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图书
1、图书馆及其收藏:县图书馆于民国9年(1920)筹建,民国12年建成,是安徽省最早创建的县图书馆之一。馆址设在米公祠,每年由县教育款中支付经费。有房屋15间,职员3人,藏书5000册。时而开放。
30年代初,国民党将领徐庭瑶购图书,在无城徐氏宗祠建私人图书馆,取名“拨云楼”。对外开放,出租图书。抗战沦陷时停办,图书随之散失。
民国38年2月,县图书馆由政府接管,正式对外开放。每月拨款200元,添置图书。1950年,将刘秉璋公馆和从民间搜集来的晋唐以来历代名家碑刻150余方迁至图书馆,逐一嵌在馆内走廊上。1956年,清末举人卢秋浦后代将1万余册藏书捐赠给该馆,馆内藏书达3万余册。1964年,建造500平方米的藏书楼。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该馆工作人员就将全部藏书集中到楼上书库,以“造反派”名义贴上封条封存;又将碑刻移嵌在室内壁上,外粉石灰。从而使全部图书、资料和碑刻免受劫难。
1974年,增建书库,输送人员到省学习专业知识,各室整修开放,杂志、报纸、儿童阅览室和资料室、文物陈列室,每天都有不少来馆阅读者,借书处年借阅者达1400人。
1986年,建成465平方米3层仿古楼,名为劝学楼。同年,该馆将8间平瓦房、1间传达室,连同150余方历代名家书画碑刻划归县文物管理所。
1984年至1988年,由县财政拨款4.5万元,购置《四库全书》一套。馆藏书达14万多册。在藏书中仅古籍线装书就有4.3万多册,内有善本书52部625册,如明宣德年间(1426~1435)以金银粉写的《妙法莲花经》,万历年间(1573~1620)胡宗旬的《省身集要》,还藏有《古今图书集成》、《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中学生文库》、《江南通志》、乾隆《无为州志》、嘉庆《无为州志》、《全国志书目录》、16种家谱、历代名家法帖、古字画、现代字画、碑刻拓片及各类画报、杂志、报纸等。藏书之丰居全省县级图书馆之冠。1986年展出了馆藏多年的碑文拓片150余方,均出自晋唐以来50余位著名书画家之手。1987年12月展出45名无为籍专家、学者的简介,包括其代表著作、报刊评论文章以及他们给家乡的信件等。该馆建立农村图书网点,又设科技信息咨询室,集各类工具书达千余册。每年根据农副业生产情况,编印《信息参考》约2000份,通过乡文化站发给农民。该馆撰写的《试论图书馆为农业服务之必然》被载入《华东地区图书馆论文集》。
1987、1988两年连续被省文化厅授予“全省公共图书馆‘三爱一优’(爱书、爱馆、爱读者、优质服务)先进集体”和“文明图书馆”的称号。
2、书店及图书销售:清末、民国时期,较大的集镇都有私营书店。在无城有崔凌云、崔广法、杜青云和宝文世界书店;在襄安有庆成、鑫华、三明书店。卖的多是启蒙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有的售《左传》、《古文观止》、《四书五经》等。
民国18年(1929)10月,共产党员刘方鼎筹资,在无城创办“濡江书店”,聘请吕惠生出任董事长,经营进步书籍,如《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进化史》等。
民国38年2月,县政府接管无城的“芝光文化供应社”,建成“新华书店”,从蚌埠购进新书在无城综合门市部出售。1956年增设图书画册门市部和1个售书亭,在农村设立4个销售点,营业员送书下乡。1958年出售图书196.1万册,其中课本14.3万册。1979年开始,新华书店无城门市部开架售书。
1988年新华书店有14个销售点,还扶持5个私营书店(摊),春节增售年画。这些销售点和书店(摊)分布在鹤毛、泉塘、黄姑闸、尚礼、姚沟、新沟、兴隆庵、江坝、河坝、黄河、黄龙、仓头、徐岗、红庙、赫店、土桥、凤凰桥、洪巷、昆山等地。1988年,共出售图书400.4万册,其中课本26万册。
二、报刊
1、报纸:民国16年(1927),中共无为特别支部办《无为周报》,不定期发行。民国18年。中共无为县委续办《无为周报》。民国19年,改称《新闻周报》,每周发行1期,每期200份,年终停刊。
民国19年5月1日,中共无为县委创办《红旗》报,每期200余份,次年停办。
民国23年5月18日,县国民党政府办《濡声日报》,至民国26年12月8日停办。民国27年10月20日,县国民党政府办《无为日报》,至民国29年3月,发行545期后停办。同年5月,县国民党政府复办《濡声日报》。
民国30年5月,新四军第七师出了一份小型《电讯》,应用部队电台收抄延安新华社电讯,油印,不定期刊出。不久,《电讯》改名《战斗报》,仍是油印,属部队的报纸。起初3天1期,后来天天出,版面4开。虽是部队报纸,发行却不限于部队。同时,无为县抗日民主政府办《新无为报》。至民国31年3月27日,《新无为报》与《战斗报》合并,改名《大江报》,作为中共皖中区党委机关报。该报初创,间日1期,后来为日报,仍是油印,四开,每期印3000份。民国32年下半年,改油印为铅印。内容有国际国内消息,还有当地新闻和副刊,发行量5000份。民国34年10月3日《大江报》最末一期(507期)刊登《新四军告别皖江民众书》。
民国32年秋后,皖中抗联创办皖中地区《农民报》(不定期),稿件主要来源于各级农民抗敌协会。办了不到1年,发行近20期停刊。
民国33年5月1日,国民党县政府社会服务处办《无为新闻》报,油印,5天1期,两版。一版:国内时事;二版:地方消息、专论、副刊《濡声》。民国35年3月18日,发行至455期改为每日1期,仍两版。7月1日,至515期,改作4开4版,副刊改名《芝苑》。6月,油印改铅印。从583期起,改称《无为日报》。一、二版:国际国内新闻;三版:地方消息;四版:副刊《绣溪》。民国36年3月25日,国民党县党部主持该报工作。民国37年宋敬彦办《群声日报》,铅印,四开四版。一、二版:国际电讯;三版:地方通讯等;四版:副刊。
1954年8月,县政府办《生救快报》,1955年2月1日更名为《无为报》。至1958年10月1日,改为县委机关报《无为日报》,日最高发行量10800份。该报特约通讯员418人,通讯员1853人。各公社成立了通讯小组,报社配备主编和工作人员12人。1961年2月2日停办。
2、刊物:民国27年(1938),无为县抗日动员委员会主办月刊《铁流》,无为县青年救亡协会同时创办《救亡旬刊》,油印。
民国34年3月,皖江行政公署办《大江》杂志,刊载一些负责人的报告和总结经验的文章。
1958年9月,中共无为县委主办《红专》月刊,次年8月停刊。1959年1月1日,县委组织部、宣传部主办半月刊《支部生活》,1961年停办。
三、档案
清末,无为州署设“书班”(管录事、文书),专置“黑笔师爷”(处理文书),相当于保存档案工作。
民国时期,无为县县署、县政府秘书室先后管档案。现存民国元年(1912)至37年底形成的民国档案142卷。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无为、湖东、临江、无南4个县级民主政权秘书保管档案,存历史档案43卷。
1950年,县政府秘书室兼管档案工作。1951年建立档案室,始由专人负责,称档案员。1958年9月,成立县档案馆,定编3人。1959年6月,馆长倪进伦赴北京参加全国档案资料工作先进经验交流会。1962年成立县档案科,与档案馆合署办公。
1967年1月8日,造反派300多人蜂拥至县档案馆,声称搜查“黑材料”,妄图冲击。工作人员赵挺举挺身而出,向他们宣讲党中央文件,使档案免遭劫难。
1977年4月,全省第二次档案工作会议在无为县召开,会议向全省档案工作者号召:“人学赵挺举,馆学无为县”。至1985年,全国15个省(市)的154个地、县档案局(馆),286个单位,1996人,到县档案馆参观、指导、学习。
1980年5月,成立县档案局,局、馆合署办公。
1975年至1988年,馆内工作人员撰写论文多篇(10余万字),其中《关于档案库房密闭与通风》一文,获1986年国家档案学会优秀成果三等奖。
1988年,馆藏各类档案67个全宗,64355卷,其中,文书档案38283卷、专门档案25746卷、解放前档案185卷、科技档案141卷,另有照片档案1218张、其他资料411种1443册。
1987年兴建档案楼,建筑面积1488.16平方米,造价43.595万元。
1959年1月,成立县档案工作委员会。年终,全县建立档案室85个(县直机关33个,厂21个,区、社31个)。
“文化大革命”前期,不少基层单位档案室受到冲击,房屋被挤占,橱柜被抢走,档案散失。1970年后,恢复和建立档案室。
1988年,全县建成综合性的和单一的文书档案室103个,办公室兼做档案室的67个,合计170个,占局、乡单位98.8%。配备专职档案员37人,兼职档案员169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