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解放前,无为县的搬运装卸主要集中在无城。县内出产大米,“年百五十万石皆运往芜湖销售”。这些大米多数是从水上运走的,所以就形成仓埠门、小东门、大东门3个搬运码头。民国35年(1946)时有工人80余人。他们以“三门”为点,组织“挑挽业理事会”,这个理事会一直维持到解放前夕。民国38年3月成立县搬运工会,当时有工人83名。1953年8月建立县搬运站,当时只有无城一个中队,有工人159名。到1975年8月成立县搬运公司时,有工人561名。1985年5月更名为县运输公司,下设无城、黄、雍南、汤沟、泥汊、姚沟、刘渡、襄安、土桥、牛埠、湖陇、蜀山、开城等13个装卸运输站,共有工人526名。
一、业务活动
解放初,搬运装卸由个体变为集体,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从事搬运装卸业务。70年代前,各站、队自行受理业务,执行国家“三统”政策(统一运价、统一调度、统一货源),由班、组进行作业,担负粮食、棉花、食盐、化肥、农药、煤炭、矿石、建材、竹木等大宗物资和人民生活日用品长短途运输,以及港口装卸、防洪抢险、大型设备起重及援外(芜湖、铜陵)等工作。70年代后,重点发展汽车客货运输,公司由管理型变为经营型,实行多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打破统一调度的格局。对纺织厂、粮食局等重点单位物资,实行定人、定时、定任务、定质量的四定承包制运输。
二、装卸工具
解放初是扁担、绳、箩筐等,1958年无城搬运站购买了12辆大板车,编成1个班,后又发展到轻、重磅板车,到1960年全部实行了板车化。1972年购买臂式吊车3台,皮带运输机1台,拉坡机4台,自制土吊杆1台。吊车分别安装在无城东门粮站码头、北门纺织厂码头及襄安粮站码头。皮带运输机安装在北门河口煤库。同年无城搬运站还成立起重小队,专门装卸大型机械设备和笨重货物。1988年,全县12个装卸运输站装卸工具都有所更新,少数站购置了起重吊杆、卷扬机、绞车、滚龙等半机械化装卸工具。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