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储粮及粮仓建设
清末,全县有粮仓18座。民国28年(1939)有县仓1座,乡镇仓4座,容稻谷4657石。
1949年征收公粮2150.5万公斤,储藏在全县151座仓库里,这些仓库主要是没收地主的粮仓、房屋和租借的民房、祠堂、庙宇。1950年在无城、姚沟各建1座仓库,共42间。1951年扩修仓库,储粮930万公斤。1953年建砖瓦仓储粮1050万公斤,草仓储粮552.5万公斤。1954年全县有粮库88座,总容量6667.5万公斤(其中:草仓容量1350万公斤)。是年水灾,拆迁倒塌的部分仓库,减少仓容量2968.5万公斤。1955年,重建草仓容量1725.5万公斤,修复砖瓦仓容量652.5万公斤,全县总仓容量为6028.5万公斤,全年收购粮食17059.5万公斤,为仓容量的3倍。因此,边收边调,露天收购,露天堆存。到年底,除仓库满存外,露天堆存1800万公斤。1956年新建仓库27座,总容量4200万公斤,其中:苏式仓容量2000万公斤,基建仓容量850万公斤,简易仓容量1350万公斤。到1957年底,全县总仓容量达到11485.5万公斤。尔后逐年增建仓库,仓容不足的困难基本解决。1979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粮油产量大幅度上升。1982年不仅粮食丰收,而且油菜子产量猛增,全年收购油菜子3912万公斤,是以往收购量最高年度1957年(收购量270.5万公斤)的14.5倍。是年入库粮食12641万公斤,占总仓容量的82%,加之分品种及仓库摆布不平衡,部分地方出现了涨库。再次采取边收边调、露天堆存等办法。1988年全县75个粮点,236座仓库,总容量为23484万公斤。其中:苏式仓28座,容量6541.3万公斤;基建仓109座,容量10807万公斤;简易仓90座,容量5762.5万公斤;民祠仓8座,容量273万公斤;其他仓1座,容量100万公斤。
二、储油罐建设
50年代用缸、桶储油,60年代用铁罐储油。1964年无城粮油厂自制全县第一个3吨钢板储油罐,70年代在全县推广使用。1988年全县有储油罐43个,容量3615吨。
三、保管
解放初,检查粮食安全情况,只凭感官鉴定,用手摸脚踩检查粮温,鼻嗅辨气味,牙咬判断水份,眼观虫害。1951年订立保管制度。1952年各粮库配备专职保管员,规定三天一小查、七天一大查、风雨雪天随时查的查粮制度。对储粮虫害、粮温、水份检验测定登记(即查粮记录表),10天上报一次。60年代使用油蒸式水份测定器。70年代使用隧道式水份测定器;处理不安全粮,用通风、摊凉、出晒、过风、过淌、吊筛等办法散发粮温,降低水份,筛除害虫,抑制霉菌繁殖;使用化学药剂除害虫。80年代改建地槽通风仓,添置烘干机械设备。
全县粮站、分站、粮点皆有较严格的卫生制度,任务到组,责任到人,划片包干,分工负责,把仓库内梁柱缝隙中的虫尘剔除干净,再用桐油、麻丝锤石灰塞实,使仓内面面光,仓外三不留(不留杂草、垃圾、污水),粮油装具、仓储器材经常敲打曝晒,坚持空一仓,清一仓,消毒一仓,以防虫害感染。
1955年全面推广四无(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粮仓,各粮站都组建“四无”粮仓小组,开展竞赛活动,每年粮食局组织防化、保管人员,对全县储粮进行冬、春两次安全大普查,同时对“四无”粮仓进行评比鉴定。
四、工具及粮仓机械化
解放初期,粮油进出仓均用杆秤,运输靠人挑肩扛。1951年始用台秤,1954年杆秤全为台秤所代替;50年代用篾制吊筛除杂,60年代用淌筛,70年代用振动筛,1988年全县有振动筛55台;1971年无城西门粮店仿制1台半自动化售米器,到1978年无城3个粮店均使用,并逐步推广到区、镇粮站使用;售油起初用油端子,1965年无城粮站仿制4台气压售油器,1968年购置70—1型售油器供部分粮站使用,1988年全县各粮站均有此类售油器;1985年无城3个粮店收款启用电脑制单计算器。
1973年无城建立1座班产40吨的流化槽烘干机,1979年改建为滚筒式烘干机,班产量提高1倍。通过烘干,可以使高水份粮降低水份,继后在襄安、牛埠、西河、开城、严桥等地配备烘干房,合计每班可烘干粮食320吨。1982年无城两座5445吨仓库,建设为地槽通风仓,满仓粮食不动,用风机从地槽中抽风,降低粮温,保障储粮安全。1988年底,全县有机械通风仓79座,容量91280吨。
上一篇:第二节 销售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