(735)割庐江、合肥两县部分地域设舒城县。
光化元年(898),冶父山伏虎寺兴建,后多次重修。“文化大革命”期间遭毁坏,1985年重修。
〔宋〕
建隆二年(961),在小北门内重建县署(旧县署在三思桥北,兴建年代不详)。历代几经重修,亦无遗存。
〔元〕
至正年间(1341——1368),县人许荣率众筑土城,周长约500丈,高1丈多,城池深6尺,宽2.5丈,城门5道(东门、凤台门、桐城门、大西门、北门)。明万历初(万历元年为1573)县知尹轩尚朱、李旸吉相继将土城墙改用砖砌,城墙上阔6尺,下宽9尺,高1.5丈,周长852丈,至清同治十一年(1872),约重修18次。
〔明〕
洪武元年(1368),庐江县属南直隶庐州府。
洪武七年(1374),迁文庙于北门(原在南门,兴建年代不详),后屡经重修,先后建有大成殿、东西庑、崇圣祠、大成门、棂星门、化龙池、明伦堂、尊经阁、儒学门等。建国前为学校所用,建国后改建为县委机关办公室。1972年将所剩大成殿拆除,木料用于建县革命委员会办公楼。
洪武八年(1375),知县傅铉兴建养济院(今县城东门外城河东),收养贫困孤老。明清两次兵毁,两次重建。
正统七年(1442),东岳庙建成(现为盛桥区东岳小学校址)。
弘治六年(1493)九月至次年三月,大雪,凹地积雪丈余。乡民冻、饿死者无数。
嘉靖元年(1522)七月,大雨夹有冰雹,河水猛涨,人畜淹死无数。
嘉靖二年(1523),知县周良会主持编纂《庐江县志》,为庐江第一部县志。
嘉靖三年(1524),饥荒严重,人相食,官府以粥赈济百姓。继后瘟疫严重,死者无数。
嘉靖五年(1526),毛公书院兴建(在县城东北70里毛公山之毛公洞,汉毛义读书处)清光绪以前即无存。
嘉靖十三年(1534),大旱,蝗虫自北而来,聚集成片,农田庄稼毁于一旦。
嘉靖三十年(1551),水濂书院兴建(在县城南门外)。清光绪以前即废。
嘉靖四十二年(1563),知县刘裁主持编纂《庐江县志》,后于隆庆年间知县龚廷璧定稿付印,为庐江第二部县志。
万历初(1580年左右),县城四牌坊(即四牌楼)兴建(位于城中十字街,为县人太常寺少卿朱来远和其父貤封浙江秀水县知县朱琨并立)。建国后五十年代初拓宽街道拆除。
万历十九年(1591)七月十二日,原杨柳、王家、梅山、南都、北都、西城六圩筑堤合龙。
崇祯五年(1632),知县张云鹗主持编纂《庐江县志》,为庐江第三部县志。
崇祯八年(1635)正月,农民起义军首领革里眼(贺一龙)、老回回(马守应)由巢县经盛家桥,攻克庐城。十五年(1642)六月十三,张献忠再次攻克庐城。
〔清〕
顺治十三年(1656),知县孙宏喆主持编纂《庐江县志》,共十卷,为庐江第四部县志。
康熙二十五年(1686),奎星阁(即奎星楼)在庐城建成。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同治七年(1868)重建。1977年冬拆除。
康熙三十七年(1698),知县吴宾彦主持编纂《庐江县志》,共十六卷,为庐江第五部县志。
康熙五十八年(1719)五月,大水,民房倒塌,城内行船。
雍正三年(1725),育婴堂建立(在城北门),光绪年间废。
雍正十年(1732),知县陈庆门主持编纂《庐江县志》共十二卷,为庐江第六部县志。
乾隆三十一年(1766),潜川书院兴建(在城内原钟楼桥西街),咸丰年间毁。同治、光绪年间重建。后废。
乾隆五十年(1785),大旱,人饿死于路旁者到处可见。
嘉庆八年(1803),知县魏绍源、张煐主持编纂《庐江县志》,共十五卷,为庐江第七部县志。
道光二十二年(1842)正月,大雪,平地丈余,民房倒塌,四月一日戌时(19——21时),天空忽如鼓响,后降陨石。六月,日食,昼如黑夜。秋,日食,未至申时(13——16时)黑暗如夜,民间举烛照明。
道光二十八年(1848),夏,大水,水淹县城,房屋倾塌,潮水经冬不落。次年春、夏,大水,江水倒灌,城垛行舟,水经冬不落。
道光三十年(1850),饥、疫严重,道旁死人无数。
咸丰三年(1853)一月,不少农民在徐齐美、吴观郭领导下抗清。冬,太平军攻克庐城。
咸丰四年(1854)一月,清团练首领胡祖谦攻县城,城陷。二月,太平军克城,活捉胡祖谦。八月三十日(公历10月21日),县绅吴廷香、鲍云鹏率兵与太平军激战,城陷。九月二十七日(公历11月17日),城中清军断粮3日,太平军3次克城,吴廷香被杀,练首张道全及守城清军全部覆灭。
咸丰六年(1856)八月二十日(公历9月18日),清军攻庐城。二十三日城陷。次年正月初四(公历1月29日),太平军3次克城,歼清军千余。
咸丰七年(1857)春,饥荒严重,民食树皮草根,饿死者甚多。
咸丰八年(1858)十月初二(公历11月7日),浙江布政使李续宾率湘军围攻三河的太平军。夜,英王陈玉成、捻军将领张乐行领援军驻金牛镇、白石山,与清军先后激战于金牛镇、樊家渡。次日晨,清兵营垒尽破,全军被歼。十一日(公历11月16日)夜,李续宾损兵折将投水而死。十三日战争结束,史称“三河大捷”。
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清军陷庐城,知县沈懋惪到任。
冬,大雪平地数尺,斗米千钱,饥、疫严重,野兽吃人。
同治元年(1862)春,饥、疫严重,米贵如珠,路旁死人枕藉,豺虎入城吃人。
同治二年(1863),县人王华、吴长庆捐资兴建旧试院(今县电影院附近)。光绪三十年(1904),改建为庐江官学堂。
同治七年(1868),知县黄光彬重刻嘉庆八年《庐江县志》,共十五卷。
同治八年(1869),夏,风、雹、雨大作,很多房屋被破坏,圩田淹没殆尽。
光绪元年(1875),县绅吴长庆捐资建造万仞宫墙。建国后五十年代初拆除。
光绪七年(1881),县人王占魁捐资于妙光寺旧址建造“崇正书院”(今三塘乡妙光小学校址)。
光绪十一年(1885),知县钱鑅主持编纂《庐江县志》,共十六卷,为庐江第八部县志。
是年,自明成化十六年(1480)至此年县志记载,在404年中,共优待奖赏老年高寿者(七十岁以上)计3330多人(其中百岁以上3人),大多免丁(税)一以侍养,有免杂派差役,有赏赐绢、帛、米、肉等,还有诰赏旌表、给冠带、赐匾额等。
光绪十三年(1887),县人吴长庆捐银数千两,在南京太平路、白下路购置房屋200余间,创设庐江试馆,为县学生员参加南闱乡试备考之所。光绪三十一年为县旅京同学会及县教育部门主管。民国24年被国民党陆军司令部查封。民国34年11月,县与南京有关部门续订租约(48本),产权归本县。建国后,与南京试馆失去联系。
光绪二十年(1894),县人丁汝昌捐银建造新试院(今庐江中学校址内)。
光绪三十年(1904),庐江中学堂创建,2年后停办。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广益学堂创建(原为新试院)。民国元年,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民国17年改为县立第一完全小学,后改为县立利成门小学。
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二十日夜,安徽省咨议局副都督王天培亲督敢死队200余人攻庐城,知县马文锦惧威,交出印鉴回家,敢死队入城后,布告安民。二十一日,庐江宣告光复。
是年,大水,全县耕地受灾三分之一。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
1月,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6月2日改属安庆道。
民国2年(1913)
6月,洪水风雹为灾,圩堤溃决,田禾尽淹。
民国3年(1914)
3月29日(农历三月初三),矾山卢皎宇等组织千人武装暴动,拟攻庐城。因泄密,暴动失败。
民国5年(1916)
5月4日,县革命党人袁同心、金际煦、丁少卿等为声讨袁世凯聚集数百人,手持枪械,袖缠白布,在石心圩、白石山、盛桥等处竖旗倡言革命(旗上写“中华民国安徽革命军中路先锋”)。因泄密,被县知事曾绵棨镇压(见民国5年5月23日《申报》)。
6月15日,县知事派兵包围矾山,声称诛卢(皎宇)姓九族。卢皎宇逃走,卢家5栋80余间屋宇全部被烧毁。
民国7年(1918)
庐江县劝学所成立,民国15年改为教育局。
是年,在县城桑园街创办县立桑园女子小学。
民国8年(1919)
5月下旬,在旅外进步学生影响下,全县各校学生示威游行,声援北京学生爱国正义斗争。
是年,县城内基督教徒在庐城开办“育英”、“育秀”男、女小学。
民国10年(1921)
6月3日,庐城各校学生举行反军阀示威游行,罢课3天,声讨6月2日军阀倪道烺、马联甲等在省城安庆杀害青年学生的暴行,并成立“六二”惨案后援会。
秋,庐江学生搜集省三届议员各种贿选证据向法院起诉,迫使宣布省三届议员选举无效。
民国11年(1922)
6月24日,庐城水作坊、糕点坊100多名工人罢工5天,取得了每人每年增加工资银洋5元的胜利。
8月15日,矾矿200多名工人罢工,取得增加工资的胜利。
是年,庐江县立初级中学成立,校长卢幼仝(美意)。民国32年改为庐江县立中学,设立高中班。
冬至次年春,县立初级中学校长卢美意(卢幼仝)组织进步学生和社会青年在庐城集会游行,成立“检查日货小组”,抵制日货,迫使庐城日货销售量大减。
民国12年(1923)
10月,军阀曹锟贿选大总统,安徽各地竞选议员。庐城、白石山两选区群众分别把守两事务所大门不让投票,迫使地主宛醒吾、张择三落选。
是年,省长公署将灵台圩(原为合肥、庐江共有)划入庐江县。
民国13年(1924)
年初,庐江青年周骏(周新民)、苗树德等从外地购回《独秀文存》、《新青年》、《红旗报》和李大钊、郭沫若等人著作,开始在县内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民国14年(1925)
6月,本县学生于“五卅”惨案后立即组织声援,开展讲演、募捐活动。
民国15年(1926)
秋,汪浩如任国民党庐江县第一任县长。
秋,庐江青年袁学熙、朱锦书(女)等10余人到国民党安徽省党部(左派)在武昌设立的党务干部学校学习;张守仁等青年到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
冬,国民革命军第二军谭延闿、鲁涤平部过境,后又有三十三军、十九军、九军、七军等部分别过境筹饷、招兵。
民国16年(1927)
6月,宋笏臣伙同自称三十三军招兵委员张品三、县长汪浩如,将卢筱湘逮捕枪杀,筱湘之子卢幼仝上控省法院,张品三、汪浩如先后被捕,宋逃至福建。至此,持续十年之久、左右庐江政局的卢宋两派斗争始息。
8月,中国共产党庐江特别支部成立(简称“特支”),有7名党员,书记苗树德,属中共安徽省临委领导。10月改属中共怀宁县委。此为庐江最早成立的中共党组织。
民国17年(1928)
5月,安徽省成立21个林业试验场,庐江为第十八试验场。
夏,成立庐江县总工会,负责人卢成钧;成立庐江县妇女协会,负责人朱锦书、卢若玲。当时两会均属国民党(左派)庐江县党部。
7月,北乡石嘴头农民协会成立,为庐江第一个农民协会。8月,庐江县农民协会成立,当时属国民党(左派)庐江县党部。负责人徐化鲲。
8月,中共庐江特支改为特别区委会,书记苗树德。下辖3个党支部,党员48名,隶属中共安徽省临委领导。
11月8日,中共庐北特支书记张守仁率领900余人,手持枯禾,肩负干粮,到庐城示威请愿,城内工人、学生纷纷响应参加,迫使县政府答应减租、减息(“二五减租,年息三分”)。
12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郑湾支部成立(内部叫“CY”,代号“中学”),为庐江县最早共青团支部,书记郑阳初。
民国18年(1929)
5月1日,县中、小学生举行“五一”游行示威。
上半年,庐南共青团组织创办《炉火》月刊(出刊五期)、《血花》半月刊(出刊两期),购买进步书籍等,对青年学生和农民进行革命斗争教育。
是年,庐江饥荒,中共庐北特支发动农民在小河口拦截外运粮船,按5%抽成,前后共抽大米200多石,由农会按人口分配给400多户贫苦农民。
民国19年(1930)
6月3日,县城举行“六三”禁烟(鸦片)大会,当众焚毁查缴出的烟膏、烟具。
6月14日,陈雪吾等率领70余人,举行庐南暴动,队伍遭到国民党七架桥、罗昌河两民团夹击而失败。后称“罗家嘴暴动”。
7月,中共庐江县委成立,书记郑中强。
民国20年(1931)
2月中旬,庐江矾矿60名工人罢工,迫使矿主给工人每人每天增加铜钞10枚,补发所欠工人的工钱。
6月2日,中共庐北特支书记张守仁在戴家桥缴获张尔健(原为共产党员后叛变)白朗宁手枪1支。为在庐北建立共产党武装准备武器。
10月,庐江中学学生愤恨当局挥霍浪费,打伤国民党庐江县党部执行委员陈瑞恒,学生代表遭逮捕。庐中全体学生罢课游行,迫使当局释放被捕学生。
是年,秋后大水,全县三分之一耕地受灾。
民国21年(1932)
3月,红军第四方面军庐北地方游击队成立,队长沈其德。
4月,中共桐庐县委派郑秉衡(郑子争)以盔头畈民团团长名义,雇请何宝聚兄弟2人(太湖铁匠)在盔头畈小学仿制巩县式步枪。9月21日,郑、何等10余人被捕,枪枝被抄,学校被焚。
7月,在桐庐边境大艾庄开会,决定将中共桐城县委和庐江县委合并成立桐庐县委,书记陈雪吾,副书记马哲聪,属合肥中心县委。
8月中旬,中共桐庐县委马哲聪等为“饥民求食”,组织2千余人在庐南詹店一带开展“吃恐”(又名“吃大户”)斗争,获粮300余石。
8月,共青团桐庐县委成立,书记马南甫。
10月,本县隶属省第二行政督察区(芜湖)。
是年,本县废除地总制,推行保甲制,设5区、864保、8537甲。
民国22年(1933)
1月25日(农历除夕),庐北游击队长赵大友(又名赵黑头、张黑头)率游击队员智取齐头嘴夏邦宇自卫团步枪9支。
2月9日,陈雪吾被国民党逮捕,3月17日在桐城英勇就义,时年31岁。桐庐党组织中断。
2月,国民党庐江县党部执委卢成钧任县立初中校长。学校200余名学生罢课,发表反卢宣言,用板凳砸卢,缴卢卫士手枪,迫使卢下台。
9月8日,民国庐江县第十四任县长汪培实到任,民国25年11月离任。
秋,庐江县体育场兴建。次年春,召开县第一次体育运动会。
民国23年(1934)
3月15日,庐北游击队处决南闸三官殿保长夏日俊。17日,县长汪培实以验尸为名在南闸召开万人大会,威胁群众自首,办“五户联座”。
6月初,国民党在庐江北乡大搞白色恐怖,强迫群众承认“光蛋会”是共产党而去自首,中共党团组织和群众组织遭到破坏。
7月,大旱,全县受灾面积达78万多亩。南乡1000多名百姓扒掉大财主徐自英粮食1000余石。
9月,中共合肥中心县委派张家声回庐江北乡恢复中共党组织。
民国24年(1935)
春,刘敏(中共合肥中心县委书记)、张家声组织群众先后在白石山、许家桥附近扒掉大财主粮食10000多斤。
4月,中共庐北游击队在戴家桥杀死县塘坝委员汪清亚(县长汪培实叔父)和共产党叛徒江鸣寿。
11月13日,县长汪培实督令建设庐江公园。
11月,中共皖西北特委在本县北乡宋家小围子召开会议,选举刘敏为特委书记,确定以坚持武装斗争和职业掩护并举的工作方法,转入分散秘密活动,开辟新的活动地区,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
民国25年(1936)
6月1日,安徽地方银行庐江办事处设立,为本县官办金融业务之始。
民国26年(1937)
是年起,先后改32个联保办事处为46乡镇公所,下设495保、5933甲。
民国27年(1938)
3月,庐江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成立(设在夫子庙)。
5月,新四军四支队七团、九团到达庐江后,组建四支队舒庐无巢游击大队(后编入四支队七团三营)。
5月10日下午,日军3架飞机第一次轰炸庐城,至民国31年夏,庐城遭日机轰炸17次之多,炸毁房屋600余间,炸死居民20多人,炸伤40多人。
6月11日,日本侵略军400余人,由舒城干汊河侵入舒庐交界的荷包山与国民党川军杨森部激战,川军伤亡百余人向庐无方向撤退,县长李治强惧逃黄泥河。15日日军入侵汤池。21日经虎洞、柯坦去桐城大关。日军入侵汤池期间,杀害群众20多人,惨不忍睹。
6月,新四军四支队八团营长朱绍清率400余人,在江家祠堂缴获国民党安徽省保安第八团副团长吴可庄部300多人枪械。
7月24日,盘踞在三河的17名日本侵略军到同大圩孙家坝陡门强奸妇女,被群众打死2名。次日晨,100余名日军到上东湾一带,打死群众10余人,烧毁房屋500余间、粮食2000余石。26日,日军复到胡家湾打死6人,烧毁15户房屋。月底,上东湾妇女用斧头砍死日军1人。此后,日军不敢在新河上岸。
8月8日,安徽省动委会直属第十八工作团在庐城成立。次年8月移至桐城县境。
9月,庐无舒桐等县中共地方游击队合编为新四军四支队第二游击纵队,司令龚同吾,政委曹云露。
9月,通过安徽省动委会做工作,省政府任命翟宗文为庐江县长,原县长李治强拒交。翟请示省府同意,由新四军四支队派部队护翟上任,李败逃,翟到任后改组县政府及基层政权。10月,被新任县长左松波接替。
10月25日,本县改属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由立煌(今金寨)迁至庐江。
是年底,中共庐江县工作委员会成立。次年春改为中共庐江县委员会,胡昌耕、王心波先后任书记。
民国28年(1939)
1月,中共舒无地委在金牛召开舒、无、桐、巢、庐五县党代会,决定“继续发展党组织,扩大武装,巩固抗日统一战线”。
3月5日,巢湖抗日游击队在白石山成立。
5月3日,新四军军长叶挺由江南军部抵江北第四支队。罗炳辉在庐江县政府招待茶会上作目前抗战形势的报告。
5月中旬,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本县东汤池严家松园宣布成立。指挥张云逸。是年秋,江北指挥部奉命转移。
6月初,新四军军长叶挺在东汤池月形地召开千人军民大会,发出“加强团结,反对分裂,站在一条线上,打倒日本鬼子”的号召。
7月24日,中共鄂豫皖边区党委由立煌(金寨)迁至东汤池并在此召开党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约300人。
11月,中共庐江县委改组为庐南工委、庐北工委(亦称巢庐县委),郑曰仁、桂林栖分别任书记。
是年,庐江县私立四维初级中学创办。
民国29年(1940)
3月8日,安徽省妇工会评选12个妇女工作模范县,庐江为乙等模范县。
4月,庐江改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5月,中共庐、无、桐、潜、怀临时中心县委成立,林立负责。12月改为桐庐县委,书记鲁生。
民国30年(1941)
3月29日,日本侵略军侵入盛家桥。次日,占领盛桥街、止马岗、夏砾山等地,并在夏砾山成立总部,盛桥镇成立红部。日本侵略军驻此长达2年零3个月之久,1943年7月撤走。在此期间,大量拆毁民房,砍伐森林,烧杀淫掳,散布鸦片毒品等。
5月,庐无巢边区建立民主政权——“庐一区民主政府”,为本县建立最早的区级民主政权。区长江干臣。管辖庐北部分地区及巢县之槐林、魏家坝等地。属皖中行政公署之湖东办事处领导。
12月17日,庐江四维、潜川两所私立中学,由于申请办学所报的学产不符合规定,又在未批准前招生办学,被安徽省教育厅查封。
是年,庐江县政府成立合作指导处、合作社联社,乡、镇、保建立合作社。
民国31年(1942)
3月,中共白湖工委成立,书记李可夫(后贾征),领导白湖周围地区工作。次年春,成立白湖中心县委,书记桂林栖。属中共皖鄂赣边区党委领导。
4月,中共无巢庐中心县委成立,书记桂林栖。属中共皖鄂赣边区党委领导。
秋,巢湖独立团(又称巢合庐独立团)成立,团长顾鸿,政委杨英杰。属新四军第七师建制。
是年,汤池金冲等3村庄天花严重,40名儿童发病,死亡39人。
民国32年(1943)
春,中共湖西工委成立,书记贾征,辖庐江东南乡和无为西南乡。
4月1日,庐江地方银行创建。
5月,新四军第七师沿江支队桐东大队攻下黄泥河区署,缴获长枪20余支。
6月,北乡成立中共舒庐县委,书记何泽洲。
8月,南乡成立中共庐(江)、桐(城)县委,书记胡昌耕。
是年,《庐江日报》创刊。
民国33年(1944)
6月15日,中共舒庐县委与舒庐桐县委合并为“舒、庐、桐县委”,书记何泽洲。
9月,庐江县地籍整理办事处成立,创办《庐江县地籍整理特刊》,次年1月中旬停刊。
秋,庐江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成立。
民国34年(1945)
5月,中共舒、庐、桐县委改为巢湖工委,书记杨晓武。
夏,美国第十四航空队1架飞机奉命在芜湖上空侦察,被日军击落,少校飞行员詹姆斯·黑·考比跳伞落入庐江与无为接壤山区,被庐江县政府派人救至县城,受到款待,并被送往省会立煌(今金寨县),后飞返驻地。
9月,新四军七师由皖江地区北撤,留下中共桐庐工委书记刘健民、庐巢工委书记张家英等,分别在庐南、庐北各组成1支游击队。
11月10日,庐江县教育会成立,会长郑秉钧。
是年,新四军在盛家桥一带歼灭汉奸刘子青及其部下500余人,缴获一大批枪支弹药。
民国35年(1946)
5月,矾矿200多名工人罢工,取得将工资改为实物发放的胜利。
5月,黄大荣在庐南建立1支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下半年,中共皖西工委派刘健民至庐南游击队任教导员。黄、刘带领游击队袭击黄泥河镇,打死叛徒吴君祜、特务周逸飞等3人。
6月20日上午,全县狂风暴雨。黄屯乡山洪暴发,淹死4人,财物被毁无数。
9月23日,庐江县《民声报》创刊。
是年底至次年3月,全县由原45乡1镇缩编为32乡1镇。
民国36年(1947)
3月,庐北游击队袭击金牛乡公所;歼灭巢县水上大队,拦获盐船2只,缴纸币1600元、长枪5支。
6月,国民党保安团1个班,带机枪1挺、长枪7支起义,向庐南游击队投诚。
9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三纵八旅二十四团解放庐城,成立“庐江民主县政府”,代理县长牛步高。
9月23日,二十四团实行战略转移,庐江民主县政府迁往汤池、柯家坦一带。25日国民党青年军二○二师进犯庐城。
10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三纵八旅二十四团再克庐城。
12月,中共皖西二地委在葛家庙宣布成立中共湖西县委、湖西民主县政府,书记侯振东,县长余平。
12月底,中共桐庐县委和桐庐民主县政府在桐庐边境成立,书记马力,县长陈继贤。先后建立大化、罗河、钱桥、泥河、陈瑶湖等5个区。
是年冬,全县三分之一解放区先后进行“急性土改”(主要是复查和彻底进行减租减息),后由于斗争扩大化,至次年3月,贯彻新区政策,“急性土改”停止,继续开展减租减息活动。
民国37年(1948)
1月22日拂晓,湖西独立团在汪庄(今田埠乡境内)遭国民党一七六旅五二七团突然袭击,独立团团长黄亚东等突围脱险,中共湖西县委书记侯振东、湖西县大队长姚守永等多人遇难,其余被捕。后称“汪庄事件”。
2月7日,湖西民主县政府独立团武工队在盛桥活捉国民党庐巢无三县联防区主任吴树堂。9日,活捉白石山联防区副主任章长统等人。10日在白石山张李村将吴、章处决。
3月18日,桐庐独立团3个连在庐南黄泥河镇一带,击溃国民党保安团等2000余人,俘40多人,毙排长1人,缴获机枪1挺,长枪50余支,子弹5万余发,追击炮弹18枚。
6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将庐江县列入“绥靖区”。民国庐江县最后一任县长周一弘(原名周雄)到任。
8月,庐江县划分为庐江、湖西两县,中共庐江县委书记王捷三,县长余平,属中共皖西二地委领导;中共湖西县委书记侯希仁,县长李群珊,属中共皖西四地委领导。
10月4日,“第八绥靖区庐江县经济委员会”成立。
11月5日,华东野战军四纵南下先遣支队司令顾鸿率部在盛安圩(今北闸乡境内)活捉大土匪、国民党白石山联防区中队长夏镜然,16日被群众用乱棍击毙。
11月18日,皖西军区二十四团、桐庐独立团及兄弟部队攻克金牛山据点,歼灭国民党保安一团200余人,缴获一批轻重武器。22日,在金牛山召开约4000人参加的“金牛山大捷军民庆功联欢大会”。
民国38年(1949)
1月17日,中共庐江县委副书记胡菲作《庐江十二月扩军及剿匪工作报告》。
1月22日(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庐江城解放。
1月,庐江县民主政府文教科设立。
2月,桐庐县的砖桥、黄泥河、罗昌河、大凹口4个区划归庐江。此时全县划为沙溪、矾山、大凹口、柯坦、汤池、金牛、城关7个区。
3月,庐江县、湖西县先后成立支前指挥部。计组织4000余人参加担架队,民船600余只,修公路6条,筹粮8.2万多石,支援解放军渡江。
3月,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十几万人到达庐江,司令部设在庐江中学。4月20日,奉命强渡长江。
4月21日,本县改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巢湖专员公署。
7月,庐江、湖西两县合并为庐江县,县委书记侯希仁,县长陈化群。成立庐江独立团,团长王道松,政治部主任张平。
8月1日,庐江县人民政府司法科成立。次年12月改为县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0月1日,庐城召开万人大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月30日,中共庐江县委青年运动委员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庐江县工作委员会分别成立。
12月,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庐江中学支部,组织学生在庐江大戏院首次演出控诉旧社会罪恶,歌颂劳动人民奋起反抗精神的大型革命现代话刚《瞎老妈》,广大观众受到深刻的教育。
1950年
1月21日至25日,庐江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庐城召开,出席会议共150人。成立了庐江县政治协商会议,会议决议:发动群众,兴修水利,反匪反霸。
1月26日,庐江县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第一次会议,产生政协常务委员11人,侯希仁为主席。
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庐江办事处成立。4月,改为中国人民银行庐江支行。
3月,庐江县财经委员会成立。
春,庐江县民主妇女联合筹备委员会成立。
春夏,连旱,全县受灾41.2万亩。
9月,庐江县人民武装部建立。
11月20日,庐江县土地改革委员会成立,分别在马厂、陈埠、东岳、裴岗4个乡进行土改试点。次年1月21日全面展开,春季完成。
是年,县区相继成立抗美援朝委员会。当年有1280名青壮年自愿入伍。1953年自愿入伍达2068人,踊跃参加抗美援朝。
是年,增设汤池、罗埠、裴岗、乐桥4区,全县由原来8个区改为12个区,68个乡改为75个乡,5个乡级镇改为4个乡级镇。
是年,庐江县供销合作总社成立,
是年底,杨柳乡东埂、西城、杭头、爱国、杨柳、安中、柯杨、埒埂等10个行政村,约1.5万人,由无为县划入本县。
1951年
1月,在全县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
2月21日,庐江县第一届农民代表大会召开。
2月,本县第一个互助组——马厂乡尹昌和互助组成立。
3月至4月,全县35万多人为抗美援朝签名,同时开展捐献活动。据记载关庙乡捐款1200万元(折人民币1200元),塔山乡捐款600万元(折人民币600元),义记矾厂胡延兰个人捐款4000万元(折人民币4000元)。还有布鞋、慰问袋、鸡蛋等大量慰问品。
6月10日,中共庐江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
6月11日至8月,全县丘陵山区16万多亩农田遭蝗虫危害,县政府发动15万人灭蝗。
6月20日,本县骤降冰雹两小时,受灾9个乡、42个行政村(9056户),约2.4万亩庄稼严重受损。
下半年,县分别在金牛、马厂、神墩、杨柳、罗埠等5乡进行民主建政试点。
是年,中共庐江县委党训班成立,1958年改为县委党校。
是年,全县75个乡改为174个乡、5个乡级镇。
是年,全县普种牛痘50万人(次)。
是年,珠宝坑矾矿在庐江第一个实行公私合营。
1952年
1月至8月,全县进行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2月4日,皖南皖北两区合并为安徽省,撤销巢湖专区。庐江县改隶芜湖专区。
5月27日至7月6日,全县仅降雨187毫米,塘坝干涸,受旱面积达30万亩,成灾面积10.95万亩。
5月,盛桥区刘合曙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这是县内第一个初级农业社。
12月1日,县成立塘串河疏浚工程指挥部,开始疏浚塘串河。
12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庐江县首届代表大会在庐城召开。
1953年
1月13日,矾矿由专区直属改属县领导。
1月17日,庐江县冶山苗圃建立。
3月6日,庐江县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召开,成立庐江县民主妇女联合会。
3月,乐桥区周恒珍(女)赴京参加全国妇联劳模会议,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春末夏初,旱情严重,农田受灾面积达36.23万亩,全县组织劳动力23万人,水车6.8万辆抗旱,使成灾面积减少到13.24万亩。
5月6日下午3时,罗河、矾山、沙溪3区降冰雹约30分钟,积厚约1寸左右,受灾约2万亩。
5月14日,县选举委员会成立。7月,在申山、塔山两乡进行基层选举试点。9月27日,在裴岗、马厂、白湖3个区30个乡进行第1批基层普选,次年2月,全县基层普选结束。
6月24日和27日,全县降雨343毫米,242口圩溃破、受涝,水毁塘坝1762处,公路18处,大小桥梁37座,房屋6694间,伤28人,亡8人,全县受灾面积12.26万亩。
7月1日,全县进行首次人口普查,统计总人口为667543人,其中男性351683人,女性315860人。
10月,执行粮食计划收购、计划供应政策(即统购统销)。
12月5日,安徽省白湖农场创建,场部驻沐家集,后移塘串河。
是年,全县乡镇机构进行调整,由195个乡调整为201个乡,14个乡级镇调整为10个乡级镇。
是年,庐江县工商业联合会首届代表大会召开。
1954年
7月8日,庐江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庐城召开。
11月21日,沙溪区二庙乡吴家墩建立全县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先进高级社。
12月,庐江县第一次中医工作会议召开。
是年,大水,县境共降雨2024.9毫米(其中5至7月降雨1365.8毫米),江堤溃破,江水倒灌,除同大圩外,全县圩口全部溃破,受灾面积51.52万亩,粮食减产约2亿斤,倒塌房屋82950间,伤84人,亡44人。城内行船。县成立救灾办公室,开展救灾工作。
是年底至次年元月上旬,大雪,深达0.9公尺,交通中断,气温在摄氏零下15度、河湖结冰1至10寸。全县及时组织劳力破冰扫雪,打开水陆通道,运送救灾物资,开展生产自救。
是年,矾山区迁黄屯改名黄屯区,成立新矾山区。全县由17个区增至18个区。
是年,庐江县手工业管理科成立。
1955年
1月10日,中共庐江县委审查干部委员会成立。
3月29日止,全县503878人在《告全世界人民书》上签名,反对美国使用原子武器。
3月,石门庵铜矿区第一座钻塔竖立,为本县矿区岩心钻探之始。
3月至7月,全县对迅速建立起来的1819个初、高级农业社进行整顿,先后召开两千多人参加的互助合作代表会议,集训会计400人,抽调干部334人,投入全县整社工作。
4月7日,县工业科、林业科分别成立。
夏,安徽省芜湖内河轮船公司112号客轮开通庐江至无为航线。
8月至12月,本县私营“义记”、“裕大”等11个矾矿、厂先后转为公私合营。
9月,全县粮食执行定产、定购,定销的“三定”政策。
10月3日,县首届一次工会代表大会召开。
12月,华东地质局三二七地质队在小矾山建立。1962年冬“下马”,1966年春在黄屯镇重新建立。改名为安徽三二七地质队。
下半年,庐江县幼儿园创建。
是年,中央要求在七年内扫除青壮年文盲,全县开展扫盲工作,普遍办夜校、常年民校、识字班等。
是年,全县由原18个区合并为8个区,201个乡改为96个乡,10个乡级镇改为4个乡级街道居民委员会,增设1个县直属镇(城关)。
是年,庐江印刷厂实行公私合营。
1956年
1月17日,庐江县第一次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召开。
1月26日,县委农村工作部在铺岗乡试办庐北大社,共6000多户,继后各地建成27个千户以上大社。月底,全县825个农业社(初级社611个,高级社214个),合并成181个高级农业社。
2月,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本县私营工商业者敲锣打鼓,向政府递交申请书,纷纷要求公私合营和组织合作商店、组,年底基本完成了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月3日,县召开三级干部扩大会议,贯彻农业发展纲要40条,开展增产竞赛运动。但不切实际地提出高指标要求,如粮食产量要在1955年5.4亿斤的基础上至1967年增加到20亿斤,亩产达到1560斤,3月,县成立除“四害”(鼠、雀、蚊、蝇,后将雀改为臭虫)指挥部,在全县上下开展除“四害”群众运动。
春,黄陂湖航道开始治理,20天挖土32.7万立方米。
春,首次征集义务兵,全县1662名青年应征入伍。
春,成立农产品采购局,1957年春并入供销社。
4月12日,县商业科、交通科分别成立。
4月21日,中共庐江县监察委员会成立。
4月25日,中国交通银行庐江县代办处成立。
5月21日至24日,中共庐江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历时3天,308名代表出席。大会选举县委委员21人,候补委员3人,一届一次全委会选出常委6人,湛先余为书记,钱乐仙为副书记。
6月5日,中国农业银行庐江县支行、中国保险公司庐江县支公司分别成立。
6月11日至7月1日,县委农工部组织工作组在乐桥区桃岭农业社(现桃岭村)进行林木折价入社试点工作,将全社6348亩山场林木评成18567担,折价7966.6元,柴草4272担,折价1230元,规定分期偿还。县委转发此经验在全县推广。
7月17日,庐江县人民委员会成立。
7月19日,县水利局成立。
9月,庐江县广播站、庐江县卫生防疫站成立。
10月至11月,仅降雨39.7毫米,全县受旱面积75.67万亩。
10月31日,庐江县气象站建立。
12月,全县加入高级农业社农户已达156532户,占总农户99%。
是年,全县由原96个乡合并为45个乡,增矾山镇为县直属镇。
是年,地质部航空磁测队发现庐江至山东郯城一线有一高磁异常带,称“郯庐断裂带”。
是年,县分别在2、3、4月进行三次农业社整顿工作。
1957年
1月17日,县委机关进行整编,下设财贸、政法、农工、文教、党群5个领导组。
2月11日,杨柳乡西城农业社受灾减产,群众生活困难,部分群众闹事抢分库存大麦。次日,200余人集体上访要求救济,县委得悉后及时加强教育,供应物资,解决群众生活困难。
4月27日,中国共产党庐江县直属机关委员会成立。
5月9日,全县各乡成立党总支委员会,农业社分设党支部委员会。
上半年,全县45个乡增为65个乡,建立247个高级社,5325名社队脱产人员减至1775名。
5月,全县整风运动开始。6月8日人民日报社论《这是为什么》发表以后,转入反右派斗争。全县共错划右派分子515人,中右98人,反社会主义分子164人,犯了扩大化错误。
12月1日,“庐江革命烈士塔”在公园落成,安徽省委副书记张恺帆题词,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郑曰仁撰写碑文。
1958年
1月1日,中共庐江县委创办《内部通讯》,2月18日改为《庐江报》。1963年3月1日停刊。
5月,分别建立庐江县初级卫生学校、庐江县师范学校。
5月2日至8月13日,县境仅降雨202.5毫米,全县耕地受旱灾面积62万多亩。
6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谭震林、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书记处书记王光宇等到汤池区视察。
7月7日,庐江改属六安专区领导。
8月至10月,县抽调5736人支援马鞍山市建设,659人支援合肥市建设。
8月,县在汤池进行人民公社试点,一个月后全面推开,至11月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化,撤销区乡,成立23个人民公社,下设203个生产大队、1470个生产队、9012个生产组。
11月,全县人民公社为实行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开始大办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至1960年春,全县计办食堂4947个,社员全部在食堂就餐。这种违背群众意愿的做法问题很多,至1960年冬贯彻中央指示以后,逐步纠正。
11月,金汤,虎洞、砖桥、移湖四大水库开工建设。中途因人力物力缺乏停工。
是年,全县掀起学习文化热潮,方式有识字栏、识字牌、小黑板以及在家具上写字识字,田头写字识字等。
是年,庐江县汽车站建立。
是年,发现何家大岭铁矿床(今钟山铁矿),由省工业厅建矿开采。
是年,全县上下大办钢铁,普遍建小高炉炼铁。黄屯马鞭山集中建小高炉100多座。全县大砍林木烧炭,共毁林约10万多亩,造成很大损失。
是年,黄屯盘树岭铁矿发生火灾,死20人,伤22人。
是年,《关于一九五八年农业生产工作的报告》中称全县有19463亩早稻亩产达3000斤以上,三亩早稻亩产1.1万斤。胜岗乡张圩高级社东拐队以37亩早稻并棵成1亩,亩产10700斤,省组织参观,登报,发“号外”。汤池乡马路队早稻并棵亩产7000斤。“卫星”越放越高,浮夸风盛行。
1959年
4月27日,庐江县艺校创办。
5月1日,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
6月17日,县委派2个工作组在冶山、马厂2公社分别选择1个生产队进行多劳多吃试点。20日后,在全县展开。
6月27日,中共庐江县委书记处成立,湛先余为第一书记。
6月10日至8月30日计82天,县境仅降雨110.2毫米,全县受旱面积达76.69万亩。
9月,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庐江办事处成立。
10月7日,庐江县劳动局成立。
11月12日,全县21个公社(马厂、冶山2公社除外)分别成立金牛、汤池、白山、泥河、缺口、庐北6个指导点,代表县委督导各社工作。
12月16日,县在黄屯公社召开现场会,全面发动群众进行小秋收,大搞代食品,以解决当时口粮不足的困难。
12月31日,百花寨国营林场建立,后停办。1975年7月5日再次建场,面积为7133亩。
1960年
1月,全县23个人民公社调整为15个大公社,6月又调整为16个大公社,187个生产大队,1649个生产队,5996个作业组。
2月16日至19日,庐江县妇联首届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
3月8日,暴雨,山洪暴发,兴建中的砖桥水库工地4人为抢救排水机械被洪水冲走牺牲。
5月17日下午8时至次日上午6时,大风雨,福元等地风力达8—9级。全县降雨132毫米,部分地区降8分钟冰雹,刮坏民房3677间,伤40人,亡3人。洪水冲破塘坝堰225处、小型水库4处,农作物受灾面积2.8万亩。
6月21日,庐江县农业机械局、庐江县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分别成立。
7月中下旬至8月,高温少雨,全县仅降雨66.5毫米,受灾面积约31万多亩。
11月9日,庐江县精简机构和安置劳动小组成立。至1961年9月底,全县共撤并21个单位,压缩城镇人口5942人下放农村。
冬,东顾山国营林场建立。
是年,全县点播60000亩“老来青”(中稻品种),代替早稻,春播130000多亩花荞麦(秋播品种),代替苦荞麦。由于违背农时,荞麦10多万亩无收。
是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4.52‰,死亡率为47.61‰,自然增长率为负33.09‰。
1961年
1月1日,中共庐江县委整风整社办公室成立。7日至18日,县委召开五级干部会议,批判、清算以“共产风”为中心的“五风”错误。
3月,根据省委部署,县委在三里生产队进行田间管理责任制加奖励试点(简称责任田),秋后全县有6865个生产队实行,占当时生产队总数6983个的98.3%。次年春又在三里生产队进行改正“责任田”试点,到1963年秋全部改正过来,以队集体生产劳动。
5月,全县16个人民公社调整为75个人民公社(其中2个城镇公社)。生产大队调整为497个,生产队调整为6983个。12月正式成立城关、汤池、金牛、白山、盛桥、缺口、泥河、乐桥8个区。
7月至8月,全县仅降雨86毫米,受旱面积79.89万亩,其中重灾15万多亩。
8月28日,庐江县甄别平反领导组成立,下设甄别复查办公室。9月下旬至10月4日,改正错划右派分子14名。
1962年
1月10日,庐江县社办工业管理局成立。
3月26日,召开县直机关干部大会,要求机关干部参加生产,每人每年生产粮食100斤至300斤。
9月28日,中共庐江县委改造右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10月底,全县甄别结案25085人,占受批判处分总人数98.2%。
10月15日,出现霜冻,至次年4月9日终霜,霜日初终期达177天,是本县历史上初霜最早、终霜最迟、霜期最长的一年。
12月,合肥市巢湖管理区撤销,原属我县区域、财产仍归本县。
是年,全县撤、并、停、转大小企业57个,精减国家职工2875人,压缩城镇人口13466人。农村共接受城镇下放人口15946人。
是年,民兵吴礼明、徐大海、崔正旺、邢应兰(女)参加全国民兵比武,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获奖五六式半自动步枪1支。
1963年
3月2日,庐江县物资管理局成立。
3月,在马厂公社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9月中旬,在全县分期分批展开。
5月6日,中共庐江县委进行“洗澡”(即整风),步骤:先常委、后部委,先集体、后个人,先工作、后生活。
7月7日,为解决石头、金牛、汤池及白山部分乡抗旱排涝用电,神石(肥西神灵沟至庐江石头)35千瓦高压输变电线路架通,石头变电所首次投入运行。
是年,本县水稻螟虫危害严重,全县发动33万余人(次)投入防治,防治面积51万余亩,占虫灾面积97.7%。
是年,全县发生山林火灾7次,烧毁山林162亩。
1964年
1月,开始整顿县直临时机构,后保留11个,撤销25个。
2月19日,大雪,一天地面积雪14厘米。
春,杨柳公社西城大队120人患急性血吸虫病,经抢救,死1人,其余痊愈。
3月6日,县委确定在移湖公社移湖大队搞超纲要(粮食亩产800斤)试点,并派工作组驻队。因洪涝灾害,未能实现。
5月至6月,两次集中降雨515.6毫米,全县破圩59口,冲毁塘坝393处,桥梁37座,农田受灾26.77万亩,倒塌房屋1904间,伤11人,死3人。
6月29日上午,副省长王光宇来庐江和白湖农场执行省委决定,命令白湖农场掘堤蓄洪。7月11日15时,西大圩掘堤进洪。
7月1日,全县第二次人口普查,统计人口总数为684632人,其中男性368555人,女性316077人。
9月7日晚,县境遭大风、雷击,毁坏房屋13633间,灾后,县政府及时发放救灾物资。
10月,由县委书记陈海楼率领400多名干部赴寿县堰口区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四清”运动),次年上半年全部回县。
是年,全县兴办半工(农)半读中学24所,在校学生909人;耕读小学2537所,在校学生47239人。
是年,全县有11个大队、184个生产队粮食亩产超纲要。
1965年
2月,基干民兵沈富英、沈凤英、沈永珍三姐妹和张永茂出席省民兵大比武大会,被省委、省人委和省军区授予“神枪手”称号。
4月30日,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李葆华来庐江视察。
6月中旬至7月中旬,全县仅降雨47.7毫米,受旱面积61.62万亩,减产5500万斤。
7月14日,庐江改属巢湖专区领导。
秋,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县组织200名干部到无为县,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是年,本县水稻遭受螟虫害,面积达72.81万亩。县委、县人委大力发动群众进行防治,销售农药666粉65万斤,制土农药120万斤,点诱蛾灯2万多盏,采卵面积11.4万亩,取得了重大成绩,使螟害率由1962年的20%,下降到0.88%,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出席农业部在长沙召开的全国植保会议。
是年,全县粮食亩产超“纲要”(800斤)的有4个公社,28个大队,375个生产队,76个生产队亩产超千斤。
是年,全县皮棉总产94.51万斤,亩产44斤;茶叶总产113.47万斤,亩产133斤,两项总产和亩产当时都是历史最高水平。
1966年
5月21日,庐江县文化大革命领导组成立。
6月8日起,县直机关陆续张贴大字报,开始进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发展至全县上下开展大字报、大辩论、大批判,普遍开展扫“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年底各级党政机关停止办公(瘫痪),学校停课,成立各种形式的“造反派”组织,逐渐形成派性斗争,大搞打、砸、抢,各级干部均受冲击迫害,国家和集体财产受到严重破坏。
7月至12月上旬,全县仅降雨187.2毫米,农田受旱面积61.3万亩。
7月20日,中共庐江县委集中教师在庐城举办文化大革命集训班,历时68天,参加集训的1200多名中小学教师中,有200多人受到重点批斗。
9月25日,舒庐干渠工程指挥部成立,11月1日,干渠工程开工,分两期施工,1968年9月14日竣工通水。
10月,张院水库动工兴建,1969年12月建成,总库容1360万立方米,正常蓄水量900万立方米,为本县唯一的中型水库。
11月,全县有学生代表658人、干部教职工代表65人,分批赴北京接受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并进行“文化大革命”串连。
是年,省地质局三二七地质队普查证实罗河铁矿床为大型铁、硫、硬石膏综合矿床,蕴藏量为全省之首。
1967年
1月,安徽省军管会派“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庐江。
3月2日,庐江县抓革命促生产领导组成立。4月5日改为庐江县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11月被“造反派”群众组织封闭。
3月15日,庐江县革命造反联合委员会(群众组织,简称“县联委”)成立。
4月14日,庐江县革命造反联络站(群众组织,简称“革联站”)成立。
6月,大旱,全县受灾面积34.12万亩。
10月,人民解放军6408部队来庐江“支左”。继后县内两派群众组织成立大联合总部。“支左”部队于1973年3月撤离本县。
是年,县学习毛主席著作办公室成立。
是年,全县“流脑”发病2735人,死亡226人,白山、缺口、盛桥等流行区最严重。
1968年
4月13日,庐城3万军民在体育场集会,庆祝庐江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党政财文大权归革命委员会。至8月下旬,全县区、社、大队、县直和厂矿、企事业、学校都先后建立了革命委员会。
4月20日,县革命委员会第一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通过《庐江县革命委员会关于实现领导班子思想革命化的决定》等决议。
5月,县群众专政指挥部成立,1971年8月16日撤销。
7月,庐江县革命大批判联络站成立。
8月,由项凤林带队,本县第一批7人赴山西省大寨大队参观学习;10月中旬,又组织116人的参观团赴大寨大队参观。11月,全县农村掀起“农业学大寨”运动高潮。以后几年,累计赴大寨参观学习的达2450多人次。
9月初,由工人农民组成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全县各学校。
9月下旬,全县农村培养“赤脚医生”,实行“半农半医”制度。
秋,县直机关干部除留少数人办公外,其余在长龙山“五·七”干校集中学习后,分别留长龙山、县苗圃、东顾山林场和缺口农场参加劳动学习。
10月,本县农村开始接受下放知识青年,至次年6月3日止,全县农村接受下放知识青年1525人;并接受下放城镇居民7600人、干部家属1006人。
是年,全县粮食总产58680万斤,征购入库15681万斤,总产、征购量当时均为历史最高水平。
1969年
2月3日至4日,大雪,积深13厘米。
6月下旬,乐桥等6个区一些社队遭受雹灾,面积达5.9万多亩,7月13日22时后,37个小时降雨494.1毫米,同时舒城龙河口水库溢洪每秒2100立方米。14日至15日,全县除同大、灵台、保障圩外,其余大小圩口均破,庐城街道行船。水毁工程5698处,受重灾面积50.53万亩,毁房92003间,洪灾发生时,人民解放军舟桥部队立即开出快艇到灾区抢救灾民,省革委会派飞机在梅山、白山、金牛、石头等灾区空投食品。灾后,政府向灾区发放大量粮款衣物。
7月中旬,县下放知青和城镇居民首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讲用大会召开,300人出席。
8月中旬,沙溪公社泉西大队有4个生产队遭龙卷风袭击,死4人,伤20人,农作物遭受损失。
9月4日,中共庐江县革委会临时核心小组成立。
10月27日,县革命委员会设立办事组、政治工作组、生产指挥组和人民保卫组4组。
10月,省确定本县黄屯公社安定大队、戴桥公社前渡大队、芮岗公社莹山大队为江淮农业调查点,县派驻干部进行2年多的驻点调查,总结钱“农业学大寨”经验。
1970年
春,庐江县首次县、区、社、大队4级领导班子思想革命化讲用会在裴岗召开。
4月底止,本县农田基本建设工程施工6698处,完工6225处,完成土石方1277万立方米,超过计划35%。
7月17日至19日,县革委会第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提出“高举红旗狠抓纲,学习大寨赶郭庄,大反右倾拼命干,誓在明年超农纲”口号。确定移湖三里大队三里生产队为全县学大寨典型。
8月2日,设计年产3千吨合成氨的庐江县化肥厂筹建,次年11月5日正式投产。
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李德生来县视察,对农业学大寨、工业建设和实现领导班子革命化等问题作了指示。
11月6日至8日,中共庐江县第三届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出委员、候补委员39人,常务委员11人,项凤林任书记。
11月21日,中共庐江县委贯彻全国北方农业会议精神,召开农业学大寨万人誓师大会,把农业学大寨推向新高潮。
1971年
2月11日,县召开农业调查点会议,确定全县抓8个学大寨点,3个江淮农业调查点,2个新点(砖桥大队、鸡鸣大队)以及24个后进大队,并提出“抓庐南,促全县”的口号。
3月,庐江县供电局成立。
5月至6月,全县降雨631.7毫米,破圩34口,受灾面积19.7万亩,倒塌房屋324间。
12月10日,开始治理县河。组织城关、缺口、泥河3个区3万多民工参加。
1972年
1月,共青团庐江县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
4月,邓湖公社沿湖20多个生产队为了邓嘴垱芦苇收益问题,对县鱼苗场有意见,曾2次出动约600人(次)挖断县鱼苗场堤埂,鱼苗受损,被称为“邓嘴垱事件”。后经有关部门调解纠纷,肇事者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理和刑事处罚,使问题妥善解决。
6月7日,县开展批林(即林彪)整风运动,以政治上划清界线、组织上查清问题、思想上肃清流毒的方式解决自身问题。
是年,全县造林面积7.99万亩,其中杉木5.1万亩。当时是历史上造林面积最多的一年。
1973年
1月17日,中共庐江县委第六次全委会作出决议:“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实行粮、棉、猪、林四超纲”。
6月,庐江县磷肥厂筹建,1974年建成投产。
8月27日,庐江县上山下乡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召开。9月29日,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成立。
9月,县革委会调查研究小组成立。1977年1月改为农村政策研究室。
10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全县仅降雨6.9毫米,受旱面积33.76万亩。
是年,全县林业受松毛虫危害面积25万亩,为防止虫害继续蔓延,全县发动群众采松毛虫茧,并设26个收茧点。
是年,全县粮食亩产超“纲要”(亩产达898斤)。
1974年
1月27日,庐江县首次农业学大寨先进代表大会召开。
4月至8月,庐江气象站研制土火箭获得成功。9月11日至12日,两次使用土火箭人工降雨成功。
5月13日,大暴雨,雨量146.5毫米,一天内金牛区和罗河公社破小圩8口,1930亩农田被淹没。
7月17日,龙卷风,裴岗公社滨湖大队刮坏民房700多间,伤20多人。
10月17日至24日,县组织有关部门和各区负责人共37人到江苏、上海参观农业。
12月30日,庐江县民兵指挥部成立,1976年12月10日撤销。
是年,全县社员年人均口粮达580.4斤,年人均收入76.05元。
是年,全县13个集中产棉公社,平均亩产皮棉71斤,是历史最高纪录。
是年,全县共植树造林36897亩,获省先进林业县称号,并获锦旗一面。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拍摄庐江《大力营造杉木林》的新闻纪录影片发行全国。
是年,裴岗中学女子排球队参加省首届青少年运动会排球比赛,获第一名,后代表省队参加全国比赛。
1975年
2月28日,县地震办公室成立。
7月,县地震台在冶父山麓建立,1984年10月撤销。
9月15日,“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将庐江列为316个学大寨先进县之一。11月县委宣传部编印出《苦战两三年,建好大寨县》的小册子,发至全县各地。
秋,全县水稻受稻飞虱危害面积达40万亩,虽经防治仍减产粮食约3000万斤。
11月28日,县召开1230多人参加的干部大会,宣传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运动。12月2日,共抽基本路线教育宣传队1052人,以27个公社213个大队为点,实行点面结合,全面展开。次年,又推广肥东经验,确定汤池、裴岗公社和滨湖大队、白山区粮站为突破口,批判党内走资派的代理人,于1976年9月编印《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的一些典型事例》的小册子,发至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并组织巡回批判。
是年,全县低洼田受涝严重,秋季水稻病虫危害面积达69.3万亩。
是年,全县油菜籽入库1460万斤,占任务194.7%,入库量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1976年
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全县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学校师生、工人、农民自动举行悼念活动,表示沉痛哀悼。
4月22日下午,白山、金牛、盛桥等地遭受台风袭击,死2人,伤7人,刮坏房屋6.5万余间;油菜、早稻秧苗受损;裴庐高压输电线路被刮坏。
4月28日晚,汤池、金牛、城关等地遭龙卷风袭击,并伴有鸡蛋大小冰雹,死1人,伤7人,毁破房屋10730间。
5月,罗河公社三畈大队采用土法上马,一个月时间突击建成沼气池197个,人均1.3立方米。因质量不符合标准,使用时间不长即报废。
6月,撤销县革委会4大组,设置计划委员会、农林、工交、财贸办公室和民政、公安、财税、商业、粮食、教育、卫生等29个局(委、室、行、社),并成立县人民法院。
7月6日,朱德委员长逝世,全县人民表示深切哀悼。
8月23日,县防震抗震指挥部成立。城镇居民纷纷搭盖防震棚。
9月18日15时,庐城两万人在县体育场举行追悼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逝世大会,各区社同时举行追悼大会,全县人民沉痛哀悼。
10月24日,县召开庆祝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胜利大会。全县分设74个会场,主会场在县城体育场,全县35万人参加大会。各会场会后均举行盛大游行活动。
11月,杭埠、瓦洋、罗埠3条河流开始治理。
是年,省地质局组织三二七队等7个地质队、25部钻机,对庐(江)枞(阳)地区铁矿勘探实行大会战。
是年,全县粮食总产达91158万斤,平均亩产1021斤,第一次亩产超千斤。
1977年
1月,庐江会同舒城、肥西3县组织20万民工对杭埠河河道进行治理(自将军垱至巢湖口)全长26公里,次年底完成,共挖土1679万立方米。
1月11日,县召开第九次农业学大寨会议,出席会议的有2580多人。
2月9日,大雪,一天积雪15厘米。
2月,县组织区、社负责人去湖南桃源县参观学习。
2月25日,全县县区社负责人132人去萧县郭庄参加省第九次农业学大寨会议。
4月5日,县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积极推行火葬的布告》,移风易俗,改革旧的殡葬习惯。
5月4日,省沼气工作现场会在庐城召开,省委副书记王光宇来县视察沼气工作。
5月24日,经省革委会批准,将城关人民公社改为庐江县城关镇(区级),直属县领导。
11月10日,县招生委员会成立。
11月22日,庐江县第一次科学技术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召开。
11月,县派老红军、干部、工人、知识分子代表共12人去北京瞻仰毛泽东遗容。
是年,县美术瓷厂生产的“凤鸣酒具”,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被评为创新产品。
是年,全县双季早稻面积78.8万亩,双季晚稻面积81.8万亩,均为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1978年
3月,县案件复查办公室成立。至12月下旬止,复查案件3231件,占复查任务60%。
6月,省委书记顾卓新来移湖公社三里大队视察农业科学实验和沼气制取利用工作。
6月雨量偏少,7月15日断雨,天气晴热高温,7月底舒庐干渠断水,塘、坝、堰、库干涸,内河断流,丘陵山区草木枯萎,人畜缺饮用水,干旱持续8个多月。全县农作物受旱灾面积91.52万亩,县组织抗旱,翻湖水,提江水,浇灌30万亩双季晚稻,夺取较好收成。
10月20日,横跨白石天河的白山公路大桥剪彩通车。该桥1976年12月19日破土动工,1978年8月建成,经过了2个月行车测试。
11月20日,县确定在旱情最严重的大化公社王院大队进行年终分配试点。这一年大化公社集体纯收入每人平均仅45.52元,每个工值仅0.32元,是全县收入最低的1个公社。
11月23日,县在长岗公社闸山大队进行包产到组试点。因思想阻力大,全县实行的只有45个生产队,秋种时,因抗旱抢种,根据省委指示,本县采取划定地块。谁种谁收的做法,明确责任。
是年,县美术瓷厂产品“戏鹿”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此产品能循环溶水,获得好评。
是年,对全县民办教师进行普查、考核,择优录用,发给《民办教师任用证书》。
是年,庐江中学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受到国务院表彰。
1979年
2月,全县发生火灾30起,烧伤2人,损失5.8万元。
2月,全县实行包产到组的生产队达2876个,仅占生产队总数30.2%。但农民自发实行的仍较多,有个别队搞了包干到户。
4月12日,部分地区遭受龙卷风袭击,刮坏(倒)房屋36372间,死3人,伤18人;刮断电线杆、广播杆340根;36万多亩农作物受损。
6月22日至25日,全县集中降雨282毫米,伴有龙卷风,伤亡12人,死大牲畜32头,淹没农作物18.8万多亩,毁坏房屋4898间。
9月,金牛公社上庄生产队被确定为全国150个农产品成本核算试点队之一,此后坚持进行农产品成本核算。
9月14日,中共庐江县委与庐江县革命委员会分开办公。
9月17日,中共庐江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
10月,省卫生厅确定庐江为卫生建设重点县的试点县。
10月至12月中旬,全县仅降雨70.6毫米,冬旱严重,耕地受旱面积达41.1万亩。
是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庐江县第一届委员会成立。
是年,在田埠公社境内建立烈士纪念塔,纪念“汪庄事件”中侯振东、姚守永、丁成玉等数十名死难革命烈士。
是年,县研制“双管手压提粪泵”参加国家沼气池出粪机造型会议,被列入北京农业展览馆展品。
是年,全县工业总产值5445万元,粮食总产91609万斤,油料总产2562万斤,均超历史最高水平。
1980年
3月22日至26日,卫生部副部长郭子恒来县视察。
4月14日至21日,县政协一届一次会议召开,汪连海为主席。
4月15日至19日,庐江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决定将庐江县革命委员会改为庐江县人民政府,人民公乡、镇分别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社、镇人民政府。
6月至8月,计降雨760毫米,全县破中小圩29口,耕地因洪涝受灾面积28万多亩,房屋损坏8149间。
7月,庐江县防治麻疯病联防委员会成立。
9月29日,县委农村政策研究室成立。
10月23日,县司法局成立。
10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冬旱,全县仅降雨37.9毫米。
11月24日,庐江县革命斗争史资料搜集整理领导小组成立,次年8月,改为中共庐江县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是年,围绕农村要不要实行包干到户在领导层争论激烈。但由于人心所向,到10月14日县召开四级干部会议时统计,在全县11752个生产队中,自发搞包干到户的已有5367个生产队,搞其他形式责任制的有3602个生产队,以队统一生产的只有2783个生产队。到次年春,已全面推行包干到户联产责任制。
是年,全县种植油桐1.2万亩,是历史上面积最多的一年。
1981年
1月,县制订《关于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若干问题的试行办法》,并举办训练班,促进生产责任制的稳定和完善。
2月中旬,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教师(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
3月,全县各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区公所,设正、副区长。
4月11日,中央及省、地调查组来县调查实行生产责任制情况和问题。
5月5日,中共庐江县老干部工作委员会成立。
7月3日,县社会科学专业干部业务技术职称评定领导小组成立。
8月,全县地名普查工作开始,经过8个月的努力,共普查县境地名9275条,纠正错注地名389条,增补漏注地名1662条,并建立了地名档案。1983年10月编写出《庐江县地名录》初稿,1986年10月29日内部出版发行,80万字,是本县标准规范化地名工具书。
8月7日,庐江县山权、林权发证领导组成立,并于8月15日开始,抽调31名干部在冶山公社新华大队进行林业“三定”(即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试点,9月分两批在全县铺开,至次年春全面结束“三定”工作。
10月,县磷肥厂扩建年产1万吨硫酸车间。
12月,庐江县烟草工业公司成立。
是年冬,全省农村进行万户调查,本县在16个公社16个生产队(山、圩、丘陵及好中差不同类型)261户进行多项综合调查。
1982年
2月1日,县党政机关实行干部工作岗位责任制。
2月,县首次多种经营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召开。
3月9日,省农学院副教授叶家栋来县作食用菌生产学术报告。
5月26日下午,22个公社遭龙卷风袭击,损坏房屋3430间;刮断高压电线1500米,广播线2500米;死4人,伤3人,经济损失约100多万元。
6月,庐江第三中学建立。1985年10月改为职业高中。
7月1日零时,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数1032408人,其中男性550024人,女性482384人。
8月9日,成立庐江县经济委员会。
8月12日,经巢湖行署批准改青龙公社为三塘公社,长岗公社为水关公社,田桥公社为天桥公社。
8月13日,县政府作出决定:将小屯公社恢复为小墩公社,西城等58个大队予以更名或恢复原名。
9月18日至22日,卫生部医政司司长张自宽率江苏、浙江等16个省市卫生厅医政处处长来庐江考察卫生工作。
11月8日,县政府发出《关于保护学校财产、维护学校正当权益的通知》。
11月25日,庐江县地方志办公室成立,1983年4月9日,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
是年,县委打击经济犯罪领导组成立。
是年,全县粮食总产96977万斤,人均产粮首次突破千斤。
是年,顺港公社双石大队的庭园经济“三小”(小鱼塘、小果园、小竹园)发展很快,全大队有418户挖了小鱼塘,占总户数73%。全县推广了这一经验。
1983年
2月21日,庐江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打击“痞子”的布告》。8月26日2时至5时,全县统一行动,进行第一次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9月25日,召开有2万人参加的宣判大会。
3月,美国地质调查所以柯克斯博士等一行4人来庐南地区,考察探讨地球化学特点及其与大型铁矿成矿的关系。
4月3日、25日、27日、28日,缺口、泥河、乐桥三区先后发生暴风雨兼冰雹、沙尘灾害,共毁房屋4000间,刮断高压电线杆600根;农作物受灾面积13.5万亩。
4月6日,县农业产量抽样调查领导组成立。
4月14日至16日,中共中央委员、卫生部长崔月犁来县视察卫生工作。
4月25日,中共庐江县委对台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成立。
6月8日,国家确定庐江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6月25日,县成立商品粮基地建设指挥部。
6月底连降暴雨,缺口水位急剧上涨,29日副省长孟富林到白湖农场落实东大圩掘堤蓄洪措施。7月4日又降特大暴雨,中共安徽省委书记黄璜来白湖农场,决定炸开白湖东大圩圩堤蓄洪。17时30分圩内进洪(当时缺口水位已达12.12米,按原规定不超过11.73米)。
7月19日止,全县计溃圩146口,受灾46万亩;倒塌房屋42227间,死亡16人,伤160人;水毁工程4274处;冲毁茶园1494亩。秋后,连续35天干旱,受灾38.2万亩。全县开展生产自救。
8月10日和9月18日,石嘴头渡口同一渡船先后2次翻船,淹死5人。
11月8日,县个体劳动者协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召开。
12月26日,县召开一级机构改革动员会议,并在会上进行民意测验。提出按照精简原则和实现干部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要求配备领导班子。
是年,庐江区、乡卫生院改革经验被载入卫生部主编的《卫生年鉴》。
是年,全县共做计划生育手术14867例,其中绝育1438例。绝育手术是近10年来最多的一年。
1984年
1月11日清晨,县米油厂油脂车间库房因油饼堆放过热发生火灾,净损失2.76万元。
1月15日至2月19日,大雪,积深34厘米,电讯、交通中断;民房倒塌7802间,死2人,伤25人;耕牛死亡137头,6700多亩竹木林受损。
2月5日和6日,省长王郁昭、副省长孟富林来县检查,慰问灾区,并到重点厂矿察看。
3月9日,县二级机构改革从1月11日动员起,已全部结束,新班子正式上班工作。
4月13日,县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领导小组成立。
4月22日,组织县直有关部门及区、镇负责人120人去江苏无锡、常熟、海安3县参观乡镇企业,历时7天。
上半年,全县计划生育共做节、绝育手术20189例,其中绝育12606例。
7月24日,中国共产党庐江县第四届代表大会在庐城召开,会议选举县委委员、候补委员和县委常委,王植才任书记。
11月8日,世界银行史密斯、韦因斯、郑兰3人,前来庐江考察论证淠史杭——巢湖项目区引用外资工程及前期准备工作,此项工程除自筹配套资金外,引用外资折人民币2000多万元。1986年成立农业引用外资办公室,开始项目建设。
11月17日,庐江县教育管理委员会成立。
12月2日至5日,省政府在庐江召开淮河以南地区“农田基本建设经验交流会”,与会人员参观罗昌河改道、引马(马槽河)入杭(杭埠河)等水利建设工程。省委副书记王光宇到会并做了总结。
是年,全县公社改为乡,大队改为行政村。
是年,庐江被省列入县级经济发展重点扶持县之一,省给扶持资金250万元。但对县财政补贴原定187万元,将逐年减少,五年内取消。
是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34329万元(其中农业25835万元),财政总收入1679.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3.12元,全民和集体职工平均工资725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是年,国家农村能源环境保护办公室批准庐江为全国沼气重点县之一。
是年,风机厂与国家机械工业部通用机械研究所合作研制船用电动惰性鼓风机成功,填补我国风机行业一项空白,获省科技奖。
1985年
1月5日,全县党组织自上而下分期分批开展整党,主要任务: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次年夏结束。
1月8日至9日,县首次知识分子先进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4月1日,撤销原矾山乡、钟山乡建制,组建矾山镇。
4月7日,泥河区3艘运粮民船、12名船员在江苏如皋县营防乡长江村江面因大风浪遇难。该村干部、群众冒生命危险抢救船员,安排食宿,用自己胸膛焐醒昏迷船员;打捞、修复船只。中共庐江县委、县人民政府号召全县人民向如皋人民学习。
4月18日,卫生部副部长陈敏章来庐江视察卫生工作。
5月26日至6月25日,原金牛、白山、缺口、泥河、汤池5乡改为乡级镇,并成立盛桥镇。
5月,庐江中学被省列为安徽省重点中学。
9月10日,庐江县老教师庆祝会和先进集体、先进教师(212作者)代表大会召开,以庆祝第一个教师节。
9月,庐江县工商业联合会恢复。
11月10日,中国科学院农业委员会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杨挺秀应邀来县作《开拓一条生态农业致富的新途径》学术报告。
11月,《中国工商企业名录安徽分册》出版,本县有105个工商企业列入分册。
是年,本县乡镇企业(包括联合户和个体企业)已有15581个,产值10513万元,实现利润1104.88万元。
是年,在省、地的支持下,县对贫困山区和受灾地区发放扶贫资金107万元,并有1449个贫困户脱贫。
年底,全县经过三年努力,完成农业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264个项目,完成投资总额1288.15万元(其中国家和省、县专项投资800万元),完成土石方3053万立方米,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良种繁育体系,改善一部分农田灌溉条件。
1986年
1月19日下午,县召开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分子宣判大会。与会者1万余人,会上宣布逮捕8名贪污挪用、投机诈骗分子,宣判5名贪污盗窃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其中有6人是国家职工。
1月20日上午,省委副书记徐乐义等来到本县广寒乡调查基层党组织状况。
3月下旬,县确定15个县直局级单位,对口扶持15个贫困乡,协助其改变贫困面貌。
3月下旬,本县农村开展普及法律常识宣传活动,各区(镇)、乡、村组织法律常识宣讲活动3073场次,听众25.5万多人次。组织法制宣讲团到全县12所完全中学巡回演讲法律常识,1万余名学生受到教育。
3月,本县受省表彰的“三·八”红旗手8名,先进集体9个,先进少年儿童工作者2名。
3月,旅美侨民卢荣汉先生(原籍矾山镇),向庐江县人民政府赠送一部台湾庐江文献社影印的光绪十一年《庐江县志》。影印本为大32开,精装2册,共16卷61万余字。
3月,县农业区划办公室组织编写的《庐江县综合农业区划报告》,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被评为省农业区划成果一等奖。
4月19日,县森林保护站使用飞机对东顾山林场及其周围乡村的树林,喷洒常量敌虫菊脂农药,防治越冬代松毛虫,共飞行44架次,防治面积17000余亩。
4月23日,政协庐江县第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县城举行,为期4天,出席会议的政协委员99人。
4月25日,庐江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县城举行,为期4天,出席会议代表382人,列席代表40名,参加政协二届三次会议的委员也列席会议。
4月,县科普协会组织11个学会50多名会员,在全县7区1镇开展“科普赶集”(即宣传科普知识)活动,接待群众咨询3300人次。
5月18日,县标准计量管理所恢复为庐江县标准计量局。
6月13日上午,举行人民武装部改归地方建制交接仪式。参加大会的有巢湖地委、行署和巢湖军分区领导、县五大班子成员、县人武部交接领导小组成员、县直公司以上单位负责人、人武部全体人员共300多人。
6月19日,中国银行庐江县支行成立。
6月20日,巢湖行署批准成立凤凰颈工程庐江县指挥部,半县级机构,内设办公室、工程科。10月4日县编制委员会发文定事业编制12名。
10月6日,撤销庐城建设指挥部及办公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组、能源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城镇房屋普查领导组及办公室、磷铵工程指挥部及办公室、城镇劳动就业领导小组、换发补发《革命烈士证明书》领导小组、推动经济联合工作小组及办公室、青少年教育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等44个临时机构。
11月10日,建立县五大班子负责人接待群众来访日制度,每月10日、20日、30日轮流到信访办公室值班,并建立县、区、乡、村4级信访工作网络。
11月25日,军(埠)二(坝)公路22公里600米处,1辆合肥市旅行社出租面包车与本县水关乡1辆个体载客三轮车迎面相撞。三轮车驾驶员和乘客9人中5人死亡(4人当场死亡),4人重伤(驾驶员被截肢)。
12月,《庐江药志》(12万字)、《庐江商业志》(16万字),经省人民出版总社审查批准出版,并向全国方志界、史学界发行。
是年,本县首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折合人民币2176万元),进行农业和水利基本建设。
是年,本县横向经济联合与省内外签订经济技术协作协议39项,其中建立友好协作县1项,联营企业7项,技术协作19项,补偿贸易2项,横向资金融通6项,产销协作4项,有力地促进本县经济发展。
是年,全县开展大规模灭鼠运动。用饵料481吨,菜油26.5吨,杀鼠药345公斤,投入人工10万个,总耗资52.6万元,估算灭鼠350多万只,经过监测,灭鼠效果92.5%,直接经济效益500多万元。
是年,引进芦竹青苎麻良种465.5公斤,发展新麻园面积5746亩,当年产麻104吨,亩产18公斤,价值185万元左右。
是年,池塘精养河蟹成功。投放蟹苗1858公斤,放养水面6950亩,其中池塘精养26个点,水面60亩,产蟹11吨,亩产180公斤。
是年,本县乡镇财政体制进行改革,改“定收定支”为“核定收支”的财政包干办法,主要是:划清收支包干范围,核定收支基数,确定上交(补助)数额,收入全额上交,超收分成,短收分担,支出下拨,一定4年。到1990年对乡镇财政体制实行“收入递增包干”办法,逐步完善乡镇财政体制。
是年,县人民政府先后拨专款6万元,为县图书馆订购古籍巨著《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各一套。《集成》为我国现存最大类书,全书1万卷,1亿6千万字,精装82册;《四库》收录历代古籍文献3461种,79309卷。精装1500册。该两大巨著1989年6月已购齐,由县图书馆收藏。
1987年
1月,本县被列为全省6个初级卫生保健试点县之一。2月又被定为全省“2000年人人享有保健”的6个首批试点县之一。5月27日,县人大十届一次会议通过《庐江县实施初级卫生保健七五规划》,县人民政府发布实施。
1月,经过2年多筹建,县油脂化工厂正式投产,日产量30吨。
2月下旬,县确定1987年五保户供给标准为每年每人350至370元(一律实行集体统筹供给),比上年增长15.6%至20.7%。
3月初,经过1年修建,县城东门大桥正式通车。桥为双曲拱直线公路桥,主桥长90米,宽16,6米,引桥长200米,坡宽18米。桥上安装2排木兰花型路灯。总投资63.2万元。
4月1日,县人民政府公布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迎松乡三板桥遗址,顺港乡慕容城遗址,缺口镇毕家墩遗址,沙溪乡三官殿遗址,晨光乡暖汤岗墓群,城东北周瑜墓,城东捧檄桥,冶父山伏虎寺,七里乡金城寺古井,果树乡古窑址,城东大街武壮公祠。
4月5日,政协庐江县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9日闭幕。会议选出主席1人、副主席5人、常委13人,收到提案96件。
4月6日,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9日闭幕。会议选出人大常委17人,主任、副主任7人,县长、副县长7人,及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会议收到代表议案33种,建议意见44条。
5月1日下午5时至8时,全县陡降暴雨130毫米,最多达200毫米,同时伴有龙卷风,中心风力最大达10级左右。杨柳、桂元、小墩、沙溪、胜岗、邓湖、裴岗、杨岗、夹板、盔头等乡很多房屋倒塌,杨岗乡有2口塘的水被卷走三分之二,许多大树被连根拔起,有些高压电杆被刮断,农民吴增长被狂风从10多米的河这边刮到河那边。雨后河水陡涨,午季和秧苗被洪水吞没。全县损失达2300万元。3日下午,副省长孟富林等领导到杨岗等乡察看灾情慰问灾民,并对救灾提出具体要求。
6月10日下午,庐江22万伏变电所工程破土动工。该工程是合(肥)——庐(江)——安(庆)22万伏输电线路的重点配套工程之一,投资1800万元,将为庐江、桐城、枞阳、安庆、凤凰颈大闸等地提供可靠电源保证。1989年1月27日建成送电,下午在县城召开有省、地、县部门领导参加的庆祝大会。
8月10日14时45分至15时35分,白山、盛桥、缺口、泥河、乐桥、汤池等6个区、19个乡先后遭受冰雹和龙卷风袭击,冰雹大如鸡蛋,风力10级以上,持续时间最长达39分钟,气温陡降10℃以上。全县受灾农田67176亩,刮断电线杆121根,刮断(倒)大树1155棵,刮倒房屋290多间。
10月1日,本县第一座具有清代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金刚寺商场建成开业。该商场主建筑仿照承德避暑山庄烟雨楼设计(江苏吴县第三建筑公司承建),兼购货游览于一体,独具一格。
10月5日,恢复庐江中学为正县级建制,庐江师范学校为副县级建制。
11月,庐江电视差转台和地面卫星接收站开始筹建,1989年1月19日,电视台发射塔竣工,塔高65米,发射有效高度61.5米,于春节期间,电视差转台开始试播,频道为10、12,覆盖半径为15——20公里,覆盖率为50%。
12月,本县开始实行退休费统筹,当年参加统筹的企业70个,在职职工7154人,退休职工1571人。从1988年1月起;统筹单位增至115个(增加供销社系统和农林水系统的非财政拨款单位45个),在职职工9534人,退休职工2075人,年底收取统筹金额143万元,支出135万元;1989年收取251万元,支出239万元;1990年收取254万元,支出240万元。
12月,北门农贸市场建成,面积6660平方米,投资65万元。场内建有顶棚菜场,水泥货台和固定摊位、营业室,外有服务设施。1988年1月15日正式开业,经营农副产品、百货、五金、饮食服务等。
是年,本县全面实施计划免疫,对儿童接种“四苗”(卡介苗、白百破疫苗、脊灰糖丸疫苗、麻疹疫苗),预防结核、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小儿麻痹症、麻疹等6种传染病。经抽样检查,合格率达88.1%。
是年,本县城乡储蓄增长率36.8%,年末储蓄余额达7479万元,比年初净增2010万元。
是年,全县成片造林2.17万亩,比上年增长93.8%;茶叶总产686吨,比上年增长5.9%。
是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亿元。全县村办以上工业总产值20573万元,比上年增长28.85%。
1988年
1月,全县组织学习党的“十三大”文件和开展基本路线教育,采取培训骨干、抓好试点、集训党员、宣传教育的步骤,达到明了国情、乡情,通晓基本路线,排难释疑,鼓励劳动致富的目的,3月底结束。
2月1日,县土地管理局成立,定编制7名,与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3月10日,县纵横式自动电话综合工程指挥部成立。8月10日县自动电话综合大楼破土动工,建筑面积3275平方米,该项工程总投资320万元,1990年10月底竣工,初装机1000门,终期8000门。同年12月21日正式开通城内自动电话,陆续开通县内半自动电话和开通至全国各地的自动电话。
3月底,全县乡镇企业招标承包,4月有1585个乡镇企业实行公开招标,占企业总数95%,承包人交纳风险抵押金210.3万元。
4月5日,县精神病医院建立,设在庐北乡卫生院,有病床40张。
4月14日,县监察局成立,定编制15名。
4月,县商业局系统8个单位,全面实行招标承包责任制。
5月27日,县百货公司投资150万元,兴建3020平方米的商业大厦,1989年1月27日建成开业。
6月4日下午,省委书记、省长卢荣景和省委副书记孟富林来本县考察乡镇企业招标承包情况,深入泥河、矾山、缺口、乐桥、城关4区1镇,实地考察8个乡镇企业。会见县六大班子负责人和部分老同志,对本县招标承包和经济发展思路作了重要讲话。
6月21日,《庐江县志》稿评议会在县城召开,为期3天。邀请本县在外地的著名专家、教授、学者,省、地、县有关领导,邻近各县方志界同行等50多人参加会议,与会人员对县志稿提出很多宝贵意见。
8月18日,全县开展登记颁发居民身份证工作,至1989年5月20日结束,76万人领到身份证。
9月中旬,本县自1月5日开始的清理整顿公司工作告一段落,对全县24个党政机关经办的23个企业分别作出处理。
10月25日,庐江县妇女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为期3天,出席代表300人。选出县妇联第六届执行委员会组成人员。
10月27日,日本农业专家五岛一成先生来汤池地热综合试验站进行无土栽培技术指导,为期11天。在庐期间,五岛一成先生还到本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讲学。这是首次邀请外国专家来县作技术指导和讲学。
10月29日,县委、县政府决定撤销县黄梅戏剧团(该团成立于1955年)。
11月10日,县组织4个区5万多劳力,投入加固无为大堤工程,奋战28天,完成工段21.2公里,土方99.5万立方米。国家投资230多万元。
12月初,白山区集资30万元,调集4.2万民工兴建同大、石大圩环圩平台,改建2座排涝大站。
12月26日.省计委副主任张平受省政府委托,在本县县城主持召开庐南铁矿开发协商会议。武汉钢铁公司、安徽省长江经济开发协调委员会、马鞍山钢铁公司、省冶金厅、省地质矿产局、巢湖行署、行署计委、三二七地质队、庐江县政府等单位负责同志计31人参加会议。
是年,“白云春毫”、“潜川雪峰”获省级名茶称号。1989年,“白云春毫”获部级优质茶称号,并得奖杯奖牌。1990年12月“白云春毫”又分别获国家农业部颁发的“景泰蓝”奖杯和“中国优质农产品”证书。
是年,县水泥厂生产的混凝土膨胀剂获比利时第37届国际博览会银牌奖。县花粉酒厂生产的花粉封缸酒、省风机厂研制的AGY型低噪声锅炉引风机和AGY1、2、4、6、5吨锅炉引风机、纸布纸塑复合水泥包装袋分别获国家级奖励。36个产品或作品获省级奖励。
1989年
1月,本县计划生育工作实行县对区、区对乡逐级承包制,并签订责任书。
5月中旬,中共庐江县委负责同志先后在庐江二中、庐江中学、县直单位和区乡干部大会上,连续作多场报告,报告北京动乱真象,开展形势教育,进行正面疏导。20日,县委召集六大班子和各部门负责人会议,传达李鹏总理讲话。6月14日至15日,召开六大班子负责人会议,学习邓小平同志讲话。大家坚决拥护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制止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稳定大局的决策。
5月16日,石门庵铜选厂投产试车。该厂由省冶金厅供销公司、安庆月山铜矿、庐江县砖桥乡和石峡村联合投资创办。1990年10月9日正式投产,计划年产矿石15000吨,产值100万元。
6月15日,庐南矿区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省计委副主任张平和省冶金厅在本县主持召开第二次联合办公会议,省计委工业处、省地质局、马钢公司、庐江县政府、省三二七地质队等10个单位32人参加会议,并组成庐南矿区建设联合办公室。
7月中旬,县委、县政府决定停建、停批干部在城镇建造私房,清查近几年干部在城镇建造私房情况,并加强城镇建设管理。
7月,本县开展“扫黄”活动,至9月共收缴有害书刊4069册,取缔3户个体书店。11月24日,开展除“六害”(卖淫嫖娼、贩卖传播淫秽物品、拐卖妇女儿童、种吸贩毒品、聚众赌博、封建迷信骗财害人)宣传周活动。
7月底,县油菜生产工作团成立,推广“秦油二号”和“甘蓝型油菜”。是年秋,拟种油菜47万亩,其中甘蓝型品种15万亩,“秦油二号”10万亩。实种31.9万亩。
8月下旬,国家交通部、省交通厅、省公路管理站的工程技术人员8人来本县考察405国道(后改合肥铜陵公路)庐江北段工程施工建设和庐江南段线路定向。县决定拓宽军二中路塔山旅社附近五叉道口(自县教委门前至加油站门前),总长800米,宽45至50米。
10月1日,小岭硫铁矿矿长李春悌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参加北京“国庆40周年”活动。次年,被评为“全省100名优秀厂长”之一。
11月20日,下午5时30分,矾山镇明矾石矿——北古窿露天井采场,发生边坡塌落事故,死亡4人。
是年,本县完成财政收入3563.5万元,支出3270.80万元,比上年增长34.1%,首次实现收入增长幅度大于支出增长幅度。
1990年
1月14日下午,本县1990年新春集体婚礼在庐江大戏院隆重举行,36对新郎新娘登上婚礼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家成、副县长汤理真分别为证婚和主婚人。
1月15日,本县国有土地使用权、城镇房屋所有权首次颁证大会在庐江大戏院举行。具备发证条件的11个单位和180户居民领取了证件。
2月17日下午4时10分,县石油公司65——02895号3.5吨解放牌油罐车,从巢湖市返回庐江途中,驾驶员过量饮酒,酒后开车,行驶到庐巢公路65公里处(庐江县冶山乡幸福村境内),侧翻在路边水田里。附近村庄有些群众前来舀、接车上漏出的汽油。幸福村一农民为试验是否真是汽油,将火柴点燃另一人油瓶中的汽油,随将火柴棒丢入田中,引起大火,造成烧伤31人,死亡3人,经济损失30万元的恶性事故。后对驾驶员和有关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3月4日,团县委组织“学雷锋奉献日”活动。全县近20万青年、干部、职工参加这项活动。
3月12日下午,县委、县政府召开大会,欢送首批抽调180名党政机关干部下基层。他们到乡任职、挂职、代职,主要任务是抓科技推广、农业开发和乡镇企业。
3月26日,政协庐江县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为期五天,出席会议委员98人。会议选出主席1人,副主席5人,常委12人。
3月27日,县十一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为期4天,出席代表353人。会议选举主任1人,副主任6人,常委12人。并选举县长、副县长以及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
4月27日,县总工会在县城组织开展“学雷锋、树理想、当主人、比贡献”为人民服务活动。县15个主管局工会和县城58个基层工会1000多人参加活动,为期2天,服务项目65个,10000多人受到免费服务。
4月底,县风机厂研制的“AGY低噪声风机”在全国首届科技贷款优秀成果展览会上获国家“金剪优秀奖”。该产品为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国家专利。
5月9日,日本访古团13人到本县盛桥区夏砾山进行访古活动。其中有当年随侵华日军驻守夏砾山的日本军人,有2名是当年战死在夏砾山的日本军人妻子。
5月22日,由国家铁道部、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铁道部第三和第四设计院、蚌埠铁路分局、省计委、省工程咨询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高级专家组31人来本县进行合(肥)九(江)铁路沿线走向方案的考察工作。
5月,全县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基本结束。这项工作从去年上半年开始,93个党委、66个总支、1396个支部参加民主评议。各级党组织对有问题的1809名党员分别给予适当处理。
6月8日,中共庐江县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为期4天。会议选举县委委员35人,常委9人,选举书记、副书记,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同时举行全委会,选举常委、书记、副书记。
6月,本县泥河黄酒厂生产的加饭酒、花雕酒,在商业部等8个部委召开的庆祝建国四十一周年“中国妇女儿童用品博览会”上双获银质奖。1989年曾双获国家农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7月4日,省重点工程、年产4万吨硫酸厂在本县化工总厂建成试车。该厂于1988年10月动工,投资2405万元,全套硫酸装置自动化程度较高,均为国产。
7月上旬,县古建筑材料厂(原县轮窑厂)地下5米深处,发现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迹。内有几十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制品(石刀、石核、石球、单边砍砸器、双边砍砸器、刮削器、三棱大小尖状器等)。经专家鉴定,石器与马坝人(广东)、丁村人(山西)、许家窑人(山西)以及巢湖人留下的石器极为相似,时间大约在二十、三十万年前到五十万年前。
7月19日,国家卫生部长陈敏章带领13名司处长,来本县对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为期5天的调查,并为本县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及县医院、县中医院分别题词。
7月底,安徽省活塞厂获1989年度“安徽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称号和省“创最佳经济效益”银质奖章,跨入“省先进企业”行列。厂党委连续4年被省、地、县评为先进党委。
秋,本县持续高温无雨,日平均蒸发量12毫米。7月24日,全县受旱农作物面积51万亩,其中35万亩双晚稻缺水栽插。县政府组织15万人抗旱,开动抗旱机械1300多台(3.2万千瓦)、人力水车9000多辆,清除淤泥9万多立方米,2座大型电灌站开机提水。8月中旬,又组织4个区4万多民工奋战在城南、罗埠两大抗旱站渠配套工程工地上,挖土方26万立方米,完成总长19公里的两站主渠道配套工程,及时引水,缓解了旱情。10月统计,全县48个乡、572400亩农田受灾。
8月29日,现任台湾华藏法施会会长净空法师(俗名徐业鸿,本县城关镇人),向冶父山伏虎寺赠送由他本人倡印的佛教经典《大藏经》,计3053部,11970卷,印成16开绸面烫金精装100本,目录1本。收藏在伏虎寺望江楼。
9月13日,在县体育场召开“十一届亚运圣火在庐城传递仪式”万人大会,揭开“迎亚运、庆亚运、振雄风”序幕。
10月中旬,全县推广省柴灶21.27万户,普及率96%,通过省级验收。国家农业部授予城池乡“全国农村能源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11月15日,本县完成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这项工作7月开始,4000多名普查人员参加。全县总人口1115127人,比1982年的1032408人增加82719人,增长8.01%,年均增加10340人,年均增长率9.7‰。
是年,本县被国家林业部、人事部、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造林绿化先进县”称号。
是年,历时4年的职称改革评定工作告一段落。这项工作于1987年5月起步,全县共有9788人被评定各种专业技术职称,其中高级122人,中级1520人,助理级3526人,员级4620人;国营企业单位有1843人被评定职称,其中高级9人,中级284人,助理级832人,员级718人;乡镇企业有564人被评定职称,其中中级17人,助理级348人,员级199人。农民技术人员首批209人被评定相应技术职称,其中农民技师51人,助理技师93人,农民技术员57人,助理技术员8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